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1-6年级美术教材详解

人教版小学1-6年级美术教材详解

人教版小学1-6年级美术教材详解第一章: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美术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理解美术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美术的基本概念: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等。

- 美术的表达方式: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

- 美术的表现手法:写实、抽象、夸张、装饰等。

第二课:画直线和曲线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直线的画法,学会用直线和曲线组合成简单的图形。

-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教学内容- 直线的画法:平直、曲折、粗细、长短等。

- 曲线的变化:弧线、螺旋线、波浪线等。

- 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交叉、相交、平行等。

...(后续章节依次类推)第五章:六年级下册第四十二课:摄影艺术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知识,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

-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 摄影的基本知识:摄影的定义、相机的构造、曝光等。

- 摄影的基本技巧:构图、光线、色彩、拍摄角度等。

- 摄影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分析摄影作品的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

总结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共有12册,涵盖了小学1-6年级。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通过系统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美术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份详解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课题:神奇的口袋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教材简析: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

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教学活动设计:(1)引导阶段: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

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

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课后拓展: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札记:在展示每一种美术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张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画让学生看看、摸摸,加深他们对这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学生看得很投入,在练习中能够大胆的画出第一笔。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师的教学指南和教案。

第一单元视知觉课时1 画出心中的太阳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是什么,能准确地描绘太阳。

2. 培养观察、沟通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1. 通过观察、描述太阳造型、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形象特征。

2. 运用线条勾勒太阳,表现太阳的光芒和温暖。

教学准备颜料、毛笔、白纸、图片展示。

教学过程1. 上课前教师准备好颜料、毛笔和白纸。

2. 教师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现太阳,向学生介绍太阳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识和想象,用颜料和毛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

4. 带领学生讨论和比较彼此的画作。

课时2 看见不一样的世界教学目标1. 观察、感受不同时空环境下的自然风光和建筑物等。

2. 学生能表现所观察所感受到的环境。

教学重点1. 能够描述个人对所观察到的不同环境的感受和表现形式。

2. 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特点和文化。

教学准备图片展示。

教学过程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环境下的自然风光和建筑物等。

2. 学生观察并描述所感受到的环境,用不同的绘画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3. 带领学生和同学分享和欣赏画作。

第二单元形和色课时1 色彩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描述基本颜色和颜色混合的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运用颜色。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混合各种颜色,形成新的颜色。

2. 能够在画作中自如地运用色彩。

教学准备颜料、画刷、白纸。

教学过程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主要的基本颜色。

2. 学生使用颜料进行颜色混合,尝试用混合后的颜色制作画作。

3.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表现力,创意性地运用颜色。

课时2 彩虹的秘密教学目标1. 了解虹的形成原理,研究彩虹的颜色组成和排列顺序。

2. 能够用图形的方式表现虹。

教学重点1. 了解虹的基本概念。

2. 研究虹的颜色排列顺序,能用图形的方式表现虹。

教学准备黑色纸张、彩色笔。

教学过程1. 教师向学生介绍虹的产生和颜色排列特点。

2. 学生用彩色笔在黑色纸张上绘制出虹的颜色顺序和形态。

2024年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全册

2024年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全册

2024年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美术”第7课《美丽的家园》。

教材内容详细介绍了家园的构成元素,包括房屋、树木、花草等,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描绘出美丽的家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园的基本构成元素,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的基本技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家园的基本构成元素和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出家园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画工具。

学具:画纸、铅笔、水彩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家园的构成元素,分析绘画技巧,示范绘画步骤。

3.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

4.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互评,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家园2. 板书内容:(1)家园的构成元素:房屋、树木、花草等。

(2)绘画技巧:线条、色彩。

(3)绘画步骤:构图、勾勒、上色、修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园”为主题,运用线条、色彩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园。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家园,发现生活中的美。

(2)开展家园主题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其他绘画材料,如水粉、油画棒等,丰富画面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描绘家园的基本技能,提高审美情趣,热爱生活,热爱家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运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设计6.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符合他们兴趣和需求的教学活动。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人音版)
第一课:认识美术
教学目标
-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能够区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 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1. 美术的定义和分类
2. 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简介
3. 通过观察画作,研究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和风格
教学方法
- 老师讲解与示范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 视听辅助教具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艺术形式- 小组讨论和展示,增加互动性和合作性
第二课:色彩的表现
教学目标
- 认识基本的色彩概念和色彩在艺术中的作用
- 掌握常见的色彩组合和运用技巧
- 通过实践绘画,培养对色彩的敏感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主要色彩、次要色彩和中性色的认识
2. 色彩对情感和氛围的表达
3. 利用色彩搭配,创作简单的画作
教学方法
- 色彩知识的讲解和示范
- 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运用色彩- 学生互评和展示,促进研究的互动和分享
...
(继续编写剩下的教案内容,满足800字以上要求)
...
总结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能力和初步创作能力为核心目标。

