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八卷(陈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三卷(梁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三卷(梁纪)原文第一百六十三卷(梁纪)梁纪十九太宗简文皇帝上大宝元年(庚午、550)梁纪十九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1]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辛亥朔(初一),梁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宝。
[2]陈霸先发始兴,至大庾岭,蔡路养将二万人军于南野以拒之。
路养妻侄兰陵萧摩诃,年十三,单骑出战,无敢当者。
杜僧明马被伤,陈霸先救之,授以所乘马;僧明上马复战,众军因而乘之,路养大败,脱身走。
霸先进军南康,湘东王绎承制授霸先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2]陈霸先率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
蔡路养统率两万人驻扎在南野进行抵抗。
蔡路养的妻侄兰陵人萧摩诃,年方十三,单骑出战,没人敢抵挡他。
杜僧明的战马受了伤,陈霸先救了他,并把自己骑的马给他;杜僧明跃上马又投入战斗,众军乘着他的气势勇猛进击,蔡路养大败,脱身逃跑了。
陈霸先于是进军南康,湘东王萧绎以皇帝之令授予陈霸先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3]戊辰,东魏进太原公高洋位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事、大行台、齐郡王。
[3]戊辰(十八日),东魏晋升太原公高洋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齐郡王。
[4]庚午,邵陵王纶至江夏,郢州刺史南康王恪郊迎,以州让之,纶不受;乃推纶为假黄钺铖,都督中外诸军事,承制置百官。
[4]庚午(二十日),邵陵王萧纶率人马到达江夏,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带人到郊外恭迎,并表示要把郢州让给他。
萧纶不接受;于是推举萧纶为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以皇帝的旨意设置百官。
[5]魏杨忠围安陆,柳仲礼驰归救之。
诸将恐仲礼至则安陆难下,请急攻之,忠曰:攻守势殊,未可猝拔;若引日劳师,表里受敌,非计也。
南人多习水军,不闲野战,仲礼师在近路,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袭之,彼怠我奋,一举可克。
克仲礼,则安陆不攻自拔,诸城可传檄定也。
乃选骑二千,衔枚夜进,败仲礼于3378头,获仲礼及其弟子礼,尽俘其众。
马岫以安陆,别将王叔孙以竟陵,皆降于忠。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八卷(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八卷(隋纪)原文第一百七十八卷(隋纪)隋纪二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二年(壬子、592)隋纪二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壬子,公元592年)[1]春,二月,己巳,以蜀王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
[1]春季,二月己巳(疑误),隋朝任命蜀王杨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
[2]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邳公苏威争议事,积不相能。
威子夔为太子通事舍人,少敏辩,有盛名,士大夫多附之。
及议乐,夔与妥各有所持;诏百僚署其所同,百僚以威故,同夔者什八九。
妥恚曰:吾席间函丈四十余年,反为昨暮儿之所屈邪!遂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郎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考功侍郎李同和等共为朋党。
省中呼弘为世子,同和为叔,言二人如威之子弟也。
复言威以曲道任其从父弟彻、肃罔冒为官等数事。
上命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按之,事颇有状。
上大怒。
秋,七月,乙巳,威坐免官爵,以开府仪同三司就第;卢恺除名,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2]国子博士何妥与尚书右仆射邳公苏威议论政事时,素来意见不同,各不相让。
苏威的儿子苏夔担任太子通事舍人,他从小就机敏善辩,享有盛名,士大夫都樊附巴结他。
及至讨论修订音乐时,苏夔和何妥各有自己的主张。
于是隋文帝下诏令百官群臣各自发表意见,百官大臣由于苏威的缘故,十分之八九都表示赞成苏夔的主张。
何妥愤愤不平地说:我当国子博士都四十多年了,现在反倒屈居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之下!于是向文帝上奏说:苏威和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朗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吏部考功侍郎李同和等人结党营私,尚书省中称呼王弘为世子,称呼李同和为叔,这是说他们两人就如同苏威的儿子和兄弟。
又告发苏威以不正当手段为堂弟苏彻、苏肃谋求官职等几项罪行。
于是文帝命令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负责调查此事,基本属实。
隋文帝非常愤怒,秋季,七月乙巳(初一),苏威因此被免除官职爵位,只保留开府仪同三司,回家闲居;卢恺被免官除名,受牵连而获罪的知名人士多达一百余人。
