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境问题
中国的国土与边疆问题

中国的国土与边疆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庞大面积的国家,其国土与边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国土的形成过程、边疆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一、国土形成过程中国国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首先,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就开始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部落、国家。
然而,中国的国土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扩张的结果。
在建立中央集权的秦朝时期,中国国土的框架初步确立。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经过秦、汉、唐等朝代的不断扩张,中国的版图逐渐向外延伸。
在宋代时,中国国土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边界,除了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西夏、辽等国家外,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中国的统治之下。
明清两朝,中国帝国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国土扩张。
明朝时期,中国国土的东北部分先后归属于明朝统治,并逐渐向北扩展到现今的黑龙江、吉林等地。
清朝进一步扩张了国土,在其鼎盛时期,中国国土覆盖了现今的中国大陆以及台湾、西藏、新疆等地。
二、边疆问题的现状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边疆问题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一方面,中国通过历史上的统一战争和外交手段,确立了现行国土范围,维护了边境安全。
另一方面,中国仍然面临着一些边疆争端和挑战。
1. 自治区问题中国的边疆地区往往隶属于自治区,如西藏、新疆等。
这些地区的边疆问题涉及到不同民族的关系、宗教冲突等多种复杂因素,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理,以确保国内稳定与发展。
2. 领土争端中国面临着一些领土争端问题,如中印边界问题、南海诸岛争议等。
这些争端不仅牵扯到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同时也涉及到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利益。
为解决这些争端,中国与相关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对话和谈判。
3. 跨境合作中国边疆地区与邻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边疆问题的一部分。
通过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中国与邻国可以推动边境地区的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增进邻国间的友好关系。
三、解决办法为了处理好中国国土与边疆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中国边境区域的发展与安全

中国边境区域的发展与安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辽阔边境的国家,面临着众多的发展与安全的挑战。
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现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同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边境区域的发展与安全问题,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
首先,中国边境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边境地区是经济活动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是国家交通联系的要道。
例如,中国西部地区的新疆地区是中国通往中亚国家的重要通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中国东北地区也紧邻俄罗斯,具备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和合作的优势。
因此,通过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然而,边境地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边境地区的自然条件复杂,资源禀赋不均。
有些边境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同时,一些边境地区的民族问题和社会稳定性也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因此,在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地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边境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
边境地区往往面临着跨境犯罪、恐怖主义和非法移民等安全威胁。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例如,中国与缅甸、朝鲜等边境国家紧邻着一些非法贩毒和非法移民的活动,这些活动对国内治安和社会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加强边境地区的安全防控也是提高国家整体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解决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安全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中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等重大战略,通过加大对边境地区的经济投入和资源整合,推动边境地区的发展。
其次,中国强化边境地区的治安维稳力量,加强边境地区的监控和反恐部署,提升边境地区的安全防护能力。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与邻国的合作,通过边境口岸的建设和贸易合作等方式,促进与邻国的交流和互利合作,增强边境地区的发展动力。
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安全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非法贸易问题。
由于越南与中国边境线长,且交通便利,一些非法贸易活动屡禁不绝。
走私走私活动频繁,一些非法渠道的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给正常的贸易秩序带来了负
面影响。
2.贸易平衡问题。
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远远大于进口商品,导致贸易不平衡。
这一问
题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产业优势和越南的劳动力优势造成的。
中国应当加大对越南市场的了
解和开拓,扩大进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促进贸易平衡的实现。
3.质量问题。
部分越南商品质量不符合中国市场的要求,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中国应
当加强对越南商品的质量监管,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提高贸易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边境安全合作。
中国与越南应加强边境警务合作,加强打击非法贸易犯罪,共
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2.建立贸易便利化机制。
中国与越南可以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简化贸易手续,加快
通关速度,提高贸易效率。
在贸易监管方面,应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确保贸易活
动的合规性。
4.加大贸易平衡力度。
中国可以通过进一步了解越南市场需求、开展市场调研等方式,推动中国商品进口的增长,促进贸易平衡的实现。
在加大对外开放的中国也应注重提升自
