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理水手法杂谈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理水技巧

中国园林理水技巧

中国园林理水技巧
动态与静态: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

动态水体如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

静态水体如水平如镜的水面,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

水声美:中国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

如泉滴潭池,流水潺潺,或瀑布轰鸣声,使人感受到寂静的存在,平和舒畅,或情绪激昂。

映射美:古代造园家擅长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

掩、隔、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有三种。

掩是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隔是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破是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水的功能:水的功能多种多样,它可赏、可游、可乐、可用,而且人的亲水性促使了园林总是“无水不园”。

在造园时,不能忽视人对水体的需求。

为使园林更具有活力,应充分发挥园林水体的功能。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水是占据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古典园林的重要造景元素,也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功能上,水的作用无穷,更是园林文化具有独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借助文献资料和历史观点,比较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的特征及其历史渊源,以期探究其发展脉络。

首先,论述港池类理水技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港池类理水技术是通过形成港池系统,利用港池之间形成的水位差,将水引射至另一港池存放,以达到理水效果的技术。

港池类理水技术可以控制水的流动,改变水的面貌,使绵绵的清泉、碧波流星、绵延流淌的湖水成为古典园林的绝佳写照。

港池类理水技术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书宣灵公传》中最早提到这一理水技术,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不错的理水技术。

其次,论述引水渠类理水技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引水渠类理水技术是通过引入渠道,进行水源静置和水位调节,利用多条渠道相互交汇,形成水流流向多样化,以达到理水美化效果。

引水渠类理水技术也可以改变水的面貌,在天然水源很少或者是没有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河流、湖泊等景观因素融入古典园林之中,让园林更加的美观宜人。

引水渠类理水技术也可以追溯到汉代,汉代也有不错的理水技术。

最后,谈及石池类理水技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石池类理水技术是通过深耕石池而形成的一系列深耕水池来完成水的收集、调节和汇集的技术。

石池类理水技术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将水收集到一起,形成湛蓝的湖水,以及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不同的水景,呈现出一幅如画的园林美景。

从古至今,石池类理水技术的发展一直巩固而稳定,至今仍然在古典园林中妥善实施。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技术可以追溯至汉代,其发展过程一直巩固而稳定,是园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港池类理水技术、引水渠类理水技术以及石池类理水技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美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使古典园林更加完美。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苏州古典文人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精湛的理水工艺而闻名于世。

这些古典园林以水为基调,借助水的流动、倒影、声音等元素,构筑出了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味的空间,给人以愉悦和陶醉的感受。

在当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中,苏州古典文人园林所展现出的理水表现手法,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可以为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一、水的运用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水的运用是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之一。

水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不仅作为景观存在,更是构成了整个园林的主线。

水在园林中流淌、倒影着园林的美景,如同一幅幅水墨画般,给人以美的享受。

水还能够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增加空气湿度,达到清凉的效果。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也应该充分利用水资源,通过水的运用来丰富景观,提升设计品质。

二、借景造景苏州古典文人园林善于借景造景,将周围的景观融入到园林中,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通过巧妙的布置和设计,将窗外的山水、建筑、村落等景致融入园林之中,使得园林的美景得以延伸和拓展。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也可以借鉴这一手法,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植物配置,将周边的建筑、山水等景观融入滨水景观中,使得整个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三、亭台楼阁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是园林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亭台楼阁的布局和造型精巧别致,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亭台楼阁不仅是观赏景观的好地方,更是体现主人情趣和境界的重要场所。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也可以考虑采用亭台楼阁的设计手法,为人们提供休憩、观景的场所,使得滨水景观更加具备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

四、石桥、曲径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常常会有石桥、曲径等元素。

石桥作为连接不同区域的交通工具,被巧妙地融入到园林的布局中,既方便了游客的通行,又不影响整体的美感。

曲径则是园林中的小径,蜿蜒曲折,引人入胜。

这些小径通过巧妙地布置,使得人们在园林中行走时能够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古代,园林的构造和设计往往体现出中国人理水的特点,即“水往高处流,人往低处居”。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的分析,探讨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起源。

