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质量问题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管桩周工作总结报告

管桩周工作总结报告

管桩周工作总结报告
近期,我们团队在管桩周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内容。

在本阶段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内容,对管桩的设计、施工、监
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并组织实施了相关的工作。

二、工作成果。

在这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对管桩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管桩的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跟踪和记录,形成了详细的监测报告;与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

三、存在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管桩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及时加以解决;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管桩施工的安全管理,
进一步完善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之,我们在管桩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接
下来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完善和提高,为管桩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爆桩原因总结

爆桩原因总结

XXXX桩基爆桩分析报告XXXX小区施工完成,针对XXXX项目桩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爆桩比较频繁的区域进行重点讨论,结合地质勘探报告及各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总结爆桩原因。

桩基工程在压桩过程中,其压力值突然显示为0,说明管桩在地下某个部位造成桩身断裂。

此特征可判断为爆桩,管桩一旦爆桩,不能作为工程桩使用。

必须由设计院以技术核定单形式进行补桩处理。

XXXX小区桩基工程于10月14日开工,12月14日全部完工,期间总共爆桩84根,施工单位提供各栋楼的爆桩数据:XXXX爆桩统计由上表统计爆桩情况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14#、16#、17#、18#,由施工单位提供的数据,其爆桩深度都集中在距标高2m以内,此土层地勘报告中处于砂姜粘土层,砂姜直径为0.5~2cm,含量约为5﹪~15﹪。

其特点是干强度高,韧性高。

1.一标段14#爆桩12根,16#爆桩11根,压桩压力值都达到2000kN(承载力设计值为1600kN)以上,超过承载力设计值400KN;2.二标段17#爆桩11根,压桩压力值都达到2000kN(承载力设计值为1500kN)以上,超过承载力设计值500KN;3.18#爆桩11根,压力设计值是2400kN,其中有部分桩爆桩时压力值未达到设计值;4.爆桩集中区域主要集中在16#楼侧、17#楼东侧,14#楼北侧,此区域有一条3m宽道路,道路两旁房子比较集中,老基础未清理干净,大石块较多。

针对上述爆桩情况,总结出爆桩意见如下:1.管桩质量:①强度不够(18#楼为例,未达到设计值就产生爆桩)②桩身有孔洞、蜂窝(16#楼为例,先期爆桩较多,加强桩身检查后,效果明显)③管桩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造成管桩受损2.施工工艺:①管桩施工时垂直度不够,造成压力偏心②两管桩焊接处截面不平整,造成压力偏心③压力过大,超过承载力设计值,达到管桩承载力极限值,造成爆桩3.外界因素:①施工场地地下基础未清理干净,有大量石块,造成管桩施工时桩头因石块挤压而偏位,极易引起爆桩。

管桩桩基验收评估报告

管桩桩基验收评估报告

管桩桩基验收评估报告桩桩基验收评估报告的目的是对桩基工程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其质量是否合格、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展是否按照计划进行等。

报告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桩基工程的执行情况、施工质量、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下面是一份示例的桩桩基验收评估报告,供参考。

一、项目概况本次桩基工程验收评估是针对位于XX地区XX街道X号的X楼建筑工程进行的。

该工程于XX年XX月XX日开工,预计工期为XX个月,施工单位为XX公司。

二、验收评估内容1. 桩基施工情况评估:(1)桩基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

(2)桩基施工过程中是否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3)桩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相关资质证书是否符合要求。

2. 施工材料评估:(1)桩基施工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2)施工材料的检验报告是否完备,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 机械设备评估:(1)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2)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安全可靠。

4. 桩基工程质量评估:(1)桩基的竖向和水平位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桩基的强度、稳定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桩基的外观质量,如表面平整度、光洁度等是否达到要求。

5. 监理报告评估:(1)监理单位对桩基工程进行的检查、验收情况,是否存在重大质量问题。

(2)监理报告中对桩基工程质量的评估和建议。

三、评估结果根据对桩基验收评估的全面分析,评估结果如下:1. 桩基施工情况评估:经实地查看和对比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桩基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未发现施工方案未按照要求执行的情况。

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桩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高,管理水平良好,相关资质证书齐全。

2. 施工材料评估:桩基施工所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

材料的检验报告齐全,质量达到要求。

3. 机械设备评估: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满足施工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桩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处理方法及实例分析

桩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处理方法及实例分析

案例6、菏泽某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二、处理原则和方法;
处理原则:
1、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
2 、分析是否扩大检测范围
3、分析质量问题对基础安全的影响,特别是对沉 降的影响。
4 、综合考虑加固方案
二、处理原则和方法
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1、打孔注浆法 2、预压法 3、复合桩基或复合地基方法 4、补桩加固法 5、综合加固方法
Q9 6( k0N0)
67# 77# 85# 96#
案例4、北京某CFG桩
案例5 黑龙江某预应力管桩
0
920
1840
2760
3680
4600
0
Q(kN)
2
4
6
8
10
12
14
16
18 s(mm)
0
460 920 1380 1840 2300 2760
0
Q(kN)
2
4
6
8
10
12
14
16
18 s(mm)
1860
2480
3 1 0 0 Q 3( k7N 2) 0
0
10
20
166#
30
224#
40
243#
50
60
s(m m )
案例3 承德某嵌岩桩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s ( m 8m0 )
Hale Waihona Puke 160032004800
6400
8000
3、加固效果
竣工后沉降很快稳定,沉降均匀、最大沉 降仅有20mm。
四、几点提示
1、桩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不能简单满足承 载力要求,应考虑地基变形和基础沉降;

