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
《哀江南(孔尚任)》ppt课件
问题
[北新水令]
沉郁、悲怆的感情基调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 残 废 瘦 空
战后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凄凉景 象
猛抬头秣陵重到。 重 猛
情感的急剧变化、震惊
无景不情 无情不哀
驻马听
沉醉东风
(庄严肃穆) (神圣威严) (金粉荟萃) (繁华热闹) (富丽典雅)
孝陵 皇宫
残破不堪
折桂令 沽美酒 太平令
猛战后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凄凉景象重情感的急剧变化震惊沉郁悲怆的感情基调瘦空无景不情无情不哀孝陵驻马听沉醉东风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庄严肃穆神圣威严金粉荟萃繁华热闹富丽典雅残破不堪墙倒宫塌人去楼空冷落凄清颓败萧条融情于景今昔对比皇宫秦淮长桥旧院线索苏昆生游南京孝陵明故宫秦淮长桥旧院总吊南京引子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写兴亡之感借离合之情四借景抒情
《哀》伤古怀旧,悲叹南明王朝的衰 亡,抒发亲身遭受的亡国之痛,表现了深 沉的故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乌》 咏史怀古,以值赫世族的没落表现六朝的 兴亡,抒发对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的感慨, 寓寄了应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的深意。《哀》 先集中笔墨写景,寓情于景,景中见情; 最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乌》“用笔 极曲”,诗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 含蓄地寓寄予景物描写之中。
【离亭宴带歇拍煞】一曲三个“眼 看他”的叠用;使音韵整齐,语气贯 通,加重了语意,给人以今昔变化之 大之快的生动快感。“金陵玉阶营啼 晓,秦淮水谢花开早”“那乌衣巷不 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果乌” 等对偶句、排比句的运用,一下子使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产 生了情声并茂的强烈表达效果。
(二)《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 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 字,又把这种情形与巨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 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的 今日极端衰败景象;“剩一树柳弯腰”的“剩”字, 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 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 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 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兼用三个散句,既句式 整齐又骄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 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教学实录:《哀江南》
教学实录:《哀江南》的课程安排课程时间:1课时(40分钟)课程内容:《哀江南》课程对象:初中二年级(共计35人)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互动问答课程目标:1、了解《哀江南》的背景知识;2、学习课本中的诸多古诗文;3、提供学习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
课前准备:1、老师需要提供一份阅读材料给学生们,包括《哀江南》的背景知识、相关古诗文、以及写议论文的技巧;2、学生们需要提前阅读《哀江南》以及相关的古诗文;3、为了增强课堂互动性,老师需要准备互动问答的题目;4、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提前编写一些写议论文的模板,以供学生参考。
课程步骤:步骤1:导入阶段(5分钟)老师简短地介绍《哀江南》的主题、背景知识以及相关古诗文,让学生们对本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步骤2:学习古诗文(1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课本中的相关古诗文,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光,以及文人墨客们用诗词描绘出的江南风情。
通过学习古诗文,加深对《哀江南》的理解。
步骤3:提供写作技能(15分钟)老师讲述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提供写作技巧以及模板供学生们参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进行论述和思考,提高写作能力。
步骤4:进行互动问答(5分钟)老师进行互动问答环节,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展现出对于课程所学的认知。
步骤5:总结阶段(5分钟)老师进行课堂总结,帮助学生们了解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以及需要继续加强的地方。
并鼓励学生们继续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课后作业:1、阅读作业:让学生们阅读一篇关于江南文化的文章,进一步了解江南的地理、文化、历史;2、写作作业:要求学生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与《哀江南》相关的议论文,并用所学知识点和写作技巧进行论述。
庾信《哀江南赋序》原文译文赏析
庾信《哀江南赋序》原文|译文|赏析《哀江南赋序》是中国南北朝骈文、赋体文学的最高成就者庾信最出名的代表作,此赋用来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哀江南赋序》原文南北朝:庾信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
华阳奔命,有去无归。
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
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
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
下亭漂泊,高桥羁旅。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
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
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
头会箕敛者,合纵缔交;锄耨棘矜都,因利乘便。
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
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
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
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译文及注释译文公元548年十月(梁太清二年),大盗篡国,金陵沦陷。
我于是逃入荒谷,这时公室私家均受其害,如同陷入泥途炭火。
《哀江南》教案设计
