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简介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
光照,蓄舍基本结构
31
动物环境因素对动物疾病的作用和影响
. 养殖场建设 厂址选择、圈舍设计、管理防疫等
. 饲料、饮水 饲料是动物的营养物质,营养与免疫是影响机体健康的
两大因素,营养好坏直接影响免疫力。 水是人和动物体内的重要溶剂,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传播是指水平传播, 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可以是直接接触(皮肤和粘 膜),以可以是通过媒介(生物或机械媒介)间接接 触(呼吸道、消化道、虫媒)。
54
、皮肤和粘膜传播。皮肤和粘膜接触发病动物或发病 动物含有病原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 品,病原体通过皮肤和粘膜侵入。如被狂犬咬伤,接 生布病羔羊,抚摸发病动物,接触疫水,通过破损的 皮肤而发生感染。
. 监测范围:规模养殖场、散养畜禽、屠宰场、畜禽交易 市场、动物隔离场等。
.监测对象:某病的易感动物和病原体赖以生存的环境(土 壤、水源、饲料、粪便等)
. 监测分类: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应急监测是发生疫情 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易感动物进行的监测,包括疫区封
39
.监测方式、方法 可全面监测或抽查,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及流
感染不一定发病
22
3. 动 物具 有易 感性
易感性是指动物对某种病原体没有抵抗力而容易感染 动物易感性是先天性的,由动物遗传特征决定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种、年龄、性别、个体、 免疫
23
4. 适 宜的 外界 环境
气候条件影响动物抗病能力 气候条件影响病原体的致病力
气候条件影响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的生命力
人畜共患病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一、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病原体是指细菌(革兰氏阳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标准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课程学时:48学时开设学期:第3、4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一门技能方向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树立依法防疫,依法制疫的理念,初步具备执业兽医岗位必需的知识及技能,为适应将来考执业兽医资格证和就业准入制度打下坚实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升学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畜禽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制定,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畜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其它课程衔接非常密切。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关键知识为主线,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从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出发,遵照课程教学内容“专业性、服务性、职业性”的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置,在知识点和能力点构建上,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要求。
(三)课程开发思路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从探索、实施课堂与实训一体化,项目导向为突破口,将教、学、做、考一体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了认知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块教学等课程教学体系。
努力实现课程内容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完美统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检疫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应职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并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剖析材料20150405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剖析报告生物技术系2015.04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剖析报告1.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是原池州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它是池州农业学校传统专业,骨干专业,特色专业,其设置与办学历史悠久,1953年原池州农业学校创办时即开设畜牧兽医专业,至今已培养二千多名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几十年来毕业生广泛分布于省内外各级政府机关和畜牧兽医行业,特别是安庆市、池州市及周边地区。
2002年与其他几所学校合并,升格为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招收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大专生,多年来,根据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系统调整教育思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创特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团结奋斗,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适应当前畜牧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下大力气,稳步推进对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系统整体改革,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术型、应用型、创业型人才。
目前,生物技术系拥有一支精干的,年龄、学历、专业和职称等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具有较为完善的能充分满足教学实习实训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毕业生供不应求,几年来,每届毕业生中都有一些经过2-3年的锻炼,最后自主创业。
1.1专业设置与定位1.1.1专业设置背景和人才需求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动物性食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国家对畜牧兽医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动物疫病的防控更加重视,企事业单位对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
我系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畜牧兽医行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而设置的。
1.1.2专业名称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名称规范、科学,全国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有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为510307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05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面 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防疫技术不足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2. 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国际 先进的动物防疫技术,如疫苗研 发、病毒检测等,提高我国防疫 技术水平。
