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
大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义和重要性
大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义和重要性
大学生发展自我并完善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他们实现人生目标和个人价值。
以下是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意义和重要性:
1. 帮助个人实现目标: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有助于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自己的目标,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2. 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发展自我和完成自我有助于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3. 增强适应和应对能力:在发展自我和完成自我过程中,个人需要学会适应和应对不同情况,这有助于提高其适应和应对能力。
4. 提高人际关系能力:自我发展和完善也需要个人在不同的社交场合发挥自我,积极关注他人的感受,这有利于提高其人际关系能力。
5. 增强综合素质:自我发展和完善需要个人全面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这有利于增强其综合素质。
总之,大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意义和重要性是非常显著的,这有助于他们成为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价值的人。
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
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一、自我意识得涵义早在古希腊时期,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您自己”得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得觉醒,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开始将目光从神得光彩投身人类自身。
自我意识——就就是对“自我得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得认知。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得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得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得认识。
这种认识就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得,就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得心理系统。
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与自我控制。
自我认知——“我就是一个什么样得人?”自我评价——“我很棒”自我控制——“我该有所改变啦”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评价自己与控制自己,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那么她得人生将会快乐而充实。
二、自我意识得内容从自我本身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一)、知、情、意1、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等。
自我认知——“我就是一个什么样得人”自我认知还包含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得冲突。
特别就是青年大学生,她们得理想自我一般都比较完美高于现实自我,在实际中就会出现对现实自我得不满意表现出自卑甚至自弃。
大学生得自我认知以真实自我为轴心上下摆动,当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便显示出自负得一面;而当遇到挫折时,学生便表示出自卑得否定性评价,这都就是大学生自我认知中客观存在得。
进行客观、正确得自我评价就是一个复杂、毕生得,人得自我发展也就是一个连续得终生得过程中,对自我得认识将就是人类永恒得话题。
“认识您自己”也将就是一个终生课题。
2、自我评价: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得情绪体验,就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得。
自我评价——“我很棒”“我很差劲”主要集中在“能否悦纳自己”、“对自我就是否满意”等方面。
自我评价得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包括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
对自我认识不同产生不同得评价。
、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
、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通常是在大学期间经历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就特别重要。
首先,大学生需要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些特点贯穿着人生的始终。
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仔细思考自己的特点和能力,了解自己擅长的事情,并积极发掘自己的潜力,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考虑到大学生通常有着浓厚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创造性,主动学习、参与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与技巧将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大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是由自己的品德、能力、知识、成就和社会贡献等综合决定的。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为发掘自己的价值潜力而努力,不断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评价,全面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为自己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成就和价值。
最后,大学生还需要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观。
人生意义和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生命和行为的根本理解和态度。
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观,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解,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正确方向的选择。
大学生应该注重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态度,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注意尊重他人,多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积极参与公民教育,形成开放、包容、理性和务实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主动探索、积极实践、深度思考、不断提高。
只有通过这样的篇章,才能够切实体现出大学的价值并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育学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做; 10、自己充实闲暇时间,尽可能去做有益于自己的事。
教育学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 意识的完善
(二)自我评价偏高
1、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 有过之而无不及。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自 身的短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 好”、“我行,你不行”。
