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牙体组织

合集下载

牙体组织

牙体组织


1、形状:
• 纵切—柱状,直径4-6um,表面>深面。
• 横切—鱼鳞状
• 电镜:球拍样,头部较大,近乎圆形,尾部较细
• 2、排列特点:
• (1)从釉牙本质界放射状排列至表面;
• (2)窝沟处釉柱向窝沟底集中;
• (3)近牙颈部排列近似水平状;
• (4)表面1/3为直釉,深面2/3为绞釉
(二)、釉质的特殊结构:

细胞间质
• 一、理化特性
• 70%无机物:羟磷灰石 20%有机物:胶原蛋白+糖蛋白 10%水
• 物理特性

1. 颜色:淡黄色

2. 硬度:低于釉质略高于骨组织

3. 有弹性,有良好的渗透性

4. 对外界剌激有反应

5. 随年龄增长可不断再生
二、组织结构
• (一 )牙本质小管: • 1、主要由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 2、埋在牙本质基质中的小管 • 3、起自髓腔面,达到釉牙本质界 • 4、排列:放射状,在颈部呈S形 • 5、直径:2.5μm,内粗外细 • 6、沿途分出侧支,与邻近小管吻合(根部>冠部) •
四、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
• 1.釉板中的·有机物与龋病的关系 • 2.牙面上的窝和沟与龋病的关系 • 3. 釉柱的方向与劈牙的关系 • 4.矿物质、酸蚀的作用
第二节 牙本质
• 牙本质构成牙主体的硬组织,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主要功能是保护其内部的牙髓和支持其表面的釉质。
• 组成:牙本质小管

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 3. 牙骨质与釉质不相连接
• 牙本质牙骨质界(Dentino-cemental junction):1、平坦的线 2、纤维互相绞绕

第三章 牙体组织

第三章 牙体组织
2、釉面横纹 1)形态:放大镜下,釉质表面有许多呈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 垂直的浅纹,间隔30---100微米。 2)成因:釉质生长线到达牙表面的位置。 四、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
1、1)釉质中不存在牙本质中那样的孔,其渗透性很低。 2)釉质晶体之间存在细小缝隙,含有水分和有机物。 3)运送营养。 4)临床上,随年龄的增长,因有机物等进入釉质而使其颜 色变深和通透性下降,釉质代谢减缓。当牙髓发生坏死,其 釉质代谢进一步受到影响,釉质失去正常光泽,变为灰黑色, 质变脆易裂。
(二 )因矿化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镜下形态特征。
1、管周牙本质:磨片中见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的间质呈环形,透明带构成牙本质小管的壁,矿 化程度高胶原纤维极少。
2、 管间牙本质:胶原纤维较多,矿化较低。
3、球间牙本质:牙本质以钙质小球形式钙化,当钙化不 良时小球间遗留未钙化的间质,其中仍有牙本质,质小 管通过但无管周牙本质。 部位:冠部,牙冠近釉牙本质界处,沿生长线分布。
外层 6、施雷格线 1)形态: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 在釉质厚度的内4/5区,改变入射光角度,明暗带发生变化。
2)成因:规则性的釉状排列方向改变而发生的折光现象。 亮区--为釉柱的纵断面; 暗区--为横断面。 三、釉质的表面结构 1、釉小皮 1)形态:指覆盖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一经咀 嚼即易被磨去,但在牙颈部仍可见残留。 2)成因:成釉细胞在形成釉质后所分泌的基板物质。
应用:牙本质过敏症状,封闭小管,减少渗透性;治疗深龋时,可保留 一部分洞底的软化牙本质,再矿化或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第三章 牙体组织
第三节 牙 髓
牙髓是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来源于外胚, 间叶位于牙本质所形成的髓腔(髓室和 根管)内,通过根尖孔和根尖部牙 周组织相连。 功能:形成营养、感觉、防御、修复。 一、组织学结构:由外→内

