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2795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群发病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随着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传染性疾病,因为这些病也时常以群发的形式出现,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两部分。
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将教材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疾病发生的新特点,特别是要清楚地认识到非传染性群发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亚临床疾病的监测、预报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内容涉及其它课程较多,先修课程包括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兽医药理及毒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动物营养学基础等;后续课程主要是兽医临床实践。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动物营养代谢病概述1.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与特点2.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病因3.动物营养代谢病的诊断4.动物营养代谢病的防治5.动物营养代谢病防治的研究进展第二节动物中毒病概述1.与中毒病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2.动物中毒病的常见原因3.动物中毒病的诊断与防控4.动物中毒病防治研究概况(二)学习要求了解和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原则;毒物与中毒的概念、中毒病的特点、毒物的代谢及作用方式、中毒病的诊断和防治。
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认识我国目前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防控现状,增加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紧迫感。
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

动物营养与代谢疾病动物的营养与代谢疾病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
动物的身体需要一系列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当动物摄入的营养物质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或摄入不合理时,就会引发代谢疾病。
本文将就动物的营养需求、常见的代谢疾病和其预防进行阐述。
一、动物的营养需求动物的营养需求包括基本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两类。
基本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是构成动物体内各种组织和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
微量营养素则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在动物体内虽然所需量较少,但对于正常的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能被迅速吸收和利用。
主要包括简单糖、复杂糖和纤维素。
在动物食谱的设计中,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对于动物的能量供给和消化功能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2. 脂肪脂肪是一种高能量的物质,是动物体内能量储备的主要形式。
动物可以从饮食中摄入脂肪,同时体内也有脂肪合成的能力。
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的代谢疾病,因此在动物的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对脂肪的合理控制。
3. 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细胞组织的主要构成物质,也是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重要参与者。
蛋白质的营养需求与动物的生长阶段、品种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饲养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计饲料,并保证动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动物体内参与多种酶反应和生理过程,对于维持正常的身体功能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C,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铁、钙、锌等。
动物在食谱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预防维生素缺乏和矿物质缺乏引起的代谢疾病。
二、常见的代谢疾病及其预防1. 肥胖和糖尿病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引起的体重增加和脂肪堆积。
肥胖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
而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胰岛素抵抗增加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
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饮食管理,控制能量供给和营养均衡。
02795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高纲0977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扬州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群发病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随着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传染性疾病,因为这些病也时常以群发的形式出现,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两部分。
