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的中国十大青铜器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顶级国宝解说词

中国十大顶级国宝解说词

中国十大顶级国宝解说词后母戊鼎:“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

它不仅是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更被誉为‘镇国之宝’。

其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展现了商代青铜文化的巅峰。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但不是最重的。

尊四面肩部铸有4只卷角羊,寓意吉祥、美好。

”三星堆青铜面具:“三星堆青铜面具,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

其形象夸张,风格神秘,展现了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

”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

整套编钟共65件,音域广泛,音色优美,展现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辉煌成就。

”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

剑身修长,剑格两面铸有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此剑历经千年而不锈,锋利如初,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长信宫灯:“长信宫灯,西汉时期的青铜器。

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灯火通明,姿态优雅。

它不仅是实用的照明工具,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

马的形象矫健生动,一只蹄足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背上,展现了骏马奔腾的雄姿。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

这些陶俑形象逼真,气势磅礴,展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雄壮气势。

”敦煌莫高窟壁画:“敦煌莫高窟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

这些壁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涵盖了佛教、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兰亭序》:“《兰亭序》,又称《临河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

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这些国宝级文物和艺术品,不仅代表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历史上十大青铜器

中国历史上十大青铜器

中国历史上⼗⼤青铜器
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量使⽤青铜⼯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

青铜是⾦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

这⼀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

这⼀时期古⼈创造出了极其灿烂辉煌的青铜⽂明。

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商朝
⼟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化的代表作。

四⽺⽅尊:商朝晚期的祭祀⽤品
曾侯⼄编钟:战国时期礼乐⼤型⽤具
马踏飞燕:青铜器物⾥的知名标志
中华第⼀灯:长信宫灯
秦始皇陵马车
⽺⽗丁⽅⿍
龙虎尊的肩部饰以三条蜿蜒向前的龙,龙头突出肩外。

腹部纹饰为⼀个虎头两个虎⾝,虎⼝之下有⼀⼈形,⼈头衔于虎⼝之中。

虎⾝下⽅以扉棱为界,饰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

圈⾜上部有弦纹,并开有⼗字形镂孔。

⽑公⿍
鸮[xiāo]尊为古代盛酒器。

铜尊,最早见于商代。

综合各地出⼟的器物,计有:⿍、⼤⿍、⼤⽅⿍、⿀、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壶、瓠形提梁壶、中柱盘、盘等,包括了饪⾷器、酒器和⽔器等门类。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时代遗址⾥,经考古发掘,在⼏⼗处遗址⾥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超技术与⽂化。

古⽂献上记载当时⼈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中国传世的30件顶级国宝青铜鼎

中国传世的30件顶级国宝青铜鼎

中国传世的30件顶级国宝青铜鼎我们都知道,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镌刻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自此,传国玉玺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传国玉玺篆刻花鸟篆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是正统皇权的象征,不过这是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的事情,在秦朝之前,有没有什么东西能代表天下之权呢?说实话还真有,那就是鼎。

商乳丁夔紋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鼎代表王权和国家统一起源于夏朝。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自此,九鼎成为了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商前期獸面紋扁足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周室衰微,诸侯中的强国纷纷挑战周室正统,史料记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南方强国楚国的楚庄王攻打陆浑戎人,于是到了雒水,在周朝边境上炫耀武力。

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王。

楚王问到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轻重。

楚庄王为何要向周室询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目的显然不是好奇和八卦,而是隐晦地表明要取代周室统一天下之一,自此“问鼎中原”也就成了要取代中原王朝之意。

商後期亞醜方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后,秦国壮大,欲窥周室。

秦武王趁攻占韩国重镇宜阳之时进入洛阳,欲将九鼎中的雍州之鼎携归咸阳。

守鼎的官吏以鼎重千斤无人能移动为由拒绝,结果秦武王竟要举鼎,可惜失手砸伤自己在当晚就气绝身亡。

玉斋博物馆文创作品——北京金属工艺品厂80年代沙铸兽面纹鼎(可请藏)玉斋博物馆文创作品——北京金属工艺品厂80年代沙铸兽面纹鼎从楚庄王问鼎到秦武王举鼎,可见鼎之于王权的魅力。

【周朝历史】中国历史上10大著名的青铜器国宝!

【周朝历史】中国历史上10大著名的青铜器国宝!

