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 2 故都的秋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与答案
《故都的秋》阅读理解试题第一部分1、在句子后面的括弧里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空格处:A.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来得,来得。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空气来得,天的颜色显得,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淡、慢、静、清、悲凉、润)B.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秋的,秋的意境与姿态,总不饱,不透,不到十足。
(看、味、色、赏玩、尝)C.足见有的动物,有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来的。
(感触、情趣、感觉)D.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之与,之与,之与,之与。
(白干、骆驼、鲈鱼、馍馍、黄犬、黄酒、稀饭、大蟹)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虚词:A.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B.我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C.不单是诗人,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受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D.可是这秋的深味,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感受得到底。
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1)—(6)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丁)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二语文2 故都的秋人教版课后练习四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二语文2 故都的秋人教版课后练习四第1题【单选题】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姿态意境喇叭疏疏落落B、混沌嘶叫细腻自然而然C、岐韵蟋蟀凋谢婀娜多姿D、颓废萧索特异若隐若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
它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
书中刻画的不少形象堪称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如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B、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凭借《桥边的老人》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C、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有《子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故都的秋》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中的名篇,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D、张承志,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很浓的阳刚气,常表达“孤独感”,这种特色在他的著名散文《汉家寨》中有鲜明的体现。
《北方的河》和《荒芜英雄路》都是作者的散文集。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姿态赏玩即使黄城人海B、细腻清闲啼唱尘沙灰土C、田圆深沉严厉不能自已D、蓑弱悠闲陶然回味不永【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故都的秋Ⅰ必备知识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北平秋色通过作者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眷恋、向往故都之秋的愿望。
由于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 )。
作者将苦涩的心境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去________故都之秋特有的神韵。
他不写故都__________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________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悲凉的主观色彩,昭示着作者________的情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眷恋、向往故都之秋的愿望。
B.北平秋色通过作者的描绘,再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愿望。
C.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D.北平秋色通过作者的描绘,再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眷恋、向往故都之秋的真情。
答案 C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主客关系颠倒,应是“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二是“眷恋”“向往”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应先“向往”,再“眷恋”;三是“抒发”和“愿望”搭配不当。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夹杂着一些苦涩,流露出作者复杂而无奈的烦恼B.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流露出作者复杂而无奈的烦恼,夹杂着一些苦涩C.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夹杂着一些苦涩D.作者在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中夹杂着一些苦涩,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答案 D解析补写时一定要注意和下文中“苦涩的心境”相呼应。
“复杂而无奈的烦恼”表述笼统,且没有和“心境”呼应。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领略颓败体验落寞B.领受颓废体悟落寞C.领略颓废体验寂寞D.领受颓败体悟寂寞答案 A解析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2 故都的秋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四篇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2 故都的秋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故都的秋》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来,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散文钞(chāo)一椽(yuán)嘶(sī)叫耗(hào)子B、潭柘(zhè)寺落蕊(ruǐ)橄榄(lǎn)落寞(mò)C、普陀(tuó)山房檩(lǐn)陪衬(chèn)夹袄(ǎo)D、廿(niàn)四桥着(zhuó)衣混沌(dùn)椭(tuǒ)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作者写故都,却写到了“都市闲人”,对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他们朴实得像故都一样,他们的身上有一种“悲凉”的味道。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二语文第一单元2 故都的秋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九篇
D、作者不选择北平秋天的那些著名风景,如“陶然亭的芦花”之类,是因为这些著名风景是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吟咏北京秋天常用的题材,难以写出新意来。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答案】:
【解析】:
《故都的秋》中“感到十分的秋意”的“十分”的意思是( )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①……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上面几段文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用四字短语概括)