《哀江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哀江南》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3)能够背诵并默写《哀江南》全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3)采用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哀江南》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 诗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哀江南》的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2)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3)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中的意象,解读诗歌的情感;(2)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背诵诗歌;(2)默写《哀江南》全诗。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把握诗歌的情感和艺术特色,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爱国情怀。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哀江南》;2. 写一篇关于《哀江南》的鉴赏essay,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的情感表达;3. 深入了解《哀江南》的历史背景,与同学交流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估学生对《哀江南》的诗意、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的理解程度。
哀江南赋序的译文[庾信《哀江南赋序》诗词译文]
哀江南赋序的译文[庾信《哀江南赋序》诗词译文]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
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
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庾信《哀江南赋序》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哀江南赋序南北朝:庾信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
华阳奔命,有去无归。
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
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
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
下亭漂泊,高桥羁旅。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
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
遂乃*山河,宰割天下。
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
头会箕敛者,合纵缔交;锄耨棘矜都,因利乘便。
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
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
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
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译文公元548年十月(梁太清二年),大盗篡国,金陵沦陷。
2023年《哀江南》教学设计3篇
2023年《哀江南》教学设计3篇《哀江南》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了解孔尚任及《桃花扇》。
2、学习此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中写景之语朗读分析,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__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式自学引导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要点1、检查先学内容。
2、梳理课文层次。
3、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学生介绍作者及《桃花扇》2、教师补充补充介绍相关知识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
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
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
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
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
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
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
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香君相会。
这时,复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
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二、出示课堂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层次。
2、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三、达标学习1、梳理课文层次。
(1)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生概括本曲内容。
(3)教师明确__层次:《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
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哀江南赋典故
哀江南赋典故《哀江南赋》是南北朝时期庾信所写的一首赋,用来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哀江南赋典故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哀江南赋典故移谈讲树:三国时管辂初见裴使君,清谈终日,因酷暑,将床移至庭前树下,竟夕而谈.就简书筠:晋徐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以竹叶、箭箬代替.这两句形容其祖父的恬淡、简约.始含香二句:意思是自己曾为尚书郎,又转为东宫学士.含香,见应劭《汉宫仪》:“桓帝时,侍中刁存年老口臭,上出鸡舌香与含之.后尚书郎含鸡舌香,始于此.”建礼,指建礼门,汉尚书郎起草文书,昼夜值班于建礼门.庾信一开始当安南府参军,很快就转为尚书度支郎.矫翼,指登仕途后初显身手.崇贤,太子宫门.侍戎韬二句:指在东宫陪伴太子.韬,剑衣.武帐,见《汉书·汲黯传》:“上(汉武帝)尝坐武帐,黯前奏事.”文弦:即琴弦,张揖《广雅》:“琴五弦,文王增二弦.”论兵二句:意思是自己曾与湘东王论水战之事,也曾出使东魏.江汉之君,梁元帝为湘东王时,庾信曾与之论中流水战事.拭玉,意谓出使.《仪礼》:“宾人北面坐,拭圭.”郑玄注:“宾,使者.拭,清之也.”西河之主,以战国时魏武侯指代东魏君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魏文侯以吴起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庾信本传载其出使东魏,“文章辞令甚为邺下所称.”自“王子滨洛之岁”句至此为庾信历数自己在梁时甚有声名.东门二句:意思是梁朝地域广大,东至于海,南至交阯.东门,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鞭石成桥,见《述异记》:“秦始皇作石横桥于海上,欲过海观日出处,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其色犹赤.”作者以此指梁地东至于海.铸铜为柱,指东汉马援南征交趾,立铜柱,以为汉之南界.班超二句:指梁与当时并存的北方非汉族政权关系和睦,没有战争.班超,东汉名将,出使西域,通三十六国,汉和帝永元七年封定远侯.王歙即王昭君的侄子,封和亲侯,数次出使匈奴.马武二句:指梁朝承平之际,不事甲兵.马武,东汉将领,曾上书光武帝欲进军匈奴,光武不许,自此诸将莫敢言兵事.冯唐,西汉人,汉文帝论将帅功过,常顾问之.岂知四句:指梁朝祸机潜伏,侯景之乱亦在酝酿之中.渔阳,秦郡,秦二世元年,发闾左贫民戍守渔阳,逾期便斩,当时陈胜为戍长,遂起兵.离石,今山西离石县.刘渊为离石之将,在此起兵叛晋.这两句比喻侯景起家于戍兵.乘渍水二句:比喻梁朝形势危惧.