一、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起源与演变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园林主要是皇家园林和贵族私人园林。

到了唐代,园林逐渐开始向民间传播,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文人墨客赏景、思考和写作的地方,同时也成为政府官员展示权势和文化的场所。

在宋代,园林的规模更为庞大,造园技术和意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形成了苏州园林等经典园林。

明代则出现了以山水为主题的园林,如颐和园、避暑山庄等。

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特征也得到了逐步的精细化和提炼,园林中的水系成为整个园林的重要设计元素和文化象征,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文化。

二、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是与中国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的。

理水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设计手法,更重要的是其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具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观念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设计可以说是一种充满敬畏之心的自然观念。

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尊重自然,不破坏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和水源,进行巧妙的规划和设计。

这种自然观念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密切相关,表现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人性、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2.艺术味道园林的核心在于观赏美景,而水系作为园林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其直接影响到园林的整体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系设计几乎是一种艺术,巧妙地运用了水的自然特性,将水流、湖泊、瀑布、溪流等构成了一个个自然优美的景观。

这种艺术味道在园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提升了园林的品位和价值。

3.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都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非常明显。

浅谈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

浅谈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

中国园林的理水艺术中文摘要:水对中国园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

水的一些自然属性在园林中能呈现一种独特之美。

自然之水形态万千,园林对于自然水体的模仿与穿引也存在这各种各样的不同形态,水是园林流动的血液,因为有水,园林便有了生命。

正因为如此,园林的理水艺术比起叠山置石艺术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英文摘要:Water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Chinese garden part of a garden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Some of the natural attribute in water garden can present a kind of unique beauty. Natural water form diversity, landscape for natural water imitation and wear lead also has this all kinds of different forms, and the water is the flow of blood garden, because there is water, garden will have a life. Because of this, the water than Daniel garden art of placing stone mountain art is more so.主题词:中国园林理水艺术自然水体穿池引水正文: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智者何以乐水呢?就因为水的清澈象征人的明智,水的流动表现智者的探索。

洁净明亮之水,能让人“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行”;流动奔涌之水,能使整个园林充满生气;虚汗映照之水,能够反映万物,使得“天光云影共徘徊”;涟漪之水,泛起阵阵波纹,则勾起人的无限情思。

园林艺术—理水浅析

园林艺术—理水浅析
自秦代有去东海求仙 的史实以来,海中三 神山就以“蓬莱、方 丈、瀛洲”之名而引 入园林之中 ,这种 理水模式一直沿用至 今。
四、以水的诗情画意,寓意人生哲理
人生来就有亲水的天 性,中国又是一个诗 的国度,论水、画水 之风,甚为普遍。在 历代诗人画家的笔下, 留下来的诗篇、画幅 何止万千!而从水的 形态、性格来寓意人 生哲理,或加以拟人 化的诗文,也是多不 胜数 。
园林艺术
——理水浅析
概述
自然风景中的江湖、溪涧、瀑布等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为中国传 统园林理水艺术提供创作源泉。传统园林的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 的概括、提炼和再现。各类水的形态的表现,不在于绝对体量接近自 然,而在于风景特征的艺术真实;各类水的形态特征的刻画,主要在 于水体源流,水情的动、静,水面的聚、分,符合自然规律,在于岸 线、岛屿、矶滩 等细节的处理和 背景环境的衬托。 运用这些手法来 构成风景面貌, 做到“小中见大”、 “以少胜多”。这 种理水的原则, 对现代城市公园, 仍然具有其借鉴 的艺术价值和节 约用地的经济意 义。
总结
得为 学 秘 赏 让 园 寥 无 愉我 习 的 她 我 林 数 园 古 悦们 她 气 远 们 的 字 不 有 。服 , 息 古 把 重 , 水 “ 务了。以握要便”无 ,解所来并作肯的水 让她以原尽用定说不 我,我始情。了法成 们让们而地她水,园 觉她要神欣能对寥,
放映结束,谢谢观看!
一、导向作用
又叫引导作用, 一个景区内各个 景点以水面、水 系相连接,游人 顺着水的方向欣 赏美丽的景色。
二、分隔作用
为避免单调,不 使游客产生平淡的 感觉,常用水体分 隔成不同情趣的观 赏空间,拉长观赏 路线,丰富观赏层 次和内容。
三、点缀作用
一个水面在园林规划 设计中常常能起到画 龙点睛的作用,通过 水体的设计使整个景 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水的点缀使景色更加 迷人和多姿多彩。