问题:动物防疫技术不足可能导 致新型病毒的传播与扩散,给畜 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1. 增强科研投入:加大对动物防 疫科研机构的支持,鼓励科研人 员对新型病毒进行深入研究,及 时掌握最新的防疫技术。
。
现代动物防疫
现代动物防疫技术更加注重综合 防治,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预防 、消毒、隔离等措施,以及加强
动物保健和流行病学监测等。
动物防疫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动物防疫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 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 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
协调配合
动物防疫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防 控,包括疫病的监测、诊断、治疗等,提 高防治效果。
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估
建立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技术的应用 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促进技术不断完善和提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合作项目
积极参与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参与
制定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国际标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2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3. 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组织和 其他国家开展防疫技术合作,共 享防疫资源和技术成果,共同应 对全球动物疫情挑战。
检疫技术不准确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检疫技术不准确可能导致漏检或 误检,使患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给公 共卫生安全带来隐患。
3. 加强人员培训:对检疫人员进行定期 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确 保准确完成检疫工作。
畜牧业类——动物防疫与检疫510304
高等职业学校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动物防疫与检疫(510304)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农林牧渔大类(51)畜牧业类(5103)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053)动物疫病防治员(5-05-02-03)动物检疫检验员(5-05-02-04)动物疫病防治动物检疫检验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畜牧服务行业,能够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检疫检验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农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国内外动物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安全知识;3.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基础的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兽医临床知识;4.掌握动物疫病的防制、扑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规程;5.掌握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规程;6.掌握检疫检验结果分析、判断与处置的基本要求;7.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掌握日常防疫与检疫废物的处理和消毒知识;8.熟悉防疫与检疫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备工作原理。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1. 简介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和防疫工作。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是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动物防疫和检疫技术的专业人才,能够确保动物健康、食品安全以及人畜共患病的控制。
2. 专业课程2.1 动物免疫学动物免疫学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学习动物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免疫应答的机制以及疫苗的研发和应用等内容,掌握免疫学原理和技术,为动物防疫和疾病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2.2 动物疾病学动物疾病学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动物的常见疾病、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了解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措施,掌握疾病的防治方法,为动物健康管理和防疫工作提供基础知识。
2.3 检疫学概论检疫学概论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检疫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培养学生具备疫检专业的思维方式和工作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植物和动物检疫法规、检疫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疫情监测和报告等内容,了解动物检疫的重要性和方法。
2.4 防疫工程学防疫工程学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中的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操作能力。
学生通过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实践操作,掌握防疫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能力。
3. 就业前景在现代社会,动物防疫和检疫工作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3.1 兽医机构毕业生可以在各级兽医机构工作,从事动物防疫、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制定动物防疫政策,开展防疫接种和监测工作,协助处理动物疾病的突发事件。
3.2 检验检疫机构毕业生可以在动物检验检疫机构工作,从事动物产品的检验和检疫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制定进口动物产品的检疫标准和流程,保障进口食品和动物产品的安全。
3.3 养殖企业和农场毕业生也可以进入养殖企业和农场工作,负责动物疫情监测、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动物防疫与检疫
动物防疫与检疫名词解释1.疫病监测:2.动物防疫:是指为防止疫病的发生、传播而采取各种措施,将动物疫病排除于未受感染的动物群之外。
3.动物检疫:是指为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的发展和人体健康,由法定机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国家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4.免疫接种:是根据特异性免疫的原理,采用人工的方法给动物接种疫苗、类毒素或免疫血清等,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5.一类疫病: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症6.消毒:是指运用各种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的各类病原体,减少病原体对环境的污染,断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阻止动物疫病的发生、蔓延,进而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措施。