通过研究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希望通过这些教案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全册)六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评述远近的奥秘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2, 学习, 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3, 欣赏名家作品, 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4, 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1, 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 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 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 建筑风景照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一,引导阶段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 分组欣赏, 讨论课本和老师提供的图片, 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二,发展阶段1, 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2, 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3,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4, 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三,课后整理1, 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2, 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 第二节课体验透视(课堂实践)一,引导阶段1, 检查课前准备2, 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二,发展阶段1, 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1), 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 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 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 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 整理画面.2, 讲评作业(1), 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2), 老师统一点评.三,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二,风景写生(1)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 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重难点: 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课前准备: 教师与学生收集一些风景画和一些学生风景写生习作.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播出校园风景片断, 播出校园风景写生片断. 导语:" 通过这次写生课的学习, 同学们认为画风景画应该要注意那些方面"二,新授1, 打出风景画绘画要素, 并以此作为评画标准.2, 出示两张本班的作业, 一张较具体完整, 另一张还没完成.问:" 这两张画各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张比较好"3, 导语:" 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这张画的很多问题,现在那位同学上来改改让他变得美些"4, 再打出两张画:" 你们说说这两张画的区别在那"三,总结" 在这节点评课上我们学到了些什么"风景写生(2)教学目的:1, 学习风景构图知识, 远, 中, 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2, 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 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3,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 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 创造美. 教学重点难点:1, 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 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2, 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教具: 风景写生的范图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风景画欣赏导入. 展示许多风景写生的范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揭示课题, 《风景写生》, 板书三,学习新课:老师: 请用你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幅画进行评析.( 学生发言踊跃, 通过发言复习了透视, 构图知识.) 老师: 自然界处处存在美, 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和表现.( 老师继续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的美术作品.)学生: 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 课堂外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五,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指出画的好的地方和还欠缺的地方.六,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出去写生的感受.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风景写生(3)教学目的:通过观察,学会取景,并运用钢笔淡彩的表现方法画一幅风景写生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教学难点: 学习钢笔速写的基本技法和用表现物体的质感及特征.教学教具:1, 在校园内选定一处有特色的简洁面层次分明的景物供学生写生.2, 布置学生携带铅笔, 钢笔, 水彩.3, 教师准备钢笔淡彩风景作品和示范用品. 教学过程:一,出示钢笔淡彩作品,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 钢笔淡彩作品分析,指导学生从作品的选材, 构图, 表现方法等去认识大自然的迷人景色, 激发学生绘画兴趣;认识钢笔也是绘画工具,知道本课是要求用钢笔淡彩作风景画练习.2, 分析钢笔淡彩的特点:"钢笔淡彩"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线为主,色彩辅之.A, 用钢笔勾出风景画稿.B, 淡淡的涂上水彩色.C, 着色以固有色为主.3, 绘画方法:( 教师示范全过程)(1) 取景(运用取景框或用双手做框, 选取美的构图.(2) 用铅笔定位置(画面应有前,中, 远景,把主要景物放在中景里,使画面层次多,立体感强.)(3) 用钢笔线条进行刻画.(4) 着色. 用固有色薄涂.三,学生集队到指定的地点写生, 教师指导取风景, 提醒学生注意透视现象, 本节课完成用钢笔描绘风景的大体效果.四,讲评对构图好,层次分明, 形象较准确的作业给予表扬,第三课《心中的风景》教学领域: 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 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 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3. 通过绘画和制作, 培养学生观察力, 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 水份, 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教具准备:吹塑纸, 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 毛笔.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1. 引导阶段: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 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回忆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2. 发展阶段:欣赏版画作品. 通过观察和讨论, 引导学生认识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 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 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3. 技法学习阶段: ⑴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 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 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⑵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 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4. 情感升华阶段: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 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5. 动手操作阶段:欣赏教材中作品, 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6. 交流阶段:提出问题,交流好的经验,自查作品中使用工具的合理性.教学领域: 造型. 表现1, 通过影人的图片欣赏和皮影戏的欣赏, 让学生感受影人造型的形式美,弘扬民族文化, 激发爱国热情.2, 通过影人制作学习,创造有个性的戏剧人物形象;学会操作影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展示.教学重点: 皮影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 影人的操作和影戏的表演.教学准备:教师:电脑多媒体课件,纸影人成品. 学生:硬扳纸,剪刀,水彩,清漆; 把学生分成五组, 选择好每组所表演的影戏内容.教学过程:1, 导入: 以电影《活着》中的皮影戏片段导入.