《关于爆桩原因分析讨论报告》

《关于爆桩原因分析讨论报告》

《关于爆桩原因分析讨论报告》参加单位:贞元集团总工办:张一分贞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李俊法、成新光、岳正青、卢宏伟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付进省、付普超勘察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研究院:王占高郑州广源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邵长东、张勃然、任其伟202x年8月29日上午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生产厂家在甲方现场办公室共同对枫林水郡二期d地块工程桩爆桩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分析原因:造成爆桩的主要原因有:①桩身的质量原因;②现场施工工艺的原因;③地质情况原因;④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保守原因;通过对管桩施工情况汇总如下:①材料方面。

每车桩进厂时都有桩厂出具的产品合格证及管桩质量自检报告,管桩进入现场通过管桩外观检查并没有发现外观质量缺陷。

②施工工艺方面。

现场所施工的每一根桩都经过现场监理的旁站监督,对施工工艺要求的桩身垂直度、接桩焊接和空位单技术参数的检查均符合管桩施工工艺要求。

③地质方面:勘察报告显示:地面下15~16m处有一软弱土层会影响对桩的约束力,该土层的约束力小于大压力作用时桩身产生向外的拱力,现场大部分在此爆桩;第8、9层土质相对比较复杂,第9层土为卵石层,分布不匀,在较大外力时会由于土质不匀,有硬物或卵石致使桩产生偏心受压,桩下端位移产生爆桩。

④设计方面。

从设计方面单桩承载力(2200kn)较大也是导致爆桩的原因之一。

经过对上述爆桩原因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四个方案:1、调正桩长变短,增加桩位数量。

2、在现有的情况下在桩头上加桩尖继续压桩,先做少量试验合格后再大量施工。

3、采用螺旋钻引直径400mm的孔后再压桩。

4、采用引135mm小孔后,在桩头上加桩尖继续压桩。

按上述结论项目部、监理部建议公司组织设计勘察施工等参加单位进一步论证,确保爆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最终确定的桩基施工方案:一、桩基施工前,先开挖土方,缩短压桩桩身的入土长度(因为:入土长度越长摩擦力越大,和爆桩成正比,桩车身越长,容易折、爆桩的系数高)挖土深度爆桩桩机的工作面和桩位设计标高(﹣7.25m)上50cm处停止开挖,再将桩机移到开挖后的坑基内压桩。

预应力管桩常见质量问题、原因与预防措施

预应力管桩常见质量问题、原因与预防措施

预应力管桩常见质量问题、原因与预防措施1桩身断裂(1)现象:在进行压桩工序时,悬臂身如果突然倾斜错位,而桩尖处土质无特殊变化,贯入度却突然加大,屈服油缸的油压表计显示突然下降,机台晃动亚种,这时可能就发生桩弊病身断裂的质量问题(2)原因:①桩身加工的弯曲度已经超过规范规定,桩尖改变桩的纵轴线较过大,压桩过程中桩体弯曲或弯曲;②桩入土后,遇到坚硬障碍物(岩石、旧埋设物),把桩尖挤到一侧;⑧插桩本身不垂直,在压入某深度后,用移机方法来纠正,使桩体产生弯折;④多段桩施工时,相连接的两段钢线不在同轴线位置上,焊接后产生弯曲;⑤桩材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在堆放、吊运准备工作中已经产生裂纹或断裂而没不曾被发现。

(3)预防措施:施工前应该清扫干净桩位下的障碍物,必要时应该对每个桩位用针探检查;②加强桩材检查,如果桩身弯曲超过有关规定(L/1Oo0且<20mm)或者桩尖不在之上桩纵轴线上不会使用;③在插桩施工中已经发现桩身不垂直就立即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后若大面积发生严重倾斜.不能采用移机方法处理。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段桩在同轴线上.端面间隙应该加垫铁片接合处并塞牢;④桩的堆放和吊运应严格执行规范规定,若桩身逾出现裂缝且超过验收标准必须严禁使用。

2桩顶损坏(1)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损坏。

(2)原因:①桩材混凝土配合比不好,施工中控制不严格,养护做的不好;②桩顶端面不平整,导致底端桩顶端面与桩轴线之间不垂直;③桩顶与赠桩杆的接触部位不整齐,送桩时导致桩顶端面局部应力集中而损坏。

(3)预防措施:①制作桩体时,离心要均匀,桩顶加密箍筋要确保位置准确,并按规范养护;②沉桩后前必须检查桩顶是否检测有凹凸的现象,保证端面垂直于中心线,桩尖不得偏斜,若不符合规范要求严禁使用,或经过必要拔除处理正规合格后才能使用;③检查送桩杆与杆桩身的接触面硬质,如不平整必须通过相关处理才能使用。

3桩位偏移(1)现象:在静力压桩过程中会,相邻桩身产生横向位移过大或桩身上浮(2)原因:①桩进入土层后,可能遇到七块坚硬的岩石,将桩尖挤到一侧;②多段桩施工时,毗连的两段桩轴线不一致,焊接后新筑股份整体弯曲;⑧桩基供应量过多且桩距不大,静力压桩时土层被到极限后必然向上隆起,相邻的桩被拔起;④在软土地基场地中所施压密集群桩时.由于压桩引起的超一侧水压力过大将相邻的桩体推向油滴或起浮。

管桩引孔弊端分析报告

管桩引孔弊端分析报告

管桩引孔弊端分析报告
引孔是指在地下进行的一种工程方法,通过机械开挖将土壤或岩石挖掘出来,然后填充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形成强固的基础支撑。

然而,管桩引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弊端,下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管桩引孔会造成土壤破坏和土层位移问题。