7.微生态制剂:又叫活菌制剂、益生菌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8.预防性免疫接种:为预防疫病的发生,平时使用疫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剂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群进行的免疫接种9.死皮:10死亡率:11.终末消毒:在疫病控制、平息之后,解除疫区封锁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体而采取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简答1.简述猪屠宰检疫的程序2.简述消毒药品的选择原则①对病原体杀灭力强且广谱②对人、畜及动物性产品无毒、无残留、无异味③不损坏消毒物品④易溶于水,在消毒环境中比较稳定⑤价格低廉,使用简便3.禁止哪些动物、动物产品进入市场?4.当疫情发生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扑灭疫病①调整动物消化道内环境②合成多种消化酶、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菌体蛋白等③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健康状况,具有保健作用④改善环境卫生①调整动物消化道内环境②合成多种消化酶、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菌体蛋白等③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健康状况,具有保健作用④改善环境卫生5.简述选择预防药物的原则6.动物检疫的作用7.简答粪便消毒的具体方法,及适用对象8.简述动物产地检疫出证条件9.回答活苗的缺点10.回答产地售前检疫的程序11.说出国内动物检疫一类动物疫病记录12.简述微生态制剂的作用①调整动物消化道内环境②合成多种消化酶、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菌体蛋白等③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健康状况,具有保健作用④改善环境卫生13.什么是封锁,解除封锁的条件是什么①第一,传染源被消除②第二,从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被消灭③第三,易感动物都通过一个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14.我国检疫对象分几类,写出一类疫病名录全国动物检疫对象共分为三类,157种,一类17种,二类77种,三类63种一类动物疫病(17种):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症。
《动物检疫学》课程笔记
《动物检疫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动物防疫与检疫的认知1.1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定义和目的动物防疫与检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动物病理学、动物毒理学、动物疫病、动物卫生和动物临床诊断等多个方面。
该领域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诊断、检验、控制和治疗动物疫病,如禽流感、动物瘟疫等。
此外,它还包括动物性食品的检验与检疫,以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的检验。
1.2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与检疫对于维护动物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可以减少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降低经济损失,保护人类健康。
此外,动物防疫与检疫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3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原则动物防疫与检疫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防治等综合性防疫措施,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 早期发现: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动物疫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 快速反应:对动物疫病疫情做出快速反应,采取隔离、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 科学防控:根据动物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1.4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内容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内容包括:- 动物疫病的预防、诊断、检验、控制和治疗;- 动物性食品的检验与检疫;- 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的检验;- 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 防疫计划与防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兽医消毒技术;- 免疫接种技术;- 药物防治技术;- 动物疫病净化技术;- 重大动物疫情处理技术;- 动物检疫技术;- 动物生产与流通环节检疫;- 主要动物疫病检疫。
1.5 动物防疫与检疫的法律法规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法》、《兽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组织管理、职责权限、技术规范、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为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2022动物防疫与检疫就业方向及前景
2022动物防疫与检疫就业⽅向及前景
本专业学⽣毕业后主要就业⾯向动物养殖场、动物防疫站、动物检疫站、兽医卫⽣监督检验所、出⼊境检验检疫局、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从事防疫检疫技术或技术管理⼯作;⾁类联合加⼯⼚或畜产品加⼯⼚,从事技术或技术理⼯作;兽医⾏政执法⼯作等。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简介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培养适应畜牧业和⾷品业⽣产、建设、管理、服务第⼀线需要,掌握动物检疫与⾷品卫⽣检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动物防疫与检疫和动物性⾷品卫⽣检验的⾼技能⼈才。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就业⽅向
本专业学⽣毕业后主要就业⾯向动物养殖场、动物防疫站、动物检疫站、兽医卫⽣监督检验所、出⼊境检验检疫局、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从事防疫检疫技术或技术管理⼯作;⾁类联合加⼯⼚或畜产品加⼯⼚,从事技术或技术理⼯作;兽医⾏政执法⼯作等。
主要就职于在畜牧兽医⼯作站、动物防疫检疫站、动物医院、饲料与兽药⽣产经营企业、畜禽养殖场和⾃主创办的各类畜牧兽医综合实体等从事畜禽⽣产和经营管理、疾病诊断和治疗、防疫检疫、饲料兽药的⽣产与经营、技术推⼴等⼯作。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要求学⽣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动物疫病预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动物性⾷品卫⽣检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动物检疫检验能⼒;具有动物产品的检疫检验能⼒;具有运⽤畜牧兽医⾏政法律法规知识的能⼒。
动物防疫与检疫毕业⽣可从事⼝岸动物进出⼝检疫,地⽅动物产品的检疫,⾁类加⼯产企业动物的检疫检验,动物防疫⼯作,在⼤中型养殖场、兽医院,从事动物疫病的诊断与治疗、宠物饲养、动物外科⼿术、饲养管理、良种选育等⼯作,还可从兽药、疫苗、饲料的⽣产及营销⼯作。
根据⾃⾝条件,进⾏⾃主创业。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2023《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CATALOGUE目录•动物疫病的预防•动物疫病的控制•动物检疫技术•动物疫病的净化与消灭•公共卫生与动物防疫01动物疫病的预防选择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远离污染源及交通要道的地方建舍。
动物饲养管理合理选址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和饮水。
科学饲养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动物排泄物,定期消毒栏舍和用具。
卫生管理诊断技术掌握动物疫病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如病原分离鉴定、抗体检测等。
