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分类鉴赏
诗歌鉴赏分类解读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 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 时无?
•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 金
• 一是抒发别离苦情的。 南朝乐府《西洲曲》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的 。温庭筠《菩萨蛮》
• 2、把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 抨击社会现实。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亭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 的景象)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 和自己多舛的命运)
边塞诗
•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 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 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 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 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高岑诗派”。
• 1.归纳特征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 治者------穷兵黩武 家乡------思乡念亲
• 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对照, 一边叙现实,一边写梦境,虚实相生,用 意工妙。情深词苦,感情凄楚,凝聚了诗 人对牺牲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思乡怀人诗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 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 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 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 处不起思乡之情。
4、领悟感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 表达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分类介绍
二、每首诗歌都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 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 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 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
5、衬托。指诗人从则面着意描写,作为 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 出。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的景物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以壮阔之景为周瑜的 出场作了铺垫,也从侧面衬托了周瑜 的英雄伟业和豪迈气概。
6、用典。使用典故,能用少量文字传递 丰富思想,增强诗歌表现力。如辛弃 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连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也是运用了借古讽今的 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 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 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 侘胄没有准备急于收复中原的警告; 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 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 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 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 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 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史诗
定义: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 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 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 古”“怀古”为标 题的一类诗歌 。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起,刘 禹锡《乌衣巷》,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赠友送别诗赠友送别诗主要为抒写离别之情。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喻显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借酒抒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阳关三叠》)借物衬情: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二首》借景抒情: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唐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古诗中有许多送别诗的意象杨柳、杨花或柳絮、春草、水、春色、送别之地悼亡游仙诗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儿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一、悼念亡妻深情二、游仙形式的词多为表现在现实中的不得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借梦来抒发自己胸中的不平之气。
把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谱入宫商,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具有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豪放派的特色。
借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即景抒怀诗即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
如何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再次,要领略“抒怀”的艺术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
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 蜡烛与故乡的江水, 借物抒情,表现自己 留恋惜别之情。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主旨: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奉献精神;③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 的离恨;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⑤描摹 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⑥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 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4、常见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 钺、刀、铩、箫笛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 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 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 精神
【课堂练习】
1.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qí 手自栽。一水护田将 绿绕,两山排闼tà 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 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 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 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 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诗歌鉴赏——分类
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特点是作者笔下的山 水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怀,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 亣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此类诗首先把握形象的特 征和寓意,迚而感受诗歌中情景亣融的意境,最终把握诗人 写景所表现的感情。如: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够麦田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首诗表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 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是一个 “归”字。