(播放课件)2, 介绍皮影戏: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它源于2000 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它是用玩偶来演出的戏剧, 影人, 唱腔与音乐伴奏的其组成部分, 而表演的却是用牛皮雕刻而成的人物, 动物, 景物3, 影人的造型是属于美术范畴,它与剪纸有很多共通之处, 主要是要学会给人物或动物侧面的造型方法,造型时抓住神态,适当夸张.面部有阳刻和阴刻之分.服饰讲究图案纹花,精巧细致,工艺严谨,技法成套.在大轮廓中充以菊,梅,竹,兰的装饰.(播放课件中的皮影图片)3, 学生作业: A, 把全班分五组,确定所表演的影戏内容B, 根据内容,制作纸影人,(播放课件)4, 课后作业拓展: A, 把做好的纸人上色,上清漆B, 学会操作影人C, 排练影戏第五课《水墨画—动物》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领域: 造型. 表现总课时数:8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 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2, 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3, 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欣赏, 感知, 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探索运用墨色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 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水墨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 可爱的动物".教学准备:1, 每个同学都收集一到两个与动物相关的故事2, 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3. 师生搜集水墨画图片资料,水墨画工具材料(如毛笔,墨汁,国画颜料等)教学过程:一,表演, 回忆, 发表1, 表演猜谜: 你知道动物虾, 麻雀的动做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 台下学生猜迷)2, 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 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二,观察, 赏析, 感受1, 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录象和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2, 教学导入: 师出示水墨画图片,介绍有关文人画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出示课题)欣赏:欣赏课本上的《虾》, 《麻雀》范图,体会独特的风格.师生共同欣赏课前收集的风格独特的绘画作品,探讨作品的时代特征, 让学生说说对画面的理解.三,思考, 探索, 创作1, 引导赏析学生创作作品的美感(从形,色,动态方面引导), 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什么技法进行勾画介绍并演示表现技法.画法探索.①笔上沾清水后再沾墨画出来的笔画线条先重后淡, 笔上先沾墨后沾清水画出来的的笔画线条先淡后重.②笔尖画出的线条又细又圆, 侧锋用笔画出的线条又扁有宽. ③侧锋干笔可以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称为皴法.书上还介绍了一些方法,大家来看书,想想这种方法我们熟悉吗我们了解了这些方法, 你想不想试试教师指导学生画动物的身体,注意笔上的含水量要饱满,各部分都要一笔而成, 运笔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速度, 大胆肯定, 才能画得生动传神. 画时注意用笔的轻重快慢,用墨的干湿浓淡..2, 教师示范:(1)以白石的《虾》为例, 边画边讲解过程.(2)浏览"虾"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外形,颜色, 动态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等, 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3,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的水墨画技法创作一幅水墨<>作品, 要能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方法要巧妙,结构要明确.四,展示, 评价, 延伸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2, 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3, 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学生自我进行环保教育.( 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学生判断)4, 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 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 是否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 表现怎样)第6 课形体切挖(1) 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总课时数:9 教学目标: 理解和感受三维空间, 用纸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切挖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准备:萝卜,橘子, 苹果, 肥皂,橡皮泥等软性材料,小刀教学过程:1, 导入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熟悉的几何体,那么把这些基本形体进行切挖后, 会是怎样一种结构变化呢让我们来看看书中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 这些独特的造型都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变来的2, 学习六面体的切挖方法A用硬纸盒或泡沫面做一个立方体B用铅笔在纸上画出要切割的部分C用小刀轻轻割下3 圆柱体,球体,锥体的切挖用较规范的萝卜, 橘子或苹果及橡皮泥等,在课堂上进行切挖.观察圆柱体,球体, 锥体被切去一部分后的结构变化, 并画出切挖后的结构图. 4,欣赏现代建筑图片观赏这些建筑的造型都是由哪些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又进行了哪些添加和切挖讨论, 交流各种形体进行组合的时候怎样才能兼顾既有丰富变化又有整体感. 小结:组合的形体数量不要太多.大小有变化,但要突出主体,适当添加和切挖,不要太零散.形体切挖(2) 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总课时数:10教学目标:理解和感受三维空间, 用纸设计制作建筑模型并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切挖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准备:萝卜,橘子, 苹果, 肥皂,橡皮泥等软性材料,小刀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回忆以往学习制作现代雕塑等作业, 遇到过的制作难题及讨论解决方法创意制作(1)折制几个主要的几何形体(2)粘贴前制作需要切挖的部分(3)粘贴固定几何形体(4)添加装饰部分,进行调整.二,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三,作品展示.四,教师总结.第7 课我们做乐器(1)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教学目的: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 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乐器难点: 设计乐器教具准备:教师:课件(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学生: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教学过程:(一), 引导阶段1, 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2, 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 藏族大鼓, 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3, 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4, 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 乐器的种类, 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5, 原始社会(用兽骨, 陶泥等制作乐器)----- 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 工艺更为讲究, 多样如:青铜编钟, 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 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 贵州, 四川)和西北(青海, 宁夏, 甘肃, 新疆, 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 如:藏族大鼓, 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二), 发展阶段1, 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 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2,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3, 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4, 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五,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作业:利用竹筒,铁管, 铁盒, 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六, 交流与评价:1, 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2, 师生交流评价.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3, 布置下节课工具. 我们做乐器(2) 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教学目的:1, 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 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过程:1, 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 让自己的乐器更好.2, 学生制作, 教师巡回辅导.3, 学生展示乐器①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② 师生交流比一比, 谁的乐器造型好, 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③教师评价, 小结. 4, 课后拓展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第八课宇宙之旅(1)(2)教学领域: 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2. 