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论诗》练习(附答案)
《夜雨寄北》试题及答案
《夜雨寄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夜雨寄北》的主题思想,以下哪项描述最为准确?A.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B. 诗歌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C.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渴望D. 诗歌讲述了诗人旅途中的奇遇答案:A2. 在“君问归期未有期”这句中,“君”字所蕴含的情感色彩是什么?A. 感激B. 怀疑C. 期待D. 无奈答案:C二、填空题1.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一首______诗,它通过______和______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答案:抒情,问答,想象2. 在诗中,“______夜雨涨秋池”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______。
答案:巴山,孤寂与愁绪三、实词虚词意义1. “君问归期未有期”中的“归期”是______词,在这里指的是______。
答案:实词,回家的具体日期2. “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何当”是______词,它在句中的意义是______。
答案:疑问代词,表示询问或不确定的时间四、句子翻译1. 请将“巴山夜雨涨秋池”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这句话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巴山地区连绵的夜雨使得秋天的池塘水位不断上升。
这句话象征着诗人内心因思念而波涛汹涌的情感。
五、内容理解概括1. 《夜雨寄北》这首诗的开头“君问归期未有期”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对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何影响?答案:这句开头设置了问答的形式,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奠定了全诗的思念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六、描写手法分析1. 在“何当共剪西窗烛”这句中,诗人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这种手法如何增强了诗句的情感表达?答案:诗人运用了设想未来场景的描写手法。
这种手法通过设想与亲友团聚的温馨场景,与当前的孤独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中对未来团聚的渴望和现实中的无奈。
七、人物环境分析1. 诗中的“君”这一角色,在诗中起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桥梁作用?答案:诗中的“君”代表了诗人思念的亲友,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交流对象。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文默写30题(二)(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默写30题(二)1.古诗文默写。
(1)《论语》中告诉我们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1)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3.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3)不应有恨,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李商隐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夜雨寄北》李商隐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
答案)
《夜雨寄北》阅读鉴赏题背诵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何时还家,我无法说准归期,巴山夜雨连绵,秋水涨满了池塘。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的西窗下一起剪烛长谈,再说起我独居巴山的客栈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时离愁别苦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相聚的欢乐的憧憬。
2.“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涨”字有何妙处?
“涨”字用字准确,富于动态感,即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在不眠之夜对亲友深重绵绵的愁思。
3. 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是虚写。
以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欢乐。
“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地描绘出一幅良宵美景图。
表达了作者渴望团聚的美好愿望。
4.“秋”字作用: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5.“何当”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体现了诗人急切的回家见妻子(或友人)的心情,突出今夜心境的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2020福建中考《夜雨寄北》鉴赏练习(带答案)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夫妻团聚的北方(长安)。
2、诗人为什么重复“巴山夜雨”?突出思亲念归,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妻子,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来。
3、“何当”照应上文的_归期字。
4、用简洁的话想像出“今夜”诗人在做什么。
给远方的妻子写信(君问归期未有期),思念远方的妻子。
5、本诗构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6、“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7、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8、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也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9、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
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10、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
11.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与友人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的感情。
夜雨寄北诗歌赏析练习题
夜雨寄北诗歌赏析练习题一、选择题A. 杜甫B. 李白C. 李商隐D. 王之涣2. 《夜雨寄北》这首诗的主题是:A. 思乡B. 思友C. 赏月D. 咏史A. 夜雨B. 寄北C. 巴山D. 秋池二、填空题1. 《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询问归期的______之情。
2. 诗中的“______涨秋池”形象地描绘了夜雨的景象。
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______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时光的期盼。
三、判断题1. 《夜雨寄北》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南方游历时所作。
(√/×)2. 诗中的“巴山夜雨”是指四川地区的夜雨。
(√/×)3. 《夜雨寄北》与《夜泊牛渚怀古》是同一首诗。
(√/×)四、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夜雨寄北》这首诗的意境。
2. 诗中的“巴山夜雨”意象有何独特之处?3. 请阐述《夜雨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诗歌鉴赏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请分析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的妙处。
2. 诗中的“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诗人在诗末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六、对比分析题1. 将《夜雨寄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的异同。
2. 请对比《夜雨寄北》和《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中的“夜雨”意象,谈谈你的理解。
七、改写题1. 请将《夜雨寄北》改写为一封信,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以现代诗的形式,重新创作《夜雨寄北》这首诗。
八、联想与想象题1. 请根据《夜雨寄北》这首诗的内容,描绘一幅夜雨寄北的画面。
2. 假设你是诗人李商隐的朋友,收到这首诗后,你会如何回复?九、综合运用题1. 结合《夜雨寄北》这首诗,谈谈你对李商隐诗歌风格的认识。
2. 请以《夜雨寄北》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十、文学常识题1.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有何特点?2. 《夜雨寄北》属于哪一类诗歌?请简要介绍该类诗歌的特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夜雨寄北》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夜雨寄北》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答案:B解析:分析:B项是对眼前环境的书写。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2.对本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第一句中的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由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答案:D解析:分析:D项这样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分析。
3.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
