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法学,路径]法学第二课堂路径新探
《第二课堂》课程标准
《第二课堂》课程标准隹厂匚诵翟奚垂〒章二豆.顼亍;…孑药三环薩落藁亍7.〒蔓…(瘪沿丰荚議亍7E墓〒亘巫羲諫了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一、课程定位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 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如:本课程是XXX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建议该部分用一段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二、课程设计思路在描述中应体现最新的髙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及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特别是本课程的创新点要突出表述,如:"本课程根据……需要,在广泛调研和……的基础上,采用……课程开发模式(如: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或工作过程系统化),遵循……的职业教育理念,确泄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和……,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培养学生……。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
(这里的语言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要重复,尽可能采用概括性的语言)三、课程学习目标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知识、能力及素质。
主要用绕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采用槪括的语言来表述“能运用…,完成…”,且这些能力是可测量和可展示的。
具体应从下述3个方面展开表述:术相关的职业活动知识。
2.能力目标: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具有的“思辨”、“应变”等能力,应达到的“会学习”、“会工作”等职业技能能力。
3.素质目标:是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职业中(与专业对应)应达到的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
如:沟通和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心理素质、诚信品格、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等。
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堂活动计划3篇
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堂活动计划3篇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堂活动计划1一、活动目标本次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堂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表达的素质。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二、活动时间本次活动计划于XXXX年XX月XX日(周X)下午14:00-16:00进行。
三、活动地点本次活动将在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室进行。
四、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道德与法治领域的专家或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社会热点问题的道德与法治视角,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针对某一具体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解析,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其运用能力。
4.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游戏或问答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五、活动流程1. 14:00-14:10:活动开幕,介绍参与人员、活动目的和流程。
2. 14:10-14:40:专题讲座,内容为道德与法治热点问题解析。
3. 14:40-15:10:小组讨论,针对讲座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4. 15:10-15:40:案例分析环节,通过具体案例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5. 15:40-16:00:互动环节,进行知识问答或互动游戏。
六、参与人员本次活动邀请以下人员参与:1. 校内外道德与法治专家或老师担任主讲嘉宾。
2. 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担任活动组织者和指导老师。
3. 全体在校学生自愿参加。
七、活动预算本次活动预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场地租赁费用: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室租赁费用。
2. 讲座费用:邀请专家或老师的费用。
3. 活动物资费用:包括讲座资料、小组讨论材料、案例分析材料等。
4. 餐饮费用:为参与活动的师生提供简单的饮料和小食。
探索法学方法论的路线图
探索法学方法论的路线图一、引言法学方法论作为一门研究法学研究方法的学科,是法学的基础性学科,也是法学研究的核心。
法学方法论对于理解法律本质、深刻把握法学规律、提高法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索法学方法论的路线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法学方法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法学研究的创新方法与前沿议题等。
二、法学方法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法学方法指研究法律规律和解决法学问题所采用的认识论与科学方法的总称。
法学方法的基本概念涉及归纳法学方法、演绎法学方法、历史法学方法等。
归纳法学方法是通过具体案例中的共性规律、总结经验、归纳规则,推导出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演绎法学方法则是通过推理手段,由已知理论推演并应用于具体案例的方法;历史法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法律形成和演变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法律与社会、法律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法学研究方法是实现法学研究目的的工具。
在法学研究中,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主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逻辑研究法等。