苏州园林艺术之理水

苏州园林艺术之理水
强化文化内涵
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文 化内涵,理水使园林更加富有文化 气息和艺术魅力。
理水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历史沿革
苏州园林中的理水技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时代的 变迁,理水技艺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生态和文化的重视,苏州园林中的理水技艺正朝着更加生态、文 化、科技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理水技艺在城市园 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现代园林理水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要点一
水景设计
随着多元化设计理念的兴起,现代园 林理水设计更加注重水景的多样性和 创新性,如音乐喷泉、互动水景等。
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实 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降低对城市 自来水的依赖。
要点三
生态修复与保护
现代园林理水更加注重对水生态环境 进行修复和保护,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以分辨。
水景与建筑相融
园中的水景与亭台楼阁、廊榭 轩舫等建筑相得益彰,彼此呼
应。
留园理水
水系完整
留园的水面布局十分完整,从 入口处的留湖到园中池塘、溪 涧,再到水池和假山瀑布,水
的形态变化多样。
水景多层次
留园的水景既有静谧的池塘,又 有湍急的小溪和假山瀑布,形成 多层次的水景效果。
建筑与水景呼应
园中的建筑与水景相互呼应,游客 可以在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不同的美 景。
网师园理水
小中见大
网师园虽小,但通过巧妙的水景 设计,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感,使 游客感受到园中有无限的空间。
水景多样
园中的水景既有池塘、溪涧,又 有小瀑布和喷泉,同时还有石梁 、石峰等与水相结合的景观。
建筑与水的运用

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与特点

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与特点

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与特点
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与特点
在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理水手法无处不在,滋养着古典文化根基,也闭衬着
古人智慧的精华。

而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运用“大器小用”的手法,依循自然,不营造复杂的水景,而是以小的技巧构建出有着非凡空间美感的水景。

从古老的图式来看,古代很多园林都以田园风格为主,突出原始大自然。

他们
提倡自然升华,并以境界线条形式介绍不同区域,从而营造出和谐、精雅、清新的自然特质。

根据不同的性质,营造出了各种巧妙而细腻的水景,如有螭影碧浪,亦或以湖塘分割空间,构建着微妙的空间意境。

理水手法更是无可挑剔:从“入水漫衍”的运用,到如“明潭深幽”的建构;从“遥窥水岸”的安排,到如“浮浮荷歌”的特质,都有巧妙的表现。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理水手法可谓维系了中国古代文化精髓,象征着古人尊
重自然、凝练人文理念的精神客观特点。

具有节约水资源的特点,更是显露出古代文明精神处处体现的功能美学审美意识的彰显。

古代园林理水的三种方法

古代园林理水的三种方法

古代园林理水的三种方法在古代园林中,水可是个大角色啊!没有水,花草树木可就跟个干枯的小老太太似的,连喘气都困难。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古代园林理水的三种方法,轻松幽默,咱们慢慢说!1. 引水入园1.1 自然水源的利用首先得说说引水入园。

