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管理指南讲解
缺陷管理使用说明
缺陷管理使⽤说明缺陷管理使⽤说明⼀、功能概述:缺陷管理⽤于问题的记录、分类、指派和解决跟进以及报表统计等。
⼆、⽤户福利:1)不同岗位能协作处理问题,⽅便信息共享与责任追踪。
2)⽅便对历史问题的查找、总结、回顾、学习。
3)随时可以查看报表。
三、典型情境:1)⼩K是⼀个测试员,经常加班。
⼩K的⽼⼤却认为测试的⼯作量其实不⼤,因为公司的产品⽐较单⼀,且产品更新的速度也不快。
最近,⼩K提出来给测试岗位补充⼈员的建议被否决了,⽼⼤要求他改进做事的⽅法,提⾼⼯作效率。
⼩K回顾了⾃⼰每天的⼯作,发现其实很多时间花在了⽂档的处理上。
⽬前,测试发现的问题都被记录在excel表中,但是,其他同事经常还未等待测试⼯作完成,就把这份excel表给拷贝了。
其他同事拿到excel后,会对其中问题的状态进⾏更改,填写修改说明等。
可是,正是这种并⾏式的⼯作导致了这份excel表,有许多不同的拷贝。
⼩K每天,必须回收与维护,整理出⼀个最新的版本来。
显然,如果有⼀个系统能把这些缺陷共享出来,协作编辑,⼩K的⼯作量就能减少很多。
四、使⽤指南:⾸先介绍⼏个名词:缺陷:即问题也称之为bug。
所以,提bug即添加⼀个问题。
测试:⼀个发现问题的活动。
测试名:建议取与问题的来源相关的,⽐如XX产品、XXX客户反馈等,⽅便管理。
缺陷与测试的关系:每⼀个缺陷都必须属于⼀个测试。
缺陷的⽣命周期:缺陷新建后进⼊“激活”状态,通常此时会把这个问题指派给⼀个⼈。
这个⼈可能是负责确认这是否是⼀个问题,也可能是负责解决问题的资源调配的(即由他来指定谁来解决),也可能是负责解决这个问题的。
当这个问题被解决后,其状态会⾃动更改为“已解决”。
此时,通常把问题指派给提出者,由他来验证问题是否解决了,如果解决了,则关闭。
问题的状态被改为“已关闭”;如果验证结果是没有解决,则重新打开问题,状态⼜变成“激活”,并指派给负责⼈。
点击上⾯列表中的测试名,进⼊缺陷列表。
在缺陷列表中⽤户可以对缺陷进⾏⼀系列的操作,但是,有部分操作是需要前提条件的。
缺陷管理制度(精品)
缺陷管理制度(精品)
一、缺陷管理定义
缺陷管理是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以一定的方式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质量管理,保证客户满意度及产品质量的管理流程。
二、缺陷管理原则
1.重视及及时处理缺陷:缺陷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防止,以及缺陷的完整性记录、统计、分析。
2.缺陷提出者的责任:缺陷提出者负责对自己提出的缺陷进行说明,并确保缺陷提出的准确性。
3.项目成员责任:项目成员有责任,及时识别发现项目中的缺陷,并报告相关部门,并且不断追踪缺陷,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缺陷管理流程
1.缺陷发现:项目所有参与者发现缺陷,应及时通知缺陷管理部门,由缺陷管理部门将缺陷记录到缺陷管理系统中,并根据缺陷等级分配给相关责任人。
2.缺陷分析:根据缺陷详细描述,分析发现缺陷的原因,确定责任人及解决策略。
3.缺陷处理:负责人根据缺陷详细描述、缺陷原因分析及缺陷解决策略,认真执行缺陷处理任务,确保产品质量。
4.缺陷回馈:当缺陷处理完毕后,负责人须将缺陷处理结果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回馈给缺陷管理部门。
缺陷管理指南
缺陷管理指南版本号:1.0文档编号:密级:文档修订目录1.目的 (4)2.范围 (4)3.参考资料 (4)4.缺陷生命周期 (4)4.1 介绍 (4)4.2 缺陷生命周期流程图 (5)4.3 流程描述 (5)5.缺陷的跟踪和分析 (6)5.1 缺陷的状态跟踪 (6)5.2 缺陷的分析 (7)1.目的对所发现的缺陷的记录、审查、跟踪、分配、修改、验证、关闭、整理、分析、汇总以及删除等一系列活动状态的管理。
2.范围公司所有软件项目。
3.参考资料4.缺陷生命周期4.1介绍主要进行的活动:软件缺陷生命周期,经历了从被发现、报告到其被修复、验证、直到最后关闭的完整过程。
4.2缺陷生命周期流程图4.3流程描述1.执行人:测试人员2.参与人: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
3.前提:缺陷被发现。
4.步骤:1)发现的缺陷,缺陷的状态为激活。
2)缺陷描述不清楚,需要更多的补充信息。
3)缺陷不能再现,需要和测试人员的进一步合作。
4)缺陷需要审查,在即将要发布的版本中,有些缺陷不一定需要修正。
5)开发人员认为缺陷修正了,但是经过测试人员验证,缺陷还存在,需要重新置于激活(active)或打开(open)状态。
在缺陷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下:(1)软件缺陷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是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协同工作的过程,要集体审查缺陷,保持良好的沟通,尽量和相关的各方人员达成一致。
(2)测试人员在评估软件缺陷严重性和优先级上,应具有独立性、权威性。
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最后由产品经理裁决。
(3)如果审阅者决定对某个缺陷描述进行修改,例如,添加更多的信息或者需要改变缺陷的严重等级,应该和测试人员一起讨论,由测试人员来修改缺陷报告,并添加相应的注释。