教育学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 意识的完善
自我评价偏低的原因
• 1、过强的自尊心 • 2、自我期望水平偏高 • 3、适应能力差 • 4、认知偏差 • 5、环境与生活境遇因素
教育学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 意识的完善
【自卑的主要表现】
• 自我评价低 • 超概括化和泛化 • 过分敏感、多疑 • 消极地看待问题,遇事习惯往坏处想 • 意志消沉 • 自我掩饰 • 不愿意改变,难以接受新事物
教育学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 意识的完善
• 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 我是否有价值? • 我为什么要活着? • 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 • 为什么人与人会有很大不同? • 为什么一个人会有大相径庭的表现? • 为什么我似乎根本不了解自己? • 为什么总不明晰自己是谁?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 面对着这些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不断追寻的问
教育学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 意识的完善
调适方法
1.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需要不断完善 2.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3.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
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教育学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 意识的完善
(三)自我中心
1、凡事从自我出发,只关心自己,遇事先替 自己打算,不顾忌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浅析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
浅析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摘要:人际交往是一种心理上的双向互动过程。
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彼此诉说各人的喜怒哀乐,增进相互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在此基础上,产生友爱互助、欢乐、依恋之情,满足其归属与安全的需要。
良性的人际关系将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我记得小时候我对自己的性格并没有怎么在意,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属于外向的那种类型。
到了初中以后,有同学偶尔说起我比较内向,应该多接触别人,多和其他人交流,这样对自己才更好。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但由于南阳的救教育和老师的教学方法等原因,我一直很少有机会来锻炼自己,使得自己越来越内向,就像许多人所说的越来越羞涩了。
到了大学,我知道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是我们进入社会的前奏,有必要开始多参加活动或是组织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了,但已经到了大二了,我发现收效甚微。
有次和同学闲谈,他推荐我学习大学生人际交往这门课程,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修了这门课。
张老师是一位诙谐幽默的人,从他的身上我学得很多东西,有些我甚至想都没想。
他从来都不拘泥于呆板的课堂教学,而是采用互动的形式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学到了人际交往的能力,还组织了许多对我们有益的游戏。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游戏是与他对视,我性格有点内向,与别人说话的时候很不习惯看着别人的眼睛,哪怕是自己很熟悉的朋友。
在游戏中,我们有机会和一些不认识的人对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从其他人的眼中得知许多东西,了解别人的一些想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别人交流。
我即使知道这样,也很努力地让自己去做,但却发现真的很难很自然地与别人对视,在与别人对视的过程中总是不经意地移开自己的视线。
后来我知道,其实,不敢与别人对视是因为害怕别人看懂自己的心理,怕别人知道或者误解自己所想的事情,进而担心别人会评价自己,否定自己。
越是这么想就越会感到紧张,越是不敢进行眼睛的交流。
当对方感觉到你总是躲躲闪闪,不能坦诚以待的时候,自然也会对你关闭心灵的大门。
浅谈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
浅谈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摘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其我意识的重要发展时期。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也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矛盾冲突,要特别的注重内心的活动状态并及时调整一些不良状况,掌握一些调适策略,使自我意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自我意识;大学生;发展过程及特点;矛盾冲突;调适与培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里有一个著名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这说明自我的探索的问题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研究。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在整个人格结构之中,其最核心的部分是自我意识。
(《人格理论》)同时,他还认为自我意识也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以及个体的整个行为风格有着重要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将“自我”理解为“I(主体)与me(客体)”作为主体的我随时随地根据社会规范而实现对客体的我的调节,me一般为I的命令与态度马首是瞻,进而促进自我与社会的要求相符。
I与me两个方面往往通过社会的不断交往而明确与分化。
综上所述,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意识,可以被基本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3个主要过程。
从整体上来看,自我意识的核心为自我认知。
直接决定着自我控制的内容。
而自我体验则是基于自我认知。
自我控制受自我的评价的影响颇深。
其对于自我体验、自我认知都具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可以看到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三者直接影响到完整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在大学时期呈现迅速发展并日臻成熟。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加强大学生健康发展以及自我意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由个性逐渐发展到社会化的结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
1.生理的自我阶段这一阶段的自我意识是以身体需要为基础的,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发育,阅历提高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大学生形成“成人化”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完善
1 自我意识的概念
早 在 古 希 腊 时 期 , 人 苏 格 拉 底 就 提 哲 出 了 “ 识 你 自己 ” 口号 , 标 志 着 人 类 认 的 这 自我意 识 的 觉 醒 , 人类 开 始 关 注 现 实 人 生 , 将 目光 从 神 的 光 彩 投 身人 类 自身 。 后 , 此 法
科 教 论 坛
r o Hr — v l e l m a : d o tn a
பைடு நூலகம்
大 学 生 自我 意识 的 发 展 特 点 及 完善
张 曼
( 阳师 范学 院文学 与传媒 学 院 河南洛 阳 洛
410 ) 7 0 0