监测计划制定定期监测计划,包括临床检查、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
疫情报告发现疫情及时报告,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疫病扩散。
动物疫病的监测与诊断动物疫病的防疫措施根据当地疫情和免疫程序,合理安排动物免疫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免疫接种隔离与封锁消毒措施人员防护发现疫情后及时隔离患病动物,对发病地区进行封锁,防止疫情扩散。
对动物舍、用具及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原菌。
从事动物饲养和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
02动物疫病的控制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常见动物疫病分类流行病学特征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症状三种类型。
每种疫病的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发病特点等都不尽相同。
03动物疫病的分类与流行病学特征0201一旦发现动物疫情,应立即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确认。
疫情报告与确认对疫区进行封锁,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疫区内外进行全面消毒。
隔离与消毒针对不同疫情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对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动物疫病的疫情处理动物疫病的控制策略加强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力度,提高养殖业主的防疫意识。
强化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警。
监测与预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疫病防治,包括合理制定免疫程序、规范使用兽药、定期进行驱虫等。
科学防治加强与国际动物防疫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动物防疫技术与管理经验,共同应对全球动物疫情挑战。
第一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讲解
预
清洁养殖及建立无疫区等),防止疫病的发生。
防
预防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采取紧急、严
厉的综合措施,迅速扑灭疫情,终止
扑
传播和流行。
灭
预防、控制、扑灭三者互为补充、互为目的。疫
病的预防要求采取控制、扑灭措施;而及时控制、 扑灭疫情,则是最有效的预防。
动物防疫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
流行过程表现形式: 1.散发 2.地方性流行 3.流行 4.大流行
第二节 动物疫病的预防措施
一、动物环境卫生 1. 环境 2.动物环境: 饲养管理环境 饲料、饮水;饲养方式密度,规模等 生物学环境 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其它有害鼠类、蜘蛛
性菌、阴性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毒、 寄生虫(线虫、原虫、吸虫、绦虫)等微生物或寄生 虫。非生命的致病因素不包括在内。
二、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疾病发生、传播必不 可少的环节,病原突破了人类的中间屏障,动物和人 类对病原都具有易感性,是动物源性疾病。
三、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的自然传播是指水平传播, 以接触感染方式为主,可以是直接接触(皮肤和粘 膜),以可以是通过媒介(生物或机械媒介)间接接 触(呼吸道、消化道、虫媒)。
3. 动 物具 有易 感性
易感性是指动物对某种病原体没有抵抗力而容易感染
动物易感性是先天性的,由动物遗传特征决定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种、年龄、性别、个体、 免疫
4. 适 宜的 外界 环境
气候条件影响动物抗病能力 气候条件影响病原体的致病力
气候条件影响生物媒介和中间宿主的生命力
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紧急免疫接种
对未感染病原体的动物进 行紧急免疫接种,提高免 疫力。
扑灭性防疫措施
捕杀病畜
对感染病原体的动物进行捕杀, 防止疾病传播。
无害化处理
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 病原体。
消毒措施
对疫区进行全面消毒,消灭病原体 。
04
动物检疫技术应用
进出口动物检疫技术应用
动物及动物产品
对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严 格的检疫,确保无疫病传入或传
对运输过程中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检疫,防止 疫病的传播。
屠宰检疫
对屠宰场的动物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肉品安全 无疫。
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应用
疫病监测
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动物疫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控 制疫病的传播。
流行病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查
对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进行调查,了解疫病的传播途径、流行规律等 ,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动物防疫概述 • 动物检疫技术 • 动物防疫措施 • 动物检疫技术应用 •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发展趋势
01
动物防疫概述
动物防疫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动物防疫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 施,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 和流行,保障动物健康和公共卫 生安全。
意义
动物防疫对于保障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 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出,保障国内畜牧业安全。
隔离观察
对进出口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确 保无异常症状出现,防止疫病的
传播。
实验室检测
利用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对 进出口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病原 学、血清学等方面的检测,确保
动植物检疫专业认识
动植物检疫专业认识什么是动植物检疫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是一门专门研究动植物疫病控制和检疫工作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动植物疫病防控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对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的知识和操作流程。
动植物检疫专业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国家的农业和生态环境,防止疫病传入和传播。
动植物检疫的重要性动植物检疫工作对于维护国家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检疫工作,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疫病传入:进口动植物及其产品可能携带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有可能对国内的动植物和环境造成破坏。
及时发现和隔离这些病原体,是防止疫病传入的关键。
2.疫病传播:已经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中可能携带疫病,如果不进行检疫和监控工作,这些疫病可能传播到国内的农作物和养殖业中,引发疫情和病害扩散。
3.生态平衡破坏:动植物检疫工作不仅仅关乎农业生产,还关乎生态平衡的维护。
非本地区的入侵物种和病原体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带来生态系统的破坏。
综上所述,动植物检疫工作是保护国家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必要措施。