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分析和综合相关文献、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揭示法律概念和规范内涵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通过不同法域和不同历史时期法律制度或法律规则的对比,发现其异同、寻找共性和差异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则是以经验和实证分析为基础,运用统计学等量化方法对现象进行量化测量和评估的研究方法;逻辑研究法则是基于法律逻辑、法律哲学等系统性理论,通过法律条文的阐释和辩证的思辨,深入挖掘法律内部逻辑的思维方法。
四、法学研究的创新方法与前沿议题法学研究的创新方法是指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来解决法学问题的方法。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法学研究也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方法及前沿议题。
如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法律心理学、法律伦理学等。
这些新的法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法学研究者把握法律与经济、社会、人类等认识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内容和视角,提高了法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课堂”:开辟教育新视角
“第二课堂”:开辟教育新视角作者:来源:《家长·下》2020年第11期“第二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的一个新概念,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外所进行的教学活动。
“第二课堂”能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外,作为新的教育阵地,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学生能够在“第二课堂”的非传统教学模式中培养个性、提升创新能力。
早在1983年,我国教育学家朱九思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了“第二课堂”这一概念,其最初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
在“第二課堂”概念提出之前,国内教育界人士及家长在教育方面的关注重心往往只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对于课堂之外的教育,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例如,很多家长往往选择在子女放学后对其实行“放任自流”的对策,任其在课堂时间之外自由“飞翔”而不管不顾;也有家长选择给孩子布置系统化的任务,使其能够在课外也不脱离“学习”——而彼时“第二课堂”的概念尚未在全社会范围内被大规模普及。
近年来,国家在新时期对于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其中一大重点便是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早在2010年,我国已通过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方式,提及了对于“第二课堂”所开展的要求,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更是在2018年要求高校进一步推行“第二课堂”活动,加大活动力度、完善活动规程。
因此,大力推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与国家层面的教育战略相契合的,而“第二课堂”本身,同样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原本针对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概念早已被扩大至所有学生,上至大学生,下至小学生,均涵盖在“第二课堂”的开展对象之中成了受众。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在教育层面不能仅仅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中的“德、体、美、劳”。
“第二课堂”的存在,便能够作为开辟教育新视角的一大阵地。
新时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学生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能只关注课堂内的学习任务,而忽视了课堂外的事物,不关心国家大事。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强化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最 有效 呢?这是 一个 非常值得研究 的问题。实践证明 , 开展奉献 社会 的专业社会 实践 活动 和大学生课外 学术科技竞 赛活动 , 以及 组织 开展专业 的学生社 团活动等活动对法 学专业学生 的实践能 力提高 和强 化最 为有效 。 31 开 展 奉 献 社 会 的专 业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开展奉献社会 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 , 一方面可 以将 自己所学 的法学专业知识无偿 回报给社会 , 向社会奉献爱心。同时也可以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 , 法学教育成 为其 中发展最为快速 的学科之一 , 截至 2 1 年底 , 国设立法学本科 专业 的高等院校 00 全
多达 64 , 3 所 在校 的法学专业本科 生接近 3 万 人。近年来 , 0 法学 专 业 毕 业 生 的 就 业 问题 一 直 令 人 堪 忧 , 相 当 长 的 一 段 时 间 里 , 在 法 学专业毕 业生的就业率都排 在末端位置 , 2 0 年中 国法治 据《 0 9 蓝皮 书》 的有关数据显示 ,0 7 2 0 年法 学专业学生就业率 在文科专 业 中排 名倒数 第一 , 据第 三方 数据 管理 咨询 公 司麦可 思报 道 , 2 0 年 、0 9 0 8 2 0 年法 学专业学 生就业 率在全 国所有专 业 中排 名倒 数第二 。无独有偶 , 因为就业方 面的问题 , 曾在 2 0 年引发 也 还 06 了“ 学专业本科教育是否该取消” 法 的争论 。诸 多的忧虑 和争论 , 再次引起了各界人 士对 法学教育 的关 注 , 尤其是如何 培养具有较 强的实践能力 的合格人才 。 1 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是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法学教育是一种 职业教育 , 同时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职业 教 育的 目标 要求 各个学校对法学专业进行严格 的职业化训练 , 以完 成 法 律 职业 工 作 者 的初 步 培 养 。但 现 实 的矛 盾 和 问 题 是 , 法学 专 业 学 生 只有 很 少 部 分 成 为 法 律 职 业 工 作 者 , 即进 入 司法 部 门或 者 成 为律 师 。在 司法 部 门 , 主要 是 人 民法 院和 人 民检 察 院 的招 考 过 程中 , 其基 本的门槛是通过 国家司法考试 , 取得法 律职业工作者 的资格 。