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邓恩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学基础》参考书目

公共政策学基础》参考书目

公共政策学基础》参考书目[说明:带有☆的为必读书](一)☆: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迈克尔·豪利特等:《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卡尔·帕顿等:《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张金马主编:《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丘昌泰:《公共政策:当代政策科学理论之研究》,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5年版。

(二)☆米切尔·黑尧(Michael Hill):《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保罗·A·萨巴悌尔:《政策过程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埃贡等:《第四代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三)☆查尔斯·E·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大岳秀夫:《政策过程》,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史蒂文·凯尔曼:《制定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四)☆余致力:《民意与公共政策》,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2012
h
5
Ⅲ 课程学习目的
• 本课程以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政策 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模型,系统地介绍在市场经济的条 件下,政府公共政策形成的原因,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公共政策形成和执行的过程等。
• 目的:
–是使学生对公共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理 论和方法去分析政策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政策问题,建立分析 框架,提出政策方案,同时对于公共政策提出和执行的政治、 经济、社会及组织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综合以上各种 因素,做出切实可行的选择。
h
11
• 公共政策(科学)之所以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兴
起和发展,既与现代社会的管理特征相联系,也与公
共政策自身的学科特征相联系。
• 然而,当我们在欢欣鼓舞之余静下心来细细审视公共政策时, 我们却发现公共政策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我们只是发现了 无数的定义,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了界定。事实上,这些角 度五花八门,让我们无从把握它们的共同内涵和意蕴,这有 可能妨碍了我们对一些重要方面的理解。
• 正如杜克大学乔尔·弗莱什曼教授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报告时指出的:“目 前已经发展起来的公共政策分析和管理专业,首次成为正式的教育科目,仅仅是在 短短的20年里,这是令人震惊的。在回顾20年的发展时,人们既对这一学术的新 发展表示赞叹,又对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感到吃惊。”
2012
• “政策分析”定义为:一个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采用各种 研究或论证方法,产生和转变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便帮助决策 者或当事人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 政策分析所涉及的是整个政策过程。
2012
h
4
Ⅱ课程性质
•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领域的必修课。也是行政管 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政策分析的学科性质: – 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 政策分析既是方法论、又是艺术 – 政策分析涉及的是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解决的整个 过程,即整个政策过程 – 政策分析不仅是描述性的,而且是规范的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选择题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选择题

B:1.保罗·A·萨巴蒂尔认为政策研究分为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2.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3.庇古——福利经济学之父,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分配4.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C:1.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2.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可能、依然、受控3.初步筛选常用的方法有:经验分析、比较分析、初步的预测分析4.查尔斯·琼斯之处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解释、组织、实施三者最为重要。

5.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出有权威的分配D:1.对政策目标群体便捷的界定一定要合乎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问题的要求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3.德瑞——”问题界定之父“4.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支持联盟框架5.杜鲁门及1971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6.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出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分配的内容是价值、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分配的行为及结果具有权威性。

7.定量分析方法的犯法论基础——实证主义哲学8.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ABCD26页F:1.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G:1.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3.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4.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公共性6.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落实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7.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直接引导、间接引导8.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官方决策者、非官方决策者9.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再分配问题的美国学者是:西奥多·罗威10.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11.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12.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及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13.国际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14.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系统性、互动性、联动性及定向性、复杂性及多样性、稳定性及突发性15.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及行为的一个过程。

公共政策答案(1)

公共政策答案(1)

1、公共政策是(A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利益)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权威性)的分配。

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 D.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系统性)。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C.分配 D.落实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BC)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 ABCD )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4、政策的导向是(BD )的导向。

B.观念 D.行为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 BC ) 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答案:×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答案:√3、“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公共”二字上。

()答案:√4、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法律性公共事务等。

()答案:×5、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答案:√6、美国学者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

()答案:√7、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答案:√8、公共性是公共政策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