身的创新和竞争力,为出口商品提供更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也有很大的潜力和机会。
通过加强合作,加强贸易便利化和质量监管,以及努力实现贸易平衡,中越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前景
将会更加广阔。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与越南边境的贸易发展面临着一些现状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双方贸易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其中一些问题及对策的讨论。
1. 贸易壁垒:由于政府的贸易限制和行政手续繁琐,两国间的贸易壁垒仍然存在。
这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对策是鼓励两国政府之间进行更多的合
作协商,减少贸易壁垒,简化手续,并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通道。
2. 品质与规格不一致:双方在贸易中经常出现品质和规格不一致的问题,这给贸易
双方带来了一些困扰。
对策是加强贸易标准统一的合作,通过技术培训和信息交流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格的一致性。
3. 贸易投资不平衡:中国对越南的投资较多,而越南的投资相对较少。
这使得中国
在贸易中占据较大的优势,导致贸易关系不平衡。
对策是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
鼓励越南吸引更多中国投资,并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实现贸易更加均衡。
4. 贸易争端:中越边境贸易中时常出现贸易争端,例如价格扭曲、商标侵权等问题。
对策是通过双方政府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贸易
的公平和秩序。
5. 交通和通信不便:中越边境地区交通和通信设施相对不完善,这增加了贸易的成
本和时间。
对策是加强两国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提高运输
和信息交流的效率。
中国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面临一些现状问题,但通过双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可以采
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对策将有助于促进中越边境贸易的顺利发展,增强双方
的互利共赢。
人教版地理探索中国的边疆地区与边疆问题

人教版地理探索中国的边疆地区与边疆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领土的国家,拥有多个边疆地区。
这些边疆地区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还面临着许多独特的边疆问题。
本文将探讨人教版地理课程中关于中国边疆地区与边疆问题的内容。
一、边疆地区的概念与特点边疆地区是指位于国家边界附近的地区。
中国的边疆地区包括西部地区(新疆、西藏等)、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南部地区(云南、广西、海南等)以及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等。
这些边疆地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理位置独特:边疆地区位于国家的边境线上或近邻边境,与邻国交界或相隔甚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 自然环境复杂:边疆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包括高山、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地貌类型,气候和生态环境也因地区而异。
3. 多民族聚居:边疆地区不仅是中国国土的疆域,同时也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地区,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共存。
二、中国边疆问题的主要特点中国边疆问题是指中国国土边疆地区面临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领土争端、边境安全、边境发展不平衡等。
以下是中国边疆问题的主要特点。
1. 领土争端:中国与邻国在一些边疆地区存在领土争端,例如中国与印度在藏南地区的领土争议。
这些领土争端牵涉到国家主权的问题,是边疆问题中的重要方面。
2. 边境安全:边疆地区的边境安全是中国边疆问题的重要内容。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历史原因,边境安全形势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边境贸易、非法移民、恐怖主义等多个方面。
3. 边境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国的边疆地区与内地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边疆地区的相对落后和发展压力。
三、人教版地理教材对边疆地区与边疆问题的解析人教版地理教材在探索中国边疆地区与边疆问题的过程中,以多维度的视角展开讲解,旨在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边疆地区的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1. 地理条件的解析:教材通过描述边疆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信息,使学生对边疆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认知,从而理解为什么边疆地区具有独特性。
如何解决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问题一个国家的崛起之路必然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而大国的崛起更加的困难,因为它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国内的经济,社会等问题,而外部因素概括起来即为我国周边环境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稳定的发展之中,而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亟待解决。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毗邻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及东南亚等国家,因而所处环境极其复杂,所面临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海问题,此问题涉及到中日韩俄四方利益,而其中以中日之间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划分问题为主,中国一直依照国际法来划分海域与岛屿,但日本觊觎东海的富饶资源提出中间线原则,另外日本还妄想非法占有钓鱼岛,钓鱼岛可以从古代文献中得以证明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因此日本这种行为是无理取闹,妄图制造争端。
二,南海问题,最近黄岩岛事件让南海局势紧张起来,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妄图占有南海渚岛从而获得丰富的海洋资源,而甚至美国日本等国也对此区域虎视眈眈。
三、中印边境的划分问题,由于当年与印度之间的边境没有明确划定而遗留下来的问题。
四、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我国周边环境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因涉及到美国等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因此在美国的插手下显得非常棘手。
而面临如此多的安全问题,我国因如何解决,我有以下几个个人观点,一、我国的社会状况不同于建国初期,即我国国力比那时强盛很多,经济也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因此对于周边国家的挑衅问题不能义气用事,处理问题时因全盘考虑,妥善处理。
二、坚持睦邻友好原则,在不触及领土等主权问题时,都能和气谈判。
三、在主权问题上不能示弱,但也尽量不使问题扩大化,我并不赞成采取非常强硬的态度,因为我国周边环境非常复杂,战争有可能一触即发并且迅速扩大,现阶段的我国还是更应该韬光养晦,加快发展,战争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四、阻止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亚太地区的插手,因为那样将问题扩大化,歪曲化并不利于我国的周边局势。
中国和缅甸在边境问题上的合作情况如何?