胶船,用胶黏合的船.周昭王失德,南征渡汉水时,船人用胶船载王,船至中流胶解船散,周昭王没于水.朽索,腐烂了的绳索.用朽索驾驭六马,结果必然是索断马惊,失去控制.殿狎六句:均为梁朝将亡、叛军将至的征兆.江鸥、野雉,古人有“野鸟入处,宫室将空”的说法.湛卢,宝剑名,此剑本吴国所有,后为楚昭王所得,风胡子说:“今吴王无道,杀君谋楚,故湛卢去国.”艅艎,船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楚人大败吴师,获其乘舟馀皇.”被发,野蛮部族的标志.周平王东迁时,辛有到伊川,看见一些人披头散发祭于野,认为这很失礼,说:过不了一百年,这儿将会变成野蛮戎人的地方.后来,秦、晋果然将陆浑之戎迁至伊川.轻九鼎二句:指侯景的野心.九鼎,周有九鼎,乃三代以来天子权力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三川,战国时秦武王尝言欲坐车通三川.三川指当时周室的伊水、洛水、黄河流域.狄泉之苍鸟:晋永嘉间,在周狄泉盟会的地方发生地陷,而后有一苍一白两鹅出现,苍者飞去,有人说那是胡人的象征,后来出了刘渊之乱,果然是胡人得势.此处以刘渊喻侯景.昆阳二句:比喻叛军攻城猛急,双方接斗酣烈.《南史·侯景传》:“景造诸攻具飞楼、及飞楼、幢车、登城车、钩堞车、阶道车、火车,并高数丈,车至二十轮,陈于阙前,百道攻城.……鼓叫沸腾,昏旦不息.”昆阳之战象,见《后汉书·光武帝纪》:“王寻、王邑围昆阳,驱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光武率敢死者,乘锐奔之.城中亦鼓噪而出,震呼动天地,虎豹皆股栗.”常山之阵蛇,见《博物志》:“常山之蛇名率然,有两头,触其一头,一头至;触其中,则两头至.孙武以喻善用兵者.”哀江南赋创作背景《哀江南赋》当作于周孝闵帝元年(557)十二月至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八月间。
《哀江南》教案设计
《哀江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哀江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能够把握《哀江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4)能够背诵并默写《哀江南》全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哀江南》;(2)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通过背诵和默写,增强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江南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作者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关切;(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哀江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2. 《哀江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 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哀江南》的深层含义和哲理;2. 诗中复杂的意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3. 背诵和默写《哀江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哀江南》的原文、注释、译文等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预习《哀江南》,了解作者和背景,做好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简介和《哀江南》的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哀江南》,理解诗歌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2)解读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5. 背诵和默写(1)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背诵;(2)检查学生的默写情况,纠正错误。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审美价值。
7. 作业布置(2)布置背诵和默写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诗歌解析环节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流畅性。
3. 学习成果评估:通过测试或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哀江南》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
《哀江南赋序》原文及翻译
《哀江南赋序》原文及翻译《哀江南赋序》原文及翻译《哀江南赋》是南北朝时期庾信所写的一首赋,用来伤悼梁朝灭亡和哀叹个人身世,以其独特格局,陈述梁朝的成败兴亡、梁朝腐朽无能,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哀江南赋序》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
华阳奔命,有去无归。
中兴道销,穷于甲戌。
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
天道周星,物极不反。
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
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
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
下亭漂泊,高桥羁旅。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
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
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
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
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
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
头会箕敛者,合纵缔交;锄耨棘矜都,因利乘便。
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
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
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
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译文公元548年十月(梁太清二年),大盗篡国,金陵沦陷。
我于是逃入荒谷,这时公室私家均受其害,如同陷入泥途炭火。
《哀江南》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哀江南》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四)孔尚任教学目标:了解全篇主旨及景物描写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理清景物描写的顺序,品味语言的精妙。
教学时数:一节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教学方法;诵读法、启发式、教学步骤:导语:在学习课文之前,先谈一谈南京。
南京也叫金陵、秣陵,自古就是江南繁盛之地。
这里有许多山川美景和人文景观令人赏玩不尽。
当年,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定都南京,死后就葬在了南京;后来燕王朱棣登基后迁都北京;明朝末年,北京被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攻陷,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清兵入关,由于难以抵挡清军的进攻,明王朝不得不退守南京。
一些大臣曾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小朝廷。
南京再次成为明朝的都城。
纵观历史,不难看出,南京在明朝开国之初和亡国之际分别两次作为明朝的国都。