()答案:√1.(D.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A 党政二元结构)。

3.(B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首先把“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提出来的学者是(B)A.莱斯特●萨拉蒙B.林德布洛姆C.奥斯汀●兰尼D.威廉●邓恩2.俗话讲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可用于形容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结构的(B)A.线性结构B.职能结构C.线性-参谋结构D.矩阵结构3.政策主体对某一特定形势制定的具体的行动路线,被称为(C)A.战略B.战术C.策略D.方法4.只有同时配备和调动一系列政策工具,公共政策才能从一种行动纲领转化成(A)A.社会现实B.政策系统C.历史知识D.科技知识5.政策系统的核心是(D)A.经济组织B.公共事务C.公共利益D.公共权力6.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指的是(A)C.政策监控系统D.政策评估系统7.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是(A)A.“上下来去”模型B.集团模型C.精英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8.由与某一政策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表人士构成的政策网络是(D)A.象征型政策网络B.意见型政策网络C.混合型政策网络D.利益型政策网络9.将公共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是(B)A.边界分析法B.层次分析法C.类别分析法D.多角度分析法10.将政策目标划分为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的依据是(C)A.政策目标所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B.政策目标所着眼的时间范围C.政策所服务的主体D.政策本身所属的社会领域11.政策借用国对于该政策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不清楚它在原国家是如何运行的,这种现象在政策移植中被称为(A)A.信息不全的政策移植B.不完全的政策移植C.不当的政策移植D.信息过剩的政策移植12.政策主张是以来自于政策行为者的动机、个案比较、相似或类似个案类推的论证为基础的政策论证模式是(D)A.权威模式B.直觉模式C.分析模式D.实用模式13.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重视表面文章和形象包装,而忽视了深层问题的解决,这在政策执行偏差中属于(C)A.规避式政策执行B.替代式政策执行C.象征式政策执行D.观望式政策执行14.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性是(B)A.服务性B.执行性C.权威性D.法制性15.政策监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D)A.政策接续B.政策执行C.政策调整D.政策评估16.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的提出者是(A)A.梅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B.霍恩和米特尔C.巴达克D.雷恩和拉宾诺维茨17.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是(A)A.政策成本评估B.政策需求评估C.政策效益评估D.政策价值评估18.服务于共同政策目标的两项或多项政策被一项服务于同样目标的新政策所取代,这种现象被称为(B)A.线性接续B.政策合并C.政策分解D.政策部分终结19.对政策问题和目标群体的调整是(C)A.政策措施调整B.政策方案调整C.政策客体调整D.政策关系调整20.要求政策研究者和研究组织在对政策系统做到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实现对其科学的分解和整合,指的是政策分析原则中的(D)A.预测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协调性原则D.分合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第6章 本章自测08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公共政策概论-第6章  本章自测08参考(含答案)

题目: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
选项A:托马斯·戴伊
选项B:林布隆
选项C:罗威
选项D:威廉·邓恩
答案:威廉·邓恩
题目:“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
选项A:安德森
选项B:德瑞
选项C:格斯顿
选项D:林布隆
答案:德瑞
题目: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选项A:二级论证
选项B:一级论证
选项C:功能论证
选项D:小论证
答案:小论证
题目: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选项A:《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选项B:《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选项C:《理解公共政策》
选项D:《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答案:《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题目:()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选项A:政策问题
选项B:政策议程
选项C:政策目标
选项D:政策对象
答案:政策议程
题目: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
选项A:功能论证
选项B:二级论证
选项C:小论证
选项D:一级论证
答案:功能论证
题目:由政府的决策机构做出的论证是()。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分析:对一项公共政策的文本与执行结果及原因的分析2、技术理性:即政策是否对社会产生效用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3、自愿性工具: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4、社会规范:人们为实现其理想,根据特定的观念制定的,供一个社会群体诸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和标准,它限定人们在一定环境中应该如何行动5、公共政策评价: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6、规范性分析: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确定后引申出的规范判断7、经济理性:即政策是否对社会有效率,以最低的成本提高最大的效益,或者提供固定的效益,而消耗最低成本8、强制性工具: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指导9、系统方法: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10、公共政策终止: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11、描述性分析:在“价值自由”下给出的描述性的或解释性的叙述12、法律理性:即评定政策是否符合成文的法律规范和各项先例,以探讨政策在社会上的合理性问题13、混合型工具: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仍有私人作出决策14、系统:是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15、政策运行成本:在政策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二、简答题1、邓恩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方法:预测分析、回溯分析、综合集成分析预测分析涉及到政策行为启动和执行之前信息的产生与转变过程。

