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说
《孟子》之人性善恶之辩
《孟子》之人性善恶之辩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告子上》)【鉴赏】孟子与公都子的对话涉及当时对人性善恶的几种看法,是孟子提出性善观点的大背景。
对人性本质的规定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他并没有对人性的本质作出细致的判断。
之后孔子后学作的《性自命出》继承其观点:“四海之内,其性一也。
其用心各异,教使之然也。
”持论与孔子一致。
但孔孟之间的哲人们,在“生之谓性”(《告子上》)这一传统观念基础上,对何为“性”已有了较多的讨论,对性的本质形成了三种较为流行的看法。
从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中可知这三种观点是:“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
第一种看法“性无善无不善”,是指人性本身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分,也无善与不善的表现,善是一种价值判断,完全是后人的一种主观评价。
第二种看法“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说人性没有先天固定的发展趋势,没有潜伏着善或者不善的端绪,就如同一张白纸,后人给它涂上什么颜色,它就变为那种颜色。
所以说“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这种看法判断人性善与不善是依据现实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它认为有文王、武王这样的圣君兴起,则老百姓就趋于好善,其人性也就表现为善;有幽王、厉王这样的暴君兴起,则老百姓就趋于好恶,其人性也就表现为不善。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著作《孟子》被列入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重点解读孟子在文中提出的性善论。
一、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善心,这种善心使得人们具备了爱、仁、义、礼等品质。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并且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观点来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的深思熟虑。
他观察到,人们在面对他人的困苦和不幸时,会产生同情心和善良的行为。
他相信,这种善良的本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抹灭的。
他强调人性的善良是基于人类的感情和良知,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和谐的基础。
二、性善的教育价值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把善的本性发展壮大,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他提出了“教化”、“学习”和“修养”等概念,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体自身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来改变自己的能力。
首先,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德性的完善,引导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其次,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主张人们通过教育来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他提出了“养气”、“养心”、“养性”等概念,强调了个体内在的能量和潜力,以及通过教育来开发和发掘这些能量和潜力。
最后,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更是一种实践理念。
他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性善的存在和发展,他提倡人们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变自己和改善社会。
这种实践指导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当代意义和启示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孟子性善文言文翻译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善者,天下之达道也。
今夫愚者,必欲善,然恶之;智者,必欲善,然恶之。
是故,善也者,性之正也;恶也者,性之邪也。
”孟子曰:“孟子,性善也。
其善者,不可得而论也。
恶者,不可得而免也。
故曰:‘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曰:“今人之不善,非性之过也,后习之过也。
夫善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之人,莫不欲善。
然而,或恶之,或欲之,何也?盖习之使然也。
习之于善,则善;习之于恶,则恶。
”孟子曰:“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此言性善之证也。
夫人之性,固善也。
然而,或善或恶,由习使之然也。
故曰:‘习相远也。
’”孟子曰:“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此言性善之极也。
夫为仁者,必性善也。
若性不善,安得为仁?”孟子曰:“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此言性善之明证也。
夫禽兽之性,皆恶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性善也。
故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曰:“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性善也。
’此言性善之确证也。
夫人之性,固善也。
然而,或学或不学,由习使之然也。
故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性善也。
’”孟子曰:“孟子曰:‘今人之不善,非性之过也,后习之过也。
’此言性善之明证也。
夫善者,天下之达道也。
然而,或恶之,或欲之,何也?盖习之使然也。
习之于善,则善;习之于恶,则恶。
”孟子曰:“孟子曰:‘仁义礼智,非外也,我固有之也。
’此言性善之极也。
夫仁义礼智,皆善也。
我固有之,则性善矣。
故曰:‘仁义礼智,非外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曰:“孟子曰:‘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此言性善之要旨也。
夫性善者,天下之达道也。
然而,或善或恶,由习使之然也。
故曰:‘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后因环境所染,始有恶。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性本善。
然人性之善恶,由习使之然。
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从修身始,以培养善性,消除恶习。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一种关于人性本质的思想,认为人是天生就具有善良、正义和道德之心的。
这种思想贯穿着孟子的所有著作,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善良、正直的。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了一种内在的良知和正义感,这种良知使得人天然地倾向于做好事而不是做坏事。
因此,孟子主张人应该追求自我完善,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并将这种善良品质传播给他人,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二、人性可以得到改善和完善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但他也意识到人性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完善的。
他认为,人的性情受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如果人处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就能使其内在的善良品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这样就会使人的性情更加善良、正直,从而为社会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