古人可是聪明得很,谁说水不可以为我所用呢?他们常常会选择自然水源,比如小溪、河流,甚至是山泉,来给园子引水。

想象一下,潺潺流水在花丛间流淌,那画面,真是美得让人心醉!古人还会在水源旁边修建一些水渠,把水引到需要的地方,就像是在给植物上“水肥套餐”一样,让它们茁壮成长。

这一招,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让园子里的花草永葆青春,真是一举两得。

1.2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除了自然水源,古人还懂得搞一些大规模的水利工程。

听说过都江堰吗?那可真是个传奇的地方!古代的聪明人通过挖掘、修建渠道,把水引到田间地头,连灌溉都成了艺术。

这种方法既保证了园林的水源,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人们就像是在玩拼图,拼出了一个既好看又好用的水利系统。

说白了,就是“水到渠成”,让园子和农田一起焕发生机。

2. 蓄水池的建设2.1 水池的美观与实用接下来,咱们聊聊蓄水池的建设。

水池在古代园林中不仅是储水的地方,还是个风景线。

试想一下,池塘边上有荷花映衬,鱼儿游来游去,真是个清凉的去处!古人建池子,通常会把它设计得既美观又实用。

小伙伴们在池边喝茶,闲聊,真是惬意得不得了。

2.2 蓄水与调节更重要的是,蓄水池可以帮助调节园林的水量。

夏天水蒸发快,池子里的水可以补给周围的植物;而到了雨季,雨水又能通过排水系统流进池子里,保持水量平衡。

古人真是有眼光,懂得利用自然的力量,打造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就像咱们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调好水的分寸,园子才能更好地生长。

3. 灌溉技术的应用3.1 喷灌与滴灌的早期实践最后,咱们说说灌溉技术。

在古代,灌溉可是个门道,像现代的喷灌、滴灌,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版本。

他们用竹子、木头做成各种工具,把水直接送到植物根部。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特征探析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技术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的理水技术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古典园林的形态、景观效果和功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着眼于技术、形式以及功能。

首先,要谈古典园林的理水技术。

古典园林的设计中,综合使用渠道、水池、涡流池和水飞桥等方式,来利用水进行景观设计。

古典园林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动态性:水可以不断地流动,给人以动态的景观,可以增强人们对水的观感,从而获得安宁、宁静的心情和感受。

其次,从古典园林的理水形式上来看,古典园林的理水形式分为湖泊、池塘、渠道和其他四种主要形式。

湖泊是古典园林中最大的水体,它可以营造出一个庞大的水体环境,可以承载大量的水体,能够充分体现古典园林水体美。

池塘是古典园林中重要的装饰景观,它可以营造出一个精致的水体景观,给人一种明快的清新感受;渠道则更多的用来起到调节的作用,将水体的流动控制在古典园林的规划范围之内,并使得水体形成一种有序的分布,从而起到控制园林水体的功能。

最后,从古典园林的理水的功能上来看,古典园林的理水功能主要是营造水景以及利用水势来控制园林的风水。

营造水景就是利用水体结合园林空间,营造出一种有序、美丽的水景观,而利用水势来控制园林风水,则是利用水体的势能,有调整园林间水势的通行,从而增强园林景观的内在美感,以及起到一定的压制控制园林气氛的动态作用。

总之,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的理水技术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古典园林的形态、景观效果以及功能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有技术、形式和功能三方面。

技术是指古典园林设计中综合运用渠道、水池、涡流池等方式;形式是指古典园林中湖泊、池塘、渠道等几种主要形式;功能是指营造水景以及利用水势来控制园林风水等功能,这几种特征都是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的表现。

因此,理水技术的研究对于把握古典园林的理水特征,以及深入了解古典园林的设计与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源远流长——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源远流长——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寺观园林中的理水更能体现道家精神、佛家精神与水的融糅。

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和“三潭印月”亦与佛教文化有关。

1.1.2风水学对园林理水的影响风水,又称堪舆、相地术、阴阳术等,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

风水学认为:“吉地不可无水”,中国古典园林是无水不成园,园林理水受风水学的影响,园林中堆山掇石、挖池引水以增景色的手法,亦可以说是从风水学理论的“补风水”“培风脉”变化而来的。