回溯分析主要是限于政策实施后信息的获取和转换上。

综合集成分析是一种全方位的分析方式,它不仅要把预测分析和回溯分析阶段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且要求分析者不断捕捉新的信息与转化信息2、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①社会客观现实②问题的察觉③现实与利益期望的冲突④团体或组织的活动3、社会问题进入决策议程的途径:①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体主动,政府只是有限介入②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团体或个人只是有限介入③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④政府与个人、团体都不主动介入4、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①投入工作量②绩效③效率④充分性⑤公平性⑥适当性⑦执行力⑧社会发展总指标5、集团分析模型的核心假设:集团是个人与政府间发生联系的纽带,集团的存在与斗争是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利益集团之间的互动是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6、政府有限介入社会问题的原因:①政府基本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②政府知道问题的存在,但没有权利去处理③政府知道问题的存在,也有权利去处理,但无能力办理④政府知道问题的存在,也有权利与能力处理,但不能马上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7、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①主体分析:主体认定、主体类型、主体的合法性、主体的合法律性②类型分析:法律化与非法律化;文件、领导人讲话、直接行动、不行动;其他分类③价值分析:为什么人、什么利益;利益的损益、利益的补偿、利益的公共性④公共政策问题分析:问题认定;问题类型;问题的合理性、层级、重要性、合法性、可行性⑤公共政策目标分析:类型、先进性、系统性、可行性⑥公共政策方案分析:方案类型、方案的具体措施、方案优化性、方案的整体性、方案的成本与收益⑦公共政策的效果分析:效果——实现目标程度;效益——投入产出;效率——时效;效应——对社会产生的综合影响;影响因素——公共政策执行分析⑧影响公共政策的因素分析:社会制定;政治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8、社会问题认定常见的价值标准:社会福利、效率、公平、民主、自由、社会稳定、社会团结、社会信任9、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①政策问题的关联性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③政策问题的人为性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10、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分析:对一项公共政策的文本与执行结果及原因的分析2、技术理性:即政策是否对社会产生效用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3、自愿性工具: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4、社会规范:人们为实现其理想,根据特定的观念制定的,供一个社会群体诸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和标准,它限定人们在一定环境中应该如何行动5、公共政策评价: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6、规范性分析: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确定后引申出的规范判断7、经济理性:即政策是否对社会有效率,以最低的成本提高最大的效益,或者提供固定的效益,而消耗最低成本8、强制性工具:借助政府的权威和强制力,对目标群体的行动进行控制和指导9、系统方法: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10、公共政策终止: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11、描述性分析:在“价值自由”下给出的描述性的或解释性的叙述12、法律理性:即评定政策是否符合成文的法律规范和各项先例,以探讨政策在社会上的合理性问题13、混合型工具: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最终仍有私人作出决策15、政策运行成本:在政策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二、简答题1、邓恩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方法:预测分析、回溯分析、综合集成分析预测分析涉及到政策行为启动和执行之前信息的产生与转变过程。

回溯分析主要是限于政策实施后信息的获取和转换上。

综合集成分析是一种全方位的分析方式,它不仅要把预测分析和回溯分析阶段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且要求分析者不断捕捉新的信息与转化信息。

2、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①社会客观现实②问题的察觉③现实与利益期望的冲突④团体或组织的活动3、社会问题进入决策议程的途径:①社会中部分团体或者个体主动,政府只是有限介入②政府主动介入发现和解决问题,社会团体或个人只是有限介入③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④政府与个人、团体都不主动介入4、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①投入工作量②绩效③效率④充分性⑤公平性⑥适当性⑦执行力⑧社会发展总指标5、集团分析模型的核心假设:6、政府有限介入社会问题的原因:①政府基本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②政府知道问题的存在,但没有权利去处理③政府知道问题的存在,也有权利去处理,但无能力办理④政府知道问题的存在,也有权利与能力处理,但不能马上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7、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①主体分析:主体认定、主体类型、主体的合法性、主体的合法律性②类型分析:法律化与非法律化;文件、领导人讲话、直接行动、不行动;其他分类③价值分析:为什么人、什么利益;利益的损益、利益的补偿、利益的公共性④公共政策问题分析:问题认定;问题类型;问题的合理性、层级、重要性、合法性、可行性⑤公共政策目标分析:类型、先进性、系统性、可行性⑥公共政策方案分析:方案类型、方案的具体措施、方案优化性、方案的整体性、方案的成本与收益⑦公共政策的效果分析:效果——实现目标程度;效益——投入产出;效率——时效;效应——对社会产生的综合影响;影响因素——公共政策执行分析⑧影响公共政策的因素分析:社会制定;政治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8、社会问题认定常见的价值标准:社会福利、效率、公平、民主、自由、社会稳定、社会团结、社会信任9、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①政策问题的关联性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③政策问题的人为性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10、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02公共政策分析

02公共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的职业化是指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咨 询公司、大专院校中从事专门的政策分析或政策研 究活动。 必需满足一些基本条件(1)必须有专门的教育培 训机构或项目。(2)在工作描述中,必须有某种 表示这种职业的工作,这样的描述可以是律师、医 生、政策分析者等等。(3)必须有那些从事这一 职业的人自己的组织或专业行会。(4)必须有一 种明确的或被认可的职业理论。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它认为,应该通过市场机制,依靠个人而作
出大部分的 社会决策,然而市场是有缺陷的,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必须依靠政府来补充 或取代市场机制。
(二)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假设,政治行为者个人都被自
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 动方案。
(三)新制度学派 它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作
1、学术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初步建立起中
国政策科学的理论框架 2、学术交流日趋活跃,学科制度化建设初具 规模 3、政策科学逐步在高校扎根,人才培养形势 喜人 4、政策科学知识的应用已经起步,政策科学 的产业化的广阔前景开始展现
(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存在的主
要问题 1、政策科学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得不 够 2、政策科学的学术研究水平不高 3、政策科学的制度化或学科的组织 化建设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4、对现实政策问题的研究不深
二、政策分析的定义
对于政策分析的界定。国内倾向于采用
邓恩等人的次广义的政策分析概念。即, 政策分析: 一个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它采 用各种研究或论证方法,产生和转变与 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便帮助决策者 或当事人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三、政策分析的学科性质 1、政策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应用