(4)当发现一个缺陷时,测试人员会将它分配给适当的开发人员。
如果不知道具体的开发人员可先分配给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再发配给对应的开发人员。
(5)如果被修正的缺陷没有通过验证,那么测试人员会重新打开这人缺陷。
缺陷管理用户手册
缺陷管理1、登录管理信息系统后,点击一级功能栏中的【缺陷管理】按钮2、在功能列表中则显示缺陷管理中的各个子功能,如下图所示:1.新建缺陷单缺陷单为缺陷的流程传递单,贯彻缺陷处理的各个环节,使缺陷的处理得到监控,也为缺陷的传递提供方便。
1.1缺陷单填写及提交用户在“功能列表”中点击“新建缺陷单”:缺陷详细单界面如下:该单中浅蓝颜色为可填写区域,灰色部分为不可写部分。
1、机组、缺陷等级、是否渗漏、设备类型、设备类别,为下拉框元件,单击输入框可显示下拉框如下图所示:2、发现人:为黄色区域的签名元件:1)、签名:用户名处自动填充当前登录的用户名,如果选择其他的用户名,可双击“用户名”输入框弹出人员选择树:选中人员名后点确定,然后输入其登录密码,点击签名按钮。
2)、清除签名:若想清除签名,输入对应的用户密码后点击“清除签名”按钮即可。
3、发现部门,是根据签名后系统自动填充的用户所在的部门4、发现时间,根据签名后系统自动填充的当前服务器的时间。
时间修改,可点击时间输入框,选择相应的日期及时间即可。
5、各项输入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
6、发现人可点击“提交”按钮将缺陷提交至值班值长处,由值长进行缺陷定性及下步处理工作。
1.2缺陷流程图点击“流程跟踪”按钮即可查看缺陷单的流程图:缺陷流程,由“缺陷等级”及缺陷“处理方式”来确定其流程经过的审核节点。
流程图接收人查看:将光标放在图标为“”的节点上后,可看到接收人(该节点有权限的处理人)。
将光标放在图标为“”的节点上,可以查看其处理人。
1.2.1 零类缺陷新建缺陷检修鉴定工作分配到专业消缺处理检修部门确认生技部认定总工确认消缺处理缺陷验收消缺完毕。
1.2.2 一类缺陷新建缺陷检修部门鉴定工作分配到专业消缺处理检修部门确认生技部认定消缺处理缺陷验收消缺完毕。
1.2.2 二类缺陷正常消缺流程: 新建缺陷检修部门鉴定工作分配到专业消缺处理运行验收消缺完毕。
无法消缺流程: 新建缺陷检修部门鉴定工作分配到专业消缺处理检修部门确认生技部认定消缺处理缺陷验收 消缺完毕。
公司缺陷管理制度内容
公司缺陷管理制度内容一、缺陷管理制度的定义缺陷管理制度是指公司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缺陷管理流程、制度和规范,对产品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进行识别、记录、评估、处理和跟踪的过程。
其目的是追溯并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避免因缺陷而导致客户投诉、召回甚至是产品质量事故发生。
二、缺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产品质量:缺陷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公司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达到客户要求的质量标准。
2. 提高客户满意度:积极处理产品缺陷,解决客户投诉,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
3. 降低产品风险:通过有效的缺陷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减少产品召回、索赔及质量事故风险。
4. 提升企业形象:建立健全的缺陷管理制度,彰显企业诚信和质量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5. 提高竞争力: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改进缺陷管理制度,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赢得客户信任。
三、缺陷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缺陷识别:包括内部和外部缺陷的识别,通过质量控制、原因分析等方式确认缺陷。
2. 缺陷记录:对已识别到的缺陷进行记录,包括缺陷描述、缺陷级别、责任部门、解决方案等信息。
3. 缺陷评估:对已记录的缺陷进行评估,确定缺陷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4. 缺陷处理:根据缺陷评估结果,制定缺陷处理方案,包括紧急处理、长期解决方案等。
5. 缺陷跟踪: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跟踪,确保缺陷处理方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6. 缺陷总结与改进:对一定时期内的缺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深层次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优化缺陷管理制度。