动植物检疫的主要工作内容动植物检疫包括以下主要工作内容:1.检疫规划和监管:制定和实施动植物检疫的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确保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检疫证书和审批:为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提供检疫证书,并对进口产品进行审批和检验,确保符合国家的检疫要求。
3.检疫检验:对进口和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其健康和符合相关标准。
4.检疫监测和预警:建立动植物疫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评估疫病的风险,提供预警和应对措施。
5.检疫处理和隔离:对进口或国内发现的病害动植物进行处理和隔离,控制疫病的传播和扩散。
动植物检疫的职业前景和要求动植物检疫专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需求稳定的职业。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动植物检疫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事动植物检疫工作需要具备以下专业的技能和知识:1.疫病学和植物病理学知识:了解动植物的常见疫病和病害防治方法,具备判断和识别疫病的能力。
高职动物防疫与检疫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以工学结合助推职业能力的提升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275期2014年4月(中)Total.275April 2014(B)(下转第172页)摘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探索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专业团队、实训基地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动物防疫与检疫省级特色专业进行改革与创新式建设,力求将其建设成符合社会生产需求,职业人才培养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省级一流专业。
关键词职业能力动物防疫与检疫特色专业建设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Character 原istic Specialty at the Provincial Level:On the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by Work-Study Combination //Xu Erxue,Zhou Kai,Li Zhuang,Wu Jun,Wu Pingping Abstract Based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teaching mode,professional team,training base and social services for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reform and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makes every effort to build it into a provincial first-class specialty correspon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de-mand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Key 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y;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characteristic specialty;construction 1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发展背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是在原池州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上,2002年7月经批准设置成立,现处于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期。
动物防疫 绪论
所以,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一词,并不是一个 统称,它包括不了整个动物界,不能是泛指所 有的动物,而是有特定的含义,也就是法律上 的含义,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 的其他动物。这里就对动物防疫法的调整范围 作了明确的界定,即家畜家禽,人工饲养的家 畜家禽以外的一些动物,合法捕获的一些野生 动物。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顶岗实习 职业技能鉴定 动物防疫与检疫 动物寄生虫病
动物传染病
动物微生物
课程组教师很重视参考资料 的收集与整理,己有一整套完 善的资料库。共包括:《动物 防疫与检疫》面向21世纪课程 教材,杨廷桂主编,中国农业 出版社;《动物防疫与检疫技 术》,刘健主编,中国农业出 版社;《畜牧兽医综合技能》,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 级规划教材、21世纪农业部高 职高专规划教材,王子轼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课程作用
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础理论、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 能于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具备高级动物检 疫检验员、高级动物疫病防治员岗位必需 的知识及技能,学会疫病监测技术,能够 正确进行疫病的检疫和处理,并具备动物 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宰前检疫、市场检 疫监督和检疫后处理的能力。为适应本专 业职业资格证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打下坚 实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 业、创业的社会竞争力。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为我国的动物防疫与检疫培养合格的 畜牧兽医人才。
二、移液器的使用
如何进行规范的移液操作?
第一步:调节刻度至合适的体积
第二步:装配吸头
第三步:吸取液体
垂直吸液
吸取液体要慢,避免进入枪体,产生污染
控制钮的释放要慢,且注意吹吸 高精度吸液,可先用样液预润吸头内壁2-3次 5mL和10mL 移液器的吸液操作注意: 吸头需浸入液面以下5mm 必须配合滤芯使用 吸取完毕离开液面时,需在液面下停留3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304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熟悉国家有关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和法规,掌握动物疫病检疫技术、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技术、动物性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畜禽疾病诊断和防治技术;能对畜牧兽医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引进、推广与应用;能分析和解决动物防疫检疫、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畜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问题;能为动物检疫检验部门、畜产品加工企事业、动物疾病技术服务部门等制订生产、经营、管理计划;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动物疫病进行检疫检测、疾病诊断、畜产品质量监督控制等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
1、理论课程:动物解剖(省级精品课程)、动物生理、动物化学与生化、动物病理、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院级精品课程)、动物药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动物寄生虫病、兽医法规、动物传染病(省级精品课程)、动物检疫技术(院级精品课程)、畜牧学、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兽医内科技术、兽医产科技术等。
2、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实训+暑期生产实习+顶岗实践(10个月)。
就业方向:
畜牧兽医站、兽医卫生监督所、肉类联合加工厂、动物食品卫生检验、动物检疫、进出口检验检疫、养殖场、宠物诊所、饲料生产、生物制药等部门单位。
动物防疫与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