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甲午海战》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docx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对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这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上联,李鸿章对的下联。
那伊藤博文和李鸿章是何许人也? 这幅对联又是在什么情形之下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自主探究,整体把握】依据《同步学习与探究》探究过程部分,自主学习5 分钟,解决基础知识,疑惑问题组内讨论释疑解惑。
【走进黄海,感受悲壮】看影片《黄海大战》片段,设计学生活动:模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为邓世昌写出颁奖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去感受历史事件,激发自身的探究精神,积极思考。
通过为邓世昌写颁奖词让学生更切身的去体会他们不畏强敌,英勇作战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角色扮演,体验屈辱】学生活动:分角色扮演谈判中的伊藤博文和李鸿章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更直观形象的展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侵略者的憎恶之情。
旁白:1895年4月1 0日,李鸿章一行再次登上春帆楼。
伊藤:停战很多天了,期限很紧,议和条款应赶快签订,我已经准备好修改的粗略条款。
中堂你看一看,只有同意和不同意两句话。
李:难道不允许分辩吗?伊藤:只管辩论,但是条款不能减少。
李:贵国既然知道我国为难的情形,那你们的要求应该衡量我们能否达到。
伊藤:日期太紧,所以把我要做的事毫无隐瞒的告诉你,免得引起辩论。
李:“核计贵国的开销数目,远不到二万万两。
我国负担这样的巨款,必定要借洋人的钱。
洋人的借款利息很重, 中国实在没有偿还这种债务的能力。
” 伊藤:“借债还款,那是中国的责任。
”李:“赔款还希望再减五千万,台湾不能割让呀。
”伊藤:“如果这样,立即派兵到台湾。
”李:无语。
旁白:1895年李鸿章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请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甲午中日战争》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史料等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吸取教训,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问题探究法3. 史料分析法4. 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展示邓世昌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英雄是谁吗?他是在什么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从而引出课题——甲午中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 战争背景(7 分钟)展示 19 世纪末日本、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强盛,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中国在清朝统治下,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2. 战争经过(10 分钟)结合地图,讲述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重点介绍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马关条约》(8 分钟)展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4. 战争失败原因(5 分钟)引导学生从清政府、日本、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推荐精品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甲午海战》邓世昌简介
《甲午海战》资料邓世昌简介:
中文名邓世昌
别名原名永昌,字正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番禺
出生日期1849年9月17日
逝世日期1894年9月17日
职业海军将领
毕业院校马尾船政学堂
主要成就在黄海战役为抵抗日军的侵入牺牲
军衔副将协都统(少将)
祖籍广东东莞虎门怀德乡人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汉族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丰岛海战和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比较,分析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xx教育目标1.学习邓世昌等广大爱国官兵反抗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意识。
2.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教学重点:中国军队战败原因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课时:一课时课型:讲授新知识课教法:多媒体电化教学、讲练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具:投影机、电视机、录像机、板书设计投影片、小结投影片、材料和练习投影片、《黄海大战》录像带、《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板书设计:(另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从古至今,两国邦交友好几千年;然而,在近代,日本曾经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一是甲午中日战争;一是30年代全面侵华战争。
(投影板书:第四章第二节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一个区区小国,竟然那么大胆对中国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发动侵略战争。
究其根源是什么?2.讲授新课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一场资产阶级改革--明治维新。
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个别提问)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唯一强国。
由于资本主义本身具有扩张性,为了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在对外政策上,日本统治者竭力推行军国主义,他们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doc
课题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性质和结果。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针对本课战场多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动画演示战争经过。
过程与方法:(1)采用兴趣教育法,在导入新课过程中,就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2)弱国无外交,一国之外交是该国综合实力的反映,培养学生的历史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3)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爱国官兵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难点:《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
《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把中国变成殖民地半封建的一个严重的步骤。
教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令人肃然起敬的香港明星黄子华:在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全球现场直播),主持人黄子华对前来领最佳亚洲电影奖的原岛大地说了一句震惊全场的话:“回去之后别忘了告诉日本人,钓鱼岛是中国的!!!!”介绍钓鱼岛的历史,从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以后,钓鱼岛成为中日之间的一个矛盾焦点导入视频,有关甲午海战背景的视频。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国际以及国内背景完成一套选择题来让同学们认识甲午中日战争背景的来龙去脉。
1、集体探究问题:为什么九十四岁高龄的冰心老人,要在1994年,痛心疾首地写下“不要忘了甲午海战“这句话,甲午海战失败以后,我们都失去了什么?我们又得到了什么?2、集体探究问题:重现钓鱼岛时间的图片,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爱国?日本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再次显露了腐朽无能的本性。
《甲午中日战争》课堂教学设计
《甲午中日战争》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
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
[教学重点]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具准备]投影仪.地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影视资料(如电影《甲午风云》的片断)。