摘 要: 青年期是个体 自我意识迅速 发展并趋 于成熟的重 要阶段 , 建立客观清 晰的 自我意 识对个体 的心理健康 生发展至关重要 ,了解 终 大 学 生 自我 意 识 的 现 状 及 特 点 井 引 导 其 树 立 健 康 的 自我 意 识 对 促 进 大 学 生 自我 完 善 和 心 理 健 康 具 有 重 要 意 艾 。 关键 词 :自我 意识 大 学生 中图分 类号 : 4 G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3 9 9 ( 0 2 0 ( ) 0 9 0 1 7 — 7 5 2 l ) 6 b一 1 — 2 6 0
国哲 学 家 笛 卡 尔 最先 使 用 了 “ 自我 意 识 ” 这 观 察 、 自我 感觉 、 自我 评 价 等 。
一
步 , 发 向上 , 奋 但差 距 过 大 则 有 可 能 引起 自 身 ” 精 辟 论 断 , 示 了对 自我 意 识 的 发 现 是 自我 意 识 在 情 绪 、 感 上 的表 现 。 的 揭 情 自我 认 我 意 识 的 分 裂 , 致 个 体 不 能 积 极 悦 纳 现 导
大学生完善自我
大学生完善自我一、高校生如何完善自我?每个人都盼望有个比较完善的自我意识。
那么,如何将自身的认知机构调整到最正确状态,将自我意识更加完善呢?高校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要正确地实事求是地接纳自己。
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与不完善的地方。
每个人的容貌、体型、生理特点以及父母的职业、身世地位等家庭与社会背景是无法选择的,甚至是很难转变的。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进展和前途,也不总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把握和决断。
因此,人首先要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不必为遇到了不好的际遇而垂头丧气;其次要相信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二,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对高校生期望过高,对自己技能估量过高,往往使一些同学带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步入高校。
当现实与幻想、抱负的天平发生倾斜时,一些同学的心理失去平衡。
这种由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高期望的损毁带来的不健康心理,延长了很多同学的适应期,有的甚至因此造成了某些心理障碍。
一个人应当有抱负,但千万不能抛弃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事实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事实证明,期望值是一个相对值,对自己和环境的期望要适合自己的技能及环境的客观状况。
过高地期盼自己,不切实际苛求环境,都会损害自己,造成绝望乃至无望,这就要求高校生需要确立合理的需要和抱负,把抱负和要求定在自己技能所及的范围。
一个人的技能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进展共同决断的。
每个人的技能都有肯定限度,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高校生应当对自己的技能作出客观的评价,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付出最大的努力,但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第三,对他人不要苛求。
很多人把盼望寄予在他人身上,假设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觉大失所望。
事实上,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身的性格与特点,强人所难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方面的错误。
他人是无法根据你的个人意愿来行事处世的。
这就要求高校生在学习、生活、交友过程中正确把握自己,既不要强求自己,也不能苛求他人,更不能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自己行为的准那么。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探析-精品作文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探析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世界观问题、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等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大学生又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年心理上还残留有“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等特征。
他们初入大学,面临学习、生活的重大转折,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困扰。
因此,分析和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努力探索在社会转型期开展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分化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形式。
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由三个系统组成,一是自我调节系统,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四部分。
二是自我意识的动力和导向系统,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三是自我意识的功能系统,包括气质、性格、态度、意志、情感、能力、理智等。
这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其人格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自我意识具有两种功能:一是驱动和激励功能,能使人自尊、自信、自强、奋斗不息、追求卓越;二是调节控制功能,能使学生自察、自省、自律、自爱,不断修正、升华自己,使自己逐渐趋于完善。
所谓自我意识的分化,是指把自我分成观察者的自我与被观察者的自我。
一般来说,前者是“理想的自我”,后者是“现实的自我”。
其具体表现则因人而异。
一年级大学生在入学前就已进入了青春期,随着成人感的增强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注意的中心已由外及内,自我探索成为主要的关注范围,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分化。
进入大学后,由于社会地位和社会期待的提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进一步加剧。
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现状分析
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现状分析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正处在成熟和完善阶段,其功能和作用的显现正处在调整时期[1],因此,培养和塑造健康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是大学教育义不容辞而又非常必要的现实任务,也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应该注意发展提高的要求。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自我意识不是生而就有的,而是伴随生理成长和社会化进程而不断绽现的过程,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最高级形式,它不是单一的心理品质,而是认识、情感、意志的融合体,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
大学生时期正是自我意识发展成熟的最关键时期。
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发展到了新阶段,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统一和转化的过程。
那种少年时代眼朝外,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特点,这时已转向内部认识自己。
当目光朝向自己内部时,原来完整的自我意识就一分为二:一个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即理想的自我;一个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我现在是怎样一个人?)--即现实的自我。
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过程。
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础。
当代大学生是富于理想的,自我期望值也较高。