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
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答案:D解析:分析: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这样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
4.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夜雨寄北》练习题及答案
《夜雨寄北》李商隐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的愁苦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二、赏析选择题: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解析】D最后两句是想象,是虚写。
2、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解析】B第二句是真实的景象,是实写。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夜雨寄北》练习题及答案
夜雨寄北》练习题及答案
改写】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的一首诗,通过诗人与友人的问答,表达了他羁旅他乡的愁苦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理解性默写】
1、诗中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团聚、剪烛夜话的欢快场景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2、诗中融入诗人抑郁愁苦之情和凄凉萧瑟的景色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赏析选择题】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2、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4、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答:诗歌一、二句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的期盼,但又无法确定,充
满了失望和无奈;第二句则描绘了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心情。
整体上表现了诗人孤独、思念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确定性的焦虑。
诗歌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一种矛盾的氛围,表现出了对归期的渴望和对未有期的失望,这种矛盾在诗歌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
接下来的描写将眼前的景象与诗人的愁苦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浓重的离情之感。
诗歌中的三、四句是名句,通过作者的想象,将未来的团聚与今夜的离别相互对比,表现出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构思独特。
八年级语文《夜雨寄北》测试题(含答案)
《夜雨寄北》测试题一、单选题(共4道,每道2分)1.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B.归期:指回家的日期C.何当:应当D.却话:回头再说答案:C解题思路:何当:什么时候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词语释义2.“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期许,诗中“剪烛”的目的是( )A.把烛光调亮B.把烛光调暗C.把烛光熄灭D.把蜡烛剪断答案:A解题思路:剪烛的目的是把燃尽的烛芯剪断,从而使烛光更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3.本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实际的处境,后两句写对相聚之日的期盼和想象。
运用的表现手法有( )A.想象、虚实结合B.比喻、托物言志C.想象、托物言志D.比喻、虚实结合答案:A解题思路:本诗的前两句实写自己的现实处境,后两句虚写对相聚之日的期盼和想象。
运用了虚实结合和想象的手法。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写作手法4.下列对本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抒写了眼前的环境,阐发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后两句想象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B.本诗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不加修饰,这也是李商隐大部分诗词的特点之一。
C.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跃然纸上。
D.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
答案:B解题思路:李商隐的诗词多幽深晦涩,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
本诗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不加修饰,与他的大多数诗作风格不同。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诗文理解二、填空题(共1道,每道2分)5.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作者和____则有“小李杜”之称。
答案:杜牧解题思路:李商隐和杜牧有“小李杜”之称。
试题难度:知识点:文学常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夜雨寄北》练习(含答案)
《夜雨寄北》译文: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主题:这首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一、填空题1.文学常识填空: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则有“小李杜”之称。
2.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3.本诗共28个字,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就占据了8个字。
后人对重复使用“巴山夜雨”评价极高,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
第一个表现的是,第二个表现的是,作用是。
4.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5.本诗的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是。
成语的含义是的情感。
6.《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7.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8.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答案1.李白、杜甫,李商隐和杜牧 2. 渴望和妻子团聚的情感。
3.眼前对现实的愁苦感受,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
突出思亲念归4.与亲人团聚,渴望与亲人离别重逢5.剪烛西窗,在西窗下剪烛用以表达思念亲友,渴望团聚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判断题1.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3.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4.诗中“期”字和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初中古诗理解性背诵默写完整答案
初中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七年级(上)理解性背诵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个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四)《西江月》(辛弃疾)1.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手法,描绘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西江月》中,作者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西江月》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相同: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五)《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夜雨寄北》中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夜雨寄北》中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赏析选择题】【课内简答题】【原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
仕途上被人排挤,潦倒终生。
擅长律诗,绝句。
所作诗歌典雅华丽,形象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
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夜雨寄北》等。
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的愁苦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二、赏析选择题: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解析】D最后两句是想象,是虚写。
2、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解析】B第二句是真实的景象,是实写。
3、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夜雨寄北》《秋思》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夜雨寄北》《秋思》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60.小语认为,朗读诗词时需要在关键处重读,起到强调突出作用。
在朗读“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时,同学小丽认为两个“期”应该重读,小华却认为“涨”字应该重读,小语认为两位同学说得各有道理,你同意谁的读法?请你阐述理由,帮小语解决一下难题。
61.两首诗最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之处。