[教材学情分析]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清王朝衰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学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方法]1.提问法:通过提问,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精选8篇)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精选8篇)《甲午中日战争》篇1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黄海海战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在占领了朝鲜以后日本把它侵略的矛头指向了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已是在所难免。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1)日本侵华蓄谋已久19世纪50年代,日本与中国相似,也遭遇西方的冲击。
日本却在炮声的震撼下由震恐而惊醒,由惊醒而自强,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确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把侵略的魔爪首先伸向朝鲜和中国。
日本于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取得开埠通商、派驻领事等特权。
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是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日本的崛起,对中国而言,意味着后起的东方殖民者踏着先行的西方殖民者的脚印,汹汹破门而来。
与俄国一样,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
(2)朝鲜东学党起义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5月31日,起义军攻占全罗道首府全州。
朝鲜国王李熙要求清政府派兵镇压(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
正在处心积虑寻找挑起战争时机的日本,也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助剿”。
7月23日凌晨,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发动政变,派兵攻占朝鲜王宫,扶植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
两天后,大院君“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中国驻军,战争已是一触即发了。
因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
深化升华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称霸世界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所以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蓄谋已久的。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并未使列强感到满足,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更助长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黄海大战1894年9月1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护送招商局轮船运兵至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
不料这一军事秘密事先已被日本从美国人那儿得知。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26 甲午海战教学反思__湘教版
26《甲午海战》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记叙了一百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我国古代爱国将士同仇敌忾、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英勇精神。
文中用了较多笔墨记叙了黄海海战的始末,侧重描写了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海战中的表现。
本文篇幅不长,但记叙历史事件简明清晰,描述英雄形象鲜明动人,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感情,表达了对昔日英烈们的追忆、哀悼和怀念之情。
一、教学效果教学开始,我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来激发学生情感和兴趣。
我先出示邓世昌的图片,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学习了几位英雄的事迹后,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出示邓世昌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谁能介绍一下他?然后让学生展示预习收集的资料。
教师随机出示课件,介绍中日甲午战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邓世昌。
接下来,放录像,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中日甲午战争的激烈,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品质。
邓世昌带领全舰官兵一起英勇奋战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感悟是难点。
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具体过程如下:1、读。
学生自由读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
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读。
读出自己的感情。
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
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邓世昌等人的精神所折服。
4、看。
看邓世昌的影片,再次去体会他们的精神。
“看”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战争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成功之处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甲午海战》公开课教学设计
《甲午海战》教案教材分析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8个生字。
2.读懂课文,了解甲午战争。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的顺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
重难点1.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生活故事梗概。
2.感知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个单元的课文,我们认识了不少英雄,今天,一位民族英雄将继续走进我们的课堂。
他是谁呢?为什么他会是民族英雄呢?甲午海战简介: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战争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是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邓世昌简介:原名永昌,字正卿。
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49年生于广东番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
1880年调入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炮船管带和“扬威舰”“致远舰”管带。
1894年9月17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舰督眺硝毙逞牺牲2.理解词义。
眺望:从高处远望。
职守:职责。
也指工作岗位。
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嘉奖:称赞和奖励。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心中。
袭击:对不备之敌突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
坚毅:坚定有毅力。
毅然:形容非常坚定果断。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默读课文,概括内容: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它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品读感悟,突出重点。
(1)说说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除此外,还写了谁?(3)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哪些句子最能体现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句子,谈自己的感受。
(1)邓世昌坚毅沉着地指挥战斗,舰首舰尾轮番射击,炮弹纷纷击中日本军舰。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26甲午海战PPT课件(共47张PPT)
夏天的热浪似一头饿虎一样,不分青红皂白 就扑过来了。
三、读句子,谈体会。
将士们齐声回答:“誓死报国,血战到底!”