三、边塞诗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唐 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放, 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敀 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 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 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 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 了,家国之愁多了。因此,边塞诗的特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展 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此类诗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 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表现了在艰苦的环境里,久战疆场的将士们的铁衣 都被黄沙磨破了。但他们守边报国的壮志却被磨炼得更加坚 定:不击破侵略者决不还乡。
这是作者在剑南东川节度使府作幕僚时,正值 秋天夜雨绵绵,池塘水涨,诗人见物生情,产生 了对妻子的怀念,于是即事抒怀,写了这首诗, 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亲密感情,和归心迫切的情怀。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
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 文学作品。 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也不能 忽视。 很多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 多非常复杂的情感。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送别怀人诗诗题标志:送、别、赠、酬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南浦、舟、灞桥、阳关等常见情感: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柳永《雨霖铃》2、离别后的思念和牵挂。
李清照《醉花阴》3、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
高适《别董大》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志向。
《芙蓉楼送辛渐》5、抒发对人生的感概。
韩琮《暮春浐水送别》常用技法:1、寓情于景只有写景句,没有抒情句,感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2、烘托不直接写诗人的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写眼前之景有伤别之意来烘托。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3、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诗人借明丽清新之景反衬自己的哀伤之情。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苏轼《浣溪沙》4、虚实结合常借助想象之景(对写)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与关切。
候馆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平芙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高考真题练习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歌后两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指出实景:首句一个凉字,生动地写出了江风吹雨,雨入船中,渲染了一种朋友离别的凄清气氛。
这是实写。
诗歌三四句以忆字领起,诗人借助想象,虚构了一个月夜泊舟,梦中听猿的虚幻境界,扩大了诗歌意境,深化诗歌的主题。
规律总结:看到诗题判类别,送别酬赠诗中填。
意象常有柳酒月,离别安慰在心间。
反衬虚实来烘托,送别怀人最黯然。
爱情闺怨诗题材含义: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特定的心理状态。
诗题标志:诗题含有怨、怀、思、别、忆、望夫、妇怨、闺怨、幽恨等。
诗歌鉴赏分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1、按体裁可以作如下分类:(1)古体诗:古体诗,指唐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等。
“歌”、“歌行”、“引”、“曲”、“呤”等诗歌也属古体诗。
特点是不讲究对仗,平仄和用韵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等。
注意:①先秦时期产生较早的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四言如《诗经》、五言如《古诗十九首》、六言如屈原《离骚》。
②乐府诗,源于西汉。
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如汉乐府《上邪》、《孔雀东南飞》等。
标题中有的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
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就是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上都有严格规定。
①绝句,从形式上看是四句。
以五言、七言为主,称五绝、七绝。
②律诗,从形式上说—般为八句。
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分五言、七言两体,称五律、七律。
还有一种排律,每首至少五韵十句,也有多至百韵的。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
其特点:调有定格(自己的句式),句有定数(字数有规定),字有定声(用声非常严格)。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词以两宋成就最高。
(4)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曲主要指元杂剧和金、元时期大发展的北散曲,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
小令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南方的称南曲,作为一种剧曲产生,包括杂剧和传奇中的曲子。
诗歌的分类
高考古诗鉴赏(一)诗歌的分类(按照诗歌的题材和体裁分类)诗歌的分类:1、体裁:从诗歌的格律(形式)上来分。
2、题材:从诗歌所写的生活领域(内容)来分。
一、从体裁上分:从广义概念而言,古诗词可分为诗、词、曲三类。
古诗分为:古体诗(古风、古诗)、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今体诗可分为律诗(五律、七律)和绝句(五绝、七绝)(律诗可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分:1、看朝代:近体诗出现在唐代之后,唐代之前的必为古体诗。
2、看字数和句数:近体诗基本为五言和七言,句数基本为四句或八句。
3、看押韵:古体诗押韵自由;而律诗押韵位置固定,即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五律第一句不押韵的居多,七律第一句押韵的居多。
4、看对仗:若前面条件都符合,且是八句,那么分析三四句和五六句,看是否对仗,律诗一定是对仗的。
)二、常见的诗歌从题材上分为:1、写景(抒情)诗2、即事(咏怀)诗(叙事咏怀诗)(包括送别诗、羁旅诗、闺怨诗、感时诗)3、咏物(言志)诗4、怀古(咏史)诗5、田园(山水)诗6、边塞(征战)诗7、哲理诗等。
高考古诗鉴赏(二)诗歌的分类(思乡怀人诗的特点与鉴赏示例思乡怀人诗的特点与鉴赏示例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抒写的主要情感包括:久戍边关宦游不归之人的思念、离愁、哀怨,战乱频仍厌恶战争、渴望团聚。
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抒写情感的方式或手法: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如何表达: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望月、大雁、羌笛、柳、关山、客居、佳节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鉴赏示例1】蝶恋花【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诗歌鉴赏之分类
本诗 小歌 结 结分 束类
诗 歌 鉴分 赏类
May
诗歌分类
按照表达方式: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照格律:古体诗、今体诗
按语言: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按照内容:山水田园(写景)、送别怀人 、边塞、咏史怀古、 贬谪羁旅、咏物言志、爱情闺怨
山水田园 咏史怀古
送别怀人
诗歌7大类
贬谪羁旅
边塞 咏物言志
爱情闺怨
内容:绘尽天下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借助自然或社会事物表达诗人的情感;一般是单纯的某个物
分类:1、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情感:赠内诗和悼亡诗 2、妇女角度:闺怨诗(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
爱情闺怨
情感:夫妻相濡以沫的悼亡之痛
常用的技法:比兴(托物起兴)、衬托、先扬后抑、欲扬先抑
意象:寒月、红妆、翠楼、秋风、夜雨、残梦、白发
咏物言志
情感: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者个人理想; 表达高尚的情操; 抒发年华易逝,理想破灭的哀愁 忧国忧民; 托物讽世;
