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校本教材文档
梓小学篮球校本教材
篮球校本教材万年县梓埠镇中心小学目录第一章:总述第一节: 小篮球游戏化校本教材说明 (1)小篮球教学任务 (1)小篮球教学时数分配 (2)篮球运动得概念 (3)篮球运动得教学功能 (3)第二节: 小篮球游戏化教学得目标、内容与要求 (4)小篮球教学得目标 (4)小篮球教学得内容 (4)小篮球教学得要求 (5)第二章:小篮球游戏化教学教材内容与教法建议第一节:传接球游戏 (6)第二节: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抢球游戏 (9)第三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三传二抢投篮游戏 (10)第四节: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游戏 (21)第五节:传接球接行进间低手投篮—全场三对三比赛 (24)第六节:传切配合——半场控制球游戏 (29)第七节:二攻一配合——全场二打一游戏 (31)第八节: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五点跳投比赛 (34)第九节:半场人盯人防守——半场五对五比赛 (37)第三章:小篮球教得考核项目及教与学得评价第一节:考核项目动作评价标准 (40)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评价标准 (40)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评价标准 (41)三秒限制区外30秒跳起投篮评价标准 (42)学生自我评价表 (43)第二节:教师评价得注意事项 (44)第一章:总述第一节:小篮球游戏化校本教材说明及教学任务一、说明本教材就是结合我校得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创新得意识与能力。
根据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得总体要求与遵照有关规定,充分考虑本课程得特点而制定得。
(一)本教材适用对象为本校小学各年级学生。
本课程为拓展型课,属考查课程,总学时18学时,共进行一个学期得教学。
(二)本教材为试行,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加以补充、修订、完善。
二、教学任务(一)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我校教学计划得规定,认真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得指导思想。
结合篮球游戏得特点,对学生进行组织性、纪律性与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猛顽强得优良品质与思想作风。
小学《篮球》校本教材
前言篮球是一项集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具有极高的锻炼、健身、欣赏和审美价值,篮球运动的游戏性和观赏的娱乐性加上著名球星的诱发效应,使得篮球成为中小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使得篮球成为中小学最热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
但是,我们现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用书----《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用书》(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篮球内容在教材中的篇幅并不太多,教学中所占的课时比重也较小。
我们所使用的两种版本的教材里,水平一(小学一、二年级)都没有安排篮球教学内容;水平二(小学三、四年级)也只安排少量的篮球基本技能教学内容;到水平三(小学五、六年级)教材里才编入小篮球常识、基本技能与游戏等教学内容。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也未对教学内容作具体的规定,为各地(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余地,因而开发篮球校本课程、编写适宜的篮球校本教材(篮球教学内容),满足不同水平段小学生的对篮球学习的需求,就成为开展篮球教学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012年,我校教务处组织体育组在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和现行体育与健康教材、体育与健康教师(学生)用书的基础上,编写了我校第二部校本课程教材——《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校本篮球课程教材(试行)》(以下简称《教材》)。
教材对小学各水平段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评价方法等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
我校校本篮球课程作为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延伸,纳入我校课程体系,列入我校特色课程计划,在我校的一、二、三、五、六五个年级开展,每周一课时。
校本篮球课程的开发、开展对积极有效地利用篮球——这一集体性竞技项目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健身锻炼和身心健康服务,满足学生的篮球运动需求,普及篮球运动开展,提高篮球运动技能和水平,全面深入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创建特色学校、打造特色教育、提高我校教育竞争力等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校本教材(青少年篮球基础训练)
青少年篮球基础训练校本教材************小学2019年9月目录第一部分篮球运动员的基本功练习 (3)一、运球 (3)二、传球 (3)三、投篮 (3)第二部分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4)一、传切配合 (4)二、掩护配合 (4)三、策应配合 (5)第三部分防守基础配合 (6)一、挤过配合。
(6)二、穿过配合。
(6)三、交换防守配合。
(6)四、关门配合。
(6)五、夹击配合。
(6)六、补防配合。
(7)七、半场人盯人防守的技术要求。
(7)第四部分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7)一、体能定义 (8)二、篮球运动的体能特点 (8)三、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内容 (9)四、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总体要求。
(11)第五部分篮球运动的管理 (11)一、篮球队伍管理的特点 (12)第一部分篮球运动员的基本功练习一、运球(一)运球的技术动作方法:高运球、低运球、后转身运球、背后运球、体前变向运球……(二)运球的动作要点。
1、掌握运球的基本动作。
2、控制球的落点。
在训练过程中重点强调:抬头和加减速。