【答案】60.示例一:我同意小丽的读法。两个“期”字表达了妻子思念诗人和诗人欲归不得的苦涩与无奈,所以应重读。示例二:我同意小华的读法。“涨”字形象地写出了巴山雨水注满秋池的景象,也表达出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盈满心间,所以应重读。示例三:两个人的读法都有道理。两个“期”字表达了妻子思念诗人和诗人欲归不得的苦涩与无奈;“涨”字形象地写出了巴山雨水注满秋池的景象,同时表达出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盈满心间,所以两个人的读法都可以。61.《夜雨寄北》的后两句采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何当共剪西窗烛”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是虚写,“巴山夜雨”是眼前的实景。作者在郁闷、孤寂的雨夜里憧憬着团聚的美好场面,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秋思》的后两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运用了寓情于事的表现手法。“复恐”二字,写出诗人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的心理。“又开封”写出了诗人开封验看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这封家书的无比珍视。【解析】60.本题考查炼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意思是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
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示例1:我同意小丽的读法,两个“期”字重读,结合“君问归期未有期”可知,“归期”与“未有期”对比,蕴含着作者欲归不得的愁绪和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示例2:“涨”是涨满之意,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如池中秋水,在心头漫溢。
初二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诗试题答案及解析1.按课文原句填写。
10分1、感时花溅泪,。
2、商女不知亡国恨,。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红军不怕远征难,。
6、海内存知己,。
7、落红不是无情物,。
8、会当凌绝顶,。
9、几处早莺争暖树,。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答案】1、恨别鸟惊心2、隔江犹唱后庭花3、铁马冰河入梦来4、留取丹心照汗青5、万水千山只等闲6、天涯若比邻7、化作春泥更护花8、一览众山小9、谁家新燕啄春泥10、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这里注意重点字“涯”“啄”的书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诗文默写(10分)(1),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3),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4),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5)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6)古诗中多有化用前人之句的妙笔,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而岑参送别友人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一句则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2)化作春泥更护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4)峰峦如聚;(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1—4小题,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小题1注意“醉翁”的写法.小题2注意“化作”的写法.小题3注意“飘絮”的写法.小题4注意“如聚”的写法.5.6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背诵全文,然后根据提示,写出诗句即可。
初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试题集
初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0分)①,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②爱惜芳心莫轻吐,。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③,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④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⑤,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⑥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池鹤》)⑦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⑧诗家清景在新春,。
(杨巨源《城东早春》)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自然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答案】①何当共剪西窗烛②且教桃李闹春风③晓镜但愁云鬓改④衡阳雁去无留意⑤俱怀逸兴壮思飞⑥怅望青田云水遥⑦各领风骚数百年⑧绿柳才黄半未匀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都不得分)【解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剪、鬓、衡、俱、逸、怅、骚、未、匀、苔,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没多时,法场中间,人分开处,一个报,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两势下刀棒刽子,便去开枷。
行刑之人,执定法刀在手。
…….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
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
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
众士兵急待把枪去搠时,那里拦挡得住。
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
”——这是《水浒传》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梁山好汉为什么要劫法场?文中的“半空中跳将下来”的大汉是谁?(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了救出宋江和戴宗。
大汉是李逵。
【解析】没多时,法场中间,人分开处,一个报,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两势下刀棒刽子,便去开枷。
九下期末语文理解性默写答案最终版
期末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春望》八上P581.诗中采用反衬手法以乐衬悲,运用互文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诗中写诗人忧国思家,心情沉重,以致华发稀疏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泊秦淮》八上P601.诗中包含着诗人对唐朝国运日衰深重忧虑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泊秦淮》中意境与之相似且富含哲理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八上P621.诗中陆游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愿望以梦境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过零丁洋》八上P64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过零丁洋》中巧用地名表明形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上P1141.知心朋友之间,身相远,心相近,如果表达这层意思,你可以引用王勃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王勃在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因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己亥杂诗》八上P1161.龚自珍在诗中以落花自喻,融入议论,表明自己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7.《望岳》八上P1451.诗中描写泰山雄奇秀美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表现作者的登临决心的豪迈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杜甫在诗中,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的气魄。
8.《钱塘湖春行》八上P148(1)白居易在诗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表达自己喜悦之情得到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夜雨寄北》导学练习答案
《夜雨寄北》导学练习答案引导语:《夜雨寄北》是千古名诗,这是作者写给远方妻子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阅读训练,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首诗。
1.朗读、欣赏、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1.一读,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赵翼( ) 冀州( ) 风骚( ) 搔首弄姿( ) ....涨秋池( ) 涨红了脸( ) ..(2)了解作者。
李商隐,字,号,代诗人,和被称为小“李杜”。
《论诗》的作者,代诗人,著有《》等。
2.再读课文,初步了解两首诗的主要内容。
《夜雨寄北》:《论诗》:(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局部的知识点。
(二)学习《夜雨寄北》。
1.解题。
试题中的“寄北”,有的选本作“寄内”。
“内”即内人,妻子。
你的看法如何?2.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诗中两处“巴山夜雨”所描写的场景是否相同?3.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4.本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三)学习《论诗》。