当他们在详细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时,不情愿地看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而这差距又不是一时半刻能消除的,因而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
他们常常感到焦虑、苦恼、失望或无能为力。
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自我诉求,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
1、指导学生体验真正的自尊感。
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问题
论当代⼤学⽣⾃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问题⼼理学与⽣活期末论⽂论⼤学⽣⾃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问题刘⼼悦5091209077【关键词】⼤学⽣⾃我意识⾃我冲突⾃我调适【引⾔】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我意识是⼈格发展的核⼼要素,⽽青年期是⾃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
⼤学时代处于青年中期,在这⼀阶段,告别中学⽣涯的⼤学⽣开始把关注的重点由⾼考转向⾃我,主动探索并体验⾃⼰的内⼼世界,⾃我意识在逐步成熟。
研究表明,⼤学⽣⾃我意识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分化→⽭盾→统⼀。
随着⽣活环境、学习要求的变化和意识⽔平的发展,⼤学⽣在⾃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我的接纳与排斥、⾃我的肯定与否定等上下震荡的复杂情感体验,许多⼼理问题随之出现并影响着⼤学⽣的学习、⽣活以及⾝⼼健康。
作为正在亲⾝感受上述情感体验的⼤⼀学⽣,我想就⼤学⽣在⾃我意识分化期和⽭盾期⾯临的问题进⾏⼀定的总结和分析,希望通过研究和思考,我能正视这⼀年来的⼼理变化,并学会⼀些基本的⼼理技能。
⼀、⾃我意识分化和⽭盾的表现1.⾃我意识分化的表现当⾃我意识明显分化的时候,⼤学⽣开始主动、迅速地关注⾃⼰的⼼理活动和⾏为举⽌,对物质⾃我、⼼理⾃我、社会⾃我的细微变化⼗分敏感,⾃我思考和⾃我反省开始增多,“我应该怎样做”、“我是什么样的⼈”、“怎样⽣活才最有意义”等是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认识在各种丰富的体验和思考中不断加深。
由于⾃我认识是指个体对⾃⼰⾝体、⾏为、⼼理等各⽅⾯特征的主观认识,是⾃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意识分化将引起⾃我概念的修正和完善。
2.⾃我意识⽭盾的表现⾃我意识的明显分化使⼤学⽣开始注意到过去未曾注意的许多有关“⾃我”的细节,这种发现给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但也同时让他们发现主观⾃我与他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由此引发⾃我⽭盾的凸显。
有⾃我意识分化引发的⽭盾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①主观⾃我与他观⾃我的落差作为同龄⼈中有资格接受⾼等教育的⼈,⼤学⽣对⾃⼰有着相对积极地评价,但由于⼤学之前未有深⼊的思考和丰富的体验,他们对⾃⼰的看法并不完整,评价也不够客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意味着他们学业的提升和知识的积累,更是他们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的时期。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情感、自我态度和自我评价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成长与完善,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体现在对自我认识的深化和完善上。
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面,他们往往只了解自己的一些外在特征和性格特点,而在大学期间,通过学习、实践和社会交往,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潜在能力,进而不断完善自我认识的结构和内容。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劣势,并逐渐形成对自己的清晰认知,这种自我认识的成长和完善,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追求。
其次,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还体现在自我情感的调适和升华上。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情感波动较为频繁的时期,他们可能会因为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未来规划等问题而产生情感上的困扰和挣扎。
然而,通过与同学、老师和家人的沟通交流,大学生逐渐学会了调适自己的情感,更加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情感需求,培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在情感的升华过程中,大学生逐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学会宽容和包容自己,从而培养出一种健康、积极的自我情感,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
此外,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还表现在自我态度的塑造和明确上。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抉择,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准确把握每一个决定的方向和意义。
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大学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核心价值观,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自我态度。
他们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坚定前行,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种自我态度的塑造和明确,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内在支撑和前行动力。
最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还体现在自我评价的客观和全面上。
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
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一、自我意识的涵义早在古希腊时期,哲人苏格拉底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这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人生,开始将目光从神的光彩投身人类自身。
自我意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评价——“我很棒”自我控制——“我该有所改变啦”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评价自己和控制自己,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快乐而充实。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从自我本身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一)、知、情、意1、自我认知: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印象等。
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认知还包含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
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他们的理想自我一般都比较完美高于现实自我,在实际中就会出现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意表现出自卑甚至自弃。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以真实自我为轴心上下摆动,当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时,便显示出自负的一面;而当遇到挫折时,学生便表示出自卑的否定性评价,这都是大学生自我认知中客观存在的。