【周朝历史】中国历史上10大著名的青铜器国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器文物青铜在古代被称为金或吉祥金,是紫铜和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

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指青铜工具和青铜礼器广泛使用的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到秦汉,时间跨度约2000年。

在这一时期,古人创造了极其辉煌的青铜文明。

1.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商代最重的青铜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商代古墓中出土的司母五鼎,是商代国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吴母而制作的祭器。

它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1959年,国家一级文物作为镇博物馆的瑰宝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它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铜铸造业的宏大规模。

2.商代泗阳方尊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广场是中国现存的商代青铜广场中最大的一座。

每边长58.5厘米,每边重58.4厘米。

它有一个长长的脖子,高高的环足和一个高耸的脖子。

四面装饰有香蕉叶图案、三角葵图案和动物脸图案。

雕像的中心是陶器的重心。

雕像的四个角是羊做的,肩膀的四个角是四个卷曲的羊角头。

羊头和羊颈伸出器皿,羊的身体和腿附在腹部和脚上。

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3.商代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大理画像、青铜竖眼画像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5000年,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两件器物是三星堆青铜其中非常著名且有代表性的器物。

十大青铜器排行榜:越王勾践剑第五,四羊方尊第二,第一实至名归

十大青铜器排行榜:越王勾践剑第五,四羊方尊第二,第一实至名归

十大青铜器排行榜:越王勾践剑第五,四羊方尊第二,第一实至名归第一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的代表作,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第二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四角各塑一羊,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第三青铜神树,共有八棵,一号大神树高达3.96米,树干残高3.84米。

有三层枝叶,每层有三根树枝,树枝的花果上翘下垂,花果上都站立着一只太阳神鸟。

神树的下部悬着一条龙,使神树显示出非凡的魅力与深厚的象征意义。

第四曾侯乙尊盘,装饰纷繁复杂,铜尊上是用34个部件,经过56处铸接、焊接而连成一体。

尊体上装饰着28条蟠龙和32条蟠螭,内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7字铭文,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

第五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剑身修长,上面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极其锋利,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

第六莲鹤方壶,不仅纹饰细腻新颖,而且结构复杂、铸造精美,堪称是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的典范之作。

在莲鹤方壶的整个装饰工艺中采用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用现代最先进的科技也无法复制和模仿。

第七铜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方鉴内套有一方壶。

夏季,鉴、壶壁之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

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

第八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

铜马身上缨络和链条用的铜丝直径仅半个毫米左右,有的则更细,工艺水平非常之高。

第九青铜卡尺,是于汉代王莽时期的一种工具,铜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动尺等部件构成,既可测器物的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均较直尺方便和精确。

中国青铜器器物介绍大全(300P)

中国青铜器器物介绍大全(300P)
青铜器简史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 超而著称于世。奴隶主把 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 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
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但红 铜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所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后来,人们又发现了 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 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 35 度,加锡 5%,其硬度就提高为 68 度;加锡 10%,即 提高为 88 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
4
食体制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转变期青铜器
西周中期、晚期 春秋早期
公元前 11 世纪末—公元前 7 世纪上半叶
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形成重食的系统。列鼎制度、编钟制度和赐命作器之习已经形成。新器 类出现,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多为动物变形,或流转舒畅,或朴质简率。作器铸铭盛行,多 见有长篇铭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纹饰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续。各诸侯国普遍建立 青铜铸造业,水平不一,有的范铸技术略显粗疏,大国之器仍较精严。
彝 方彝(yí)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现于商代晚期。
食器
豆 专用于放置腌菜、肉酱和调味品的器皿。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山 西保德县出土的商晚期带铃铜豆,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豆。 豆也属礼器的一种,通常成 对出现。对于用豆数量的多少,古代也有一定的典章制度。《礼记·礼器》所载"礼有以多 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但是, 出土和传世的青铜豆都较少,这可能和当时人们多用陶豆、漆豆和竹、木质豆有关。

十大国宝青铜名器

十大国宝青铜名器

“十大国宝青铜名器”“十大国宝青铜名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青铜名器中最具代表性的10件青铜器,它们再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杰出成就和自商代至战国时青铜器类的演化历史,其中包括最负盛名的国家一级国宝司母戊大方鼎。

中国的先民在青铜器时代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

青铜器在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体系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历来被视为宗族和国家立族、立国之象征。

鸮尊(xiaozun):此鸮尊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siyangfangzun):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

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器为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匽侯盂(yanhouyu):西周时期的器物,出土于辽宁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整体器具造型庄重,显示了匽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贵。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dianyuding):三足圆鼎,周康王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歧山县,鼎腹内记载了康王向孟舒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经验,为史学家所重视。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琱生簋(diaoshengui):周宣王时期器物,早年出土于陕西,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龙虎尊(longhuzun):商代器物,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纹饰的主题为“虎口衔人”,意义深刻,此器也是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

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铜冰鉴(tongbingjian):铜冰鉴为战国时期器物,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是一件双层的器皿,方鉴内套有一方壶。