但随着满清铁骑的长驱直入,加之南明王朝内部帝王昏庸,奸臣弄权,这个小朝廷最终覆灭。
南京也在战火中变为废墟。
孔尚任的《桃花扇》写的就是南明覆亡的这一段历史。
前人对《桃花扇》有个评价:“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离合之情指的是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兴亡之感”指抒发了南明由盛到衰到亡的感慨。
(参看课件)孔尚任:山东曲阜人,孔子第64世孙。
清朝著名的戏曲家。
其主要文学成就创作了戏曲《桃花扇》。
这部历史剧据说写了十年,“十年之间,三易其稿”。
《桃花扇》写成后使他誉满文坛。
清代文坛出现了“南洪北孔”的格局。
洪指的是洪昇,创作有戏剧《长生殿》。
(参看课件)《哀江南》节选自《桃花扇》结尾一套曲子。
写南明覆亡后,苏昆生、柳敬亭、老赞礼三人重到南京城,相聚感慨万端。
1、节选部分可以分为对话和曲词两部分。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三分钟时间熟悉这一部分内容。
找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并表演这段对话。
朗读时请结合背景介绍,揣摩人物心情,注意语调,语气,无限感慨,伤痛。
时隔三年,苏昆生已经由教曲师傅变成了一位樵夫、柳敬亭由说书人变成了一位渔夫,再次来到南京,然而历经战火的帝都已经是面目全非。
《哀江南》一等奖说课稿
《哀江南》一等奖说课稿1、《哀江南》一等奖说课稿【说课稿】《哀江南》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数仅一课时。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为欣赏七只曲子。
欣赏戏曲语言,尤其是欣赏曲词,一要反复诵读,体会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二要仔细揣摩,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
为此,本节课在教师简单介绍完、时代背景和《桃花扇》的剧情以激发阅读兴趣后,要留下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课文注解及补充解释进行自学。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再组织先进行分角色朗读,接着听范读,最后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欣赏语言,在欣赏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教师重在引导、点拨,辅以分析一两个典型例子。
【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了解孔尚任及其《桃花扇》B.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C.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2.过程与方法:A.在诵读时体会戏曲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B.在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戏曲文学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之情B.体会的亡国之痛【教学重、难点】1.品味戏曲语言,提高鉴赏戏曲的能力2.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计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助读教师通过简单介绍孔尚任及其《桃花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1.关于,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代戏曲作家。
他“十年时间,三易其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
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歌台演出,“岁无虚日”。
《桃花扇》的成功,使他誉满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的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2.时代背景南京原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都,后来燕王朱棣迁都北京。
其间的五十多年,南京一直是明朝皇权政治经济繁华的中心。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缢,马士英、阮大铖等于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王朝,但昏王奸臣不理朝政,沉湎于歌舞。
孔尚任《哀江南》课文原文及作者简介
孔尚任《哀江南》课文原文及作者简介孔尚任《哀江南》课文原文及作者简介哀江南作者:孔尚任苏云)我三年没到南京,忽然高兴,进城卖柴;路过孝陵,见那宝城享殿,成了刍牧之场。
柳云)呵呀呀,那皇城如何?苏云)那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了。
掩泪介,云)不料光景至此。
苏云)俺又一直走到秦淮,立了半晌,竟没一个人影儿。
柳云)那长桥旧院,是咱们熟游之地,你也该去瞧瞧。
苏云)怎的没瞧--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剩了一堆瓦砾。
柳搥胸介,云)咳,恸死俺也!苏云)那时疾忙回首,一路伤心,编长一套北曲--名为哀江南。
待我唱来。
(敲板唱弋阳腔介)俺樵夫呵!(唱)【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
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
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沈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
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
舞丹墀燕雀常朝,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殍。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
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太平令】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牢牢。
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
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这黑灰是谁家厨灶?【离亭宴带歇指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作者简介:孔尚任(1648 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现在山东曲阜)人,孔子64代孙,清初戏曲作家、诗人。
哀江南赋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8]乃解悬二句:意思是自己在东宫颇受礼遇,任兼文武。解悬而通籍,指宫门名册上有其记名,供出入查对。崇文、会武,指身兼文武官职。庾信任东宫学士时,又为东宫领直,春宫兵马并受节度。
日幕途远,人间何世[27]!将军一去,大树飘零[28]。壮士不还,寒风萧瑟[29]。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30];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31]。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32];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33]。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34];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35]。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36];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37]!
