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规范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规范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维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权威性和品牌公信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标志使用、认证工作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作为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的重要内容,安排专门人员和经费,明确监管职责,建立监管责任追究制度。

第四条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与标志监督管理实行“行政执法为主导、行业自律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的监管运行机制。

第二章质量监管第五条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采取环境检测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展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监督管理工作。

环境检测指由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定点检测机构对产地水质和土壤质量进行的抽样检测。

实地检查指检查组对产地环境质量、区域范围、生产记录、证书有效性、投入品使用、生产操作规程及相关标准的执行等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检查组由2-3名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组成。

各地每年至少应当对30%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实施环境检测或实地检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定期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状况开展抽查。

第六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被污染或者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要求;(三)擅自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一)被予以警告的产地逾期未改正;(二)该产地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抽检中检出禁用药物。

第七条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在作出处理后10个工作日内将撤销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地名录报送至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并每半年通过媒体公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失效和撤销的产地名录。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18406.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Safety qualification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afety requirements for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vegetable2001-08-06发布 2001-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言为了规范蔬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控制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在蔬菜中的残留量,确保无公害蔬菜的食用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人体健康,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健康发展,特制定GB18406 的本部分。

GB18406-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分为以下四个部分:-GB 18406.1-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18406.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 18406.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GB 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本部分对无公害蔬菜中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农药残留给出了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些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同时也对各地开展农药残留监督管理而开发的农药残留量简易测定法给出了方法原理,旨在推动农药残留简易测定法的探索与完善。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马伯禄、吴惠敏、刘昱、刘晓刚。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1 范围GB 18406的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1840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目录)为了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安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无公害食品韭菜》等75项行业标准,并于日前通过专家审定,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实施。

NY为强制性标准,NY/T为推荐性标准。

各项行业标准自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

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1.NY 5001-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2.NY/T 5002-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程3.NY 5003-2001无公害食品白菜类蔬菜4.NY/T 5004-2001无公害食品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5.NY 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6.NY/T 5006-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露地生产技术规程7.NY/T 5007-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8.NY 5008-2001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9.NY/T 5009-2001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10.NY 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11.NY 5011-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12.NY/T 5012-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13.NY 5013-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14.NY 5014-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15.NY/T 5015-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16.NY 5016-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17.NY 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18.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19.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20.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21.NY 5021-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22.NY/T 5022-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23.NY 5023-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产地环境条件24.NY 5024-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25.NY/T 5025-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26.NY 5026-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产地环境条件27.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28.NY 5028-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29.NY 5029-2001无公害食品猪肉30.NY 5030-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1.NY 5031-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2.NY 5032-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3.NY/T 5033-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34.NY 5034-2001无公害食品鸡肉35.NY 5035-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6.NY 5036-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7.NY 5037-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8.NY/T 5038-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39.NY 5039-2001无公害食品鸡蛋40.NY 5040-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41.NY 5041-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42.NY 5042-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43.NY/T 5043-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44.NY 5044-2001无公害食品牛肉45.NY 5045-2001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46.NY 5046-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47.NY 5047-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48.NY 5048-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49.NY/T 5049-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50.NY/T 5050-2001无公害食品牛奶加工技术规范51.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52.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53.NY 5053-2001无公害食品草、青、鲢、鳙、尼罗罗非鱼54.NY/T 5054-2001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55.NY/T 5055-2001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56.NY 5056-2001无公害食品海带57.NY/T 5057-2001无公害食品海带养殖技术规范58.NY 5058-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59.NY/T 5059-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60.NY 5060-200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61.NY/T 5061-200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62.NY 5062-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63.NY/T 5063-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养殖技术规范64.NY 5064-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65.NY/T 5065-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66.NY 5066-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67.NY/T 5067-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68.NY 5068-2001无公害食品鳗鲡69.NY/T 5069-2001无公害食品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70.NY 5070-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71.NY 5071-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72.NY 5072-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73.NY 5073-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74.NY 467-2001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75.NY/T 468-2001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注:74、75项标准为无公害农产品配套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及认证概述