夏季,鉴、壶壁之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

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青铜器名称及造型

中国古代青铜器名称及造型


朕匜,铸于西周中期,藏于陕 西省岐山县博物馆
• 匜(读音:yí)是中国先秦的礼器 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于东周。用 于“沃盥之礼”,沃的意思是浇水, 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中国古代在 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周朝时 期,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 合变为盘、匜组合。
• 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 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 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 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 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 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 满花纹,造型不一。

曾侯乙编钟,铸于战国早期,藏于 湖北省博物馆
• 钟(读音:zhōng)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 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 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 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
• 《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对钟的形制有详 细的描述:钟身像两爿瓦片对合的形状, 两侧形成的锐角名为“栾”,亦名“铣”; 两铣之间,下缘名为“于”;于上名为 “鼓”,鼓的中部用来打击之处名为 “隧”;鼓上名“钲”,钲由钟带纵三横 四分为十二格,每格有三个钟乳突起,名 为“枚”或“景”,钟带名为“篆”;钲 上是椭圆的钟顶,名叫“舞”;舞上是悬 挂钟的柄,名“甬”;甬端平正,谓之 “衡”。甬近下部有半环固定件,称为 “斡”,或铸成兽状,称为“旋虫”。半 环中贯一正环,用来悬在钟架(“虡” jù ) 上,称为“旋"。
• 盨(读音:xǔ)是中国周朝时 期所特有的礼器和炊具,在祭 祀和宴会时用于盛放做熟的谷 物。
• 盨形制与簠很接近,但盨为圆 弧形。椭圆口,有盖,两耳, 圈足或四足。盖和器皿对称, 翻开可用来盛放盛黍、稷、稻、 梁等食物。盨出现于西周早期, 在战国晚期以后消失。说文解 字记载:“盨,负戴器也。从 皿须声。”

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

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

十大国宝青铜名器作为国宝青铜器仿制品的经典之作,由中国历史博物馆限量仿制,全球绝版发行2000套。

作为建馆(1912年)纪念,第1912号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可见其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必将成为各地博物馆、大、中学校图书馆、机关、集团办公大楼、宾馆、别墅、寺庙以及其它名人、名地、名宅的最有身份、最有地位、最有象征意义的镇家之宝;必将成为所有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爱好者民追千古的珍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限量绝版发行,突现其文物价值,与民间收藏者共同收藏同一时代、同一模型、不同编号的青铜器系列仿制品,为建馆以来第一次,更加明确了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和文物价值,并蕴含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庆祝中国古老文明跨越两千年,迎接千年复兴,自建馆以来,首次将馆藏的最著名的十大国家国宝级青铜文物(通称十大国宝),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十大国宝”传世珍藏版是博物馆建馆百年来首次遴选中国青铜器文明史上十件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精典之作顶级国宝,以其仿制品面世,精选优质青铜采用古老的浇铸法手工完成,形神直逼原件,其工艺之精湛为国内外文物复仿制品所罕见,代表着当代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准。

十大国宝传世珍藏版全球限量绝版发行2000套,发行2000套后,随机在国家权威公证机关公证下毁模,其中编号1912号、2008号等特殊编号分别已被国家博物馆、北京奥组委、香港博物馆等权威馆藏单位永久珍藏,0001号亦被嘉德拍卖行收藏并将于2008年进行拍卖。

可见其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必将成为各地博物馆、大、中学校图书馆、机关、集团办公大楼、宾馆、别墅、寺庙以及其它名人、名地、名宅的最有身份、最有地位、最有象征意义的镇家之宝;必将成为所有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爱好者民追千古的珍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限量绝版发行,突现其文物价值,与民间收藏者共同收藏同一时代、同一模型、不同编号的青铜器系列仿制品,为建馆以来第一次,更加明确了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和文物价值,并蕴含着巨大的升值潜力。

中国古代青铜器欣赏大全!(收藏)

中国古代青铜器欣赏大全!(收藏)

中国古代青铜器欣赏大全!(收藏)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距今4500~4000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青铜器,当然不只是作册般的青铜鼋,还有这些值得你欣赏!
三千多年前作册般铸成的青铜鼋。

文物遗存的价值高、典例全

文物遗存的价值高、典例全

文物遗存的价值高、典例全1、司母戊鼎——商代司母戊鼎是中国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的富景墓中发现了司母戊鼎,现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2、四羊方尊——商代四羊方尊是1938年从湖南宁乡县的一座山上出土的,是商代最大的青铜方尊,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3、青铜立人像——商代青铜立人像发现于成都市三星堆遗址,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人像。

它被誉为世界青铜像之王,并被三星堆博物馆收藏。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4、毛公鼎——西周毛公鼎发现于陕西省岐山县,是西周后期毛公爵建造的。

鼎里面是发达的铭文,上面写着毛公爵是如何建议周敬轩的。

现在收藏于台北国立博物馆。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5、莲鹤方壶——东周朝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市的郑公墓中出土的莲鹤方壶非常华丽,其制作涉及当今所缺少的许多复杂技术。