此外,风水学认为:“水法之妙,不外乎形势……凡水,来之要玄,去要屈曲,横要弯抱,逆要遮拦”[3],说明水流应看不见水流出的源头、流去的出口,其理水理念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讲究藏头露尾的理水原则。

1.2 师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4],在尊重大自然的基础上,运用工程手段和艺术手法进行加工,因地制宜,低则挖池,高则堆山筑亭。

园林中的水景模仿了大自然中的江、河、湖、溪、瀑、泉等自然形态,如北宋艮岳中的水系、承德避暑山庄的湖泊景区、北齐仙都苑中的“四海”均是模拟自然水体的典范。

建造古典园林时常有“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说法,这种小中见大的象征手法可以将大自然微缩于“壶中天地”。

1.3曲径通幽,讲求含蓄中国的诗词中常用“言有尽而意无穷”来表达隽永之情,在古典园林中同样如此,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含蓄多表现为景致的藏和露,景藏则深,露则浅,求藏以达到意境深邃的效果。

通过建筑物、树木、湖石掩映水面,加上岸线的曲折变化以及水体的深浅变化,来增加情趣[5] 。

陈从周先生说过:“水不在深,妙在曲折”。

园林用水,贵在曲折。

通过蜿蜒的水形,营造源远流长的意境。

水的“曲”能够增加空间层次,让游人视线有多样的变化,使空间组织更加丰富,加上建筑和植物的点缀,营造出不同的景观形态,水似尽不尽,而意无穷,给人“欲隐还露”的感觉,引发无穷的想象。

1.4 诗情画意,涵蕴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多数由文人士大夫参与建造而成。

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浅析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浅析论文

1.摘要 (1)2.园林理水的文化含义 (1)3.园林理水艺术分析及类型 (1)3.1 艺术分析 (1)3.2 艺术类型 (1)4.园林的理水方式及理水原则 (1)4.1 理水方式 (2)4.2 理水原则 (2)5.结语 (3)致谢 (4)参考文献 (4)1 摘要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建造园林的基本要素,它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上有着深层含义。

中国古典园林里的理水作品充分体现了造园家们师法自然、追求园林意境的艺术匠心。

这对今天的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意境;原则;现代需要2 园林理水的文化含义理水即整理、梳理水系,指以各种不同的水型,配合山石、花木和建筑来组景,它是塑造园林空间的重要手段。

中国园林历来以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内在意境闻名于世,在造园过程中一直追求对自然山水的模仿、体验和欣赏,其中尤其重视历史环节。

水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上有着深层的含义。

在自然界,只有水能滋养万物、洗涤万物"同时具有自净能力,这正是至善之德的象征,所以古人用水比拟君子的崇高美德。

在苏州园林中常以具有“瘦、皱、透、漏”之美的太湖石筑山,结合不同艺术风格的理水手法,形成“高山流水”的高洁意境。

3 园林理水艺术分析及类型3.1 艺术分析原指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处理,今泛指各类园林中水景处理。

西方古典园林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甚至连水池都修建成规则的矩形、圆等,而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在山水、建筑和植物的处理上,更加重视自然形态和意境的巧妙营造。

(1)水体处理自然界的水体千变万化,既有平远宽广的湖海,又有曲折潆洄的溪涧、飞流奔泻的瀑布、神秘莫测的深潭,这些水体都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为古典园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资源。

在园林设计中水的处理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变化不大,多以静态的水出现,如湖泊、池水、水塘等。

颐和园理水手法

颐和园理水手法

颐和园理水手法
颐和园理水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借景:颐和园利用周围的山水景观,将自然景色与人工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例如,万寿山上的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都是借助周围的山水景观而建,使得整个园林空间更加和谐统一。

