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简答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阅读下面关于“雷雨发庄稼“材料,回答下列衬题NO和NO2都是空气污染物,通常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气体,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气体,NO2遇水立即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NO.硝酸再与土壤成分反应生成氮肥而增加土壤肥力,在雷雨天里,由于在高压条件下,空气中主要成分相互反应生成NO,故农村谚语中有“雷雨发庄稼”这一说法。

(1)上述所述材料中至少有_____个化学反应,NO的收集方法是_____。

(2)写出雷雨天生成NO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3)简要叙述怎样检验一瓶NO2气体是否混有NO气体?_____高压 NO;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氮,与样品二氧化氮气体解析:4,排水法;N2+O2→对比颜色,样品气体颜色浅,说明样品中混有一氧化氮,颜色相同,说明样品中不含一氧化氮。

【解析】(1)上述所述材料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再与土壤成分反应生成氮肥四个反应,一氧化氮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所以NO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高压 NO;(2)在高压条件下,氮气和氧气相互反应生成NO,化学方程式为:N2+O2→(3)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所以检验一瓶NO2气体是否混有NO 气体的方法是: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氮,与样品二氧化氮气体对比颜色,样品气体颜色浅,说明样品中混有一氧化氮,颜色相同,说明样品中不含一氧化氮。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准备制取氢气,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小强用100 mL的量筒量取了5 mL浓硫酸,就准备在量筒里加水稀释,小刚见了马上制止了小强的实验。

指出上述已完成的和未完成的实验操作中:(1)存在的错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知识点复习(培优)

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知识点复习(培优)

一、解答题1.已知:①一氧化碳气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②水具有灭火作用。

仔细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某同学用一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杯壁上出现水珠,一会儿火焰逐渐微弱,移开烧杯后火焰又恢复正常。

他想了想,于是又用一氧化碳做了相同的实验,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火焰变化现象。

(1)对此,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2)你的假设是______。

(3)该同学所采用的验证方法是(______)A.实验 B.调查 C.上网查询 D.和同学讨论(4)该同学用一氧化碳做相同的实验,目的是_____。

解析:火焰为什么会逐渐变弱烧杯内氧气浓度降低或热的二氧化碳聚集在烧杯中 A 进行对比实验(1)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烧杯内氧气浓度降低,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也不支持燃烧,导致了火焰变微弱,则可以探究火焰为什么会逐渐变弱。

(2)假设烧杯内氧气浓度降低或热的二氧化碳聚集在烧杯中,做相关实验。

(3)该同学采用的验证方法是通过实验的方法。

(4)用一氧化碳代替蜡烛重做实验出现相同的现象,说明火焰变化不是水造成的,为了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1)火焰为什么会逐渐变弱 (2)烧杯内氧气浓度降低或热的二氧化碳聚集在烧杯中(3) A (4)进行对比实验2.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1)欲除去污水中所含碎菜叶、废弃泡沫等杂质宜采用__________;(2)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

解析:过滤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2H2O2 2H2O+ O2↑催化作用【解析】本题考查了过滤,蒸发和实验制取氧气。

(1)污水中所含碎菜叶、废弃泡沫等杂质是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除去;(2) 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 O2↑;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到了催化作用;3.点燃一支蜡烛,把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过一会,你将在冷碟底部收集到亲手制得的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答出两点)解析:炭黑;蜡烛不充分燃烧可产生炭黑,蜡烛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碟子底部有炭黑;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炭黑说明蜡烛没有充分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蜡烛的成分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第一章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简答论述题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一、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答案: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2)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二、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答案: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三、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答案:(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四、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简答题(完整版).doc

简答题(完整版).doc

简答题第一章1、简述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

答:马克思两个最伟大的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而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P率,阐明了无产阶级活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有空想成为科学。

2、简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时代的需要本身即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二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着三个组成本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偿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什么?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重要意义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计算机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计算机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第1章,简答题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代,各时代主要特征是什么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特征是以电子管为元器件,软件方面用机器语言;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特征是以晶体管为元器件,软件方面用汇编语言取代了机器语言;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元器件;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部件,操作系统不断完善。

2、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个基本部件组成;工作原理采用二进制,程序和数据一样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程序。