现在放在河南省博物馆。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6、越王勾践剑——春秋战国时期勾践剑于1965年从湖北楚墓发现,以其不寻常的锋利度和抗锈性而闻名,这是由于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铬层。

现在由湖北省博物馆拥有。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7、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州市出土的曾侯编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最精美,最完整的大型乐器。

它改变了音乐世界,被认为是稀缺的宝藏。

湖北省博物馆现在拥有它。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8、秦始皇陵铜车马——秦朝青铜战车和马匹是1980年在秦始皇陵墓中发掘的,是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青铜战车和马匹。

它代表了秦朝最高的冶炼和雕刻艺术。

现在,它被收藏在兵马俑博物馆中。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9,长信宫灯——西汉长信宫灯于1968年在窦湾(西汉王朝六生王)墓中出土,轻巧,实用,却华丽(与其他笨重且复杂的青铜器皿不同)。

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使该灯成为中国第一盏灯。

中国十大最有价值的青铜器10,马踏飞燕——东汉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雷泰汉墓中出土的“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铸造业最高的代表。

国家博物馆十大青铜国宝:西周匽侯盂

国家博物馆十大青铜国宝:西周匽侯盂

国家博物馆十大青铜国宝:西周匽侯盂西周匽侯盂,群友猎鹰提供信息与资料,在此表示感谢!西周匽侯盂,1955年出土于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山嘴子镇海岛营子村,器身纹饰精美,器内有铭文五字,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著名的“司母戊”、“四羊方尊”等青铜器一道被称为国家博物馆十大青铜国宝之一。

西周匽侯盂、铭文西周匽侯盂,器身上的纹饰被现在中国考古学界称之为“云雷纹和夔风纹”,华丽的纹饰显示的是器主的身份和地位的尊贵,没有实际的思想意义和文明意义。

而我本人对这种青铜器纹饰的解释是:亘字纹和执政纹。

意思是:政权永续恒久!西周匽侯盂,器身内壁上有铭文五字,专家对铭文的释读与解释如下:释读结果:匽侯作饙盂。

专家解释:从铭文可以得知,第一,此盂是用来盛饭的,饙的本意为蒸熟的饭,在此泛指饭食;第二,作器者为'匽侯'。

匽侯是何许人也?当时,'匽'与'燕'通用,因此'匽侯'即为'燕侯'。

对专家释读与解释的质疑:1、如此精美且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是用来盛饭的吗?这种解释能够令人信服吗?2、“匽”与“燕”两个完全不同的汉字如何可以通用?是根据汉字的字意得出的结论,还是根据汉字的读音得出的结论?如果是读音,那么“言、炎、眼、盐……”等汉字是不是也可以与“匽”字通用呢?且不说中国之大,各地方言不同,就“匽”字三千年前的读音来说,有谁能确定其就是现在的汉字读音呢?3、铭文的辨识是根据什么来释读的?是文字本身的字形结构,还是史册资料的大量对比?甚或是牵强附会的联想和相似呢?这样的释读和辨识方法是正确的文字解读方法吗?西周匽侯盂铭文截图西周匽侯盂五字铭文,我本人的解读结果如下:全面达到标准,未来超越祖法中记载最多、最标准的“先于”!所有的都达到标准,未来全面超越祖法记载中的“先于”!综合上述两种解读结果,其核心意思精简如下:为全面超越“先于”而奋斗!西周匽侯盂五字铭文的解读结果:为全面超越“先于”而奋斗!西周匽侯盂纹饰加铭文的意思表达:超越“先于”,永续恒久!先于,就是我们文章中多次说过的,各种历史史册中从未记载的,甲骨文残片中大量存在的,《论语》、《道德经》、《庄子》、《山海经》中反复描述的,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于朝”!“于朝”是上古中国历史中的旗帜与标杆,是历朝历代执政者效仿与学习的榜样,是所有执政者奋斗的目标和理想,是我们中华文明美好发展的楷模与标准!青铜器西周匽侯盂不是盛饭的器物,也不是哪个“侯”所制,而是执政者高尚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目标与理想就是全面超越历史上最辉煌的“先于”!名词解释:先于金文的“盂”字就是“先于”的意思,而不是我们现代汉字理解的哪一种器物或器皿,更不是什么盛饭的锅碗瓢盆。

古代青铜器介绍

古代青铜器介绍

古代青铜器介绍我国最早的古代青铜器发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古墓中,而夏商周三代是青铜器发展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到了战汉时期之后逐渐没落。

按照青铜器的用途和性质不同,一般把青铜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量器、工具、兵器、乐器、车马器、日用器、货币等十大类别,紫色百合香为您逐一详解。