进行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是一个复杂、毕生的,人的自我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终生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认识将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认识你自己”也将是一个终生课题。
2、自我评价: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
自我评价——“我很棒”“我很差劲”主要集中在“能否悦纳自己”、“对自我是否满意”等方面。
自我评价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包括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
对自我认识不同产生不同的评价。
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
浅析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精品教育文档
浅析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一种知觉和主观的评价,包括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个性特点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认知、感受、评价和调控。
这些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同时,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者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三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
二、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征大学生这一阶段基本处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时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并且迅速发展,自我矛盾开始出现当代大学生在少年期及青年期已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心理活动,开始关注自己的个性发展,但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向而又未真正成熟的发展阶段,并受到各方面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影响,因而,他们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自我矛盾。
2.自我意识不稳定,波动较大青年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无法形成自我概念,从而引起自我情感急剧波动,导致青年一时难以接纳自我,悦纳自我。
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虽然丰富、深刻,但两极性明显。
当他们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时;当他们的言行举止被别人接纳时,就会表现出愉快、喜悦等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体验,当他们受到挫折、批评时,就会产生低沉、忧郁等消极的否定的情感体验。
3.自我意识的矛盾转化不断进行,且渐趋稳定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
( 1)自我意识更具主动性。
大学生从收到入学通知书的时候起,便初步意识到自己进入了向着社会智力型劳动者过渡的时期。
新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及发展前景激励着他们向更具知识和专业的广阔领域延伸。
( 2)自我评价更具客观性。
多数大学生比较善于根据社会和集体关于思想行为的要求及舆论,参照自己从各方面所接触到的各种思想与行为进行判断思考,从而客观分析并评价自己。
( 3)在自我体验方面,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大学生群体中凸显出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进而维护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过度自我接受。
自我接受是指自己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才能和局限、长处和短处都能客观评价并坦然接受,不会过多地抱怨和谴责自己。
对自我的接受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
过度的自我接受是有些自我扩张的人,片面认识自己,高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肯定评价往往不切实际。
过度自我接受的人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过高的自我评价容易滋生骄傲心理,对自己易提出过高要求,往往因不切实际的目标而以失败告终。
2、缺乏自我接受。
缺乏自我接受会导致自卑感及从众心理。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一种自我否定的情感,即对自己缺乏信心、缺乏独立主见,遇事从众,其结果捍卫的是虚假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自我。
当一个人的自尊得不到满足,又不能合理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
产生自卑心理后,大学生往往怀疑自己的能力,怯于与人交往,甚至还会封闭自己,即使原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此时也会由于没有信心而主动放弃。
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在群体舆论的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为。
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独立能力差、无主见,甘当配角,缺乏独立意识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缺少独当一面的勇气。
大学生若从众心理过强,便会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导致自我意志薄弱。
3、盲目心理和消极懒惰。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偏差就是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评价,从而导致盲目心理,过度培养自己的兴趣,过多地尝试新鲜事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自我意识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许多困扰和挑战,因此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们认识自我的能力,也是认识和理解他人的基础。
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涉及到个人价值观、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自我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建构的阶段,通过了解自己的意愿、兴趣和追求,他们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职业和生活方式。
其次,自我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意识地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需求,可以增强大学生和他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
此外,自我意识还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呢?首先,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实习或志愿者工作等方式,亲身体验并了解不同领域的工作和生活,进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另外,大学生可以借助一些自我评估工具,如性格测试、能力测试等,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其次,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大学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他人,提供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系统,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及时支持,解决他们在自我意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另外,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是培养自我意识的重要手段。