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文中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对文中细节描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用“很高很高”和“碧绿”来修饰“天色”,能给人一种清远的感觉。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色无味无声,“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渲染了那种寂静的氛围,突出了“静”。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二语文第一单元2故都的秋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九篇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故都的秋》课后练习及答案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故都的秋》课后练习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厦.门(Xià) 落蕊.(ruǐ)处.方药( chū)一椽.破屋( chuán)B.椭.圆( tuǒ)烙.印(Iào) 煞.风景( shā)骁.勇善战( xiáo)C.颓.废( tuí) 佝偻.(Ióu) 潭柘.寺( tuò) 逸兴遄.飞( chuán)D.譬.如(pì) 龋.齿( qū)廿.四桥( niàn) 改弦.更张( xián)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江西省新干县审计局退休干部陈晓明不远千里到河北省阜城县祭奠父亲的战友。
②这位失独母亲自述;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不能自己地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③阿富汗发生了多起人质被塔利班绑架的事件,惊动了世界。
一叶知秋,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④雄安新区三县历史悠久,现存大量的古迹遗址,如容城县的磁山文化遗址,雄县的宋辽边关古地道,安新县的梁庄遗址等,不一而足。
⑤淅沥的秋雨淋湿了他的衣服,画出了他瘦削凸起的胛骨,他双手交叉护在胸前,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⑥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推进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 ④⑤⑥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这次诗词赏析大会请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聆听王教授的精彩讲座。
B.白衣人拱手道:“三年前和你匆匆一别后,我常听人说你抗敌救国的事迹,真是久仰久仰!”C.他看到同桌双眉紧锁地思考了很久,就热心地说:“如你有需要的话,我会不吝赐教。
D.马医生的好友给他送来自己的字画,马医生说:“恭敬如从命,你的墨宝我就全都收下了。
”4下列对《故都的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故都的秋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阅读课文后,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án yuàn zhè tuò ruǐ xiāo niàn一()破屋 ( )吏潭()寺()展落()()索()四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譬如细腻椭圆疏疏落落B. 姿态赏玩岐韵缓慢悠闲C. 幽远辅满特异颓废色彩D. 严厉训鸽落寞混混沌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是()A.有人说王半仙能掐会算有一叶知秋....的本事,其实是被蒙蔽了而不自知。
B.村里那头老黄牛,十足..有15岁了,过去它一直勤勤恳恳的劳作,所以村民们都很关照它。
C.洪水肆虐使人心惊,但军民一心保家园的一幕幕让人深受感触..。
D.这宅子的屋檐下结着蛛网,大门板上的油漆早已剥蚀殆尽,只有门口那对落寞..的石狮子仿佛在诉说昔日的繁华。
4.反复诵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将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欧阳修《秋声赋》(节选))二、课时达标(一)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课文1、2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的秋进行了对比,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请从课文3-11段中找出有特点的景物和表达作者感受的关键词语填下面的表格。
3.课文第12段对中外写秋的诗文发表议论,有什么作用?(二)认真阅读课文,对照改写文,用心体味原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味。
(三)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在修辞方面的特点和妙处。
1.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2.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现代散文阅读 2 故都的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2故都的秋课时练(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饱尝.(cháng)赏.玩(shǎng)领略.(lüè)疏疏落.落(lào)B.陪衬.(chèn)落蕊.(ruǐ)颓.废(tuí)混混沌.沌(dùn)C.譬.如(bì)幽.远(yōu)萧索.(suò)潭柘.寺(zhè)D.平仄.(sè)情趣.(qù)点缀.(zhuì)一椽.破屋(chuán)解析:A项,“落”应读“luò”;C项,“譬”应读“pì”,“索”应读“suǒ”;D项,“仄”应读“zè”。
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在回忆祖父的遭遇时不时拭泪,致辞时一度因情绪而中断。
(2)费德勒在拿下首场比赛后接受现场采访时,地夸奖起太太和自己的团队表现。
(3)这位失独母亲说,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她的儿子。
A.不能自已情不自禁不由自主B.不由自主不能自已情不自禁C.情不自禁不由自主不能自已D.情不自禁不能自已不由自主解析:“不能自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从语境看,第(1)句因横线前有“情绪”不能用“情不自禁”,否则重复。
第(3)句“失独”是悲伤的事情,不宜用形容感情“激动”的“情不自禁”。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俄罗斯政府对恐怖袭击始终采取“零容忍”的强力政策,即便IS及其他恐怖组织对俄本土发动报复式恐怖袭击,也很难颠覆俄罗斯将IS主体力量隔绝在叙利亚的决心。
B.作为半岛的最大邻国,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方的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
我们强烈敦促各方理性克制,不要再激化矛盾。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故都的秋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阅读课文后,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án yuàn zhè tuò ruǐ xiāo niàn一()破屋 ( )吏潭()寺()展落()()索()四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譬如细腻椭圆疏疏落落B. 姿态赏玩岐韵缓慢悠闲C. 幽远辅满特异颓废色彩D. 严厉训鸽落寞混混沌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是()A.有人说王半仙能掐会算有一叶知秋....的本事,其实是被蒙蔽了而不自知。
B.村里那头老黄牛,十足..有15岁了,过去它一直勤勤恳恳的劳作,所以村民们都很关照它。
C.洪水肆虐使人心惊,但军民一心保家园的一幕幕让人深受感触..。
D.这宅子的屋檐下结着蛛网,大门板上的油漆早已剥蚀殆尽,只有门口那对落寞..的石狮子仿佛在诉说昔日的繁华。
4.反复诵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将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欧阳修《秋声赋》(节选))二、课时达标(一)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课文1、2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的秋进行了对比,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请从课文3-11段中找出有特点的景物和表达作者感受的关键词语填下面的表格。
3.课文第12段对中外写秋的诗文发表议论,有什么作用?(二)认真阅读课文,对照改写文,用心体味原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味。
(三)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在修辞方面的特点和妙处。