三、人性的善良需要得到培养和教育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得到培养和教育,否则就会被邪恶所侵蚀,导致人的性情变坏。
因此,孟子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善良品质和正义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使人明辨是非、知晓义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使人的性情更加善良、正直。
四、人性的善良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他认为,只有在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人才能发挥其内在的善良品质,实现自我完善。
因此,孟子主张建设一个公正、和谐、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人们的自我完善和改善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总之,孟子性善论是一种旨在揭示人性本质、倡导人类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观的思想,它强调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意识到了人的性情受到环境、教育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得到培养和改善。
在当今世界崇尚和平、进步、和谐的时代,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对我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浅谈孟子的性善说
浅谈孟子的性善说我国孔孟之道,主张人性本善。
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主要集中于《告子上》、《尽心上》、《尽心下》。
孟子说:人之所补血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这段话的解释,可以用《孟子•告子》一章来解释。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即孟子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随每个人的生命而来的,也就表示人有仁、义、礼、智之心。
这都不是外加的,而是原来就有的。
接下来,孟子引用《诗经•大雅•烝民》之篇:“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孔子称赞这首诗:“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翻译过来就是说,这种美德是人性本来就应有的,所以爱这种美德。
《孟子》下文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称为“良心”,并着重指出,人性中本来就有“良心”,如果不保住良心而随它消失,“放其良心者……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
……”也就是认为坚守住才存在,舍则失去。
另外,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虽然亦如人的感性欲望与生俱来,但此四心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特性,故为人性。
同时,孟子认为,人也需要接受教化,使之成善。
这里也就要谈谈荀子的“性恶论”。
寻找子人性本恶,善者伪也。
据荀子《性恶》:“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第一句说明“性”不是学来的,而是天生的。
这句话正好解释了婴儿有灵性,良心是婴儿的本性,是天生的的。
第二句话说明:人能学,也能学好;这就是伪。
“伪”指人为,不是虚伪。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要努力学好,才能成为好人。
这的确是实情。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性善论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是自然而然地追求善行和道德行为的。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孟子性善论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的天赋养育记性的作用。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天赋的道德潜能,只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开发和实现。
孟子提出了“养气教性”的思想,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气质和品德来培养和发挥个人的道德能力。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意味着人性本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善良本性的发展与实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活动和道德意识的觉醒。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不仅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上,还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来实现。
他提出了“天下之达道,可道也,不可道也”,意思是善良的本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需要展示或者宣称。
他强调道德的实践,追求善的行为,并将这种行为融入到个人的生活中。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是理性的正义和善良的真实反映。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挥其善良本性的价值。
他提出了“恻隐之心”,主张在社会交往中要关心他人的痛苦和苦难,要有同情心和爱心。
他说:“故君子有终始之道,无穷尽之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指人们的安乐与和谐,“攘攘”指人们的纷争与敌视。
这说明了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以和谐与爱心为目标,追求共同的利益和道德。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道德的修养和教化。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需要修养和教化的,通过教育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善良本性。
他的教育理念包括了立志、修身、治学、行道等方面,提出了“弟子规”“为政篇”等学问方法和内容。
他强调了品德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认为道德思想要贯穿于个体的行为中。
他说:“性相近,习相远”,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孟子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追求善良行为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倾向,并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实现和发挥。
孟子的性善说
孟子的性善说[摘要]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
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在其性善说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他王道的仁政思想。
[关键字]孟子性善说存心养性素有“亚圣”之称的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他是战国中期儒学的代表人,一生中游历数国传播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宋代以后人们常常把孟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就是性善说。