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2. 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教学用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 课前准备:1. 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2. 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 彩纸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影片.欣赏2003 年10 月15 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 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 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三,讨论交流.1, 导入课题.2, 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 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3, 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 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4,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5, 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第二课时一,师生交流1, 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2, 教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 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 以及有关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3, 教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4, 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5, 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 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6, 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7, 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8, 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二,展示评价阶段1. 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 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2. 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3. 收拾与整理: 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 保持教室环境整洁.三,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 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第9 课保护文物(1)教学领域: 综合探索第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 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 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 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 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 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 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常规)二.导入:提问: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贯耳瓶)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提问: 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三.讲授新课: ( 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 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 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 烧制的温度不同;(3) 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 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 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 三国以后到南北朝, 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 南方有青釉瓷, 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 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 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 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 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 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 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 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 显得秀气.(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 圆腹.(3) 器物为小平底, 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 色彩也比较丰富.( 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 产品增多,青瓷, 白瓷, 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 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 唐代瓷器造型繁多, 装饰更加丰富, 采用手法有绘画, 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 树木,动物,人物, 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 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 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 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 名窑众多, 工艺水平超越前代, 达到繁荣的新阶段.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 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和"定窑"."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 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 弟窑"."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 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 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 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人教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四. 放映录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 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2, 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3, 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 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教具:青铜器实物,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 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保护文物.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 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二,发展阶段:1, 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 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2, 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3, 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 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 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 从纹样上来欣赏, 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 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 从文字上来欣赏.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幻灯):夏:乳钉纹爵商朝的青铜器:1,兽面纹方鼎.2, 四羊方尊3, 铜纵目面具。