大学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从而不断探索和发展自我。
此外,大学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运动会、社团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我意识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三)自我控制的偏差:自暴自弃与过分依赖、逆反行为 困难、挫折 → 缺乏信心 → 过分依赖、自甘堕落 过分的独立向→逆反
“不想长大的我”
郑某,女,19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从小未离开过家门,上大学是 第一次离开父母。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甚是兴奋和激动,慢慢地, 内心又充满了紧张和惶恐,她实在无法想象离开父母的情形。在父母的 陪伴下,她来到学校,父母替她拎包、领饭卡、交学费、办理手续、整 理行李、铺床等,几乎所有都替她做好了。父母临走时,她还是哭个不 停,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同学虽然都很友好,但她还是很难过,她什么 也不会做,洗衣粉、叠被子、买饭等都让她烦躁不安。她对任何活动都 不感兴趣,时常想念家人,怀念中学时光,每次和父母通话都哭个不停 ,她时常想:“自己要是永远都长不大该多好呀,一切都由父母来做, 什么也不用操心。”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
自我意识的偏差是指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方面 出现的偏差。
自我体验消极 化、情绪化
不能正确地认 识自我
自我调控缺乏 或者极端化
大学生自我意 识的偏差
(一)自我认识的偏差: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
看重“自省”→ 自我中心
强烈的自我为中心容易使大学生过度关注自己,不能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往往形成极端 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他们做事情总认为人人应该为我服务,而缺乏我为人人服 务的意识,不会感谢,不知感恩。
库利指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 都能照折射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镜中我”的形象包括: 1. 他人对于“我”而言是一面镜子,反映着 “我”自身;(“爬烟囱的故事”) 2. “我”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也就是他人对 “我”的评价; 3. “我”对上述两者的主体感受——自尊与自 卑等。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一篇: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
这个过程表现为:大学生能以更为客观的眼光和更清晰的标准不断观察自己,更主动细致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着更为复杂的自我沉思、自我反省等内心认识活动,并更理智地进行自我控制,同时带来诸如喜悦、激动、焦虑、失望等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识的迫切性、主动性、自觉性,与大学生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对自身责任的认识有关。
大学和中学相比,带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随着社会的各种媒介对当前社会形势的介绍以及大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进行服务咨询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以及素质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
大学生也明确意识到,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校做好提前准备,这使大学生迫切要求进一步认识自我,找出自己现状与将来职业要求的差距,这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也是大学生胜任未来社会角色的必然要求。
第二篇: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机械学院 BJ1113 丘国维现如今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主体意识基本成熟,自立感强烈;自我意识系统地分化为“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未来感强烈,有了新的发展动力;人生问题经常映入自我意识,特别关心自己的人生价值,初步形成人生观;自我意识结构逐步完善,但某些心理成分发展水平不平衡。
针对上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注意找准“矛盾点”;寻求“共同点”;守好“限制点”;填补“空白点”,力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体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大学阶段是人修炼个性、完善自我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才能不断积极主动地改造自身的主观因素,不断地完善自己。
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首先要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总结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
总结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篇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不足与完善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步入为大众化,我国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慢慢显现出来。
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心理承受力、家庭经济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处于困境的高校学生群体,该群体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必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及高校自身的发展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继而对社会的稳定也将产生影响。
大学生的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接受、自我认同方面的问题。
在目前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无法学习到全面、客观、积极的自我评价方法,因而很难达到自我的统合。
因此,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至关重要。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与其它阶段不同的独特的特征,是自我意识发展较为特殊的一个阶段。
其主要表现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自负与自卑的冲突、积极自我与消极自我的冲突、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与片面性、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不足。
关键词:意识发展的矛盾,成因,完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自我意识中常见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合理的差距能够使人不断进步、奋发有为,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则有可能引起自我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2)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渴望着爱与友谊,渴望着交往与分享,渴望着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希望成为群体中受尊敬与欢迎的人;然而另一方面,大学生总是不经意地将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与同学有意无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存在着戒备心理,不能完全敞开心扉交流。