体会: 体现了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的节操, 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
随堂演练
一、反义词我会找。 嘉奖——( 惩罚 ) 稳定——( 波动 )
沉没——( 漂浮 ) 集中——( 分散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邓世昌和将士们在甲午海战中的英勇精神和高尚节 操,永远受到人们的敬重。(缩写) 英勇精神和高尚节操受到敬重。 2.致远号似一条发怒的火龙,直向敌舰冲去。(仿写)
识字游戏 小军舰们非常喜爱这些小球,可他们不认识, 你能帮助他们吗?
bì
毙命
xiāo
硝烟
chěnɡ
jiàn
dū
督军
xī
牺牲
逞强 军舰
不要写成北。 易 写 错
tiào
眺
形声字,从目,兆声。 左右结构。本义:斜视。 还指:望,往远处看。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 看。
xī
易 混 字
qī
牺 栖
牺牲 牺品
资料宝袋
丁汝昌 (1836-1895), 清朝晚期将领,官至 北洋海军提督。安徽 庐江人,原名先达, 字禹廷。甲午中日战 争爆发后,日军海陆 围攻威海卫,力战不 胜,在刘公岛服毒自 尽。
资料宝袋
中日甲午战争 是19世纪末日本 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 争。按中国干支纪年, 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 甲午年,故称甲午战 争,而日本称日清战 争,西方国家称第一 次中日战争。
我的感悟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感悟呢? 爱国主义情怀深入无数华 夏儿女的心中,追溯历史的长 河,多少爱国先贤的事迹流传 千古。是他们激励我们奋勇向 前。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6课 甲午海战
第26课甲午海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读懂课文,了解甲午战争.
3.理解课文的顺序.
4.感知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感知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个单元的课文,我们认识了不少英雄,今天,一位民族英雄将继续走进我们的课堂.他是谁呢?为什么他会是民族英雄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2. 认读生字,指名读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概括内容: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它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品读感悟,突出重点.
A、小组学习:先读文,说说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除此外,还写了谁?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B、哪些句子最能体现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句子,谈自己的感受.
四、复述总结,拓展延伸.
1. 复述课文.
2.课后搜集更多民族英雄的故事.。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制作课件PPT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以打捞致远舰视频引入今天的新课。
自主学习
1、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主要战役、结果
2、《马关条约》的签订、主要内容
交流:
1、中日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吗?(背景)
2、《马关条约》的影响?
二、交流学习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备 课 笔ຫໍສະໝຸດ 记课题5.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二)瓜分中国的狂潮
师:出示“时局图”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问题:当时的中国是何状况?如果你身当其时,会怎么想怎么去做?
(一)拓展提升
1、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甲午海战
分课时电子备课教案课时电子分备课教案一部分来写的,人在景中,人使景动了,活了,人和景融合成了一体。
如果突出写一个个人的形貌,就会显得繁杂,丰收不这篇叙文严谨的结构。
2.这篇散文在布局安排上的特色是,以时间为顺序,由傍晚写到深夜海滨的景物,井井有条。
文中所写的晚霞、星空、灯火、沙滩四幅图景虽然写的角度各不相同,但并非各自孤立而是紧针密线、紧紧相连,结构十分严谨。
描写景物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或由巨到细,或由景及人,层次井然,清晰地表现了中心思想。
3.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把景写活的技巧是:(1)善于写出景物的变化。
例如,“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成为浅红”,这是写霞光色彩的变化。
“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这是写天空距离与气氛的变化。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
这是写星星与灯数量的变化。
景物的动态,如写晚霞,作者借助比喻,形容它像火焰在“燃烧”,就有了动感。
接着把晚霞放在大海的倒映中去写,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这就把晚霞写得有声有色,活了起来。
作者之所以能够把景写活,除了写作的技巧之外,主要还依赖于对事物的精细观察。
善于观察是把景物写活的根本。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海滨仲夏夜》。
2.峻青。
3.《秋色赋》《海滨仲夏夜》。
4.(1) 夕阳落山不久,浪峰上的霞光。
(2) 霞光由渐淡而消失,启明星在深蓝的天幕上闪烁。
(3) 夜色加浓,海面上灯火与星光辉映。
(4) 幽美夜色中劳动者休憩、畅谈的场面。
(5) 海滩月色。
5.写大海是为了写晚霞,只不过是从大海浪峰的倒映中去观察晚霞。
把海天连在一起写,就把霞光写活,写得壮观了。
6.文章描写了一幅变化着的星空图。
湘教语文五下《26甲午海战》[廖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26 甲午海战湖南省武冈市实验小学廖超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积累本课的新词。
2. 读懂课文,了解甲午海战。
3.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4.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节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中感悟;结合历史资料,了解战争;联系生活体验,畅谈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节操,增强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1. 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难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英雄们的民族精神。