3、60GB能存放多少汉字,每部书40万字,能存放多少本书=512*1024*1024*60=3221225.472万个汉字,=3221225.472/40=80530.6368本4、进行数制转换(220)D=(11011100)B=(dc)H=(334)O(3AE)H=(1110101110)B=(942)D5、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什么操作系统主要功能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6、第三代计算机语言和第四代语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三代语言属于过程化语言,第四代语言属于非过程化语言,用户不必给出解题过程的描述,仅需要向计算机提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可。

7、RAM和ROM的功能是什么,特点与不同之处是什么ROM特点是只能从中读出信息,不能向其中写入信息,在关机和断电后,ROM中的内容仍能保存,不会丢失,主要是存储厂家装入的系统引导程序、自检程序、输入输出驱动等;RAM特点是其中存放的内容可随机读写,但RAM中的信息具有易失性,关机或断电后信息会全部丢失,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所用数据都存放在RAM中。

8、115与-115的原码补码反吗-115:反00001100补00001101原1110011115:9、存储容量的单位有那些,关系如何B、KB、MB、GB、TB、PB作为存储器容量的单位,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1PB=1024TB.10、存储器的三级存储体系包括那些部分高速缓存、主存、辅存11、程序和指令有什么区别,简述指令执行过程计算机所能识别并能执行的每一条操作命令成为一条机器指令,程序是完成既定任务的一组指令序列;首先将要执行的指令从内存中取出送入cpu,然后由cpu对指令进行分析译码,判断该条指令要完成的操作,向各部件发出完成该操作的控制信号,实现该指令的功能。

心理学简答1-4

心理学简答1-4
(2)认知派学习理论:①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②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意义学习,即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③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④建构主义学习论: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15、举例说明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①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其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②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③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2)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一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由于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因此,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二是从间接转化途径考虑,主要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16、综合教学实践,设计一个指导对大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的训练方案。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理论观点。答:(1)构造主义:又称结构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人的意识经验或构造,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个基本元素。由于它把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归结为经验,同时又把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2)机能主义:认为意识是一个连续不断流动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更强调实用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应该把有效用的心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内容。(3)行为主义:一是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4)格式塔心理学: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5)精神分析心理学:主张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并表现在人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6)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编码、存储、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作用。(7)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认为心理学研究应以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的方法代替元素分析和实验法,采用以人为本的研究路线,运用整体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了人自我成长的需要,主张改善环境以促进人性的发展,以达到自我实现。

DB简答题

DB简答题
在BC范式的基础上消除非平凡多值依赖,则R属于第四范式。
4. 请从函数依赖的角度给出关系键码的定义。
答:如果一个或多个属性的集合{A1,A2,…,An}满足如下条件,则称该集合为关系R的键码:
(1). 这些属性函数决定该关系的所有其他属性;
(2). {A1,A2,…,An}的任何真子集都不能函数决定R的所有其他属性。
答:数据库设计既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其主要特点有:
(1). 数据库建设是硬件、软件和干件的结合。
(2). 从软件设计的技术角度看,数据库设计应该和应用系统设计相结合,也就是说,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把结构设计和行为设计密切结合起来。
3. 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试述其设计步骤。
第六章 简答题
1.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答: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为:
(1). 需求分析
(2). 概念结构设计
(3). 逻辑结构设计
(4). 数据库物理设计
(5). 数据库实施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2. 试述数据库设计特点。
4.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数据字典的内容通常包括:
(1) 数据项;
4. 在嵌入式SQL中如何区分SQL语句和宿主语言语句?
答:在嵌入式SQL中,为了能够区分SQL语句与宿主语言语句,所有SQL语句都必须加前缀EXEC SQL。SQL语句的结束标志则随宿主语言的不同而不同。
5. 嵌入式SQL如何解决数据库工作单元与源程序工作单元之间的通信?
答:数据库工作单元与源程序工作单元之间的通信主要包括:

医学生物化学 第一章到第九章简答 医学生必看

医学生物化学 第一章到第九章简答 医学生必看
(4)区分核苷酸、核苷和核酸三者的含义?
碱基和核糖(脱氧核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核苷(脱氧核苷);核苷(脱氧核苷)和磷酸以磷酸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即核酸。
第三章:
(1)酶与一般催化剂比较有哪些特点?
(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和一般催化剂相比,又具有本身的特点。
(3)RNA和DNA有何异同点?
化学组成:DNA由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D-2-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RNA由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D-2-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结构上: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但走向相反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RNA是单链结构。功能上:DNA的基本功能是以基因的形式荷载遗传信息,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RNA主要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有关
(5)糖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答: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产生能量最主要的途径,它不仅产能效率高,而且由于产生的能量逐步分次释放,相当一部分形成ATP,所以能量的利用率也高,简言之,即“供能“。
(6)肌糖原能否直接补充血糖?若能是怎样转变成血糖的?
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因为肌肉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肌糖原分解出6-磷酸葡萄糖后,经糖酵解途径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循环到肝脏,以乳酸为原料经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并释放入血补充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指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列。
多肽链在二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三维空间结构,即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第四章:
(1)血糖有哪些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为什么能保持动态平衡?