[23]始含香二句:意思是自己曾为尚书郎,又转为东宫学士。含香,见应劭《汉宫仪》:“桓帝时,侍中刁存年老口臭,上出鸡舌香与含之。后尚书郎含鸡舌香,始于此。”建礼,指建礼门,汉尚书郎起草文书,昼夜值班于建礼门。庾信一开始当安南府参军,很快就转为尚书度支郎。矫翼,指登仕途后初显身手。崇贤,太子宫门。
[43]谈劫烬二句:指梁武帝溺情佛教,所关心皆佛教事。劫烬之灰飞,见《搜神记》:汉武帝凿昆明池,深处无土,满是灰烬,满朝不解,到了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到洛阳,依据佛经解释说那是天地经历了大劫而残存的灰烬。常星,即恒星,汉时避文帝刘恒讳而称常星。据传说,释迦牟尼诞生之夜,天空不见恒星。
[18]文词二句:指庾肩吾的才华、品德超越群伦。甲观,太子宫,庾肩吾曾为东宫通事舍人、太子率更令、中庶子等职。漳滨,漳水出湖北南漳县与沮水合流,流经江陵入长江。庾肩吾住在江陵,又曾为驻江陵的湘东王中录事咨议参军。
[19]有道而无凤:指梁简文帝受制于贼臣,虽为有道之君,却因身处乱世而不见祥瑞之凤。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衍生句,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剧末套曲《哀江南》。
原文如下: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译文:
我曾经见过南京早晨流莺在玉树间穿行歌唱,我曾经见过秦淮河边亭台上的芬芳在早春绽放,而谁又能想到这一切会消散得像冰雪融化那么彻底。
我眼看着他大兴土木,我眼看着他大宴宾客,我眼看着他大厦倾塌!这爬满苔藓的碧绿瓦砾堆,我曾经在里面睡过风流觉,把这五十年兴盛衰亡都看在眼里。
扩展资料: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了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
魏忠贤在南方的余党马士英和阮大铖拥立福王为帝,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弘光王朝。
福王登基以后,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他们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肆无忌惮地掠夺人民的财产。
同时又迫害异己,党同伐异。
南明只维持了一年。
清军过河后,势如破竹,席卷了众多城镇,并攻陷了南京。
虽然后来卢王、唐王、桂王又先后即位,但明朝气数已尽,大势已去,难挽颓势。
《哀江南》为《桃花扇·余韵》中的最后一段套曲,描写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全曲风格沉郁悲怆,多次被选入教材。
《哀江南》..