在 20 年之前 的司法考试 过程 中 , 08 没有取得 法学学士 学位 的 学 生 是 没 有 资 格 参 加 考 试 的 。 同 时 , 过 司 法 考 试 者 , 通 往 往还需要参 加 国家公 务员 考试 , 通过 者才有 机会进 入到 司法部 门。这样一来 , 使得法学专业 的毕业生几乎只有很少进入到司法 部 门从事法律职业 工作 。律 师事 务所 的招聘过程 中 , 一般也是需 要学生首先通过司法考试 , 否则也只能担任律师助理 。与此形成 较 明显对 比的是 , 各类企业招聘 法务工作者 的过程 中 , 在 其考查 学生 的重点则 不在于学 生是 否已经通过 司法考试 , 而是学生的实 践 能 力 , 且 这 些 企 业 单 位 对 于 法 学 专 业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的 要 求 并 而 不仅仅局 限于法律实践能力 的培养 , 而是其实际处 理各 类问题 的 能力。对于对 法学专业学生有更多需求 的企业而言 , 他们对于人 才的要求 , 正是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 。此种状况 要求 我们 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 , 以使其
西南政法大学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
西南政法大学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根据《西南政法大学第二课堂学分制实施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通过把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分类进行学分量化,与第一课堂学分共同构筑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较为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
第二条每学期开学的第1—3周为各学院进行个人申报及年级审核、学院审核时间。
在完成审核后,各学院统一把申报材料上交到校团委,团委在完成复审后报教务处,教务处最后完成登记入册工作。
第二课堂学分制实施工作中,各单位职责如下:学院:学院负责统一初审本学院上交的申报材料,重点核查材料的真实性,提出初步意见是否给予计入学分、计入几个学分,并以学院为单位统一上交;校团委:负责申报材料的复审工作,重点检查材料的齐备情况,然后统一上交教务处并备案;教务处:重点检查申报事项的学分数是否合理并根据实施方案的规定给予学分记入,并备案。
第三条第二课堂学分由学生自行掌握每学期参加活动数量的安排,但第二课堂的基础学分应在大学三年级前(包括三年级)修完,大学四年级不再进行第二课堂基础学分的计算,奖励学分依然可提出申请。
第四条第二课堂学分共由5个学分构成,其中2个学分为基础学分(每个学生均要取得1个该类学分方能毕业),3个学分为奖励学分,可冲抵公共选修课中“就业能力与健康教育类课程”模块的学分。
第五条基础学分基础学分主要通过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或者参与一定的社会工作,获得一定量值学分,累积达1分即可获得该学分。
累积达1分即可满足该类学分的毕业要求,最高可获得2个该类学分。
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将获得基础学分的途径分为以下五类:1.“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
2.“志愿与公益活动”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或者其他公益活动。
大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_学校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大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_学校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学校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孟达迁移小学第二课堂活动计划(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为落实县教育局《中小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我校素质教育进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现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活动计划。
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意义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炼人格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办学水准,扩大学校的办学影响,构建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相互结合、学生主体作用与学校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原则1、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参加自已喜欢的强项,学校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原则。
第二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培养学生爱学、自觉学、乐于学的好习惯和增强教师自身素质相结合。
4、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活动课上,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的意识的竞争意识,这就要求学校把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善思、有趣、乐学、有益。
5、安全责任原则。
学校要做好活动安全预案,保证活动的安全性,落实点名制度,活动中不得随意增减学生,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青骄第二课堂禁毒法律学习
青骄第二课堂禁毒法律学习在我们眼中“爱”这个神圣而又纯洁的感情,而在吸毒者的眼里却是一个发财的工具,一个利用友爱,父爱,母爱谋取金钱的工具。
曾经一位戒毒者在接受访问,回想他当初吸毒的情形时说:“当初我在家也曾经想戒毒,但是毒隐一旦上来了就什么也不想了。
只想着怎么弄到毒品。
”并且他说吸毒者六亲不认,为了有足够的钱来买毒品,说谎、打劫、杀人……只要是能够获得钱的方法吸毒者都会用。
因为此时的吸毒者已经抛下了自尊,他们的脑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有钱买毒管他会不会被抓。
”人们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会开始堕落,人格必将扭曲。
毒品不仅残暴地销蚀着人的灵魂,还无情地破坏着我们的家庭生活。
因此,我们就应该谨慎地防备它,战胜它。
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洁身自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识破毒品诱惑,坚决抵制毒品的侵略。
二、要慎重交友,不能义气用事,发现朋友吸毒要及时劝阻,当无计可施时就该远离他(她)。
三、多参加禁毒活动,让自己彻底地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增强防毒意识和拒毒信心。