1.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2.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2019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2. 故都的秋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嘈.杂/散文钞.折.本/折.冲樽俎秋蝉./细雨缠.绵B.开拓./潭柘.寺缘.由/一椽.破屋落.寞/息列索落.C.思念./廿.四桥歧.韵/器.宇轩昂颓.废/推.三阻四D.凋.谢/钓.鱼台混.沌/鱼目混.珠驯.鸽/循.规蹈矩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本名人传记中有很多内容纯属无中生有,真是令人不忍卒读....,据说这样的书居然还获过奖。
B.曾几何时....,美国的两颗核弹就使桀骜不驯的日本帝国屈服了,但这毕竟都已成为遥远的历史。
C.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的学识人品永远激励着我们。
D.李老汉晚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住进去没几天就驾鹤西游了,这总算死得其...所.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有全新的理念和响亮的口号,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为弱势群体多出实招,多办实事。
B.季羡林的晚年,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富于思考,写下了如《病榻杂记》这样的佳作,这正是其“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C.布雷加距离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目前处于反对派控制下的班加西市约170公里左右,是利比亚石油输出港之一,该城自交战以来数度易手。
D.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就必须解决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______________①所以古人常有“传神”“神韵”等说法。
②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支撑不起来。
③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
④如同兼具形体和精神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人一样,好的散文也应该“形”“神”兼备。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故都的秋》阅读理解试题第一部分1、在句子后面的括弧里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空格处:A.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来得,来得。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空气来得,天的颜色显得,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淡、慢、静、清、悲凉、润)B.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秋的,秋的意境与姿态,总不饱,不透,不到十足。
(看、味、色、赏玩、尝)C.足见有的动物,有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来的。
(感触、情趣、感觉)D.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之与,之与,之与,之与。
(白干、骆驼、鲈鱼、馍馍、黄犬、黄酒、稀饭、大蟹)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虚词:A.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B.我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
C.不单是诗人,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受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D.可是这秋的深味,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感受得到底。
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1)—(6)题: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丁)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1.2 故都的秋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课时练习2 故都的秋对应学生用书P3语言文字运用限时:15分钟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学会,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②,通过美俄两国的核裁军,可以洞见未来国际社会中政治观念的走向.③在转作风过程中,不放过具体“小问题”,并能,从“小问题”出发解决普遍性问题,不断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A.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因小见大B.见微知著因小见大一叶知秋C.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因小见大D.因小见大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答案C解析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侧重于能预先发现问题,符合①处中“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语境。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符合②处中“可以洞见……的走向"的语境.因小见大:从小地方、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问题。
突出由小知大,符合③处中“从‘小问题'出发解决……”的语境。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郁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他不拘小节,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对于大节,他是宁死不屈的.B.他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情.C.郁达夫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
D.他的散文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富有才情的一个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答案B解析A项,“这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中主语指代不明,“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前面加上“爱国”一词,并删掉“这”字。
C项,搭配不当,“具有”与“成就"不能搭配,应将“和”字改成“并取得了”。
D项,语序不当,应为“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
2019-2020年高中必修二语文2 故都的秋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十二篇
2019-2020年高中必修二语文2 故都的秋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C、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D、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课文《故都的秋》,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四种颜色里,确确实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倒好处。
D、作者仅仅是为了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还是蛮不错的。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厦门(Xià)落蕊(ruǐ)处方药(chǔ)一椽破屋(chuán)B、椭圆(tuǒ)烙印(lào)煞风景(shā)骁勇善战(xiáo)C、颓废(tuí)佝偻(lóu)潭柘寺(tuò)逸兴遄飞(chuán)D、譬如(pì)龋齿(qū)廿四桥(niàn)改弦更张(xián)【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联想一般分为四种: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
下列各句联想类型和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字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故都的秋》课后练习答案
8.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定有路途.