第三章 牙体组织2

第三章 牙体组织2
42
牙体组织:牙骨质 组织结构 牙体组织:牙骨质/组织结构
与密质骨相似: 与密质骨相似:由细胞和矿化的细胞间质 组成。细胞位于陷窝内, 组成。细胞位于陷窝内,并形成层板状结 构 与骨密质不同:无哈佛氏管, 与骨密质不同:无哈佛氏管,也无血管和 神经支配
43
牙体组织:牙骨质 组织结构 牙体组织:牙骨质/组织结构
无机物约占70% 主要也为磷灰石晶体, 无机物约占 % ( 45% ) , 主要也为磷灰石晶体 , % 但其晶体比釉质中的小, 但其晶体比釉质中的小 , 而与骨和牙骨质中的相 似 有机物为20% 胶原蛋白( % 有机物为 % ( 33% ) : 胶原蛋白 ( 18% ) , 牙 % 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s)、牙本 本质涎磷蛋白 、 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及胺基多糖 质基质蛋白 及胺基多糖 (glycosaminoglycans)等 等 水为10% 水为 %(22%) %
6
牙体组织:牙本质 组织学结构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1. 牙本质小管: 牙本质小管: 走行方向:放射状、较直、 走行方向:放射状、较直、“ ~”型
7
牙体组织:牙本质 组织学结构 牙体组织:牙本质/组织学结构
1. 牙本质小管: 牙本质小管:
管径: 管径:3-4µm、lµm 、 侧支: 侧支:
牙骨质细胞(cementocyte) 牙骨质细胞(cementocyte)
位于牙骨质陷窝内的细胞 形态:积较小,富于突起(方向性) 形态:积较小,富于突起(方向性),邻近的牙骨质 细胞突起可相互吻合 电镜:细胞器稀疏,内质网可扩张, 电镜:细胞器稀疏,内质网可扩张,线粒组织:牙骨质/组织结构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讲义3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讲义3

第三章牙体组织 Tooth Tissue第一节釉质 enamel概述(釉质名解)覆盖于牙冠,有保护作用,最先受龋病侵蚀.,特殊性:是人体最硬的组织;是全身唯一无细胞性,由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的组织.釉质的理化特性一、物理特性:厚度;颜色;硬度;高脆性,但其易折性可被降低二、化学组成重量体积无机物 96~97% 86%有机物 <1% 2%水 2~3% 12%1. 无机物羟磷灰石晶体[Ca10(PO4)6(OH)2]生物磷灰石(不纯,含较多HCO3- 和微量元素)耐龋潜能:氟、镁、锶等使釉质不稳定:碳酸盐、铁、氯、硒、锌等2.有机物:蛋白质(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蛋白酶)、脂类(1)釉原蛋白在晶体成核及晶体的生长方向和速度调控上起重要作用。

性连锁型釉质发育不全(2)非釉原蛋白硫酸化的酸性糖蛋白,包括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丛蛋白等,具有较广泛的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生长形态的作用。

(3)釉基质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成釉细胞的分泌期降解牙釉质蛋白。

丝氨酸蛋白酶:在釉质成熟期分解晶体之间的釉原蛋白等基质蛋白,为晶体进一步生长提供空间。

3. 结合水:大部分水 (水合层;钙空位)游离水釉质的组织学结构釉柱与釉柱排列方向相关的结构釉质中有机物集中之处与釉质周期性生长相关的结构一、釉柱 enamel rod(一)概念釉质的基本结构,是一种细长的柱状体,起自釉牙本质界,呈放散状贯穿釉质全层。

路线不是径直的。

(二)分布特点窝沟处:釉质由釉牙本质界向窝沟底集中。

牙颈部:釉柱排列基本呈水平状。

(三)形态光镜(磨片)纵断面:柱状体;弯曲状。

横断面:鱼鳞状。

釉柱间隙:釉柱尾部与相邻釉柱头部相交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

釉柱鞘(enamel rod sheath) :釉柱头部清晰的弧形边界二、与釉柱排列方向相关的结构(一)绞釉(gnarled enamel)分布:釉质内2/3弯曲;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明显。

作用: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

第三章 牙体组织 Tooth Tissue

第三章 牙体组织 Tooth   Tissue

名词解释课上:1.管周牙本质2.管间牙本质3.球间牙本质4.托姆斯颗粒层5.前期牙本质6.罩牙本质7. (牙本质)透明层8.继发性牙本质9.修复性牙本质10.透明牙本质11. 死区习题册:绞釉釉梭(釉质)新生线釉面横纹(牙本质小管内)初级弯曲限制板前期牙本质球间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透明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罩牙本质原发性牙本质Raschkow丛固有牙髓穿通纤维问答(思考)题1. 釉质中蛋白的种类及意义。

2. 釉柱的形态、走行方向及其意义。

3. 釉质中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区域有哪些,各有何形态特点?4. 釉质的超微结构特点。

5. 牙本质细胞间质中非胶原有机成分的种类和功能。

6. 牙髓神经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7. 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第三章牙体组织Tooth Tissue第一节釉质enamel概述(釉质名解)覆盖于牙冠,有保护作用,最先受龋病侵蚀.,特殊性:是人体最硬的组织;是全身唯一无细胞性,由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的组织.其基质为单一的蛋白质不含胶原。

釉质的理化特性一、物理特性:厚度(牙尖(2.5mm)和切缘(2mm)处最厚,向牙颈部渐薄,呈刀刃状);颜色(呈淡黄色(恒牙)或乳白色(乳牙),颜色与釉质厚度和矿化程度有关,矿化程度越高,釉质越透明);硬度(人体中最硬的组织(296KHN));高脆性,但其易折性可被降低;渗透性低。

