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模块 语言表达和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知识点1:实词辨析——区分不同语素和使用对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解析)
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准确辨析近义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掌握和运用好实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
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
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意义辨析【辨析方法】“语素区分法”。
所谓“语素”,就是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单个字。
两个近义词往往含有相同的语素,而它们意义的差别,往往落在两词相异的语素上。
所以,只要提取出相异的语素来加以研究,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两词的区别。
例如“疏离”与“疏远”,两词的相异语素是“离”和“远”,这两个语素在原词中均表示“疏”的结果,只是结果不同:“离”只表“疏”的状态,并不强调“疏”的程度;而“远”则表“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
【辨析角度】:(1)词义侧重点。
例如“冷僻”与“冷落”,“冷僻”侧重指“偏僻,不熟悉”,“冷落”侧重指“不热闹,不热情”。
(2)词义轻重。
例如“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词义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词义较重。
(3)词义范围大小。
例如“年龄”与“年纪”:“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
色彩辨析【辨析角度】:(1)感情色彩分褒、中、贬三种,如“成果(褒)—结果(中)—后果(贬)”;(2)语体色彩分口语与书面语,如“爸爸(口语)—父亲(书面语)”等。
用法辨析【辨析角度】:(1)适用对象是用于自己还是他人,是谦称还是敬称,是用于一般对象还是特定对象,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
例如“爱护(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爱戴(与‘爱护’相反)”,“启用(用于物)—起用(用于人)”,“接受(被动性)—接收(主动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眼观六路,规避陷阱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
成语题是必考题目,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有意变换考查的是形式,但不变的是考点。
但2016年增添了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
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习与训练。
一、正确使用成语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
②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符合语境。
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
符合语境。
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
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
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
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
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
符合语境。
答案 B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语言文字运用 第1讲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 第1节正确使用实词(共25张)
指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可与句④中“暴力”搭配。
答案:B
3.(2014年湖北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________,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________,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 突出的贡献。
③他本来就桀骜不驯,我行我素,受此冷遇,更不理会众人诧异的目光和主持
人的劝阻,________扔下话筒,头也不回地走出会议室。 A.提议 C.提议 情结 情节 径自 径直 B.提倡 D.提倡 情节 情结 径直 径自
解析:本题中,提议:指商讨问题时提出建议供大家讨论。提倡:指出事物的 优点鼓励大家使用或实行。据语境,应用“提倡”。情节: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情 结: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据语境,应选“情结”。径自:表示自己
一、从词义上辨析 1.辨明范围 有的词语的范围大小不同。如年纪、年龄。“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范围小; “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范围大。
2.把握轻重
词的语意轻重不同,用法不同。如诬蔑、诬陷。两词均有“硬说别人做了坏 事”之意,但前者指捏造事实,毁人名誉;后者指妄加罪名,进行人身陷害。
3.弄清适用对象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 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
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C.匠心 别树一帜 别有洞天 浑成 浑成 B.匠心 D.用心 别树一帜 别有洞天 饱满 饱满
境应选“监测”。未免:对某种做法表示不以为然。不免:免不了。据语境应选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讲义(含解析)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 ( 包括熟语 )——准确理解词义,正确分析语境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 E简释:“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及俗语等。
江苏卷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就是所用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都要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等相协调。