四、加强学习,让知识来充实自己,优化自己的心态,从中找到避毒方法。
我坚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把“ 毒品”这个致命的恶魔铲除,从而使我们的身体永远健康,生活永远充满阳光。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个人吸毒,他的儿子患病没钱治疗去世了;他的妻子因为心中感到悲愤而自杀,吸毒者不久也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真是一人吸毒,家破人亡。
所以说,毒品碰不得。
它就像是一个电脑黑客,一旦进入你的脑中,目的只有一个——控制你的思维,让原本你主宰的大脑转变为它驾驭的领地。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像是一口警钟。
时时刻刻在你的耳边响起。
提醒你那些五颜六色药丸后的隐患;提高你自我保护的意识;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
朋友们,请珍爱自己的生命,把毒品踢出这个将要被污染的地球。
贩卖毒品的人,请你们自重,。
世界上的职业千百种,别让这一种害人的“职业”毁了你们的将来,觉悟吧!。
独立学院法学本科第二课堂教育的探讨
近年 来 ,我 国的独 立学 院发展 迅速 。它作 为高 等教育 改革 和发 议 。庭前 准备 首先包 括 选取 合适 的案 例 ,选 择案 例时一 方面要 贴近 展 的产物 ,弥补 了我 国 目前 短缺 的高等 教育 资 源 ,顺 应 了我 国高等 学生 的学 习和 生活 ,必 须紧 扣法 学课 程讲授 的内容 ,并 体现本 专业 教 育新 的发展形 势的需 要 。然而 在社会 资源 主要 向公 立高 等 院校倾 课程 的特色及理论深度 ,使学生通过模拟法庭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对 斜 的客观现 实下 ,独立 学院 的法学 本科 教育 如何 克服公 立 高等 院校 经济法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要有一定的疑难性和争议性。案 现存 的法学 本科教 育 的缺陷 ,形成 独立 学 院法学本 科教 育 的特色 , 例 的选择必 须具 有一 定 的专业 深度 和难 度 ,使问题 的解决 必须 经过 满足 社会对 实践 型法学 人才 的需要 ,成 为独 立学 院法学 本科 教育必 个 思考探 索 的过程 ,即在案 件 的审理 过程 中 ,学 生们必 须经过认
法 学实践 教学 内容要 强调 与时俱 进 ,适应 社会 需要 。鉴 于我 国 门从事 庭审记 录和为律 师 取证 服务 。早 在 19 年最 高人 民法院就 正 97 对 司法机关执法人员的身份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不具备执法资格 式发文 ,要求在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推广使用亚伟中文速录技术,实
会外语 、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具备一定实践能力 、以培养法律工 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促使学生提高 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法律知识 作者能力为重点”的复合型高级实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当前 的综合运用能力。除 了在平时教学 中注重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之 大学法学教育现状,法律系秉承 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 外 ,每学期法律系都要开展一次大型的模拟法庭活动 ,例如法律系 实践具有自己特色的法学本科教育。在教学改革方面,改革传统的 目前正在举行成都 “ 醉酒驾车致人死亡案”模拟法庭法律文书征文 传承型、简单模仿公立院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进行全面系统 比赛 ,这是本次大型模拟法庭活动的第一阶段 ,接下来的第二阶段 的教学改革 ,确立 了以法学专 业能 力 、法律 实践 能力 与速 录能力 为 就是评 选优 秀法 律文 书 ,模拟 法庭 开庭 审理 成都 “ 醉酒 驾车致人 死 特点的 “ 一体两翼”特色培养规格 ,力争培养兼具通识教育、专业 亡案 ” 。 此 外 ,第二课 堂 活动 还可 以采 用其 他形 式 ,例 如速 录实验 室 , 特色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综合性法学专业人才。 目前法律 系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主要体现在模拟法庭、速录实践、周四论坛 它顺应了社会对法律 职业 的现实需求 。目前我 系还未建成此类实 等各个 方面 ,有效提 升了传统 教学 效果 。 验室 ,处于准备实施阶段。计算机速录师最早出现在司法系统,专
“法治第二课堂”:主流媒体创新打造青少年普法新阵地
“法治第二课堂”:主流媒体创新打造青少年普法新阵地许沁
【期刊名称】《视听界》
【年(卷),期】2024()3
【摘要】全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栏目受到巨大冲击,法治新闻栏目也因为单向输出、语态老套、信息滞后等多方面原因,面临观众流失、影响力下降等问题。
当下,如何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竞逐新赛道,实现从荧屏突围,让“主力军”进军“主战场”,是我们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普法项目“法治第二课堂”为例,探讨法治新闻栏目在全媒体领域的创新做法。
【总页数】4页(P102-105)
【作者】许沁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
【相关文献】
1.打造贵州特色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贵州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与壮大主流媒体舆论阵地调研报告
2.图书馆助推青少年矫正价值观探索研究——唐图努力打造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建设主阵地
3.聚焦融为一体着力合而为一全面打造新时代的主流舆论阵地——石家庄市栾城区以融合改革促融媒体中心创新发展
4.法治日报社"法治融屏"全媒体平台:守正创新打造智慧普法新天地
5.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课堂在应用型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定位
第二课堂在应用型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定位[摘要]大学的学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课堂是基础,第二课堂是补充,其余应由学生充分自主安排。
其中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学生自行组织和自愿参与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而进行的专业性或非专业性的学习活动。
它具有区别于第一课堂和学生自由活动的目的、任务和价值,在活动目标、活动规律、活动类型、实施条件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在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第二课堂法学教育应用型[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5-0042-02一、第二课堂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把大学的学习生活大致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课堂是基础,第二课堂是补充,其余应由学生充分自主安排。
