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中职带传动教案汇总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机械基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掌握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1.2 机械系统的组成讲解机械系统的定义和组成要素举例说明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实例1.3 机械传动介绍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讲解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1.4 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机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第二章:机械零件2.1 轴和轴承讲解轴的分类和特点介绍轴承的类型和功能2.2 齿轮讲解齿轮的分类、名称和标记掌握齿轮的设计计算和选择方法2.3 联轴器和离合器介绍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能和类型讲解弹性联轴器和牙嵌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2.4 弹簧讲解弹簧的分类、性能和参数掌握弹簧的设计计算和选择方法第三章:机械传动3.1 带传动讲解带传动的原理和分类掌握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和选用方法3.2 链传动讲解链传动的原理和分类掌握链传动的设计计算和选用方法3.3 齿轮传动讲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和选用方法3.4 其他传动方式简介介绍蜗轮蜗杆传动、行星齿轮传动和同步带传动等传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第四章:机械轴系4.1 轴的设计与强度计算讲解轴的分类和设计原则掌握轴的强度计算和校核方法4.2 轴的加工与装配介绍轴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讲解轴的装配方法和注意事项4.3 轴承的设计与选择讲解轴承的分类和特点掌握轴承的设计计算和选择方法4.4 轴承的安装与维护介绍轴承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轴承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第五章:机械控制系统5.1 控制系统概述讲解控制系统的定义、目的和功能掌握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基本原理5.2 机械控制系统的组成介绍机械控制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讲解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等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应用5.3 常用机械控制系统讲解气动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动控制系统等常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5.4 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讲解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机械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方法第六章:气压控制系统6.1 气压控制原理讲解气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掌握气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参数6.2 气源装置及气动元件介绍气源装置的类型和功能讲解气动元件(如气缸、气马达、阀门等)的结构和应用6.3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讲解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气动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方法6.4 气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举例说明气动控制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分析气动控制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七章:液压控制系统7.1 液压控制原理讲解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掌握液压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参数7.2 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介绍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等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功能讲解液压控制阀的分类和应用7.3 液压控制系统设计讲解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液压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方法7.4 液压控制系统的应用举例说明液压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分析液压控制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八章:电动控制系统8.1 电动控制原理讲解电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掌握电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参数8.2 电动控制元件及电动系统介绍电动机、控制器、传感器等电动元件的结构和功能讲解电动控制阀的分类和应用8.3 电动控制系统设计讲解电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电动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方法8.4 电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举例说明电动控制系统在家电、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分析电动控制系统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九章:机械振动与控制9.1 机械振动概述讲解机械振动的定义、类型和危害掌握机械振动的基本参数和分析方法9.2 机械振动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分析机械振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讲解机械振动的控制方法和措施9.3 机械隔振与减振设计介绍机械隔振和减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隔振和减振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9.4 机械振动控制的应用举例说明机械振动控制在工程机械、建筑结构等领域的应用分析机械振动控制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十章:机械优化设计10.1 机械优化设计概述讲解机械优化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0.2 机械优化设计的方法介绍常见优化设计方法(如解析法、数值法和模拟法)讲解优化设计在机械结构、参数优化等方面的应用10.3 机械优化设计的实例分析分析机械优化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讲解优化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0.4 机械优化设计的软件应用介绍常用的机械优化设计软件(如ANSYS、ADAMS等)讲解机械优化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十一章:机械可靠性工程11.1 可靠性工程基本概念讲解可靠性工程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可靠性工程的基本参数和指标11.2 可靠性预测与分析介绍可靠性预测与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掌握可靠性数据分析、故障树分析等方法11.3 机械可靠性的改进设计讲解提高机械可靠性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掌握可靠性改进设计的实施步骤11.4 机械可靠性试验与评估介绍机械可靠性试验的类型和方法掌握机械可靠性评估的指标和流程第十二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12.1 CAD技术概述讲解CAD技术的定义、发展和应用领域掌握CA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2.2 常见CAD软件介绍介绍AutoCAD、SolidWorks、CATIA等CAD软件的功能和特点讲解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实例12.3 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讲解CAD技术在机械零件设计、装配图绘制等方面的应用掌握CAD技术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优势和注意事项12.4 CAD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介绍CAD技术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分析CAD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第十三章:现代制造技术13.1 