这也是大学生常常感到的“交往不如中学那么自如真诚”的原因所在。
(3)理智与情感的冲突大学生情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两极分化,或高或低,波动性大,易冲动,不易控制。
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与发展
and
features of its process
and
further giving
a
conclusion of
a
number of issues in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self-consciousness.In the first part,the paper tells the general problems of self二consciousness.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later discussion.It alSO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
a
and
personality,is and
behaviors.Part
high—level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system,regulating one’S psychology II,Part III and Part IV,the center of the Paper,tlley respectively discuss
Y
1407740
;徽:墨
:“’美笋29
⑨
东耻峄瑶出季
硕士学位论文
诗大掌生自蠹意识的兜暮与l晨
OntheDevelopment andImprovementof College students’Self-consciousne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摘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其我意识的重要发展时期。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也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矛盾冲突,要特别的注重内心的活动状态并及时调整一些不良状况,掌握一些调适策略,使自我意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自我意识;大学生;发展过程及特点;矛盾冲突;调适与培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里有一个著名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这说明自我的探索的问题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研究。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在整个人格结构之中,其最核心的部分是自我意识。
(《人格理论》)同时,他还认为自我意识也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以及个体的整个行为风格有着重要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将“自我”理解为“I(主体)与me(客体)”作为主体的我随时随地根据社会规范而实现对客体的我的调节,me一般为I的命令与态度马首是瞻,进而促进自我与社会的要求相符。
I与me两个方面往往通过社会的不断交往而明确与分化。
综上所述,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意识,可以被基本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3个主要过程。
从整体上来看,自我意识的核心为自我认知。
直接决定着自我控制的内容。
而自我体验则是基于自我认知。
自我控制受自我的评价的影响颇深。
其对于自我体验、自我认知都具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可以看到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三者直接影响到完整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在大学时期呈现迅速发展并日臻成熟。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加强大学生健康发展以及自我意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由个性逐渐发展到社会化的结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
1.生理的自我阶段这一阶段的自我意识是以身体需要为基础的,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发育,阅历提高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大学生形成“成人化”的自我意识。
因此,大学生对自己的容貌身材等一些外形特征开始更多关注,并努力补给一些缺陷。
2.社会的自我阶段大学生在高校中积极开展、参与的各种社会化活动是大学生建立自我意识、实现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使大学生自觉形成了“我是活动中的一分子”的观念。
参加活动、服务同学、遵守校规校纪等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大学生社会义务实现,同时也督促了责任意识的形成。
通过社团活动,参与比赛等,大学生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性格行为习惯、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等)和知识储备等内在因素。
大学生在通过参与社会化活动不断增强自我意识的同时,也有部分大学生存在盲目的自负行为,天真武断的判断性,甚至是轻率的反抗性。
3.心理的自我阶段进入大学阶段,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盛,性生理方面日趋成熟,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使大学生个体在心理、情绪、思维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地变化,这使得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趋于主观化,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
进入大三、大四阶段,大学生会从世界和社会角度对自己所处的地位进行探讨,为自己寻找到合适位置,探讨自己有意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整个心理自我阶段之中,大学的整体心理水平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逐渐改变。
因此,与一般青年相比,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人格的成长,更注重自我探索,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有自己的特点。
1.自我意识方面自我认意识的增强在大学期间尤为明显,但大学生自我认识也存在偏差。
自我意识的起点应从自我认知开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高中生自我意识更加自觉和主动,大学生不仅主动地通过把自己和周围事物进行比较来认识自己,同时努力地将社会期望转化为自我品质。
虽然,此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于完善,但他们又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影响,心理成熟并未完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和多元化的人生观不断冲突,大学生对自我认识往往会受到个体经历、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以及教育程度等等局限。
同时,有些大学生由于过于注重内省而直接导致了其“自我为中心”。
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之下,许多大学生还突出表现为失去自我,过于从众。
2.大学生体验方面第一,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丰富但易波动。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
在自我认知上,进而反映出个体对于自己所特有的态度与认知。
大学生有着比较丰富的自我情感体验。
一般来说,男女生在自我体验方面比较,男生更有信心,但是,由于涉世不深,往往容易急躁。
从女生的整体特征来看,女生则表现出其内心往往舒畅、热情,但是,却多容易“忧愁”。