在《孟子·告子》篇中有很多孟子与告子的争论,告子认为“生之谓性”,认为性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东西,就是一种本能地体现,没有善和不善的区别,“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上》)孟子反驳他说,水确实是不分东西,但是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就好像水总是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的,就如同水没有不向下流的道理是一样的。
孟子所崇尚的性善,并不是说每个人一存在就是一个道德体质很完备的善良的人,就已经完全的知晓仁义忠恕之道,而是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在其本性里就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在这里,他所说的性善的“性”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而是区别于动物的只有人才具有的一种性,他认为人和动物所相同的一些本性是不能看作为“性”的,而孟子意义的“性”则是生而向善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即所谓四端,而这就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反映,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说每个人既然一生下来就有了善的因素,如果好好的顺应发展就都可以达到一个圣人的标准。
那么,既然人人皆可为尧舜,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的人没有成为圣人反而变成了恶人呢?曾经公都子问于孟子,说听别人讲人性是可以善也可以变得不善的,例如文王和武王统治了天下,百姓就都很和善团结,然而幽王厉王这样的君主得了天下后,百姓就都很偏向凶残,这和您所说的人天性善良不是很矛盾吗?孟子这样回答了学生的疑问,他说人的性情的确是天性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这些就是常说的仁义礼智,他们都不是外界所赋予的,而是人生而就有的,至于有的人会变得不善,不是天性的过错,而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即“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
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
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
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
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
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
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
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
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
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
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
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之一。
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性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他认为“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善良和正直,有着向善的倾向。
他认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使得每个人都有能力辨别善恶、感受到对错,并且选择善而避恶。
孟子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特质称之为“良知”,并认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特质。
孟子提出了“性善”这一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2. 天赋善良3. 要善意培养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孟子看来,教育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应该以孟子性善论为指导,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内在的善良,使之不断得以弘扬和升华。
孟子主张要“养正”,即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升人的善良品性,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孟子提出了要善意培养人的善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格的人。
4. 善政治的根本孟子认为,“性善”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也是政治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孟子看来,只有在一个“性善”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文明社会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繁荣。
孟子主张君子治国,要通过善政府理,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归到“性善”的方向。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以“性善”为本,以仁义为政治准则,建立起一种人人都尊重并遵从的政治权威。
孟子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道德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5. 促进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只有让人们自觉发挥出自己内在的善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孟子看来,当人们发挥出自身的良知和善良,保持善良品行,就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孟子》中的性善与天命人事观
孟子性善与天命人事观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著作。
本文将探讨《孟子》中关于性善和天命人事观的内容。
1. 性善观在《孟子》中,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拥有道德情感和良知。
他提出了“性善”这一重要概念,即每个人都与生俱来具有一种自发地追求仁义道德的内在倾向。
1.1 善恶之辩孟子认为人类之所以会产生恶行举止,是因为外界环境对其善性的干扰或挑战。
他以“根”、“苗”和“性”的比喻阐述这一观点:正如树木有原本健康茁壮的根苗一样,在适宜条件下会正常成长和显露出美好品质,而当遭受到恶劣环境时,则可能无法展现其真正的特质。
1.2 教育与磨砺根据孟子的观点,由于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教育和磨砺可以引导人们做正确的事情并纠正错误。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养渊明以靖身”(通过培养内在品质来保持身心安宁)的理念。
2. 天命人事观孟子关于天命人事观的论述强调了天道与个体的相互关系。
他认为人应该顺从天命,遵循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道义准则,并辅之以努力实践。
2.1 天下一家孟子提出了“天下一家”的理念,主张所有人都应当彼此关爱、互相协作。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发展和安宁做出贡献,这是追求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所必需的。
2.2 君臣之道孟子还探讨了君臣关系中的天命观念。
他认为君主是天命所赋予权力与责任的代表,而臣民则应当尊重并服从君主。
然而,君主也有职责确保国家治理得当、使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结论《孟子》中的性善与天命人事观对于道德与社会伦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强调人性的善良和个体与天、社会之间的正当关系,孟子激励人们追求道义与公正,并在自身努力中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孟子》性善说