二、传球(一)传球的技术动作和方法: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低手传球、击地传球、长传球……(二)传球的技术要点。
1、传球要及时。
2、传球的落点(远离防守人的一侧)。
3、根据防守人的位置,选择传球的方式方法,在平日的训练中,行进间传球重点强调提前量。
三、投篮(一)投篮的方法。
低手投篮、高手投篮、反手篮、勾手篮、跑投、跳投等等。
投篮是在所有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
在平常的训练中,第一要强调正确的投篮姿势(主要是指手指、手腕的动作),第二要求结合实战,出手快、出手稳。
第二部分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一、传切配合配合要求:1、切入队员要根据情况掌握切入时机,假动作与速度结合,快速摆脱防守切入篮下,并随时准备接球。
2、传球队员要利用瞄篮、突破、运球或假动作吸引、牵制对手,当切入队员摆脱对手处于有利位置时,及时准确的将球传给同伴。
篮球校本教材
鲁北英才学校体育校本篮球教材鲁北英才学校高华一、我校开展篮球学习的作用和意义:篮球运动是集跑、跳、投于一身的集体对抗项目。
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素养的全面进展,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与提高。
通过学习与运动实践,体验英勇、坚韧、竞争、拼搏的进取精神,培育良好的团队作风。
主要学习内容:篮球基本学问、基本技术、简洁战术,并在实战体验,介绍基本规章。
寓练于乐,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二.我校开展篮球运动的背景:由于我们鲁北英才学校处于阳信县东北部,外部体育资源不是格外发达,而群众体育基础以篮球为主,因此,我校同学受实际地域传统状况的影响,比较宠爱篮球这项宽敞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
加之,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动,为了能够适应同学共性进展的需要,也为了同学终身体育力量的培育,校本课程争辩日益成为宽敞中学校管理者和体育老师关注的对象。
因此,我校在体育课和其次课堂当中进行了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尝试,以体现新课程主动、创新、实践、合作的教学特点,培育同学的篮球爱好,把握篮球运动的技能技巧,养成团结合作,敢于拼搏,不畏困难的品质,并形成终身体育熬炼的思想。
三.目标:总目标:在体育课和其次课堂中实施“快活篮球”的口号,让同学在活动中求开心,在开心中求进展,从而激活同学参与篮球学习的热忱,启发同学把握篮球熬炼的方法,提高同学自主熬炼的力量,培育同学经常熬炼的习惯,形成有益的篮球品质,促进同学的进展。
具体目标:1.把握篮球运动的基本学问、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实战中加以运用。
2.提高同学的体能和环境的适应力量,促进其身心全面进展。
3.建立以球育德、以球强智、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的思想。
4.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育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材内容和教学设计:1.依据不同年龄段同学的特点,我们把篮球运动中的各项技术分解到各个班级,做为体育课必修内容进行教学。
(1)高一班级刚入学的高一班级同学,缺乏对某一事物长久的爱好。
小学《篮球》校本教材
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纲要(讨论稿)一、课程目标:1、突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的课程目标体系。
使学生以篮球运动为基础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通过围绕篮球项目的各种体育途径,向学生进行系统的篮球运动、健康保健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兴趣,发扬优势,优缺共存,协调发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学会以篮球作为自身健身的主要项目,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寓德育和美育于篮球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合作、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等良好体育作风,同时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三.实施建议:1、教师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不断地调整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突出课程的生成性特点,创设出具有校园特色的课程。
2、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侧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锻炼身体习惯。
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3、教师应对本人开发的单元教材进行试教,通过实验对照班、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做好反馈记录,不断修改完善教材内容,最后在教科室的指导下年级推广运用。
4、教师应该注重校本课程的学习与交流,统一观点,增强合作意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体验新课程理念,努力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四.课程评价:(一)对教师的评价:学校任课老师年级内容时间注:1.评价意见等第:A—优, B—良, C—一般, D—需改进。
2.具体栏目的评价,只需在后面的方格内打“√”,综合意见以定性分析为主。
(二)对学生的评价:本项目以运动技能的培养为主,通过学生自身参与评价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互教互学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
校本教材——篮球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起源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为了解决冬季室外寒冷,橄榄球、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篮球,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逝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球类运动,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詹姆斯·奈史密斯发展简史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