2022秋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带目录)

2022秋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带目录)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本册教材分析: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美术实验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二十课,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础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造型-表现”领域使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的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线描、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表现则是美术创作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形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设计-应用”领域实质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教学目的要求: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人教版小学四五六年级全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五六年级全册美术教案

人教版第九册美术教案全册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五年级美术共19课,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美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的、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

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

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不盲目将学科简单的叠加,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连接与互渗。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由偏重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

由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美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单纯的学校美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美术课堂。

过程与方法: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技能体系训练和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学习过程。

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参与。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人文精神,将课程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人情感悟的基点,并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合作的学习方式:分小组(或者自由结合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

例如:戏剧表演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结合或按照已经分成的小组,各自分角色进行排练和表演。

特别是本组所要表演的剧情,可以根据自己小组对内容的理解而改变,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充分的协作,才能共同完成。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微课精讲课件教案汇编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微课精讲课件教案汇编

⼈教版⼩学美术1-6年级全册微课精讲课件教案汇编⼈教版⼩学美术教材教法要点▼⼩学美术教学法是研究⼩学美育教育和美术教学规律的学科,是美师班学⽣必须掌握的⼀门功课。

未来的⼩学美术教师应当懂得美术教学的规律,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将明确⼩学美术教学的⽬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法以及教学的其它⼯作。

⼩学美术教学的三⼤任务(⼀)对学⽣进⾏美育美术是研究美的规律和形式的⼀门学科,和美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蔡元培先⽣指出:“美育者,应⽤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的者也。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个重要⽅⾯。

通过美术教学要逐步培养学⽣对⾃然美、社会⽣活美、艺术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

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对造型艺术作品的欣赏能⼒、逐步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命情操。

1、美育要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的各个⽅⾯。

重视发掘教材本⾝的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美育。

例如:绘画教学--选择造型优美、⾊彩协调、明快⽽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

风景写⽣--引导学⽣感受⼤⾃然绚丽多彩的风光,或感受、体验、描绘⽣活中美好的事物。

培养他们对⾃然美和社会美的感受和认识能⼒,使孩⼦们热爱⽣活。

⼯艺教学--引导学⽣逐步理解变化、统⼀、对称、均衡、调和、对⽐、节揍、韵律等形式美的原理和法则,并把这些知识运⽤于⽣活中。

欣赏教学--指导学⽣提⾼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接受艺术美的教育。

通过美术教学过程逐步使他们具有:区别美与丑,⾼尚与庸俗、健康与颓废的能⼒。

理解壮美与优美、雄浑与刚健、优美与柔和、质朴与⾃然、绚丽与丰富的美。

逐步树⽴起正确的审美观点,⾼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热爱、维护、创造美好的东西,憎恨、摒弃、改造丑恶的东西。

总之要充分运⽤美术的特点把美术课上得⽣动活泼,使学⽣在愉悦的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把学⽣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2、美术课,要把美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进⾏。

例如:在风景与⼭⽔画课联系故乡⼀⼭⼀⽔、⼀草⼀⽊,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 小学美术教案人教版七篇(优质)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 小学美术教案人教版七篇(优质)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小学美术教案人教版七篇(优质)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小学美术教案人教版篇一小小手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的1、对平面手形变化的想像。

2、在平面的根底上对于立体手形的再创造。

3、通过学习美化再造小手,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培养艺术想象力,鉴赏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难点学习设计、美化小手,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形象设计、情趣构思以及对绘制的理解和掌握。

课前准备学生作品假设干件、磁带一盒、彩笔。

教学过程 (内容、方法、手段)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师生行礼、上课。

通过对自然常识的提问,情景绘画作品的展现与讲解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播放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儿童音乐〕。

进展手影游戏在游戏的根底上,进展平面手形的造型想像。

作为表现和造型课,可有局部学生利用立体手的造型直接在手上用树叶或笔绘。

猜猜它们是谁?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在作品完成后可以进展有趣的手偶表演。

也可直接采用手印再添画二、通过图例启发学生,使同学们融入一种轻松、自由的艺术情景中,深化浅出地理解设计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思维步骤。

通过讲一步欣赏优秀作品,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培养他伞兵构思,启发他们设计绘制出形式多样的小手。

表现形式①色块;②单一形象化;③有趣的情景。

画、剪手形将自己的左手放在事先选好的纸片上用笔从手腕外侧顺着手的外缘画出手形,稍加修整。

设计、绘制:启发学生进展艺术想象,选择一种设计方法〔绘画或剪贴〕来进展。

内容不拘一格,如自己喜欢的花草、人物、动物、数学等各种图案。

三、作业要求〔1〕设计出自己所喜欢的,不同于课本和范画的美丽的图形。

〔2〕精心绘制,注意形象的设置和颜色的选择搭配。

四、学生绘制、教师辅导。

〔播放情景音乐〕五、课堂小结请局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选出优秀的作品贴在教学图上,师生一起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板书设计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小学美术教案人教版篇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美术根底也比较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现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响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并且可以运用粗细不同的、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达情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教案: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教学目标:1.认识美术的表现形式,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对美术的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学生爱护研究用具的良好行为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用过的绘画工具。