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9.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12.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的内容.
(2)写出漫画的寓意.
《故都的秋》课后练习答案:
一、1.dùn zhè xùn ruǐ
10.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三、语言综合运用
1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故都的秋》课后练习(含答案)
《故都的秋》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歧(qí)韵一椽(yuán)嘶(sī)叫耗(hào)子B. 潭柘(zhè)寺落蕊(ruǐ)橄榄(lǎn)落寞(mò)C. 普陀(tuò)山房檩(lǐn)陪衬(chèn)夹袄(ǎo)D. 廿(niàn)四桥着(zhuò)衣混沌(dùn)椭(tuǒ)圆2. 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笼罩湿润姿态寥寥数笔B. 扭曲芦花平仄疏疏落落C. 喇叭细腻蟋蟀缓慢悠闲D. 啼唱岐韵橄榄钓鱼台3. 《故都的秋》一文描绘了北国秋景。
北国秋景,各处均有其特色,选出与下列五个景点配伍最恰当的一项()a夜月b钟声c虫唱d柳影e芦花甲陶然亭乙钓鱼台丙西山丁玉泉戊潭柘寺A. d b a e cB. e d c a bC. a c b d e4. 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日,在男乒世界杯决赛中,张继科由于夺冠后过于激动,以致踢坏了广告牌,遭到了国际乒联的处罚。
对张继科的这种行为,媒体和网民纷纷指摘。
虽然他的这种行为不能被容忍,但运动员参赛时,只要守住底线,张扬、创意的个性表达也无可厚非。
让我们给张继科一些信任,对此事大而化之,选择宽容和谅解吧!A. 以致B. 指摘C. 无可厚非D. 大而化之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都在不断提高。
B. 这届城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青年师生为主。
C. 国家如果有计划地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用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D. 中宣部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2020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习题:2 故都的秋(含答案)
2故都的秋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清淡,悠闲,还带有一丝落寞。
《故都的秋》课后练习答案
拓展延伸
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楚江怀古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6.(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理解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10.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他应该顺应自己的天性,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11.答案:示例: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12. (1)画面左下方一个孩子手拿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上看着被砸了一个洞的电视机,而电视机的旁边站着一位右手叉腰、左手抓着一把大锤子放在电视柜上的父亲,他对着孩子大声训道:你要是再看暴力节目,长大你就跟电视里那个人一样暴力!
7.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说明人们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是无可非议的;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是如此.