•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 《滕文公下》
•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 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 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 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 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 皆古之制也。吾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 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 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 告子上》
杯水车薪
•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之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 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孟子· 告子上》
牛山濯濯
•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 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 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 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 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 也哉?” (《孟子· 告子上》)
《孟子》语言特点
• 多由对话和论辩连缀成篇
• 逻辑严密、尖锐机智; • 善于取譬设喻、反复申论 • 行文铺张扬厉、气势充沛
良知、良能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 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 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 尽心上》
四端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 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 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 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 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 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 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 也。” (《公孙丑上》)
中国政治思想史5孟子的性善说与仁政主张
• 孟子认为,这四心便是仁、义、礼、智四大伦理范畴的根芽。孟子和
孔子相比,他们所讲的伦理内容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和发展。孟子的新 贡献主要在于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结在一起,人伦关系出自人的本 性,这在儒家伦理观念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孟子的仁政说
• 孟子在政治上力倡仁政之说,并认为能否
实行仁政是国家兴衰的根本。“有不忍人 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公孙丑上》)
• 仁政即不忍人之政的基点,是要人能生活
下去,能养生送死,不饥不寒。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
丘民而为天子。”(《尽心下》)
• 仁政具体内容:
• 一是,给民以“恒产.
• 四是,主张救济穷人,认为实行仁政必须
先从救济鳏、寡、独、孤做起。
• 五是,主张保护工商。
三、孟子的王道思想
• 孟子的王道,就是其仁政理论与政策,要点在于
“保民(而王)”、行德和服民心。“以德行仁 者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 丑上》)
• 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即所谓的“尊王黜
霸”。他认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告子下》).霸道是对王的破坏与否定,而且 只有实行王道才能统一天下,也只有统一才能安 定。
思考题
1.孟子是怎样论证其性善说的? 2.孟子仁政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孔子和孟子言政的倾向有何不同?
拓展阅读书目
•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
社1996年简体横排版,“本论”部分第三、 四、五、六章。
•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
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编第三章。
《孟子》论性善-快乐语文-钟祥彬-和讯博客
《孟子》论性善-快乐语文-钟祥彬-和讯博客《孟子》论性善 [引用 2010-08-22 13:32:33]一、人性本善孟子以为人性本善,这性善说便是孟子学说理论的核心,其行为哲学、教育哲学及仁政学说,都是根据此性善学说推衍而来。
孟子的性善说立论于人具有四种善端,这四端有如人的四肢,是生而具有的,不是后天外加的。
而这四端也就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
不过,孟子虽然主张仁、义、礼、智四端,乃人本心所固有,但人之所以不能纯然为善,甚或变而为恶,往往是因后天物欲所蔽或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丧失了本心。
因此,孟子以为人必须存养本心,扩充善端,这样才能挽救人心的陷溺,形成王道的政治。
故本节选录“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口之于味也”、“性无善、无不善也”四章。
(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
先王②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③。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④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⑤之心;非所以内交⑥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⑦于乡党⑧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⑨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⑩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六)【章旨】孟子勉人扩充四端,即足以保四海而王天下。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恤别人的心情。
不忍,对别人的不幸感到难过和同情。
②先王上古的圣明君王。
如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
③运之掌上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
比喻很容易。
④孺子儿童、小孩。
⑤怵惕恻隐惊惧、伤痛。
怵,音chù。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伦理哲学的重要观点之一,提出了“性善”的理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通过努力修养和完善可以达到圣人境界。
这一观点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奉为道德规范和人生指导。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孟子性善论是对人性本善的认知。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包括了对道德的敏感、对公正的追求以及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