第一课堂是指教师和学生以教室为主要的活动场所,以班级为人员单位,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的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
“第二课堂”的概念往往在中小学教育中提得较多,多指带有教师辅导的课外活动,如科技制作、知识竞赛等。
但学者对大学教育和法学教育中的“第二课堂”鲜有提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篇论文足见,大学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被长期忽视。
二、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1.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的能力要求我国目前有600多所院校开办法学专业,除了一部分历史悠久、师资强大的著名高校之外,更多高校的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尽管越来越多的法学院设有硕士点、博士点,但其本科教学部分仍以体现“应用型”为主,无非在具体表述上名目众多,还有“实践型”、“复合型”、“创新型”等多种提法。
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上的不同,既有内涵的差别,也存在着重叠和交织,即便对“应用型”一词的理解,各个法学院校恐怕也是各有一套说法。
“应用型”同样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我们对法律职业所需的应用能力的理解具有极大的弹性。
如果这个标准存在的话,可能是以能够独立承办案件为标准。
第二课堂活动PPT
案例一:某社区“四点半课堂”
该社区为放学后无人照管的孩子提供“四点半课堂”,组织志愿者为他们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有效解决了部分家庭的实际困难。
案例二:某青少年宫艺术培训课程
该青少年宫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开设舞蹈、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培训课程,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制定整体计划
根据整体计划,制定一份详细的时间表,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筹备工作按计划进行。
制定时间表
在筹备过程中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时,应及时调整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及时调整计划
04
CHAPTER
参与者角色定位及职责划分
积极参与
主动学习
团队协作
展示分享
01
02
03
04
关注鼓励
与教师保持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活动中的情况和问题。
沟通交流
05
CHAPTER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策略
统计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以评估活动的吸引力。
参与度
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满意度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如作品展示、演讲表现等,以评估活动的质量。
实习实训
安排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03
CHAPTER
组织实施与管理机制建立
设立专门负责小组
成立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委员会或指定专人负责,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1
2
3
根据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制定一份详细的整体计划,包括活动的主题、形式、内容、时间、地点等。
大学生第二课堂学习计划
大学生第二课堂学习计划1. 学习目标大学生第二课堂学习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 学习内容大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科技创新、艺术体验等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3. 学习方法大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团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参与科技创新、参与艺术体验等形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与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学习步骤大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活动参与、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参与活动、总结与收获。
首先,学生要明确自己参与第二课堂学习的目标和意义,然后选择合适的活动参与,并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做好准备。
5. 学习评价大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学分认定、学习成绩记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获得学分认定,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积累更多的经验与能力,最终通过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第二课堂学习计划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的重要途径。
建设第二课堂,培养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
建设第二课堂,培养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加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在这种趋势下,建设第二课堂已经成为了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将针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第一,建设第二课堂为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意识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素养是必要的,但单纯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将难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