四、缺陷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制定缺陷管理制度:公司应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过程制定适合的缺陷管理制度,明确缺陷管理制度的目的、范围、责任部门、流程和方法。
2. 培训员工:公司需要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缺陷管理流程、方法和工具,提高其缺陷识别和处理能力。
3. 应用缺陷管理工具:公司可以使用不同的缺陷管理工具,如8D报告、SPC图、品质追踪表等,加强对缺陷的管理和追踪。
缺陷管理方案
缺陷管理方案缺陷管理方案是软件开发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缺陷管理方案通常包括处理程序、质量保障方法、报告程序等方面,其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保护软件开发公司的利益。
本文将从缺陷管理方案的定义、重要性、实施和效果四个方面阐述缺陷管理方案。
一、缺陷管理方案的定义缺陷管理方案是一种规范、计划和实施软件缺陷的方法。
缺陷管理方案明确了一个组织或项目缺陷的识别、跟踪和修复的过程和方法,以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
缺陷管理方案通常包含以下内容:1)缺陷识别的方法:缺陷管理方案应该包含缺陷识别的方法、流程和策略,确保缺陷被发现并及时记录;2)缺陷跟踪的方法:缺陷管理方案应该包含缺陷跟踪的方法、流程和策略,确保缺陷能够被完整地跟踪和管理;3)缺陷修复的方法:缺陷管理方案应该包含缺陷修复的方法、流程和策略,确保缺陷能够及时被修复;4)缺陷报告的方法:缺陷管理方案应该包含缺陷报告的方法、流程和策略,确保缺陷能够被准确地报告给团队成员和相关方。
二、缺陷管理方案的重要性缺陷管理方案对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缺陷管理方案的重要性:1)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缺陷管理方案能够及时地检测、识别和修复缺陷,从而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2)增强客户满意度:缺陷管理方案能够及时地修复客户报告的缺陷并提供及时的反馈,从而增强客户满意度;3)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缺陷管理方案能够帮助项目团队更快地识别和修复缺陷,从而降低软件开发成本;4)提高项目进度:缺陷管理方案能够帮助项目团队更快地发现和处理缺陷,从而提高项目进度。
三、缺陷管理方案的实施缺陷管理方案的实施应该包含以下步骤:1)审查项目:对项目进行审查并确认该项目需要一个缺陷管理方案;2)确定缺陷管理需求:识别项目需要的缺陷管理需求;3)制定缺陷管理方案:根据项目需求,制定一个缺陷管理方案,并确保该方案能够满足项目需要;4)执行缺陷管理方案:执行缺陷管理方案,并确保符合相关需求;5)监控缺陷管理方案:监控缺陷管理方案的执行和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
缺陷管理指南讲解
缺陷管理指南讲解缺陷管理指南北京博微广华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变更记录目录1.目的 (3)2.适用范围 (3)3.缺陷定义 (3)3.1.缺陷产生的原因 (3)3.2.缺陷的定义 (4)4.缺陷报告 (4)4.1.缺陷类型 (5)4.2.缺陷的严重程度 (7)4.3.缺陷的优先级 (10)4.4.缺陷描述 (11)5.缺陷跟踪 (12)5.1.缺陷的生命周期 (12)5.2.缺陷状态的跟踪 (14)6.缺陷结果分析 (15)1.目的本文对规范缺陷上报、缺陷的处理流程及缺陷分析进行详细说明,以提高测试效率,确保软件测试目的的实现。
2.适用范围1)软件项目集成测试阶段(即软件开发阶段的测试)、系统测试阶段和系统维护阶段。
2)能验证阶段。
3)客户反馈的问题。
3.缺陷定义3.1缺陷产生的原因1)软件项目自身问题引起的●软件需求定义不够清晰,导致设计目标偏离客户的需求。
●软件系统结构非常复杂而又无法构造成一个有序的层次结构或者组件结构,从而导致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涉及技术和兼容性的问题事先没有考虑周到。
2)软件项目管理的问题●项目计划不够完善,对质量、资源、任务、成本的平衡性把握不好,容易压缩需求分析、评审、测试的时间从而遗留较多缺陷。
●项目流程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随机性和缺乏严谨的内审和评审机制。
●沟通不够流畅,导致不同阶段、不同团队的开发人员对问题的理解不一致。
3.2缺陷的定义●从产品内部看,软件缺陷是软件产品在需求定义,开发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
●从外部看,缺陷就是软件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4.缺陷报告为了准确、清楚地描述缺陷,现定义软件缺陷的属性,如下表所示:4.1缺陷类型“缺陷类型等级”的概念,当一个缺陷同时符合几个缺陷类型的特征时,其缺陷类型以“缺陷类型等级”较高的类型为准。
建议缺陷类型等级如下(’>’左侧表示等级高):安全性问题>稳定性问题>性能>需求>数据内容错误>安装兼容性>刷新问题>用户界面>建议性>功能4.2缺陷的严重程度Bug的严重级别指的是软件缺陷对软件质量的破坏程度严重:软件缺陷对软件质量的破坏程度严重。