现代制造技术概述讲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2 快速原型技术介绍快速原型技术的原理、设备和应用案例掌握快速原型技术在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13.3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讲解CAM技术的定义、功能和应用领域掌握CAM技术在数控编程、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13.4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介绍智能制造的概念、架构和关键技术分析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前景第十四章:机械维修与保养14.1 机械维修与保养概述讲解机械维修与保养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掌握机械维修与保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2 机械故障诊断与分析介绍机械故障诊断的方法和工具掌握故障诊断在机械维修与保养过程中的应用14.3 机械维修策略与技术讲解机械维修的类型、方法和实施步骤掌握常用维修技术和方法,如焊接、铆接、润滑等14.4 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介绍机械设备保养的内容、周期和注意事项掌握机械设备维护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第十五章:机械安全与环保15.1 机械安全概述讲解机械安全的定义、意义和法律法规掌握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措施15.2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与预防分析机械伤害事故的类型、原因和防范方法掌握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设计和应用15.3 机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讲解机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和环保要求掌握机械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策略15.4 机械安全与环保的实施要点介绍机械安全与环保在企业生产中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分析机械安全与环保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1. 机械基础概述:理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023机械基础中职教案9篇【完整版】
2023机械基础中职教案9篇【完整版】机械基础物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等基本概念2、了解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1)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简单扼要的计算2)了解机械机械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3)了解常用的机构和机械传动原理;4)了解金属零件的联接和支承5)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内容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调查法、练习法、实验法、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手段:常规或现代(多媒体投影、音像资料、各种教具、实物、案例素材文件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机器与机构、构件和零件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四、课时分配计划:2课时布置作业:0-1,0-2实施情况及课后教学效果分析引言当人们拓展视野、深入到创造物质世界活动中时会发现,单纯的数学、物理或化学,常常无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不同的应用领域,需要将数、理、化知识适度综合,高度概括,从而形成解决问题更为直接、更为有效的理论体系,这便产生了诸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门类众多的应用工程科学。
它们是创造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物质世界的应用理论基础。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机械工程的研究对象是机械。
什么是机械?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1.机器机器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能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工具。
图1一1所示的台钻是比较常见的典型机器。
观察其工作过程:电动机1转动,驱动带传动,带传动又将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变速箱2内的齿轮系,变速箱中的主轴与钻头3直接联接,从而熔话动与动力传涕给了钻头。
最后完成对工件的切削加工。
图O-2所示为牛头刨床,它由电动机1通过带传动3和齿轮传动装置2实现减速,又通过暇动导杆机构9改变运动形式,使滑枕5带动刨刀7作往复移动来实现刨削。
由上述两例分析表明,机器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原动装置一传动装置一执行装置。
机械最常见的原动装置是电动机。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机械的本质和作用。
介绍机械的分类,包括传动机械、执行机械、控制机械等。
1.2 机械的组成部分讲解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机、附件、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
介绍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1.3 机械的性能与参数讲解机械的性能指标,包括力、速度、精度、效率等。
介绍机械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机械传动2.1 传动机械的类型与原理讲解传动机械的类型,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
介绍各种传动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2 齿轮传动讲解齿轮的基本概念,包括齿轮的形状、齿数、模数等。
介绍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3 皮带传动与链条传动讲解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基本概念,包括皮带和链条的规格、张紧方式等。
介绍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三章:机械结构3.1 机械结构的基本要素讲解机械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梁、柱、板、壳等。
介绍各个要素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3.2 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
介绍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3 机械结构的优化讲解机械结构优化的目的和方法,包括尺寸优化、形状优化等。
介绍结构优化算法和应用。
第四章:机械零件4.1 机械零件的类型与功能讲解机械零件的类型,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等。
介绍各种零件的功能和应用。
4.2 机械零件的材料与选择讲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包括钢、铝、塑料等。
介绍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和原则。
4.3 机械零件的加工与装配讲解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铸造、锻造、切削等。
介绍零件的装配方法和工艺。
第五章:机械系统5.1 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讲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包括主机、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
介绍机械系统的分类,包括简单机械系统、复杂机械系统等。
5.2 机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讲解机械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
介绍机械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机械基础带传动教案
机械基础带传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机械基础》第五册第四章,主要介绍带传动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带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及选用方法。
通过对带传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带传动在机械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带传动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其工作原理。