一、中国古代青铜器-食器中国古代青铜食器主要包括鼎、豆、簋、鬲、甗、俎等。

其中鼎是最为普通的一种类型,一般用来烹煮和盛放食物,同时也是上层贵族们祭祀时所用到的一种礼器。

最早的鼎出现在夏代,尤其是西周时期形成了严格的用鼎制度。

当时的天子用九鼎盛放肉制品,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者一鼎,肉的数量依次递减。

豆多用于盛放食物,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

簋多用来盛放熟食,同时也是商周祭祀中重要的礼器。

鬲的用途与鼎比较类似,多用作一种炊器,最早的鬲出现在商代,战国晚期逐渐消失。

甗是蒸煮器,多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时期。

俎,不仅是切肉的案几,也是祭祀用的礼器,多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

二、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器中国古代青铜酒器主要包括爵、尊、斝、觚等。

其中爵是煮酒或者温酒的器具。

最早的爵出现在夏代,商代十分流行,西周中期之后逐渐消失。

尊是大型的盛酒器,形制非常丰富,流行于商周时期。

斝是一种温酒器,多流行于夏商周时期。

觚是一种饮酒器,商代最为流行,西周中期之后几乎消失不见。

三、中国古代青铜器-水器中国古代青铜水器主要包括匜、盘、鉴等。

其中匜是最为常见的青铜水器之一。

最早的匜出现在西周时期,春秋时期非常流行。

鉴是一种盛水器。

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比较流行。

四、中国古代青铜器-量器中国古代青铜量器主要包括升、釜等。

其中升多为方升,战汉时期比较多见。

五、中国古代青铜器-工具中国古代青铜工具主要包括斧、锛、铲、镰、凿等。

六、中国古代青铜器-兵器中国古代青铜兵器主要包括戈、矛、刀、剑、弩、镞、钺、戟、冑等。

其中戈是夏商周时期出现最早的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及其特点。

1. 长角觥长角觥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酒器。

它的特点是杯身细长,两侧有角状突起,形似牛角。

长角觥通常用于祭祀和宴会,寓意着丰收和幸福。

2. 爵爵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酒器。

它的特点是杯身宽大,两侧有耳状的把手。

爵通常用于宴会和祭祀,象征着尊贵和祝福。

3. 饕餮纹铜簋饕餮纹铜簋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食器。

它的特点是器身上铸有饕餮纹,形象怪异恐怖。

饕餮纹铜簋通常用于祭祀和宴会,寓意着吉祥和祝福。

4. 瑞兽纹铜镜瑞兽纹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日常用具。

它的特点是镜面上镶嵌有瑞兽纹,形象生动精致。

瑞兽纹铜镜通常用于化妆和装饰,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5. 角形器角形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礼器。

它的特点是形状像牛角一样弯曲,具有独特的造型。

角形器通常用于祭祀和宴会,寓意着丰收和吉祥。

6. 双耳炉双耳炉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供器。

它的特点是炉身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的把手,便于搬动和使用。

双耳炉通常用于祭祀和供奉,象征着祝福和庇佑。

7. 虎纹铜盘虎纹铜盘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器皿。

它的特点是盘面上雕刻有虎纹,栩栩如生。

虎纹铜盘通常用于祭祀和宴会,寓意着威武和勇猛。

8. 地支钟地支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计时工具。

它的特点是钟面上刻有十二生肖的地支纹饰。

地支钟用于计时和寻找吉时,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9. 龙纹提梁壶龙纹提梁壶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酒器。

它的特点是壶身上雕刻有龙纹,栩栩如生。

龙纹提梁壶通常用于宴会和祭祀,寓意着吉祥和祝福。

10. 龙纹铜镜龙纹铜镜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日常用具。

它的特点是镜面上刻有龙纹,形象生动精致。

龙纹铜镜通常用于化妆和装饰,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以上是几种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名称及其特点。

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古代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青铜器种类和名称大全

青铜器种类和名称大全

青铜器种类和名称大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在古代起到了实用的作用,还承载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长河中,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成为了古代艺术的瑰宝。

青铜器种类繁多,每一种器型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用途。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青铜器的种类和名称大全。

1. 鼎。

鼎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重要器型,它通常用于烹饪和祭祀。

鼎的形状多为圆形,有三足或四足支撑,是古代贵族社会的象征之一。

在古代,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在古代的社会仪式和礼仪中,鼎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觚。

觚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酒水。

觚的形状多为圆形,有短颈和宽口,其造型简洁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觚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丰富和祥和。

3. 罍。

罍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罍的形状多为圆形,有长颈和宽口,其造型优雅大气。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罍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欢乐和祥和。

4. 爵。

爵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酒水。

爵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有两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稳重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爵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丰富和祥和。

5. 卣。

卣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卣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有一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简洁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卣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欢乐和祥和。