1.(2014 ·江苏 )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答案 C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用心:①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②怀着的某种念头。
“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
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
“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
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案了。
“饱满”指丰满,充足。
“浑成”意为“自然”。
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
2. (2 015·江苏)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 B答题提示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
语文易错锦囊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_包括熟语_易错点典例分析_点评_巩固
易错锦囊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易错点典例分析、点评、巩固易错点1 实词辨析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而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
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型处置熔化B.原形处治熔化C.原形处置融化D.原型处治融化【错因分析】近义词词义各有侧重,如果词义不明,对上下文分析不明确,则容易选错。
本题考查的都是两字词语,且有相同的词素,平时的使用率也很高。
从所给语段的语境角度而言,此题的难度不大,但是要准确区分这几组词语,特别是三四两空的两组词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试题解析】此题考核近义词辨析。
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此题注意不同语素的区分,运用组词法即可,如第一组可以另组词语“模型”“形状”,“模型”更合理,由此可见应选择“原型”;第二组可以组词“安置”“惩治”,“安置”更合理,由此可见应选择“处置”;“融化”多为“冰雪”等,“熔化”多为“固态”变为“液态”由此可见应选择“熔化”。
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参考答案】A辨析词语一定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②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③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④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⑤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⑥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解析版)
巅峰冲刺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扫描专题0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文字运用【考点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
“词语”指包含“一般词语”与“熟语”。
“一般词语”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
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
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水果、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②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实词与虚词:一、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及衍生名称的词。
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等。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等。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综观近年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对词语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以实词为主,着重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褒贬色彩等方面的考查。
所选实词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容易被忽视、混淆的词语。
2.命题形式2022之前以客观选择题为主,2022年全国甲卷、乙卷,新高考卷Ⅰ、卷Ⅱ均考查成语填空,采用主观题考查学生词语积累。
综合近几年高考题,以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为主。
3.一改以往词(成)语命题独立辨析的形式,将词(成)语放在阅读文段中,强化整体阅读,不只考近义成语的辨析,还考查了一般词语的辨析,对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考向一成语填空近几年全国卷对成语的考查题型是客观题,而2022年新高考卷Ⅰ、卷Ⅱ第18题,全国甲卷、乙卷第17题均采用主观题考查成语填空。
此类试题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填写的成语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
该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的成语的储备量,对语言表达与运用的情景性和灵活性有更高要求。
成语填空题型新颖,难度系数大大增加,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有意识地进行词语的积累。
成语填空题的语境分析法(1)找出关键句。
这里的关键句是指与需填入的成语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句子。
一般而言,这些句子暗含了对成语的解释说明。
(2)分析语境,确定关键信息。
首先对空缺处前后文的语境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句中的信息点,然后分析其含义,再将此含义缩减为对应的词语。
(3)结合分析,选出合适成语。
在给定的语境中需要考虑词语使用对象、范围、词义侧重点、感情色彩等,最后选出一个合适的成语填写即可。
考向二辨析近义成语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侧重考查辨析与正确使用近义成语的能力。
其题目难度大,能力要求高。
那么,如何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辨析近义成语呢?近义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一般表现在词义侧重点不同、词义轻重不同、使用范围大小不同、使用对象不同、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等几个角度上。