二、化学组成重量体积无机物96~97% 86%有机物<1% 2%水2~3% 12%1. 无机物似羟磷灰石晶体[Ca10(PO4)6(OH)2]—生物磷灰石(不纯,含较多HCO3- 和微量元素)耐龋潜能:氟、镁、锶等使釉质不稳定:碳酸盐、铁、氯、硒、锌等2.有机物——呈网状分布在磷灰石晶体之间,引导釉质晶体生长,粘结晶体和釉柱蛋白质(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蛋白酶)、脂类(1)釉原蛋白在晶体成核及晶体的生长方向和速度调控上起重要作用。

(性连锁型釉质发育不全)(2)非釉原蛋白硫酸化的酸性糖蛋白,包括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丛蛋白等,存在于釉质分泌早期至釉质成熟后期的柱鞘、釉丛等部位,促进晶体成核,影响晶体形态(3)釉基质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成釉细胞的分泌期降解牙釉质蛋白。

牙体组织

牙体组织

2、成纤维细胞(牙髓细胞):牙髓的主要细胞
形态:细胞呈星形,有胞浆突起相互连接 功能:合成胶原
3、组织细胞和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位于毛细血管周围,是一种多分化潜能的细胞,
受刺激时可分为结缔组织中的任一种细胞。
(二)纤维: 胶原纤维、嗜银纤维,无弹力纤维。 (三)基质: 主要由蛋白多糖的复合物和糖蛋白组成
(二)透明牙本质(硬化牙本质) 刺激→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钙盐层着 封闭小管→该部牙本质折光率一致→磨片 上呈透明状。 (三)死区 刺激→细胞突起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 气→光镜下呈黑色,相应近髓端常有修复 性牙本质。
4、牙本质的神经与感觉:
(1)神经的分布(有争议):四种观点 神经纤维从牙髓→前期牙本质 神经纤维伴细胞突在牙本质小管内 牙本质内侧1/3有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从髓→釉质 (2)牙本质感觉传递: 转导学说 神经传导学说 流体动力学说
(二)施雷格线
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可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 带,这是由于规则性的釉柱排列方向改变而产生 的折光现象
(三)无釉柱釉质:
1、釉质最内层,首先形成的釉质 2、多数乳牙及恒牙表层 成因:托姆斯突尚未形成;成釉细胞分泌活动 停止及托姆斯突退缩,晶体互相平行排 列,不形成釉柱
( 四 ) 釉 质 生 长 线 : (incremental line)
第四节 牙骨质
一、理化性状: 1、覆盖于牙根表面,颈部较薄,根尖及根 间处较厚;色淡黄,硬度与骨组织类似 2、组成: 无机物:45-50%,以磷灰石形式存在 有机物及水:50-55%,主要为胶原及 蛋白多糖哈氏系统,无血管和神经
按间质中细胞的有无分为:
二、组织结构:
(一)釉柱(enamel rod, enamel prism) 1、形状: 纵切—柱状 横纹:釉柱上有规律间隔的横纹,横纹之间 约距4um,这是釉质发育期间基质节律 地层积而成,横纹处的钙化程度稍 低,当牙齿轻度脱钙时较明显。 横切—鱼鳞状 电镜:球拍样,头部较大,近乎圆形,尾部较细

口腔组织胚胎学第三章

口腔组织胚胎学第三章

第三章“牙体组织”参考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1.球间牙本质:牙本质主要是球形钙化,由很多钙质小球融合而成。

在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一些未被钙化的间质,称为球间牙本质,其中仍有牙本质小管通过,但没有管周牙本质结构。

球间牙本质主要见于牙冠部近牙釉质牙本质界处,沿着牙的生长线分布,大小形态不规则,其边缘呈凹形,很像许多相接球体之间的空隙。

2.前期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总是有一层尚未矿化的牙本质存在,称为前期牙本质。

前期牙本质一般为10~12μm厚。

在发育完成的牙较之正在发育的牙其牙本质形成为慢,所以前者的前期牙本质较后者为薄。

前期牙本质与矿化牙本质的界限较清楚,呈不规则形,可见钙化小球。

3.修复性牙本质: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

当牙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等而遭受破坏时,使其深部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到程度不等的刺激,并部分发生变性。

牙髓深层的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变性细胞而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称修复性牙本质。

4.继发性牙本质:牙根发育完成,牙齿和对合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性牙本质。

有报道指出埋伏牙也有继发性牙本质形成。

继发性牙本质在本质上是一种牙本质的增龄性改变,其形成的速度较慢。

5.管间牙本质: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

其内胶原纤维较多,基本上为I型胶原,围绕小管成网状交织排列,并与小管垂直,其矿化程度较管周牙本质低。

6.管周牙本质:镜下观察牙本质的横剖磨片时,可清楚地见到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间质与其余部分不同,呈环形的透明带,称为管周牙本质,它构成牙本质小管的壁。

