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串讲解析
大学语文笔记串讲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1. 大学语文基本知识:文学史、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术语等。
2. 重点作品分析:选取一部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人物、情节、艺术特色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简要介绍大学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为大学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大学语文基本知识1. 文学史:介绍中国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作家作品:选取几部代表性作品,简要介绍作家生平及作品特点。
3. 文学流派:介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
4. 文学术语:解释一些常见的文学术语,如象征、意象、对比等。
三、重点作品分析1. 选择一部文学作品,如《红楼梦》。
2. 分析作品主题:爱情、家族、社会等。
3. 分析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
4. 分析情节:故事发展、高潮、结局等。
5. 分析艺术特色:结构、语言、修辞等。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就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大学语文基本知识。
2. 回顾重点作品分析。
二、写作训练1. 以《红楼梦》为例,让学生尝试写一篇读书笔记。
2.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思考,提高写作水平。
三、课堂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评价其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其知识掌握程度。
3. 写作水平: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其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串讲资料(4)
(4)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问桃叶渡,游雨花台。
(2)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着。
(3)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4)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23.《往事》(——之十四)
理解本文以小见大、比较烘托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眷恋故乡的真挚情感。
掌握本文运用俚歌谚语随意点染、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25.《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现代着名作家。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
理解本文所写北京秋天“清、静、悲凉”而又“色彩浓、回味永”的特点。
理解本文选取富有北京地方色彩的景物表现故都秋色的写景方法。
(1)自“守一城,捍天下”至“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2)自“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至“公有言,云敢不死”。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2)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3)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4)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
20.*《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中唐着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
掌握全篇主旨:把种树之道,移之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 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5)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不能通知二父志。
(2)疑畏死而辞服贤,其讲之精矣。
(5)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6)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4729大语串讲
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 (35:54)(5)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 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 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内涵,体会精神独立、学术自由 的理念。 指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体会演说有破有立、观点鲜明 的特点。 体会本文情理并重、恳切告诫、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演说风 格。 认知本文亦文亦白、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 (41:16)(6) 《容忍与自由》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 认知文中的主要事实论据,说明其所证明的论点。 体会本文从自己的经验教训说起、以典型实例为依据、深入浅出、 明白清楚的说理风格。 (part2) (0:00)(7) 《咬文嚼字》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 认知文中的实例论据及其所证明的论点,理解本文所擅长的归纳 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的理论论据及其所证明的“文贵创新”论点,理解本文 所运用的演绎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月轮”、“月晕”的比喻意义,体会文字的“直指意 义”和“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06:06)(8) 《吃饭》 概括各段的中心旨意,理解文章的总论点是揭示、嘲讽隐藏 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认知本文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认知文中将吃饭、艺术、政治连类生发的地方,体会本文善于联 想的特点。