6. 觯。

觯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觯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有一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稳重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觯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丰富和祥和。

7. 壶。

壶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壶的形状多为圆形,有一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简洁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壶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欢乐和祥和。

8. 斝。

斝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我最喜欢的十件国博馆藏品

我最喜欢的十件国博馆藏品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天回山。一件富有 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
隋白瓷双腹龙柄传瓶 白瓷双腹龙柄传瓶,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为隋代的盛水器。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1955年出土于北京东郊,为明代的陈设品,
清青玉六蜻蜓环耳双联洗 清青玉六蜻蜓环耳双联洗,为清代所用的陈设品。
我最喜欢的十件馆藏品
参观国家博物馆
春秋牺形铜尊 牺形铜尊于1956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为春秋时 期的酒器。
西周盠青铜驹尊 盠青铜驹尊于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 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
西周兔形佩 兔形佩为西周时期的玉器。
清鎏金三龙耳银壶 清鎏金三龙耳银壶,为清朝时期藏族使用的盛器。
清邹一桂芙蓉双鹭图 芙蓉双鹭图,为清朝 的著名画家邹一桂所 绘。这幅《芙蓉双鹭 图》轴为纸本、设色, 款署“臣邹一桂恭 画”,画的左上角有 乾隆帝题七言诗一首, 是清代宫廷藏画。

大英博物馆中的十大中国青铜器

大英博物馆中的十大中国青铜器

大英博物馆中的十大中国青铜器
大英博物馆中的十大中国青铜器
admin 青铜器 07-17 628 暂无评论
1、青铜尊可能来自于中国南部,湖南省。

商朝,公元前13-12世纪。

2、青铜半两钱来自中国。

秦国,公元前3世纪。

3、青铜空首布钱币来自中国晋国。

东周,公元前5世纪(正面图
背面图
4、青铜壶(仪式酒器)来自中国山西省。

东周,公元前5世纪
5、金银错青铜卣来自中国,清朝,公元18世纪。

6、中国青铜钟来自中国,东周时期,约公元前6-5世纪。

7、中国周朝仪式器具(簋)来自中国,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8、镀金青铜曼荼罗来自中国,清朝,公元17-18世纪。

9、释迦牟尼镀金青铜像来自中国,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

10、珍珠母嵌花青铜镜来自中国,唐朝,公元8-9世纪。

标签:中国十大大英博物馆青铜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2.
彩绘鹳(guan)鱼石斧图陶缸
1河南出土。此 缸本是盛放人骨 所用,器高 47cm,上画鹳 鸟、鱼和石斧。 这幅图是中国现 存最大的史前图 画,价值无可估 量。
3.
陶鹰鼎
中国史前雕 塑的代表作。陶 鹰鼎威武雄壮, 鹰胸为鼎腹,器 口开于背,双足 和尾部为鼎足, 后收的双翅围过 鼎的中后部,形 成一种前扑的动 势,是中国史前 文物中绝无仅有 的神品。
4.
利簋(guǐ)
西周早期青铜 器,出土于陕 西临潼。腹内 底部有铭文四 行三十二字, 记载武王伐纣 是公元前1046 年1月20日。 《国家人文历 史》把利簋评 为九大“镇国之 宝”之一。
簋是中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
5.
大盂(yú)鼎 西周前期重器, 内壁铸铭文19 行共291字, 述周康王二十 三年九月册命 盂之事。铭文 中周康王向盂 讲述文王、武 王的立国经验, 告诫盂要效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三、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大家怎么工作我就怎么工作。
பைடு நூலகம்1.
后母戊鼎
以前称司母戊 鼎,是中国现存 最大的商代青铜 礼器。鼎重达 832.8公斤,腹内 铸有“后母戊”三 字。该鼎是商王 祖庚或祖甲为祭 祀母亲戊而作的 祭器,是商周时 期青铜器的代表 作。
7.
九龙九凤冠
明神宗孝靖王皇后凤冠, 出土于定陵。凤冠正面饰 以九条腾云金龙,均口衔 珍珠宝石做成的珠滴,与 九龙对应的是八只同样口 衔珠滴的金凤,加上凤冠 后侧正中的一条金凤,一 共是九龙九凤。这件凤冠 上嵌有宝石百余颗,珍珠 五千多粒,华丽贵重之极。
8.
子龙鼎
商末周初,是 目前发现的所 有商代青铜圆 鼎中最大的一 件。因其内壁 铸有“子龙”二字 而得名。“子”字 居左上,字较 小, “龙”字在 右下,很像一 条竖立而尾向 右卷的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中的中国十大青铜器(图) 2011年11月30日10:40 人民网微博1、青铜尊可能来自于中国南部,湖南省。