2. 掌握各种类型带传动的特点及选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带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及选用方法。
难点: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带传动模型、挂图。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运用了哪些传动方式。
2. 知识点讲解:(1)带传动的组成:带轮、传动带、张紧装置。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轮通过带传动实现动力传递,带传动具有弹性滑动,可实现恒速传动。
(3)带传动的类型:V带、平带、同步带。
(4)带传动的选用方法:根据传动功率、传动速度、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选用。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汽车发动机传动带的选用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带传动方式。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设计方案,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带传动组成:带轮、传动带、张紧装置工作原理:带轮通过带传动实现动力传递,具有弹性滑动,恒速传动类型:V带、平带、同步带选用方法:根据传动功率、传动速度、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选用七、作业设计1. 描述带传动的组成和作用。
2. 解释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3. 比较V带、平带、同步带的特点,选出适合自行车传动系统的带传动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3. 拓展延伸:研究带传动的未来发展,如新材料、新设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带传动的组成:带轮、传动带、张紧装置。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机械传动 V带传动、同步带传动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机械课程名称机械基础所在年级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系部授课班级授课日期课题:项目一机械传动V带传动、同步带传动教学目标1.熟悉皮带传动安装、使用及调整方法;2.了解同步带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参数及应用;重点皮带传动安装、使用及调整方法;难点皮带传动调整方法;教法讨论、讲授和练习;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上讲内容三、新课教学(一)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1.普通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V带张紧程度2.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1)调整中心距(定期张紧、自动张紧)(2)使用张紧轮(平带和V带传动不同)教学内容3.V带轮的材料、结构和V带的标记(1)带轮的材料与带速有关。
如铸铁、铸钢、铸铝、工程材料。
(2)带轮的结构有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轮辐式。
(3)V带的标记由型号、基准长度和标准号组成。
(二)同步带1.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1)同步带传动的特点①传动比恒定。
②效率高。
③速度及功率范围广。
④较小的带轮直径、较短的轴间距、较大的速度比。
⑤对轴及轴承的压力小而使传动系统结构紧凑。
⑥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中心距要求较严格。
(2)同步带传动的应用同步带在汽车上的应用同步带在车床上的应用(2)同步带的参数、类型和标注①节距Pb节距Pb ——在规定张紧力下,同步带相邻两齿对称中心线间的距离。
教学内容②基本长度Lp同步带工作时保持原长度不变的周线称为节线,节线的长度为基本长度(公称长度),轮上相应的圆称为节圆。
2.同步带的类型梯形齿同步带弧齿同步带单面同步带双面同步带4.同步带轮4.梯形齿同步带和弧齿同步带的区别。
带传动教案
带传动
(一)认识传动带
(1)组成:主动轮、从动轮、带
(2).工作原理:摩擦传动(3).类型:平带(扁平矩形),V带(等腰梯形),多楔带(以扁平部分为基体,下面有几条等距的纵向槽),圆带(牵引能力小,常用于仪器、家用器械、人力机械中)
优点:传动平稳、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有良好的挠性和弹性、过载打滑。
缺点:传动比不准确、带寿命低、轴上载荷较大、传动装置外部尺寸大、效率低。
适用于大中心距、中小功率、带速v =5~25m/s,i≤7的情况。
(二)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分析
1.播放带传动的工作原理视
频
2.受力特点:F O——由预紧产
生的拉力
上边:F O F2 下边:FO F1
拉力差:F1-F O = F O-F2
F = F1-F2——有效拉力(圆
周力)
正常工作时:F = 带与带轮间
摩擦力的总和∑F´
当F>∑F´时:——打滑
单位:F(N); v (m/s);
P(kW)
3.打滑(带与轮间的显著相
对滑动)
原因:过载;后果:带严重磨损,不能正常工作。
4.带轮的包角
包角越大,接触的弧就越长,
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
一般要求包角,因大带轮包角
比小带轮包角大。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1.1 定义:机械是什么1.1.2 分类:固定机械、移动机械、自动化机械等1.2 机械的用途与功能1.2.1 用途:生活中的机械、工业生产中的机械等1.2.2 功能: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精确度等1.3 机械的发展史1.3.1 古代机械:水车、风车等1.3.2 现代机械:计算机、等第二章:机械零件与装配2.1 机械零件的分类与功能2.1.1 分类:齿轮、轴承、弹簧等2.1.2 功能:传递动力、支撑、减震等2.2 机械装配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2.1 基本原理:装配精度、配合公差等2.2.2 方法:手工装配、机械自动化装配等2.3 机械装配工艺流程2.3.1 准备工作:图纸、工具、设备等2.3.2 装配过程:拆卸、清洗、装配、调试等第三章:机械动力与传动3.1 机械动力源3.1.1 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等3.1.2 电动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等3.2 机械传动方式3.2.1 齿轮传动:平行轴齿轮、斜齿轮等3.2.2 皮带传动:平皮带、同步带等3.3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3.3.1 设计原则:传动效率、可靠性等3.3.2 计算方法:扭矩、功率、转速等第四章:机械控制系统4.1 机械控制系统的概述4.1.1 定义:机械控制系统是什么4.1.2 作用:实现机械自动化、提高精度等4.2 常用控制元件4.2.1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4.2.2 控制器:PLC、PAC等4.3 机械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4.3.1 控制系统:工业、服务等4.3.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CNC、DNC等第五章:机械维护与故障排除5.1 机械维护的基本知识5.1.1 维护目的: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效率等5.1.2 维护内容:清洁、润滑、紧固等5.2 机械故障的诊断与排除5.2.1 诊断方法:观察、试验、数据分析等5.2.2 排除步骤:查找原因、制定方案、实施维修等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六章:机械强度与材料6.1 机械强度概述6.1.1 定义:机械强度是什么6.1.2 分类:静强度、动强度、疲劳强度等6.2 常用工程材料6.2.1 金属材料:钢、铜、铝等6.2.2 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陶瓷等6.3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计算6.3.1 计算方法:应力、应变、安全系数等6.3.2 应用实例:轴、齿轮、弹簧等的强度计算第七章:机械振动与控制7.1 机械振动概述7.1.1 定义:机械振动是什么7.1.2 分类:自由振动、受迫振动、阻尼振动等7.2 机械振动的影响与控制7.2.1 影响:噪音、磨损、精度下降等7.2.2 控制方法:隔振、减振、振动吸收等7.3 机械振动的测量与分析7.3.1 测量方法: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7.3.2 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等第八章:机械密封与润滑8.1 机械密封概述8.1.1 定义:机械密封是什么8.1.2 分类:接触式密封、非接触式密封等8.2 机械密封的设计与计算8.2.1 设计原则:密封性能、使用寿命等8.2.2 计算方法:压力、温度、密封间隙等8.3 机械润滑原理与方法8.3.1 原理: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等8.3.2 方法:油润滑、脂润滑、干润滑等第九章:机械传动系统设计9.1 传动系统设计概述9.1.1 定义:传动系统设计是什么9.1.2 目标:满足使用要求、提高效率等9.2 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9.2.1 确定传动类型:齿轮、皮带、液压等9.2.2 选择传动元件:齿轮、轴承、电机等9.2.3 计算传动参数:扭矩、功率、传动比等9.3 传动系统设计实例9.3.1 汽车传动系统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9.3.2 机床传动系统设计:主轴、进给等第十章:机械创新与改造10.1 机械创新概述10.1.1 