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分类鉴赏图表
古诗鉴赏结构图
古诗鉴赏一、体裁四言五言七言杂言隋唐时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词(亦称“乐府诗”)诗绝句:四句,首联颔联律诗:四联八句必须对仗(格律诗) 颈联尾联排律:多于八句小令:58字以内从篇幅上看: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可配乐歌唱句式参差不齐,可长可短从形式上看:有词牌、题目词分上下阕,或称上下片又称“诗余”古典诗歌“长短句" 调有定格“曲子词”从格律上看:句有定数“填词”字有定声“倚声”内容: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婉约派: 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柳永、李清照等风格:明快、妍丽、清新.从风格上看内容:描写广阔的社会人生,抒发爱国情怀,描写农村生活。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风格:写景状物,谈禅说理小令:一支曲牌构成的散曲。
最短的有16字,称“十六字令”。
从篇幅上看:套数: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组成的曲子。
散曲配乐曲演唱的唱词从形式上看:有宫调、曲牌、题目曲句式更加灵活多样,语言更趋通俗化又称“词余"关汉卿杂剧:元曲四大家白朴(供演出的剧本) 马致远郑光祖二、类别写景抒情诗从艺术手法上分即使感怀诗咏物言志诗写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游赏送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耳闻眼见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怀念;山水田园诗:是诗人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从表现内容上分的生活,使之成为世人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有声有色的画卷;(题材)咏物言志诗:一般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托物寓意,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抒情言志;边塞羁旅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劝勉之情;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谈蝉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对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
诗歌分类汇总图表
诗歌分类汇总图表艺术技巧和意境(主旨)的统一。
一、音韵系列1、福唐体:即独木桥体,又叫独韵诗,一字韵诗。
每句韵脚用同一个字。
2、柏梁体:每句七言都押韵的,全篇不换韵。
3、间韵诗(变体诗):又称平仄两韵诗、平仄通韵诗,一首诗间隔着押两个韵,单句押仄韵,双句押平韵。
4、转韵诗:转韵,就是换韵,在一首诗歌中,根据内容表达的需求连续转换若干韵。
韵脚平仄交替。
5、促句诗:转韵诗的一种,不拘平仄,以三句一转韵。
6、倒押前韵诗:用于和诗,一个不少地照用原诗人的韵字,顺序则由尾字依次到首字。
7、犯韵体: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每句首字与本句末字押韵,便称为犯韵体。
8、短柱体:一句中或两韵、或三韵的叫短柱体。
9、四声诗:每句诗用同一种声调的字写成的组诗。
有全平、平上、平去、平入等。
古诗中也有句全平、一句全仄的。
可分为全平诗、全仄诗、五平五仄诗。
五平五仄诗,是单句一个声调,偶句为另一个声调。
10、双声诗:又叫吃语诗、口吃诗。
双声诗要求诗的各句都采用声母相同的字。
11、叠韵诗:全诗各句所用的字的韵部均相同的诗。
12、双声叠韵诗:每句都有双声字或叠韵字的诗。
13、禽言诗:以禽鸣之谐音,假定为人语,表诗中之意。
14、风人诗:谐音诗与谐音双关诗,利用同音假借字作文学的隐语。
15、声韵诗:分声母诗、韵母诗、反切诗。
声母诗:诗句的字的声母正好是拼音声母数。
韵母诗:诗句的字的韵母正好是拼音韵母数。
反切诗:又叫切语诗,用古代反切注音的方法,诗句中两字反出一字,诗表层一个意思,反出的话还有一个意思。
二、嵌名系列:原则是“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
16、嵌字诗:广义的说,按照修辞格“镶嵌”手法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名诗、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八音诗、六府诗等都是嵌字诗。
狭义的嵌字诗,专指嵌于每句句首的字能合成短句,并且别有意义的诗体,即“鹤顶格”。
17、藏头诗:本来是说每句的第一字,都隐藏于前句的末一字。
诗歌分类鉴赏表格
送别诗①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对友情的咏唱。
②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王昌龄《夫容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③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如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④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⑤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一般以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的一般写法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中间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
末句要有理趣,意味隽永为佳。
一、托物寓情:1、《赠汪伦》/李白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二、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啊谊的。
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三、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四、对比衬托五、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疋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
六、修辞手法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一一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送别诗从情感基调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1、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迷惘的感情。
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极为凄悲。
2、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歌分类鉴赏表格
1借景抒情
2虚实结合
3渲染
4乐景衬哀情。
5侧面落笔(也叫对写或主客移位)。例如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
②“鸿雁传书”
③“折柳送别”
④“杜鹃啼血”
除此之外,还有月亮、 秋风、秋霜、衰草、杜鹃、猿啼、沙鸥等。
2.语言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意境却深婉悠长,含蓄无尽
常见意象: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山水田园诗
①表达对大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②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生活的喜爱,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乐山乐水的情怀,自己遗世独立的纯洁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淳朴。
④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⑤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一般以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的一般写法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2.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中间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趣,意味隽永为佳。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1、送别地点:长亭、谢亭(又叫谢公亭)、灞陵、客舍、西楼、望江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阳关、或都门。
诗歌鉴赏之题材分类PowerPoint演示文稿
四、
岁寒三友
松:象征孤直坚强、坚贞不屈的品格 竹:象征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 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梅:梅花傲雪象征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26
菊花:代表玉洁冰清、超凡脱俗、不同 流俗的气质。
荷:被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冰雪: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 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征人怨》 柳中庸
8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9
一、 杨柳、长亭、南浦、酒、
折柳、梅花、折梅、岸、兰 舟、渡口、樯橹、征帆、流 水
10
惜别赠别诗 1、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特定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 之乱、南唐后蜀
5、其他:吴钩、《后庭花》、朱雀桥、石头
城、台城、淮水、野草、禾黍、夕阳、残照、
渭水、秦宫、汉苑
古人
31