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将教材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疾病发生的新特点,特别是要清楚地认识到非传染性群发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亚临床疾病的监测、预报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内容涉及其它课程较多,先修课程包括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兽医药理及毒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动物营养学基础等;后续课程主要是兽医临床实践。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动物营养代谢病概述1.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与特点2.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病因3.动物营养代谢病的诊断4.动物营养代谢病的防治5.动物营养代谢病防治的研究进展第二节动物中毒病概述1.与中毒病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2.动物中毒病的常见原因3.动物中毒病的诊断与防控4.动物中毒病防治研究概况(二)学习要求了解和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原则;毒物与中毒的概念、中毒病的特点、毒物的代谢及作用方式、中毒病的诊断和防治。
宠物营养代谢疾病的诊治—矿物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的诊治

5.铜缺乏症
[诊断] 根据病史调查和临床症状建立诊断。血铜含量低 于0.7μg/ml,可确诊。早期诊断可进行血浆铜蓝蛋白活 性(血浆铜蓝蛋白的正常量为45~100mg/L)测定。要注 意对铜缺乏症与维生素D缺乏症和钙缺乏症的鉴别。
如同常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不足,均可引发 各自的缺乏症,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生产效能。但它们的含 量过高,又都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引起动物死亡。这是 所有必需矿物元素都遵循的规律。
1.异嗜症
异嗜症是指由于营养、环境和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舔 食、啃咬通常认为无营养价值而不应该采食的异物为特征 的一种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征。
[治疗] 先将硫酸铜按1%的比例加入食盐中,再将此铜盐 按正常量混于食物中喂饲,有明显疗效。
6.铜中毒
[病因] 急性铜中毒多因一次性注射或内服大剂量可溶性 铜而引起,如给犬催吐时使用大量硫酸铜溶液易引发本病。
慢性铜中毒主要是食物中长期含铜量过高。 另外,有些犬可能因遗传基因缺陷,产生类似人的遗传病
5.铜缺乏症
[病因] 原发性铜缺乏主要是因为日粮中长期缺乏铜。一 般认为,日粮干物质含铜量低于3mg/kg时可以引发铜缺乏 症。继发性铜缺乏则是因为日粮中含钼、锌、镍、锰等过 多,干扰对铜的吸收。
5.铜缺乏症
[症状] 铜缺乏时,犬、猫虽然不缺铁,但也表现出贫血症状。 因缺铜造成含铜酶活性降低,导致骨骼胶原的强度下降,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代谢障碍性疾病
微量元素虽仅占体重0.05%,但生理功能却十分重要。它 们是许多生化酶的必需组成或激活因子。有些与激素的前 体形成不稳定的复合物,有利激素生成,或延长(增强) 激素的作用。金属离子还在激素的靶组织中参与酶的形成, 间接提高靶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亚麻叶、亚麻籽及亚麻籽饼。
木薯特别是嫩芽和根皮部分。
蔷薇科植物,如桃、李、杏、梅、枇杷、樱桃的叶及核仁;各种豆类,如蚕豆、豌豆、扁豆等。
菜籽饼中毒
硫葡萄糖苷降解物进入体内,在胃经芥籽酶水解生成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噁唑烷硫酮、腈等有毒物质。
在马铃薯中含有一种马铃薯素(又称龙葵素、茄碱),动物采食发芽、变质或腐烂的马铃薯(富含龙葵素)而引起的中毒。
第二节 真菌毒素中毒病
霉菌
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只有少数在基质(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有毒代谢产物或次生代谢产物而致病。
霉菌毒素
也包括某些霉菌使基质成分发霉变质而形成的有毒化学物质。
本节主要介绍了这6大营养物质的营养作用,应着重理解,这些营养元素的作用是学习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和中毒病的基础。
1.水的营养
水是动物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
水是一切化学反应的介质。
调节体温。
润滑作用。
2.蛋白质的营养
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
3.实施综合防治
●毒物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某种物质进入机体后,由于其本身的固有特性,在组织器官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从而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的机能性或器质性病理变化,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甚至导致机体死亡,这种物质称为毒物。
毒性:也称毒力,是指毒物损害动物机体的能力,反映毒物剂量与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佝偻病
骨质疏松症
骨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骨软病
生产搐搦
硒缺乏症
锌缺乏症
碘缺乏症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的防治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的防治张伟钟2022年9月1日由张伟忠安排畜禽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1.碳、氢、氧和氮是动物饲料中最重要的化学元素,其总量占动物饲料干物质重量的90%以上。
2、碳水化合物由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组成。
3.粗纤维:能够使用大量粗纤维的动物包括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马和骡子。
4.无氮提取物分为淀粉和可溶性糖、单糖、蔗糖等。
5、饲料中测定水分有两个条件:①65℃烘干失去水分为风干样品。
含游离水和吸附水。
②105℃烘干后为绝干物质,含少量吸附水。
6.干物质的组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7、粗脂肪(乙醚浸出物)分为类脂肪和真脂肪。
真脂肪又分为甘油和脂肪酸。