初,周室以来,选无清浊,及恺摄吏部,与薛道衡甄别士流,故涉朋党之谤,以至得罪。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二卷(陈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二卷(陈纪)原文第一百七十二卷(陈纪)陈纪六高宗宣皇帝中之上太建七年(乙未、575)陈纪六陈宣帝太建七年(乙未,公元575年)[1]春,正月,辛未,上祀南郊。
[1]春季,正月,辛未(十六日),陈宣帝到南郊祭天。
[2]癸酉,周主如同州。
[2]癸酉(十八日),北周国主去同州。
[3]乙亥,左卫将军樊毅克潼州。
[3]乙亥(二十日),陈朝左卫将军樊毅攻克潼州。
[4]齐主还邺。
[4]北齐后主回邺城。
[5]辛巳,上祀北郊。
[5]辛巳(二十六日),陈宣帝到北郊祭地。
[6]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6]二月,丙戌朔(初一),出现日食。
[7]戊申,樊毅克下邳、高栅等六城。
[7]戊申(二十三日),陈朝樊毅攻克下邳、高栅等六座城池。
[8]齐主言语涩呐,不喜见朝士,自非宠私昵狎,未尝交语。
性懦,不堪人视,虽三公、令、录奏事,莫得仰视,皆略陈大指,惊走而出。
承世祖奢泰之余,以为帝王当然,后宫皆宝衣玉食,一裙之费,至直万匹;竞为新巧,朝衣夕弊。
盛修宫苑,穷极壮丽;所好不常,数毁又复。
百工土木,无时休息,夜则然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
凿晋阳西为大像,一夜然油万盆,光照宫中。
每有灾异寇盗,不自贬损,唯多设斋,以为修德。
好自弹琵琶,为《无愁》之曲,近侍和之者以百数,民间谓之无愁天子。
于华林园立贫儿村,帝自衣蓝缕之服,行乞其间以为乐。
又写筑西鄙诸城,使人衣黑衣攻之,帝自帅内参拒斗。
[8]北齐后主说话迟钝口吃,不喜欢见朝廷的官员,如果不是宠爱亲近的人,从不和别人交谈。
性格懦弱,不愿意别人看他,尽管是三公、令、录尚书事等大官向他奏事,不能抬头看他,都是简要地说一些大概情形,便惊恐地离去。
后主继承了武成帝奢侈过度的余,以为这是帝王理所应当的享受,后宫的妃嫔都是锦衣玉食,一条裙子的费用,甚至值一万匹绢帛的价钱;宫人们在衣着的新奇精巧上相互竞赛,早上的新衣服到晚上就被当作旧衣服。
大事修建宫室园林,壮丽到了极点;对所喜好的反复无常,屡次毁坏后又重新修复。
《资治通鉴》目录(点击欣赏)
陈纪一陈纪二陈纪三陈纪四陈纪五陈纪六陈纪七陈纪八陈纪九陈纪十
隋纪
隋纪一隋纪二隋纪三隋纪四隋纪五隋纪六隋纪七隋纪八
唐纪
唐纪一唐纪二唐纪三唐纪四唐纪五唐纪六唐纪七唐纪八唐纪九唐纪十唐纪十一唐纪十二唐纪十三唐纪十四唐纪十五唐纪十六唐纪十七唐纪十八唐纪十九唐纪二十唐纪二十一唐纪二十二唐纪二十三唐纪二十四唐纪二十五唐纪二十六唐纪二十七唐纪二十八唐纪二十九唐纪三十唐纪三十一唐纪三十二唐纪三十三唐纪三十四唐纪三十五唐纪三十六唐纪三十七唐纪三十八唐纪三十九唐纪四十唐纪四十一唐纪四十二唐纪四十三唐纪四十四唐纪四十五唐纪四十六唐纪四十七唐纪四十八唐纪四十九唐纪五十唐纪五十一唐纪五十二唐纪五十三唐纪五十四唐纪五十五唐纪五十六唐纪五十七唐纪五十八唐纪五十九唐纪六十唐纪六十一唐纪六十二唐纪六十三唐纪六十四唐纪六十五唐纪六十六唐纪六十七唐纪六十八唐纪六十九唐纪七十唐纪七十一唐纪七十二唐纪七十三唐纪七十四唐纪七十五唐纪七十六唐纪七十七唐纪七十八唐纪七十九唐纪八十唐纪八十一
宋纪
宋纪一宋纪二宋纪三宋纪四宋纪五宋纪六宋纪七宋纪八宋纪九宋纪十宋纪十一宋纪十二宋纪十三宋纪十四宋纪十五宋纪十六
齐纪
齐纪一齐纪二齐纪三齐纪四齐纪五齐纪六齐纪七齐纪八齐纪九齐纪十
梁纪
梁纪一梁纪二梁纪三梁纪四梁纪五梁纪六梁纪七梁纪八梁纪九梁纪十梁纪十一梁纪十二梁纪十三梁纪十四梁纪十五梁纪十六梁纪十七梁纪十八梁纪十九梁纪二十梁纪二十一梁纪二十二
后梁纪
后梁纪一后梁纪二后梁纪三后梁纪四后梁纪五后梁纪六
后唐纪
后唐纪一后唐纪二后唐纪三后唐纪四后唐纪五后唐纪六后唐纪七后唐纪八
后晋纪
后晋纪一后晋纪二后晋纪三后晋纪四后晋纪五后晋纪六
后汉纪
后汉纪一后汉纪二后汉纪三后汉纪四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套装共7册)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 三十八唐纪五十四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 三十七唐纪五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 三十九唐纪五十五
0 1
资治通鉴卷 第二百四十 唐纪五十六
0 2
资治通鉴卷 第二百四十 一唐纪五十 七
0 3
资治通鉴卷 第二百四十 二唐纪五十 八
0 4
资治通鉴卷 第二百四十 三唐纪五十 九
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九 晋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晋 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一 晋纪三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二 晋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四晋纪六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三晋纪五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五晋纪七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七晋纪九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六晋纪八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八晋纪十
资治通鉴卷第九十 晋纪十二
资治通鉴卷第八十 九晋纪十一
目录分析
资治通鉴卷第 1
一周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 2
二周纪二
3 资治通鉴卷第
三周纪三
4 资治通鉴卷第
四周纪四
5 资治通鉴卷第
五周纪五