无公害农产品及认证概述


(截止到2008年底)
PPT文档演模板
颁布时间
第一批(NY 5XXX-2001)
第二批(NY 5XXX-2002)
第三批(NY 5XXX-2004) 第四批(NY 5XXX-2005) 第五批(NY 5XXX-2006) 第六批(NY 5XXX-2006) 第七批(NY 5XXX-2007) 第八批(NY 5XXX-2008)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PPT文档演模板
无公害农产品及认证概述
无公害农产品概念
l 2、无公害农产品是在特定的技术标准下生长和生产 初加工出的产品,其标准涵盖了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生产质量生产标准、投入品使用标准、产品标准和认 证管理技术规范类标准及相关标准,构成了一个“从 土地到餐桌”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无公害 农产品的管理是一种质量性质的管理,而通常质量认 证合格的表示方式是颁发“认证证书”并在产品包装 上使用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食用农产品, 才是无公害农产品。
PPT文档演模板
无公害农产品及认证概述
检测
l 产地检测机构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 机构)指定,并报安全中心备案
l 产品检测机构由安全中心指定 ,但经工作机 构推荐
l 抽样人员应经专门的培训,熟知抽样程序和方 法
l 抽样方法依据《无公害食品 产品抽样规范》 (NY/T5344.1~5344.7)
PPT文档演模板
无公害农产品及认证概述
无公害农产品刮开式标识(锁扣)
PPT文档演模板
无公害农产品及认证概述
无公害农产品标识(捆扎带)
PPT文档演模板
无公害农产品及认证概述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认 证 示 意 图
PPT文档演模板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技术规范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技术规范

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技术规范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确保检测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采样的过程应确保抽样工作的公正性和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

应按样本数量大小,确定抽样样品数。

抽取的样品,应能充分地代表该批次产品的特征。

一、抽样原则1、随机性抽出的用以评定整批产品的样品,应是不加任何选择的,按随机原则抽取。

2、代表性抽样所得的样品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应是以从整批产品中所取出的全部个别样品(份样)集成大样来代表整批产品,不应以个别样品(份样)或单株或单个果实来代表整批。

抽取混合样品,不能以单株或单个果实作为抽取样品。

生产地抽样时应避开病虫害等非正常植株。

3、可行性抽样的方法、使用的工具及样品数量应是合理可行、切合实际的,符合样品检验的要求,应在确保随机性、代表性的基础上做到快速、经济、可操作性强。

4、公正性抽样工作应在承担任务的机构主持下完成,抽样人员应亲自到现场抽样。

受检单位人员可陪同抽样,但不应干扰已定抽样方案的实施。

二、抽样要求1、人员抽样小组成员不少于2人,抽样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熟知抽样程序和方法。

抽样人员应携带工作证、抽样通知单(抽样委托单或抽样任务单)和抽样单等。

2、工具抽样人员应根据不同的产品准备相应的工具。

抽样工具和包装容器应清洁、干燥、无污染,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

3、抽样抽样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执行。

4、记录抽样单由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填写,一式三份,一份交被检单位,一份随同样品转运或由抽样人员带回承检单位,一份寄(交)抽检任务下达部门。

5、样品封存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每份样品分别封存,粘贴封条。

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分别在封条上签条盖章;封样材料应清洁、干燥,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和伤害;包装容器应完整、结实,有一定抗压性。

6、样品运输抽样完成后,样品应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验室;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符合被检样品的贮存要求,样品不应与有毒有害和污染物品混装;防止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对样品可能造成的污染或破损。