8、碳水化合物(cm(h2o)n)、脂肪(ee)、粗蛋白质(cp)、干物质(dm)9、粗蛋白质分为:真蛋白质pr(基本构造为aa)和非蛋白质(npn)10.动物必需元素中的有机元素有:碳、氢、氧和氮。
主要矿物元素包括:钙、磷、钾、钠、氯、硫和镁。
11.蛋白质最终分解为尿酸和尿素。
12.蛋白质通常含有碳、氢、氧和氮。
13、饲料中的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故按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的数量时其系数一般是6.25。
14、碳水化合物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15、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
16、脂肪在植物性饲料中不超过5%。
17.饲料的能量值取决于其脂肪含量。
脂肪越多,能量值越高。
18.饲料植物和动物的最高含量是水。
19、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的结构物质。
动物体的储备物质是脂肪。
20、植物干物质中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cf),它既是植物的结构物质,又是植物的储备物质(淀粉)。
21、ppm在1000000(g、mg、ug、ib等)饲料总量中,某中成分所占的比例。
22、饲喂基础有时称为潮湿基础或新鲜基础。
23.空气干燥基准是实际或吸入干物质含量的基准。
24.绝对干基是水分损失或100%干物质状态。
25、动物体内的水分有三个来源:饮用水、饲料中的水和代谢水。
0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本科《家畜营养与代谢病学》(课程代码2795)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定义: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发生障碍引起的疾病称营养代谢性疾病。
其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缺乏;三大物质的吸收障碍;中间代谢障碍;排泄障碍;参与代谢调节的物质(矿质、维生素)质与量的改变。
营养代谢疾病的一般原因1).来源不足:土壤、水与饲料中某种营养物质的不足,或过多,拮抗使另一种营养物质不足。
此种现象、集约化养殖场出现较多。
2)吸收障碍:胃肠道炎症、先天性消化酶缺乏(如乳糖酶缺乏→单糖吸收障碍)。
3)消耗过多:妊娠、泌乳、产蛋、产毛、生长发育、慢性消耗性疾病。
4)肝功能障碍:许多代谢物质的代谢中断。
5)调节机能障碍:神经、激素、酶的组成成分(微量元素、维生素)不足。
6)排泄障碍:肾功能障碍。
营养代谢疾病的特征(诊断要点)1)发病慢:呈渐进性发展,从病因到症状一般需数周、数月,甚至更长。
2)群发、呈地方性发生。
3)临床与病理变化常呈现某种营养物不足的特有症状,体温正常或稍偏低。
4)饲料与动物组织检测,有某种营养物质过低。
5)试验性治疗与血清酶活性降低有诊断意义。
营养代谢病的防治1)合理搭配饲料,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
2)注重作为饲料的收获、贮藏,防止霉变,合理加工,排除营养物质缺乏原因。
3)配制全价日粮。
第二章糖、脂肪与蛋白质营养紊乱性疾病奶牛酮病定义: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病因1)瘤胃生成丙酸减少,血糖浓度降低,丙酸是在瘤胃消化过程中产生(乙:丙:丁=70:20:10),糖主要是丙酸通过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
2)产前,产后,采食量降低,前胃消化功能降低,挥发性脂肪酸减少,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
精料太多,粗纤维不足。
以上均可造成丙酸浓度降低。
丙酸需先转化为丙酰COA,在VB12的参与下,转化为琥珀酰COA,然后经糖异生,合成所需要的葡萄糖。
3)缺钴时,VB12合成减少,影响丙酸代谢与糖生成。
02795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课程代码:02795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物医学专业本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动物非传染群发病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随着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畜禽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已经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性不亚于传染性疾病,给养殖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动物营养学的基础上学习因营养供给和代谢而引起的疾病,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预防和治疗营养代谢病。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需要在学习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动物营养学的基础上学习。
其任务是学习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对自学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常见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常见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掌握的知识预防和治疗营养代谢病。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内容涉及其它课程较多,是一门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专业课程,先修课程包括动物生理生化、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动物营养学等;后续课程主要是兽医临床医学。
(五)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以及难点和重点1.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动物学和动物生物化学。
2.重点(1)营养代谢病的发病机理(2)营养代谢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3.难点营养代谢病的发病机制。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畜禽营养代谢病概述(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了解我国目前畜禽营养代谢病防治的研究进展,增加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2.熟练掌握畜禽营养代谢病的概念、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95 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群发病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