南京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知识点(含解析)

南京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知识点(含解析)

一、解答题1.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波义尔获得该成功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解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进行科学探究应有的品质有准备的头脑不会对偶然的现象和结论放弃探究,这是创新与发现的一条途径.故答案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进行科学探究应有的品质.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里(填仪器名称)。

(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

解析:广口瓶腐蚀胶帽(或沾污试剂) 引流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或向左盘添加药品,或添加药品,或添加氯化钠)【解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解答。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2)取液后的滴管,平放或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腐蚀胶帽(或沾污试剂);(3)过滤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4)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或向左盘添加药品,或添加药品,或添加氯化钠)。

3.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指导我们的生活。

(1)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标号)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变小(2)表1是部分物质在20℃时的溶解性;表Ⅱ是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第一章 流体的流动 思考简答题

第一章   流体的流动  思考简答题

第一章流体的流动思考简答题1.什么事连续性假设?质点的含义是什么?答:连续性介质假定是将流体视为无数流体微团或质点组成的连续介质。

流体致电是有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集合,在宏观上其几何尺寸很小,但包含足够多的分子,在微观上其尺寸度远大于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2.不可压缩流体在半径ri的水平管内流动,试写出以duz/dr表示牛顿粘度定律的表达式,其中r为管中心算起的径向距离坐标,ur为r处的流体流速。

答:????duz/dr3.黏性流体在静止时有无剪应力?理想流体在运动时有无剪应力?若流体在静止时无剪应力,是否意味着它们没有黏性?答:(1)黏性流体在静止时无剪应力;(2)理想流体无剪应力;(3)黏性是流体的固有特性,在静止或运动时都有黏性。

4.静压力有什么特性?答:静压力的方向与其作用面相垂直,且在各个方向的数值相同,即静压力为标量。

5.流体在均匀直管内作定态流动时,其平均数度u沿流程保持定值,并不因摩擦而减速,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

根据连续性方程,流体在直管中向下定态流动时,其平均流速随管截面积和流体密度而变。

但流体不可压缩时,该说法是正确的。

6.在满流的条件下,水在垂直直管中向下定态流动。

则对沿管长不同位置处的平均流速而言,是否会因重力加速度而使下部的速度大于上部的速度?答:不会。

7.在应用机械能衡算方程解题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所选控制面的上下游都应与流动方向垂直;(2)流体在两截面间应是连续的待求的未知量应在截面上或两截面之间;(3)截面上的物理量均取截面上的平均值;(4)位压头的基准面应是水平面,且z值是指截面中心点与基准水平面之间的距离;(5)物理量的单位要一致。

8.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

9.湍流与层流有何不同,湍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层流时,流体质点沿流线向下游作规则的流动,质点之间无宏观混合;流体分子在不同流速的流体层之间作随机热运动产生黏性力——内摩擦力。

自学考试公司法简答题

自学考试公司法简答题
6、
简述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资格的规定。
答:(1)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2)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3)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定另有规定,从其规定。(4)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单位或人员,如党政机关、国家某些公务员以及受竞业禁止义务限制的公司董事、经理等,不得充当发起人
4、简述公司资本的意义。
答:(1)公司资本是公司得以成立并运营的物质基础。各国公司法一般都要求设立公司须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本,否则公司就不能成立,也无法获得合法的经营主体资格。(2)公司资本是公司承担其债务责任的基础。由于公司资本是构成公司资产的基础,因而公司资本也是公司承担其债务责任的基础。没有公司资本,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就毫无保障。
第四章简答题
1、简述公司资本与公司发行资本概念的区别。
答:发行资本是指公司依法律或公司章程的规定,在注册资本额度内已经发行的、由股东认购的资本总额。由于注册资本限定了发行资本的数额,发行资本总额不可能超过注册资本总额。在公司股本没有全部发行完毕之前,发行资本总是小于注册资本的,而当公司股本全部发行完时,发行资本就等于注册资本了。
第五章简答题
1、简述我国公司立法对股东资格的限制。
答:(1)对自然人的股东资格限制。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作为发起人。②法律对特定职业的自然人从事营利性活动的禁止。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受国籍或住所的限制。(2)对法人的股东资格限制。①原则上,公法人不得投资于公司。②公司原则上不得成为自己的股东。
(2)
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四川成都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答案解析)