常用的技法: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抒情方法——托物言志
内容: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 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诗歌分类鉴赏ppt课件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韵译】: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 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 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 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 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 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 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 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 泪下。
一、边塞征战诗(边塞诗)
• 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內容。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表现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不满。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守边将士誓死卫国的决心,表现了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 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表现守边将士思念家乡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重庆卷) 从军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 为什么 ?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 这样的 写法有什么好处 ?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 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 有几人活着归回?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诗歌鉴赏---诗歌的分类
诗歌鉴赏---诗歌的诗歌鉴赏0325 1148诗歌按题材【借景抒情诗】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
通过对景色的描绘来表现感情。
具体到诗歌中,有因情造境和见景生情两种形式。
【咏史怀古诗】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一类诗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伤春伤别诗】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羁旅行役诗】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对故里的无穷思念。
【山水田园诗】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
【托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即事感怀诗】指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类诗往往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边塞征战诗】诗人或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或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思妇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
【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对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或以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取胜,或以深邃绵密的哲理流传千古。
【闲适隐逸诗】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借以表达自己光辉峻洁的品性。
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往往有不少独得之作。
【赠友送别诗】“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主要题材。
【悼亡游仙诗】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儿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古代诗歌体裁分类鉴赏(27 张)
以世称“庾开府”。
1.抓标志:荆门道(地点)、怀古。 2.读注释:①诗作于被贬赴连州刺史之任时,交代写作背景②中唐诗人刘禹锡“永 贞革新”失败,介绍作者情况③介绍“庾开府”,暗示此处运用典故。 3.读诗句,明手法:①(关键词句)咸阳终日苦思归,手法:用典,双关。②[景、 事](写景) 手法: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哀景写哀情。(叙事)在赴任路上看 到江山易主的南国山川,古都破败的景象,感慨昔盛今衰。 4.定情感:表达诗人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和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更 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
1.抓标志:梅,横两三枝雪压风欺、(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空自倚、 清香未减(梅的特点) 2.读注释:①介绍作者,北宋词人,交代生存环境:“遭贬,暗示内心郁 郁不平,“隐居”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时隐居生活的向往,交代写 作背景;②"东君"“玉堂”“故人”帮助理解诗歌。 3.读诗句,明手法:①(关键词句)“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 去后,冷落新诗”“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 人知”。②[景、事] (写景)写江梅潇洒,用修竹作陪衬,遭受雪压风欺, 却凌寒而开,蕊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轻失花期”,最后 写梅花虽遭冷落,却不与世俗同流,清香不减。(叙事)作者观看梅花, 以梅花品格的高洁、孤傲寓自己的品性。手法:象征、托物言志。 4.定情感:①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②表达了对林 逋的仰慕和追怀;③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④表达了坚守自己高 洁品格的情怀。
(5)渴望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如:王 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对战争残酷艰苦的厌恶,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 的反战思考
诗歌分类鉴赏
诗歌分类鉴赏(以唐诗为主)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山水)诗(写景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等。
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分类、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分类、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一)诗歌内容分类爱国题材类,有表现忧国伤时的,揭露统治者腐败的,表现建功报国的理想的,还有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的。
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伤春伤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憧憬;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托物言志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边塞征战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勉励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等等。
(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二、鉴赏示例:
[一20]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征?
西沉的残月、悲啼的乌鸦、满天的霜、岸边的 枫树、江上的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等; 特征:深秋半夜萧疏清冷。
2、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
水槛遣心 杜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三两家。
1、全诗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表达了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对春天 的热爱。
2、划线诗句运用“出”“斜”两词有什么妙处?联系诗 歌内容作简析。4分
泛指山中的隐士,也可指诗人自己。
2.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寓静于动”或 “动中显静”,请以颈联为例,对此作简要的赏析.