请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以下问题: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哪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2.你见过哪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哪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哪些?为什么?蜡笔小知识:1.蜡笔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1.油画棒是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

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1.彩色铅笔是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像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请学生自由讨论。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优秀8篇)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优秀8篇)篇一: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篇一第一课形的魅力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__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

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生答:略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二、发展阶段:1、《形的魅力》的。

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生答:略师小结:形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点、线、形状、色彩等)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有规则__无规则―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2、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学生练习,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3、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学延伸与拓展:思考: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第二课形体的组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

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是立体的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二、发展阶段: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2024年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全册

2024年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全册

2024年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具体章节为《色彩的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色彩的冷暖、色彩的情感表达以及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分类、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色彩冷暖和情感表达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分类、三原色和三间色、色彩的冷暖和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各种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色彩的分类:红、橙、黄、绿、蓝、紫等。

(2)三原色和三间色:红、黄、蓝为三原色,橙、绿、紫为三间色。

(3)色彩的冷暖:红、橙、黄为暖色,绿、蓝、紫为冷色。

(4)色彩的情感表达: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3. 实践环节(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调色练习,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变化。

(2)学生自由创作,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我的心情”为主题,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例题,结合自己的心情,用色彩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世界》2. 内容:(1)色彩分类:红、橙、黄、绿、蓝、紫(2)三原色和三间色:红、黄、蓝;橙、绿、紫(3)色彩的冷暖:暖色、冷色(4)色彩的情感表达:热情、冷静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心情》要求: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画面内容丰富,色彩搭配和谐。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以及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资料。

2、了解不同的美术工具和资料的使用方法。

3、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发生兴趣。

重点难点:各种工具的使用效果掌握。

教学准备:铅笔、彩铅、橡皮擦、水彩笔、油画棒、颜料、毛笔、剪刀、小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猜猜老师的百宝箱里有什么?2、引出课题《认识美术工具》。

三、新授阶段1、看图或者实物,分别找出自己熟知的文具。

2、说一说自己熟知的工具有什么用途?3、老师介绍其他不熟悉的工具,介绍用途和功能。

4、美术课的简单介绍。

5、美术工具的绘画效果。

铅笔水彩笔彩铅油画棒6、绘画和手工。

7、尝试用用不熟悉的工具。

8、小结对工具的认识。

四、学生作业1、选择喜欢的上色工具给图像上色。

五、巡视指导六、点评展示1、特别鼓励敢于混合上色的学生。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七、课后反思第2课大家都来做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认识各种线材。

2、运用不同的线材进行创作。

3、激发学生线的基本认识。

重点难点:线的组合创意。

教学准备:毛线,小棍,火柴,树枝……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阶段1、观察自己的材料,他们有什么特征?①都是细细长长的。

②有的硬有的软。

③软的形状可以变化,硬的不可以。

2、思考:如果我们都来动手做,它们可以组合成什么图像呢?3、揭示课题《大家都来做》。

三、新授阶段1、看图观察,它们都是用什么组成的?2、学生讨论制作的方法。

3、有创意的线条。

四、学生活动1、大家一起摆一摆。

2、组合有创意的图像。

五、巡视指导1、帮助学生一起做。

六、点评展示1、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鼓励有想法的组合。

七、收拾整理1、保持课题干净整洁的环境,养成良好的习惯。

八、课后反思第3课彩线连彩点课时: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认识点和线,并运用点和线来构成画面。

重点难点:认识点和线在美术表现中所起的效果和作用。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课题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总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各种美术工具材料, 认识教材中及老师准备的作品使用的是什么美术工具材料。

2、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的形式工, 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欣赏美术作品, 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等基本美术工具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 了解一些美术作品是用什么工具材料完成的, 为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打基础。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课前准备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注课时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和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 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为今后美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课前准备一幅老师自己创作的画或一件手工作品, 一只装有各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彩色水笔、彩纸、国画工具、画纸等。

学生: 纸张、美术工具材料2. 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通过多媒体演示, 或结合教材图片, 欣赏各种绘画作品, 如水彩笔画、油画棒画、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

同时展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

让学生猜猜、看看、说说和评评, 自然生动地介绍小学一年级美术课学习内容3. 名作欣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使其对美术工具材料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欣赏绘画作品, 体会所用的美术工具。