定义:机械创新是什么10.1.2 意义:提高竞争力、满足需求等10.2 机械创新的方法与途径10.2.1 方法:改进设计、新材料应用等10.2.2 途径: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10.3 机械改造实例10.3.1 旧机械的改造:提高精度、增加功能等10.3.2 新机械的研发:从头设计、试制等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十一章:机械制造工艺11.1 机械制造工艺概述11.1.1 定义:机械制造工艺是什么11.1.2 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11.2 典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11.2.1 铸造:铸造成形、铸件加工等11.2.2 焊接:熔化焊接、压力焊接等11.2.3 切削加工:车、铣、刨、磨等11.2.4 装配:部件装配、总装等11.3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11.3.1 编制原则:工艺合理性、经济性等11.3.2 编制方法:工艺卡片、工艺路线等第十二章:机械CAD/CAM技术12.1 机械CAD/CAM技术概述12.1.1 定义:CAD/CAM是什么12.1.2 作用:提高设计效率、精确度等12.2 CAD/CAM软件的应用12.2.1 设计:三维建模、二维绘图等12.2.2 制造:数控编程、模具设计等12.3 机械CAD/CAM实例12.3.1 汽车零部件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12.3.2 模具设计:塑料模具、冲压模具等第十三章:机械优化设计13.1 机械优化设计概述13.1.1 定义:优化设计是什么13.1.2 目标: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效率等13.2 优化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3.2.1 方法:数值优化、遗传算法等13.2.2 步骤:确定设计变量、目标函数等13.3 机械优化设计实例13.3.1 机械结构优化:提高强度、减少重量等13.3.2 工艺参数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第十四章:机械可靠性工程14.1 机械可靠性工程概述14.1.1 定义:可靠性工程是什么14.1.2 意义:提高产品可靠度、降低故障率等14.2 可靠性分析与计算14.2.1 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可靠性模型等14.2.2 计算方法:可靠度、故障率等14.3 提高机械可靠性的措施14.3.1 设计措施:选择可靠材料、优化结构等14.3.2 制造措施:严格控制质量、提高加工精度等第十五章:机械现代化与未来趋势15.1 机械现代化的概述15.1.1 定义:机械现代化是什么15.1.2 特点:高效、智能、环保等15.2 机械现代化的技术途径15.2.1 自动化技术:PLC、等15.2.2 信息化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15.3 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15.3.1 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15.3.2 智能制造: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等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包括机械的定义与分类、用途与功能、发展史、零件与装配、动力与传动、控制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强度与材料、振动与控制、密封与润滑、传动系统设计、创新与改造、制造工艺、CAD/CAM技术、优化设计、可靠性工程以及现代化与未来趋势等内容。
带传动教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章
第一节带传动概述
授课人:
工作单位:
工作部门:
专业方向:
授课年级:
学生人数: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10-1 摩擦带传动
(2)摩擦型带传动按照带的截面形状又可以分为:a )平带、b )v 带、c )多楔带、d )圆带传动。
1. 平带:平带传动结构最简单,传动效率较高,在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应用较多。
平带的接头方式常用的有胶合、缝合、铰链扣等。
2.v 带传动:V 带传动的传动能力较大,在传动比较大时、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应用较多,是带传动的主要类型。
四、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打滑
带必须以一定的初拉力张紧在带轮上。
静止时,带两边的拉力都等于初拉力F0;传动时,由于带与轮面间摩擦力的作用,带两边的拉力不再相等。
绕进主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增加到F1,称为紧边,为紧边拉力;而另一边带的拉力由F0减为F2,称为松边,为松边拉力。
设环形带的总长度不变(近似的),则紧边拉力的增量应等于松边拉力的减少量,即
两边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也就是带所传递的圆周力F ,即
将两式换算可得
圆周力F(N)、带速v(m/s)和传递功率P(kW)之间的 关系为
五、带的传动失效——打滑
若带所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轮面间极限摩擦力的总和时,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经常打滑将
绘图示意,讲解计算
15分钟。
带传动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带传动机械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带传动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使学生掌握带传动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1.2 教学内容带传动的定义及分类带传动的结构组成带传动的特点和优缺点带传动的应用实例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带传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分析带传动的特点和优缺点举例说明带传动的应用范围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第二章: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磨损让学生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及其影响使学生掌握带传动磨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2.2 教学内容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及其影响带传动磨损的原因和危害带传动磨损的防止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及其影响通过讨论法分析带传动磨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2.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讲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及其影响分析带传动磨损的原因和危害讨论带传动磨损的防止方法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及其影响讨论分析:学生能分析带传动磨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第三章:带传动的张力与松紧控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张力的作用及其影响使学生掌握带传动松紧控制的方法带传动张力的作用及其影响带传动松紧控制的方法和原理带传动松紧控制的调整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张力的作用及其影响通过实验法讲解带传动松紧控制的方法和原理3.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讲解带传动张力的作用及其影响实验演示带传动松紧控制的方法和原理讲解带传动松紧控制的调整方法3.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张力的作用及其影响实验报告:学生能描述带传动松紧控制的方法和原理第四章:带传动的疲劳与寿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疲劳的原因及其影响使学生掌握带传动寿命的计算方法4.2 教学内容带传动疲劳的原因及其影响带传动寿命的计算方法提高带传动寿命的措施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疲劳的原因及其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寿命的计算方法4.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讲解带传动疲劳的原因及其影响案例分析带传动寿命的计算方法讨论提高带传动寿命的措施4.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疲劳的原因及其影响案例分析:学生能计算带传动寿命并提出提高寿命的措施第五章:带传动的选用与维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的选用原则使学生掌握带传动的维护方法5.2 教学内容带传动的选用原则带传动的维护方法和要求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的选用原则通过实践操作法讲解带传动的维护方法5.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讲解带传动的选用原则实践操作演示带传动的维护方法5.