而通过建设第二课堂,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互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善良品质。
例如通过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和参加公益组织等方式,学生将会更好地了解社会,关心他人,并逐渐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
第二,建设第二课堂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法治意识。
作为现代公民,理解并遵守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素养。
通过参与法治教育相关的活动,例如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等,学生将了解国家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守法的观念和自觉性,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政府、模拟法庭等角色扮演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学生对法治的认识,提升学生法制观念,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守法。
建设第二课堂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能够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深入参与,并通过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实践和总结,提升自身的自我管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和挑战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要建设第二课堂,培养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学校需要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和资源支持,例如开设道德品德课程、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
学校和教师需要认识到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保障。
第二课堂:提高法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 、 科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训 练 的 内 容 法
一
3 .法科 专 业 毕 业生 社会 实践 能 力 差 。 2 1 年 中 国大 ( 00 (
Hale Waihona Puke 学 生 就业 报 告 》 布 的 数 据显 示 , 0 9 本 科 和高 职 高 专 公 20 届 毕 业 生半 年 后 就 业 率 最 低 的 专 业都 是法 学 。一 些 用 人单
位 反 映 , 毕业 的法 科 学 生 遇 到 法律 问题 , 能 迅 速 查 找 刚 不 到 相 关 的法 律 规 定 , 不 能将 法 律 规 定 应 用 到 具 体 案 例 也 中, 用法 律 知识 解 决 实 际问 题 的能 力还 比较欠 缺 。 究其 原 因 , 我 国 的法 学 教 育 普 遍 注 重 理论 教 学 , 略 教 学 实 践 是 忽
一
存 在 观点 陈 旧 、 知识 老 化 、 条 空 洞 等 问题 , 的法科 院校 教 有 压 缩 法 制 史 、 理 学 等 基 础 理 论 课 程 的学 时 , 开其 他 实 法 增
用 性 课 程 ; 有 的 法 科 院 校 针 对 国家 颁 布 一 部 新 的 法 律 , 还
则 相 应 地 开 设 一 门 课 程 。 与 此 同 时 , 国 法 科 学 生 一 般 是 我
青骄第二课堂:创新批判思维的培养路径
青骄第二课堂:创新批判思维的培养路径青骄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一、培养创新思维1.创意激发:o通过引入创意工作坊、创新挑战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2.跨学科学习:o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合起来,形成新的见解和创意。
跨学科学习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发现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和共通之处,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实践探索:o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发现和创新。
实践项目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4.案例分析:o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情境下的创新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模式。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1.问题导向:o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2.批判性阅读:o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地阅读和理解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信息的来源、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3.辩论与讨论:o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讨论活动,让他们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辩论和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反思与总结:o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思考过程进行审视和评估。
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不足和优点,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青骄第二课堂通过创意激发、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索、案例分析、问题导向、批判性阅读、辩论与讨论以及反思与总结等多种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法学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及其反思——以湖南科技大学法学研习小组为例
法学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及其反思——以湖南科技大学法学研习小组为例作者:邱帅萍,王楚璠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9期(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摘要:我国现行的法学本科教育亟待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
