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合集下载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08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社会体育本科田径课课程标准

社会体育本科田径课课程标准

社会体育本科田径课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

它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体育重点教学内容,也是社会体育学科建设中的基础课程。

它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

这门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跑、跳、投等技术技能,使学生掌握这些技术技能并会教授这些技术技能。

二、课程目标(一)通过田径理论和技术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好地了解和的基本掌握本课程所规定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会讲、会做、会教以及能够在某些项目上进行辅导,满足民众健身的目的。

(二)使学生认识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为当好一名社会辅导员而努力学好田径课程的思想和态度。

(三)使学生认识田径运动既是一种竞技项目,又是一种健身的手段。

(四)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胜任社会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基本的组织竞赛、裁判、场地管理的一般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指对这门学科的认知。

理解——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

掌握——指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加深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会——指能模仿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重点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

能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打“V”号的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打“*”号的内容作为介绍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田径课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一)理论部分(6学时)1.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田径运动的价值和分类。

2.田径运动技术原理:(1)技术原理概述(2)跑的技术原理:a) 跑的概念与分期b) 决定跑速的因素 c ) 跨栏步的分析(3) 跳跃技术原理:a) 跳跃的概念b) 跳跃的阶段c) 决定跳跃高度的几个组成部分d) 决定跳跃远度的几个组成部分e) 决定撑竿跳高的几个组成部分(4) 投掷技术原理a) 投掷的概念b) 投掷技术的阶段(预备、助跑、最后用力、缓冲)c) 决定投掷远度的因素(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出手点高度、空气阻力与浮力)。

田径主项专修课程标准(体育本科)

田径主项专修课程标准(体育本科)

田径主项专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

它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体育重点教学内容,也是体育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主干课程。

它是其他体育技术学科身体训练的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

这门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跑、跳、投等技术技能,使学生掌握这些技术技能并会教授这些技术技能。

二、课程目标(一)通过田径主项专修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

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田径运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训练方法。

(二)理解本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技术原理、基本理论和策略。

(三)在完成普修课程教一学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田径运动的理论,技术,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做到会讲、会做、会教,能担任田径的教学和田径训练工作。

(四)通过教学和教育实践,使学生具有组织田径运动会的能力以及场地管理和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指对这门学科的认知。

理解——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

掌握——指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加深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会——指能模仿并独立完成重点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

能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打“V”号的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打“*”号的内容作为介绍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一)理论部分(501.田径运动概述:(1)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田径运动的价值和分类,高师体育专业田径课的任务和要求。

(2)国内外田径动态:a竞赛与运动成绩b新技术介绍c先进国家的训练体系d竞赛规则与场地的改进2.田径运动的科研方法: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田径运动科学研究方法和程序;科研工作计划。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08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体育课程类别:公共课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徐盛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办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整版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整版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4.《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4.1课程基本信息(表4-1)表4-1“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4.2课程性质与任务4.2.1课程性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其任务是: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生理)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监测方法)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锻炼方法)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心理)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本科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体育课程类别:公共课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徐盛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办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4.1课程基本信息(表4-1)表4-1“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

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其任务是: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生理)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监测方法)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锻炼方法)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心理)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4.3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4.3.1知识目标A1A24.3.2B1B24.3.3C1展。

4.44.5“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方案“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方案见表4-3。

表4-3“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总表课程名称(学习领域):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学习,拓展学生体育知识面和体育修养,在对体育的认识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2、体育实践: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24式太极拳等,根据学情,教师力求做到提高体育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体育文化素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觉性,使学生终生受益。

学习情境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本门课程中是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实践部分占大多数。

12几年来教师编写的多媒体课件。

2.实训条件为了保障本门课的正常运行,对器材设备的要求如下;(1)本课程需要田径场1块、篮球场8块、羽毛球场15块以及各种器材设备等,满足学生正常上课要求。

大学体育标准

大学体育标准

大学体育标准大学体育标准是指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和竞技比赛中应达到的一系列要求和规定。

大学体育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体质和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体育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全国大学生体育水平,增强国家整体体育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大学体育标准应包括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应每周进行一定数量的体育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多种形式。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灵活性,综合训练可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其次,大学体育标准应包括竞技比赛的要求。

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种体育竞技比赛,包括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种项目。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体育比赛,锻炼身体,提高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

大学生在竞技比赛中,应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遵循公平竞争,树立正确的竞技观念,取得比赛成绩。

再次,大学体育标准应包括体育健康的评定标准。

大学生应定期进行体育健康测试,包括身体素质测试、心肺功能测试、体脂率测试等多项指标。

通过体育健康测试,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改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水平。

大学生应根据体育健康测试的结果,调整自己的锻炼方案,逐步提高身体素质,达到体育标准要求。

最后,大学体育标准应包括体育教育的要求。

大学生应接受体育教育,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培养体育兴趣。

大学生应参加体育课程,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水平。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重视体育锻炼,注重体育素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育意识。