资治通鉴卷第六秦纪 一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 二
资治通鉴卷第八秦纪 三
资治通鉴卷第九汉纪 一
资治通鉴卷第 1
十汉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 2
十一汉纪三
3 资治通鉴卷第
十二汉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 十四隋纪八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 十五唐纪一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八十七唐纪三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八十六唐纪二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 八十八唐纪四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 十九唐纪五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 十唐纪六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 十一唐纪七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 十二唐纪八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三卷(隋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三卷(隋纪)原文第一百八十三卷(隋纪)隋纪七炀皇帝下大业十二年(丙子、616)隋纪七隋炀帝大业十二年(丙子,公元616年)[1]春,正月,朝集使不至者二十余郡,始议分遣使者十二道发兵讨捕盗贼。
[1]春季,正月,元旦大朝会,各地朝集使未到的有二十余郡。
朝廷中开始商议分别派遣使者到十二道发兵讨捕盗贼。
[2]诏毗陵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数万人,于郡东南起营苑,周围十二里,内为十六离宫,大抵仿东都西苑之制,而奇丽过之。
又欲筑营于会稽,会乱,不果成。
[2]炀帝下诏命毗陵通守路道德汇集十郡之兵几万人,在毗陵郡城东南营建宫苑,方圆十二里;苑内有十六所离宫,大都模仿东都西苑的规制,但在新颖华丽方面还要超过西苑。
炀帝还打算在会稽建造宫苑,正逢各地造反,未能建成。
[3]三月,上巳,帝与群臣饮于西苑水上,命学士杜宝撰《水饰图经》,采古水事二,使朝散大夫黄衮以木为之,间以妓航、酒船,人物自动如生,钟磬筝瑟,能成音曲。
[3]三月,上巳节,炀帝与群臣在西苑水上宴饮。
他命令学士杜宝撰写《水饰图经》,收集古代七十二个关于水的故事;让朝散大夫黄衮依故事用木头制成,间杂着乐妓的船只、酒船,木制的人物能动,栩栩如生,钟磬筝瑟,都能发出音乐曲调。
[4]己丑,张金称陷平恩,一朝杀男女万余口;又陷武安、钜鹿、清河诸县。
金称比诸贼尤残暴,所过民无孑遗。
[4]己丑(初三),张金称攻陷平恩县,一个早晨就杀死男女万余人。
他又攻陷武安、钜鹿、清河各县。
张金称比其他的盗贼更为残暴,他率部所过之处,人迹全无。
[5]夏,四月,丁巳,大业殿西院火,帝以为盗起,惊走,入西苑,匿草间,火定乃还。
帝自八年以后,每夜眠恒惊悸,云有贼,令数妇人摇抚,乃得眠。
[5]夏季,四月,丁巳(初一),大业殿西院起火,炀帝以为盗贼来了,逃入西苑,藏在草丛里,火熄灭后才出来。
炀帝从大业八年以来每天夜里都睡不安稳,常常惊悸而醒,说有贼,必得命几个妇人摇抚才能入睡。
[6]癸亥,历飞别将甄翟儿众十万寇太原,将军潘长文败死。
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陈纪》(节选)
文言文阅读:《资治通鉴·陈纪》(节选)《资治通鉴·陈纪》(节选)丁酉丙午,武帝殂。
时皇子昌在长安,内无嫡嗣,外有强敌,宿将皆将兵在外,朝无重臣,唯中领军杜棱典宿卫兵在建康。
章皇后召棱及中书侍郎蔡景历入禁中定议,秘不发丧,急召临川王于南皖。
侯安都军还,适至南皖,与临川王俱还朝。
安都与群臣定议,奉王嗣位,王谦让不敢当。
皇后以昌故,未肯下令,群臣犹豫不能决。
安都曰:“今四方未定.何暇及远!临川王有大功于天下,须共立之。
今日之事,后应者斩!”即按剑上殿,白皇后出玺,又手解蒨发,推就丧次,迁殡大行于太极西阶。
皇后乃下令,以蒨纂承大统。
是日,即皇帝位,大赦。
侯安都恃功骄横,数聚文武之士骑射赋诗,斋中宾客,动至千人。
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检问收摄,辄奔归安都。
上性严整,内衔之,安都弗之觉。
每有表启,封讫,有事未尽,开封自书之云:“又启某事。
”及侍宴,酒酣,或箕踞倾倚。
尝陪乐游园禊饮,谓上日:“何如作临川王时?”上不应。
安都再三言之。
上日:“此虽天命.抑亦明公之力。
”宴讫、启借供帐水饰,欲载妻妾于御堂宴饮。
上虽许之,意甚不怿。
明日,安都坐于御座,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
会重云殿灾,安都帅将士带甲入殿,上甚恶之,阴为之备。
及周迪反,朝议谓当使安都讨之,而上更使吴明彻。
又数遣台使按问安都部下,检括亡叛。
安都遣其别驾周弘实自托于舍人蔡景历,并问省中事。
景历录其状,具奏之,因希旨称安都谋反。
上虑其不受召,故用为江州。
五月,安都自京口还建康,部伍入于石头。
六月,帝引安都宴于嘉德殿,又集其部下将帅会于尚书朝堂,于坐收安都,囚于嘉德西省,又收其将帅,尽夺马仗而释之。
因出蔡景历表,以示于朝,乃下诏暴其罪恶,明日,赐死,宥其妻子,资给其丧。
(《资治通鉴·陈纪》,有删节)注:临川王:陈蒨,武帝侄子,武帝死后继承大统,史称文帝。
希旨:符合尊长的旨意。
9.对下列句子巾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中领军杜棱典宿卫兵在建康典:掌管B.安都与群臣定议,奉王嗣位嗣:继承C.检问收摄,辄奔归安都摄:管理D.上甚恶之,阴为之备备:准备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四方未定,何暇及远终继五国迁灭,何哉?B.迁殡大行于太极西阶于其身也。