咏史怀古 1、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1)感慨盛衰无常、昔盛今衰及物是人非之感
越台揽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竹枝词(刘禹锡) 矍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54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9
3、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嫦娥(李商隐)
诗歌分类鉴赏ppt课件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韵译】: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 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 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 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 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 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 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 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 泪下。
一、边塞征战诗(边塞诗)
• 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內容。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表现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不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守边将士誓死卫国的决心,表现了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 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现守边将士思念家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重庆卷) 从军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 为什么 ?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 这样的 写法有什么好处 ?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 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 有几人活着归回?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分析 图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分析图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分析图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整理?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完整版)最全的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系统总结图表打印版
常见人物形
象
豪洒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
语
_:言
诗歌语言分
类
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言
语言风格特 点及鉴赏专 用术语
总体特点:诗庄(庄重)一词媚(优美)一曲谐(诙谐)
诗歌风格:现实与浪漫
词作特点:婉约与豪放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白):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隐晦):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②借古讽今(怀古伤今)、③托物言志(情)、④用典抒 情、⑤叙事抒情(即事感怀)
表现手法
衬托(正衬、反衬)、对比、象征、赋比兴、渲染、用典、烘托、以景结情、无理而妙、翻因为果、抑扬、照应、即景抒怀、铺垫、铺陈、衬托、 白描、工笔、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象征、寄寓、寄托等
3、人生感受:①伤春悲秋之情;②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③世事多变、沧海桑田;④告慰平生的喜悦。
4、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典诗歌常
用的题材
边塞、田园、怀古、官场、战乱
五类诗歌对
应的五种基
本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具体风格特点:清新、平淡、绚丽、含蓄、明快、自然、直率、 清幽、雄奇、悲慨、洗练、沉郁、雄浑、豪放、沉郁、悲慨、俊爽、冲淡、旷达、自然、雄奇、奔放、朴素、雅致、平实、华丽、通俗、幽默、 活泼、庄重、简约、洗练、含蓄、明快、诙谐、浅显、白描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 平淡无奇、华丽明快、沉郁顿挫、苍凉、雄浑雄健、富有哲理、平实质朴、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
诗歌分类鉴赏 课件31张-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托物言志诗
思想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国家 情感 ②寄寓高尚的情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
习题训练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刘禹锡 〔唐代〕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请简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诗。 • 运用“闻笛赋”和”烂柯人“这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孤身归来,
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言志,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或冷嘲热讽。
常用 ①托物言志寓意),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 技法 者借以表达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理想,或批判丑恶的现象,或表达作
者的观点。 ②托物喻理,通过咏物来表达一定的社会道理。 ③托物讽世,通过咏物来揭示或批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④用无数回,这类诗歌所吟咏的物象往往是作者的化身或者与作者 有着某种相似。
常用 技法
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以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 ③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 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 恨离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 次北固山下
习题训练
• 王湾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诗歌鉴赏— —诗歌分类
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
图表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柴扉
田野山林、清风明月、野老隐者、松竹梅兰、龟鹤鹿兔、蓬门柴户、榆柳桑麻等。
平和安宁的氛围,悠闲详和的心态;美丽的乡村风光,浓郁的生活情趣;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热爱
白描、
或融情于景,或烘托渲染,或虚实结合,或视听兼备。语言质朴清新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鹧鸪天·桂花【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7.建功报国诗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3.边塞征战诗
文字特征
意象特征
情感特征
常用技巧
典例欣赏
备注
边
塞
征战诗
题目中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有以景衬情的,有古今对比的,有侧面烘托的,有用典的。
汴河曲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ppt课件
标题特点
意象特点
常见主题 常用手法 代表作家
1
1 羁旅思乡诗
内容:多写流浪他乡的作者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 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思念等。
常用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主客移位。 方法点拨:说自己思乡怀人,有的是从对方入笔,以想 象、主客移位的方式抒发感情。
思乡诗注意积累意象。
情感术语: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思、
久戍思乡、孤寂落寞等。
2
2 爱情闺怨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情感术语:后悔怨恨、思念牵挂、渴望团聚、怨战厌
战、寂寞哀怨、无聊冷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王
朝兴衰之感、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一般
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李清照《绝句》
3.要领悟感情。
情感术语:①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
非、盛衰无常、孤独惆怅等。②借古讽今——昏庸
腐朽、奢侈、淫逸、缅怀英雄、功业无成、失意绝
望等。③借古抒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
未酬、志不得伸、壮士暮年等。
8
4 咏物言志诗
以下诗歌属于什么题材的诗歌?