(二)政策分析职业化的现状

略论邓恩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模式

略论邓恩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模式

略论邓恩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模式提要:随着公共政策的兴起,关于政策分析的研究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政策分析的发展当中,各国的政策学家创造出各种政策分析模式,其中美国著名学者威廉·N·邓恩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模型就是其经典分析模式中的一种。

这一政策分析模型涵盖了从方法论到分析方法中的具体操作流程、技术全面而系统的理论,为公共政策分析从理论到实践搭建了一座桥梁。

关键词:公共政策分析;以问题为中心;信息转换。

公共政策科学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西方工业国家兴起的一个全新学科,被人们喻为“当代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发展”。

作为经典的分析模式,美国学者威廉.N.邓恩在他的《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所提出的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模式,十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意在向大家简单的介绍这一政策分析模式,并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实际政策分析中以略微的借鉴作用。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1、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联系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关公共政策的定义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类别:一是以“职能”为中心内容的界定。

这是以威尔逊、伊斯顿为代表的学者的观点。

W.威尔逊提出:“公共政策是具有立法权的政治家制定出来的由公共行政人员所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1这类界定强调: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实施的管理手段,它是以政府为主由各种利益个体与群体参与的管理活动。

二是以“过程”为中心内容的界定。

这是以拉斯威尔、安德森为代表的学者观点。

H.拉斯威尔认为:“公共政策是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2这类界定强调公共政策是政府动用大量资源,通过相关的规定、措施来实施决定的活动过程。

上述两类有关公共政策的定义,虽然有差异,但他们都强调了公共政策是与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是必须付诸实施的、有目的的方案、计划、措施;是为了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活动。

对公共政策分析的解释也有很多种,我们来看看最具有代表性的看法:美国兰德公司的查尔斯.沃尔夫认为:“公共政策分析是把科学理论方法应用与解决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这些政策包括国内、国际及国家安全事务等方面。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

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
二、政策问题诊断的误差
(五)噪音干扰
•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同样的原始信息会产 生许多不同的意义。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
二、政策问题诊断的误差
(六)时间落差
• 指接收到信息到开始反映之间的时间差距。现在被忽 略的问题,将来可能是严重的问题。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
3.两种议程的区别与联系 • 联系:
• 一般而言,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先要经过公众议 程,然后才能进入政府议程。 • 很多的社会问题虽然处于公众议程之内,但决策系统 并没有把它们列入政府议程。 • 许多问题可能不经过公众议程,而直接进入政府议程。
例:就业歧视问题的议程创立过程
二、政策问题诊断的误差
(七)逃避问题
• 决策者往往逃避其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于是对于问 题的真想无法真正了解。
第二节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
二、政策问题诊断的误差
(八)隐蔽问题
• 提出某些大家已经知道的问题,来隐蔽事实上的问题
(九)虚假问题
• 解决了错误的问题,但不会对于真正要解决的问题造 成伤害。
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表 明自己的态度,从而造成了彼此间的冲突。
• 团体的活动与力量; • 政府的必要行动(职权范围、能力范围、政府利益、外部压
力)
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概述
二、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美国学者威廉.邓恩
---政策问题的关联性 :西欧能源问题与疟疾
---政策问题的主观性:政府确认时的主观性 ---政策问题的人为性:基于人的需求而确认政策问题, 必须考虑到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需求 ---政策问题的动态性:问题的性质、影响程度不断变化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掌握公共政策(科学) 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我 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换句话讲,政 策分析能够产生专业性 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分 析和描述,提供行之有 效的解决办法。
2012
公共政策分析
二、什么是公共政策?
• 当我们为北京等国内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感到万分苦恼时,当我们为遭遇非典型性 肺炎(SARS)和禽流感而感到惶恐不安时,当我们为国内小煤矿频频发生的安全 事故感到忧心忡忡时,当我们为“禁放”(鞭炮)政策的执行难状况感到困惑不 解时,我们都不难体会到公共政策的直接影响,它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非常具体 和形象,它离我们很近。 • 然而,当我们坐在教室里讨论公共政策概念的时候,当我们在学术活动中为此发 生激烈辩论的时候,当我们在阅读公共政策经典论著的时候,当我们提笔写作要 给出公共政策定义的时候,我们又会感到公共政策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它在学术 领域显得那样笼统和抽象。 • 不仅如此,公共政策有时表现为理性的优化选择,有时表现为渐进的补充和修正, 有时表现为利益团体间的讨价还价,有时表现为精英人物个人或群体的选择,有 时表现为竞争状态下的博弈,有时表现为政府制度的输出,有时表现为政治系统 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有时表现为由一系列政治活动组成的过程。有人形容公共政 策就像一个万花筒,在社会面前展现出多姿多彩的画卷。的确,公共政策在社会 政治生活中能够表现为许多种形态,其中既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又有自相矛盾的方 面,以致我们很难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阐明其所包含的内容。
2012
公共政策分析
• 公共政策(科学)之所以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 兴起和发展,既与现代社会的管理特征相联系,也 与公共政策自身的学科特征相联系。
• 然而,当我们在欢欣鼓舞之余静下心来细细审视公共政策时, 我们却发现公共政策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我们只是发现了 无数的定义,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了界定。事实上,这些角 度五花八门,让我们无从把握它们的共同内涵和意蕴,这有 可能妨碍了我们对一些重要方面的理解。