(一) 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 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 文) 1. 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 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 词语。 2. 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 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 动句式、倒序句式。 3. 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04:05-06:31(二) 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 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 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 的知识为依据。 1.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 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 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 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 法、类比法)。 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3. 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 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 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 议论中抒情。 议论方式:夹叙夹议、叙后评议。
专升本必读大学语文串讲(议论文)
1.召公谏厉王弭谤•文学常识•掌握其别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成书时间:战国。
是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共21卷,分八国记事。
记此条可联系《战国策》、《左传》和《史记》。
•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重要成语•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重点翻译•民不堪命矣!•译文:老百姓无法忍受厉王的暴政。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老百姓不敢说话,在道路上相遇,只能相互以眼睛示意。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因此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的人,要引导他们,让他们讲话。
•论证方法•类比论证•联系现实•对待群众意见,是以棒止谤,还是虚心纳谏?可以参看臧克家的《纳谏与止谤》。
2.季氏将伐颛臾•文学常识•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思想核心“仁”。
•春秋时期鲁国人。
•《论语》20篇,是先秦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
•重要成语•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
•重点翻译•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文:季孙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于,介词,对。
•无乃尔是过与?•译文:恐怕要责备你们呢?过,责备。
是,复指代词。
与通欤。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颛臾,当初先王曾经授权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
•以为,把……作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文:他(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他呢?何以,就是以何,为什么,凭什么。
为,语气助词。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文: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
陈,施展。
列,职位。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译文:人家危险你不扶持,人家跌倒你不搀扶,那又何必用你们去当辅佐呢?相,名词,辅助别人的人。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最痛恨那种心里想得到嘴上却不说“想得到它”,实际上为得到它而寻找借口的人。
大学语文小串讲资料1
5.比喻意义:作者用“操舟”做喻,说明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孟子用“掘井”之喻,说明没有至强的毅力,事业就可能半途而废,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才能达到最终成功。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5)
一、演说所阐发的“三事”,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他的办学理念。
“三事”的内容是: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
4.“兴国与亡身”
5.“盛与衰”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4)
1.总论点:“有毅者成,反是者败”。
2.作者强调的核心观点: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3.说理方法:采用正反对比的写作方法。
4.层递句式、其表达作用:第二段五种人用层递法中的递进法。
上面三点是这篇演讲词的主要特色,也是作者人品在文风中的体现。
新版教材“(04729)大学语文”各课重点讲义(10)
一、文章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人们如何少犯错误,避免愚蠢的见识。分三个层面来讲的
第一层面讲科学的认知态度。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一、作者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1、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
自考《大学语文》小说单元串讲教案
自考《大学语文》小说单元串讲教案小说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法心理刻画:直接间接心理描写表现方法:倒叙方式、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婴宁》——蒲松龄一、故事梗概《婴宁》的故事梗概大体是这样的: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结成美满婚姻的故事。
有一个书生王子服,一次在郊外游玩时,遇见一位美貌女郎,向他抛下一朵梅花,回去后他为情所痴,终日昏昏沉沉。
他的表兄吴生来看他,知道事情后,答应他出去找那位女郎,但始终没有找到。
为了不让王子服伤心,于是吴生便哄骗他说女郎是王子服的姨表妹。
一次,王子服私自去了郊外寻找他的梦中情人,竟还真找到了,把她接回了家,成了亲,在家很讨老夫人欢心。
天生爱笑,但婚后由于惩罚邻居好色zhi徒,王家被告上衙门,而失去笑声。
最终生了一男孩,过着幸福的生活。
二、小说中心思想:塑造了一个天性爱笑的狐女婴宁形象。
她纯真、痴憨而略带狡黠,在未经世俗污染时,其自然天性自由流淌,寄托作者的真情赞美和向往,但狐女走出深山幽谷,投身人际社会,她不得不失落自然天性,顺应社会礼法,这反映了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困境: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欲社会性相矛盾,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健康天性的压抑和窒息。
三、小说中的人物,及彼此关系:婴宁、王子服、鬼母秦氏、婴宁的狐狸精母亲、吴生、婢女小荣,姓吴,嫁给秦姓男人,也是王子服母亲的姐姐,吴生称他们为姑姑,婴宁为秦姓男人和狐狸精所生。
婴宁是王子服大姨家的女儿,但不是秦氏所生,只是秦氏所养。
四、小说的几条线索1、鬼母:养婴宁、教婴宁、嫁婴宁(鬼母乃小说情节的枢机,是故事发展的总导演,此线索是内在线索)2、王子服:遇婴宁、寻婴宁、娶婴宁(外在线索)3、婴宁:笑容可掬——笑辄不辍——矢复不笑——对生零涕4、理清故事发展脉络:见婴宁——想婴宁——找婴宁——重会婴宁——带回婴宁——与婴宁成婚——悲葬鬼母。
大学语文笔记串讲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教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大学语文知识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艺术特色。
2. 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素。