故都的秋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故都的秋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现代散文阅读 2 故都的秋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饱尝.(cháng)赏.玩(shǎng)领略.(lüè)疏疏落.落(lào)B.陪衬.(chèn)落蕊.(ruǐ)颓.废(tuí)混混沌.沌(dùn)C.譬.如(bì)幽.远(yōu)萧索.(suò)潭柘.寺(zhè)D.平仄.(sè)情趣.(qù)点缀.(zhuì)一椽.破屋(chuán)解析:A项,“落”应读“luò”;C项,“譬”应读“pì”,“索”应读“suǒ”;D项,“仄”应读“zè”。
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在回忆祖父的遭遇时不时拭泪,致辞时一度因情绪而中断。
(2)费德勒在拿下首场比赛后接受现场采访时,地夸奖起太太和自己的团队表现。
(3)这位失独母亲说,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她的儿子。
A.不能自已情不自禁不由自主B.不由自主不能自已情不自禁C.情不自禁不由自主不能自已D.情不自禁不能自已不由自主解析:“不能自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从语境看,第(1)句因横线前有“情绪”不能用“情不自禁”,否则重复。
第(3)句“失独”是悲伤的事情,不宜用形容感情“激动”的“情不自禁”。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俄罗斯政府对恐怖袭击始终采取“零容忍”的强力政策,即便IS及其他恐怖组织对俄本土发动报复式恐怖袭击,也很难颠覆俄罗斯将IS主体力量隔绝在叙利亚的决心。
B.作为半岛的最大邻国,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方的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
我们强烈敦促各方理性克制,不要再激化矛盾。
C.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让乡村教师真正享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是留住乡村教师的必然选择。
D.中国一直本着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是正确的。
解析:A项,搭配不当,“颠覆”与“决心”不搭配,可将“颠覆”改为“动摇”;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让乡村教师真正享受到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是留住……”;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是正确的”。
答案: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而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
后来此处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时的宴会之所。
①又采用了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②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在这庙里盖了三间西厅房③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④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⑤不过北西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的一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A.⑤④③②①B.③①⑤④②C.⑤③④①②D.③①②⑤④解析:⑤④写现在,③②①写过去,从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应先填入现在的情况,再回顾过去。
答案:A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槐花香漫故乡情秋楠①那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我无意中想念起槐花的模样,于是就有了想去看她的冲动。
大片的槐树当属于乡下那条河床了,河床两岸成排的老槐树,仍然苍劲挺拔。
走近那条河,远远地就会望见槐花挂满枝头,那花朵在阳光的映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满树的花香铺满整个河床,惹得蜜蜂翩翩起舞,那满心的喜悦与畅快,你若不去走近田野,贴近自然,寻不来,也找不到。
于是,我常常想起我与槐花成长的日子,一部分记忆已经模糊了,或是残缺了,但能让我想起孩提时,短暂的欢快。
②故乡的槐花有着和他处别样的趣事,在故乡有一棵老槐树,她很奇特,开着五种颜色的花,因此叫五花槐。
在全国没有几棵这样的树,方圆百里远近闻名,这村庄也就叫五花槐村了。
冬去春来,老槐树发出嫩芽,五颜六色的花照例绽放。
虽几经风雨,她依然枝繁叶茂,花香宜人。
每到夕阳西下孩子们放了学,都会在这里捉迷藏,围着她跑来跑去,孩子们的笑声传遍整个村庄,那情景印刻在我脑海里,不会丢去只有收藏了。
③听老人家讲槐树村的故事最开心不过了。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时值三伏天,骑马路过五花槐村,人困马乏,他把马拴在庙前的槐树上,进庙安歇。
庙外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赵匡胤心烦意乱,长叹一声,说道:“宝蛙啊,宝蛙,你们别叫了,让我休息一会儿吧。
要叫的话,你们就到村外叫去吧。
”顿时,蛙声戛然而止。
至现在,每到夏天村里还不会出现蛙鸣,这也成了后来专家们怎么也解释不了的疑问。
蛙声刚停,马儿又“咴咴”地大叫起来,赵匡胤急忙出来,见马又踢又跳,把树弄得伤痕累累,他赶快制住了马,惋惜地说:“老槐树啊,老槐树,是我连累了你,实在对不起,愿你伤口早日愈合,枝繁叶茂,花放五彩。
”从那以后,这棵槐树的花就由黄色变成了五色。
近来,再回去见到老槐树,她根部的马蹄印痕依然清晰可见。
④遥望故乡的春天,已是百花谢了春红,而滨海小城的春天远远迟于故乡,我想故乡的脚步总是早于进入我的梦乡,或是因为我感受不到故乡槐花的味道,而晚于用这样的文字来怀想那时的美好。
身在闹市久了,总会让人留恋一些往事,这根思绪也许是扎得很深,才引得我常常去想它。
既然不会常常去看望,那就跟随风儿,一起走近自然,欣赏那一抹风景,也是一件最大的幸事。