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的选用原则实践操作:学生能正确进行带传动的维护第六章:带传动的效率与损失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使学生掌握带传动损失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6.2 教学内容带传动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带传动损失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带传动效率的措施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损失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6.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讲解带传动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案例分析带传动损失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讨论提高带传动效率的措施6.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效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带传动损失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第七章:带传动的安装与调整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安装的要求和步骤使学生掌握带传动调整的方法和技巧7.2 教学内容带传动安装的要求和步骤带传动调整的方法和技巧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安装的要求和步骤通过实践操作法讲解带传动调整的方法和技巧7.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讲解带传动安装的要求和步骤实践操作演示带传动调整的方法和技巧7.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安装的要求和步骤实践操作:学生能正确进行带传动调整第八章:带传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故障的原因及其影响使学生掌握带传动诊断的方法和维修技巧8.2 教学内容带传动故障的原因及其影响带传动诊断的方法和维修技巧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故障的原因及其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诊断的方法和维修技巧8.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带传动故障的原因及其影响案例分析带传动诊断的方法和维修技巧8.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故障的原因及其影响案例分析:学生能运用带传动诊断的方法和维修技巧第九章:带传动的设计与计算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带传动计算的步骤和技巧9.2 教学内容带传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带传动计算的步骤和技巧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计算的步骤和技巧9.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带传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带传动计算的步骤和技巧9.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学生能运用带传动计算的步骤和技巧第十章:带传动的应用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带传动选型和设计的实际应用技巧10.2 教学内容带传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带传动选型和设计的实际应用技巧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选型和设计的实际应用技巧10.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带传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案例分析带传动选型和设计的实际应用技巧10.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案例分析:学生能运用带传动选型和设计的实际应用技巧第十一章:带传动的创新与发展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技术的新发展使学生掌握带传动技术的创新应用11.2 教学内容带传动技术的新发展带传动技术的创新应用带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1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技术的新发展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技术的创新应用11.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带传动技术的新发展案例分析带传动技术的创新应用1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技术的新发展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带传动技术的创新应用第十二章:带传动的安全运行与故障预防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带传动故障预防的措施12.2 教学内容带传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带传动故障预防的措施带传动安全运行的注意事项1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故障预防的措施12.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带传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带传动故障预防的措施1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学生能提出带传动故障预防的措施第十三章:带传动的经济性与环保性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的经济性因素使学生掌握带传动的环保性影响13.2 教学内容带传动的经济性因素带传动的环保性影响提高带传动经济性和环保性的方法1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的经济性因素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的环保性影响13.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带传动的经济性因素案例分析带传动的环保性影响13.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的经济性因素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带传动的环保性影响第十四章:带传动实验与实践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带传动实验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进行带传动实践操作14.2 教学内容带传动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带传动实验的基本方法带传动实践操作步骤1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进行带传动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法讲解带传动实践操作步骤14.4 教学活动讲解带传动实验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带传动实验操作讲解带传动实践操作步骤14.5 教学评价实践操作:学生能正确进行带传动实践操作第十五章:带传动的前景与挑战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带传动技术的前景使学生掌握带传动技术面临的挑战15.2 教学内容带传动技术的前景带传动技术面临的挑战应对带传动技术挑战的策略1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带传动技术的前景通过案例分析法讲解带传动技术面临的挑战15.4 教学活动复习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带传动技术的前景案例分析带传动技术面临的挑战15.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带传动技术的前景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带传动技术面临的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主要围绕带传动机械基础展开,涵盖了带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弹性滑动与磨损,张力与松紧控制,疲劳与寿命,选用与维护,效率与损失,安装与调整,故障诊断与维修,设计与计算,应用案例分析,创新与发展,安全运行与故障预防,经济性与环保性,实验与实践,前景与挑战等多个方面。
中职化工机械基础教案:带传动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巩固1.提问上次课讲授知识,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做记录记载学生表现。
三、课堂讲授【课题】带传动轿车发动机中,内燃机配气机构采用带传动传递运动和动力。
那么,它采用的是哪种带传动,为什么?汽车生产中常采用哪几种带传动?一、带传动的组成、传动比与特点1.带传动的组成与传动比带传动的传动比公式为i =n1 =D22.带传动的特点(1)带传动的优点(2)带传动的缺点二、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摩擦带传动和啮合带传动两大类。