3. 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及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1. 对文学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2. 对不同体裁、风格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文学常识。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文学常识串讲1. 介绍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艺术特色。
2.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要素。
3. 讲解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及审美价值。
三、案例分析1. 以《红楼梦》为例,分析其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主题、人物、情节等。
2. 引导学生探讨《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所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文学常识。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文学体裁串讲1. 介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及写作技巧。
2. 分析不同文学体裁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三、作家作品串讲1. 介绍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 分析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定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大学语文串讲笔记2
基本知识要点归类1.关于作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人民日报》社论。
《科学的春天》:郭沫若,现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王蒙,当代著名小说家。
《论气节》: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
《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周培源,中国著名物理学家。
《咬文嚼字》: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散文创作谈》:秦牧,当代著名散文家。
《谈<水洗>的人物和结构》: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文艺评论家。
《论语十则》:孔子。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孟子,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唐代著名政治家。
《朋党论》:欧阳修,号醉翁,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2.作者分类。
属“唐宋八大家”的作家:欧阳修、王安石。
属北来的作家:欧阳修、王安石。
属“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有:朱自清、茅盾。
属思想家的作者有:邓小平、鲁迅、孟子、孔子。
3.体裁归类:属奏疏文体的文章:《谏太宗十恩疏》,《朋党论》。
属文艺专论的议论文:《咬文嚼字》人散文创作谈》。
属讲话稿的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的春天》、《论气节》(演讲稿)。
4.论证方法归类:以反驳论点为主的文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司马谏议书》。
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文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谏太宗十思疏》、《朋党论》。
主要运用归纳论证方法的文章:(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科学的春天》,《论气节》,《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咬文嚼字》,《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专升本必读大学语文串讲(记叙文)
郑伯克段于鄢文学常识《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著。
本文主旨本文通过记述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最后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虚伪卑鄙。
重要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通假字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若阙地及泉,隧而想见。
阙通掘。
疑难词句1、亟请于武公。
亟:数次。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不过:不超过;参国:三分之一国都。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贰:两属,西鄙与北鄙这两座城市既听庄公的命令,也要听共叔段的命令。
4、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亲近;厚:土地扩大。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完:修治完。
聚:积聚;甲:盔甲;卒:兵卒。
乘:战车。
6、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动词,挖隧道;7、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人的统治,君王将对他怎么办?8、姜氏何厌之有?厌:满足。
9、爱其母,施及庄公。
施:影响,推广。
10、公赐之食,食舍肉。
庄公赏赐给他食物,他吃的时候把肉挑出来放在一边。
学习要点与难点分析本文的情节与段落层次。
本文情节发展有四个环节:1,交代兄弟不和的原因;2,共叔段野心勃勃,而庄公故意纵其欲,养其恶,等待时机来收拾他; 3,共叔段密谋袭郑,庄公出兵伐之;4,庄公幽禁姜氏,后又后悔,采纳颍考叔之计,母子和好。
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这篇文章的重点在于揭露统治者的残酷无情,骨肉残杀。
为了表明这个主旨,对战争前共叔段的活动,庄公的态度,写的十分详细,细到说的什么话都写得明明白白;战后幽禁姜氏及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也写得十分详细,这都是为了要突出主题思想。
而克段于鄢的战争过程因为与表现主题关系不大,因此一笔带过,写的十分简略。
人物性格分析(重点)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
工于心计。
姜氏为共叔段请封给“制”这个地方。
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
自考 《大学语文》 串讲讲义
大学语文串讲试卷结构一单项选择题(20道题 20分)二多项选择题(5道题 10分)三词语解释(10道题 10分)四简析题(5道题 30分)五作文题(30分)分数值分配语言文学知识===15分作品阅读分析===55分文言文占 25分现代文占 30分议论文8分记叙文20分其中诗歌20分小说7分作文===30分一、《寡人之于国也》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战国时社会,阶级对立。
B.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类比论证: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C.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中心意思是治理国家要检讨主观原因,不要推卸责任,不要强调客观原因。