在开挖引孔时,周围土壤受到振动和冲击力,容易引起土壤的破碎和位移。

特别是在软土或松散地质条件下,引孔过程会导致土层的松动和变形,增加了地基工程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其次,管桩引孔工序复杂,工期长。

引孔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挖掘,涉及到多个工序,如洗孔、扩孔、连接等。

这些工序涉及到机械操作、材料供应和人工安装等多个环节,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也容易出现工期延误和施工质量问题。

另外,管桩引孔过程中还存在风险与安全隐患。

由于开展引孔通常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

然而,引孔作业往往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进行,如存在地下管线、地下水层等,一旦操作失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最后,管桩引孔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

引孔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振动和尘土等,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和污染。

尤其是在城市密集区域进行引孔施工,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管桩引孔虽然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方法,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弊端。

因此,在进行管桩引孔工程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预防措施,以确保引孔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报告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报告

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报告1. 项目概述本文档是对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检测进行报告的汇总。

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工程技术,用于加固地基和支撑建筑物。

本次质量检测旨在评估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能够安全可靠地承载建筑物荷载。

2. 检测方法和设备本次质量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和设备:- 监测点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预应力管桩附近选择合适的监测点进行测量。

- 钢筋定位检测:利用金属探头和定位设备测量预应力管桩中的钢筋位置和数量。

- 压力测量:使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计测量预应力管桩的预应力水平,以评估其强度和稳定性。

- 隐蔽性检测:采用超声波和雷达等无损检测技术,对预应力管桩进行隐蔽性检测,以评估其内部质量和存在的缺陷。

3. 检测结果根据质量检测的结果,针对每个监测点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检测结果总结:监测点1- 钢筋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监测点1附近的预应力管桩钢筋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 压力测量结果显示,监测点1附近的预应力水平处于合理范围内,满足强度要求。

监测点2- 钢筋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监测点2附近的预应力管桩存在钢筋脱位情况,需要进行修复和加固。

- 压力测量结果显示,监测点2附近的预应力水平较低,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

监测点3- 隐蔽性检测结果显示,监测点3附近的预应力管桩存在内部缺陷,需要进行修复和加固。

4. 建议和措施根据质量检测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针对监测点2的预应力管桩,需要进行钢筋修复和加固工作,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对监测点3的预应力管桩进行内部缺陷修复和加固,以提高其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5. 结论根据本次预应力管桩质量检测的结果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将有助于确保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符合设计要求的预应力管桩,可以保证其能够安全可靠地承载建筑物荷载。

最后,维护和定期检测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将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预应力基础管桩桩施工检验评估报告

预应力基础管桩桩施工检验评估报告

预应力基础管桩桩施工检验评估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预应力基础管桩桩施工进行检验评估,以验证施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提供改进建议。

2.施工背景预应力基础管桩是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次施工涉及的桩基工程位于XX地区XX工地,工程规模为XX。

3.施工检验方法根据相关标准和施工图纸,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预应力基础管桩桩施工进行检验评估:桩身检测:使用超声波无损检测仪对桩身进行全程检测,检测桩身质量和存在的缺陷。

承载力试验:采用静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测定桩的承载力,评估桩的稳定性。

接头检验:检查管桩间的接头,确保接头的连接质量和牢固性。

4.检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详细的施工检验,我们得到以下结果和分析:桩身检测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桩身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部分桩身存在轻微的缺陷,但对桩的整体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

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桩的承载力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头检验结果显示,管桩间接头连接质量良好,无松动和脱落现象。

5.结论与建议根据对预应力基础管桩桩施工的检验评估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施工质量整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针对存在的部分桩身缺陷,建议进行修补和加固,以进一步提高桩体的质量和可靠性。

建议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以确保桩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6.总结本文档对预应力基础管桩桩施工进行了全面的检验评估,通过相应的检验方法得出了切实可行的结果和建议。

建议相关部门和工程施工方根据本报告的结论和建议,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措施,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1、挤土效应和振动影响原因分析:静压法施工预应力管桩属于挤土类型,往往由于沉桩时使桩四周的土体结构受到扰动,改变了土体的应力状态,产生挤土效应;桩机施工过程中焊接时间过长;桩的接头较多而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歇在硬夹层;施工方法与施工顺序不当,每天成桩数量太多、压桩速率太快、布桩过多过密,加剧了挤土效应。

防治方法:(1)控制布桩密度,对桩距较密部分的管桩可采用预钻孔沉桩方法,孔径约比桩径小50-100MM,深度宜为桩长的1/3-1/2,施工时应随钻随打;或采用间隔跳打法,但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形成封闭桩。

(2)控制沉桩速率,一般控制在1m/min左右;并制定有效的沉桩流水路线,并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宜先高后低,若桩较密集,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筑物时,宜从相邻建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向远进行;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的桩,待承台内其他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有围护结构的深基坑中的静压管桩,宜先压桩后再做基坑的围护结构,这样的施工顺序可以避免由于基坑四周的围护结构使压桩的土体无法扩散,造成先施工的管桩被后施工的管桩挤上来,使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又避免了在基坑的压桩过程中土体扩散而挤坏四周的围护结构及降低基坑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同时应对日成桩量进行必要的控制。

(3)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消除部分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现象;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开挖地面排土沟,消除挤土效应。

(4)沉桩过程中应加强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观测、监护,对靠近特别重要的管线及建筑物处可改其它桩型。