答题时要抓住细微差别,巧辨近义成语,并根据前后文语境做出正误判断。
2020年高考江苏版高考语文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江苏主要考查对近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是否恰当的辨析。
近五年江苏一直考查“最恰当的一组”,需要考生结合语境对近义词语仔细辨别,尤其是对每组近义词语的词性、意义、色彩、搭配、程度等方面细致鉴别。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集训】1.(2017天津,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涵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答案D2.(2015天津,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冰心的,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B.情趣冷峭阴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轻重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轻重答案A3.(2018南京、盐城一模,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即便,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索然寡味。
度过苦涩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什么都有意见,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 ,下笔不能自休。
知道割爱才能进入第三阶段,对不恰当的内容要地加以削删,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A.披肝沥胆纷纷扬扬大刀阔斧B.搜索枯肠洋洋洒洒大刀阔斧C.披肝沥胆洋洋洒洒大张旗鼓D.搜索枯肠纷纷扬扬大张旗鼓答案B4.(2018南京三模,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写一个的小角色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为戏班台柱子的故事,以其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深刻的文化反思国内最高级别大奖。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3.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教学目标明确考点要求,掌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方法技巧教学重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几种辨析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做题规律教学过程一考点概要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热点。
对词语的考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主要有两种常见题型:一种是根据语境辨析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填空(2022年新高考1卷题型);另一种是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选择题,历年常规题型)。
二题点讲解题点1从三个方面辨析近义词语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二)从用法方面辨析(三)从感情色彩方面辨析(一)从词义方面辨析1.词义的轻重不同(详见课件)[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1)在青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的事。
(2)在全球环境与气候合作中,中国是值得欧盟的实力伙伴,中欧应携手致力于全球可持续发展。
(3)这位著名导演运用美术中的色彩和构图,表现电影的气氛、意境和思想内涵。
A.称道信赖善于B.称奇信赖擅长C.称奇信任善于D.称道信任擅长小积累:词义前轻后重的近义词组请求—恳求批评—批判担心—担忧研究—研讨损坏—破坏固执—顽固希望—期望—渴望轻视—蔑视—藐视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实词有不同的侧重点,近义实词可根据意义侧重点的不同进行辨析。
(详见课件)[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1)紫禁城建造之初,就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
(2)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桓着一段古潭般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3)校长找到几名同学详细询问,才知道事情的。
原来这些书是一个书贩来推销的,开始同学们都不想买,可是这个书贩说他是大学生,要勤工俭学,大家才买的。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应用上。
类型
特点 同音近义词
示例
祛除、驱除,侦
查、侦察 品位、品味,沟 通、勾通 捐赠、馈赠,风
同音 实词
同音异义词
充当语素的字音全不相同
异音 或部分不同的词,而词语
(多用于否定)。
恐怖 5.她脸上就显出[恐怖/恐惧]________的神色来,这是在 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祝福》)
[二者语意轻重不同] 辨析:“恐怖”多指因生命受到威胁而惧怕,语意较重。 “恐惧”泛指害怕,语意比“恐怖”轻。二者的轻重不 同。这里根据语境,祥林嫂的内心应是恐怖的。
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
9.看表达重复与否
对词语意义理解不准确经常会导致重复表达。辨析实词 也可从表达重复与否的角度辨析。如: 参加舟曲救灾的“铁军”________(凯旋 胜利)归来。
“凯旋”是“胜利归来”,本身就有“归来”之义,所
以只能说“胜利归来”,而不能说“凯旋归来”。
与之相类似的词语还有:“悬殊”是“差别很大”之义, 因此不能说“很悬殊”或“悬殊很大”;“忍俊不禁”不能 说“忍俊不禁地笑”;“贻笑大方”不能说“被人贻笑大方” 等。
幽僻 2.这是一条[幽僻/偏僻]________的路;白天也少人走,
夜晚更加寂寞。(《荷塘月色》)
[二者侧重点不同] 辨析:“幽僻”指昏暗而僻静。“偏僻”指远离城市或 中心区,交通不便。前者侧重于“幽”,“幽”有昏暗 之义,并且“幽”本身还含有“僻静”之义,与语境 “寂寞”相应,符合朱自清寻静的想法。后者侧重于 “偏”,指偏远。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句子所言结果是必然的,不存在相反的问题,应把“反而”改为“因而”。 熟语运用常见误点 熟语运用常见的错误主要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分、用错对象、轻重失当、前后矛盾、不明典故等。下面结合实例作简要说明。 望文生义 熟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果只看其字面的意思,使用时难免“误入歧途”。
一、实词运用常见误点