法学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对大学法学教育体系的完善、法学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证调查发现,目前法学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或者隐患,需要解决。
关键词:法学教育;第二课堂;法学研习小组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7)09-0059-04法学教育是以法学专业教育为基础,以法律职业为取向的教育形态[1]。
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以来,法学教育迅猛发展,至今已有600余所院校开办了法学专业。
国家对于法学教育十分重视,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并指出,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
然而,当前法学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仍过于强调教师课堂讲授的重要性,注重知识教学,追求知识的单方面灌输,不重视实践教学,法学教育模式亟待改良。
本文将从开展法学教育第二课堂的角度,以湖南科技大学法学研习小组这个课外小组的实践学习活动为出发点,对法学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进行探讨,以求裨益于法学实践教学的发展,进而有利于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的处理。
1开展法学教育第二课堂的意义“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能脱离实际而进行孤立的理论研究。
二十一世纪的法学教育必须知与行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一致,这要求中国的法学教育既要重视理论讲述,也要重视实践应用。
”[2]但在法学教育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之间相互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法学教育所培养出的法律人才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
青骄第二课堂课时怎么学
青骄第二课堂课时怎么学
青骄第二课堂课时学习:
一、基础知识
1、了解第二课堂新词汇和有关实践素养:在第二课堂学习熟悉新的词汇,如新闻播报、大众发言、勠力高端等,以及有关学习实践素养,
如根据自身情况实施有效初学设计、理解重要内容、理性反思等要求。
2、掌握新媒体学习方式:把握新媒体学习突破传统学习方式的新火花,比如全新的教育视频、游戏化学习、交互式学习等,学会合理利用这
些新方法。
3、提升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大众发言和科普表达为重点,学习必要的
表达技巧,如采用恰当的语气、遣词造句、表达清晰有力等,以便增
强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实践操作
1、发掘新媒体资源:学会灵活使用各类新媒体资源,充分挖掘新媒体
领域的学习资源,查阅学习实用技能,如利用微博、百度百科、豆瓣
等新媒体,构筑一个学习实践框架。
2、参加新媒体实践:参与各类新媒体的结构、组织,助力大众发言的
搭建、科技传播的宣扬、研究性实践活动的进行,提高对新闻实践能
力的控制和应用技能。
3、挑战和尝试:学会学习实践中推动交流学习,不断尝试和挑战,学
会坚持挖掘自身潜能,不断探索和发掘实践中多样化的可能性。
三、总结归纳
1、强化新媒体学习兴趣:学会以培养兴趣为导向,积极学习兴趣,聚焦技能训练,积极参与各类练习体验,深入认识新媒体的学习特点,积极开发新媒体自身学习能力。
2、建立新媒体联系:学会探索新媒体交流的机会,学会使用新媒体完成学习任务,建立新的学习策略,培养新媒体学习的参与和活力。
3、提高新媒体技能:提升新媒体技能学会,运用动态交互、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熟悉视频制作、生活分享等新媒体技能,实现信息、表达和交互等学习技能的高效发挥。
法的新路径
法的新路径
“法的新路径”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
一般来说,它可以指代探索新的方法或路径以更好地实施法律或提高法律执行效率。
例如,在司法实践中,法的新路径可以包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来改进案件管理和审判过程,或者通过优化法律程序和制度设计来提高法律制度的公正性和效率。
此外,“法的新路径”也可以指代在法学研究和教育领域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以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总之,“法的新路径”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涵盖法律实践、法学研究和教育等多个领域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和新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第二课堂路径新探
众所周知,法学是包含理论维度、实践维度等多维度的学科,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将法学的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与学生的“学”、“做”交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法学素养已经成为法学基础课程任课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
笔者认为:充分运用法学第二课堂带动法学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使学生真正达到以“学”促“做”,以“做”促“学”的良性循环。
因此,在重视法学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检讨法学第二课堂面临的困境,探讨法学第二课堂的进路显得十分重要。
一、法学第二课堂
法学第二课堂是指各专业学生针对法学课程的学习目标,以第一课堂基础知识为支撑,脱离传统教室,对相关内容进行观摩、动手实践的过程。
推动法学第二课堂建设的意义重大。
一方面,通过建立相应机制保障法学第二课堂的顺利开展,促使普通高校法学课程的教师积极开拓法学第二课堂教学,进而能够促进普通高校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另一方面,充分指引学生自觉重视法学第一课堂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学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性与法学素养。
二、法学第二课堂面临困境
(一)纯讲授占据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法学教师大多运用讲授法并辅之以案例讲授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内容。
学生长时间处于单纯的“听”状态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进行任何智力性的学习时必须消耗心理能量。
因为学生在课堂中运用“听”的要素追踪教师传授的思维活动,情绪处于紧张的状态。
该紧张的情绪会影响内分泌腺的分泌,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理能量消耗非常大。