无公害农产品茶叶抽样规范

无公害农产品茶叶抽样规范

在抽样时如发现茶叶品质、包装或堆存等有异常情况时,可酌情增加或扩大抽样件数。小包装产品,抽样总质量未达到平均样品的最小质量值时,应增加抽样件数。
3.2.3.2 抽样步骤
3.2.3.2.1包装时抽样
在茶叶定量装件时,每装若干件后,用抽样工具取出样品约250g,混匀所抽的原始样品,用分样器或四分法逐步缩分至500g~1000g,分装3份封存,供检验、复验和备查之用。
3.2 抽样方法
3.2.1 茶园抽样
3.2.1.1 抽样量
抽样点通过随机方式确定,每一抽样点应能保证取得1kg样品。抽样点数量按下列规定:
<3hm2,设一个抽样点;
3 hm2~7hm2,设两个抽样点;
7hm2~67 hm2,每增加7 hm2(不足7 hm2者按7hm2计)增设一个抽样点;
从各件的上、中、下部采样,再用四分法或分样器缩分至所需数量。
4 记录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5样品封存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6 样品运输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2.4工具
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3方法
3.1 组批
3.1.1 原料抽样
同一产地、同一品种或种类、同一生产技术方式、同期采收的茶叶原料为一个抽样单位。
3.1.2 包装产品抽样
同一品种或种类、同一生产日期、同一等级的茶叶产品为一个抽样单位。
1000 kg以上,每增加500 kg(不足500 kg者按500 kg计)增抽1kg。
在抽样时如发现样品有异常情况时,可酌情增加或扩大抽样数量。
3.2.2.2 抽样步骤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持生态平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种生产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不仅对农产品本身质量的保证,也对环境的保护和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制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生产标准,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害物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使得标准既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又能保证农民的收入。

其次,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执行是关键。

在生产过程中,农民需要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不得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保持生态平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也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确保农产品的生产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

此外,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

监督无公害
农产品的生产需要政府部门、农业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合作,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确保农产品的生产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督,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总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农业部门和相关机构能够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审核规范

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审核规范

附件1: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审核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请材料审核工作,确保认定工作质量和效率,依据《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暂行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认定审核,是指无公害工作机构组织具有相应专业资质检查员对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请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和要求所实施的技术评价活动。

第三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认定审核规范制修订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辖区内认定审核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第四条各地可以根据本行政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工作的实际需要,依据本规范制定本辖区、本行业认定审核实施细则。

第五条认定审核应遵循坚持标准、公平公正、客观独立、科学规范、确保质量和效率的原则。

第六条负责认定审核的人员应为检查员。

第七条认定审核应由2名及以上检查员完成,检查员对所作出的审核结论负责。

第八条省级工作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统一的认定审核流程表,确保认定审核整个流程可追溯。

认定审核材料及审核记录应保存6年以上。

第九条应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暂行办法》中所规定的时限要求完成认定审核工作,不断提高认定审核效率。

第二章申请材料的构成第十条认定申请材料由申请人材料、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证明材料、检查员现场检查资料等组成。

第十一条申请人材料:(一)《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申请书》;(二)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三)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说明;(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管理技术制度体系文件;(五)最近生产周期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复印件;(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资质证明材料;(七)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第十二条环境和产品质量证明材料:(一)《产地环境调查报告》;(二)《产地环境检测报告》;(三)《产品检验报告》;(四)《产品抽样单》。

第十三条检查员现场检查材料:(一)《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现场检查报告》;(二)省级工作机构认定审核报告。

初级农产品三无标准

初级农产品三无标准

初级农产品三无标准农产品三无是指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这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

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各地都制定了相应的农产品三无标准。

下面是有关初级农产品三无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准1. 农产品生产过程无公害标准要求: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应遵循环境友好、生态平衡、无污染的原则,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 农产品产地环境无公害标准要求:农产品的产地应位于远离重污染源的区域,无工业废气、废水和废弃物的直接排放,无有害物质的污染,同时需要有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3. 农产品种植无公害标准要求: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应符合无公害农业技术规范,包括良好的田地选择、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原则,不得滥用农药、化肥和激素,不得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二、无污染农产品标准1. 农产品环境污染标准要求: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应符合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包括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和水质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不得有污染源的存在。