(5)控制施工过程中停歇时间,避免由于停歇时间过程,摩阻力增大影响桩机施工,造成沉桩困难。

同时,应避免在砂质粉土、砂土等硬土层中焊接,制定合理的桩长组合。

桩基工程监理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总结

桩基工程监理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总结

桩基工程监理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总结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桩基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桩基工程的监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本文将就桩基工程监理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桩头炸裂问题桩头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炸裂问题,主要原因是锤击过程中孔口处不够平整,导致桩头裂缝产生。

解决方法是在锤击之前,要对孔口进行仔细检查,保证孔口平整,避免桩头炸裂。

2. 桩身偏斜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桩身容易出现偏斜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作业不规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在桩身施工过程中增加监测点,对桩身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桩身偏斜问题。

3. 桩基沉降问题桩基沉降是桩基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承载层土质不均匀或太松软,引起沉降不均匀。

为避免此问题,可以在施工前进行土壤勘察,选择合适的承载层,提前进行地基处理,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沉降。

4. 桩基混凝土质量问题桩基混凝土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混凝土骨料不合理、水灰比过大或过小以及混凝土硬化时间不合理等。

在监理中应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对混凝土的配制工艺进行监督,确保混凝土的配比合理,以提高桩基混凝土的质量。

5. 桩基质量监督缺失在桩基工程监理中,有时会出现质量监督不力的情况,导致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因此,监理人员要加强监管力度,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

6. 施工工艺不规范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不规范是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制定详细的工艺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在桩基工程监理中,质量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监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与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沟通,共同找到并解决问题。

管桩产品出厂检测报告

管桩产品出厂检测报告

管桩产品出厂检测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公司生产的管桩产品进行出厂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检测标准管桩产品的检测按照国家标准GB/T 50781-201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进行。

该标准包括了外观检验、尺寸和偏差、抗震性能、强度和屈服强度等项目。

3. 检测设备本次检测使用的设备包括:- 金属硬度计- 理化试验仪- 压力试验机4. 检测项目及结果4.1 外观检验针对管桩产品的外观进行检验,确认是否存在表面缺陷、开裂、氧化等情况。

经过检测,所有管桩产品均符合外观检验要求。

4.2 尺寸和偏差检测测量管桩产品的长度、直径、壁厚等尺寸,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

所有管桩产品的尺寸及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符合标准要求。

4.3 抗震性能检测使用振动试验仪对管桩产品进行抗震性能检测。

产品在不同振动频率下的振幅变化符合标准要求,证明其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4.4 强度和屈服强度检测使用理化试验仪进行管桩产品的强度和屈服强度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满足标准要求,并且具备较高的屈服强度。

4.5 耐腐蚀性检测针对管桩产品进行盐雾试验和腐蚀试验,验证其耐腐蚀性能。

经过试验,产品表面未出现明显腐蚀和损伤,符合标准要求。

5. 检测结论根据对管桩产品的全面检测及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管桩产品外观完好,表面无缺陷、开裂以及氧化等现象;- 尺寸和偏差符合标准规定,产品尺寸稳定;- 产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强度和屈服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 产品表面耐腐蚀性能良好,适用于各种环境。

综上所述,某公司生产的管桩产品通过了出厂检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正常投入市场并使用。

注:本报告为出厂检测报告,仅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

对于产品在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本报告不负责任。

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方案

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方案

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方案一、露桩和短桩由于持力层高低起伏,设计对桩长未及时调整,当桩插入持力层一定深度(一般为2米)就无法打入而终止,使桩身露出设计桩顶过多(一般1-2米,多则5-6米)而形成露桩。

同样,由于持力层起伏变化,沉桩到设计标高还未进入持力层或贯入度还很大,仍需继续沉桩,就形成了短桩。

(一)原因分析1.勘测资料误差较大或勘测精度不够,未能查清持力层起伏变化情况和持力层性质。

2、持力层变硬,沉桩时难以继续打入。

或持力层变软,沉桩时贯入度太大,还要继续沉桩。

3、打桩机械与设计桩长及持力层性质不匹配。

打桩机能量小,使本来还可继续打入的桩而被迫终止;或打桩机能量太大,使本来已满足贯入度要求的桩还能继续打入。

(二)防治及处理方法1、查清原因。

首先从分析勘测资料入手,在持力层起伏变化较大处补充勘测。

重要柱子位置应布置钻孔查清持力层深度和性质。

对于重要建筑物,勘测单位应提交"持力层等高线图"或"持力层等深线图"。

2、现场试桩时根据试桩情况确定终止打桩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实行"双控"既控制桩长又控制贯入度。

对摩擦端承桩,应以贯入度为主,桩长为副。

锤击式桩机,贯入度受锤重和打桩机械的影响较大,应加以注意。

静压式桩机,可以桩机上液压表读数来控制。

据笔者经验,液压表上显示的最终压力达到2.0-2.5倍设计单桩承载力即可终止。

如杭州某小高层基础采用管桩,设计单桩承载力为1600KN,沉桩时静压桩机最终压力表读数达到400OKN即可终止,打桩结束后,做单桩静载荷试验,单桩极限承载力大于3500KN,满足了设计要求。

3、设计单位应根据试桩资料及时调整桩长,并通知管桩生产厂家,及时调整每节桩长与桩身匹配。

4、如因打桩机械能量太小或太大,无法与桩长及地质条件相匹配,那就更换打桩机。

5、对露出地面的桩应截桩。

截桩可采用人工凿桩,方法是先将不需截除的桩身端部用钢抱箍抱紧,然后沿钢箍上缘凿沟槽,再行扩大截断,钢筋可用气割法切断。

桩基工程检测不合格处理案例浅析

桩基工程检测不合格处理案例浅析

桩基工程检测不合格处理案例浅析桩基础是房屋建筑最重要的子分部工程之一,但因为施工成品属于地下隐蔽工程的原因,往往只能从勘察报告和桩基检测上判断施工质量是否合格。

如果出现桩基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则处理起来往往也比较复杂。

本文结合笔者在监督工作中遇到的一个特殊工程案例对桩基检测不合格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考。