商朝,公元前13-12世纪。

青铜尊介绍:这件仪式用的青铜酒器(尊)是由两头公羊支撑的坛子。

商朝时,虽然中国南部借鉴中国北部的青铜铸件技术和酒器制作方法,然而,南部的装饰形态和风格与北部迥然不同。

这件写真的酒器物件是当地品味和选择的范例。

羊角自由弯曲的公羊比饕餮或怪物的脸部更为逼真和形象。

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器皿都是用公羊装饰的。

它的制作很可能是首先铸造羊角,然后再将它插入用于铸造器皿其余部分的模具当中。

在中国南部,饕餮似乎不及在安阳(位于中国北部,河南省,公元前1300年左右是商朝的主要中心)那么重要,也许对于饕餮的了解也不及安阳。

在这件青铜尊上有一只饕餮,它位于这件器皿的颈部下方。

饕餮的眼睛和角清晰可见,但其他面部特征只是用一些线条描绘。

背景资料: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

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

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2、青铜半两钱来自中国。

秦国,公元前3世纪。

中国的圆形钱币在这枚钱币上刻有“半两”二字,“半”在洞的右边,“两”在左边。

半两意为半盎司,是钱币的重量。

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半两币是强大的秦国的通用货币。

公元前221年,秦国获得战争胜利,建立了新大秦帝国。

秦始皇帝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也是统一货币的第一位皇帝,他宣布半两钱是整个大秦帝国的标准货币。

一些人认为半两钱的形状是一种象征。

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天圆地方。

因此,在发行货币的时候,秦始皇帝认为自己直接连接着天与地。

另一些人则认为半两钱的形状是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而造。

半两钱被铸进模具当中,在浇铸后需要挫磨钱币的边缘。

由于有这样的方形孔,一整堆钱币都可以穿在一根方形木棒上,可以同时对所有的钱币进行挫边。

3、青铜空首布钱币来自中国晋国。

东周,公元前5世纪(正面图)背面图中国的铲形钱币这枚中国早期的铲形钱币形似铲,其首中空,耸肩,尖足。

早期的中国铲形币取相真实工具的形状。

铲形钱币和铲具都是浇铸到模具中制作的,但钱币通常较小,所需的金属比铲具薄。

为了解决关于铲形钱币在中国发展的争论,科学家们近来已经分析了铲具和最早的铲形钱币的金属成分。

他们发现用来制作铲形钱币的金属与制作铲具的金属有很大的区别。

最早的铲形钱币是周国皇室发行的。

公元前7世纪晚期,或6世纪早期,周国在地理上是“中央王国”。

在三百年里,邻近的大多数国家也发行了铲形钱币。

铲形币的形状、钱币上的铭文和发现地使人们可能得知某些铲形币的特殊产地。

有好几百种不同的铭文,它们通常是某个地方的名字或铲形币的重量。

这枚铲形钱币上没有铭文。

4、青铜壶(仪式酒器)来自中国山西省。

东周,公元前5世纪。

这对壶是在山西省侯马的晋国铸造厂制造的,这里是北部的青铜铸造地,成为了东周时期(公元前771-221年) 的青铜制造中心。

在壶盖的下边缘,即花瓣壶顶的下方都有同样的铭文。

铭文记载着公元前482年晋国和吴国会晤时,晋国大臣赵孟铸造了此壶。

在这次会晤中,两国力图签订合约,或结盟。

这对青铜壶上的纹饰是一样的。

每尊壶的壶身上都有四只饕餮,或四张怪物的脸。

这样的设计很有创意,在粘土上刻出花纹印版,并用浮雕装饰。

八张脸的模具部分是用单独的花纹印版做成的。

花纹印版可以做出很多印图,因此这种工艺是一种早期大规模生产的方式。

许多这样的模具已经在晋国铸造厂找到。

5、金银错青铜卣来自中国,清朝,公元18世纪。

古代模型复制品青铜器是在公元前1600年首次铸造的。

通常在仪式上使用,向祖先供奉食物和酒。

成套的青铜器与其所有者下葬。

皇帝及其妻妾比皇室贵族们拥有更多的精致器皿,皇室贵族比一般贵族更为富有,富贵程度由社会等级来划分。

在墓穴和宝库里发现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器皿,这让我们了解到了它们的历史和样式的发展。

卣是商朝(公元前1500-1050年)至西周朝(公元前1050-771年)中期使用的仪式酒器。

这件藏品是清朝(公园1644-1911年)时期制造的仿古卣,是西周时期更古老的卣的复制品,与真品极为相似。

复制品是为了表达对古代传统的尊重,但是这件复制品使用的镶嵌工艺并不是那个时代的。

这件藏品大胆地运用了金银错工艺进行装饰,在西周(公元前771-221年)以前都没有将此工艺运用在青铜器上,也没有用在这种器皿上。

6、中国青铜钟来自中国,东周时期,约公元前6-5世纪。

这件藏品最初来自于一组钟,这组钟中的很大一部分现在仍然存在,它们在侯马(位于今天的中国山西省)的晋国铸造厂制造。

音乐是古代中国宫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宫廷典礼和仪式奏乐的传统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鼓和钟都在奏乐中使用。