单选:1、从本文看,“王道之始”的关键在于()A、斧斤以时入山林B、五十者可以衣帛C、数罟不入洿池D、养生丧死无憾2、文中,孟子认为形成“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主要措施是()A、百亩之田,勿其时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文章最后一段,孟子用“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最主要是为了说明()A、当时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B、当时人民生活困苦、无粮可食C、当时统治阶级不开仓放粮救济百姓D、当时狗彘的生活过得比人还好4、孟子的散文常采用的论辩手法是()A、清淡自然B、欲擒故纵C、文多用韵D、深奥难辩多选1、本文说理所具有的特色是()A、开门见山B、抑扬兼施C、善用夸张D、循循善诱E、声情并茂2、《孟子》一共有七篇,一般认为这本书的编著者是()A、孟子B、荀子C、万章D、孔子E、宋玉二、《秋水》1、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知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
最新[中学教育]1大学语文串讲资料讲学课件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 二、作品阅读分析
• 1、文体特色:以寓言方式说理(作者虚构了河 伯和海若两个神话人物)、以对话方式展开的议 论文。
• 小结:善用寓言说理的文章《秋水》《种树郭 橐tuó驼传》
• 4、例: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
• 6、论证方法: • (1)类比论证:“五十步笑百步”;“刺人而
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2)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 饿殍而不知发”08、4;08、7
• (3)主要论证方法:归纳法 • (4)演绎法、例证法 • 7.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增强
•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 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 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 A.庄子嘲讽伯夷、仲尼“自多”所依据的理念 是什么?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 B.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对比法
• C.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反问、比喻 (09、10)
词语解释
•1、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08. 10) •轻:轻视。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08. 4) •闻:学识,学问。
五代史伶官传序
• 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诗文革新 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 “事信”、“言文”,反对追求形式上的靡丽文 风。
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 8.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例题:词语解释 •1、邻国之民不加少(0民:老百姓。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07. 4) •涂:通“途”,道路。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问题:(08. 4)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蚂蚁大战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蚂蚁大战一、作家作品亨利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
最有名的作品《瓦尔登湖》,这部长篇的记述散文,描写了梭罗在美国康科德附近瓦尔登湖畔的生活经历,详细地记录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二、中心思想本文通过细致观察,生动地描写森林中一场蚂蚁大战,并由此联想到人在历史上的战争,凸现了文章的社会人生大义。
三、课文串讲第一、二自然段:(森林并非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毋宁死)描写一黑一红两只蚂蚁的大战。
森林并非总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
我还是一场战争的见证人。
一天,我出门到我的木柴堆去,更准确地说,堆树根之处,我瞥见两只蚂蚁,一只红的,另一只是黑的,后者比前者大得多,差不多有半英寸之长。
两只蚂蚁缠斗不已。
一交上手,谁也不退却,推搡着,撕咬着,在木片上翻滚起伏。
放眼远望,我惊叹不已,木柴堆上到处都有这样奋力厮杀的勇士,看来不是单挑决斗,而是一场战争,两个蚂蚁王国的大决战。
红蚂蚁与黑蚂蚁势不两立,通常是两红对一黑。
木柴堆上都是这些能征善战的弥尔弥冬军团。
地上躺满已死和将死者,红黑混杂一片。
这是我亲眼目睹的唯一一场大决战,我亲临激战的中心地带。
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
尽管双方在战场上翻来滚去,但红色斗士却一刻不停地噬住对手的一根触须的根部,另一根触须已被咬断。
而胖大的黑色斗士,举起对手撞来撞去。
我凑近观战,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
双方都不让分毫,显然他们的战争信念是不战胜,毋宁死。
第三自然段:(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和水泥相形见绌)描写又一只红蚂蚁投入大战。
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它看来斗志正盛,不是已击毙一个对手,就是刚刚投入战场据我分析是后者,因为它还没有缺胳膊少腿。
第四、五自然段:(这时犹如我们的邦克山战役一样)作者抒发议论,蚂蚁大战与人类大战类比,歌颂了为真理而战,杀身成仁的英雄们。
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
大学语文串讲课教案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帮助学生掌握大学语文的基本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1. 大学语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常见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方法。
3. 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大学语文》2. 多媒体课件3. 文学作品阅读材料4. 写作练习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大学语文?二、讲解大学语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介绍大学语文的定义和范围。
2. 分析大学语文的特点,如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
三、文学体裁介绍1. 介绍常见的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 分析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四、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文学作品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大学语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回顾常见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二、深入阅读文学作品1. 教师选取一首诗歌或一篇散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2. 分析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