四川成都市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一章简答题专项练习(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将燃着的蜡烛放在甲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蜡烛燃烧时,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

(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

解析:16-21% 氧气浓度太小(1)由图可知,氧气的浓度低于16%时熄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故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21%。

(2)蜡烛燃烧耗掉瓶中的部分氧气,使氧气的浓度太小,故蜡烛不能正常燃烧。

2.幸趣和龙厚等同学进行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邀请你参与填写下表空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其中一瓶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一瓶空气,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远远小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______________空气瓶中无现象,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_________________两片玻璃片,一片吹气,一片放在空气中 _______________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解析: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向呼出气体和空气瓶中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气体使干燥玻璃片上出现水雾,空气中的玻璃片不变【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把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瓶中,插入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没有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小水滴,向一块干燥玻璃片呼气,另取一块干燥玻璃片放在空气中,被呼气的干燥玻璃片变得模糊,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水雾出现,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语言和语言学简答

语言和语言学简答
解释“三合元音”。
答: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一般都是中间响两头弱,因而又叫“中响复元音”。
解释“语”。
答:语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断。
解释“一般语汇”。
答: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即一般语汇,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论述一般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答:语汇中基本语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语汇。一般语汇的特点是不为全民常用、使用范围窄、产生历史较短、构词能力较弱。一般语汇所包含的词的数量大大超过基本语汇的数量,内容也非常复杂。一般语汇对社会的变化很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反映在一般语汇中。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及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语汇。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语汇中大量的词都是在基本词的基础上构成的,反过来,一般语汇又不断地充实基本语汇。
20.解释“复辅音”。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音位的划分。
答: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
,可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
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
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
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
。通过音高、音强、音长
来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
音位叫“非音质音位”。非
音质音位包括利用音高差
别来区别意义的“调位”、
简答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答:(1)汉语普通话具备V、C-V、V-C、C-V-C这四种音节结构的基本类型,但是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2)普通话的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G只能是鼻音。(3)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超过四个。
简答语汇的作用。答:就语汇在每一种语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都是先由一个个的词组成句子,再由句子组成段落、篇章的。所以,语汇在语言构成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没有语汇就没有语言。

政治学概论每一章的简答题

政治学概论每一章的简答题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简述马克思关于政治的实质和含义。

答: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第一章2.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答:①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②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③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④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目的是实现真正的民主。

⑤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第二章1.简述原始氏族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①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原则。

②设议事会,实行原始民主制。

③所有社会成员平等,有相互帮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章2.简述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答:(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2)公共权力的设立,也就是国家强制机关的出现。

第二章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及其含义。

答:(1)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机器;(2)含义:①国家是阶级社会的组织;②国家是阶级统治;③国家是个机器,有特殊权力。

第二章4.简述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著名论断。

答:①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③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二章5.简述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

答:①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

②职业性常备军的建立。

③赋税制度的确立。

第二章6.马克思关于国家本质理论的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与区别?答:(1)联系①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②都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2)区别①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②专政的对象不同;③国家权力和人民大众是否对立和分离不同。

第二章7.论述国家的基本职能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答:(1)分为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内部职能是外部职能的保障,外部职能使内部职能更好的巩固和发挥。

材料科学基础---简答题

材料科学基础---简答题

第二部分简答题第一章原子结构1、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的特点如何?【11年真题】答:(1)金属键:基本特点是电子的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因而每个原子有可能同更多的原子结合,并趋于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

当金属受力变形而改变原子之间的相互位置时不至于破坏金属键,这就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又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金属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

(2)离子键:正负离子相互吸引,结合牢固,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因此,七熔点和硬度均较高。

离子晶体中很难产生自由运动的电子,因此他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

(3)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键的结合极为牢固,故共价键晶体具有结构稳定、熔点高、质硬脆等特点。