《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
《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治通鉴》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
作者:司马光起昭阳大渊献,尽阏逢困敦,凡二年。
孝惠皇帝中之下◎ 太安二年癸亥,公元三零三年春,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
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惟取马以供军,馀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
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
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以军中粮少,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
李流言于特曰:“诸坞新附,人心未固,宜质其大姓子弟,聚兵自守,以备不虞。
”又与特司马上官惇书曰:“纳降如待敌,不可易也。
”前将军雄亦以为言。
特怒曰:“大事已定,但当安民,何为更逆加疑忌,使之离叛乎!”朝廷遣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阜帅水军三万以救罗尚。
岱以阜为前锋,进逼德阳。
特遣李荡及蜀郡太守李璜就德阳太守任臧共拒之。
岱、阜军势甚盛,诸坞皆有贰志。
益州兵曹从事蜀郡任睿言于罗尚曰:“李特散众就食,骄怠无备,此天亡之时也。
宜密约诸坞,刻期同发,内外击之,破之必矣!”尚使睿夜缒出城,宣旨于诸坞,期以二月十日同击特。
睿因诣特诈降。
特问城中虚实,睿曰:“粮储将尽,但馀货帛耳。
”睿求出省家,特许之,遂还报尚。
二月,尚遣兵掩袭特营,诸坞皆应之,特兵大败,斩特及李辅、李远,皆焚尸,传首洛阳。
流民大惧,李流、李荡、李雄收馀众还保赤祖。
流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保东宫,荡、雄保北营。
孙阜破德阳,获B120硕,任臧退屯涪陵。
三月,罗尚遣督护何冲、常深等攻李流,涪陵民药绅等亦起兵攻流。
流与李骧拒深,使李荡、李雄拒绅。
何冲乘虚攻北营,氐苻成、隗伯在营中,叛应之。
荡母罗氏擐甲拒战,伯手刃伤其目,罗氏气益壮;营垂破,会流等破深、绅,引兵还,与冲等战,大破之,成、伯帅其党突出诣尚。
流等乘胜进抵成都,尚复闭城自守。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卷(陈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卷(陈纪)原文第一百七十卷(陈纪)陈纪四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567)陈纪四陈临海王光大元年(丁亥,公元567年)[1]春,正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癸酉朔(初一),出现日食。
[2]左仆射袁枢卒。
[2]陈朝尚书左仆射袁枢去世。
[3]乙亥,大赦,改元。
[3]乙亥(初三),陈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大。
[4]辛卯,帝祀南郊。
[4]辛卯(十九日),陈废帝到南郊祭祀。
[5]壬辰,齐上皇还邺。
[5]壬辰(二十日),北齐太上皇回邺城。
[6]己亥,周主耕藉田。
[6]己亥(二十七日),北周国主在藉田举行耕种仪式。
[7]二月,壬寅朔,齐主加元服,大赦。
[7]二月,壬寅朔(初一),北齐国主举行加冠的仪式,大赦全国。
[8]初,高祖为梁相,用刘师知为中书舍人。
师知涉学工文,练习,历世祖朝,虽位宦不迁,而委任甚重,与扬州刺史安成王顼、尚书仆射到仲举同受遗诏辅政。
师知、仲举恒居禁中,参决众事,顼与左右三百人入居尚书省。
师知见顼地望权势为朝野所属,心忌之,与尚书左丞王暹等谋出顼于外。
众犹豫,未敢先发。
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素以名节自任,又受委东宫,乃驰诣相府,矫敕谓顼曰:今四方无事,王可还东府经理州务。
[8]当初,陈武帝是梁敬帝的丞相,任用刘师知为中书舍人。
刘师知学识广博擅长文学,熟悉朝仪礼制,在梁世祖时,虽然为官得不到升迁,但委任他的事情很重要,他和扬州刺史安成王陈顼、尚书仆射到仲举一起受先皇的遗诏辅政。
刘师知、到仲举常常住在宫里,参预决定许多事情。
陈顼和三百名身边亲信进驻尚书省,刘师知看到陈顼的门第和权势为朝廷和民间所注目,心中妒嫉,和尚书左丞王暹等策划拟把陈顼排挤出尚书省。
大家犹豫不定,不敢率先发难。
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一贯以维护名望气节为己任,加上在东宫任职,是皇帝亲自任命的,于是赶到尚书省假传圣旨对陈顼说:现在天下无事,安成王可以回自己的东府管理州务。
顼将出,中记室毛喜,驰入见顼曰:陈有天下日浅,国祸继臻,中外危惧。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九卷(陈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九卷(陈纪)原文第一百六十九卷(陈纪)陈纪三世祖文皇帝下天嘉四年(癸未、563)陈纪三陈文帝天嘉四年(癸未,公元563年)[1]春,正月,齐以太子少傅魏收兼右仆射。
时齐主终日酣饮,朝事专委侍中高元海。
元海庸俗,帝亦轻之;以收才名素盛,故用之。
而收畏懦避事,寻坐阿纵,除名。
[1]春季,正月,北齐任命太子少傅魏收兼尚书右仆射。
当时武成帝整天酗酒,把朝廷的事情专门委托给侍中高元海。
高元海鄙陋无能,武成帝也看不起他;因为魏收的才能一向有名,所以任命他。
魏收胆小懦弱怕事,不久便以阿谀放纵的罪名,被革职。
兖州刺史毕义云作书与高元海,论叙时事,元海入宫,不觉遗之。
给事中李孝贞得而奏之,帝由是疏元海,以孝贞兼中书舍人,征义云还朝。
和士开复谮元海,帝以马鞭棰元海六十,责曰:汝昔教我反,以弟反兄,几许不义!以邺城兵抗并州,几许无智!出为兖州刺史。
兖州刺史毕义云写信给高元海,信里议论时局,高元海在进宫时,不知不觉地把信遗失了。