一、案例概况本案例是一个宿舍建筑物,建筑面积22534平方米,地上19层,地下1层,基础为桩基础,采用直径为500mm,壁厚125mm的高强预应力管桩,设计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200Kn,工程桩数共213根,承台数为43个。

根据笔者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对管桩进行了低应变检测,检测结果均为Ⅰ类桩,符合设计要求。

在低应变检测完成后,对3根桩进行抗压静载试验,结果出现了1条合格(123号桩),2条不合格(92号、136号)。

检测结果出来后根据《JGJ106-2014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扩大复检,复检4条桩,其中有1条未达到设计要求(80号桩),另外三条达到设计要求。

两次静载试验结果详见下表:二、处理过程及结果笔者所在地区对桩基检测不合格的处理程序一般为: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专项检测结果不合格等异常情况时,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按通常做法需要直接进行复检的(如基桩静载1根不合格需复检2根等情况),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比较复杂的,则由工程各方开会讨论确定下一步处理方案并形成会议纪要,质监机构参与监督。

[1]如果检测合格则由设计单位对第一次检测不合格的桩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则进入下一步工序施工。

如果扩大复检不合格则由设计单位复核后出具加固处理方案,对增加的桩也需要进行承载力检测,经检测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如果第一次桩基检测不合格率太高,或者补桩后经检测也不合格,同时经设计单位复核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话,笔者所在地区曾经发生过原桩基础全部废弃掉,变更基础形式重新出具施工图纸施工的工程例子。

管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管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管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摘要:本文笔者结合某工程案例,重点介绍管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类别、原因分析、常用处理方法。

关键词:管桩;单桩承载力;处理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an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common in the pipe of the category, cause analysis,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ethod.Keywords: pipe; Single pile bearing capacity; processing测量放线差错;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常用处理方法:打桩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作出正确处理方案。

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

一般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纠偏法、扩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别简要介绍:1、补沉法。

预制桩人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2、补桩法。

可采用下述两种的任一种:(1)桩基承台前补桩。

当桩距较小时,可采用先钻孔,后植桩,再沉桩的方法。

(2)桩基承台或地下室完成再补静压桩。

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承台或地下室结构承受静压桩的施工反力,设施简单,操作方便,不延长工期。

3、补送结合法。

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

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4、纠偏法。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两篇)

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两篇)

引言概述:预应力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通过预应力钢束对钢管桩施加预应力,增强其抗弯和抗压能力。

本文是关于预应力管桩首件总结报告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通过对首件施工的总结,可以为后续工程提供指导和经验。

正文内容:1.施工困难与问题1.1预应力钢束的布置问题1.1.1钢束的位置与桩身位置不一致1.1.2钢束较长,增加了施工难度1.1.3钢束与桩身的粘结问题1.2混凝土灌注问题1.2.1混凝土流动性不佳1.2.2混凝土灌注力不均匀1.2.3混凝土与预应力钢束的配合关系1.3钢管桩的安装问题1.3.1桩的垂直度控制难度大1.3.2桩端部的连接不牢固1.3.3钢管桩的水平度不符合要求2.解决方法2.1预应力钢束的布置问题解决方法2.1.1提前制定详细的工程图纸2.1.2使用定位器辅助布置钢束位置2.1.3加强钢束与桩身的粘结强度2.2混凝土灌注问题解决方法2.2.1使用高流动性混凝土2.2.2加强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振捣2.2.3预应力钢束与混凝土之间添加黏结材料2.3钢管桩的安装问题解决方法2.3.1加强施工现场垂直度的控制2.3.2采用专用连接件加固桩端连接2.3.3使用水平仪进行钢管桩的水平度检测3.施工经验与教训3.1加强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3.2严格遵守工程图纸要求3.3施工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3.4加强团队合作与沟通3.5引以为戒的问题与错误4.工程实施效果评价4.1预应力管桩的强度和稳定性提升4.2地基处理效果显著4.3增加了结构的承载能力4.4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5.后续工作建议5.1加强对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学习5.2完善施工工艺与流程5.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与管理5.4定期进行工程验收与评估5.5深入总结施工经验,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总结:通过对预应力管桩首件施工的总结,我们发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法和经验总结,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PHS工程桩出现缺陷的原因分析与加固措施

PHS工程桩出现缺陷的原因分析与加固措施

PHS工程桩出现缺陷的原因分析与加固措施倪浩群【摘要】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简称PHS工程桩)因其施工便利性、经济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流塑、软塑状态土层的地基工程项目中.但由于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采用多节预制打入桩施工法时,经常会出现桩倾斜、断桩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整根桩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以上海地区某医院病房楼工程基桩桩身发生的质量事故为例,通过对地质概况、桩基施工及检测、桩内摄像等情况的阐述,分析了质量事故产生的缺陷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补强灌芯、动力复位后等强灌芯、锚杆静压桩补桩等加固措施,使工程质量事故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性.【期刊名称】《建筑施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309-312)【关键词】PHS工程桩;动力复位;缺陷因素;加固措施【作者】倪浩群【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建筑建材业管理所上海 20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53.31 工程桩基概况某医院迁建工程包括门急诊楼、医技楼、1#病房楼、2#病房楼、后勤楼、行政楼等单位工程,桩基主要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