咏物抒怀、托物寓意、借物寓情、借物讽喻等
说来,“男性作家笔下的闺怨题材与君臣遇合的主题常常
是一一对应的:1.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2.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3.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4.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
控诉封建社会嫔妃制度的罪恶等。
3
标题特点 意象特点
3 咏史怀古诗
1.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诗歌鉴赏――分类2021精选PPT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为了满足杨贵妃吃 荔枝的愿望,不远万里,快马传送荔枝。作者写 这段历史的意图是:揭露封建统治者奢侈腐败的 生活。
五、咏怀诗
它的特点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即为抒怀。 鉴赏此类诗,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 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书
1、书湖阴先生壁
2、贾生
(王安石)
(李商隐)
分析下列诗歌的思想感情
浊酒一茅杯家檐万常里,扫燕然净未无勒归苔无计,。花木成畦手自栽。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分这析首下 诗一列表诗现水歌夕护的阳思西田想下感、将情夜绿幕降绕临之,际两,诗山人面排对闼一幅送恬然青自来乐的。田家晚归可图怜,油夜然而半生虚羡慕前之情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表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 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是一个 “归”字。
二、咏物诗
它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鉴赏此类诗,就要注意把握 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
结构特点
表现手法
语言特点
常用意象
边塞诗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体会边塞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5、乐曲,《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咏史怀古诗
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古地-昔盛今衰、世事沧桑
古人-壮志难酬、年华易逝
5、表达个人喜好和兴趣。例如:《菊花》(元稹)
托物言志 象征
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形象更生动、具有人情味
用典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对比、衬托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以突出形象、渲染意境。
环境烘托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烘托物的品质。
1、对比手法(今昔、古人今人的对比)
2、借典抒情言志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4、衬托,渲染与烘托
5、借古讽今,借古喻今源自含蓄蕴藉雄浑深沉生动形象
意象:历史人物、吴钩、淮水、六朝、华清宫 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隋宫、隋堤、汴河、金谷园、姑苏台、乌江亭、马嵬“玉树”,“后庭花“指《玉树后庭花》曲
恬静淡雅
自然山水、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咏物诗
1、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例:《杨柳枝》( 白居易 )
2、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例如:《卜算子·咏梅》(陆游)
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例如:《画眉鸟》(欧阳修)
4、表达个人志向。
例如:《早梅》(齐己)
豪迈旷达、雄奇壮美
豪壮悲慨、委婉清丽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2、抒发怨妇青春易逝的感伤
3、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
4表现闺中女子的怨恨
5借思妇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
1.比兴(比喻)团扇比喻君恩无常;桑之未落……其黄而陨是比兴比喻爱情的兴衰;以闺怨寄托“不遇”情怀2.对比、衬托3.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尤其是细腻的心理描写)特点1.常用女性第一人称2.常以做梦的形式
3.虚实结合: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表达效果:
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常见典故:龙城飞将李广、燕然、长缨、细柳营、斩楼兰、长城自许
边塞诗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5侧面落笔(也叫对写或主客移位)。例如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
②“鸿雁传书”
③“折柳送别”
④“杜鹃啼血”
除此之外,还有月亮、 秋风、秋霜、衰草、梧桐、寒蝉、杜鹃、猿啼、沙鸥、鹧鸪、沙鸥、浮萍、船、孤舟、寒灯、孤灯、孤馆等。
闺怨诗
1抒发别离苦情——孤独、寂寞
羁旅诗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
④抒发厌恶战争。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1借景抒情
2渲染
3乐景衬哀情。
4虚实结合(想像家中怀念自己)
①缅怀前贤,表达敬仰。②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③总结经验,以古鉴今。④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寄托国运衰微,暗含对现实的不满,借古讽今。⑤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观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生动形象
凝炼简明
含蓄委婉
①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②梧桐:凄苦
③猿啼:悲伤
③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④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⑤沙鸥:飘零、伤感
1.有浓重的感伤色调
2.语言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意境却深婉悠长,含蓄无尽
常见意象: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危楼、小楼、危栏、西楼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山水田园诗
①表达对大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
②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
③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宁静平和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④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⑤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淳朴。
⑥自己遗世独立的纯洁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①先写景后抒情,
②首句奠定感情基调,③首句总领全诗,
④首句交代时间、地点、季节、天气
⑤以景结情
写景表现手法:衬托(动静、明暗、大小)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描写见长,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隽永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