公共政策主要参考书目

公共政策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1.[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6.伍启元:《公共政策》(上、下),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7.朱志宏:《公共政策》,台北三民书局1995年版。

8.丘昌泰:《公共政策:当代政策科学理论之研究》,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9年版。

9.[美]卡尔·帕顿、大卫·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第二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丹尼尔·W. 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美]詹姆斯·E. 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斯图亚特·S. 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13.[美]R.M. 克朗:《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4.[美]史蒂文·凯尔曼:《制定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5.[美]查尔斯·E. 林德布罗姆:《政策制定过程》,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16.[美]查尔斯·E. 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政策》,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7.[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1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19.[日]药师寺泰藏:《公共政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合练习题(二)

合练习题(二)

第五章公共政策工具一、单项选择题1、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D、公共道德3、()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4、首选的政策工具是()A、经济性工具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5、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A、政策效率B、政策社会效益C、政策目标D、政策经济效益6、《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欧文·E.休斯B、萨拉蒙C、亚瑟·林格林D、林布隆(林德布洛姆)二、多项选择题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

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

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3、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A、经济性工具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4、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D、经济性工具5、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A、通常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B、规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C、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D、不花政府的钱三、名词解释1、志愿失灵2、政府管制3、混合型工具4、补贴5、国家治理能力四、简答1、政策工具的作用。

2、政策工具的特征。

3、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

4、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

【2024版】大学考试试卷《公共政策导论》及参考答案 (2)

【2024版】大学考试试卷《公共政策导论》及参考答案 (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政策导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美国著名学者威廉•邓恩称公共政策学为()。

A. 应用伦理学B. 理论伦理学C. 科学伦理学D. 社会伦理学2.“土政策”就是()的一种表现形式。

A. 象征性政策执行B. 附加式政策执行C. 选择性政策执行D. 替代性政策执行3.毛泽东认为,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中共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我们的根本()A. 政策制定原则B. 政策评估原则C. 政策决策原则D. 政策执行原则4.劳伦斯·林恩在()一书中提出了公共政策学与公共管理学融合的思想。

A. 政策组织B. 管理公共政策C. 公共管理政策D. 自由社会的法学5.公众意志的表达,除了定期选举之外,更经常的方式是()。

A. 反抗B. 呼吁C. 起义D. 罢工6.政策执行最终要依靠()。

A. 政策制定者B. 执行机关C. 政策客体D. 利益集团7.一项公共政策形成的一个周期是()A. 制定—执行—评估—终结B. 制定—评估—执行—终结C. 制定—评估—终结—执行D. 制定—执行—总结—评估8. 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的规范作用,体现在() A. 控制经济慢速发展或不发展 B. 对排污企业的限制作用 C. 环境第一,经济可以不发展 D. GDP发展上去才是硬道理9.“KT法”的中心思想是()A. 问题诊断B. 分析问题时急于求成C. 分析问题时随意猜测D. 强调条理化的、一步一步的逻辑推理10.现代政策研究组织是以()为核心A. 政策研究B. 政策制定C. 政策评估D. 政策设计11.公共政策具有动态性、稳定性和()。