2. 农产品生产工艺污染标准要求: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应采取无污染的工艺,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严禁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中进行不合规操作。

3. 农产品包装材料污染标准要求:农产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不得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不得使用再生包装材料。

三、无残留农产品标准1. 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要求:农产品农药残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

2. 农产品兽药残留标准要求:对于畜产品,其兽药残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

3. 农产品食品添加剂残留标准要求:农产品中的食品添加剂残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

农产品三无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和监管环节的监督,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及检测技术培训材料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及检测技术培训材料

水产品安全指标和感官检验的抽样量
水产品微生物指标的抽样量
站点设置表
站点设置表
水样的保存方法
注:G-硼硅硬质玻璃容器,P-聚乙烯塑料容器。

水样的保存方法
抽样单
委托检验申请单
记录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无公害食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渔业产品检测及抽样方法标准
渔业产品检测及抽样方法标准
无公害食品产品检验规
(NY/T5340—2006)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检验尖别、抽样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检验。

无公害食品产品检验规
(NY/T5340—2006)
规性引用文件
NY/T 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第1部分:通则NY/T 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第2部分:粮油NY/T 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第3部分:蔬菜NY/T 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第4部分:水果NY/T 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第5部分:茶叶NY/T 5344.1-2006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第6部分:畜禽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生长激素,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

制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时,需要考虑这些环境因素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非常关注,因此无公害农产品标准需要确保农产品不含有有害物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此外,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还需要考虑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确保农产品的品质达到消费者的期望。

另外,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农民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技术。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代替化学农药和化肥的生产技术,这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

因此,无公害农产品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成本,确保农产品的价格合理,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

最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测体系。

只有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检测体系,才能确保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监督和检测体系需要包括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确保农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综上所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环境因素、消费者需求、农民生产成本和监督检测体系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修订稿)》的通知(2012)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修订稿)》的通知(2012)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修订稿)》的通知(201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10.29•【文号】农质安发[2012]15号•【施行日期】2013.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印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修订稿)》的通知(农质安发[2012]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为进一步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规范》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在广泛调研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农质安发[2005]5号)进行了修订。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О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行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查规范》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现场检查,是指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在认证审查过程中,对认证申请主体生产管理状况实施的实地确认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以下简称“部中心”)负责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的管理和统筹工作,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现场检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第四条省级工作机构可根据本行政辖区内本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依据本规范制定现场检查实施细则。

第五条现场检查工作应遵循公正、客观、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检查内容和方法第六条现场检查主要内容:(一)申请主体资质及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荔枝、龙眼、红毛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无公害食品荔枝、龙眼、红毛丹

质 量 的百分 比计算 。
42 安 全指标 . 421 砷 .. 按 G 厂' 0 l 1 规 定执 行 。 B I5 0 .l 9
422 铅 . .
标志 、 包装 、 签 不合 格 时 , 许 重新 整 改后 重新 标 允 申请 复验一 次 。感 官和 安全 指标 不合 格不 进行 复验 。
≤O2 . ≤2 ≤05 . ≤O2 . ≤O 1 . ≤1 ≤1 ≤3 O ≤O5 . ≤O5 . ≤O2 . ≤Oo . 3
式 检验 :
a 申请无 公 害农 产品认 证 时 ; ) b )国家 质量 监督 机 构或 主管 部 门提 出型式 检验
害、 异常 气 味和滋 味 。
32 安 全 指 标 .
安全指标应符合表 1 规定。
维普资讯
表 1 安 全 指 标
项 目
I g k m /g
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
型式检 验 是对 产 品进 行 全面 考核 , 即按 本标 准规
定 的全 部要 求 进行 检验 , 有下 列情 况 之一 者 应进 行 型
三 氟 氯氰 菊酯 ( h ltr ) c a hi y o n 氯氰 菊酯 ( p r ehi1 c em tr y n 多 菌 , ( r n ai )  ̄ e b d zm a e 敌 敌 畏(i l v s dc o o 1 h r 敌 百 虫( i l p o 1 t c o h n rh r 毒 死 蜱(hop r o) c lryi s f 百 菌 清 ( lrtr 1 c oo i h hn 二氧化硫( s 2 ) 以 o 计 氟 ( F计) 以 砷( A 计) 以 s 铅( P 以 b计 ) 镉( C 以 d计)
合格。 542 感官 、 全指 标合 格 , .. 安 判定该 批 产 品合格 。 543 感 官 不合 格 或 安 全指 标 有 一 项不 合 格 ,判定 .. 该批 产 品 为不合 格 。