共价结合的材料一般是绝缘体,其导电能力较差.(4)范德瓦尔斯力:范德瓦尔斯力是借助微弱的、瞬时的电偶极矩的感应作用,将原来稳定的原子结构的原子或分子结合为一体的键合。

它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结合不如化学键牢固。

(5)氢键:氢键是一种极性分子键,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其键能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耳斯力之间.2、陶瓷材料中主要结合键是什么?从结合键的角度解释陶瓷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模拟题一】答:陶瓷材料中主要的结合键是离子键和共价键.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很强,故陶瓷的抗压强度很高、硬度很高。

因为原子以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时,外层电子处于稳定的结构状态,不能自由运动,故陶瓷材料的熔点很高,抗氧化性好、耐高温、化学稳定性高。

第二章固体结构1、为什么密排六方结构不能称为一种空间点阵?【11年真题】答:空间点阵中每个阵点应该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位于晶胞内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周围环境。

如将晶胞角上的一个原子与相应的晶胞之内的一个原子共同组成一个阵点,这样得出的密排六方结构应属于简单六方点阵。

2、为什么只有置换固溶体的两个组元之间才能无限互溶,而间隙固溶体则不能?【模拟题一】答:因为形成固溶体时,溶质原子的溶入会使溶剂结构产生点阵畸变,从而使体系能量升高。

第一章导论简答题供应链是围绕核心...

第一章导论简答题供应链是围绕核心...

第一章导论简答题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工作流、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通过协调供应链成员的业务流程,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物料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3.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五个领域:需求、计划、物流、供应、回流。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

供应链管理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 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满足需求来实施;以信息共享为平台。

4.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①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②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

③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之处是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各自为政或者是简单的业务衔接。

④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实现高水平的客户服务,而不是仅仅通过传统的业务合同实现企业之间的往来。

5.有效用户响应与快速用户响应的区别。

有效用户响应与快速用户响应分别基于不同行业的策略研究。

有效用户响应是在(美国食品业)兴起的一种供应链策略。

其主要观点是:不断降低供应链的成本,通过企业间的密切合作而给用户更大的利益与更有效的响应。

快速响应则是在(美国纺织与服装行业)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观点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销售的运行时间与库存数量,以提高对于用户的快速响应性。

这两种策略各有侧重,有效用户响应侧重有降低成本,而快速响应则侧重于缩短时间。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5章)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5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一、简答题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范;(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2、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正式组织的特征有:(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

(2)内聚性。

(3)不稳定性。

(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4、(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5、(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6、(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

名词解释及简答题1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第⼀章:⼆极管及应⽤1、半导体特性:光敏性、热敏性、掺杂性。

2、N型半导体:纯净半导体掺⼊微量5价P元素,形成N型半导体,多⼦是⾃由电⼦,少⼦是空⽳,主要靠⾃由电⼦导电。

3、P型半导体:纯净半导体掺⼊微量3价B元素,形成P型半导体,多⼦是空⽳,少⼦是⾃由电⼦,主要靠空⽳导电。

4、pn结形成:经过特殊⼯艺加⼯,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紧密结合在⼀起,则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处,形成⼀个特殊的接触⾯,称为PN结。

5、PN结的单向导电性:PN结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这种特性称为pn结的单向导电性。

6、⼆极管的伏安特性:加在⼆极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极管的电流两者之间的关系,称为⼆极管的伏安特性。

⼆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于定量描述加在⼆极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极管的电流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曲线,称为⼆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7、⼆极管为什么是⾮线性器件?答:从⼆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极管的电压与电流变化不呈线性关系,其内阻不是常数,所以⼆极管是⾮线性器件。

8、⼆极管的主要参数:(1)I F:(最⼤整流电流:⼆极管长时间⼯作时允许通过的最⼤直流电流);(2)V RM:(⼆极管正常使⽤时所允许加点最⾼反向电压)。

9、整流:把交流电变换成单向脉动电流的过程,称为整流。

10、滤波:把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滤除,使之更加平滑的过程,称为滤波。

11、电容滤波是在负载两端并联⼀个电容构成;利⽤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主要适⽤于负载较轻(负载电阻⼤、输出电流⼩)、对直流稳定度要求不⾼的场合。