给事中李孝贞得到了这封信,奏报给武成帝,武成帝因此疏远高元海,任用李孝贞兼职中书舍人,召回毕义云。
和士开再次对武成帝说高元海的坏话,武成帝命令打高元海六十下马鞭,斥责说:你以前唆使我反叛,以弟弟反叛兄长,多么不义!用邺城的兵力抵抗并州,多么愚笨!贬出朝延做兖州刺史。
[2]甲申,周迪众溃,脱身逾岭,奔晋安,依陈宝应。
官军克临川,获迪妻子。
宝应以兵资迪,留异又遣子忠臣随之。
[2]甲申(十九日)周迪的部下溃败,他脱身越过东兴岭,逃奔到晋安,投靠陈宝应。
官军攻下临州,俘虏了周迪的妻儿。
陈宝应派兵援助周迪,留异又派儿子留忠臣跟随周迪。
虞寄与宝应书,以十事谏之曰:自天厌梁德,英雄互起,人人自以为得之,然夷凶翦乱,四海乐推者,陈氏也;岂非历数有在,惟天所授乎!一也。
以王琳之强,侯之力,进足以摇荡中原,争衡天下,退足以屈强江外,雄张偏隅;然或命一族之师,或资一士之说,琳则瓦解冰泮,投身异域,则厥角稽颡,委命阙庭,斯又天假其威而除其患。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五卷全文,翻译赏析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五卷全文,翻译赏析梁纪二十一世祖孝元皇帝下承圣二年(癸酉、553)梁纪二十一梁元帝承圣二年(癸酉,公元553年)[1]春,正月,王僧辩发建康,承制使陈霸先代镇扬州。
[1]春季,正月,王僧辩从建康出发,按照诏旨让陈霸先从京口回来替代他镇守扬州。
[2]丙子,山胡围齐离石。
戊寅,齐主讨之,未到,胡已走,因巡三堆,大猎而归。
[2]丙子(十三日),山胡包围了北齐的离石城。
戊寅(十五日),北齐国主高洋出兵讨伐,还没到离石,山胡已经跑了,于是乘便巡视了三堆一带,痛快地打了一场猎后回来。
[3]以吏部尚书诗谶有“十八子”,以为李氏当王,甲辰,推洪雅为主,号大将军,使乘平肩舆,列鼓吹,纳帅众数千,左右翼从。
[5]二月,庚子(初七),李洪雅兵力不济,献出空云城投降陆纳。
陆纳把李洪雅关起来,杀了丁道贵。
陆纳因为僧人宝志写的诗谶中有“十八子”字样,以为姓李的会当皇帝,便于甲辰(十一日),推举李洪雅为主子,封号为大将军,让他坐在平肩舆上,左右排列鼓吹乐队,自己则率领几千士兵在左右护卫。
[6]魏太师泰去丞相、太行台,为都督中外诸军事。
[6]西魏太师宇文泰辞去丞相、大行台等职,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
[7]王雄至东梁州,黄众宝帅众降。
太师泰赦之,迁其豪帅于雍州。
[7]王雄进军东梁州,黄众宝率众投降。
太师宇文泰赦免了黄众宝,把他手下骁勇的将领迁到了雍州。
[8]齐主送柔然可汗铁伐之父登注及兄库提还其国。
铁伐寻为契丹所杀,国人立登注为可汗。
登注复为其大人阿富提所杀,国人立库提。
[8]北齐国主高洋送柔然可汗铁伐的父亲登注和哥哥库提回到了他们的国家。
铁伐不久被契丹人杀害,其国人又立登注为可汗,登注又被头人阿富提杀死,国人又立库提为可汗。
[9]突厥伊利可汗卒,子科罗立,号乙息记可汗;三月,遣使献马五万于魏。
柔然别部又立阿那叔父邓叔子为可汗;乙息记击破邓叔子于沃野北木赖山。
乙息记卒,舍其子摄图而立其弟俟斤,号木杆可汗。
木杆状貌奇异,性刚勇,多智略,善用兵,邻国畏之。
资治通鉴169 卷第一百六十八 陈纪二.pdf
卷第一百六十八陈纪二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560)1 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
2 齐大赦,改元乾明。
3 辛酉,上祀南郊。
4 齐高阳王湜,以滑稽便辟有宠于显祖,常在左右,执杖以挞诸王,太皇太后深衔之。
及显祖殂,湜有罪,太皇太后杖之百馀;癸亥,卒。
5 辛未,上祀北郊。
6 齐主自晋阳还至邺。
7 二月乙未,高州刺史纪机自军所逃还宣城,据郡应王琳,泾令贺当迁讨平之。
王琳至栅口,侯瑱督诸军出屯芜湖,相持百馀日。
东关春水稍长,舟舰得通,琳引合肥、漅湖之众,舳舻相次而下,军势甚盛。
瑱进军虎槛洲,琳亦出船列于江西,隔洲而泊。
明日,合战,琳军少却,退保西岸。
及夕,东北风大起,吹其舟舰并坏,没于沙中,浪大,不得还浦。
及旦,风静,琳入浦治船,瑱等亦引军退入芜湖。
周人闻琳东下,遣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将兵数万乘虚袭郢州,孙玚婴城自守。
琳闻之,恐其众溃,乃帅舟师东下,去芜湖十里而泊,击柝闻于陈军。
齐仪同三司刘伯球将兵万馀人助琳水战,行台慕容恃德之子子会将铁骑二千屯芜湖西岸,为之声势。
丙申,瑱令军中晨炊蓐食以待之。
时西南风急,琳自谓得天助,引兵直趣建康。
瑱等徐出芜湖蹑其后,西南风翻为瑱用。
琳掷火炬以烧陈船,皆反烧其船。
瑱发拍以击琳舰,又以牛皮冒蒙冲小船以触其舰,并熔铁洒之。
琳军大败,军士溺死者什二三,馀皆弃船登岸,为陈军所杀殆尽。
齐步军在西岸者,自相蹂践,并陷于芦荻泥淖中;骑皆弃马脱走,得免者什二三。
擒刘伯球、慕容子会,斩获万计,尽收梁、齐军资器械。
琳乘舴艋冒陈走,至湓城,欲收合离散,众无附者,乃与妻妾左右十馀人奔齐。
先是,琳使侍中袁泌、御史中丞刘仲威侍卫永嘉王庄;及败,左右皆散。
泌以轻舟送庄达于齐境,拜辞而还,遂来降;仲威奉庄奔齐。
泌,昂之子也。
樊猛及其兄毅帅部曲来降。
8 齐葬文宣皇帝于武宁陵,庙号高祖,后改曰显祖。
9 戊戌,诏:“衣冠士族、将帅战兵陷在王琳党中者,皆赦之,随材铨叙。
”10 己亥,齐以常山王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以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射平秦王归彦为司空,赵郡王叡为尚书左仆射。
【国学典籍】《资治通鉴》陈纪九
【国学典籍】《资治通鉴》陈纪九陈纪九起重光赤奋若,尽昭阳单阏,凡三年。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辛丑,公元五八一年春,正月,壬午,以晋安王伯恭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袁宪为右仆射。
宪,枢之弟也。
周改元大定。
二月,甲寅,隋王始受相国、百揆、九锡之命,建台置官。
丙辰,诏进王妃独孤氏为王后,世子勇为太子。
开府仪同大将军庾季才,劝隋王宜以今月甲子应天受命。
太傅李穆、开府仪同大将军卢贲亦劝之。
于是周主下诏,逊居别宫。
甲子,命兼太傅巳公椿奉册,大宗伯赵煚奉皇帝玺绂,禅位于隋。