2. 分景:颐和园内的水域被划分为多个景区,如昆明湖、长廊、石舫等,每个景区都有其独特的景观特点和功能。

这种分景手法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色,增加了游览的乐趣。

3. 引水:颐和园内的水源主要来自昆明湖,通过一系列的渠道和建筑物将水引入园内的各个景区。

这种引水手法使得园内的水体得以循环流动,保证了水质的清洁,同时也为园林增色添彩。

4. 蓄水:颐和园内的湖泊、水池等水体起到了蓄水的作用。

这些水体不仅可以调节园林的气候,还可以作为消防用水、生活用水等。

此外,这些水体还为园林提供了丰富的观赏资源,使得园林景观更加优美。

5. 排水:颐和园内的排水系统非常完善,通过一系列的渠道和建筑物将雨水、污水排放出去。

这种排水手法既保证了园林的整洁美观,又避免了水患的发生。

6. 喷泉:颐和园内的喷泉是理水手法的又一体现。

喷泉既可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又可以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此外,喷泉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颐和园的一大特色。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苏州古典文人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其理水表现手法不仅在当时起到了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更是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大启示。

本文将从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的理水表现手法入手,探讨其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启示。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的理水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水的使用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水的使用非常灵活多样,既有大片的湖泊、池塘,又有细小的流水、瀑布,还有水面上的假山、亭台等结构。

这种丰富多样的水景体现了园林设计师对水的巧妙运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调节了气候,提高了空气湿度,为园林中的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二、水的周围装饰在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水的周围通常会布置各种装饰物,如假山、亭台、廊檐、石桥等,这些装饰物既可以增加水景的观赏性,又可以为游人提供休息和避雨之处。

这些装饰物的设计和布置也体现了园林设计师对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艺术美感的追求。

三、水的引导和流向苏州古典文人园林中的水景通常会通过精心设计的水系和景观来引导人们的观赏路线和视线,使游人在游览园林时能够感受到水的流动与变化,不仅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还强化了整个园林景观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对水的使用非常灵活多样,这种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可以启示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尺度的水体、水景来丰富滨水景观的表现方式,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也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水景,增加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改善空气湿度等,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的理水表现手法对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师可以借鉴苏州古典文人园林的理水表现手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水的使用、合理丰富的水的周围装饰、以及合理引导的水的流向等手法,设计出更加具有吸引力、趣味性、连贯性和完整性的滨水景观,提高城市滨水景观的品位和水平,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美好、健康、快乐的生活空间。

园林中理水的方法

园林中理水的方法

园林中理水的方法一、园林理水方法园林理水是指通过人工造景和自然景观的利用,来创造水景的过程。

理水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聚散成景:通过将水域聚集或分散,以形成各种不同的水景,如人工湖、水池、溪流等。

2.曲直变化:通过将水域弯弯曲曲或笔直延伸,以形成曲径通幽或一望无垠的水景。

3.借助自然:借助自然山峦、树林等景观,形成山水相映的水景。

4.人工造景:通过人工造景,如建造喷泉、水幕等,来创造独特的水景。

二、池水处理池水处理是园林理水的重要环节。

在园林中,通常会设置水池、喷泉等水体,这些水体需要定期处理,以保证水质和水域的清洁。

处理方法包括:1.定期换水:定期更换水体中的水,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2.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体中的PH值、氨氮等指标,以保证水质符合标准。

3.水体清洁:定期清洁水体表面,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三、溪流设计溪流是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之一。

在设计溪流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自然形态:溪流应该尽可能保持自然形态,以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水质保证:溪流的水质应该符合标准,以保证游客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流量控制:溪流的流量应该得到控制,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瀑布塑造瀑布是园林中另一种常见的景观。

在塑造瀑布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地形地貌:瀑布的地形地貌应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达到自然和谐的效果。

2.水质保持:瀑布的水质应该得到保证,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噪音控制:瀑布的噪音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对周围环境和游客造成干扰。

五、雨水收集雨水收集是园林理水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收集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同时还可以为园林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

雨水收集的方法包括:1.屋顶收集:通过在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2.地表收集:通过在地表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3.渗透收集:通过利用植物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将雨水收集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