管周牙本质矿化程度高,含胶原纤维极少。

7.罩牙本质:最先形成的紧靠牙釉质和牙骨质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其基质胶原纤维主要为来自于未完全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科尔夫(Korff)纤维,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小管平行。

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组织课件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组织课件

牙齿钙化:在牙胚发育 过程中,牙釉质和牙本 质开始钙化,赋予牙齿 硬度和形状。
牙髓形成:牙髓是由间 充质细胞分化而来的血 管和神经组织,随着牙 齿的生长,牙髓组织也 不断生长和分化。
通过深入了解牙体组织 的构成、功能和发育生 长过程,我们可以更好 地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 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 和治疗措施,维护口腔 健康。
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 2 3
免疫荧光技术
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组织中的抗原结合,通过 荧光显微镜观察,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免疫酶标技术
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中的抗原结合,通过底 物显色反应显示抗原分布,具有较高的放大效应 。
原位杂交技术
结合免疫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用于检测组织中 的特定核酸序列,研究基因表达和功能。
牙髓是牙齿内部的软组织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觉 功能。
功能特性
牙髓对疼痛刺激非常敏感 ,当牙髓发炎或受损时, 会引起剧烈疼痛。
临床治疗
由于牙髓的特殊结构和功 能,针对牙髓的治疗往往 需要更加细致和专业,例 如根管治疗等。
03
牙体组织的疾病与诊断
龋病
•·
• 症状与诊断:通过视诊、探诊 等方法,观察牙齿表面是否有 色泽改变、形态缺损等龋病表 现。X线检查可了解龋损的范围 和深度。
THANK YOU
02
牙体组织的微观结构
牙釉质
矿化硬度
牙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由 于其高度的矿化程度,具有极高 的硬度,能有效抵抗咀嚼时的磨
损。
结构特点
牙釉质由无数的釉柱构成,其内有 釉质小管,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其 硬度与半透明性。
生长发育
牙釉质的形成是通过成釉细胞的分 泌和矿化过程实现的,了解其生长 发育过程有助于理解其结构和功能 。

第三章 牙体组织

第三章 牙体组织

4、生长线:与牙本质小管垂直的间歇线纹, 表示牙本质的发育形成的周期性变化 短生长线:每天4微米 长生长线或5天生长线:20微米 ,埃布纳生长 线 。釉质生长线叫芮氏线。
欧文线:为发育期受到障碍时形成加重的生长 线,此线及处钙化不全。
新生线:见于乳牙第一恒磨牙(胚胎发育)牙 本质部分形成于出生前,部分形成于出生后, 二者之间有一加重的生长线。
Ca10(Po4)6(OH)2
胶原蛋白 占总量的18%,
有机物 50% 牙本质形成矿化
非胶原蛋白
牙本质磷蛋白
成牙本质细胞分化,
二、组织学结构:
(一)、基本结构: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细胞间质 1、1)牙本质小管:贯穿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 组织液和一定量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2)、方向:自牙髓表面向釉牙本质界呈放射状排列
直:牙尖、根尖 弯:牙颈部呈﹋ 型,凸弯向根尖,S型靠牙髓突向根 尖。 3)、直径:近牙髓粗2.5微米 近表面:细1微米 牙本质在近髓端和近表面每单位面积内小管数目之比为 2.5:1
2、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1)成牙本质细胞胞浆突,位于牙髓腔,近牙本质侧行 程中分出细小分支,与邻近突起相联系。 2)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在小管内的延伸长度是长期争论 的问题目前有以下四种观点
4、镜下 光镜下:呈鱼鳞状 电镜下: 1)呈球拍状,有一个近似圆形较大的头部 2)电镜观察,釉柱是由许多呈一定排列方向的扁六棱柱形晶体组成。 3)走向
头部:与釉柱长轴平行 颈部:与釉长轴呈一定角度 尾部;65度--70度 4)釉柱鞘:在一个釉柱尾部与相邻釉柱头部的两组晶体相交处形成 参差不齐的间隙,称为釉柱间隙,即釉柱鞘。
成牙本质细胞层 无细胞层 魏尔层(Weil) 多细胞层 固有牙髓、髓核。

第三章 牙体组织

第三章 牙体组织

第三章牙体组织牙体组织由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构成。

釉质覆盖在牙冠的表面,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牙骨质覆盖在牙根部的表面。

牙中央的腔隙称为髓腔,充满疏松的牙髓组织。

第一节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的一层硬组织,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在切牙的切缘处厚约2mm,磨牙牙尖处厚约2.5mm。

一、理化特性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其洛氏硬度值(Knoop hardness numbe r) 为300KHN。