隋主冠远游冠;受册、玺,改服纱帽、黄袍;入御临光殿,服衮冕,如元会之仪。
大赦,改元开皇。
命有司奉册祀于南郊。
遣少冢宰元孝矩代太子勇镇洛阳。
孝矩名矩,以字行,天赐之孙也;女为太子妃。
少内史崔仲方劝隋主除周六官,依汉、魏之旧,从之。
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以分司统职。
又置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官,以酬勤劳;特进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以加文武官之有德声者。
改侍中为纳言。
以相国司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京兆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
乙丑,追尊皇考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
丙寅,修庙社。
立王后独孤为皇后,王太子勇为皇太子。
丁卯,以大将军赵煚为尚书右仆射。
己巳,封周静帝为介公。
周氏诸王皆降爵为公。
初,刘、郑矫诏以隋主辅政,杨后虽不预谋,然以嗣子幼冲,恐权在他族,闻之,甚喜。
后知其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及禅位,愤惋逾甚。
隋主内甚愧之,改封乐平公主,久之,欲夺其志。
公主誓不许,乃止。
隋主与周载下大夫北平荣建绪有旧,隋主将受禅,建绪为息州刺史。
将之官,隋主谓曰:“且踌躇,当共取富贵。
”建绪正色曰:“明公此旨,非仆所闻。
”及即位,来朝,帝谓之曰:“卿亦悔不?”建绪稽首曰:“臣位非徐广,情类杨彪。
”帝笑曰:“朕虽不晓书语,亦知卿此言不逊!”上柱国窦毅之女,闻隋受禅,自投堂下,抚膺太息曰:“恨我不为男子,救舅氏之患!”毅及襄阳公主掩其口曰;“汝勿妄言,灭吾族!”毅由是奇之。
【国学典籍】《资治通鉴》陈纪一
【国学典籍】《资治通鉴》陈纪一陈纪一起强圉赤奋若,尽屠维单阏,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永定元年丁丑,公元五五七年春,正月,辛丑,周公即天王位,柴燎告天,朝百官于露门;追尊王考文公为文王,妣为文后;大赦。
封魏恭帝为宋公。
以木德承魏水,行夏之时,服色尚黑。
以李弼为太师,赵贵为太傅、大冢宰,独孤信为太保、大宗伯,中山公护为大司马。
诏以王琳为司空、骠骑大将军,以尚书右仆射王通为左仆射。
周王祀圜丘,自谓先世出于神农,以神农配二丘,始祖献侯配南北郊,文王配明堂,庙号太祖。
癸卯,祀方丘。
甲辰,祭大社。
除市门税。
乙巳,享太庙,仍用郑玄义,立太祖与二昭、二穆为五庙,其有德者别为祧庙,不毁。
辛亥,祀南郊。
壬子,立王后元氏。
后,魏文帝之女晋安公主也。
齐南安城主冯显请降于周,周柱国宇文贵使丰州刺史太原郭彦将兵迎之,遂据南安。
吐谷浑为寇于周,攻凉、鄯、河三州。
秦州都督遣渭州刺史于翼赴援,翼不从。
僚属咸以为言,翼曰:“攻取之术,非夷俗所长。
此寇之来,不过抄掠边牧耳。
掠而无获,势将自走。
劳师以往,必无所及。
翼揣之已了,幸勿复言。
”数日,问至,果如翼所策。
初,梁世祖以始兴郡为东衡州,以欧阳頠为刺史。
久之,徙頠为郢州刺史,萧勃留頠不遣。
世祖以王琳代勃为广州刺史,勃遣其将孙荡监广州,尽帅所部屯始兴以避之。
頠别据一城,不往谒,闭门自守。
勃怒,遣兵袭之,尽取其货财马仗;寻赦之,使复其所,与之结盟。
江陵陷,頠遂事勃。
二月,庚午,勃起兵于广州,遣頠及其将傅泰、萧孜为前军。
孜,勃之从子也。
南江州刺史余孝顷以兵会之。
诏平西将军周文育帅诸军讨之。
癸酉,周王朝日于东郊;戊寅,祭太社。
周楚公赵贵、卫公独孤信故皆与太祖等夷,及晋公护专政,皆怏怏不服。
贵谋杀护,信止之;开府仪同三司宇文盛告之。
丁亥,贵入朝,护执而杀之,免信官。
领军将军徐度出东关侵齐,戊子,至合肥,烧齐船三千艘。
欧阳頠等出南康。
頠屯豫章之苦竹滩,傅泰据蹠口城,余孝顷遣其弟孝励守郡城,自出豫章据石头。
【国学典籍】《资治通鉴》陈纪十
【国学典籍】《资治通鉴》陈纪十陈纪十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
长城公下◎至德二年甲辰,公元五八四年春,正月,甲子,日有食之。
己巳,隋主享太庙;辛未,祀南郊。
壬申,梁主入朝于隋,服通天冠、绛纱袍,北面受郊劳。
及入见于大兴殿,隋主服通天冠、绛纱袍,梁主服远游冠、朝服,君臣并拜。
赐缣万匹,珍玩称是。
隋前华州刺史张宾、仪同三司刘晖等造《甲子元历》成,奏之。
壬辰,诏颁新历。
癸巳,大赦。
二月,乙巳,隋主饯梁主于灞上。
突厥苏尼部男女万余口降隋。
庚戌,隋主如陇州。
突厥达头可汗请降于隋。
夏,四月,庚子,隋以吏部尚书虞庆则为右仆射。
隋上大将军贺娄子干发五州兵击吐谷浑,杀男女万馀口,二旬而还。
帝以陇西频被寇掠,而俗不设村坞,命子干勒民为堡,仍营田积谷。
子幹上书曰:“陇右、河西,土旷民稀,边境未宁,不可广佃。
比见屯田之所,获少费多,虚役人功,卒逢践暴;屯田疏远者请皆废省。
但陇右之人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自安。
但使镇戍连接,烽堠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
”帝从之。
以子幹晓习边事,丁巳,以为榆关总管。
五月,以吏部尚书江总为仆射。
隋主以渭水多沙,深浅不常,漕者苦之,六月,壬子,诏太子左庶子宇文恺帅水工凿渠,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馀里,名曰广通渠。
漕运通利,关内赖之。
秋,七月,丙寅,遣兼散骑常侍谢泉等聘于隋。
八月,壬寅,隋邓恭窦炽卒。
乙卯,将军夏侯苗请降于隋,隋主以通和,不纳。
九月,甲戌,隋主以关中饥,行如洛阳。
隋主不喜词华,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
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
治书侍御史赵郡李谔亦以当时属文,体尚轻薄。
上书曰:“魏之三祖,崇尚文词,忽君人之大道,好雕虫之艺。
下之从上,遂成风俗。
江左、齐、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据兹擢士。