在青年中期的发展过程之中,自我的整体体验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形式。
例如,当部分学生特别高兴时则会积极肯定其自我体验,甚至会达到忘乎所以。
与之相反,则会自我否定与过度自卑和自负等,极不稳定。
第二,大学生自我情感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过渡。
进入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从内心讲是非常愿意与更多的人进行交往、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但是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了父母的直接关爱,产生了一种莫名孤独感,不愿参与复杂烦乱的人际关系当中,不愿与人交流沟通。
但是,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中,要想封闭自己是不可能的,大学生情感必然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其主要表现:一是认同感的寻求,力求从自己对他人的态度来认知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二是在社会现实交往中,尽可能扩大自我开放的程度。
3.自我控制方面第一,自我控制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大学生独立性的发展是自我控制主动性增强体现,大学生已经逐渐的意识到自己是个有独立性的人,大学生对自己的控制方式逐步从外部控制转变为内部控制都是在独立性意识下促使的,即心理变化为自己主动掌握。
因此,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独立性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行动不需要依赖他人;在主客观的关系中,独立性又表现为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并富有不断创新的意识;在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中,独立自主精神总是把目标指向未来,按照未来的理想生活和社会的需要去塑造自己。
总地来说,现在大学生基本上克服了由家长、老师和长辈帮助规划的被动情况下才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人格理想,而向主要依靠自己的想法来主动规划进行转变。
第二,自我控制的社会性日益明显。
一方面大学生爱好广泛,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来满足他们自己的主观需要,喜欢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活动、比赛等;另一方面,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提出的不同要求和高度的期望,以及择业、就业现实的严峻性,都迫使大学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致使大学生主观自我向客观自我倾斜,只能按照社会标准、社会期望和社会条件来规划自己的未来,比如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们有时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填写的,大都参有家长的期盼社会择业趋向等成分。
虽然大学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明显提高,但他们也易陷入逆反、盲从和懒惰等意志发展的误区。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矛盾冲突个人主观和客观显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它是主观内省和客观现实反映的有机统一。
然而,在复杂多变形势严峻的社会影响下,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自省,就及容易出现偏差,引发以下几方面的矛盾冲突。
理想我是虚拟的,是自己按照期待的未来形象,在头脑中塑造出来的自我的形象,是自我、他人的综合体,虚拟出的最令自己向往的“我”;现实我则是真实的,是通过个人的实践而反映到自己头脑中的真实的自我形象,是综合了自我、他人评价后的现在的我。
在有意识无意识中个体总是将理想自我的形象和现实我的形象加以对照比较,一旦发生自我形象不一致时,就会产生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
现实我与理想我总是不一致的,二者之间总是有着距离,进而导致了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冲突。
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在处理问题时考虑不够全面,参加政治活动经验少,经济不够独立,在心理上存在依赖性,无法真正做到人格上的独立。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自由、民主、平等、自信等观念的不断增强,大学生这种独立意识本来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部分大学生为达目地、为追求自我发展不讲原则、不信权威、不择手段,助长了极端自由主义思想和超常的分散主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正确形成。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则必须了解整个社会。
从基础教育阶段来说,大部分学生忙于备考之中,迈入大学之后,由于所受约束不再有基础教育阶段那样严格,这直接催生了其交往的需要,进而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模拟成人社会的交往过程。
从相关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大学阶段,尤其是刚刚迈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具有着强烈的交往需要。
希望能够更好地将自己对于生活以及人生的基本看法与他人分享。
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又存在着自我闭锁的倾向。
例如,部分学生担心别人对于自己世界的窥视,进而不愿暴露。
这直接导致了其在与其他学生、老师进行交往时,往往会保持一定距离,交流需要与自我闭锁之间具有着较大的矛盾。
一般而言,刚刚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都具有着很强优越感和自尊心。
由于高考的成功,使其仍然处于家长、老师、同辈人的羡慕与嫉妒之中,此时他们会因此对于其能力、未来具有着强烈的自信心。
但是,在进入大学生的学习后,他们会逐渐发现,与其他学生相比较,例如,通过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比赛、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交往等)他们旁边有着更多的优秀同学,而这些优秀同学的能力与学识使部分学生感觉到在一个较短的时间之内不能超越,这使得部分大学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损,进而怀疑并否定自己。
很多学生表现出情绪不稳、过于自卑等等。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适及培养古语有“以铜为镜子,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从历史的经验以及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个体与个体之间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更好的认识自己。
通过他人来正确认识自己,进而有利于以内省的方式来更好地了解自己。
悦纳自我是指“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一切,不对自己提出苛刻非分的要求。
”大学在悦纳自我时须强化“三大理念”:一是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因此要对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尽快改进。
二是坚信“付出总有回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个体自信的增强。
三是正确地对待失败。
俗话有“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再站起来,要学会从失败中找到原因和经验,不要因为失败而失去信心。
对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虽个体思想占主导地位,但外界环境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防止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广泛宣传,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等,以唤醒大学生对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