测试缺陷管理规范
测试缺陷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测试缺陷管理规范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管理和解决软件测试过程中的缺陷问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测试缺陷管理规范。
一、缺陷管理流程规范:1.1 缺陷报告:测试人员在发现缺陷后,应及时记录并详细描述缺陷的现象、重现步骤和影响范围等信息,以便开发团队能够准确理解和复现该缺陷。
1.2 缺陷分类和优先级: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缺陷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
常见的分类包括功能性缺陷、性能缺陷和安全缺陷等,优先级可分为高、中、低等级。
1.3 缺陷分派和跟踪:开发团队应及时接收并分派缺陷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同时,测试人员应跟踪缺陷的处理进度,并在解决后进行验证,确保缺陷得到有效解决。
二、缺陷管理工具规范:2.1 工具选择和配置:根据团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缺陷管理工具,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常用的工具包括Bugzilla、JIRA等。
2.2 缺陷管理工具的使用规范:团队成员应熟悉并遵守缺陷管理工具的使用规范,包括正确填写缺陷报告、及时更新缺陷状态和注释等。
2.3 缺陷管理工具的统计和分析:通过缺陷管理工具可以进行缺陷的统计和分析,包括缺陷数量、解决速度等指标的监控和分析,以便优化测试和开发过程。
三、缺陷管理沟通规范:3.1 缺陷沟通渠道的建立:建立有效的缺陷沟通渠道,包括团队内部的沟通和与开发团队的沟通,以便及时沟通和解决缺陷问题。
3.2 沟通内容的明确和准确:在缺陷沟通中,应明确和准确地描述缺陷的现象和影响,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3.3 沟通记录的保存和归档:对缺陷沟通的记录进行保存和归档,以便后续查阅和追踪,同时也为团队之间的知识共享提供便利。
四、缺陷管理的持续改进:4.1 缺陷管理过程的评估和反馈:定期对缺陷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和反馈,包括缺陷管理的效果和团队成员对规范的遵守程度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2 缺陷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分享:团队成员应及时总结和分享缺陷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其他成员能够借鉴和学习。
测试缺陷管理规范
测试缺陷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解决测试缺陷,测试缺陷管理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测试缺陷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1. 缺陷管理流程1.1 缺陷报告:测试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和报告缺陷,包括缺陷的详细描述、重现步骤和截图等。
这有助于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缺陷。
1.2 缺陷分类和优先级: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缺陷进行分类和设定优先级。
这样可以确保高优先级的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1.3 缺陷分配和跟踪:将缺陷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并跟踪缺陷的处理进度。
这有助于保证缺陷得到及时解决,并能够追踪缺陷的解决情况。
2. 缺陷管理工具2.1 缺陷跟踪系统:使用专业的缺陷跟踪系统,如JIRA、Bugzilla等,来管理缺陷。
这些工具提供了缺陷报告、分配、跟踪和统计等功能,方便团队成员协作和管理缺陷。
2.2 缺陷管理仓库:建立一个缺陷管理仓库,用于存储和管理缺陷相关的文档、截图、日志等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回顾和分析缺陷,以及进行后续的缺陷追踪和统计。
3. 缺陷解决流程3.1 缺陷分析:开发人员应该仔细分析缺陷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法。
这包括对缺陷进行重现、调试和定位等操作。
3.2 缺陷修复:开发人员根据缺陷的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
修复后的代码需要经过测试人员的验证,确保缺陷得到有效解决。