其中1#病房楼采用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是整个迁建工程中规格最大的桩型,总计工程桩数量为585 根,其中抗压桩560 根,抗拔桩25 根(分布在车道和北侧外墙下)。

抗压桩为PHS-A500(300),桩长22~24 m,分为2 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 510 kN,单桩试桩荷载3 750 kN;抗拔桩为PHS-AB400(250),桩长24 m,分为2 节,单桩竖向抗拉承载力标准值440 kN,单桩试桩荷载1 050 kN。

2 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自地表至55.0 m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土层,主要由软弱的黏性土、稍密-中密粉性土和中密-密实的粉砂组成,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

该项目基地的土层可分8 层,其中第①、⑦层又各可分若干亚层。

滨海光伏项目PHC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和常见问题处理

滨海光伏项目PHC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和常见问题处理

滨海光伏项目PHC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和常见问题处理摘要:西北地区弃光限电情况日趋严重,而滨海地区丰富的光资源、就地消纳能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企业向此倾斜。

PHC管桩因其具有施工速度快、桩身质量有保证、单桩承载力高等特性被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光伏项目广泛采用。

通过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渔光互补项目施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PHC管桩施工经验,本文就管桩施工质量控制及常见问题的处理进行了总结,可为滨海地区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PHC管桩质量控制环裂1.前言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渔光互补项目位于山东省昌邑市,项目装机规模100MWp,本项目充分利用潍坊昌邑市滨海水产养殖区,将当地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建设的生态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实现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的双重效益。

光伏支架基础采用PHC300-70预应力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桩长6米。

全场管桩工程量共计254058米。

工程区属土层为粉砂层,地勘层厚8米无揭露。

2.工程特点滨海渔光互补项目多布置在水产养殖池或盐田内,土质以粉砂为主,地表覆有少量腐殖层,坝多坡陡、厂区内交通不便,受雨雪天气影响较大。

池塘深度在3-4米之间,表层土质受扰动后易陷车、扬尘大、受雨水冲刷边坡不稳定。

因池塘两侧布置有进水渠及排水渠,需做好海水倒灌防范措施。

项目投产后,海水浸泡及盐碱土腐蚀环境对基础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因此PHC管桩施工质量是保证电站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3.PHC管桩施工质量控制3.1施工工艺本工程PHC管桩施工采用250A型高频振动液压锤头搭配360型挖机进行施工,锤重2.1吨,振频2800次/分钟,激振力38吨。

该机械无需外部能源,具有行走方便、自主拾桩、打桩速度快、适应规模化施工等特点。

工艺流程: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复核桩位→拾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沉桩→终止压桩(至设计标高)→桩身质量检测3.2施工工艺质量控制(1)沉桩顺序:本工程PHC管桩为单排布置,管桩桩径小、间距大,不考虑挤土效应。

预应力管桩自评报告

预应力管桩自评报告

预应力管桩自评报告自评报告目的是对预应力管桩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以便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报告将分为项目概述、工作评估、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四个部分进行描述。

一、项目概述预应力管桩工程项目是在市区进行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预应力管桩是一种新兴的基坑支护方法,具有高承载性能和良好的抗弯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

本工程包括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并由我公司负责实施。

二、工作评估2.1设计评估本工程的设计全面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方案合理。

设计团队从地质勘探资料出发,有效地确定了桩长、桩径、桩间距等重要参数。

设计图纸和计算书详细、清晰,方便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设计中还注重了预应力钢筋布置和张拉预应力的方案,确保了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2.2施工评估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工程进度进行有序展开,保质、保量、保进度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施工,有效防止了错误和失误的发生。

施工现场管理严密,安全措施到位,工人们遵守规范操作,保证了人员安全。

2.3质量控制评估质量控制是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预应力管桩项目尤为重要。

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控制质量。

在材料选择上,严格按照标准选用优质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施工细节,确保施工质量。

并对关键节点进行全程监控,确保预应力管桩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问题分析在项目实施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3.1基坑开挖与支护不到位在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对基坑开挖顺序和支护的要求理解不足,导致基坑开挖平整度不达标,以及支护承载能力不足。

这给后续的预应力管桩安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也增加了整个工程的风险。

3.2施工工艺不完善在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

例如,张拉预应力时,有时候使用的张拉力不够,导致预应力管桩的承载能力不稳定。

此外,在锚固处理过程中,由于工艺不完善,锚固的效果不理想,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常见质量缺陷的产生及预防(2)产生壁露石的主要原因如下:1、混凝上配合比不佳按现代混凝土设计理论,力求使混凝土各组分达到最大密实度,这就要求石子的表面由砂浆包裹,石子间的空隙由砂浆填充并有一定的拨开系数,同理砂子表面由水泥浆包裹,砂子间的空隙由水泥浆填充并有一定的拨开系数,而水泥表面则被极性水分子所吸附,用水量则根据水泥性质和用量、减水剂的性质、混凝土工作要求而定。

在离心过程中所有粒子都受到离心力,质量大的离心力大,要往外壁移动,便产生宏观沉降分层,但是砂浆、水泥浆也必须是填满石子间空隙后才被往壁挤,形成砂浆层与净浆层,如果水泥用量少、砂率低,使砂浆总体积小于或接近于石子的空隙率,或虽已超过空隙率,但拨开系数考虑不够,便产生局部露石现象。

所以我们要合理综合考虑混凝土的配方,不仅要满足一定的拨开系数,而且要考虑因增大砂率而造成的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在做试配时薄壁桩可考虑比厚壁桩适当增加砂率1-2个百分点,并在生产上试做几根观察情况,以确定生产配方。