“喧”从声音的角度写热闹,“动”从动 态的角度写“热闹”,以热闹烘托山间的 幽静。
3.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 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 竹成林、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 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一、课本“咏物诗”加温: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所处环境—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粉身碎骨仍矢志不渝 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所言之志— 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
诗歌分类题材鉴赏
咏史
• • (1)对比反衬。 《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 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 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对比反衬,体现了 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2)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
•
•
• 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 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 太平,寻欢作乐。
• 咏史怀古诗: • 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 多采用借古讽今、对比的手法,抒发情怀、 讽刺时事,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写作时 的境遇来理解其思想感情。
边塞
• 我不认同。全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句:无定河边 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 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 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包 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 的无限同情。 • 前两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 的激战场面,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 献身精神。本诗不袭常格,第二句作为转句,写 出五千将士战死沙场,直接引出第三第四句深沉 的感慨和无限同情。因此并不拖累后两句。
咏物
• (1)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 必定无好下场。
• (1)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 比手法 ; • (2)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 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 咏物诗:借某物为描写对象,以托物言志、 象征、比喻、比拟等手法,来抒写个人理 想抱负、品格操守、人生态度。所咏之物 的特点与作者所寄寓的情感有关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边塞诗歌: • 以描绘边地风光、戍边将士生活为主,表 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壮志未酬的悲 愤,或抒发思乡离亲之恨,或流露对统治 者穷兵黩武的讽刺。由于诗人所处时期不 同,诗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不同:盛唐 多豪迈壮丽,中晚唐至南宋渐呈悲壮愤懑 之态。
诗歌鉴赏分类
4、怀古咏史
①内容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在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 、“怀古” 、 “览古” 等字样,有的直接以历史地域或人物 为题。
②诗歌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诗歌里面的 “人、事、景、物”,只是作者抒发感慨、寄 寓自己对历史的思索的“传媒”和宣泄物而已。 因此,鉴赏这类诗歌的重点应落在“借古”而 “讽今”、“伤今”上。 ③常用手法:借古讽今、借古伤今、以古谏今
9、游仙诗
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就其本义而言, 这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 。 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 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 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而道家神 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备浪漫的色调。
游仙诗的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游仙诗内容向有 两种不同倾向,一种纯写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 则是愤世嫉俗之言。
诗歌内容分类 1、写景抒情 2、托物言志 3、边塞战争 4、怀古咏史 5、赠友送别 6、羁旅行役 7、思妇闺情
1、写景抒情诗
分两类: A山水田园诗 B即景抒情诗
A山水田园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水田园诗: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 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以描写为 主,多用白描手法(写景、写人、写场景)。
思想感情类别:
1、直接抒发离别之情,重在表现离愁别恨, 朋友情深,依依不舍 2、借离别一吐胸中的激愤,融合了个人的身 世之感,宦海沉浮,前途未卜
3、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嘱咐 4、借离别进行自我表白,”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5、送别诗中翻新意:表现豁达、洒脱
6、羁旅行役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 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 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 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 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物诗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 、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神韵,求其“神似” 神韵,求其“神似”。 3、从表现手法看,一般用托物言志,常用 、从表现手法看,一般用托物言志,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 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外,还常用侧面烘托往无前,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 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 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王昌龄
——陶渊明《归田园居》 陶渊明《归田园居》 陶渊明
山水田园诗范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过故人庄》 孟浩然
国势渐衰,多了一份悲壮、哀惋。 中晚唐,国势渐衰,多了一份悲壮、哀惋。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陈陶
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
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咏物诗范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陆游《卜算子·咏梅 咏梅》 陆游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 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 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 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即 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思乡怀人诗范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杜甫《月夜忆舍弟》
思乡怀人诗范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 月夜》 ——杜甫 《月夜》
1、思乡缘由: 、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2、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 何事吟余忽惆怅, 吾乡。” 吾乡。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 伤春悲秋:日暮思归。妙喻传情:乡愁: 日暮思归。妙喻传情:乡愁: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 夜来有梦登归路, 夜来有梦登归路 明。”
咏史诗范例
折戟沉沙铁未销,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赤壁》 杜牧
二、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 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 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 鉴赏咏物诗,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 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 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 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 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 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 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 清白的人格。 清白的人格。
七、羁旅行役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八、哲理诗
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 有源头活水来。 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 无遗力,少壮功夫来始成。 无遗力,少壮功夫来始成。纸上得来终 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 缘身在此山中。”
咏史诗范例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思乡怀人诗范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思乡怀人诗范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
三、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 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 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主要特点就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 ,亦 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 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 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 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陶渊明是田 园诗的开山, 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 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 王维、 有王维、孟浩然等。
诗歌的分类鉴赏
诗歌的分类鉴赏 按表达方式 1、抒情诗 、 2、叙事诗 、 3、哲理诗 、
诗歌的分类鉴赏
按诗词内容 咏史(怀古) 一、咏史(怀古)诗 二、咏物诗 三、山水田园诗 四、边塞诗 五、思乡怀人诗 六、送别诗 七、羁旅行役诗 八、哲理诗
一、咏史(怀古)诗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 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 般融进了诗人主观情感,以史咏怀, 般融进了诗人主观情感,以史咏怀,以史诵 以史讽今。 人,以史讽今。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 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 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 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 者荒淫无耻, 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 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刘禹锡、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咏物诗范例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正面描写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侧面烘托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 李商隐《 李商隐
咏物诗鉴赏步骤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内在品性。 内在品性。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结束语
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 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 加强对古典诗歌的学习, 加强对古典诗歌的学习,不仅可 以增强我们的阅读鉴赏能力, 以增强我们的阅读鉴赏能力,也 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
六、送别诗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塞上长城空自许, 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 已先斑”。 已先斑”
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 风貌, 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 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 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