三、写作技巧讲解1. 介绍写作的基本技巧,如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
2. 结合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写作。
四、写作练习1. 教师给出一个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完成写作后,进行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大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变化。
3. 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诗歌1)
(l)绝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言者称五绝,每句七言者称七绝。如《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都是七绝。
(2)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言者称五律,每句七言者称七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五律,《蜀相《书愤》为七律。
5.《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七言长篇抒情古诗,作者张若虚,唐代诗人。诗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自然美景,抒写了人间的离情别绪,表现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此诗在抒情方法上主要采用借景抒情,并运用了暗示的手法。
6.《送元二使安西》,这是首七言绝句。也是首送别诗。作者王维,盛唐诗人。本诗通过送别地点与饯行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该作兼用借景抒情与借事抒情两种表现方法。_
下片则直抒胸臆,借评说古代英雄人物的功过得失,并畅想今日情景,来表达诗人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雄伟理想。
3、修辞手法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以及转折和对比等表现手法。
(1)词的上片后六句运用了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例如:“红装素裹,分外妖烧”是比喻,用妇女的穿着和风采,来比喻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不仅使景物显得色彩动人,而且同时也是对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美好景色的暗示。又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是比拟,此句以物拟物,将群山起伏拟作银蛇舞动,将高原绵延拟化为白象奔驰,变静态为动态,使景物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也是对中国人民高涨的革命情绪和敢于同强大敌人争高下的英雄气概的暗示。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它分如下几类:
(l)写景抒情,最为常见,往往要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融情于景。如柳永《望海潮》着力铺写景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却分明流动着作者的惊喜。陶渊明《归国田居》中“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几句,不仅是对质朴宁静田园风光的写照,也包盛了诗人脱离官场污浊、重归自然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前言本次串讲的内容有:1、介绍新版《大学语文》;2、介绍考试题型;3、介绍学习《大学语文》的方法;4、进行整门课程的总复习;5、介绍《大学语文》的作文。
一、新版《大学语文》的特点《大学语文》是考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它属于公共课。
其中注意的方面是:在这本教材中,70%的文章可能在高中时都已经学过,但是在大学还得再学习一遍,因为在大学学习有大学的难点、标准。
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我们小学时都已经学过了,可是在大学中还得再学习一遍。
在小学学习时,是学习它歌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和拼搏精神的,而在大学学习时它是一首送别诗。
新版《大学语文》为四个部分,别离是议论文、记叙文、诗词和小说部分,这四大部分从整个教材的比例看记叙文和诗歌部分的比例是比力重的。
二、考试题型考试题型一般分为单选题、多选题、词语解释、简答题、分析题和作文。
其中单选题在考试中一般占20分。
多选题的选项一般是五个,其中有两个到五个是正确答案,在考试中一般占10分。
词语翻译中一般有两种课文需要翻译,一类是古文,一类是现代文中一些词句。
古文的翻译要注意三部曲,第一部曲要把古文所有的内容都要八九不离十的读懂,第二部曲是重点的字词,要注意课文后面的注释的一些重点字词,同学们要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尤其是一些使动用法、被动用法,这些用法更是同学们重中之重需要掌握的。
词语翻译一般占到10到20分。
分析题中有一道题是从课外找来的,大部分分析题都是课文中的内容。
教材外面找的这一道题,同学们就要用我们所学到的语文知识来进行分析。
作文题一般是30分,一般要拿到20分。
三、学习《大学语文》的方法学习《大学语文》,归纳成三部曲,第一部曲是要认真研读课文,把教材中52篇课文非常熟练的研读,研读是一边钻研一边读,要把课文都读懂、读通、读透;第二部曲是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依据,考试大纲的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熟练的掌握,要吃透、吃深、吃准;第三部曲是在前两部曲的基础上要适当练习,在理解课文,并且把考试大纲中规定掌握的知识点都一一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再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
大学语文知识串讲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大学语文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古文、现代文、诗词、散文等。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古文阅读:重点掌握古文的基本知识,如文言文句式、常用实词、虚词等。
2. 现代文阅读:重点分析现代文的结构、主旨、修辞手法等。
3. 诗词鉴赏: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技巧。
4. 散文阅读:重点体会散文的叙事风格、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古文阅读中实词、虚词的古今义辨析。
2. 现代文阅读中复杂句式的理解和分析。
3. 诗词鉴赏中作者情感和意境的把握。
4. 散文阅读中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辨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大学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大学语文知识。
1. 讲解古文基础知识,如句式、实词、虚词等。
2. 以《论语》为例,分析古文阅读方法。
3. 学生阅读《论语》中的一段,进行翻译和解释。
三、现代文阅读1. 讲解现代文阅读方法,如结构分析、主旨把握等。
2. 以一篇现代文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诗词鉴赏1. 讲解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意境、情感、表达技巧等。
2. 以一首诗词为例,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3. 学生分组讨论,鉴赏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
五、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
二、古文阅读1. 分析古文中实词、虚词的古今义辨析。
2. 以《孟子》为例,讲解如何进行实词、虚词的古今义辨析。