12、稳压⼆极管:属于特殊⾯接触型,正常⼯作在反向击穿区;稳压原理:反向击穿后,电流剧变,⽽两端电压⼏乎不变。

13、滤波电路中⼆极管平均导通时间与相应整流电路中⼆极管导通的时间相⽐,哪⼀个长?为什么?答:整流电路中⼆极管平均导通时间长。

原因:滤波电路中⼆极管的导通需要输⼊电压⼤于滤波电容两端的电压,⽽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此使⼆极管的导通时间变短。

工程力学第1-10章简答练习

工程力学第1-10章简答练习

工程力学第一章简答练习本卷共分为3大题10小题,总分100 分。

本卷得分:100一、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简答题,10分]一质点在铅垂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当质点恰好转过一周时,其重力的功为零,对吗?为什么?您的答案:高度差的乘积|零|重力的功.本题得分:10o收藏本题o展开解析∙2[简答题,10分]平面图形在什么情况下作瞬时平动?瞬时平动的特征是什么?您的答案:速度相同|角速度|加速度.本题得分:10o收藏本题o展开解析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名词解释题,10分]刚体您的答案: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本题得分:10o收藏本题o展开解析∙4[名词解释题,10分]加减平衡力系原理您的答案:平衡力系|刚体本题得分:10o收藏本题o展开解析∙5[名词解释题,10分]二力平衡公理您的答案:保持平衡|充分条件|大小相等本题得分:10o收藏本题o展开解析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6[填空题,10分]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__________或作________运动的状态您的答案:保持静止|匀速直线本题得分:10o收藏本题o展开解析∙7[填空题,10分]刚体在作平动过程中,其上各点的__________相同,每一瞬时,各点具有__________的速度和加速度您的答案:轨迹形状|相同本题得分:10o收藏本题o展开解析∙8[填空题,10分] AB杆质量为m,长为L,曲柄O1A、O2B质量不计,且O1A=O2B=R,O1O2=L,当υ=60°时,O1A杆绕O1轴转动,角速度ω为常量,则该瞬时AB杆应加的惯性力大小为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您的答案:Fgh=mRω2|过质心C平行O1A指向向下本题得分:10o收藏本题o展开解析∙9[填空题,10分]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_____。

该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____您的答案:该力系的合力为零|自行封闭本题得分:10o收藏本题o展开解析∙10[填空题,10分]一物块重600N,放在不光滑的平面上,摩擦系数f=0.3,在左侧有一推力150N,物块有向右滑动的趋势Fmax=__________,所以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而其F=__________。

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第一章简答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第一章简答题

高师第一章书后简答题1、简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一、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特点:1、人事管理活动被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企业人事管理的制度体系逐步趋于健全完善;2、管理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3、企业雇主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4、出现专职的人事管理主管和人事管理部门。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特点:1、人事管理的范围继续扩大;2、不但人事部门承担着员工的责任,各级直线主管也对效果全面负责;3、企业人事管理也对外部的社会和政府负责,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生活质量;4、企业雇主开始接受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观念,把人力即劳动力当做一种财富的价值观。

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已经上升到主导地位,它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和重点。

2、说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征和衡量标准?答: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在健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实现了管理职能和角色的根本性转变,最终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主导的具有指向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特征:1、将企业经营的长期性目标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2、集当代多学科、多种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于一身,从而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4、管理模式的转变:即由交易性实务管理到方向性战略管理的转变。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衡量标准: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

3、说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特点、构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答: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它是企业在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和发展目标出发,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和发展所作出的总体预测、决策和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8)如图所示的各段电路中,已知U=10V ,E=5V ,R=5Ω,试求I 的表达式及其数值。

abbbEE////中等。

答案:(1)Uab=IR+(-E), I=(Uab+E )/R=(10+5)/5=3A(2) Uab=IR+E , I=(Uab-E)/R=(10-5)/5=1A (3) Uab=-IR+(-E), I=(-Uab-E)/R=(-10-5)/5=-3A (4) Uab=-IR+E , I=(-Uab+E)/R=(-10+5)/5=-1A(5) Uab=IR+(-2E )+IR+E+IR=3IR-E, I=(Uab+E)/3R=(10+5)/(3×5)=1A(1.5.9)在图1.10中,五个元器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今通过实验测试得知I1=-4A I2=6A I3=10A U1=140V U2=-90V U3=60V U4=-80V U5=30V(1)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可另画一图); (2)判断哪些元器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计算各元器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2 U1_////中等。