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
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草,未窥六甲,先制五言。
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四卷(陈纪)原文
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四卷(陈纪)原文第一百七十四卷(陈纪)陈纪八高宗宣皇帝下之上太建十二年(庚子、580)陈纪八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庚子,公元580年)[1]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庙。
[1]春季,正月,癸巳(初七),北周天元皇帝到太庙癸祀祖先。
[2]戊戌,以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督缘江军防事。
[2]戊戌(十二日),陈朝任命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负责沿江一带的军事防务。
[3]乙卯,周税入市者人一钱。
[3]乙卯(二十九日),北周朝廷向出入集市的人每人征税一文钱。
[4]二月,丁巳,周天元幸露门学,释奠。
[4]二月,丁巳(初一),北周天元皇帝驾幸露门学,陈设酒食祭祀孔子。
[5]戊午,突厥入贡于周,且迎千金公主。
[5]戊午(初二),突厥国派人向北周朝廷进贡,并来迎娶千金公主。
[6]乙丑,周天元改制为天制,敕为天敕。
壬午,尊天元皇太后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为天元圣皇太后。
癸未,诏杨后与三后皆称太皇后,司马后直称皇后。
[6]乙丑(初九),北周天元皇帝将自己所下的制书改称天制,敕书改称天敕。
壬午(二十六日),北周尊称天元皇太后为天元上皇太后,天元太后为天元圣皇太后。
癸未(二十七日),又下诏书令对皇后杨氏与朱氏、元氏、陈氏三位皇后一样都称为太皇后,司马皇后直称皇后。
行军总管杞公亮,天元之从祖兄也。
其子西阳公温妻尉迟氏,蜀公迥之孙,有美色,以宗妇入朝,天元饮之酒,逼而淫之。
亮闻之,惧;三月,军还,至豫州,密谋袭韦孝宽,并其众,推诸父为主,鼓行而西。
亮国官茹宽知其谋,先告孝宽,孝宽潜设备。
亮夜将数百骑袭孝宽营,不克而走。
戊子,孝宽追斩之,温亦坐诛。
天元即召其妻入宫,拜长贵妃。
辛卯,立亮弟永昌公椿为杞公。
北周行军总管杞公宇文亮是天元皇帝的从祖堂兄。
宇文亮的儿子西阳公宇文温的妻子尉迟氏是蜀公尉迟迥的孙女,容貌美艳,以皇族大夫妇人的身份入朝,天元皇帝让她喝酒,强迫奸污了她。
宇文亮得知此事后,心中恐惧。
三月,他率军从淮南返回,军到豫州时,密谋袭击征南行军元帅韦孝宽,把他的部队夺过来,然后再推举自己父辈的人为首领,拥兵击鼓西进。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卷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卷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梁纪十六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丁卯、547)梁纪十六梁武帝太清元年(丁卯,公元547年)[1]春,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
[1]春季,正月朔(初一),发生日偏食,未被遮尽的太阳象钩一样。
[2]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续卒。
以湘东王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续素贪婪,临终,有启遣中录事参军谢宣融献金银器千余件,上方知其富,因问宣融曰:“王之金尽此乎?”宣融曰:“此之谓多,安可加也!大王之过如日月之食,欲令陛下知之,故终而不隐。
”上意乃解。
[2]壬寅(初四),荆州刺史庐陵威王萧续去世。
梁武帝任命湘东王萧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以及荆州刺史。
萧续平素很贪婪,临终之时,他给中录事参军萧宣融留下了一封信,献出一千多件金银器皿。
梁武帝这才知道萧续如此富有,便问谢宣融:“庐陵威王萧续的金银财宝只有这些吗?”谢宣融回答说:“这些已可以说是非常多了,怎么可以更多呢!大王的过失就象日食月食一样,是有目共睹的,他想让陛下您了解这一切,所以最终没有对您隐瞒。
”梁武帝心里的疙瘩这才解开了。
初,湘东王绎为荆州剌史,有微过,续代之,以状闻,自此二王不通书问。
绎闻其死,入而跃,为之破。
当初,湘东王萧绎担任荆州刺史,犯下了一些小过错,萧续接替他以后,就把萧绎的过错汇报朝廷,从此以后,这两个藩王就彼此不通书信,互相不往来了。
萧绎听到萧续去世的消息,进门后高兴得跳了起来,连鞋都撑破了。
[3]丙午,东魏勃海献武王欢卒。
欢性深密,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
制驭军旅,法令严肃。
听断明察,不可欺犯。
擢人受任,在于得才,苟其所堪,无问厮养,有虚声无实者,皆不任用。
雅尚俭素,刀剑鞍勒无金玉之饰。
少能剧饮,自当大任,不过三爵。
知人好士,全护勋旧;每获敌国尽节之臣,多不之罪。
由是文武乐为之用。
世子澄秘不发丧,唯行台左丞陈元康知之。
[3]丙午(初八),东魏勃海献武王高欢去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八卷(陈纪)原文
第一百六十八卷(陈纪)
陈纪二世祖文皇帝上天嘉元年(庚辰、560)
陈纪二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
[1]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癸丑朔(初一),陈朝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天嘉。
[2]齐大赦,改元乾明。
[2]北齐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乾明。
[3]辛酉,上祀南郊。