如“品位”和“品味”,前者指物品质量或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作名词;后者是仔细体会、玩味的意思,作动词。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艺术品位很高,值得中学生认真欣赏。”“父亲的话,他一时没听懂,过后他慢慢品味,终于明白了其中含义。”
2.对词语的语法功能、适用范围了解不准确,造成词语误用
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其使用场合也应不同。如“篡改”和“窜改”,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含贬义;后者仅指改
3.不辨色彩造成误用
动原文,不含贬义。又如“父亲”和“爸爸”,前者用于书面,后者多用于口语,两者的语体色彩不同,使用的场合也不同。 二、虚词运用常见误点 1.不辨词性作用造成误用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例如:“文章流畅诚然很好,但主要的还在于内容。”“他很爱那几只小鸭,小鸭也诚然可爱。”前句的“诚然”与“固然”用法一样,都属于转折连词,而后句的“诚然”是副词,表“实在、确实”的意义。
答案:D
1
2
借题发挥:本题采用实词、虚词和成语综合考查的方式,考查了实词“迥异”,虚词“通常”,成语“阳春白雪”、“高高在上”,这些词语都来自日常生活,见于生活读物,这要求考生通过日常阅读积累,区分近义词语间细微的差别,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作出准确的判断。
专题08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核心素养精讲讲义)(解析版)
专题08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核心素养精讲讲义)(解析版)【考纲解读】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本考点涉及:成语、熟语、实词、虚词、惯用语等,以成语为主。
(1)综合近五年新课标考情,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以成语考查为主。
二是对于成语着重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褒贬色彩等方面的考查。
(2)一改以往高考词(成)语命题独立辨析的形式,将词(成)语放在阅读文段中,强化整体阅读,不只考近义成语的辨析,还考查了一般词语的辨析。
对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体现了学科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积累性,强调对日常语言现象的积累和梳理;二是情境性,凸显语言在具体环境中的实际运用能力、生活到语文学习的迁移能力;三是交际性,语文与生活的“同圈关系”,使得语言的交际性特点明显。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考点对该素养的呈现:(1)积累汉字、汉语现象,体会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2)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注重语言的差别性。
【考情分析】本考点为新课标全国卷必考内容,主要考查近义词语及近义成语的辨析。
【知识体系】一、实词辨析(一)从意义方面辨析1.看词义轻重有些近义词的意义虽然是相近的,但是在表现事物的某些特征或程度上有轻重之分: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
例1、欧盟委员会负责环境事务的委员亚内兹·波托奇尼克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欧洲许多政策正朝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努力。
在全球环境与气候合作中,中国是值得欧盟________(信任信赖)的实力伙伴,中欧应携手致力于全球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 考点4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点训练
广东高考经典题
1 .( 2013 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3分)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 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 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 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 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 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 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 B.通常 C.迥异 D.高高在上
4.格言。 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如“知识就是力 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少壮不 努力,老大徒伤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 5.歇后语。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 分是“注释”。“引子”起辅助作用,类似谜面; “注释”近似谜底,表示歇后语的基本义;两部分之 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明说出来,让人猜 它的含义。根据前后两部分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两类: (1)会意型。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 部分的解释。如“大海里捞针——无处寻”“飞蛾扑 火——自取灭亡”“万年松树,千年芭蕉——粗枝大 叶”等。 (2)谐音型。后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 意思。如“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旗杆 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上鞋不用锥子— —针(真)好”等。
8.审视语义环境。 词语有其特定的含义,词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 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 使用就是不恰当的。 【例】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 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句中“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 起的样子,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神定气闲”,显然 不符。 9.查找重复累赘。 主要表现在词语的部分意思与句中的某个词意义重复, 造成成分赘余。 【例】对方故意说得闪烁其词,企图减轻罪责。 句中“闪烁其词”意为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与 “说得”部分重复。
【全文】语言文字运用之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统编版)