无机盐占釉质总重量的96~97%,主要由钙、磷离子组成的羟磷灰石晶体[Ca10(P04)6(OH)2]的形式存在。

晶体内可含其他元素,F-的存在可使晶体稳定性加强,形成[Ca10(P04)6F2],具有抗龋性。

有机物不足1%。

釉质细胞外基质蛋白主要有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

釉原蛋白形成“纳米球”的结构,在釉质晶体的成核及晶体的生长中起作用。

在釉质发育时期含量达90%,在成熟釉质中消失。

非釉原蛋白与羟磷灰石亲和力强,能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形态。

存在于釉质分泌早期和成熟后的釉丛、柱鞘。

釉基质蛋白酶是基质蛋白,参与前两者的修饰和剪接。

釉质中的水有两种形式:结合水和游离水。

大部分水是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分布在晶体周围。

二、组织学结构(一)釉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

在窝沟底部呈放射状,向窝沟底部集中;在牙颈部呈水平状排列。

釉柱在光镜下纵剖面为柱状,横剖面呈鱼鳞状。

(二)施雷格线: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时,在釉质内4/5处出现的明暗带。

是由于釉柱排列方向不同所致。

(三)无釉柱釉质:在近釉牙本质界和牙表面约30mm厚的釉质内没有釉柱的结构,仅为晶体平行排列而成。

这是由于成釉细胞在分泌早期托姆氏突尚未形成,而在分泌活动停止时托姆氏突腿缩而致。

(四)釉质生长线:是釉质周期性生长速度改变形成的间隙线。

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有一条加重的生长线,称为新生线。

是由于釉质一部分形成于胎儿期,一部分形成于婴儿出生后。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三章 牙体组织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三章 牙体组织

1.牙釉质矿化程度越越透明,深部牙本质颜色越透过,故呈黄色,相反矿化程度越,透明度越差,牙本质颜色不能透过而呈乳白色。

2.牙釉质中无机物:水:有机物,体积比为,重量比为。

3.牙釉质的基本结构是,该结构直径约,端较细,端较粗,在窝沟处该结构的排列方式是,在近牙颈部的排列方式是。

4.釉牙本质界的连接特点是:。

弧形线的凸面凸向,凹面向着。

5.釉梭:在牙发育过程中,穿过被包埋而成。

6.釉丛:起始于呈草丛状向牙釉质散开,高度约为牙釉质厚度的。

釉丛中含量较高,是釉质的薄弱区。

7.釉板:起自或,止于、、,含有较多的,可能成为细菌扩展的途径。

8.绞釉:。

9.新生线:出现在和磨片上的一条明显的间歇线,其成因是在婴儿出生时,环境和营养的变化使该部位的釉质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10.釉柱横断面光镜下呈,电镜下呈。

11.冠部最外侧的牙本质叫做,根部最外侧的叫做。

12.牙本质小管排列方向:自牙髓表面向外呈,在牙尖部和根尖部,近髓端呈形弯曲,靠近牙髓的一端凸面向着方向。

直径:近髓端较,直径约,越近表面越,近表面处直径约,近髓端小管数量是近表面数量的倍。

13.: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周围的间质,矿化程度高,胶原纤维含量少,构成牙本质小管的壁。

(位于牙本质小管周围的牙本质)14.: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矿化程度低,胶原纤维含量较多。

15.:矿质小球之间出现的未矿化的牙本质。

16.托姆斯颗粒层:内侧的一层颗粒状未矿化区。

17.:位于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的一层刚形成而未矿化的牙本质。

18.:位于罩牙本质和透明层内侧的牙本质。

19.区别继发性牙本质和修复性牙本质:。

20.:牙本质受到较缓慢发展的刺激,引起牙本质突起变性,然后矿盐沉积封闭牙本质小管,使小管折光率与小管周围间质一致,在磨片上呈均匀透明状。

(也可以发生于生理增齢性变化)21.:牙受到较重刺激使牙本质小管暴露,小管内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

22.牙本质无机物:有机物:水的重量比:,体积比:。

牙体组织

牙体组织

第三章牙体组织牙体组织即构成牙的所有组织的总称,包括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牙髓。

从发育的角度讲,釉质来源于外胚层,而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则来自于外胚间叶组织。

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釉质覆盖在牙冠的表面,牙骨质则覆盖于其牙根部表面。

牙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充满疏松的牙髓结缔组织,牙髓的血管和神经通过狭窄的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连。

釉质和牙本质相交的面称釉质牙本质界,釉质和牙骨质相交的面称釉质牙骨质界,而牙本质和牙骨质相交的面称牙本质牙骨质界。

第一节釉质釉质(enamel)为覆盖于牙冠的高度矿化的硬组织,是龋病最先侵及的组织,所以受到特殊的关注。

釉质是全身唯一无细胞性、由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的组织,而且其基质由单一的蛋白质构成而不含胶原。