1.“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从这两句看,诗人是不是在成心贬损李、杜?2.“江山代有才人出”中“江山”指什么?3.“各领风骚数百年”中“风骚”指什么?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如何理解诗人的观点?(一)同步反应训练。
1.解释以下中有关的意思。
(1) 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2) 却话巴山夜雨时却: ; 话:2.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3.对“至今已觉不新鲜”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让人觉得不新鲜了。
B.李杜的诗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俗的、旧的、陈腐的东西了。
C.李杜的诗与现今社会现状不能扣合,缺少时代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一、《夜雨寄北》(李商隐)
(一)、作者作品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
(今河南省沁阳市)人。
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
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人传诵,他对后代诗人及词人的影响很大。
主要名篇有:《登乐游原》、《无题》、
《夜雨寄北》等。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
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二)、主题点击
通过诗人寄给妻子的复信,虽归期难以约定,但诗人想像中的他日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定会给“问归期”的妻子以慰藉,展示了彼此相思之意。
(三)、美点聚焦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蕴含的一个成语是剪烛西窗。
用想象未来团聚
的欢乐,来反衬今夜离别的相思之苦,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四)、内容赏析(原文略)
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 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李商隐)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 ___________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 ___________ ;
[话]: ________
①何时能够②再回叙;
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
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
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
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4、《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
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
内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思念朋友,渴望团聚。
6、“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夫妻间的关怀、思念以及作者对妻子的歉
7、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
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9、“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
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10、诗中两次提及“巴山夜雨” ,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写实,渲染凄清寂寥的情调;第二个“巴山夜雨”是写虚,是想象与妻子团圆,突出重逢的温馨和愉悦。
11、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时间: 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 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
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例如: “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体现出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二、《论诗》赵翼
(一)、作者作品赵翼(1727 年(丁未年)~1814 年(甲戌年)1 月10 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
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乾隆二十六年进士。
官至贵西兵备道。
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
长于史学,考据精赅。
论诗主" 独创" ,反摹拟。
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二)、主题点击此诗要旨在于说明文学创作的时代性,而非贬低李杜的诗篇的杰出成就,说明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风骚。
(三)、美点聚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每个不同的时代,都会人才輩出,展現其智慧,创作不朽之作,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各领风骚几百年。
这里,诗人一反传统的诗论观点,以事物发展并不断变化的规律,提出了自己的全新的观点。
(四)、内容赏析(原文略)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1)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2)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分别指谁?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什么?“李杜”分别指:李白杜甫“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3、23 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惟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
4、有人说,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 不新鲜” 了。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①“万口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
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 ,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
5、“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才的出现,人才辈出,如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人过去,又将有新一代人出现. 6.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古今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
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
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三、类文阅读:
(一)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
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甲】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涨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
②平明:
黎明。
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
玉
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
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1、“巴山夜雨秋涨池” “寒雨连江夜入吴” ,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⑴渲染气氛,融情于景。
2、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
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的志向。
⑵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坚守高洁、清
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即可)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甲】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乙】夜雨寄北李商隐
度对比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 •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
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4 •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秒在
采用了 ______ 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
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 ___________ ”,又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3 •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4 • (1)拟人(2)巴山夜雨涨秋池(3)想象景(未来景)
欢迎您的
下载,
资料仅供
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
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