2、石子级配不良、砂子不好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第(1)点的情况,但是由于石子级配、形状不良,针片状含量较高,在离心时不能顺利沉降,针片状石子沉降阻力大,或者已经沉降,但后面的石子与其相互顶死而露石。

另外在使用淡化砂的厂家中,砂子含有较多的贝壳,它也会造成石子沉降的困难而露石,所以严格控制砂中的贝壳含量(特别是大贝壳)也是非常重要的。

3、离心制度管桩混凝土基本是属于小坍落度的畴,由于掺入的高效减水剂而使坍落度损失相当快,这一点在夏季生产时尤为突出,所以要强调管桩中、低速时间的重要性,时间过短是造成露石的重要原因。

离心时不是通过布料均匀、慢慢提高速度,而是未形成均匀沉降就进入高速,使石子之间相互顶死,层石子进不到外层,随着离心时间的推移,壁越来越硬,石子便留在了壁。

故而,在制定离心制度时,特别是薄壁桩的离心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中、低速时间,适当延长中速及低速时间,这一点与制管有所不同。

同时,也要注意低速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造成桩头偏薄现象。

4、离心不平稳由于长期生产后,钢模、离心机跑轮的变形,离心进入高速后,使钢模跳动,这种跳动是无规律的撞击,最终使管桩壁离不硬,石子进不到外层。

定期检查钢模的跑轮、平直度,以及离心机跑轮、各轮间的水平度是很重要的。

5、减水剂的选择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对露石也有影响,相容性不好时,易引发混凝土的泌水性增大,混凝土保水性不良,离心时管桩壁无法形成浆层,造成壁露石。

四、桩头螺丝孔空洞或桩头混凝土做空螺丝孔空洞及桩头混凝土做空对桩头的耐打性有重大影响,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和易性不良或混凝土太干硬,很容易造成本质量缺陷。

这要求配合比设计时要充分注重混凝土的和易性,特别是夏季生产时要控制好坍落度,不可过小或过大。

2、桩头缺料管桩在拉时,拉端会拉空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混凝土在喂料时两端喂料稍多,特别是拉头要多喂,并用工具把桩套的混凝土料填满,以使桩头混凝土离心时饱满。

3、离心制度不良离心时不注重中、低速时间,高速速度过快,都是造成桩头做空的外部原因。

4、工艺操作问题操作时拉螺栓未拧紧,离心时水泥浆沿着丝孔流出,造成桩头丝孔空洞,特别是人工上螺栓的厂家容易造成本质量问题。

5、桩套箍质量问题桩套箍不圆、桩套箍与端板焊接不牢或桩套箍焊穿,都易造成此缺陷。

故要加强桩套箍的进厂检验,装笼子时要及时修整并加装合适的密封条。

五、端面倾斜端面倾斜又是管桩厂的常见病,也是较难解决的质量缺陷,较严重的倾斜往往达到10mm左右(Ф600管桩),远高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0.5%D),在管桩施工时也易造成锤击应力集中而打烂桩头的事件。

1、钢棒长度问题同一根管桩所用的一束钢棒长度不一致,拉后因为作用于同一管桩截面的应力不同而造成端面倾斜,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1)切断长度不一致钢棒成品挺直度不好,放盘后产品弯曲度超过1mm/m,切断后势必实际长度不一致。

钢棒材料无问题,但切断机定位板出现松动或切刀运行不灵活都是造成切断后长度不一致的外部原因。

所以钢棒材料进厂时应加强检验,定期保养切断机。

2)镦头后长度不一致此缺陷一般为镦头机故障引起的,实际操作时可每镦50根钢棒应要求校正一次镦头机定位螺杆距离。

2、端板质量问题由于现阶段所用的端板大多数采用废钢浇注而成,材料在质量多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端板成品采用边打边弯折成型的工艺,在制作过程中免不了存在端板本身平面度超围。

在制作AB级以上管桩时,由于拉力较大,端板各向不均质而造成歪斜,这种情况在保持现有端板制作工艺条件下较难克服,要解决根本问题需相关部门联合治理。

(3)拉问题拉造成的端板倾斜,有锚具的问题,也有操作的问题。

1)拉机具拉分为拉和外拉, 600桩AB级以下的一般采用拉式,其它的一般为外拉式,外拉式一般不会造成端面倾斜,现主要谈谈拉方式。

拉的拉机分为悬挂式和落地式,一般情况下悬挂式在拉时二向上能自由活动,自动调心,操作工人只要掌握好上下高度即可,对避免端面倾斜有较好的效果,但该操作方式设备成本较高,在大型的管桩厂使用较多;中小型企业一般都使用落地式,该方式由于千斤顶的支撑套与钢模的支撑端面垂直度控制不好,在拉时往往造成管桩端面倾斜,所以操作时必须严格控制结合面处的垂直度(9%),这可有效地避免端面倾斜情况的发生。