A. 激进型B. 渐进性C. 不稳定性12. 政策调整就其性质而言,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需要遵循() A. 决策严格的程序 B. 再决策严格的准则 C. 再决策严格的程序 D. 决策严格的准则13.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组织准备首要的任务是() A. 确定公共政策执行机构 B. 选人用人 C. 物质准备 D. 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14. ()标准是指政策效益与政策投入之间的比率关系 A. 政策效益 B.政策效率 C. 政策投入 D. 公平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一国两制”政策属于()A. 总政策B. 基本政策C. 具体政策D. 政治政策16.()是财团和知识界的主要纽带A. 学术团体B. 专业学会C. 慈善会D. 基金会17. 我国的公费医疗政策的改革,属于公共政策终结的()形式 A. 政策废止 B. 政策替代 C. 政策合并 D. 政策分解18.北京零点调查集团是()的。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邓恩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邓恩
个原因可以是普遍定理和规律。
• 价值评价模式:政策主张是以道德方面的论证为基础,信
息被转化为政策是根据对政策及其结果的 对与错、好与坏的假设。
精选2021版课件
21
第二部分:政策分析的方法
• 构建政策问题 • 预测政策未来 • 建议政策行动 • 检测政策结果 • 评估政策绩效
精选2021版课件
22
精选2021版课件
6
政策分析的特征
•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政策分析的目标不仅是探求 理论知识,而且还包括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 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 跨学科的特点。政策分析所涉及的学科包括政治 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等方 面的知识。
• 多架构的研究方法。政策分析的目的是进行优化 选择,需要结合各种具体情境运用不同分析模型, 强调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 3、案例的引用:书中的举例大多是最新出现的问 题,反映了当前的一些实际情况
• 4、各章小结:在每一章的结尾部分,都对本章的 关键术语、主要原则和理论进行了总结,有助于 读者把握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 5、学习提示:每章后面都有学习提示,目的是帮 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精选2021版课件
8
目录
线性趋势估计
• 据变法:针对时间序列不连续的情况
专门被设计来预测一个变量的小变动引 起另一个变量突然的大变动的趋势。
精选2021版课件
31
理论预测
• 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 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假设。
• 理论图形化:矢量图 • 理论模型化:利益相关者模型 • 因果模型化:路径分析 • 回归分析:某一因变量和一个或者多个自变量的
精选2021版课件

邓恩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章

邓恩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章

政策科学运动
二战后,在社会科学学科中对政策学进行定位的早期成果之一 是《政策科学:研究领域与方法的最新发展》(1951年),由丹尼 尔· 勒纳和哈罗德· 拉斯韦尔编写。特别强调的是民主的政策 D· 科学。 作为一种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渐进(programmatic)定向,政策 科学从总体上讲并不是史无前例的。例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 斯· 韦伯和卡尔· 曼海姆的早期贡献可以看做是政策科学的基础 研究。曼海姆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对知识社会学的介绍》 (1929年)和《重建时期的人与社会》(1940年)主要论及了社会 组织、决定性因素和知识的后果,包括为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 提供专门知识的形式。韦伯的方法论著作也促进了公共政策的 分析。韦伯在一篇题为《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知识的“客观 性”》的文章中提出了对今天同样适用的经济学的评论。
小结
这一章对应用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主要阶段 进行了广泛的和有选择的阐述。主要目的 是更清楚地认识政策分析的方法论、方法 和技术的起源与变化。
1.政策分析,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包括政策过程的和政策过程 中的知识的提供。对法典的早期尝试(例如汉漠拉比法典)、中世 纪王公贵族建议者的活动(例如神职人员)、19世纪统计学家的著 作(例如阿尔道夫· 奎特莱特)和当代系统分析的应用(例如PPBS) 都包括在政策分析的广义定义中. 2.在历史上,政策分析的目的是给政策制定者提供信息,并以 此为依据运用推理判断发现和解决政策问题。因此,政策分析有 一个使它和应用社会科学在很多方面相似的基本的实践定位。 3.政策分析的方法论、方法和技术发生了显著的历史变化。但 只是到了工业革命后,政策分析才明确地成为经验性和定量的。 尽管20世纪政策分析继承了前一世纪确立的传统,但在过去的 s0年中,政策分析却日益职业化并在政府中制度化。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分析中心论”的观点开始影响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B)

公共政策分析(B)

2、评价性主张
(I)
在黑人占多数 的学校中的黑 人学生比白人 占多数的学校 中黑人学生的 成绩低
因此
(C)
这一结论是在白人优秀论 基础上的种族主义宣言 (评价性)
(W)
由于 成绩是由制定学校 考试规则的白人确 定
(R )
除非 成绩测试无种族偏见
3、建议性主张
(I)
在黑人占多数 的学校中的黑 人学生比白人 占多数的学校 中黑人学生的 成绩低

因此,政策分析的过程由一系列知识行为组成, 同时也显示出政策动态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因 此,从政策议题的建立,问题认定、方案形成、 政策采纳、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变动与终 结等各个环节说来,政策分析人员能够根据分析 委托人所面临的问题类型,出示政策过程中一个、 几个或全部阶段的相关信息。 知识信息转换说明:政策分析就是要寻求创造性、 批判性的与政策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政策 过程的各个阶段。政策分析某一阶段形成的知识 信息是上一阶段知识信息的扩展,并直接影响下 一阶段的假设、判断和行动。从时间上来看,政 策分析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非线性的或环形的行 动周期。