1.摩擦带传动2.啮合带传动三、带传动在汽车中的应用1.V 带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发动机附件(发电机、空调压缩机和水泵)常采用两根 V 带驱动。
2.多楔带在汽车中的应用由于多楔带的性能优于 V 带,所以汽车发动机附件也常采用多楔带。
3.同步带在汽车中的应用4.金属带在汽车中的应用四、汽车用传动带的结构和标记1.汽车 V 带汽车V 带是标准件,根据公称顶宽分为AV10、AV13、AV15、AV17、AV22 等五种型号。
2.汽车多楔带汽车多楔带只采用PK 一种型号,双面多楔带为DPK。
3.汽车同步带同步带有 ZA 型(用于较轻负荷)和ZB 型(用于较重负荷)两种型号。
五、普通 V 带1. 普通V 带的结构2. 普通V 带的参数3. 普通 V 带的类型普通V 带的尺寸已标准化,国家标准(GB/T 11544—1997)规定普通V 带按截面尺寸不同,由小到大分为Y、Z、A、B、C、D、E 七种型号。
4.普通 V 带带轮的结构和材料带轮由轮缘、轮辐和轮毂三部分组成。
根据轮辐结构的不同,带轮可分为实心式、腹板式、轮辐式和孔板式四种。
五、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最新中职机械基础教案: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1、静止时)。
带预紧套在带轮上,带轮两边的张紧力相等,为初拉力(F2、带负载传动时带与带轮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带绕上主动轮的一边被拉紧(紧边),拉力由F 0增大到F 1;另一边(松边)拉力由F 0降至F 2 。
有效拉力:紧边与松边拉力的差值(F 1-F 2)为带传动中起传递转矩作用的拉力。
又称有效圆周力F t 。
F t =F 1-F 2=ΣF f实际上有效圆周力等于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总和ΣF f 。
假定带工作时总长度不变,则 F 1-F 0=F 0-F 2 所以 F 1+F 2=2F 0 则 紧边拉力 F 1=F 0+F t /2松边拉力 F 2=F 0-F t /2 3、临界状态时在预紧力F 0一定时,传递的有效拉力F t 等于极限摩擦力F lim 时。
带将打滑。
带能传递的最大圆周力为F tmax =F 1(1-1/e f α1) 二、带传动的应力分析传动带工作时产生三种应力: 1、 拉应力工作时由紧边拉力F 1和松边拉力F 2引起的应力。
σ1=F 1/A (MPa ) σ2=F 2/A (MPa ) 2、 弯曲应力传动带弯曲时产生的应力。
3、离心拉应力传动带绕带轮作圆周运动时带上每一质点都不可避免地受离心力作用而产生离心 拉应力各截面处应力是不相等的,传动带紧边绕入小带轮处应力最大 σmax =σ1+σb1+σC (MPa ) 三、滑动分析1、 弹性滑动传动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受到拉力后要产生弹性伸长,拉力大伸长量也大。
传动带工作时,紧边拉力F1比松边拉力F2大,所以紧边比松边的弹性变形量大。
当传动带绕入主动带轮时,轮上的A点和带上的B点重合,线速度相等。
随着主动带轮的转动,带上B点的拉力由F1减少到F2,带的伸长量也相应地减少。
这样轮上的A点到了A1点时,带上的B点才到B1点,,B1点滞后于A1点。
由此可见,传动带随主动带轮运动的过程中,由向后的微小滑动,使带的线速v落后于主动轮的线速度V1。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了解机械的概念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机械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1.2 机械的基本参数1.熟悉机械的基本参数及其表示方法。
2.学习如何计算机械的基本参数。
第二章:机械传动2.1 齿轮传动1.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2.掌握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2.2 带传动1.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2.学习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2.3 链传动1.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2.掌握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三章:机械联接3.1 螺纹联接1.熟悉螺纹联接的原理及其特点。
2.学习螺纹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3.2 键联接1.了解键联接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键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3.3 销联接1.了解销联接的应用及其特点。
2.学习销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四章:轴承与润滑4.1 轴承概述1.了解轴承的作用及其分类。
2.掌握轴承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4.2 轴承的维护与润滑1.学习轴承的维护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了解轴承润滑的方法及其选择。
第五章:机械精度5.1 机械加工精度1.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的计算方法。
5.2 测量技术与方法1.熟悉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学习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六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6.1 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6.2 热处理技术1.了解热处理的概念及其目的。
2.学习热处理的方法及其工艺参数。
第七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7.1 金属切削原理1.了解金属切削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金属切削参数的计算方法。
7.2 常用金属切削工具1.熟悉金属切削工具的分类及其特点。
2.学习金属切削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八章:金属切削机床与设备8.1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1.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参数。
8.2 常见金属切削机床与设备1.熟悉常见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带传动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带传动机械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带传动概述1.1 带传动的定义与作用1.2 带传动的分类1.3 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4 带传动的基本参数第二章:带的材料与结构2.1 带的的材料2.2 带的构造形式2.3 带轮的结构与材料2.4 带的张紧与安装第三章:带传动的力学分析3.1 带传动的力的分析3.2 带传动的张力计算3.3 带传动的应力与变形分析3.4 带传动的使用寿命预测第四章:带传动的动态特性4.1 带传动的振动与噪音4.2 带传动的磨损与疲劳4.3 带传动的自适应性4.4 带传动的柔性与刚性分析第五章:带传动的设计与选型5.1 带传动的设计方法5.2 带的选择与计算5.3 带轮的设计与选型5.4 带传动的张紧设备选择第六章: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6.1 带传动的安装步骤与要求6.2 带轮的安装与调整6.3 带传动的润滑与保养6.4 带传动的日常检查与维护第七章:带传动的故障诊断与处理7.1 带传动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7.2 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7.3 带传动故障的处理方法7.4 预防故障的措施与建议第八章:带传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8.1 带传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8.2 带传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案例8.3 带传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8.4 带传动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第九章:带传动的效率与节能9.1 带传动的效率计算与提高9.2 影响带传动效率的因素分析9.3 带传动的节能措施与技术9.4 带传动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第十章:带传动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新型带传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10.2 带传动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创新10.3 带传动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10.4 带传动在全球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带传动的基本参数带传动的基本参数是理解和设计带传动系统的基础。
这些参数包括带的宽度、长度、弹性模量、摩擦系数等,它们直接影响到带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
重点环节2:带的材料与结构带的材料和结构对带传动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机械基础教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第3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 §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以紧在至少两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