釉质对咀嚼压力和摩擦力具有高度耐受性。

釉质的基本结构釉柱及其内部的晶体的有序排列使其脆性降低并且有一定的韧性。

釉质内的微量元素和非羟基磷灰石可改变釉质对酸侵蚀的敏感性,而釉柱中晶体的排列方向也与龋病过程中脱矿方式有关。

一、理化特性切牙的切缘处釉质厚约2mm,磨牙的牙尖处厚约2.5mm,釉质自切缘或牙尖处至牙颈部逐渐变薄,颈部呈刀刃状。

釉质外观呈乳白色或淡黄色。

其颜色与釉质的矿化程度有关,矿化程度越高,釉质越透明,其深部牙本质的黄色易透过而呈淡黄色;矿化程度低则釉质透明度差,牙本质颜色不能透过而呈乳白色。

乳牙釉质矿化程度比恒牙低,故呈乳白色。

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其硬度约为洛式硬度值340KHN,相当于牙本质硬度(70KHN)的5倍,因此对咀嚼磨耗有较大的抵抗力,同时是深部牙本质和牙髓的保护层。

由于其无机物含量高,所以有很高的脆性并且易于折断,釉柱中的晶体排列和位于其深部的有一定的弹性牙本质可降低其易折性。

同时,由于釉质无机物含量、硬度都很高,无法用常规组织学方法观察,一般采用磨片观察其组织结构。

成熟釉质重量的96%~97%的无机物,其余的为少量有机物和水。

《牙体组织上》PPT课件PPT资料42页

《牙体组织上》PPT课件PPT资料42页

存在于釉质分泌早期至釉质成熟后期的柱 鞘、釉丛等部位
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生长形态的作用
2019/9/21
第三章 牙体组织
10
釉质溶解 蛋白
• 在成釉细胞的分泌期降 解釉质蛋白
丝氨酸蛋 白酶
2019/9/21
• 釉质成熟期分解晶体之 间的釉原蛋白等基质蛋 白
第三章 牙体组织
11
概念
• 柱状 • 釉牙本质界
2019/9/21
第三章 牙体组织
25
2019/9/21
第三章 牙体组织
26
4. 釉板 (enamel lamellae)
成因:釉柱的成 熟不全,釉质蛋 白较高。
形态:垂直于牙 面的薄层板状结 构,可贯穿整个 釉质的厚度,呈 裂隙状。
2019/9/21
第三章 牙体组织
27
意义:可成为龋
连续贝壳状
凸向牙本质,凹向 釉质
2019/9/21
第三章 牙体组织
20
2019/9/21
第三章 牙体组织
中请 结指 构出 名左 称图
21
↑ 光镜
电镜 →
2019/9/21
第三章 牙体组织
22
2. 釉梭 (enamel spindle)
概念
• 起始于釉牙本 质界伸向釉质 的纺锤状结构
成因
• 成牙本质细胞 末端膨大的突 起留在釉质内
第三章 牙体组织
30
2.生长线 (incremental lines or lines of Retzius)
横断 • 同心环状 磨片
纵断 • 牙尖部-环形 磨片 • 牙颈部-斜行
2019/9/21
第三章 牙体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体组织由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构成。

釉质覆盖在牙冠的表面,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牙骨质覆盖在牙根部的表面。

牙中央的腔隙称为髓腔,充满疏松的牙髓组织。

第一节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的一层硬组织,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在切牙的切缘处厚约2mm,磨牙牙尖处厚约2.5mm.一、理化特性釉质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其洛氏硬度值(Knoop hardness number)为300KHN.无机盐占釉质总重量的96~97%,主要由钙、磷离子组成的羟磷灰石晶体[Ca10(P04)6(OH)2]的形式存在。