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

第38卷第3期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Vol. 38 No. 3 2018年9月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 20182018-06-05浅议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郭蕾(河南省工人文化宫,河南 郑州 450000:S 731.9:B:1003-2630(2018)03-0050-03“园林无水则不活”、“无水不成园”,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

理水,即是通过对水系进行整理,梳理,配以山石、植物等造景元素来塑造园林景点的一种方法手段,崇尚“师法自然”,却又不拘泥于自然。

1 古典园林理水意义观形—“形”指的是水的轮廓形状。

水是流动的、无形的,它的形状取决于河岸的形状,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意在通过塑造有形的河岸达到塑造无形的水面,在园林创作的过程中模仿自然界中宽阔的湖面、潺潺的溪流、蜿蜒的湖岸、汩汩的泉水、幽深的山谷,或是令人豁然开朗、或是令人心情平和、或是令人神秘向往、或是令人精神愉悦,通过各种水的形态,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无锡的鼋头渚公园素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公园的水景,化无形为有形,令人过目难忘。

赏色—水是无色的,但是水能够真实的映射出其他物体的形态、颜色,水面中天空、建筑物、花木的倒影,水中鱼儿嬉戏的身影,微风吹起的波光粼粼、山涧溅起的水花、特定环境下出现的彩虹和水雾,都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别有一番趣味。

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中的倒影,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中;北京植物园卧佛寺的水池中,尾尾金鱼,诉着佛教无碍于世义,意愿解脱之意,令人虔诚向往。

听声—水不仅至柔至美,而且溅水的音律也丰富了人们的听觉,古人说“何必钟与竹,山水有清音”,表达了对天籁般的水声的一种钟爱。

地势落差的激荡水花的声音、水拍河岸的拍岸声、潺潺溪流的汩汩水声,有时明快、有时咆哮、有时沉寂、有时沙沙作响,各种美妙的自然之声与鸟鸣混在一起,形成了天籁般的音乐,涤荡人的心灵,使人忘却了烦恼。

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

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

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第一篇: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江南古典园林叠山理水手法浅析摘要:在自然风景中,山因水而幽,水依山乃活,二者往往相辅相成。

同样道理,人工山水园的叠山与理水也是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的。

水池一般都濒临着假山,或以水道弯曲而折入山坳,或由深涧破山腹而入于水池,或山峦拱伏而曲水潆流。

凡此种种,都合于“山脉之通按其水境,水道之达理其山形”的画理。

江南古典园林遵循自然之道,地形之势,叠山理水手法多变,适宜地形,彰显内涵,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髓,其手法源远流长,值得后世借鉴发扬。

关键词:江南古典园林叠石造山园林理水形式处理引言: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物被覆作为装点。

山水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再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这就是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之一—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平地起造的江南人工山水园林的叠山﹑理水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江南地区的古典园林占地面积一般不大,这对园林的建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能否合理恰当地利用园林周围环境和天然资源,也是决定园林精致与否的客观条件。

大自然形态万千﹑变化多端,江南古典园林不可能在有限的地域空间﹑物质条件下对大自然原样照搬,而是有意地﹑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对自然中的某已构成要素加以突出表现,在不悖于客观的条件下,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高度概括﹑典型化的人工自然。

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山水,绝对不是自然山水的复制品。

同绘画一样,基于自然﹑再现自然,又高于自然。

模拟的原则是忠于客观,但又不完全照搬,重在神韵﹑气质的相似而非单纯地具体形态的相像。

从江南古典园的动机或目的来看,不同的园林类型模拟的具体内容不同。

但总体而言,也无外乎是对自然界中的真山真水形态的描摹再现。

这里面又可分出叠山和理水两个不同的语支。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之一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之一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之一“开合聚放”作者:王轶(武汉市园林设施服务站)摘要:简要介绍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景所起到的作用与地位,通过简析中国古典园林在水景上运用的“开合聚放”的形式和手法来认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自然之美、山水之美。