随着青铜铸造的出现,公元前7世纪产生了小钟,而大钟在几百年后才流行于世。

此钟被称为镈,是使用型模制作的。

这种模具是用粘土做成的,将熔化的金属灌入模具当中。

为了让所有钟上都有同样的纹饰,制作者制作了特殊的花纹印版,让完全一样的图案出现在钟的表面。

一种印版可以使用多次。

因此,钟上的所有窄边都是用相同的蟠龙纹,这样的蟠龙纹都是用单独的印版制作的。

这个时期中国北部的青铜铸造集中于晋国,该地区因工艺精湛的钟而闻名,就如这件藏品,青铜铸造术也说明了机器生产的方法已经成为了典型的工艺。

7、中国周朝仪式器具(簋)来自中国,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中国周朝仪式器具(簋)簋是盛食物祭品的仪式器具,使用于中国商朝和整个周朝时期。

公元前1050年,武王推翻商朝(约公元前1500-1050年)建立了周朝。

青铜器上长长的铭文记载了这次战役和之后的事件。

这么长的铭文仅偶尔铸刻在商朝时期的青铜器上,但是这种做法到了周朝确得到了大力推广。

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是为了传达所有者在政治上和社会上的成就。

如今,它们成为了重要的历史文献。

这件器具里的铭文记载了武王的兄弟康侯和沬司徒因论功行赏获得了魏国(在今天的河南省)的领土。

铭文还记载了商朝残存者发动的叛乱,周王成功将其镇压,铭文帮助我们得知了这场叛乱的时间。

8、镀金青铜曼荼罗来自中国,清朝,公元17-18世纪。

这件精致的青铜曼荼罗是汉藏风格的物品。

清朝时期在中国制造,但呈现的却是藏传佛教的元素。

这件铸造品就如同一朵石榴花,与莲花样式的印度铸造品有点相似。

佛像与装饰合为一体。

在花坛的中央有一尊佛像,其佛教头衔为本尊。

他与其般若,即智慧缠绕在一起。

20尊佛像环绕着本尊和他的般若,每片花瓣上有两三尊小佛像立于圆鼓,即祭坛前方。

花瓣上刻有佛像和各种符号,包括:马、大象、轮子、香炉、水罐、仗、伞、缎带、天蓬和宝石。

9、释迦牟尼镀金青铜像来自中国,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

公元8世纪,西藏王邀请佛教僧侣修建寺院,并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上传播佛教。

最终,佛教掌握了很强的势力,吸收当地信徒。

中原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联系由来已久,公元9世纪,中原和西藏佛教僧侣谈判达成和平条约。

从那以后,很多中国皇帝,尤其是明朝和清朝时期(1368-1911年)的皇帝,都受到佛教僧侣神赐能力的鼓舞,成为了藏传佛教忠实的支持者。

这尊历史著名的释迦牟尼佛像,复杂的设计和金属铸造工艺,彰显中原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融合。

它是现存的15世纪早期最大、最华丽的中藏佛教风格的青铜器之一。

这尊青铜像分三部分铸造:佛像和双层莲花座、矩形阶梯式基座以及图案为火焰和缠枝花纹的椭圆光轮背景。

佛像的姿势表明着释迦牟尼抵挡住诱惑,获得了安宁和真理。

10、珍珠母嵌花青铜镜来自中国,唐朝,公元8-9世纪。

镜子是私人物品,通过镜子光亮的一面,镜子的主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容貌。

在顾恺之的名作《女史箴图》中可以看到宫廷女子使用镜子的一幕,这幅图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原作作于公元前353年左右。

镜子没有镜面的一面通常都有华丽装饰。

但是这样的装饰并不是用简单的装饰物,带有宗教意义的镜子可能早在公元前18世纪就出现了。

最早的镜子出现在公元前两千年,那时的镜子往往是小镜子,通常是没有装饰的青铜盘。

汉朝时期,通过镜子上的铭文和装饰可以得知相关的宗教信仰,这关系着今生获得好运,死后能够永生。

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的镜子,其设计工艺明显是延续于之前的朝代,有时也采用以前的镜子设计,如:雕刻铭文,装饰暗指整个宇宙的四象神兽,以及采用其它奇珍异兽的图案。

同时也加上了新设计,包括在镜子上嵌入珍珠母和琥珀。

这面镜子上有一对在荷花池中的鸭子,这是婚姻幸福的象征。

它有可能是一份结婚礼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