⑤又是一年槐花香,城市边缘的槐花与故乡的槐花有着不同的美,一个载着儿时的记忆,一个记录成长的足迹。
无论哪种美都有着一种空灵的美。
那么就让我做一棵槐树吧,被这绿色包围,整个躯体被绿笼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路走着与绿色奔向远方。
让我们握紧槐花的平和,回味一路走来的欢歌笑语,以一种宽宏和宁静直面人生,感悟上苍赐给的缘分,珍惜一路阳光、一路风雨所带给我们的无怨无悔。
(有删改)5.下列对原文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多次提到了故乡的槐花香,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让读者能从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感情。
B.第一段中“你若不去走近田野,贴近自然,寻不来,也找不到”,作者告诉人们,只有走近田野,走近自然,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并从中收获快乐。
C.第④段中“身在闹市久了,总会让人留恋一些往事”,表达了作者对喧闹的滨海小城深深厌倦,渴望回归儿时的淳朴、宁静。
D.无论是城市边缘的槐花,还是故乡的槐花,它们都记录着人生的足迹,都表现出一种空灵的美,但作者更爱故乡的槐花,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E.“我”希望自己能做一棵槐树,能“被绿笼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是因为当下的环境污染严重,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解析:C项,“对喧闹的滨海小城深深厌倦”于文无据。
D项,“但作者更爱故乡的槐花,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于文无据。
E项,“因为当下的环境污染严重,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分析错误,作者想化身槐树,是表现对槐树、对故乡的爱。
答案:AB6.文章第③段写宋太祖赵匡胤的传说有什么作用?解析:这个传说解释了村名的由来,同时也使作品情趣盎然,从而打动读者。
参考答案:交代五花槐村得名的原因,表现五花槐村深厚的历史底蕴,增加文章的文学情趣,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7.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对故乡的槐花特别迷恋?解析:抓住作者描写槐花的段落,再结合作者的感情筛选整合即可。
第一段写槐花美,并引发“我”的思乡情;第二、三两段写有关槐花的趣事和传说,“我”在五花槐村中成长的情况;最后一段写槐花的美及槐花带来了生机。
参考答案:①故乡的槐花挂满枝头,花香四溢,勾起“我”的思乡之情;②故乡的槐花有很多趣事,留下了美丽的传说,让人沉醉;③故乡的槐花见证了“我”的成长,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④故乡的槐花给故乡带来了美,带来了生机。
8.本文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文章内容及社会现实,就故乡的山水风物、神话传说与人类文化的关系,谈谈自己的思考。
解析:故乡的山水风物、神话传说实质上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结合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原文中的槐花形象与主题,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地展开分析。
参考答案: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这些山水风物相关的、年代久远的神话传说是故乡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滋养了故乡的人,也滋养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
如今这些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消逝的危险,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不应以破坏故乡文化为代价,否则将会给人类及其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语言运用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句式整齐,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涵养是一盆火,融化了结冰的心;涵养是一杯酒,温暖了陌生的人;涵养是一阵春风,①;涵养是一道阳光,照亮了前进的路。
一颗纯净的涵养之心,是一泓清泉,它涵养着人类文明最纯净的思想;一颗美丽的涵养之心,是一朵蓓蕾,②;一颗缤纷的涵养之心,③,它牵引出的是彩霞满天。
解析:第①空,在内容上,应从人生与春风相关的“吹”思考作答;第②空要结合“蓓蕾”的特点思考;第③空要结合后面的“彩霞满天”思考。
②它将吐露出一个生意盎然的春天③是一片云雾10,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不超过80字。
解析:这是一个流程图,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说明顺序。
先是“自学”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或“听课”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然后在“练习”中运用,进一步发现问题,巩固规律。
参考答案:学习的过程,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然后再次发现问题,巩固对规律的掌握。
课时练(二)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潭柘.寺(zhè)屋椽.(chuán)落蕊.(ruǐ)B.细腻.(nì)平仄.(zè)椭.圆(tuǒ) 歧.韵(qí)C.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普陀.(tuó)D.鲈.鱼(lú)鲑.珍(ɡuì)驯.鸽(xùn)譬.如(pì)解析:D项,“鲑”应读“xié”。
答案:D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今社会,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