有条件的厂家,应尽量使用悬挂式的拉模式,把原落地式改造一下也并不是难事。

2)拉丝杆和拉板拉丝杆和拉板直接承受拉力,丝杆与板之间的垂直度控制尤为重要,必须控制在0.5%以下,否则就会造成端面的倾斜度超标。

平时操作时,尽量减小对拉丝杆的碰撞,丝杆与拉板的配合紧密,有条件的可用加固板加固两者的刚度。

3)模具支撑架或拉小车不管是固定支撑或是拉小车上的活动支撑均应保证所有支撑架的水平度控制在5mm以。

4)钢模钢模在拉区的椭圆度是否符合要求也直接影响端面的倾斜度。

一般情况下端板的圆度较好,如果钢模拉区不圆,则在拉时端板与钢模壁摩擦力较大,甚至相互顶死,极易造成端面倾斜。

加强钢模的进厂检验及日常维护至关重要,出现问题时可用砂轮机磨平打圆滑。

六、表面裂缝本缺陷分为、外表面裂缝。

表面裂缝只要是深度不深、长度方向上不相互贯通,基本上对质量的影响较小,出现裂缝的原因一般是干缩裂缝或温度应力裂缝,裂缝一般也仅局限于浅表净浆层,离心时高速时间及速度控制好,使壁硬一些,同时注意普通养护足够的静停时间,升温、压蒸降温控制好就能解决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冬季生产和大雨、大风天生产时的温度控制,特别是压蒸时,出釜时外温差控制在80度为宜。

外表面裂缝形成的原因较复杂,也是重大质量问题,要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外表裂缝可分为环裂和纵裂,两类裂缝的成因不同,造成的后果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环形裂缝所谓的环形裂缝一般是沿管桩圆周方向上形成的裂缝。

该裂缝在管桩工厂生产、运输、施工过程经常见到,PTC桩、长度大于10米以上、A级桩较多,位置一般都在中部为多,环裂条数多的达十几条,少的也有一、二条。

形成的原因不外乎是拉和翻运过程。

1)拉拉不足或过分超拉均会引起应力的不足,造成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不足,当管桩长度较长时就很容易出现裂缝。

另外,钢棒材质、端板等原因造成的断筋、脱头等也使混凝土预压应力不足。

所以加强原材料检验是前提,同时在拉应力值的计算时要充分考虑油泵、千斤顶、端板与钢模的阻力等,而这些阻力不易计算,可按经验系数1.03统算,即按理论计算应力值后乘该系数得到的值作为生产用拉值。

2)动荷载管桩的预压应力是按静荷载的1.2倍安全系数进行计算的,同时考虑了1.4倍左右的安全系数,当外界的动荷载超过临界值时便会产生环裂。

动荷载来自管桩的生产、运输、施工等各个环节,尤其以运输及施工两者为甚。

管桩养护结束脱模、吊装时动作要轻,翻模时可在软沙地或软性垫层中进行,注意两桩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以免发生碰撞;吊运时轻吊轻放,出桩时保持桩位的平整,堆场层高合适,避免出现因堆高重量超过最底桩的抗裂弯矩而出现的裂缝。

另外,在养护池的放桩要合理,遵循“下大上小,下长上短,跑轮对跑轮”的原则。

同时,保证管桩混凝土脱模强度在C50以上也是减小预应力损失的有效办法。

运输过程中,特别是长管桩用短车运输时要注意两端悬挑的长度尽量控制在2米以,否则会造成沿支撑架出现环裂现象。

2、纵裂外表面的纵裂不仅影响管桩的耐久性,也会在施工时造成外表面成块脱落,造成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成熟度不足、压蒸制度不良、堆层过高等原因。

压蒸结束降压完成后,由于混凝土比热较大,同时釜管桩量较大,制品温度还未降下来,此阶段控制不好,就会因温度应力开裂。

在管桩养护完成出池或出釜时,此时混凝土成熟度不足,二根管桩碰撞时也会造成开裂。

这里的提法是成熟度而不是强度,因为成熟度更能反映此时管桩混凝土的实际情况。

成熟度与强度的最重要区别在于成熟度还多了一项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养护完成的管桩往往强度是100%达到甚至是大于设计强度的,但因混凝土部水化产物的晶型交错度及成长度不足,其抗拉性能是很差的。

碰撞拉应力超过此时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力就会产生纵裂。

堆放的管桩层数过多,上部管桩的重量之和作为压应力作用在下部管桩上,由于管桩是环形构件,受压时管桩下部混凝土表面同时因泊桑效应的作用而受拉,这个泊桑比约在0.2左右,如按10MPa的压应力计算,其表面受到的拉应力就在2MPa左右,这个数值表明已经足以使混凝土开裂。

所以堆场的地基处理和合理堆放层高就显得重要,否则损失是比较大,某厂曾经堆放问题造成约近万米的管桩开裂报废,教训是惨痛的。

另外要注意在拆模时,管桩与钢模的剧烈碰撞也会造成纵裂,起初缝隙较小,管桩施工时受锤击应力裂缝扩大而出现质量事故。

所以桩与模之间的距离也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七、表面软浆管桩的壁软浆指的是浮浆层或水泥净浆层较厚,浆层成波峰状或钟乳状的现象,严重时通桩出现。

由于软浆层强度较弱,在管桩截面方向,有效的承载面积大大减小,极大的削弱了管桩的承载能力,一般情况下软浆都伴随着壁的偏薄现象。

软浆出现的情况较复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水泥成分:水泥中C3A的含量较高,通常超过8%以上,有些厂家使用的水泥甚至达到了15%,具体原因在这里就不再累述,一般控制水泥中C3A 含量在6%左右为宜:胶凝材料:水泥或其它矿物外加剂过多,砂浆的拨开系数太大,也易造成软浆。

一般来说,在考虑混凝土强度及管桩正常成型情况下,可适当减少胶凝材料量,不仅可减小管桩混凝土蒸养时的收缩也可克服部分的软浆情况;另外,胶凝材料的细度过细,饱水性过好,离心时水分不易挤出,也易造成软浆,如现在水泥细度在1%以下,掺高比表面积的矿渣微粉等,具体表现在胶凝材料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大,所以选用胶凝材料时要整体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