无公害蔬菜产品标准

无公害蔬菜产品标准

无公害蔬菜产品标准无公害蔬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持蔬菜的自然品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蔬菜产品。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是保障蔬菜生产过程中环境友好、无公害、无污染的技术规范和方法。

一、土壤环境标准。

1. 土壤pH值,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对不同蔬菜种类可适当调整。

土壤酸碱度适宜,有利于植物吸收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2. 土壤养分含量,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应符合蔬菜生长的需要,保证蔬菜生长健壮,产量丰富。

3. 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超过安全使用标准,以免对蔬菜生长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种子选用标准。

1. 种子来源,种子应选用正规渠道购买,保证种子的来源可靠,不含有害病虫害。

2. 种子质量,种子应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保证发芽率、纯度和杂质含量符合要求,确保种子的质量。

三、施肥标准。

1.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应符合国家有机肥使用标准,保证有机肥的质量和安全性。

2. 化肥,施用化肥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蔬菜生长需要进行合理施用,不得超量使用化肥,避免土壤污染。

四、病虫害防治标准。

1.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捕食性昆虫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定期监测,定期对蔬菜田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五、环境保护标准。

1. 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标准使用农药,保证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农田周边环境,农田周边不得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持农田周边环境清洁和安全。

六、产品质量标准。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品应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2. 农产品标识,无公害蔬菜产品应在产品包装上标注“无公害”字样,并附上相关生产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

七、生产管理标准。

1. 生产记录,对生产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施肥、施药、病虫害防治等情况,保留相关记录备查。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是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符合的条件和要求的规范,是保障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

首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因素提出了严格要求。

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生产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生产环境不受化学污染和其他污染物的影响,保证农产品的生长环境清洁、无污染。

其次,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种子、肥料、农药等使用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物质,而是应该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确保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中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

另外,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还对农产品的采收、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农产品的采收、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措施,确保农产品在这些环节中不受污染,保持原有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还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检测。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程追溯和质量安全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总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是保障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其严格要求和规范标准,对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推动农业生产向着绿色、有机、安全的方向发展。

希望广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朋友们都能够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共同为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不断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DB51 T 1068-2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DB51 T 1068-2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样品采集
2
DB51/T 1068—2010
水样品 布点原则 1.1.1.1 产地农灌水、加工用水水质监测点布设应坚持样点的代表性、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1.1.1.2 对存在污染的产地,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优先布设最有可能对产地环境造成污染 的方位、水源(系)或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其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水源。 布点方法 1.1.1.3 用江河水进行灌溉的,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布点方法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T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T 746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84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6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第一部分 总氰化物的测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 GB/T 11896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GB/T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T 1526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434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 16488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GB/T 17137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22105.1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度法

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

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

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产品质量要求、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和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 8172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 8321.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GB/T 8868 蔬菜塑料箱的取样方法GB 14877 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 14878 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14929.4 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测定方法GB/T 14973 食品中粉秀宁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 15063 复混肥料GB/T 15401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7419 含氨基酸叶面肥GB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NY 227 微生物肥料NY/T 397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 5010 无公害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规定3 术语和定义无公害蔬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的蔬菜;也就是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