【教学准备】 1.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历史背景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 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身处一个和平美好的年代,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我们总是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却有好几段让人不堪回首的“曾经”,每每念及这些“屈辱史”,总会让我们痛心不已!可是,作为和平年代的新世纪少年,我们怎能忘记历史呢?是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节课,老师想带同学们一起重温这段历史。
2. 板书课题:26.甲午海战。
3. 读题,就课题质疑。
二.简介甲午海战。
1. 老师课前布置同学们去搜集了解有关甲午海战的资料,任务完成得怎样?现在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2. 指名学生汇报。
3. 多媒体课件出示甲午海战资料,师小结。
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意思。
(1)认读生字词:战舰、提督、眺望、硝烟、毙命、逞威、牺牲、遇难。
(2)理解词语:义愤填膺、热泪盈眶、同甘共苦、同归于尽、置之度外。
2. 齐读生字词。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朗读课文,概括内容。
(1)、课件出示思考题,小组讨论: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它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2)、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先交代甲午海战的时间和起因;接着介绍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率领他的部将英勇作战,壮烈牺牲的经过;最后直抒胸臆,赞美邓世昌和将士们的高尚节操永远受到人们的敬重。
1.4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1.4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
2、介绍邓世昌等人在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斗争中的事迹,提高复述能力。
过程方法1、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2、通过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进行比较的教学,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认识甲午战争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他们是光荣的民族英雄。
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及《马关条约》的影响3. 教学用具多媒体工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走进历史,导入新课投影出示对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这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上联,李鸿章对的下联。
那伊藤博文和李鸿章是何许人也?这幅对联又是在什么情形之下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二、自主探究,整体把握1、利用《高效课堂》自主学习。
2、在班内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质疑释疑。
三、走进黄海,感受悲壮1、播放影片《黄海大战》片段。
2、设计学生活动:模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请你为邓世昌写出颁奖词。
3、出示光绪帝为邓世昌题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战争的起因介绍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发展强大,它的野心是“开拓万里波涛”“步国威与四方”,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运用课本上的语言进行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5、战争的经过(1)、提问:中日的这场战争一共达了8个月,比较重要的战役课本中涉及了哪几次?(2)、了解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出示《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3)、出示《中日双方战舰实力对比表》,提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重炮超过日本,但陈旧,平均舰龄小于日本2年体轻,速度快,中小口径速射火炮占优势(4)、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5)、出示《日军屠杀旅顺居民图》。
【优质】语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甲午海战》邓世昌简介
《甲午海战》资料邓世昌简介:
中文名邓世昌
别名原名永昌,字正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番禺
出生日期1849年9月17日
逝世日期1894年9月17日
职业海军将领
毕业院校马尾船政学堂
主要成就在黄海战役为抵抗日军的侵入牺牲
军衔副将协都统(少将)
祖籍广东东莞虎门怀德乡人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汉族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26甲午海战教学反思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26甲午海战教学反思湘教版这篇课文记叙了一百多年前迸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一严重历史事情,表现了我国现代爱国将士同仇人慨、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英勇肉体。
文中用了较多笔墨记叙了黄海海战的始末,侧重描写了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海战中的表现。
本文篇幅不长,但记叙历史事情简明明晰,描画英雄笼统鲜明动人,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感情,表达了对昔日英烈们的追想、哀悼和思念之情。
一、教学效果教学末尾,我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来激起先生情感和兴味。
我先出示邓世昌的图片,说话导入:同窗们,在学习了几位英雄的事迹后,明天我们再来看法一位英雄人物——出示邓世昌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谁能引见一下他?然后让先生展现预习搜集的资料。
教员随机出示课件,引见中日甲午战争,协助先生更深化地了解邓世昌。
接上去,放录像,让先生直接感遭到中日甲午战争的剧烈,先生的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起了先生的学习兴味,也利于先生了解词句。
教学中,经过引导先生抓住关键语句,想象画面,体会人物质量。
邓世昌率领全舰官兵一同英勇奋战这一局部是课文的重点,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感悟是难点。
学习这一局部时,我充沛发扬先生的主体位置,让先生充沛读,体会,并发起先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先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失掉提高。
详细进程如下:1、读。
先生自在读这一局部,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中央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自动权还给先生,让先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