图 1.10 习题1.5.9的图解:(1)五个元器件中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可根据参考方向和实验测试结果确定:实验测试结果为正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实验测试结果为负值,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题解图 1.04标出了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U1_题解图 1.04 习题1.5.9的解(2)电压与电流实际方向相同的元器件吸收电能(正电荷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失去能量),为负载;电压与电流实际方向相反的元器件释放电能(正电荷由低电位流向高电位获得能量),为电源。

因此,根据题解图1.04可以得吃元器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因此各元器件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吸收的功率分别为P1=U1I1=[140x(-4)]W=-560WP2=U2I2=[(-90)x6]W=-540WP3=U3I3=60x10W=600WP4=U4I1=[(-80)x(-4)]W=320WP5=U5I2=30x6W=180W电源发出的功率∑P发=P1+P2=(560+540)W=1100W负载吸收的功率∑P吸=P3+P4+P5=(600+320+180)W=1100W∑P吸=∑P放两者相等,电源的功率平衡。

(1.5.10) 在图1.11中,已知I1=3Ma,I2=1mA 。

试确定电路元器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检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10K Ω20k ΩI2I1←u2u2////中等。

解: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列出电流方程 I2=I1+I3 I3=I2-I1= (1-3)mA =-2mA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右侧回路的电压方程 -U2+20I2+U3=0则 U3=U2-20I2=(80-20×1)V=60V元器件3中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释放电能,因此是电源。

电路中各元器件吸收的功率P1=U1I1=(30×3)=90mW ,为负载P2=-U2I2=(-80×1)=-80mW, 为电源P3=U3I3=[60×(-2)]=-120mW, 为电源PR1=I1×I1×R1=(3×3×10)=90mW ,为负载PR2=I2×I2×R2=(1×1×20)=20mW,为负载ΣP发=p2+p3=(80+120)=200mWΣP吸=p1+PR1+PR2=(90+90+20)=200MwΣp发=ΣP吸(1.5.11)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 N=200W,额定电压U N=50V,内阻R0=0.5Ω,负载电阻R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电路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E_R////中等。

解:电源输出的额定功率P N,额定电压U N和额定电流I N的关系为P N = U N ·I N(1)额定电流200450NNNPIUA A===额定状态下的负载电阻5012.54NNURI===ΩΩ(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电压U0等于电动势E,即U0=E= U N+ I N·R0=(50+4×0.5)V=52V(3)短路状态下的电流052104 0.5S EA A RI===(1.5.12) 有一台直流稳压电源,其额定输出电压为30∨,额定输出电流为2Α,从空载到额定负载,其输出电压的变化率为千分之一[即ΔU=NNU U U -0=0.1%],试求该电源的内阻////中等。

解:电源从空载到额定负载,其输出电压的变化值ΔU 实际上就是电源内阻R 0上产生的电压降,依题意ΔU=0.1%U N =I N ·R 0故 R 0=N I U ∆=NNI U %1.0=Ω⨯230001.0=0.015Ω(1.5.13)在下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要在12v 的直流电源上使6v/50mA 的电珠正常发光,应该采用哪一个连接电路?120Ω(a )(b)////中等。

解: 6v/50mA电珠的电阻为 R=6/0.05Ω=120Ω要使它能正常发光,其工作电压应达到6v或者工作电流应达到50mA 而(a)图中I=12/120mA=100mA 因此应采用图(a)所示的电路。

(1.5.14)如图所示的电路可用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0。

图中,R1=2.6Ω,R2=5.5Ω。

当开关S1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2Α;断开S1,闭合S2后,读数为1Α。

试求E和R0。

1ER0////中等。

解:E=I1(R0+R1)E=I2(R0+R2)E=(R0+2.6)E=R0+5.5E=5.8Ⅴ ,R0=0.3Ω(1.5.15)如图所示是电阻应变仪中的测量电桥的原理电路。

R X是电阻应变片,粘附在被测零件上。

当零件发生变形(伸长或缩短)时,R X的阻值随之改变,这反映在输出信号U0上。

在测量前如果把各个电阻调节到R X=100Ω,R1=R2=200Ω,R3=100Ω,这时满足R X/R3=R1/R2的电桥平衡条件,U0=0。

在进行测量时,如果测出(1)U0=+1mV,(2)U0=-1mV,试计算两种情况下的R X0U 0极性的改变反映了什么?设电源电压U 是直流3V 。

////中等。

解:当213R R R R =X 时,电桥平衡,00=U 当213R R R R R ≠∆+X X 时,电桥不再平衡,00≠U ( 1 )若mV 10+=U ,则代入可得Ω-≈Ω-+=∆133.0)200001.05.1300(X R ,X R 减小。