3、带传动的传动比i机构的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 1与从动轮转速n 2之比:二、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122n i n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三、带传动的特点与其它传动形式相比较,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噪声。
但因带传动存在滑动现象,所以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带与带轮是通过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因此过载时,传动带在轮缘上会打滑,从而可以避免其它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但传动效率较低,带的使用寿命短;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
(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外廓尺寸较大。
⑷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但不适用于高温、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合。
四、带传动的维护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正常运转,须掌握正确的使用与维护。
1.带传动在安装时,必须使两带轮轴线平行,轮槽对正,否则会加剧磨损。
安装时应缩小中心距后套上,然后调整。
2.严防与矿物油、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接触,也不宜在下曝晒。
3.为保证安全,带传动应加防护罩。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 方法与指导 §1-2 V 带传动一、V 带及带轮V 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中职机械基础(机工版)教案:V型带传动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一、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打滑,疲劳破坏。
带传动设计准则:既要保证传动带具有足够的传动能力,不打滑;又要保证传动带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达到预期使用寿命。
二、V型带传动设计的原始数据和主要内容1、V型带传动的原始数据一般为:(1)传递的功率P(KW);(2)大、小带轮的转速n2、n1(r/min)或传动比;(3)传动对外廓尺寸的要求;(4)传动的用途和工作条件。
2、V型带传动主要内容:(1)确定V型带的型号,根数和长度;(2)选定传动的中心距;(3)带轮基准直径及结构尺寸;(4)计算初拉力和带对轴的压力。
三、V型带传动的设计步骤1、确定计算功率Pc计算功率Pc是根据所传递的名义功率P及V型带传动的工作情况确定的.Pc=KAP表9—2工作情况系数K A表9-3 V型带轮最小直径d min1、选择V型带型号根据计算功率Pc 和小带轮转速n 1,由图选取V 型带的型号。
(若Pc 、V 的交点落在交线附近,可同时用两种型号作为两个方案计算,然后比较,选取。
)3.确定大、小带轮的直径d 1,d 2 (1)初选小带轮的直径当V 型带的型号确定后,小带轮直径愈小,结构愈紧凑, V 型带的弯曲应力σb1则愈大, V 型带寿命降低,d 1愈小,圆周速度愈小,单根V 型带传递的功率Po 也愈小,故对最小直径加以限制,d 1max 见表。
V 型带轮直径系列 (mm ) 型 号 OABCDEF优先选用可以选用优先选用可以选用优先选用可以选用优先选用可以选用优先选用可以选用优先选用可以选用优先选用可以选用带 轮 直径系 列63 67 90 95 140 125 200 212 355 375 500 530 710 750 71 75 100 106 160 132 224 236 400 425 560 600 800 900 80 90 112 118 180 150 250 265 450 475 630 670 1000 1250 1001121251322001702803005005607109001120 1500V 型带型号选择线图(2)校核带的速度v带速: V=πd1n1/60×1000 (m/s)V愈小,单根V型带传递功率Po的能力愈小,传递功率P时,所需带的根数愈多。
带传动教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章
第一节带传动概述
授课人:
工作单位:
工作部门:
专业方向:
授课年级:
学生人数: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10-1 摩擦带传动
(2)摩擦型带传动按照带的截面形状又可以分为:a)平带、b)v带、
c)多楔带、d)圆带传动。
1、平带:平带传动结构最简单,传动效率较高,在传动中心距较大的
场合应用较多。
平带的接头方式常用的有胶合、缝合、铰链扣等。
2、v带传动:V带传动的传动能力较大,在传动比较大时、要求结构
紧凑的场合应用较多,就是带传动的主要类型。
四、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打滑
带必须以一定的初拉力张紧在带轮上。
静止时,带两边的拉力都
等于初拉力F0;传动时,由于带与轮面间摩擦力的作用,带两边的拉力
不再相等。
绕进主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增加到F1,称为紧边,为紧
边拉力;而另一边带的拉力由F0减为F2,称为松边,为松边拉力。
设环形带的总长度不变(近似的),则紧边拉力的增量应等于松边
拉力的减少量,即
两边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也就就是带所传递的圆
周力F,即
将两式换算可得
圆周力F(N)、带速v(m/s)与传递功率P(kW)之间的
关系为
五、带的传动失效——打滑
若带所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轮面间极限摩擦力的总与时,
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经常打滑将使
带的磨损加剧、传动效率降低,以致使传动失效。
绘图示
意,讲解
计算
15分钟。
最新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附表八
江苏省职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授课教师苗洪敏
学校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绪论前期导入相关视频资料,吸引学生兴趣。
罗列出学习大纲,让学生预习,收集相关信息。
本课程的内容:(1)常用机械传动它包括带传动、螺旋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和轮系。
主要讨论其类型、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传动比计算和应用场合等。
(2)常用机构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及其他常用机构。
主要讨论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等。
(3)轴系零件包括常用连接、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主要讨论它们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
(4)液压传动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常用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和液压系统。
正式进入课题:机械基础概述:播放视频并根据视频内容进行提问分学习小组进行回答信息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机器和机构机器:执行机械运动,用于传递或转换能量、物料、信息,代替或减轻人类体力或脑力劳动。
机构:传递或转换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是机器的组成部分。
机器的分类动力机器:转换能量(由任何一种能量转换成机械能)eg:电动机、汽油机、柴油机机器工作机器:传递物料(用来完成有用的机械工或输送物品等)eg:起重机、织布机、汽车信息机器:信息机器(用来完成信息的交换和传递)eg:电脑、手机、复印打印机、照相机机器与机构的区别机器的主要功用是利用机械能做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或转变运动的形式。
利用生活中的机器举例自主分析机器类型及组成信息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教师备课专用 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环节 二、构件与零件1、构件: 它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也就是相互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
固定构件:即机架。
一般用来支持运构件,常指基体或机座。
运动构件: 主动件和从动件2、零件:组成构件的的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叫零件。
3、构件与零件的区别:构件是运动的单元,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
4、构件与零件的联系 :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如曲轴,既是构件,也是零件。
构件也可以是由若干零件连接而成的刚性结构,如连杆。
组成同一构件的各零件之间不能有相对运动。
5、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简画关系图,阐明之间的联系)信息 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第二课:运动副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采用抽问形式。