总之,大学体育标准是大学生体育锻炼和竞技比赛的要求和规定,对于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体质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08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最新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最新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21000104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各专业总学时:108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编码:X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学时:84学时开课学期:第1、2、3、4学期一、课程的性质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1、知识目标了解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能力目标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3、素质目标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培养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健康体质测试标准合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表1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四、教学实施建议和要求(一)教材选用或编写要求1.使用教材:《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程》2.参考教材:《武术》、《田径》、《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等。

(二)教学设计与活动建议1.教学建议第一学期常规教学班组织教学,第二、三、四学期男女生分班组织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在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初期采常用语言法、讲解与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观摩法让学生了解和观察运动技术的构成、结构和基本要领;教学手段以组织学生练习为主,示范、讲解为辅。

技术要领讲解和实践密切联系,融知识传授、运动锻炼和素质教育于一体。

在实践教学中以传授式教学为主,大胆引进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视听手段教学。

(三)考核评价要求1.评价理念教师了解教学成果,发现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节教学活动。

学生了解自己锻炼的效果,及时强化学习动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和鼓舞作用。

2.评价体制考查科目,学期成绩为平时成绩30%加期末成绩70%。

期末成绩为技术评定与达标相结合。

五、教学资源要求1.教学设备条件400米标准田径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馆,室外篮球场,室内篮球场,单、双杠练习场,室内健身房等。

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

通过制定一套全面的教学标准,旨在提高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惯;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性、柔韧性等;3. 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惯,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素养;4.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素质;5. 深化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健康素养。

教学内容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育运动技能的研究和训练,包括球类运动、田径、游泳等;2. 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包括运动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心理健康等;3. 体育项目的规则和策略研究,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竞技能力;4. 体育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发展,增加学生对体育的文化理解和欣赏能力;5. 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2.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培养;4. 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和活动;5.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教学评价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应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评价,包括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应用能力、动作能力等;2.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3. 实践项目评价,包括学生的运动技能表现、教学设计能力等;4. 个人反思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和成长进行反思和总结;5. 学生互评和自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自我认知。

结语大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4.《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4.1课程基本信息(表4-1表4-1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信息4.2课程性质与任务4.2.1课程性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规定,围绕“终身体育”、“健康第一”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院体育教学和体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是我院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完成我院体育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4.2.2课程任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其任务是]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生理②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的方法,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监测方法③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1—2项健身运动的方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锻炼方法④发展学生个性,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心理⑤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品德4.3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

其根本目标为“培养具有健康第一的现代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体育教育体育概论课程标准(本科)

体育教育体育概论课程标准(本科)

体育教育《体育概论》课程标准(本科)一、课程概述《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二、课程目标《体育概论》是体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宏观上、总体上对体育有概括的认识,明确体育对人类、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体育观,为学习体育专业其它各门课程打下初步的认识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下列的课程任务实现:1、知道《体育概论》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学科前列动态。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尤其是明确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实施体制,培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辩证分析体育有关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巩固专业思想,初步树立体育教师的光荣责任感。

4、养成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体育现象的关注兴趣,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善于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体育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

掌握——指运用己理解的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体育事件和现象。

学会——能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绪言《体育概论》研究目的与对象课程的建立与发展简况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体育的概念“体育”名词的由来及概念体育的分类中外体育概念的比较概述体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体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体育与物质文明建设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体育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目的任务的一般概述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简述“体育的功能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体育的政治、经济功能体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我国体育的体制我国体育的组织领导体制体育干部培养体制几项基本体育制度和措施体育的基本手段——身体运动身体运动技术结构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身体运动的分类及运用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国际体育国际体育组织简介国际体育活动发展简况我国国际体育活动概述√√√√√√√√√√√√√√√√√√√√√√√√√√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体育概论是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选修教育模块)的必修课程,系的主干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体育课程类别:公共课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一、课程性质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徐盛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办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6、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二)学习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社会适应目标1、具备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社会专业工作需要;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3、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四、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及评定本科一年级武术教学内容(第一学期)(一)理论部分1、大学体育教育新理念2、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3、武术的起源、发展、特点、作用(二)实践部分1、武术基本功2、初级长拳第三路武术考核方式及评定采用“边学边评、以评促学、学评同步”的“形成性考评”的评价方式。

“形成性考评”,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考核方法: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课堂表现及完成作业情况。

考试内容:初级长拳(第三路)评分标准:A、优秀(90分以上):动作规格正确,路线清晰,节奏合理,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

B、良好(80—89分):动作规格基本相符,动作路线正确,节奏合理,精神饱满。

C、中等(70—79分):熟练完成整套动作,路线正确,精神饱满。

D、及格(60—69分):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路线基本正确。

E、不及格(60分以下):不能独立完成整套动作。

篮球教学内容(第二学期)(一)理论部分1、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趋势2、篮球运动的特点3、篮球运动竞赛规则、裁判法(二)实践部分1、篮球运动的基本脚步动作。