案例:没有办法就等于不存在问题(P.2-3) 政策分析的创造力就在于发现问题并且找出面 对问题应该和能够做的事情。解决问题的办法部 分地来源于问题的界定。问题一旦被界定就必然 有方法。 在新西兰,一位士兵在没有足够人力和物力的 情况下,想要建造一座跨河大桥。他在河边发呆, 情绪看上去很低落。一位毛利族妇女走进士兵: “士兵,为何这样忧郁?”士兵解释了他所面临 的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妇女回答到:“振作起 来吧!没有解决办法就等于根本不存在问题。” 政策分析就是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统计分析与规则模式 政策主张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或普遍适用的规则。 其假设为:对于统计样本成员真实的东西,对于 样本外的成员也同样真实;普遍规则适应所有情 况。 例如: (1) 通常随机抽取30个或者更多的个体来代表 (未被观察的,也常不可观察的)被抽取样本的 总体,以样本状况来推断总体状况,从而得出结 论。 (2)理性传递的逻辑规则适应于一切选择情况。 (3)帕雷托改进、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可以 说明分配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方法 经验的方法 实证的方法 规范的方法
主要问题 它现在和将来会存在吗(事实) 它有何价值(价值) 应该干什么(行动)
政策分析方式
• 前瞻性分析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和执行之前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回溯性分析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之后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综合性分析
• 是一种全面的分析形式,它综合了致力于政策行动采取之 前和之后的信息的提供与转换,它具有前瞻性和回溯性分 析的所有优点,但没有他们的任何缺点
判断预测
• 判断预测试图用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 合成 •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
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 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 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复的 填写问卷,以及结合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 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 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三、政策问题构建步骤
元问题
问题界定 问题搜索
问题情势
实质问题
问题感知
问题明确化
正规问题
四、问题构建的方法 1、综摄法: 新问题其实只是伪装的旧问题,而旧问题 的解决经验中 可能包含着新问题潜在的解决方案。 (1)个人类比 (2)直接类比 (3)想象类比
2、头脑风暴法 (1)挑选专家 (2)意见和评论分开 (3)保持开放和宽松的气氛 (4)对意见分清主次,形成建议
本书的特点
• 1、专栏的设计:书中有意增设了一些专门的栏目, 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 2、图表的使用: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图示与表格, 用以更为直观地说明政策分析的程序、方法和结 构 • 3、案例的引用:书中的举例大多是最新出现的问 题,反映了当前的一些实际情况 • 4、各章小结:在每一章的结尾部分,都对本章的 关键术语、主要原则和理论进行了总结,有助于 读者把握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 5、学习提示:每章后面都有学习提示,目的是帮 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 政策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政策分析 政策分析却 政策分析 是一个全新的领域。20世纪40年代末50年 代初,一些政治学家把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多年来 微观经济学 对效率问题 效率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运用于社 效率问题 会政治领域,建立了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政策科学 政策科学。 政策科学
• 是对政策制定、治国之道和政府行政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 亚里士多德:《政治与道德》
中世纪时期的政策分析 • 中世纪城市文明的拓展与分化带来了有利 于专门知识发展的机遇。 • 国王与王孙贵族在制定金融、战争和法律 等方面的政策时,需要政策专家提供建议 和技术支持。 • 专家官员-“职业政治家”-韦伯 • 神职人员 • 法学家
政策建议的标准
• 构成行动建议基础的明确的价值观 • 效益:指某一个特定方案能否实现所期望的行动 结果,即能否实现目标。 • 效率:单位成本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 • 公正性:个人福利的最大化;再分配福利最大化; 保障最低福利 • 回应性:政策满足特定群体的需要、偏好或价值 观的程度 • 适当性:指一项计划的目标的价值和支持这些目 标的前提是否站得住交
• 不连续渐进理论 不连续渐进理论:认为实际的政策选择很 少能和完全理性理论的要求相吻合,在原 有政策的基础上稍作调整。 • 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 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 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 人都满意的结果。只能得到一个“次优选 择”。
政策分析的特征
•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政策分析的目标不仅是探求 理论知识,而且还包括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 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 跨学科的特点。政策分析所涉及的学科包括政治 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等方 面的知识。 • 多架构的研究方法。政策分析的目的是进行优化 选择,需要结合各种具体情境运用不同分析模型, 强调要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 广阔的研究背景和领域。公共政策分析涉及的领 域十分广阔,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国防、外 交等,政策分析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一个重要的 辅助性工具。
启蒙运动时期的政策分析 • 工业革命 • 科学与技术深入人心 • 自然与社会的科学理论替代神秘主义、巫 术和占卜 • 政策分析专家根据经验主义的原则和科学 方法提供政策相关知识
19世纪的政策分析 • 经验研究发展 • 传统的用权威呼吁、习惯或者哲学原则的 方法被经验的、定量的和政策相关的研究 方法所取代 • 运用科学发现和检验自然与社会规律被看 做是通向客观知识的唯一途径 • 科学被看做是提供知识的惟一合理手段
目录
• • • • • • • • • 第一章: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分析 第二章:政策分析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政策分析的结构框架 第四章:政策论证的功能 第五章:构建政策问题 第六章:预测政策未来 第七章:建议政策行动 第八章: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九章:政策绩效评估
第一章 导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策分析
20世纪的政策分析
• 社会科学的职业化 • 罗斯福新政:社会科学家进入政府 • 这一时期的社会科学家的主要作用体现在调查政 策问题及其潜在的解决方案方面,而不是通过政 策模型进行社会试验来检验政策选择方案。 • 政策科学运动 • 拉斯维尔和勒纳的《政策科学》 • 韦伯《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知识的“客观性”》 •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重建时期的 人与社会》
• 直觉模式:基于对政策相关信息提供者的心理因素的假定
洞察力
• 分析中心模式:分析人员运用的方法或规则是合理性的
政策分析者运用来自数学、系统分析和经 济学的“普遍选择原则”
• 解释模式:政策主张是以来自于原因的论证为基础的,这
个原因可以是普遍定理和规律。
• 价值评价模式:政策主张是以道德方面的论证为基础,信
息被转化为政策是根据对政策及其结果的 对与错、好与坏的假设。
第二部分:政策分析的方法
• • • • •
构建政策问题 预测政策未来 建议政策行动 检测政策结果 评估政策绩效
第五章:构建政策问题
• “有效地阐明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 “政策分析人员的失误更多地来自对错误问题的 解决,而非他们对真正的问题找到了错误的解决 方案。” • 构建问题至关重要
• 背景知识
• 历史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面临更多、更为复 杂的难题,如环境、人口、健康、能源、交通等,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分析这些问题?如何形 成有效对策?如何优化政策过程?如何提高政策 质量?() • 尽管公共政策分析是一个新兴的学科(20世纪中 期),但社会发展对公共政策分析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同时,社会公众的要求 政府决策的需要 社会公众的要求和政府决策的需要 社会公众的要求 政府决策的需要, 为公共政策分析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其得到了 快速的发展。
第四章 政策论证的功能
• 政策论证:将政策信息转化为政策主张 • 政策论证模式:就是把政策相关信息转化为政策主张的工具 • 权威模式:假设政策相关信息提供者已获得信息或被认同
科学家
• 统计模式:对样本成员真实的东西对样本外的成员同样真实 • 分类模式:对于在信息中包含着得由个人或群体组成的种群真
实的,对属于根据中所描述的种类的成员的个人 或群体也同样真实
政策结果
问题构建
政策前景
监控 建议 政策行动
第二章:政策分析的历史背景
• 1、早期起源 • 伴随着生产技术的新形式和相对稳定的人类居住 方式,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发生了变化,政策分析作为一种 社会组织 专门的活动也就随之产生了。 • 公元前21世纪:汉莫拉比法典 • 古巴比伦从一个小城邦变成一个地区性大国的需 要 • 符号专家:利用神秘主义、宗教仪式和魔法预测 • 考蒂尔亚:《理想国》
第三章:政策分析的结构框架
• 政策分析的定义 •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就是指政策过程和政策过 程中的知识提供。 • 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政策分析以描述性、价值性 和规范性的多种学科为基础。它不仅借鉴科学和 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借鉴公共管理、哲 学、伦理学及系统分析和应用数学的研究成果。
政策分析的三种方法
•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西蒙的“满意选择” • 混合扫描:综合完全理性模型和渐进模型 混合扫描 的优点,以理性主义的政策视野和政策追 求,加上渐进主义的政策落脚点,形成政 策焦点,最终解决政策问题。混合扫描综 合运用两部摄像机,“第一重视多角度摄 像机,它能观察全部空间;第二种摄像机 能对空间作深入、细微的观察,不观察已 经为多角度摄像机所观察的地区。”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威廉.N.邓恩