在孟子看来,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所以人类社会才有了和谐和互助的基础,才能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道德规范。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性善性的肯定。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善良,但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将这种善良发挥到极致。
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善良并非天生就能够自觉自悟,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逐步培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人的善良本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的修养和完善的激励。
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来实现。
在实践中,人需要不断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自己的德行和人格,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孟子强调修养完善人的本性,成就人的人格,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和谐提供了基本途径。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孟子性善论提出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观点,这为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共同理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伦理支撑。
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道德规范和人生指导。
孟子性善论激发了人们对人性的信仰,坚定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伦理基础和内在动力。
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伦理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强调了人性的善良本性,肯定了人的修养和完善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伦理基础。
这一思想对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代社会也有启发和借鉴的价值。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Mencius)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的名言“人之性善”可以说是他的思想的核心。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孟子的思想精髓。
我们来看看孟子对于“性善”的定义。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生来都有善良的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用“心之善”、“罔之恶”来描述人的本性,他认为人性中有一种本能的善良和正直,但这种善良也需要在后天的修养和培养中得到发展。
孟子强调人的善良本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需要经过特殊条件才能拥有的,这与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人的自我修养和人的社会责任。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本性,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他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心性,弘扬仁爱之道,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善行。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人既然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就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道德的行为影响着他人,使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仁爱之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子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
在孟子看来,如果以人性恶劣为基础来进行政治统治,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国家的衰亡,因此他主张用“性善”来治理国家,即建立仁政,通过仁政来影响人心,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主张君子要“善为国”,即善于治理国家,实现天下太平。
从教育理念上来说,孟子主张育人为本,提倡以仁爱之道来教育后人,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激发人的善良本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国家的基石。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分理想化了人的善良本性,忽视了人的自私和恶劣的一面。
孟子的性善论名词解释
孟子的性善论名词解释
性善论,又称“性善学”,是一种由古代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的思想理论。
孟子认为,一切
人的本性都是良善的,受遭污染后,才会变得恶劣。
孟子认为,世界上太多的恶,是由于
政府的缺乏给予了滋生的环境,而不是因为本性的先天性的恶劣所致。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有三个核心立场:首先,孟子认为所有人都具有深奥而又美好的本性,这是人类最优越的精神活动。
其次,孟子认为,恶是本性的腐败所致。
最后,孟子认为,政府有权借助政治手段来干涉人的本性,以达致正义的学习、礼仪的传播、公正的实现以
及多样的技术的提供。
孟子关于性善论的发展和推行,一直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提供了道德指导,特别是清朝时期,性善论成为官员任职时必须遵循的道德准绳,在中国哲学中形成了至今为止仍富有生命力
的理念。
孟子认为,善是一种内在的德性,它能使人们拥有美德、正义和公爱。
反之,恶是由诸多
社会原因造成的暴力和贪婪。
孟子重申:“天下之不善,皆由物之所阻,物之所伤也。
”这
就提醒我们政府需要尊重民意,采取有利于群众的政策,以改善飘荡的贫民的状态,减少
残杀行为的发生,除掉题外语、官僚主义和腐败,以至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
因此,性善论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也是行为准则声明和道德把握,它提醒我们,在维护
自身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性本善、理性文明地处理事情,倡导睦邻友好、
正义正道、友爱、勤勉、廉洁、富文化和民主文明。
孟子 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
性善论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性善论的内容: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性是善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赋本性,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怜悯之心、同情心。
他举例说,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去,都会有惊惧和同情的心理。
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讨好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中获得好名声,也不是讨厌小孩子的哭叫声,而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不忍人之心”也叫“恻隐之心”。
此外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这四种心(也叫“四端”或“四德”),就是孟子论述人性本善的根据。