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
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相对于原始的五大宗旨以及十三篮球竞赛规则来说,1893年的规则又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
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
初中篮球运动校本课程教材
初中篮球运动校本课程教材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育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篮球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运动,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旨在通过篮球运动的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能,提高篮球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身体素质。
1.2 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巧,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提高运动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篮球基本技巧、团队战术、体能训练、比赛实践等四个方面。
第二章:基本技巧教学2.1 运球技巧本章节主要介绍篮球运球的基本手法,包括高运球、低运球、背后运球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
2.2 传球技巧本章节主要介绍篮球传球的基本手法,包括胸传球、肩上传球、地面传球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
2.3 投篮技巧本章节主要介绍篮球投篮的基本手法,包括站立投篮、跑动投篮、三分球投篮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
2.4 防守技巧本章节主要介绍篮球防守的基本手法,包括贴身防守、滑步防守、盯人防守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
第三章:团队战术教学3.1 进攻战术本章节主要介绍篮球进攻战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快速反击、突破分球、挡拆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
3.2 防守战术本章节主要介绍篮球防守战术的基本原理,包括人盯人防守、区域防守、换防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
第四章:体能训练4.1 基本体能训练本章节主要介绍篮球运动所需的的基本体能训练方法,包括跑步、跳绳、俯卧撑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
4.2 专项体能训练本章节主要介绍篮球运动所需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包括弹跳力训练、敏捷性训练、耐力训练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
第五章:比赛实践5.1 比赛规则本章节主要介绍篮球比赛的规则,包括比赛时间、比赛人数、犯规判罚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比赛规则。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
校本教材编写一篮球校本教材——篮球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为了解决冬季 室外寒冷,橄榄球、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 篮球,奈史密斯博士于 1939年逝世,终年 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 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球类 运动,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
为了纪念 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 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一詹姆斯•奈史密斯纪 念馆。
发展简史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
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 13条比赛规 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 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 15分钟;对 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
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 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 5人。
相对于原始的五大宗旨以及十三篮球竞赛规则来说,1893年的规则又 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 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
1908年 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 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1936 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 则。
此后,至V 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很明显,人员的变 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 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特别是 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 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 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 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 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