威廉N邓恩是美国匹兹堡大学 的著名教授,他长期从事政策分析 的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并积 极参与国际机构、本国政府和地方 政府有关政策分析的研究项目,在 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书被誉为公共政策分析专业的经典教材。 全书的结构始终由一条主线 主线贯穿,作者称之为 主线 “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邓恩写此书的目 的就是要在政策分析的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 座桥梁,因为二者结合得越紧密,就越能达到公 共政策分析的目的,即改善政策制定过程及其结 改善政策制定过程及其结 果。
• 政策分析:是针对政策制定过程并在政策制定过 程中创造知识的活动 • 政策分析的方法论:是指一整套关于创造、批判、 评价和交流政策相关知识的标准、规则和程序。 • 多元操作主义 • 多重方法研究 • 多变量分析 • 利益相关者的多重分析 • 多角度分析 • 多媒介交流
政策分析过程:
政策执行
评估
预测
第六章:预测政策未来
预测类型: 1、推断 2、预言 3、猜测 预测目的: 1、预测为未来政策变化及其结果提供有关信息 2、预测使我们通过了解过去的政策和结果能进 行更有力的控制
预测的方法
• 1、首先要明确预测的对象 • 现行政策结果、新政策结果、新政策内容、政策 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 2、选择方法和技术 • 外推预测、理论预测、判断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