中国和缅甸在边境问题上的合作情况如何?随着中缅两国间的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边境问题的合作也成为了两国间的重要议题之一。
那么中国和缅甸在边境问题上的合作情况如何呢?本文将进行科普介绍。
1. 边境贸易的合作中国和缅甸之间的边境地带地势复杂,民族众多,走私现象较为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国政府开始加强贸易合作。
中国政府在缅甸边境地区设立了许多贸易站点和口岸,方便两国贸易往来。
缅甸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边境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走私行为。
2. 边境警务的合作除边境贸易合作外,两国政府还积极加强边境警务合作。
为了保障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稳定,中缅两国警方加强了联合巡逻,实行“静观、猛打”原则,平时加强边境巡逻力度,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就立即开展打击行动。
此外,两国警方还进行交流协作,提高对于边境地区安全问题的认识和专业技能。
3. 森林资源的保护合作另外,中国和缅甸还进行了多项森林资源的保护合作。
随着砍伐森林资源的频繁发生,中缅两国的森林资源经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两国政府针对此问题进行了长期的保护和合作。
两国政府派出了专业的人员,对于森林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科学评估,对于砍伐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惩罚。
4. 边境文化的交流此外,中缅两国还积极进行了边境文化的交流。
中缅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似,很多种族文化在边境地区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边境文化。
为了深化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两国政府加强了边境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促进两国民众间的交流和友谊。
5. 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总之,中国和缅甸在边境问题上的合作是比较有成效的。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缅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稳定得到了有效维护,走私行为得到了有效打击,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文化交流得到了积极实践。
相信,在双方的不断努力下,中缅两国的边境问题合作将会得到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发展。
2024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演讲稿

2024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演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在这里向大家演讲,今天我将分享有关2023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话题。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周边安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我们预计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我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做出简要分析。
首先,南海区域争议仍将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一大焦点。
目前,南海地区存在着多个主权争议和领土争端。
与邻国的争端和冲突有可能引发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中国需要采取积极而成熟的外交策略,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同时,我们还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增进互信,为冲突的解决铺平道路。
其次,朝鲜半岛的局势将继续牵动中国的心。
朝鲜核问题一直是地区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外交的难题。
2023年,我们预计朝鲜可能继续进行核试验和导弹发射等活动,这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紧张局势。
中国应与相关各方保持沟通和协调,推动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同时寻求通过对话解决当前的紧张局势。
最后,中印边界问题可能仍然存在挑战。
中印边界领土争端是两国关系的敏感问题,也影响着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
2023年,我们预计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矛盾可能仍然存在,甚至有可能出现摩擦和冲突。
为了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应继续致力于与印度进行对话和磋商,加强边境地区的信任与合作。
在面临这些安全挑战的同时,中国也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友好关系。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推动共同发展。
同时,我们还加大力度提升自身国防实力,为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总而言之,2023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时刻,我们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但是我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方面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邻国有哪些领土存在争端
陆地边界争端:
1.中俄边界。
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中俄边界西段50余公里,东段约4280公里。
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中国得到的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加上位于黑龙江上的塔拉巴罗夫岛(银龙岛)的全部等共337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还给了中国。
中俄之间的第一个条约是1689年签署的《尼布楚条约》,以后陆陆续续签署了70多个条约。
1929年发生了“中东路事件”,斯大林下令苏联红军远东边防部队占领了这些河道和相关岛屿。
2.与朝鲜的边界。
长白山天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即所谓的“间岛”),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一些岛屿。
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