(整理)高中体育校本教材《篮球》
高中体育校本教材(篮球)体育组高中篮球校本教材课程纲要第一章高中篮球教材概述 (1)第二章高中篮球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要求 (2)第三章高中篮球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 (5)第四章篮球竞赛规、裁判法及记录台 (16)第五章篮球教与学的评价 (26)中学篮球校本教材课程内容第一章:高中篮球教材概述一、篮球运动的概念篮球是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
篮球运动作为一个竞技运动项目,是以投篮为中心,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项目。
二、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 发明的。
因篮球运动本身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很快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1895年传入我国天津,1932年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
1936年男子篮球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增加了女子篮球项目。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向职业篮球球员敞开了大门。
篮球运动在中国广为普及,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三、篮球运动的教学功能对于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来讲,它就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类游戏项目。
它的特点是集体性、对抗性、趣味性。
除了具有一般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外,篮球运动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进而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竞争对抗的游戏形式,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以及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自我调控能力。
比赛中的集体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篮球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加人的运动经验积累,能为今后学习其它运动项目提供一定帮助。
第二章:高中篮球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一、教学目标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完整版)篮球校本课程教材
二0一二年八月目录前言 (3)第章篮球运动概述 (4)第二章中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 (6)第一节传接球 (6)第二节运球 (8)第三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1)第四节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13)第五节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 (15)第三章篮球战术 (16)第四章篮球主要规则 (21)篮球动作评价标准 (22)学生自我评价表 (23)前言一、说明本教材是结合我校“开发拓展型课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我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和遵照有关规定,充分考虑本课程的特点而制定的。
(一)本教材适用对象为本校中学各年级学生。
本课程为拓展型课,属考查课程,总学时18学时,共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
(二)本教材为试行,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并加以补充、修订、完善。
二、教学任务(一)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我校教学计划的规定,认真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结合篮球游戏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猛顽强的优良品质和思想作风。
(二)掌握篮球游戏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发展学生身体及智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游戏方法。
(四)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编篮球游戏和组织进行教学的能力;具有指导进行身体缎练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一)教学时数本课程的教学总时数为18学时。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一、篮球运动的概念篮球是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
篮球运动作为一个竞技运动项目,是以投篮为中心,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项目。
篮球运动是一项趣味性较高的运动,教师要保护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教学中采取合理的丰富多样的游戏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篮球理论知识和运动方法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从而使学生对篮球运动由一般的兴趣转化为执著的热爱。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