关键词:园林理水;水景;开合聚放我们常说“山水园林”,在园林景观中有山有水才能充分体现园林景观意境和特点,山石、水体、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三大要素,园林景观中的主要景色也主要由它们来构成。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园林景观中只要有了水,一切景观都活了起来,可以说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这足以说明水景在园林中所占的地位。

造园学家陈从周在《说园》中所说的“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

这些均是园林理水的基本原则。

水是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灵魂,在中国造园中,素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

水变化不定的形态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园林景观空间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和深远的意境。

许多古典庭院以水为主题,如苏州网师园、沧浪亭、拙政园等。

水景丰富了庭院景观,改善了庭院生态环境,并为水生花卉提供了生活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庭院意境。

园林水体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营造园林景观;改善环境,调节小环境中的气候;提供生活用水;提供生产用水;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需的环境;交通运输;汇集、排泄天然雨水;防护、隔离;创造园林迂回曲折的线路;防灾用水。

在园林景观营建中常见的水景形式按水的状态可分为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两种。

静态水景一般在园林中以片状汇聚的水面,如湖、池等表现。

动态水景是以流动的水为主体,形式上主要有流水、落水和喷水三种,利用水姿、水色、水声来增强其活力和动感、令人振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是独立发展的一套系统,它着重强调对自然山水景观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理水手法杂谈
造园学家陈从周在《说园》中说“水曲因岸,水隔因堤”,“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而最关键者则在水位之高低”,“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

这些均是园林理水的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而如何理水,尚有许多具体手法值得一说。

?水面
处,也效此法。

南京瞻园,南北两池,在静妙堂之西有小溪相连,勾活了池水。

无锡寄畅园,水池之西的八音涧处有泉眼,确为水源,而又在池之北端做出水湾,似为池水流出之处。

这种做法实例不胜枚举。

如上所说,水之形全在岸。

苏州多曲池,绍兴多方池,风格迥异。

方池做法,不必多说了;曲池做法,大有讲究。

这种池岸,宜曲不宜平直。

但曲要曲得有节
奏,有大曲、小弯,有缓曲、急转,不能总是那么一种曲法,像牙齿一般,缺乏情趣。

同时,驳岸之石,在近水处应向内凹进,这样做不但有不尽之意,而且更使岸形空灵、险峻,美在其中。

水岸用石,宜统一种类,切忌黄石、湖石混用。

一般说,湖石岸比较容易处理,因为它本身就是曲折、空灵的;黄石平直,有强烈的实体感,故更难做得好。

层次?
鱼槛(
观其高,水视其流。

《红楼梦》第十七回众人游大观园时有如此一段描述:“……院中满架蔷薇,转过花障,只见清溪前阻。

众人诧异:‘这水又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凹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

’”这种流水手法,可谓妙趣横生,自然得体。

其实园林中用得也较多。

南京瞻园,水自园之南的“瀑布口”始,
入一小池,然后折向池之西北,变成小溪细流,缘园西向北,过草坪边流入园北之大水池,然后在池东北穿过小桥一直向北,成一小池,于是又向北流,似入无穷处。

苏州环秀山庄虽以假山胜,但其中水之处理却也妙趣无穷,弯弯曲曲,穿行于问泉亭及长廊之间,有几处竟在廊底流过。

拙政园西部园,有长长的水廊,水伸入廊底,令人悟出水乡意境。

水从园的西南角之塔影亭的背后开始的,曲曲弯弯一直流向拜
)。

(
入。

但若
植荷于缸内,然后连荷带缸一起沉入池底(事先设计好沉于何处),缸中之藕便不会疯长。

理水之法,贵在意境,故虽有法,亦不能拘于法,还须提高园林艺术修养。

但更须提醒的是:水的处理不是孤立的,水须与山结合,也须与建筑结合,如平台、水榭、水廊、旱船等,都须作整体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