《哀江南》..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诵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当堂背会课文。
(二)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哀江南》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
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
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发,动人心魄。
(二)《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有什么特色?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臣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的今日极端衰败景象;“剩一树柳弯腰”的“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兼用三个散句,既句式整齐又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作者及《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
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
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
高中语文:《哀江南》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哀江南》课堂实录实录师:沈阳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著名的沈阳故宫,有福陵与昭陵,葬着清王朝的两个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许多东北人民流落关内,有一支著名的歌曲就唱出了当年东北人民国破家之痛,流离失所之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哀江南》也涉及了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一支同样反映亡国之悲的曲子,这座名城是南京,而这支曲子就是《哀江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关于《哀江南》的介绍。
《哀江南》选自《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
这个“余韵”相当于现代戏剧或小说里的“尾声”。
既然课文选自“尾声”,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全剧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到,《桃花扇》这个名字里的“桃花扇”象征着爱情。
《桃花扇》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
我们刚刚学过《长亭送别》,现在就来比较一下《桃花扇》与《西厢记》在故事情节上的异同。
我们一起来看投影。
(投影1)师:古典戏剧在爱情题材上基本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故事情节模式。
第一步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
《西厢记》里的张生与崔莺莺是这样,《桃花扇》里的侯方域与李香君也是如此。
侯方是明末名士、复社文人,在文化界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李香君是秦淮河边的名*,色艺双全,才艺俱佳,两人果然是一见钟情。
第二步是“风云突变,节外生枝”。
美好的爱情注定要经受更多的磨难。
侯李二人生不逢时。
明末崇祯皇帝即位后着力整顿朝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代中兴之主。
他清除魏忠贤,魏忠贤余孽四处流。
有一个流窜到南京来的阮大铖,如丧家之犬,急着要与以复社文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修复关系。
明末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是很有影响力的。
所以他抓住侯李成婚的机会,给侯方域送了一份厚礼,但是却遭到李香君的拒绝。
句古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这话用在李香君身上就很不公平,李香君是个很有气节和见识的女子。
李香君的拒绝在侯李与阉党余孽之间埋下了矛盾的伏笔。
[《哀江南》]《哀江南》名句
[《哀江南》]《哀江南》名句(孔尚任,清初戏曲作家、诗人、孔子64代孙。
有文名,精乐律,擅词曲。
《桃花扇》是他用十年时间三易其稿,于1699年完成的传奇剧本。
这出戏的创作成功,使他誉满文坛,与《长生殿》作者洪昇齐名,称“南洪北孔”。
)3具体赏读曲词:(1)提示生字,学生朗读课文(只读七支曲子)蒿(hāo)菜秣(mō)陵长楸(qiū)阿监(jiàn)丹气墀(chí)饿莩(piǎo)哰哰(liáo liáo)(2)讨论题一:这一套曲子,有“头”有“腹”有“尾”,应当如何划分?三部分主要内容各是什么?(第一支曲子【北新水令】是“头”,总写苏昆生所见战后南京郊外的凄凉景象,定下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
中间五支曲了是“腹”,写昔日国都各处的残败与冷落,寄托悼亡伤怀的哀思。
最后一支曲子是“尾”,直抒胸臆,慷慨悲歌,慨叹南京城的今非昔比,表达强烈的亡国哀痛。
)(3)讨论题二:【北新水令】中,“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二名构成对仗工整的一联。
试分析名中四个形容词的修饰作用。
(四个形容词是“残”、“废”、“瘦”、“空”,分别修饰“军”、“垒”、“马”、“壕”四字,可看作曲词炼字的范例。
战事已成过去,眼前只剩下“废垒”、“空壕”和卧于空壕中的“瘦马”,使人联想到南明王朝军败如崩、四散溃逃的情景。
上下联不过寥寥十字,就真实地重现了经历过战争活动的城池伤痕累累的凄凉景象。
)(4)讨论题三:从【驻马听】到【太平令】五支曲子分别写了金陵古城的哪些景物?怎样凸现其残破、冷落的景象?(解答此题,可将五支曲子的曲词与曲词前三人的宾白作比较。
宾白与曲词,都是按苏昆生故地重游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作描述的。
从城郊始,依次写了孝陵、故宫、秦淮、板桥和旧院。
孝陵乃皇家陵园,故宫乃赫赫皇城,秦淮乃歌舞繁华之地,当年玉柱红墙,琉璃瓦,翡翠窗,何等威严;长桥旧院,粉黛成群,处处笙萧。
两相对比,更显出江山沦亡、时过境迁的悲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哀江南》..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诵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当堂背会课文。
(二)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三)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哀江南》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
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
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发,动人心魄。