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先生在读书时联络已有生活阅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化地了解课文。
3、读。
读出自己的感情。
在先生深化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诵出来。
使先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起了先生读书的愿望,提高品味词句的才干,又再一次为邓世昌等人的肉体所折服。
4、看。
看邓世昌的影片,再次去体会他们的肉体。
〝看〞既利于先生在头脑中再现战争的雄壮,又拓展了先生的思想,培育了先生的想象才干。
2019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拓展26 甲午海战教学反思__湘教版精品教育.doc
26《甲午海战》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记叙了一百多年前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我国古代爱国将士同仇敌忾、顽强作战、宁死不屈的英勇精神。
文中用了较多笔墨记叙了黄海海战的始末,侧重描写了我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海战中的表现。
本文篇幅不长,但记叙历史事件简明清晰,描述英雄形象鲜明动人,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感情,表达了对昔日英烈们的追忆、哀悼和怀念之情。
一、教学效果教学开始,我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来激发学生情感和兴趣。
我先出示邓世昌的图片,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学习了几位英雄的事迹后,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出示邓世昌图片,你们知道他是谁?谁能介绍一下他?然后让学生展示预习收集的资料。
教师随机出示课件,介绍中日甲午战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邓世昌。
接下来,放录像,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中日甲午战争的激烈,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品质。
邓世昌带领全舰官兵一起英勇奋战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感悟是难点。
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具体过程如下:1、读。
学生自由读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
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读。
读出自己的感情。
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
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邓世昌等人的精神所折服。
4、看。
看邓世昌的影片,再次去体会他们的精神。
“看”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战争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成功之处教学中,我采取反复自读、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海战》教案
教材分析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8个生字。
2.读懂课文,了解甲午战争。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的顺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知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
重难点
1.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生活故事梗概。
2.感知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课文,我们认识了不少英雄,今天,一位民族英雄将继续走进我们的课堂。
他是谁呢?为什么他会是民族英雄呢?
甲午海战简介: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战争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是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邓世昌简介:
原名永昌,字正卿。
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1849年生于广东番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
1880年调入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炮船管带和“扬威舰”“致远舰”管带。
1894年9月17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舰督眺硝
毙逞牺牲
2.理解词义。
眺望:从高处远望。
职守:职责。
也指工作岗位。
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嘉奖:称赞和奖励。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心中。
袭击:对不备之敌突然实施攻击的作战行动。
坚毅:坚定有毅力。
毅然:形容非常坚定果断。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概括内容:课文先写了什么?
接着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它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品读感悟,突出重点。
(1)说说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除此外,还写了谁?
(3)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哪些句子最能体现邓世昌和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高尚情操?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句子,谈自己的感受。
(1)邓世昌坚毅沉着地指挥战斗,舰首舰尾轮番射击,炮弹纷纷击中日本军舰。
(写出了邓世昌的冷静善战。
也是因为有这个铺垫,才会有他后边的英勇作战。
)
(2)他毅然命令士兵:“在我舰竖起帅旗。
”
随即邓世昌对全舰官兵庄严地说:“我们从军卫国,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今天的事,无非是以死报国而已!”
(作战果断,指挥从容,表现了邓世昌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
)
四、复述总结,拓展延伸。
1. 复述课文。
2. 课后搜集更多民族英雄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甲午海战
一黄海大战
1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2 黄海大战经过
3 黄海大战结果
二《马关条约》
1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
2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双方代表
3 《马关条约》的影响
4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