随着畜牧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已成为危害动物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传染性疾病,因为这些病也时常以群发的形式出现,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和防治措施。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两部分。
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将教材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用于临床实践,解决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随着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疾病发生的新特点,特别是要清楚地认识到非传染性群发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亚临床疾病的监测、预报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内容涉及其它课程较多,先修课程包括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兽医药理及毒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动物营养学基础等;后续课程主要是兽医临床实践。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动物营养代谢病概述1.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与特点2.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病因3.动物营养代谢病的诊断4.动物营养代谢病的防治5.动物营养代谢病防治的研究进展第二节动物中毒病概述1.与中毒病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2.动物中毒病的常见原因3.动物中毒病的诊断与防控4.动物中毒病防治研究概况(二)学习要求了解和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原则;毒物与中毒的概念、中毒病的特点、毒物的代谢及作用方式、中毒病的诊断和防治。
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认识我国目前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防控现状,增加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紧迫感。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动物营养代谢病防治的研究进展;动物中毒病防治研究概况。
2、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动物中毒病的常见原因及诊断。
3、重点掌握:动物营养代谢病的概念与特点;毒物与中毒的概念;动物中毒病的防治原则。
第一章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性疾病(一)课程内容介绍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犬、猫糖尿病;奶牛酮病;禽脂肪肝综合征;肉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黄脂病;犬猫脂肪肝综合征;羊妊娠毒血症;肥胖母牛综合征;禽痛风;营养性衰竭症等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二)学习要求在复习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奶牛酮病;禽脂肪肝综合征;肉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黄脂病;禽痛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学习重点应侧重于基本概念、发病机理的理解。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犬、猫糖尿病;犬猫脂肪肝综合征;羊妊娠毒血症;肥胖母牛综合征;营养性衰竭症。
2、掌握: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奶牛酮病;禽脂肪肝综合征;肉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黄脂病;禽痛风。
3、重点掌握: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概念;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病的概念、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奶牛酮病的概念、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比较禽脂肪肝综合征、肉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痛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二章矿物质代谢紊乱(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常量元素营养代谢异常所致疾病介绍钙、磷及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及作用;骨软病;佝偻病;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生产瘫痪;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镁缺乏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硫缺乏症等疾病的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第二节微量元素缺乏症介绍硒和/或维生素E在体内的作用及其缺乏症;铜缺乏症;铁缺乏症;锰缺乏症;锌缺乏症;钴缺乏症;碘缺乏症等疾病的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二)学习要求在理解钙、磷及维生素D在体内代谢和作用的基础上,掌握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尤其应重点掌握佝偻病、骨软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在理解硒和维生素E在体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各种动物常见的硒和/或维生素E缺乏症;了解其它疾病的相关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纤维性骨营养不良;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硫缺乏症;钴缺乏症;碘缺乏症。