二、近义虚词辨析 虚词是指汉语中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辨析,偶尔 也涉及助词的使用。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边练边悟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很多网友认为某星在北京迷笛音乐节上“溜白菜”是为了哗众取宠,
这种说法不免太________了。
(2)会晤中,两国领导人共同________了今后双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
系列问题,并就许多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3)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超市购买商品满1000元者,本超市将_______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_______他
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你还
不引人注目。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
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解析 解答本题,主要看搭配情况。第一处,“虽然”表转折,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
近义词
共同义
侧重点
疏离 疏远
“离”只表“疏”的状态 均表示“疏”的结果
“远”则是“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模块语言表达和运用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知识点1:实词辨析——区分不同语素和使用对象【词语/词汇】“词语”,指词和词组,字眼。
“词汇”,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如鲁迅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
[2014.江西卷.T3.(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词语..莫过于“应试教育”。
网络词汇..是一种在互联网上使用的特殊语言或文字,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产生的。
【处置/处治】“处置”,动词,处理;发落,惩治。
对象一般是物。
“处治”,动词,处分;惩治。
对象一般是人。
(2013.北京卷.T3.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处置..。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那些触犯法律、通过网络散布谣言恶意中伤他人的人将受到处治..。
【传颂/传诵】“传颂”,动词,辗转传布颂扬,如“全村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传诵”,动词,有两个义项:一是辗转传布诵读,如“这首诗曾经传诵一时”;二是辗转传布称道,如“他的名字在民间广为传诵”。
千百年来,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被我国人民广泛传颂..,艺术家曾以多种形式表现过他。
普希金的许多抒情诗感情真挚,给人以温暖和鼓舞,成为人人传诵..的名作。
【抵消/抵制/抵御/防御】“抵消”,动词,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互相消除,如“两种药力相互抵消”。
“抵制”,动词,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人或发生作用,如“抵制不正之风”。
“抵御”,动词,抵挡,抵抗,如“抵御风沙侵袭”。
“防御”,动词,抗击敌人的进攻,如“不能消极防御,要主动进攻”。
(2014.重庆卷.T2.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抵消..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
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
(2014.重庆卷.T2.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
查处淫秽网站,抵.制.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
(2014.重庆卷.T2.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2014.重庆卷.T2.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防御..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
【点染/渲染】“点染”,动词,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
“渲染”,动词,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也比喻夸大地形容。
画家画完了突起的峰峦,又在其间点染..了数株绿树。
(2013.湖北卷.T3.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只是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渲染..,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
【反应/反映】“反应”有四个义项:一是动词,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如“对方射门太突然,守门员没有反应过来”;二是动词,化学反应;三是动词,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如“热核反应”;四是名词,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反映”有四个义项:一是动词,物体的形象反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如“白塔反映在湖面上”;二是动词,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小说反映了社会生活”;三是动词,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如“他反映的情况属实”;四是动词,通常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2014.山东卷.T3.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反应..之强烈,出乎意料。
当地居民反映..万庄村地下频传震动声长达三个月,村民因此受到惊吓,房屋也被震裂。
【高妙/高明/高深】“高妙”,形容词,高明巧妙。
“高明”,形容词,(见解、技能)髙超;名词,高明的人。
“高深”,形容词,水平高、程度深(多指学问、技术)。
(2015.重庆卷.T2.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闪亮。
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高妙”用于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国美入驻当当网的电器城,是一步非常高明..的棋。
对我个人而言,与其讨论关于时间旅行的悖论,不如探索人类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至于哲学、物理学和其他高深..的学科,留给真正有爱因斯坦潜质的人吧。