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浑江河口起,下至鸭绿江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
经过1972年至1975年进行的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确定沙洲、岛屿61个,其中划归中方13个。
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辽宁段因有10个未决岛屿而搁置起来。
因而,第二次中朝边界联检也被搁置起来,至今未能结束。
3.与印度的边界。
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
其中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山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中段波林三多等2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制,西段阿克赛钦等地区3.35万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的450平方公里外均为我方控制。
4.与越南的边界。
法卡山、者阴山、老山地区。
从1974年开始,越南当局在中越边境不断制造挑衅事件,仅1978年就入侵中方边境1100多起。
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的半年时间里,越南在边境地区侵占中国领土达160余处。
1979年2月17日,中国军队在中越边境全线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在17天作战中,突入越南军队防御纵深20-40公里,攻占了越方4个省的21个县(市)。
3月,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但中越边境冲突并没结束。
1981年5月,中方开始收复法卡山、扣林山地区的作战。
1984年4月,中方开始收复老山地区的作战。
直到80年代末,中越双方才完全罢兵。
中越边界谈判1993年8月开始,在人类进入千禧年的倒数第二天,中越双方完成了16轮谈判,最终签订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
在所有双方有争议的227平方公里土地中,113平方公里划归越南,114平方公里划归中国。
5.与缅甸的边界。
江心坡问题,南坎问题
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即现在的中缅边界线)所遗留。
“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幵江及迈立幵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
“南坎问题”是指位于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的归属,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
勐卯三角地区主权原来属于中国,这一点没有疑问。
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缅边界划分),英国人就已经强行修筑了从八莫到南坎的公
路。
到1897年,中英两国再次签订有关中缅边界条约的时候,英国以“永租”的名义取得了对南坎,中国的这块领土的管辖权。
6.与蒙古的边界。
中蒙边界全长4710公里。
外蒙主要和新疆有边界划定的问题,原阿尔泰地区在1911年前归属外蒙,外蒙独立后划归新疆管辖。
1962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在北京签订。
周恩来总理和尤•泽登巴尔主席分别代表中蒙两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7.与巴基斯坦的边界。
坎巨提地区
1963年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
关于1963年的中巴边境划分,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取得了由巴方实际控制的5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此中巴友谊牢不可破,而后喀喇昆仑公路上军车奔流不息,印度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至今不承认那片土地属於中国。
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把坎巨提地区割让给巴方,以换取巴基斯坦对中国的长久支持,但这种说法缺乏依据。
8.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边界。
吉尔吉斯斯坦是“丝绸之路”穿越的地方,其碎叶河畔的托克马克还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诞生地。
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阿赖山脉绵亘于中吉边境。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于1999年签署《中吉国界补充协定》,解决了两国1100公里的边界问题。
中吉两国在2002年5月签订的边界协议将有争议的山区土地作三、七开,七分确定给吉尔吉斯,三分划给中国,即大约九万公顷土地。
吉尔吉斯斯坦反对党表示,边界协议将重要的冰川拱手让人,而这个冰川则是吉尔吉斯数条河流的发源地。
领海岛屿争端:
1.与日本的领海岛屿争端。
钓鱼岛,琉球群岛,冲之岛。
钓鱼岛虽然不大,但周围石油储量30-70亿吨,年捕鱼量15万吨。
日本争夺钓鱼岛目的就是通过侵占岛屿与中国平分东海大陆架,多占中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2.与朝鲜的领海岛屿争端。
黄海中国侧大陆架与经济区
3.与韩国的领海岛屿争端。
黄海中国侧大陆架与经济区
4.与菲律宾的领海岛屿争端。
南沙群岛菲律宾-占据9个岛礁。
5.与印度尼西亚的领海岛屿争端。
南沙群岛2个岛礁。
6.与马来西亚的领海岛屿争端。
马在南沙群岛抢占9个岛礁。
1979年,马来西亚把我国南沙南部海域划入其领海,并先后占领了我国南沙群岛中的弹丸礁、安渡礁、南海礁、星仔礁、榆亚暗沙等9个岛礁,在弹丸礁上还修建了简易的机场,其划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侵入我国传统疆界线内达27万平方公里。
7.与越南的领海岛屿争端。
越南占据南沙群岛28个岛礁,北部湾领海及白龙尾岛。
1975年我南沙、西沙群岛也被越方侵略挑衅,占领我岛屿十多个,1975年9月,面对越军的挑衅,中国在西沙击沉南越军舰"怒涛"号(650T),人民解放
军收复了西沙群岛,1988年越南在赤瓜礁挑起武装冲突,我军被迫自卫还击,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但目前越南仍占有我南沙群岛中的28个岛礁(我国仅控制8个),是我国海洋邻国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越南还是唯一一个声称对我国整个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国家。
在大陆架方面,越南采用自然延伸原则和200海里宽度来划定其大陆架范围,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侵入了我国传统的海疆范围近年又不顾我国政府强烈反对,推出南沙旅游项目,公然侵犯我国的主权。
8.与文莱的领海岛屿争端。
占据南沙群岛1个岛礁。
文莱宣称对我国南沙群岛中的南通礁拥有主权,并向我国在南沙的传统海域内扩张达4400平方公里,作为东南亚的第三大产油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时年产原油就达到7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我国南沙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