2、掌握:钙、磷及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及作用;骨软病;佝偻病;生产瘫痪;笼养蛋鸡疲劳综合征;硒和/或维生素E在体内的作用及其缺乏症;铜缺乏症;铁缺乏症;锰缺乏症;锌缺乏症。
3、重点掌握:钙、磷及维生素D在体内的代谢及作用;比较骨软病与佝偻病;低镁血症的病因及主要表现;硒和/或维生素E在体内的作用及其缺乏症;铜缺乏症;铁缺乏症;锰缺乏症;锌缺乏症。
第三章维生素代谢紊乱(一)课程内容第一节维生素A缺乏症和过多症介绍维生素A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症和过多症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二节维生素D缺乏症和过多症介绍维生素D缺乏症和过多症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三节维生素K缺乏症和过多症介绍维生素K缺乏症和过多症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四节 B族维生素缺乏症介绍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症;维生素B3缺乏症;维生素B5缺乏症;维生素B6缺乏症;维生素B12缺乏症;叶酸缺乏症;胆碱缺乏症;生物素缺乏症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五节维生素C缺乏症介绍维生素C缺乏症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二)学习要求维生素是一类有机小分子物质,在体内起调节和控制物质代谢的作用,为动物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维生素A缺乏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理解B族维生素缺乏症的相关知识;了解其他维生素缺乏症的基本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维生素A过多症;维生素D过多症;维生素K缺乏症和过多症;维生素C缺乏症。
2、掌握:维生素A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症;维生素B3缺乏症;维生素B5缺乏症;维生素B6缺乏症;维生素B12缺乏症;叶酸缺乏症;胆碱缺乏症;生物素缺乏症。
3、重点掌握:维生素A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症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症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四章其他与营养代谢相关的疾病(一)课程内容介绍肉鸡腹水综合征;鸡啄癖;猪咬尾咬耳症;猪应激综合征及家禽胚胎病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二)学习要求这些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是单因素或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病因与临床表现的对应关系,了解和掌握肉鸡腹水综合征;鸡啄癖;猪咬尾咬耳症;猪应激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了解家禽胚胎病的常见原因及危害。
2、掌握:肉鸡腹水综合征;鸡啄癖;猪咬尾咬耳症;猪应激综合征。
3、重点掌握:肉鸡腹水综合征;鸡啄癖的病因、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第五章饲料中毒(一)课程内容第一节饼粕类饲料中毒介绍棉子及棉子饼中毒;菜子饼中毒;蓖麻子饼中毒等的概念、病因、中毒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二节渣粕类饲料中毒介绍酒糟中毒;淀粉渣中毒等的概念、病因、中毒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三节茎叶类饲料中毒介绍亚硝酸盐中毒;感光过敏;猪水浮莲中毒;马铃薯中毒等的概念、病因、中毒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四节饲料添加剂中毒介绍喹乙醇中毒;食盐中毒;克伦特罗中毒等的概念、病因、中毒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第五节犬、猫三聚氰胺中毒第六节反刍动物急性瘤胃酸中毒或碳水化合物过食症第七节鱼粉中毒(二)学习要求饲料中毒在生产中较常发生,但要弄清其中毒原因往往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学生系统学习饲料中毒的相关知识。
掌握棉子及棉子饼中毒;菜子饼中毒;亚硝酸盐中毒;食盐中毒的概念、病因、中毒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了解其它饲料中毒。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蓖麻子饼中毒;淀粉渣中毒;感光过敏;猪水浮莲中毒;马铃薯中毒;犬、猫三聚氰胺中毒。
2、掌握:棉子及棉子饼中毒;菜子饼中毒;酒糟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喹乙醇中毒;食盐中毒;克伦特罗中毒;反刍动物急性瘤胃酸中毒;鱼粉中毒。
3、重点掌握:棉子及棉子饼中毒;亚硝酸盐中毒;食盐中毒。
第六章霉菌毒素中毒(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曲霉菌毒素中毒介绍霉菌毒素的特性及产生条件、饲料的防霉与去霉措施;黄曲霉毒素中毒;赭曲霉毒素A中毒;杂色曲霉毒素中毒;牛霉麦芽根中毒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第二节镰刀菌毒素中毒介绍赤霉菌毒素中毒;马霉玉米中毒;霉稻草中毒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第三节青霉菌毒素中毒第四节其他霉菌毒素中毒介绍牛霉烂甘薯中毒;穗状葡萄菌毒素中毒;麦角生物碱中毒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
(二)学习要求霉菌生长条件不苛刻,到处可以生长产毒。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霉菌毒素的特性及产生条件、饲料的防霉与去霉措施;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
了解其他霉菌毒素中毒的相关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了解:赭曲霉毒素A中毒;杂色曲霉毒素中毒;牛霉麦芽根中毒;青霉菌毒素中毒;穗状葡萄菌毒素中毒;麦角生物碱中毒。
2、掌握:霉菌毒素的特性及产生条件、饲料的防霉与去霉措施;黄曲霉毒素中毒;赤霉菌毒素中毒;马霉玉米中毒;霉稻草中毒;牛霉烂甘薯中毒。
3、重点掌握:霉菌毒素的特性及产生条件、饲料的防霉与去霉措施;黄曲霉毒素中毒。
第七章农药中毒(一)课程内容介绍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拟除虫菊酯类中毒;有机氮农药中毒;粮食化学熏蒸剂中毒;有机锡杀菌剂中毒;化学除草剂中毒等的概念、病因、中毒机理、主要临床症状、诊断防治。
(二)学习要求农药种类多,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