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微小,仅仅在于人有这些“心”。
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算作是人。
在他看来,如果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舍弃了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绝不能说他本来就没有这些“善”的本性。
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后世称为“复性”。
如果反省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赋的道德观念,那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性善论的论证过程:1. 以“不忍人之心” 论“本心”,确立性善论。
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
孟子的性善论:养气养德
孟子的性善论:养气养德摘要:针对战国时期关于人性问题的诸多争论,孟子独辟蹊径,提出性善论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善是内在于人的自觉心的,是先天赋予的,是先验的。
性善即是实现价值之能力内在于性之实质中,孟子通过四端说,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来阐述仁、义、礼、智,从而进一步说明性善这一观点。
并由性善出发,提出养气、成德,提倡要注重人格修养。
关键词:性善;四端说;养气;成德一、前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杨朱的为我论和墨子的兼爱论大行于天下,儒学遭遇敌论之威胁。
因而孟子言仲尼之教,广为论辩,以折百家,保卫儒学。
而在百家争鸣之中,人性问题也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
孟子就此从仁出发,提出性善观点。
性善论的提出既有力驳斥了当时有关性善问题的其他观点,为儒学之振兴锦上添花,也对后世儒学传统,尤其是宋明理学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文化地位的影响,儒家思想亦成为中国正统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在人性善这一哲学命题中,不同的哲人有不同的观点。
但无论人性善或恶,其归属点都在于使人变善。
人性本善,则保持善;人性若恶,则去恶从善。
尤其在道德危机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从善变得尤为重要。
人之本质为善,因而我们要保持这种本性,有本性出发去行善,用性善去规范自身行为。
当人人都保持性善,由性善行仁义时,就是世风日上,社会道德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优越性,成为稳固社会之基石。
二、性善价值意识内在于自觉心(一)所谓性,在孟子指自觉心之特性讲。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这学期上了这门叫“先秦诸子导读”的课,通过对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的学习,他们的思想对我在修身养性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有益的启示。
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下我对孟子的性善修养的认识。
我将按照存心、养心、尽心三方面来理解孟子的性善修养。
一、存心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如何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善心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存心”,存心的意思就是保持自己的善心。
孟子认为,能否保持自己的善心,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孟子的这句话我认为说的非常对,可以说善心就是一个分割点,具有善心了,就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没有了善心,就加入了小人的行列,可以说保持善心对我们人生非常重要。
其实,“性善”的首要条件就是有一颗善心,并且要把这一善心保持下去,就像《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样,人从出生开始都有一颗善心,但随着我们的成长能否保持这种善心,不被利益、名声、金钱所诱惑,不再这大千世界中所迷失是十分重要的。
人只有不断保持的保持这种善心,才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能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
二、养心养心就是不断培养自己的善心。
孟子说过“养心莫过于寡欲”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修养品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减少欲望。
我认为养心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说实话,当今社会我们作为一个人不可能一点欲望都没有,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面对的机会、诱惑太多,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来如何养心的呢?其实“养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今天你不随意乱扔废纸,明天不乱扔果皮,后天不乱扔空水瓶,以此类推,久而久之,你就不会在乱扔垃圾,你就是一个环保的人。
养心也一样,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善”的层次,今天可以做半件好事,少百分一直的欲望,明天做一件好事,少百分之二的欲望和杂念,时间长了,我们的内心欲望、杂念就会不断地减少,从而让善心占据我们心中更大的位置,也就达到了“养心”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性善说
[摘要]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
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在其性善说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他王道的仁政思想。
[关键字]孟子性善说存心养性
素有“亚圣”之称的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他是战国中期儒学的代表人,一生中游历数国传播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宋代以后人们常常把孟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就是性善说。
在《孟子·告子》篇中有很多孟子与告子的争论,告子认为“生之谓性”,认为性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东西,就是一种本能地体现,没有善和不善的区别,“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上》)孟子反驳他说,水确实是不分东西,但是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就好像水总是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的,就如同水没有不向下流的道理是一样的。
孟子所崇尚的性善,并不是说每个人一存在就是一个道德体质很完备的善良的人,就已经完全的知晓仁义忠恕之道,而是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在其本性里就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在这里,他所说的性善的“性”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而是区别于动物的只有人才具有的一种性,他认为人和动物所相同的一些本性是不能看作为“性”的,而孟子意义的“性”则是生而向善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即所谓四端,而这就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反映,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说每个人既然一生下来就有了善的因素,如果好好的顺应发展就都可以达到一个圣人的标准。
那么,既然人人皆可为尧舜,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的人没有成为圣人反而变成了恶人呢?