【宏大/洪大】“宏大”,形容词巨大,宏伟。
“洪大”,形容词,(声音等)大。
(2015.山东卷.T2)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积聚/积淀/积存】“积聚”,动词,(事物)逐渐聚集。
着重在“聚集”。
“积淀”有两个义项:一是动词,积累沉淀;二是名词,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着重在“沉淀”。
“积存”,动词,积聚储存。
着重在“储存”。
春天来了,李老汉积聚..一些钱准备去买一些谷种。
(2015.江苏卷.T1)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对于积存..账户内的黄金余额,客户可以选择赎回获得货币资金或按商业银行相应黄金产品的实有规格提取黄金实物。
【结余/节余/盈余】“结余”有两个义项:一是动词,结算后余下;二是名词,结算后余下的钱、物等。
着重强调“结算后”。
“节余”有两个义项:一是动词,因节约而剩下;二是名词,指节余的钱或东西。
着重强调“节约”。
“盈余”有两个义项:一是动词,收人中除去开支后剩余;二是名词,收人中除去开支后剩余的财物。
着重强调“开支后剩余”。
他收入不多,但每月都有结余..。
(2015.浙江卷.T3.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此处“结余”使用错误,应该用“节余”) 2015年韩国国家财政总收入为328.1万亿韩元,总支出为319.4万亿韩元,出现8.7万亿韩元的顺差。
这是韩国国家财政自2012年开始连续出现赤字以来,首次转为盈余。
【精细/精确】“精细”,形容词,有两个义项:一是精密细致,二是精明细心。
侧重于“细致、细心”。
“精确”,形容词,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侧重于“准确、正确”。
(2014.天津卷.T3)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精细..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凝神谛听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蔌簌飘落的声音。
科学家认为要想让时钟走得更加精确..,我们就应该使用原子钟技术,并将其放入太空中。
【蔓延/曼延/漫延】“蔓延”,动词,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如“火势蔓延”“茲延滋长”。
“曼延”,动词,连绵不断,如“群山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一直曼延到远方”。
“漫延”,动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水向周围扩展,如“洪水漫延”;二是曼延,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天边”。
(2014.山东卷.T3•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蔓延..。
小石路在山间曼延..向前,直到山下的小村子。
山洪暴发,急流滚滚,大水一下子漫延..到了家门口。
【徘徊/踟厨/彷徨】“徘徊”,动词,有三个义项:一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二是比喻犹疑不决;三是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踟蹰”,形容词,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彷徨”,动词,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015.江苏卷.T1)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徘徊..。
《诗经•邶风.静女》中的“搔首踟厨..”一句将男子挠着头来回走的着急情态刻画得非常形象。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出来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纠缠于概念,糾缠于主义,各种各样的争论,使大家非常彷徨..,非常混乱。
【品味/品位】“品味”有四个义项:一是动词,尝试滋味,品尝;二是动词,仔细体会,玩味;三是名词,(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四是名词,格调和趣味。
“品位”,名词,有三个义项:一是官吏的品级,官阶;二是矿石中有用元素或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率,百分率越大,品位越高;三是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他经过细细品味..,才明白了那句话的含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土豪”一词已经从政治意义上的贬义词,转化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与贫富差距的一种直白写照,同时也涉及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品位..价值取向。
【情调/情趣】“情调”,名词,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情趣”,名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性情志趣,二是情调趣味。
如果真想找一个有情调..的地方,品尝一道美食、一杯香茗带来的淡雅与闲适,感受老香港的韵味……隆涛院绝对是您的不二之选!(2015.天津卷.T3)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情趣..。
【期间/其间】“期间”,名词,(某段)时期里面。
“其间”,方位词,有两个义项:一是那中间,其中;二是指某一段时间。
“期间”不能单独充当时间状语,使用时前面必须添加修饰语,如“在此期间”“这期间”“长假期间”等;“其间”可以单独使用,其前无须添加任何代词或修饰语,因此“那其间”“这其间”“在此其间”等用法都是错误的。
春节期间..,山西省各级公安机关精心部署,广大公安民警坚守工作岗位,通过严格落实各项安保措施,圆满完成了春节安保任务。
②(2013.山东卷.T3.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熔化/融化/溶化】“熔化”,动词,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
“融化”,动词,(冰、雪等)变成水,一般指自然环境下的物态改变溶化”,动词,(固体)溶解,如“砂糖放在热水中就会溶化”;也可指(冰、雪等)变成水,此时同“融化”。
(2013.北京卷.T3.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
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熔化..,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近日气温明显回升,山东黄河封河段冰凌逐步融化..,至12日,东营市垦利县王院村险工附近最后一段封河顺利开通,全线平稳开河。
肥皂一经使用,便会逐渐溶化..,甚至消失殆尽,但在这之间,却能使被洗物尽涤肮脏。
【色彩/色泽/色调】“色彩”,名词,指颜色,也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
“色泽”,名词,颜色和光泽。
“色调”,名词,指画面上表现思想、情感的色彩及色彩的浓淡,也比喻文艺作品中思想感情的色彩。
太阳渐渐从西方落下,天边出现了彩霞,色彩..斑斓的霞光映在了湖面上。
扬州炒饭形态上要达到米饭颗粒分明,晶莹透亮;色泽..上要做到红绿黄白橙,明快、谐和;口感上要咸鮮、软硬适度,香、润、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