无公害草莓质量标准

无公害草莓质量标准

字号:大中小无公害草莓的质量标准与质量认证来源:中国草莓种植网浏览次数:54 日期:2014年12月3日 14:06一、无公害草莓的质量标准1、感官要求果实新鲜洁净,无尘埃泥土,无外来水分;无萎蔫变色、腐烂、霉变、异味、病虫害、明显碾压伤;无汁液浸出。

2、卫生要求无公害草莓的卫生要求,应该符合下面表格的规定。

无公害草莓卫生指标要求(单位:毫克/千克)项目指标项目指标乐果dimethoate ≤1.0 砷(以As计)≤0.5辛硫磷phoxim ≤0.05 汞(以Hg计)≤0.01杀螟硫磷fenitrothion ≤0.5 铅(以Pb计)≤0.2氰戊菊酯fenvalerate ≤1.0 镉(以Cd计)≤0.03多菌灵carbendazol ≤0.5注:凡国家规定禁用的农药,不得检出。

二、无公害草莓的质量认证为加强无公害草莓的规范化管理,维护其产品信誉,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促进无公害草莓规范化生产,确保其产品加工、包装标准化和质量安全,需要对无公害草莓进行申请和认定。

凡具备无公害草莓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均可以通过当地有关部门向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公室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证书。

申请者按要求填写无公害农产品申请书、申请单位或个人基本情况及生产情况调查表、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及当地农业环境保护检测机构出具的初审合格证书。

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部门,在认为申请基本条件合乎要求后,委托省级农业环境保护监测机构对草莓产品质量及产地环境条件进行检测,出具环境条件和产品质量评估报告。

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部门根据评价报告和上报材料进行终审。

终审合格的,由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管理部门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同时,与生产者签订《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协议书》,授权企业或个人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

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方法》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重新办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前言为保证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工作的科学、规,确保样品的检验结果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制定本规。

《无公害农产品抽样规》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蔬菜;——第3部分:粮油;——第4部分:水果;——第5部分:茶叶。

本规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解释。

第1部分:通则1 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要求2.1 基本原则2.1.1 抽样的地点应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且在有效期。

2.1.2抽样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执行,确保抽样工作的公正性和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

2.1.3抽样应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的检测机构完成。

2.2 人员抽样人员不少于2人,抽样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应资质。

抽样人员应携带、工作证、单位介绍信、无公害农产品抽样单等文件。

2.3 抽样地点抽样地点一般为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生产地。

2.4 工具抽样工具应清洁、干燥、无污染,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3 方法3.1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抽样按《第2部分:蔬菜》执行。

3.2无公害农产品粮油抽样按《第3部分:粮油》执行。

3.3 无公害农产品水果抽样按《第4部分:水果》执行。

3.4 无公害农产品茶叶抽样按《第5部分:茶叶》执行。

4 记录抽样单一式三份,由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填写,一份交被检单位,一份随同样品转运或由抽样人员带回承检单位,一份寄(交)抽检任务下达部门。

抽样单见附录1。

5 样品封存5.1 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

5.2 将每份样品分别封存,粘贴封条。

抽样人员和被检单位代表分别在封条上签字盖章。

5.3 封样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和伤害;包装容器应完整、结实、有一定抗压性。

6 样品运输6.1 抽样完成后,样品应按规定时间及时送达检验实验室。

6.2 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无污染,不混装有毒有害物品。

6.3 防止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损害。

第2部分:蔬菜1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蔬菜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以及样品制备。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品的认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 要求2.1 基本原则2.1.1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1.2 应按样本数量大小,确定抽样样品数,随机抽取样品数。

抽取的样品,应能充分地代表该批次产品的特征。

抽样时应避开病虫害或其他非正常植株。

2.2 人员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3 抽样地点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2.4 工具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3方法3.1 抽样时间3.1.1生产地抽样时期要根据作物不同品种在其种植区域的成熟期来确定,蔬菜抽样应安排在成熟期或即将上市前进行。