[3]辛酉(初九),陈文帝在南郊祭天。
[4]齐高阳王,以滑稽便辟有宠于显祖,常在左右,执杖以挞诸王,太皇太后深衔之。
及显祖殂,有罪,太皇太后杖之百余;癸亥,卒。
[4]北齐高阳王高,因为善于滑稽说笑、曲意奉承而得到文宣帝的宠爱,常常跟在文宣帝左右,拿棍棒殴打诸王,太皇太后对他怀恨很深。
待到文宣帝去世,高犯了罪,太皇太后命令打了他一百多棍。
癸亥(十一日),伤重而死。
[5]辛未,上祀北郊。
[5]辛未(十九日),陈文帝在北郊祭地。
[6]齐主自晋阳还至邺。
[6]北齐国主高殷从晋阳回到邺城。
[7]二月,乙未,高州刺史纪机自军所逃还宣城,据郡应王琳,泾令贺当迁讨平之。
[7]二月,乙未(十三日),高州刺史纪机从侯的军队里逃回宣城,占据了郡城呼应王琳,泾县县令贺当迁率兵讨平了他。
王琳至栅口,侯督诸军出屯芜湖,相持百余日。
东关春水稍长,舟舰得通,琳引合肥湖之众,舳舻相次而下,军势甚盛。
进军虎槛洲,琳亦出船列于江西,隔洲而泊。
明日,合战,琳军少却,退保西岸。
及夕,东北大起,吹其舟舰并坏,没于沙中,浪大,不得还浦。
及旦,风静,琳入浦治船,等亦引军退入芜湖。
王琳的军队抵达栅口,侯督率各路兵马屯驻于芜湖,两军相持一百多天。
东关一带水位涨高了一些,船舰可以通航了,王琳就带领合肥、湖一带的部众,乘兵船沿江排列而下,舳舻首尾相连,军势看去很强大。
侯向虎槛洲进军,王琳也派出兵船排列在西面,隔着虎槛洲停泊下来。
第二天,两军交战,王琳的军队稍稍退却,退到长江西岸以自保。
到晚上,东北风猛刮,把他的舟舰全刮坏了,搁浅在沙滩上,浪很大,回不了江岸。
到天亮时,风才平静下来,王琳到江边收拾船只,侯等人也带着军队退入芜湖。
周人闻琳东下,遣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将兵数万乘虚袭郢州,孙婴城自守。
琳闻之,恐其众溃,乃帅舟师东下,去芜湖十里而泊,击柝闻于陈军。
齐仪同三司刘伯球将兵万余人
助琳水战,行台慕容恃德之子子会将铁骑二千屯芜湖西岸,为之声势。
北周人听到王琳东下进犯陈朝的消息,乘机派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及荆州刺史史宁带兵数万人乘虚袭击郢州,孙环绕城墙设防线而固守。
王琳听到消息,担心自己军心不稳,众人溃散,于是加紧率领水师东下,直到离芜湖十里地才停泊下来,军中敲击木柝报时示警的声音,一直传到陈朝军队里。
北齐仪同三司刘伯球带兵一万多人帮助王琳水战,行台慕容恃德的儿子慕容子会带领两千名铁骑屯驻在芜湖西岸,声援王琳。
丙申,令军中晨炊蓐食以待之。
时西南风急,琳自谓得天助,引兵直趣建康。
等徐出芜湖蹑其后,西南风翻为用。
琳掷火炬以烧陈船,皆反烧其船。
发拍击琳舰,又以牛皮冒蒙冲小船以触其舰,并熔铁洒之。
琳军大败,军士溺死者什二三,余皆弃船登岸,为陈军所杀殆尽。
齐步军在西岸者,自相蹂践,并陷于芦荻泥淖中;骑皆弃马脱走,得免者什二三。
擒刘伯球、慕容子会,斩获万计,尽收梁、齐军资器械。
琳乘舴艋冒陈走,至湓城,欲收合离散,众无附者,乃与妻妾左右十余人奔齐。
丙申(十四日),侯下令军队一早就做饭,在寝席上用饭,严阵以待王琳军队进犯。
当时西南风刮得又急又猛,王琳自以为得到天公帮助,便带兵径崐直逼近建康。
侯等人慢慢地从芜湖出来跟在王琳兵船后头,结果西南风反而被侯利用了。
王琳让士兵扔火炬去烧陈朝军队的兵船,因为逆风,反而烧了自己的兵船。
侯命令士兵把战船前后的拍竿拿出来拍击王琳的兵船,又用牛皮蒙着有冲击力的小船去撞他
的军舰,并用熔化的铁水泼将过去。
王琳军队大败,军士溺水而死的有十分之二、三,其余的都扔下船逃上岸,被陈朝军队拦住,砍杀得几乎一个都不剩了。
北齐的步军在西岸也乱成一团,自相践踏,全陷入了芦荻泥泞之中;骑兵都扔下马匹逃跑,幸免于死的只有十分之二三而已。
陈朝军队抓获了刘伯球、慕容子会,杀死和俘虏敌军数以万计,梁军和北齐军的军用物资和兵器也全被陈朝军队缴获了。
王琳乘坐舴艋小船冲出战场逃跑,抵达湓城,想把散失流离的军士收拢来,但再也没有人愿意归附他,于是只好带着妻妾、左右亲信十几个人去逃奔北齐。
先是,琳使侍中袁泌、御史中丞刘仲威侍卫永嘉王庄;及败,左右皆散。
泌以轻舟送庄达于齐境,拜辞而还,遂来降;仲威奉庄奔齐。
泌,昂之子也。
樊猛及其兄毅帅部曲来降。
早先,王琳派侍中袁泌、御史中丞刘仲威去做永嘉王萧庄的侍卫,待到兵败,萧庄左右的人也都逃散了。
袁泌用轻舟把萧庄一直送到北齐边境,才拜辞而回,于是就来投降陈朝,刘仲威护卫萧庄逃奔北齐。
袁泌是袁昂的儿子。
樊猛和他的哥哥樊毅也带着部众前来投降陈朝。
[8]齐葬文宣皇帝于武宁陵,庙号高祖,后改曰显祖。
[8]北齐把文宣帝葬在武宁陵,庙号为高祖,后来又改称显祖。
[9]戊戌,诏:衣冠士族、将帅战兵陷在王琳党中者,皆赦之,随材铨叙。
[9]戊戌(十六日),陈文帝下诏,说:不论是有身份的士族文
官,还是将帅士兵,凡是陷进王琳一党里的,回来了都赦免其罪,按照他们的才能予以选拔任命。
[10]已亥,齐以常王演为太师、录事,以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射平秦王归彦为司空,赵郡王睿为尚书左仆射。
[10]已亥(十七日),北齐任命常山王高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任命长广王高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任命尚书左仆射平秦王高归彦为司空,赵郡王高睿为尚书左仆射。
诏:诸元良口配没入官及赐人者并纵遣。
北齐废帝下诏令:凡是元姓的家庭成员被配入官府为奴和赐人为奴的,全部遣还。
[11]乙巳,以太尉侯都督湘、巴等五州诸军事,镇湓城。
[11]乙巳(二十三日),陈朝任命太尉侯都督湘、巴等五州诸军事,镇守湓城。
[12]齐显祖之丧,常山王演居禁中护丧事,娄太后欲立之而不果;太子即位,乃就朝列。
以天子谅阴,诏演居东馆,欲奏之事,皆先咨决。
杨等以演与长广王湛位地亲逼,恐不利于嗣主,心忌之。
居顷之,演出归第,自是诏敕多不关预。
[12]北齐文宣帝去世以后,常山王高演住在宫禁之中处理丧事,娄太后想立他为帝但没有实现;太子登了皇位之后,高演才到朝廷百官中去就列。
因为天子居丧,便下诏让高演居住在东馆,大臣们想启奏皇帝的事,都先到高演那儿请示决定。
杨等人因为高演与长广王高
湛地位很高,与皇帝又是亲属关系,恐怕他们对嗣主产生威胁,所以对他们心怀猜忌。
在东馆住了一阵子之后,高演搬出来回自己的宅第。
从此之后,有关诏书敕令的事大多不再干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