3. 学生阅读《孟子》中的一段,进行翻译和解释。
1. 讲解复杂句式的理解和分析。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论毅力》串讲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论毅力》串讲资料导语: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成人高考,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教育,已经列入国家招生计划。
下面和小编来看看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论毅力》串讲资料。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毅力》本文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
新民说》。
了解本文的针对性。
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2)要其何以成,何以败?(3)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4)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
(6)被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2)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3)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4)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5)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1.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答司马谏议书》串讲资料2.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郑伯克段于鄢》串讲资料3.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冯谖客孟尝君》串讲资料4.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李将军列传》串讲资料5.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6.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7.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单项选择专项练习8.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苦恼》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基础专项练习10.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特训试题及答案下载文档润稿写作咨询。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议论文)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串讲笔记自考“大学语文”考试是一门考察考生在语文方面综合运用能力的科目。
对于许多自考生来说,参加“大学语文”考试可能是一次很难的挑战,因为它涉及到的范围广泛,难度系数也不低。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大学语文”考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该考试的考点和考试技巧。
考试大纲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大学语文”考试的大纲。
该考试共有三个部分:阅读写作、作品分析以及语言应用。
以下是考试大纲的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1.阅读写作这个部分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
它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
阅读理解可以分为普通阅读和读后感两个方面。
写作包括议论文和其他非议论文体(例如记叙文、描写、说明文等)。
2.作品分析这个部分要求考生阅读选定的文章或书籍,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这里的文章或书籍可能涉及文学、历史或其他人文学科等领域。
3.语言应用这个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词语辨析、语法以及修辞等。
了解考试大纲的内容,考生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备考计划和实践总结。
重点考点解析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大学语文”考试的重点考点,以便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1.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大学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要求考生在500~800字的篇幅内,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有力的论述和分析。
要想在议论文考试中获得高分,考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来展开写作:•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论点;•展开论点,构建内部结构;•运用论据进行证明;•运用法律、命题者和个人经验等来进行举例分析;•进行总结和全文情感的宣泄。
同时,考生需要注意一下写作技巧:•文章的结构要清晰明了,段落要分明;•关注问题要尽量简述,不要过多追求深度;•论证要有重点,不能泛泛而谈;•议论文整体篇幅要把握在500~800字之间,不要超出限制。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另一个重点考点。
在阅读理解考试中,考生会遇到各种主观题和客观题。
以下是几个重点考点的介绍:•权衡利弊的题型:该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的多元思维和分析能力。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寡人之于国也)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寡人之于国也)考点透视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4.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本篇译文梁惠王问(孟子):“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了心力!河内地区遭受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地区遭受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而更加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更加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锋利的兵器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步。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孟子说:)“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活着的人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和为死者办丧事没有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孟子说:)“五亩大的宅园,在里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
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没有挨饿的情况了。
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