抽样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的9时~11时或者下午15时~17时。

雨后不宜抽样。

3.1.2 批发市场一般在批发交易高峰时抽样。

3.1.3 农贸市场应在抽批发市场前进行。

3.1.4 超市应在抽批发市场前进行。

3.2抽样量一般每个样品抽样量不低于3 kg,单个个体超过500 g的如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和生菜、西葫芦和大白菜等取3个~5个个体。

3.3 抽样单元3.3.1 生产地当蔬菜基地面积小于10 hm2时,每1 hm2~3 hm2设为一个抽样单元;当蔬菜基地面积大于10 hm2,每3 hm2~5 hm2设为一个抽样单元。

3.3.2 批发市场在同一市场中,应尽量抽取不同地方生产的蔬菜样品。

3.3.3 农贸市场和超市样品应从不同摊位抽取。

3.4 抽样方式3.4.1 生产地每个抽样单元根据实际情况按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棋盘式法、蛇形法等方法采取样品,每个抽样单元抽样点不应少于5点,每个抽样点面积为1㎡左右,随机抽取该围的蔬菜作为检验用样品。

3.4.2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抽取,如有可能,应从样品的不同位置抽取。

3.5 抽样部位搭架引蔓的蔬菜,均取中段果实;叶菜类蔬菜去掉外帮;根茎类蔬菜和薯类蔬菜取可食部分。

4 记录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5 样品封存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此外,样品应放入冷藏箱或低温冰箱中保存,冷藏箱或低温冰箱应清洁、无化学药品等污染物。

经匀浆处理后的样品短期保存(2d~3d)可放入冷藏箱中,长期保存应放在-20 ℃低温冰箱中。

6 样品运输按《第1部分:通则》执行。

7 样品制备7.1 样品制备场所通风、整洁、无扬尘、无易挥发化学物质。

7.2 制备工具和容器7.2.1 新鲜样品:无色聚乙烯砧板或木砧板,不锈钢食品加工机、聚乙烯塑料食品加工机、高速组织分散机、不锈钢刀、不锈钢剪等。

7.2.2 干样品:不锈钢磨、旋风磨、玛瑙研钵、无色聚乙烯塑料薄膜、白搪瓷盘等。

7.2.3 分装容器用具塞磨口玻璃瓶、旋盖聚乙烯塑料瓶、具塞玻璃瓶等,规格视量而定。

7.3 样品制备7.3.1新鲜样品:取可食部分,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去样品表面的附着物,采用对角线分割法,取对角部分,将其切碎,充分混匀,用四分法取样或直接放入食品加工机中捣碎成匀浆,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中,备用。

或将取后的样品用食品粉碎机粉碎(不可太碎,不能制成匀浆),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中,备用。

7.3.2 干样品(一般用于重金属的测定):称取将新鲜样品用四分法取样后剩余部分一定量的样品,放在铺有无色聚乙烯塑料薄膜的白搪瓷盘中,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5 ℃加热15 min杀酶,然后在60 ℃~70 ℃条件下干燥24 h~48 h。

干燥后的样品,放入干燥器,待冷却到室温后,称量,计算样品的含水量。

然后将样品用不锈钢磨、旋风磨或玛瑙研钵进行加工,使全部样品通过40目~60目尼龙筛,混合均匀后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中,备用。

7.3.3 制样工具: 每处理一个样品后制样工具应冲洗或擦洗一次,严防交叉污染。

第3部分:粮油1 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粮油产品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粮油产品的认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 要求2.1 基本原则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2 人员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3 抽样地点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4 工具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3 方法3.1 组批3.1.1 生产基地抽样同一产地、用同一生产流程或技术方式生产的同一品种或种类、同期采收的作为一个抽样总体对象的农产品。