(二)《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哀江南》这套曲子,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例如,“舞丹墀燕雀常朝”,一个“舞”字,写出燕雀在丹墀上跳来跳去、自由自在的情形,一个“朝”字,又把这种情形与
臣子拜见天子的庄严礼仪联系起来,给人以今昔对比的联想,表现了昔日神圣宫廷的今日极端衰败景象;“剩一树柳弯腰”的“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兼用三个散句,既句式整齐又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作者及《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
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
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
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
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
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
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
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
山同李香君相会。
这时,复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
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二)情节结构。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
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课文由七支曲子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沉郁、悲怆的基调。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
重点写明孝陵、明故宫的残败和秦淮一带(包括长板桥和旧院)的冷落。
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寓寄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声,写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
结尾“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稿。
诗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全篇主旨。
(三)曲词鉴赏。
通过对曲词的鉴赏,主要品味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
【北新水令】一曲,“山松野草带花桃”,描写苏昆生肩挑柴草、信步走来的形象,点出他在南明灭亡后隐居山林的樵夫身份。
“猛抬头秣陵重到”,“猛抬头”三字不仅可以使人想见苏昆生心怀亡国之痛、低头沉思的情形,而且陡然一转,表现了他的感情的急剧变化,使人仿佛看到他突然发现“秣陵重到”的情态。
“重到”的“重”字,提起全篇,表明了南明灭亡之前和灭亡之后、往昔和今日的时间界限,引出苏昆生目睹的南明灭亡之后南京的凄凉景象,定下了全篇今非昔比、怀旧伤今的写景抒情基调。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写的是苏昆生“重到”南京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
这里一连用“残”、“废”、“瘦”、“空”四个词作修饰语。
以“残”修饰“军”,使人想见败军溃逃的情形,这是虚写,是因“废垒”这一眼前实景而引起的联想;“残军”与“瘦马”也是虚实相对,前者为眼前之未见,后者为眼前之所见;昔日用于战争的“垒”“壕”,如今已“废”“空”,又衬之以卧在空荡荡的城壕中的瘦弱之马,更显凄凉。
“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本应是游人如织、笑语喧哗的古城,如今却是只剩“萧条”,夕阳古道上,连个人影也见不着。
这些描写生动具体,寥寥数字,就真切地呈现了南京城郊战后伤痕累累
的凄凉景象。
【沽美酒】一曲描写的是长板桥边的景象。
长板桥本是歌妓集居之地,风景十分优美,如今却美景全消。
不但昔日横跨青溪的半里长桥,如今已没有一片红板,而且秋水长天行人稀少,冷清清的夕照下,只见剩下的一株弯弯的垂柳。
夕阳残照本来就显得冷冷清清,而这夕阳残照下的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柳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
“冷清清的落照”与“一树柳弯腰”互相映衬,愈显冷清;一个“剩”字,尤其意味深长,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时过境迁、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
这里只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把人带入十分悲凉的意境,用笔极简,造境极精。
【离亭宴带歇拍煞】一曲三个“眼看他”的叠用;使音韵整齐,语气贯通,加重了语意,给人以今昔变化之大之快的生动快感。
“金陵玉阶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等对偶句、排比句的运用,一下子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产生了情声并茂的强烈表达效果。
(四)借景抒情。
《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这是我国古典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法,它与诗歌的借景抒情有
着明显的不同。
以刘禹锡的《乌衣巷》为例。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为描写南京现在的凄凉景象,借以抒发兴亡之感,但《哀》与《乌》写景抒情有所不同。
《哀》写整个南京的景象,包括城郊、明孝陵、明故宫、秦淮一带等各处的景象,是全景式的描写;《乌》只写乌衣巷一带的景象,以小见大。
《哀》与《乌》两者都描写了现在的凄凉景象,但《哀》比《乌》的今昔对比更显露,更鲜明。
《哀》在主要描写现在的凄凉景象的同时,也有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描述(“俺曾见金陵玉阶莺啼晓,秦淮水谢花开早”“眼见他起朱楼”);《乌》只描写现在的凄凉景象,对过去的繁华景象仅以“旧时”二字略加暗示。
抒情也不一样。
《哀》伤古怀旧,悲叹南明王朝的衰亡,抒发亲身遭受的亡国之痛,表现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和强烈的民
族感情;《乌》咏史怀古,以煊赫世族的没落表现六朝的兴亡,抒发对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的感慨,寓寄了应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的深意。
《哀》先集中笔墨写景,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最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
《乌》“用笔极曲”,诗人的思想感情藏而不露,十分含蓄地寓寄于景物描写之中。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