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哑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哑奴》

09级中文5班李佳佳

《哑奴》是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作品,收在《哭泣的骆驼》这本集子里。

大部分人读三毛都会去读《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或者还有《背影》,但我认为三毛最好的集子是《闹学记》和这本《哭泣的骆驼》。正是这本《哭泣的骆驼》使我把三毛当做一位优秀的作家去看待。

《哭泣的骆驼》这本集子收录的作品都是作者在西属撒哈拉的亲身经历,记录了沙漠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鲜活而生动。正是有了三毛的这些纪实散文,撒哈拉沙漠在世人眼中才不仅仅是沙子,更是一片养育了人类的土地。

同这本集子中的其它文章一样,《哑奴》所讲述的也是撒哈拉沙漠中一个平凡的人,平凡又有着不住的光芒。

三毛被邀请到沙漠老财主“迷宫也似宽大的白房子”里去吃烤骆驼,遇到了在财主家中做事的小奴隶。了解到财主通过出卖这些奴隶做苦工从而暴富起来后,义愤填膺。因为怜悯小男孩的遭遇,便在离开的时候留下了些钱给他。男孩的父亲,也就是哑奴,上门道谢还钱,却还是在“我”的坚持下留下了钱。此后哑奴便常常暗中帮助三毛家。在沙漠人的不解和敌意下,三毛夫妇同哑奴成了朋友。然而,不久,哑奴就被财主卖给了别人。具体内容大致如此。

文章的语言是质朴而平实的,但点点滴滴的描写却不知不觉间感动着我们的心。

如,小奴隶登场的描写。

“过了不一会,烧红的炭炉子被一个还不到板凳高的小孩子拎进来,这孩子面上带着十分谦卑的笑容,看上去不会超过八、九岁……他小心的将炉子放在墙角,又出去了,再一会,他又捧着一个极大的银托盘摇摇摆摆的走到我们面前,放在大红色编织着五彩图案的地毯上。盘里有银的茶壶,银的糖盒子,碧绿的新鲜薄荷叶,香水,还有一个极小巧的炭炉,上面热着茶……这个孩子,对我们先轻轻的跪了一下,才站起来,拿着银白色的香水瓶,替每一个人的头发上轻轻的洒香水,这是沙漠里很隆重的礼节。我低着头让这孩子洒着香水,直到我的头发透湿了,他才罢手。一时里,香气充满了这个阿拉伯似的宫殿,气氛真是感人而庄重。”

只这样几笔,一个害羞又能干的好孩子,便仿佛正端着硕大的银盘晃晃地向我们微笑着走来。谁能不爱亮这样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呢?而孩子“轻轻一跪”,“提每个人头上轻轻地洒香水”,几个简简单单的动作,便营造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庄严、圣洁的气氛。

而就在这间屋子里,所有的大人都由这样一给小孩子伺候着,指使他跑动跑西忙里忙外。

其实,感动我的不只是语言,更是三毛那颗善良热诚的心。

“我拿着锅铲,对哑奴用阿拉伯哈萨尼亚语,慢慢的夸大着口形说:‘沙——黑——毕(朋友)。’又指指荷西,再说:’沙——黑——毕。’又指我自己:‘沙——黑——布——蒂(女朋友)。’再将三个人做一个圈圈,他完全懂了,他不设防的笑容,又一度感动了我。他很兴奋,又有点紧张,荷西推推他,他一步跨进了客厅,又对我指指他很脏的光脚,我对他摇摇手,说不要紧的,就不去睬他了,让两个男人去说话。”

这样简单的语言,是每个人都写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感动却只有真正懂得尊重和爱的人才能够带给我们。

小说是有高潮的,而散文也是要有起伏的。这篇《哑奴》的结尾,字字句句,抓着读者的心,不知道是震撼,感动还是浓重的悲哀。

“跑到了快到哑奴的帐篷,我们大家都看见,哑奴远远的就迎风打开了那条彩色缤纷的毯子,跌跌撞撞的扑向他的太太和孩子,手上绑的绳子被他扭断了,他一面呵呵不成声的叫着,一面把毛毯用力围在他太太孩子们的身上,又拚命拉着他白痴太太的手,叫她摸摸毯子有多软多好,又把我塞给他的钱给太太。风里面,只有哑巴的声音和那条红色的毛毯在拍打着我的心。每个朴素的文字都被赋予了无穷的张力。

人上去捉住哑奴,远远吉普车也开来了,他茫茫然的上了车,手紧紧的握在车窗上,脸上的表情似悲似喜,白发在风里翻飞着,他看得老远的,眼眶里干干的没有半滴泪水,只有嘴唇,仍然不能控制的抖着。

车开了,人群让开来。哑奴的身影渐渐的消失在夕阳里,他的家人,没有哭叫,拥抱成一团,缩在大红的毯子下像三个风沙凝成的石块。

我的泪,像小河一样的流满了面颊。我慢慢的走回去,关上门,躺在床上,不知何时鸡已叫了。”

“远远的就迎风打开”、“跌跌撞撞的扑向”、“扭断了”、“呵呵不成声的叫着”、“用力围”、“拼命拉”,这一串串动作,通过三毛的笔在我们眼前流动,带我们到撒哈拉的无尽黄沙中。那么安静,除了风声。我们看到命运撕裂时,一个人全部的爱,在风沙中的的样子是多么的绝望而又温暖。

“我慢慢的走回去,关上门,躺在床上,不知何时鸡已叫了。”只一句话,却是“天凉好个秋般的”无限回味。

三毛。人们常常说她是去流浪。如果一定要这么说,那么我说流浪的最高境界就是朴实地生活,就是将根扎在选择的那片土地上,去爱那片土地上的生灵。

爱生活,会生活,会写生活,便能成就一篇好的散文。三毛做到了这三者。她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真实、近人情的撒哈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