2、篮球运动的多种传接球、运球、投篮技术3、篮球运动中简单的进攻、防守战术4、教学比赛各项技术综合运用。

篮球考核方式及评定采用“边学边评、以评促学、学评同步”的“形成性考评”的评价方式。

“形成性考评”,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考试内容:1、原地定点投篮(达标)2、全场综合技术(达标或者技评)3、全场传接球上篮(技评)4、一般素质项目:50m跑、800m跑(女)\1000m跑(男)、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二)考试方法与要求1、原地定点投篮(1)方法:受试者在以篮圈圆心投影4.5m外任意一点,连续投篮10次,计算命中的个数。

(2)要求:受试者在投篮出手之前,任何一只脚都不得触及以篮圈圆心投影外4.5m 的线,否则投中无效;受试者最多有两次机会。

(3)评分标准:个数换算成分数见评分表。

2、全场多种运球、投篮综合技术要求:按篮球规则要求,否则违例一次扫去本项得分(按10分计算)的2—3分;考试标准见评分表。

3、全场传、接球上篮(2)技评内容:①按篮球规则要求。

②传、接球动作要连贯,与手脚的动作要配合一致。

③传、接球的落点要求准确、到位。

④传、接球与跑投篮的衔接。

(三)考试内容与评分比例表本科二年级健美操教学内容(第一学期) (一)理论部分 1、健美操运动概述2、如何科学的健身、塑造形体 (二)实践部分1、身体各部位基本动作及基本步伐(头颈部动作、肩部动作、上肢动作、胸部动作、腰部动作、髋部动作、下肢动作、基本步伐)2、基本套路第三套全国大众健美操一级规定动作健美操考核方式及评定采用“边学边评、以评促学、学评同步”的“形成性考评”的评价方式。

“形成性考评” ,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可用下表表示:考核方法: (一)内容1、平时成绩、学习态度(占30%):(1)课堂表现(占15%) (2)出勤情况(占15%) 2、技术部分(占70%)(1)第三套全国大众健美操一级规定动作(占70%)(二)评分标准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占30%)2、技术部分:(占70%)满分10分,计算单位为十分之一。

9.0——10.0动作准确、熟练、优美、舒展,动作与音乐节奏协调一致,富有艺术表现力。

8.0——8.9动作准确、熟练、优美、舒展度较好,动作与音乐节奏协调一致,艺术表现力较好。

7.0——7.9动作准确、熟练、协调,能与音乐节奏相符,有艺术表现力。

6.0——6.9动作准确、较熟练,能与音乐节奏相符,艺术表现力一般。

不及格动作较准确,熟练度较差,动作不能与音乐节奏相符,表现力较差。

足球教学内容(第二学期)(一)理论部分1、体育卫生与保健、传统养生2、足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3、足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4、小型体育竞赛(二)实践部分1、脚步动作、踢球、停球、运球、头顶球、抢截球、掷界外球2、局部二过一进攻战术、边路进攻战术和中路进攻战术、个人防守战术和全队防守战术3、身体素质4、教学比赛足球考核方式及评定采用“边学边评、以评促学、学评同步”的“形成性考评”的评价方式。

“形成性考评”,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比重,调动了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对项目化教学的推行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考核内容:(1)专项技术、技能部分(占70%):由各专项教师进行技评和达标考核。

(2)课堂表现(占30%):包括学习态度和课堂出勤。

(二)考核方法及评价(1)20米运球绕杆射门:按运球射门时间计成绩。

(2)踢远:在踢球线踢定位球(脚法不限),每人踢两次,取最好成绩。

(3)射门:在距球门线15m处(如图)划一射门线,参加考试者在射门线踢定位球射门,脚法不限。

但球必须是空中入门为有效,每人射6个球,按进球数计成绩。

(4)传接球(技评)参加考试者相距五米;左右进行传接球至少5次,根据学生传接球动作的准确性及熟练程度评定成绩。

足球考试项目成绩对照表五、课程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有传授理论知识的方法和进行实际练习的方法。

根据普通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终身体育需求,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实现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将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充分体现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

围绕“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指导思想。

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采用主要教学方法有: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示范法﹑观摩法与模仿法相结合、分组练习法与纠错法相结合、语言法﹑讲解法。

1、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根据学习动作的难易程度分别采用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和观看技术动作图像等,其目的是使学生及时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观摩法与模仿法相结合:对新授动作技术主要采用示范法,学生通过观摩技术动作的结构再进行模仿练习,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模仿练习,做进一步的指导与帮助。

3、分组练习法与纠错法相结合:学生分组采用互帮互学式学习,教师观察和指导,形成一对一的辅导,纠正学生由于概念不清、用力方向不对、动作顺序模糊、不协调等错误,缩短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周期。

4、语言法﹑讲解法: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提示﹑对动作要领的讲解。

(二)教学手段体育课程以室外课教学为主,综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主要有:1、利用完善的体育场和充足体育器材进行室外课教学:2、多媒体教学:本课程的理论课内容制作了多媒体(PPT 格式和Flash)教学课件。

用生动形象的图像、实物照片表现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教学课件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实物照片、录像于一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形象描述和实物展示,有效地化解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有效推动了课堂理论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