校本教材编写—篮球校本教材——篮球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起源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为了解决冬季室外寒冷,橄榄球、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篮球,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逝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已经发展为美国国内的第三运动以及世界第十大球类运动,参与人数甚至略微超过了冰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詹姆斯·奈史密斯发展简史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
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
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相对于原始的五大宗旨以及十三篮球竞赛规则来说,1893年的规则又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
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篮球——明确不同运球形式对应的触球部位及教法建议
一、手接触篮球部位正确与否,决定着往返运球的推进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特别是女生)经常出现与运球形式不匹配的触球部位,从而直接影响运球绕杆的推进速度。
借助光的反射现象,帮助学生弄清楚不同运球形式,所对应的触球部位。
明确不同触球部位,促使篮球产生不同的运动轨迹。
明确篮球运动轨迹有助于提前做出预判,以达到提高运球速度的目的。
表一:五种运球形式所对应的触球部位以及篮球受力后的运动轨迹(以右手为例)
二、各种运球形式的教法建议:
(一)原地运球——手指尽量张开(空出掌心),通过肘、腕关节的屈、伸按压篮球的正上方,垂直向下加力按压,篮球着地垂直向上反弹。
此过程如同光的垂直反射现象。
重点提示:主动迎送篮球,明确加力缓冲。
加大触球面积,延长触球时间。
教法建议1;例析如何让浮在水面上的篮球进出水面?首先,抽打或者狠抓篮球恐怕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其次,如果不把力大面积长时间的作用在篮球的正上方,也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可行的方法就是:当篮球受到一个通过手施加于篮球的压力大于水对篮球的浮力,方向为垂直向下,作用于篮球正上方时,篮球自然会进入水下。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教法建议2:强调:加大S、延长T、控制H。
(S:加大手与篮球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运球准确度越高;T:延长手与篮球的接触时间,强调早迎球向上缓冲反弹力。
尽可能多的时间送球向下加力;H:把篮球的反弹高度控制在髋关节至胸以下的位置)
教法建议3:全班在统一的节奏(两高三低)中,限制性运球:逐渐缩小运球落点的范围(地面靶心)。
教法建议4:图例对比,动作迁移。
图1:向上抛接球过程中的实线部分为对球向上加力和向下缓冲环节。
也就是说:向上的实线为手在最低点持球到最高点离手为手对球的有效加力环节,向上的虚线为球在持球最高点离手后,受惯性的作用继续垂直向上飞行的环节;从手在最高点接触球瞬向下缓冲至最低点为缓冲环节。
明确:不加力上抛球,球不会向上飞的太高;不在手心空出接触球的瞬间快速随球向下做退让动作,就不能接住球。
图2:原地运球过程中的实线部分为对球向下加力和向上缓冲环节。
反其道而行之,将向上抛接篮球的动作,改成向下“抛接”篮球的动作就行了。
手型一
样,发力感觉一样。
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明确:不加力下“抛”球,球不会向下飞的太快;不在手心空出接触球的瞬间,快速随球向上做退让动作,就不能控制球。
如果继续与篮球向对发力,只能将球挤出造成丢球。
(二)行进间直线运球——手指尽量张开(掌心空出)推送篮球的后上方,篮球向前推进的动力来源——发动机。
教法建议1:限制性运球——将运球落点控制在篮球场的边线和底线上绕场运球。
(左、右手;走、慢跑,快跑)如果场地器材充足的情况下,在跑道上运球跑。
落点自然是在分道线上了。
教法建议2:半程循环——去时运球绕杆,返回时不绕杆直线运球。
可以克服练习场地少,器材少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能加大练习密度,同时还可要求学生在不违例的前题下减少运球次数。
提高直线运球的速度。
教法建议3:小组直线运球接力对抗赛。
(三)原地体前变向运球——手指尽量张开(掌心空出)推送篮球的左上侧或右上侧;篮球改变方向的动力来源——方向盘。
教法建议1:屈膝立腰抬头双手交替,原地“V”字形运球。
教法建议2:限制性练习——练习者体前摆放一个“人”字形小体操垫。
将运球落点一次控制在垫子左右两侧。
(四)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手指尽量张开(掌心空出)推送篮球的左后侧或右后侧;发动机加方向盘。
教法建议1、限制性练习,人在篮球场的边线或底线上跑动。
双手交替运球,将落点控制在线的两侧。
(走、慢跑,快跑)
教法建议2:绕标志桶,绕单排杆,绕双手侧平举的同学。
教法建议3:在不违例的前题下,减少运球次数的练习。
(五)往返运球绕杆——起点至第二排杆的左侧段AB;以及冲刺阶段的CD 段,都为直线运球。
其余杆间都为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
教法建议1:绕四个场地的“蛇”形无球,有球练习。
目的——熟悉步伐、灵活移动重心以及肩膀躲杆的动作。
教法建议2:运球绕杆半程循环练习,四组竞速赛。
教法建议3:运球绕杆对向循环练习,可以加大练习密度,以及克服练习场地和器材少的问题。
教法建议4:运球绕杆全程循环练习,四人听教师统一发令出发,个人计时
赛。
或者小组竞速赛。
教法建议5:终极挑战赛,展示于挑战同在。
建立班级记录和年级记录。
教法建议6:1加1互助练习,已经达到满分的同学帮助还未达满分的同学。
熟悉球性练习内容的特点
熟悉球性练习,是提高学生手控制球能力的重要手段,控制球是篮球技术的基础,也是运用和提高基本技术的前提,它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它技术动作起到关键作用。
熟悉球性练习注是让学生用手完成传球、拔球、抛球、托球、绕球、滚球、抢球等练习;其次是运球,采用基本手法进行运球或其它各种运球相结合的练习方法。
在练习时,难度可由简到繁,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变快,由原地练习逐步过渡到移动中的综合性练习,由于连续频频地刺激手及相应的肌肉、关节的感受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难度也逐渐加大,有助于尽快增强手的球感,加速掌握球的各种支配能力,同时,通过手和脚全身协调配合,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球性练习教学建议
1、熟悉球性基本功练习虽然效果极其明显,但需要每个人都有球,所以,建议在球少的情况下,要进行分组或分小班上课为好。
2、熟悉球性练习需要老师有较强的示范能力和技术组合能力,建议任课教师要不断钻研篮球技术长充分地备好课。
3、熟悉球性基本功练习必须左右手趋于平衡,切忌和避免单手作业。
熟悉球性基本功练习的方法内容丰富多样,运用熟悉球性做准备活动明显高于传统性的准备活动。
4、篮球熟悉球性的基本功练习方法实现了多种教学法方法的优化组合,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