展示名作: 林凤眠《小鸟》中国画, 让学生欣赏、讨论并回答:1. 同学们看看, 画中的小鸟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以想象的方法来理解画中小鸟或许在耳语、或许在对视等情趣。

)2. 想一想, 画家是用什么工具和在什么材料上画的?(中国画工具)教师小结: 林凤眠爷爷说: “画鸟就在于画鸟像人。

”先要“形似”, 才能“神似”。

同学们看: 画中粗细、浓淡变化的树枝中间, 留了一块空间给两只小鸟, 好像在说悄悄话, 好像是在对视, 给我们无限的遐想4. 手工造型作品展示结合教材、课件图片, 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 如纸艺、泥工作品、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1-6年级)的解构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1-6年级)的解构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1-6年级)的解构概述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1-6年级)进行解构,分析其教学内容和结构安排。

教材内容1. 第一年级教材:- 基础素描:教授学生简单的线条和形状画法,培养其对基本线条和形状的观察能力。

- 彩色绘画:教授学生简单的色彩概念和调色技巧,鼓励他们通过涂色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2. 第二年级教材:- 线条构图: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来构图,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 手工制作:教授学生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第三年级教材:- 静物写生:教授学生观察和描绘静物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细节表现能力。

- 素描与水彩:教授学生素描和水彩的基本技法,让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绘画媒介。

4. 第四年级教材:- 人物形象:教授学生描绘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 简笔画:教授学生简笔画的基本技巧,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线条表达复杂的形象。

5. 第五年级教材:- 水粉画:教授学生水粉画的基本技法,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和绘画表现能力。

- 中国画:教授学生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绘画文化。

6. 第六年级教材:- 建筑景观:教授学生描绘建筑景观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空间构图和绘画表现能力。

- 装饰艺术:教授学生装饰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结构安排- 每个年级的教材都按照主题进行划分,每个主题包含多个单元。

- 每个单元都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练习任务。

- 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通过丰富的插图和示范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 教材还包含了一些绘画历史、名家作品和艺术欣赏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以上是对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1-6年级)的简要解构,通过这些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步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基本绘画技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 课基本形体切挖课时:2 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师:范图、教学VCD 、学生作业用纸生: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

(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⑵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5、作业展示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1、讲评上节课作业⑴透视现象是否准确⑵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有没有运用在画中?2、在绘画上色时注意哪些问题?近的鲜明一些、远的灰暗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案课题:神奇的口袋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教材简析: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

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教学活动设计:(1)引导阶段: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

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

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课后拓展: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札记:在展示每一种美术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张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画让学生看看、摸摸,加深他们对这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学生看得很投入,在练习中能够大胆的画出第一笔。

课题: 大家都来做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品,集体排列立(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

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简析:本课其实是用一种行为艺术的形式,引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通过走出教室到校园里上课的方法进行。

要提前一节布置学生准备材料。

教学重、难点:教学气氛既要热烈,又要有序。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搜集可乐罐、沙子、石子、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1)交流阶段: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2)思考与讨论阶段:分组展示自己所准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象,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欣赏教师提供的名家作品及本校美术小组的装置艺术作品。

(3)发展阶段:带好材料来到操场,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砂石,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或造型。

通过组与组交流,互相补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4)收拾与整理: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课后拓展: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在排列时,要大胆想象。

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加丰富更加广泛。

教学评价:(1)是否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2)能否课前观看一些行为艺术作品,及名家作品,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3)教学中能否强调集体合作精神。

(4)就地取材,会利用废旧物品或当地物产,如:小石头、沙、泥、贝壳……运用于主体造型之中。

札记:本课教材要求学生们准备的工具材料太多,而这对刚刚上了一节美术课的新生来说很难做到。

在上第一个班时,我提前多准备了一些材料,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的选择,教学效果不错,但总感觉这些材料不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达不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目的。

于是在上第二个班时,我启发学生用铅笔盒、书、本子、笔、橡皮等书包里的文具来摆图案。

学生们讨论一番后,用书本摆出了电视塔、大火车、大楼……用铅笔、彩笔、橡皮、粉笔头装饰上了窗子、门、塔尖甚至是太阳、轮子,有的学生还创造性地用上了数学学具盒里的小棒、圆片等。

他们高兴极了:“原来文具也可以摆出画来!”我借机告诉学生:“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我们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要善于就地取材。