新课内容:一、运动副概念1、两构件直接接触(点、线、面的接触)2、两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两个构件之间的可动连接二、运动副的分类1、低副(面接触):移动副、转动副、螺旋副2、高副(点、线接触):滚动轮接触、凸轮接触、齿轮接触三、运动副的应用特点:1、低副特点:承受载荷时的单位面积压力小,故较耐用,传力性能好。
2、高副特点:承受载荷时的单位面积压力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制造和维修困难,但是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PPT、讲授法举例实物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掌握低副和高副的概念抛出问题,学习小组自学,然后划出重点讨论问题信息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教师备课专用 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3、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成为低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成为高副机构。
教学注意: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多比较,用实物举例,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信息 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第三课:带传动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新课内容:带传动。
让学生举例生活存在的带传动,引入新课。
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带传动的组成:带传动一般由固连于主动轴上的带轮、从动轴上的带轮和套紧在两轮上的挠性带组成。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是以张紧在至少两个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
3、带传动的传动比i。
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成为机构的传动比。
二、带传动的类型1、摩擦型:平带、V带、圆带2、啮合型:同步带举例生活中的带传动重点理解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重点掌握传动比概念及公式通过举例让学生充分理解不同类型带传动的应用讨论带传动的原理勾画书上重点内容自主举例信息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二、V带传动1、概念V带传动是友一条或数条V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2、V带结构:标准V带都制成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结构如图所示。
强力层的结构形式有帘布结构(制造方便,抗拉强度高)和线绳结构(柔韧性好,抗弯强度高,适用带轮直径小,转速较高场合)。
3.标准:按截面尺寸的不同分为Y、Z、A、B、C、D、E共7种型号,其截面尺寸已标准化。
在同样的条件下,截面尺寸大则传递的功率就大。
4、参数和尺寸①节面——当V带受弯曲时,长度不变的中性层。
②节宽——节面的宽度bp。
③相对高度——V带高度h与节宽bp之比。
约为0.7(窄0.9)④基准长度——带节面长度(V带在带轮上张紧后,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Ld 。
) 本节重点内容信息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⑤带轮基准直径——V带轮上与所配V带节宽bp相对应的带轮直径。
5、带轮的标记:型号、基准长度、标准编号6、传动特点:优点:1)有过载保护作用(过载打滑)2)有缓冲吸振作用,运行平稳无噪音(带有弹性)3)适于远距离传动(中心距大)4)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维护方便缺点:1)有弹性滑动使传动比i不恒定2)张紧力较大(与啮合传动相比)轴上压力较大3)结构尺寸较大、不紧凑4)打滑,使带寿命较短5)带与带轮间会产生摩擦放电现象,不适宜高温、易燃、易爆的场合6)效率低。
优缺点进行比较,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小组讨论带传动的优缺点信息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教师备课专用 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第四课:窄V 带及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窄V 带内容。
一、窄V 带概况及使用1、窄V 带的定义:梯形横截环形带称为窄V 带。
2、型号:SPZ,SPA,SPB,SPC.相同条件下,横截面尺寸越大,则传递的功率越大。
二、V 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措施 V 带的安全与维护1、安装时不能硬撬(应先缩小a 或顺势盘上),两带轮轴线应在同一平面,避免带扭曲而使其侧面过早磨损。
2、带的根数较多时,其长度不能相差太大,以免受力不均3、V 带在轮槽中的位置要正确,不能过高或过低4、防护罩5、不能新旧带混用(多根带时),以免载荷分布不匀6、带禁止与矿物油、酸、碱等介质接触,以免腐蚀带,不能曝晒信息 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备课专用 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7 、定期张紧 8 、安装时两轮槽应对准,处于同一平面 带传动的张紧1、根据带的摩擦传动原理,带必须在预张紧后才能正常工作2、运转一定时间后,带会松弛,为了保证带传动的能力,必须重新张紧,才能正常工作。
3、常见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张紧轮张紧装置。
三、张紧措施 1.调整中心距方式 (1)定期张紧 (2)自动张紧 2. 张紧轮方式张紧轮一般应放在松边的内侧,使带只受单向弯曲。
同时张紧轮应尽量靠近大轮,以免过分影响在小带轮上的包角。
张紧轮的轮槽尺寸与带轮的相同。
信息 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第五课同步带传动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同步带新课。
一、同步带传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同步带传动的组成同步带是由同步带带轮和套紧在两轮上的同步带组成。
2、同步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同步带是一种啮合传动,兼有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特点。
3、优点:①、带与带轮无相对滑动,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②传动平稳,冲击小③传递功率范围大,最高可达200kW④无须润滑,省油且无污染缺点:制造要求精度较高,安装时对中心距要求严格,价格较高。
4、适用范围:精密传动、高速传动、食品行业等与V带传动做比较学习小组讨论同步带与V带不同之处信息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教师备课专用 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二、同步带的类型 1、单面带2、双面带:对称齿型、交错齿型。
3、梯形齿、弧形齿。
4、型号:最轻型MXL 、超轻型XXL 、特轻型XL 、重型H 、特重型XH 、超重型XXH 。
三、同步带的应用举例1、轻工机械上的应用:因为具有节能、无润滑油污染、噪声小等优点,适用于纺织机械、印刷、食品、造纸、烟草等医疗机械。
2、在精密机械上的应用:因为具有精确同步传递运动的特点 ,适用于有线文字传真机、录音机、计算机等。
3、在具有特殊要求的机械中的应用:在一些要求强度高、工作可靠、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较好的场合下,经常使用同步带传动,例如汽车、摩托车发动机上的传动。
信息 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第二章螺旋传动复习带传动,引入螺旋传动。
一、螺旋传动的定义:螺旋传动的作用是利用内、外螺纹组成的螺旋副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
1、螺纹:沿螺旋线加工出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称为螺纹。
2、螺旋线:当动点A既沿圆柱(圆锥)母线做等速直线运动,同时又绕圆柱(圆锥)轴线作等角速旋转运动时,则动点A的运动轨迹称为螺旋线。
二、螺纹的种类1、按螺纹的牙型分: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
2、按螺旋线的方向分:左旋螺纹、右旋螺纹。
(左右手定则)说明:1、顺时针方向旋入的为右旋螺纹2、相互旋合的内外螺纹,其旋向相同,公称直径相同。
3、按螺旋线的线数分:单线螺纹、多线螺纹4、按螺旋线形成的表面分:内螺纹、外螺纹运用左右手来区别螺旋线方向信息反馈教学环节、内容、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备课专用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教师备课专用 川锅技校教务处印制三、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1、普通螺纹:即三角形螺纹。
牙型为三角形,一般分为粗牙和细牙螺纹两种,广泛用于各种紧固连接。
2、有关直径:螺纹大径(公称直径):D (内)\d(外)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
螺纹中径:D2(内)\d2(外)一假想圆柱面的直径,该圆柱的母线通过牙型上沟槽和凸起宽度相等的地方。
螺纹小径: D1(内)\d1(外)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
3、有关角度螺纹升角φ:在中径圆柱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牙型角α:相邻两牙侧间的夹角,α=600 4、螺距和导程螺距P : 相邻两牙在中径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