晶体内可含其他元素,F-的存在可使晶体稳定性加强,形成[Ca10(P04)6F2],具有抗龋性。

有机物不足1%.釉质细胞外基质蛋白主要有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

釉原蛋白形成"纳米球"的结构,在釉质晶体的成核及晶体的生长中起作用。

在釉质发育时期含量达90%,在成熟釉质中消失。

非釉原蛋白与羟磷灰石亲和力强,能促进晶体成核和影响晶体形态。

存在于釉质分泌早期和成熟后的釉丛、柱鞘。

釉基质蛋白酶是基质蛋白,参与前两者的修饰和剪接。

釉质中的水有两种形式:结合水和游离水。

大部分水是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分布在晶体周围。

二、组织学结构(一)釉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

在窝沟底部呈放射状,向窝沟底部集中;在牙颈部呈水平状排列。

釉柱在光镜下纵剖面为柱状,横剖面呈鱼鳞状。

(二)施雷格线: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时,在釉质内4/5处出现的明暗带。

是由于釉柱排列方向不同所致。

(三)无釉柱釉质:在近釉牙本质界和牙表面约30mm厚的釉质内没有釉柱的结构,仅为晶体平行排列而成。

这是由于成釉细胞在分泌早期托姆氏突尚未形成,而在分泌活动停止时托姆氏突腿缩而致。

(四)釉质生长线:是釉质周期性生长速度改变形成的间隙线。

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有一条加重的生长线,称为新生线。

是由于釉质一部分形成于胎儿期,一部分形成于婴儿出生后。

(五)釉板:是一薄层的板状结构,垂直于牙面。

可深达釉牙本质界。

釉板处有机物含量较高,钙化不全。

釉板的存在为龋病的发生提供了通道。

(六)釉丛:起自釉牙本质界,呈草丛状,高度为釉质厚度的1/5~1/4.(七)釉梭:釉牙本质界处的纺锤状结构,为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末端膨大,穿过釉牙本质界并埋在釉质中。

(八)釉质牙本质界:是由许多小弧形线相连而成。

圆弧形的凹面朝向牙釉质,与成釉细胞的托姆氏突的形态相吻合。

(九)窝沟:磨牙窝沟的形态多样,有呈"V"字形或烧瓶状。

窝沟的存在与龋病关系密切。

三、釉质表面结构(一)釉小皮:覆盖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可能是成釉细胞在形成釉质后分泌的基板物质。

(二)釉面横纹:釉质表面呈平行排列的浅凹线纹,间隔为30~100mm,呈叠瓦状。

四、临床意义釉质的代谢:釉质中没有细胞成分,也没有血液循环,但釉质表面有釉液析出,釉质具有代谢活动,代谢很缓慢。

釉质的钙化和氟含量,以及窝沟的形态与龋病发病关系密切。

绞釉可增强釉质的抗剪切强度,咀嚼时不易被劈裂。

第二节牙本质(dentin)一、理化特性:硬度比釉质低,比骨组织稍高;有一定弹性,给硬而易碎的釉质提供一个良好的缓冲环境;多孔性,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

二、组织学结构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细胞间质(一)牙本质小管(dentinal tubule)为贯穿于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了组织液和一定量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呈放射状排列,在牙尖和根尖部小管较直,颈部弯曲呈"~"形,近牙髓端的凸弯向着根尖方向牙本质小管近髓端较粗,直径约3-4um,越向表面越细,近表面处约为1um,且排列稀疏。

近髓端和近表面每单位面积内小管数目之比约为4:1。

小管自牙髓端伸向表面,沿途分出许多侧支,并与邻近小管的侧支互相吻合。

根部侧支比冠部多。

(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是成牙本质细胞的原浆突,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伸入牙本质小管内,有小支伸入小管的侧支内。

内含物很少,主要是微管及微丝,偶见线粒体和小泡,无核糖体和内质网。

成牙本质细胞突周间隙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牙本质小管之间有一小的空隙,含有组织液和少量有机物,为牙本质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限制板(lamina limitans)牙本质小管的内壁衬有一层薄的有机膜,含有较高的氨基己糖多糖,可调节和阻止牙本质小管矿化。

(三)细胞间质:大部分为矿化间质,其中有细小的胶原纤维,主要为Ⅰ型胶原。

纤维的排列大部分与牙本质小管垂直而与牙面平行,彼此交织成网状。

间质中的磷灰石晶体比釉质中的小。

据矿化程度不同分为以下6种不同结构1.管周牙本质(peritubular dentin )镜下观察,牙本质的横剖磨片中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间质与其余部分不同,呈环形透明带,构成小管的壁,矿化程度高,含胶原极少。

脱矿切片中为一环形空隙。

2.管间牙本质(intertubular dentin)位于管周牙本质之间。

胶原纤维较多,基本为Ⅰ型胶原蛋白,围绕小管呈网状交织排列,并与小管垂直,其矿化较管周牙本质低。

诺伊曼鞘(Neumann sheath)在管周牙本质和管间牙本质之间,磨片观察时可见有一较清楚的交界面,以往认为是一种特殊结构,而电镜未证实此鞘存在,但其对染色和酸、碱处理反应与两侧的牙本质不同,其本质还有待证实。

3.球间牙本质(interglobular dentin)牙本质的钙化主要是球形钙化由很多钙质小球融合而成,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些未被钙化的区域。