(2)若mV1-0=U ,则代入可得Ω+≈Ω-+=∆133.0)200001.0-5.1300()(X R ,X R 增大。

由AR ιρ=知,ι伸长或缩短时,R 将增大或减小。

因此当0U 极性变正时(00>U ),电阻应变片阻值XR 减小(即0<∆X R ),说明被测零件的变形为缩短;因此当0U 极性变负时(00<U ),电阻应变片阻值XR 增大(即0>∆X R ),说明被测零件的变形为伸长;0U 极性的改变情况反映了零件的变形情况(1.5.16 ) 如图所示,当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读数为18V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1.8A 。

试求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0,并求S 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

v电源A 9ΩS////中等。

解: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读数18V 即为该电源的电压U0,则 电源电动势E=U0+18V。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读数1.8A 即为9Ω电阻中电流I ,则 电压表读数应为1.8×9V=16.2V , 且 E /(RO+9)=I=1.8A, 故 Ro=E/I-9=1Ω1.5.17 图为电源有载工作的电路。

电源的电动势E=220V ,内阻R 0=0.2Ω;负载电阻R 1 =10Ω; R 2=6.67 Ω ;线路电阻R l =0.1Ω 。

试求负载电阻R 2 并联前后:(1)电路中电流I ;(2)电源端电压 U 1和负载端电压U 2;(3)负载功率P 。

当负载增大时,总的负载电阻、线路中电流、负载功率、电源端和负载端的电压是如何变化的?E RRRRRll12U1U 2SI////中等。

解:R 2并联前,电路总电阻R=R 0+2R l +R 1=(0.2+2×0.1+10)Ω=10.4Ω (1)电路中电流 I===21.2A(2)电源端电压 U 1=E -R 0l=220-0.2×21.2=216V负载端电压 U 2=R 1I=10×21.2=212V(3)负载功率 P=U 2I=212×21.2=4490W=4.49WR 2并联后,电路总电阻R=R 0+2R l +=0.2+2×0.1+=4.4Ω(1)电路中电流 I ===50A(2)电源端电压 U 1=E-R 0I=220-0.2×50=210V负载端电压 U 2=I=×50=220V (3)负载功率 P=U 2I =200×50=10000W=10kw可见,当负载增大后,电路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负载功率增大,电源端电压和负载端电压降低。

1.5.18计算下列两只电阻元件的最大容许电压和最大容许电流:(1)1W/1K Ω; (2) 0.5W/500Ω。

能否将两只0.5W/500Ω的电阻元件串联起来代替一只1W/1K Ω的电阻?////中等。

解:(1)p=1W,R=1K Ω, 故由P=U/R 得 V V V PR U 62.3110101000*1====I=P/U=1/31.62=0.0316A (2) P=0.5W R=500Ω ,故由P=U/R 得 V V V PR U 81.15105500*5.0====I=P/U=0.5/15.81A=0.0316A因1W/1K Ω电阻与0.5W/500Ω电阻允许流过的额定电流皆为0.0316A,在额定范围之内,所以可以将两只0.5W/500Ω电阻元件串联起来代替一只1W/1K Ω电阻。

1.5.19有一电源设备,额定输出功率P N =400W ,额定电压U N =100V ,电源内阻R O =1.38 Ω .(1)当负载电阻R L 分别为50Ω 和10Ω 时,试求电源输出功率P ,是否过载?(2)当发生电源短路时,试求短路电流I S 。

它是额定电流的多少倍?////中等。

解;(1)该电源设备的额定电流In=Pn ÷Us=400÷110A ≈3.64A 电源电动势E=U N +InR O =(110+3.64×1.38)V ≈115V 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P L =(E ÷(R 0+R L ) )2*R L当R L1=50Ω时,P L1=(115÷(1.38+50))2×50W=250.5W<P N ,未过载当R L2=10Ω时,P L2=(115÷(1.38+10))2×10W=1021.2W>P N ,过载 (2)发生电源短路时,I S =E ÷R 0=115÷1.38=83.33A=22.9 I S >>I S 会造成电源设备损坏,应采取保护措施施加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