此种状态下,学生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长时间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难以在讲授法为主的课堂里形成学科体系。
使得学生参与法学第二课堂(如法院旁听)的效果是只停留在了解案情、体验案例真实性的层面,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不利于实现学生动手操作的效果。
(二)部分普通高校对教学地点进行僵化管理
许多普通高校针对教务工作制定相关管理条文,基本都要求教师在固定的教学地点完成教学任务,以便教务部门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安排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完成与否。
其实,教务管理制度将教学地点限定在固定的教室内,使得学生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不利于学生全方位掌握法学知识。
以刑事诉讼法学为例,为了服从教务管理规定,教师基本一成不变地在学校事先安排好校内的教室完成教学任务。
此外,教师大量运用讲授法传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学生容易陷入“被灌输”的困境,体会不到刑事诉讼法的程序性,无法操练刑事诉讼法的程序,最重要的是掌握不到刑事诉讼法的精髓。
第二,导致学生错失社会实践机会。
教务管理制度把法学第一课堂的教学地点限制过严,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主动权,致使学生错失及时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
由于程序法是规定法院与当事人、犯罪嫌疑人针对实体法开展审判活动的学科,要使学生全面掌握刑事诉讼法,上课地点必然不能仅限于学校。
(三)学校与社会相关职能部门联系甚少
当今的传统教学观正如李道刚教授提到的“仓库理论”――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
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很多普通高校只注重学校内的教学活动,较少为解决法学第二课堂教育问题专门与社会职能部门进行官方联系,更不会设立专门的部门就法学第二课堂事宜负责与社会相关职能部门就学生的法学第二课堂的事宜进行有效联系。
三、解决路径
纯讲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内容体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兼之,部分高校对教学地点进行僵化管理,进而降低教师开展模拟法庭教学的积极性,削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效果。
学校与社会相关职能部门联系过少,引致学生的“学”与“做”不能有机统一。
为了走出上述困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学生学习的“法”就不应仅仅是法律和法学理论知识,而还应让学生接触司法实践。
“素质教育”要求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法学素质,未来的“普法”工作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学素质。
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充分运用MS――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方法,为法学第二课堂的开展夯实基础
MS――EEPO有效教育的创始人孟照彬教授系统研究表明,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仅运用“讲”的要素,而学生被动“听”,最多只能收到30%教学效果。
学生动手“做”的要素
仅建立在“听、讲”的基础上,则难以达到关键要素“做”的目的。
因此,法学第一课堂中必须适当减少纯讲授教学方法的适用。
同时,有必要引入MS――EEPO有效教育图示法,并将“听”“看”“讲”“想”“做”“动”“静”七要素轮换使用,对法学课程进行的内容进行传授。
与此同时,要求学生通过“看”所观察到的知识间关系与“想”相结合,达到透过现象发现知识间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删除僵化管理教学地点的规定,发挥教学管理制度的宏观指导性
纵观知名高校教务网页,我们发现此类高校几乎是以教育、教师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其教务管理的标准,教师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拥有教学的完全主动权。
笔者认为,存在僵化管理教学地点规定的高校,必须删除对教学地点等过于细化、严格的具体规定。
笔者还认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尤其是新升格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是宏观指导为主,微观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为辅。
在宏观引导与微观激励中培养“双师型”教师
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法学素养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新航向。
(三)加强联系相关单位,加大法学第二课堂的资金投入,使教学实践基地全面化
学校可以利用工会、校友外联资源或者要求各二级学院加强与其它单位的联系。
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利用工会中间力量交流沟通,多开展学校与其它单位的活动。
另一方面,应突显校友外联资源的作用,从经验上来看,只要能联系上校友,对法学第二课堂的开设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从教学管理任务上,要求各二级学院根据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的需要,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大第二课堂的学分权重比例,并要求各二级学院依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尽可能联系其他单位,以满足法学第二课堂开展的需要。
此外,学校应该设立相应的经费,或者引导学生向社会拉赞助,所得收入用于支持法学第二课堂的发展。
在联系相关单位与经费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学校必须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尽量使教学实践基地全面化。
全面化的教学实践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能从某个单位或某项锻炼中所获得的单一性技能向综合性技能提升,保障学生全方位发展。
四、结语
要使法学第二课堂开展得更加顺利,必须引起学校各层领导、教务人员的重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全校教师的积极性,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总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还应加大经费的投入,形成学校、教师全方位支持法学第二课堂开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