主要位于牙冠部近釉牙本质界处,沿着牙的生长线分布,大小形态不规则,其边缘呈凹形,很像许多相接球体之间的空隙。

4.生长线(incremental line)又称冯?埃布纳线,是一些与牙本质小管垂直的间歇线纹,表示牙本质的发育和形成速率是周期性变化的。

牙本质的形成从牙尖的釉牙本质界开始,有规律地成层进行。

生长线有节律性的间隔即每天牙本质沉积的厚度,约为4~8um.如发育期间受到障碍,则形成加重的生长线,称欧文线(Owen line )新生线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牙本质部分形成于出生前,部分形成于出生后,两者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生长线5.托姆斯颗粒层(Tomes granular layer)牙纵剖磨片中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

有人认为是成牙本质细胞突起末端膨大,或为末端扭曲所至;也有认为是矿化不全所至。

6.前期牙本质(predentin)牙本质的形成是一有序的过程,即成牙本质细胞分泌基质并进一步发生矿化。

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总有一层尚未矿化的牙本质,称前期牙本质,一般厚约10~12um.发育完成的牙比正在发育的牙的前期牙本质薄。

按牙本质形成的时期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牙本质(primary dentin)指牙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牙本质,其构成了牙本质的主体。

最先形成的紧靠釉质和牙骨质的一层,其基质胶原纤维主要来自于未完全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分泌的科尔夫(Korff)纤维,胶原纤维的排列与小管平行,镜下呈现不同的外观。

在冠部者称罩牙本质(mantle dentin);在根部者称透明层(hyaline layer);在罩牙本质和透明层内侧的牙本质称髓周牙本质。

继发性牙本质(secondary dentin)指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后,在一生中仍继续不断形成的牙本质。

由于髓周牙本质的不断增厚,髓腔缩小,形成的继发性牙本质小管方向稍呈水平,与原发性牙本质之间有一明显分界线。

三、牙本质的反应性改变(一)修复性牙本质(reparative dentin)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tertiary dentin)或反应性牙本质(reaction dentin)。

当釉质表面遭受破坏时,使其牙本质暴露,成牙本质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并有部分变性,牙髓深层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而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中小管数目大大减少,明显弯曲。

其仅沉积在受刺激牙本质小管相应的髓腔侧,与继发性牙本质之间有一条着色较深的线分隔。

骨样牙本质(osteodentin)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成牙本质细胞被包埋在形成很快的间质中,以后这些细胞变性,遗留一空隙,很像骨组织。

(二)透明牙本质(transparent dentin)又称硬化性牙本质(sclerotic dentin),牙本质受到较缓慢的刺激后,引起小管内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发生变性,有矿物盐沉着而封闭小管,可阻止外界的刺激传入牙髓,同时,其管周的胶原纤维也可发生变性。

由于其小管和周围间质的折光率没有明显差异,故在磨片上呈透明状(三)死区(dead tract)因磨损、酸蚀或龋等较重的刺激,使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所致。

在透射光显微镜下观察时呈黑色。

多见于狭窄的髓角,其近髓端可见修复性牙本质。

四、牙本质的神经分布与感觉电镜观察在前期牙本质和靠近牙髓的矿化牙本质中的成牙本质细胞突周间隙中有神经纤维。

国内学者曾提出不仅在前期牙本质、矿化牙本质间质和小管内有神经纤维分布,其神经末梢甚至可越过釉质牙本质界,目前有很大争议。

牙本质无论对外界机械、温度和化学等刺激都有明显反应,特别是釉质牙本质界处和近髓处尤为敏感。

这类反应所产生的唯一感觉就是"疼痛",而这类感觉难以有明确的定位。

牙本质痛觉感受和传递机制,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代表性的解释:神经传导学说、传导学说、流体动力学说(一)神经传导学说(direct innervation theory)基础是刺激直接作用于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末梢并传导至中枢。

然而,有人曾在暴露的牙本质表面应用蛋白凝固剂或局部麻醉剂封闭,并未能缓解疼痛。

而且釉质牙本质界处的牙本质较深层的牙本质对这类刺激更为敏感也无法用该学说解释。

(二)传导学说(trransduction theory)认为成牙本质细胞是一个受体,感觉从釉质牙本质界通过成牙本质细胞突起至细胞体部,细胞体与神经末梢紧密相连,得以传导至中枢。

该学说的依据是成牙本质细胞来自于胚胎时期的神经嵴细胞,具有神经传导的潜在能力。

有人还发现成牙本质细胞与近髓腔的神经有着缝隙连接。

然而,也有认为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往往只局限于牙本质小管的内1/2区域,因此,此学说的依据尚不充分。

(三)流体动力学说(hydrodynamic theory)认为小管内有液体,对外界刺激有机械性反应。

受冷刺激由内向外流,受热刺激由外向内流,这种液体流动引起成牙本质细胞及其突起的舒张和收缩,从而影响其周围的神经末梢。

这不仅解释了为何局部麻醉剂不能缓解疼痛,同时釉质牙本质界处牙本质小管分支多而使其对痛的敏感性增高也印证了这一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