”这下学生们又有了新发现:“水壶也可以盖房子!”“扎头发的皮筋、彩花也可以用!”“小手绢叠成各种形状也可以摆上。

”……于是地上的图案越来越丰富、色彩越来越漂亮,学生充分体验到了造型的乐趣。

《美术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最容易找到的就是书包里的材料了,引导他们轻松愉快地找到可利用的材料,就更容易达到《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做、玩融为一体。

”的要求了。

课题:彩线连彩点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创造的乐趣。

2、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的形态进行重新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材简析:本课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但不要讲定义,只引导学生具有用点线面造型的意识,边画边说,引导学生感受点和线能组合成不同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点线面作画。

教学准备:(1)师生课上要使用的:蜡笔、水笔、色彩纸。

(2)供学生欣赏的相关计算机图像、中国画资料。

《康定斯基作品选》。

教学活动过程;(1)引导阶段:1、欣赏《康定斯基作品选》、计算机图像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由点、线组成的画面。

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点线自由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其协调性。

3、出示各种常见的线材料,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比一比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细长。

不同点:材料不同、有的直、有的弯、有粗有细、颜色不同。

)4、线材料变成点材料:教师把纸条揉成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

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申:再将点材料拼摆成线材料。

(2)发展阶段:1、体验用不同的笔画成不同的点和线;2、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3、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

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试着绘制一至两张与众不同的画面。

课后拓展:尝试在同一内容中用单线、涂色及剪贴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物体形象、体会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学评价:1、能否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能否用其中一种形式自由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画面所表达的意图。

札记:本课在演示点和线的关系时我利用了一个简单的教具:在一张蓝色KT板上并排扎上三个彩色长头图钉,问学生:“这是什么?”“三个点”然后我在这三个图钉之间又扎上了许多图钉,“呀,变成一条线了。

”接着我在板上随意的扎上一些图钉,请学生用毛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哇,三角形!”“太阳!”“五星!”……孩子们再在欢快的游戏中了解到了“点多了可以连成线”。

我又鼓励学生用图钉扎出各种图形,他们在摆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限制自然的考虑到了有疏有密,我趁机鼓励他们在画画时也要表现出疏密关系。

利用了这间小小的教具,让我少费了许多口舌,也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学习气氛更加活跃。

课题:淅沥的小雨课时:一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1、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

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

教材简析:本课其实是在上一节基础上进一步表现线条,(不规则的点线练习)采用什么材料均可。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现淅沥的小雨。

课前准备:(1)教师要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雨中人物、景物、动物的特征。

(2)教师、学生共同准备一些雨具展示在教室中。

(3)教师搜集一些有关雨景的照片、录像。

教学活动过程:(1)引导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实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怎么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的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用喷壶向打开的雨伞上洒水,引导学生听雨声、观察雨水顺着伞流下的样子;向装有水的水盆里洒水,引导学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样子;向花盆里洒水,看泥土淋雨后颜色的变化。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特征。

教师在适当时机出示相应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启发。

(2)发展阶段:建议学生将向要表现的主体画在画面的显著位置,而且要画的大一些,然后再添加与主体有关的背景。

添加背景时,教师出示范作并示范如何“被遮掉一部分”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

如:雨伞将人头遮住一部分。

鼓励学生将画面自认为最满意的部分或自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涂色,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用彩纸剪贴、色纸画等形式表现画面。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尝试在深色的纸上用银色中性笔画出雨滴的样子,或用珠子串成串,拴在伞边上,转动伞,感受下雨的情景。

教学评价:1、是否表现出了下雨的主题。

2、是否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雨景。

3、能否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札记:在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人们的反应时,我请一位学生上来学学下雨刮风时的各种声音,另一位学生拿着雨伞配合着声音表演风雨中行走的困难。

学生们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学生通过观看,发现了在雨中走路的样子与平时的不同之处,在绘画时自觉地将之表现了出来。

回忆以往教学时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却不能准确表现人物动态的情况,我深切体会到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带来的好处。

课题:闪光的烟花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

3、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烟花,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点、线、面的应用。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烟花。

第一节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大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等。

学生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活动过程:一、引导阶段: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哪儿见过烟花,都有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回忆烟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势表演一下烟花。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烟花升空后是从中间向外放射)二、掌握、创作阶段;1、观察书上烟花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形状象什么?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的大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画烟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