曾经公都子问于孟子,说听别人讲人性是可以善也可以变得不善的,例如文王和武王统治了天下,百姓就都很和善团结,然而幽王厉王这样的君主得了天下后,百姓就都很偏向凶残,这和您所说的人天性善良不是很矛盾吗?孟子这样回答了学生的疑问,他说人的性情的确是天性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这些就是常说的仁义礼智,他们都不是外界所赋予的,而是人生而就有的,至于有的人会变得不善,不是天性的过错,而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即“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还有一句著名的话:”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
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认为,社会环境才会导致人产生种种作恶行为。
孟子以牛山为例,说曾经有座牛山树木非常的繁茂,因为处在大都市的郊外,但是如果人们经常用刀斧砍伐它而不加爱护,那么它还能保持繁茂吗?虽然山上的树木日夜都在生长,但是还是有牛羊不停的到那里放牧,因此再繁茂的山都会变成光秃秃的了,人们见到这座山光秃秃的,就因此说牛山是一座秃山,这难道就是牛山的本性吗?就像人也是一样,发生许多的事情将他搅乱,迷乱他的心智,动摇他的本性,使他日夜滋长的善心都不得以保存下来,人们看到他像个禽兽一样就以为他不曾有过善良的天性,这难道就是他本来的天性吗?所以孟子说,善是人本来所固有的秉性,但是总是被外界的事情所迷乱破坏,在物欲的诱惑下人就会丧失理性道德误入歧途,恶之所以产生,即“不能尽其才”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孟子在强调性善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道德修养。
因为人生而就有的四个善端必须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扩充,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
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尽心》)。
孟子认为既然人生而就是善的,那么在修养心性的路途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这份善心,也就是“存其心”,但是这只是保证了人心向善的可能性,还不能肯定地说这就已经是善,要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发展完善并且实践这种善,这就是所谓的“养其性”。
这一个“养”字,就涵盖了人格自我完善的所有过程。
孟子追求仁义忠恕之道,认为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只要有仁义之心,那么一切道德价值标准都不会失衡,孟子曾说,生死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掌握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得到的话,宁愿“舍生取义”。
可见孟子看待仁义的重要性,因为这也是人心向善的根本。
同时孟子又说,“养气尚志”,在这里强调的是道德实践的自觉和自愿。
所谓“养气”就是养“浩然正气”,人所有行动的动力都是源自自己内心的意志,所以要想约束自己的行为就首先要磨练自己的意志,使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行为规范,自觉的批判错误的观念和价值观,以正确的道德取向约束自己的行为。
孟子所说的这种自觉和自愿就是良心。
良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据和基础,只有有了良心,做事情懂得扪心自问心无愧作,才会从内心自觉地达到仁义的性善,而这种良心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前面提到的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
这些过程都是“存心养性”地体现。
只要依此做到了这些,这个人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就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就是一个有道德准则的人。
孟子所教述的就是如何使一个人成为一个道义上完美的人,一个仁义的善人,一个圣人。
孟子在自己的意识里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社会图景,众民爱好美德,在这样的基础上,他推出了自己的王道社会主义的理想,统治者施与仁政,每个人都懂得推己及人,君主也不例外,君王“于民同乐”。
孟子认为,君王的仁政无异于人本性善,,因为君王也一定有恻隐之心,在《梁惠王》中,孟子论述到,君主看到一头要被宰杀的小牛都会有不忍之心,命令用羊去替换它,又怎么会对自己的百姓不施加仁爱凶暴滥杀呢?孟子以此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推行自己的王
道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也给开明君主提供了治国安民的理想,这种思想不乏理想主义色彩。
这些都是以性善说为基础的,也以此衍生了许多他的言论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2005年4月第一版
[2]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2003年4月第一版
[3]中国古代哲学史论,李振纲,2004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