3.1.2 流通领域抽样同一品种或种类、同一生产日期、同一等级、同一货位或车船(舱)为一个抽样单位。

3.2 抽样3.2.1 生产基地抽样3.2.1.1 抽样时间抽样一般应在被抽查地块收割前的3d进行,抽查作物应与全部作物的成熟度尽量保持一致。

3.2.1.2 抽样量根据生产基地的地形、地势及作物的分布情况合理布设采样点,原则上选用对角线采样法,采样点不少于5个。

每个采样点的抽样量按表1执行。

该抽样量指植株被收割部分的现场称重,除可食部分外,还包括秸秆、豆荚、皮壳等不可食部分。

表1 生产基地抽样量产量(kg/hm2)抽样量(kg)<7500 1507500~15000 300>15000 按公顷产量的2%比例抽取3.2.1.3 样品的处理样品的割、运、打、晒、扬等操作过程,应按基地的技术规程进行,干湿程度也要按基地入库时的标准。

样品的含水量不得大于GB 1351、GB 1352、GB 1353、GB 1354、GB 1532、GB 1533、GB 10459、GB 10462、GB 11761、GB 11762等粮油产品标准的规定(参见表2)。

水分测定方法为GB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②.六省区指、、、、、广西。

3.2.2 流通领域抽样3.2.2.1 散装产品散装产品抽样一般按以下四步完成,a)分区:根据抽样单位的面积大小,分若干方块,每块为一个区,每区面积不超过50m2。

b)设点:每区设中心、四角共5个点,区数在两个以上时,两区分界线上的两个点为共有点。

边缘点距墙50cm。

c)分层:粮堆高度在2m~3m时,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在粮面下10cm~20cm处,下层在距地面20cm处,中层在中间。

堆高在3m~5m时,应分四层。

堆高在2m以下或5m以上时,可视具体情况酌减或酌增抽样层数。

d)抽样:按区按点,先上后下逐点取样。

各点取样数量一致,不得少于2kg。

将各点取样充分混合并缩分至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量。

3.2.2.2 包装产品中小粒样品一个抽样单位代表的数量一般不超过200吨,特大粒样品一个抽样单位代表的数量一般不超过50吨。

小麦粉等粉状样品,抽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3%,中小粒样品抽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5%。

抽样时按样品堆放方式均匀设点,每包取样不少于2kg 。

将各点取样充分混合并缩分至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量。

3.2.2.3 小包装产品当每包样品重量小于2kg 时,按下式确定取样包数,总取样量不少于2kg 。

2nS (1)S — 取样包数n — 样品总包数3.3 样品缩分抽样完成后,将各点取样充分混合。

用标准分样器或四分法将混合样缩分至能满足检验需要的量。

将混合样品平均分成3份,分别作为检验样、复验样和备查样,要求每一份样品的量均能满足检验的需要,一般不少于2kg 。

4记录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5 样品封存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6 样品运输6.1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6.2抽样完成后,样品应在3日送达检验实验室。

同时要求温度<25℃,相对湿度<60%。

第4部分:水 果1 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水果产品抽样的要求、方法、记录、样品封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水果产品的认证检验和监督抽查检验。

2 要求2.1 基本原则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2.2 人员按《第1部分:通 则》的规定执行。

2.3 抽样地点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2.4工具抽样人员应预先准备好手套、不锈钢剪(刀)、采果袋、保鲜袋、果箱、标签和封条等抽样工具,并按《第1部分:通则》的规定执行。

3 方法3.1 组批同一生产企业或基地、同一品种或种类、同一生产技术方式、同期采收或同一成熟度的水果产品为一个抽样对象。

3.2 抽样3.2.1 生产基地抽样3.2.1.1 抽样时间抽样时期要根据不同品种水果在其种植区域的成熟期来确定,一般选择在全面采收的前3d~5d进行,抽样时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的9时~11时或下午的15时~17时。

3.2.1.2 抽样量根据生产抽样对象的规模、布局、地形、地势及作物的分布情况合理布设抽样点,抽样点应不少于5个。

在每个抽样点,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按对角线法、棋盘法或蛇行法随机多点采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