3.3 缺陷验证:测试人员需要对修复后的代码进行验证,确保缺陷已经被解决,并且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4. 缺陷管理的指标和报告4.1 缺陷密度:缺陷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代码中存在的缺陷数量。
通过统计和分析缺陷密度,可以评估软件质量和开发团队的工作效率。
4.2 缺陷趋势:通过跟踪和分析缺陷的趋势,可以了解缺陷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4.3 缺陷报告:定期生成缺陷报告,包括缺陷的数量、状态、解决情况等信息。
这有助于管理层和团队成员了解缺陷管理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办法一、概述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办法,以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缺陷管理流程2.1 缺陷发现定期巡检: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设备缺陷。
员工反馈:鼓励员工主动向上级汇报设备缺陷。
数据监测:通过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即时报警。
2.2 缺陷记录缺陷描述:将发现的缺陷进行详细描述,包括缺陷种类、缺陷位置、缺陷影响等。
缺陷记录:将缺陷记录在专门的缺陷管理系统中,保留完整的记录。
2.3 缺陷分类与分级按照缺陷的种类进行分类,如机械缺陷、电气缺陷、控制系统缺陷等。
根据缺陷的影响程度,对缺陷进行分级,如重大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等。
2.4 缺陷处理缺陷分析:对记录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缺陷的根本原因。
制定处理方案:根据缺陷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处理措施:按照处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缺陷修复和设备恢复。
2.5 缺陷验证与监控缺陷验证:处理完缺陷后,进行缺陷验证,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缺陷监控:定期对已处理的缺陷进行监控,防止缺陷发生。
三、缺陷预防机制3.1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保养:按照设备的保养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预防缺陷的发生。
清洁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清洁,及时清除设备表面的污垢,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3.2 设备更新升级按照设备更新升级周期,及时对设备进行升级更新,替换老旧设备,预防设备缺陷的发生。
3.3 培训与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和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维护意识,减少操作导致的缺陷发生。
四、缺陷管理的重要性缺陷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缺陷,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缺陷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的影响。
缺陷管理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企业的维修成本。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办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设备缺陷,保障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缺陷管理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测试缺陷管理规范
测试缺陷管理规范缺陷管理规范一、引言缺陷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发现、记录、跟踪和解决软件中的缺陷。
一个有效的缺陷管理规范可以帮助团队高效地处理缺陷,提高软件质量。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适用于测试团队的缺陷管理规范,以确保缺陷的及时发现、跟踪和解决。
二、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发现缺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现,如测试人员执行测试用例时发现、用户报告、自动化测试等。
测试人员应及时记录缺陷,并提供详细的描述、复现步骤和环境信息。
2. 缺陷记录测试人员应将发现的缺陷记录在缺陷管理工具中,包括缺陷标题、描述、优先级、严重程度、复现步骤、环境信息等。
同时,可以附加截图、日志文件等相关附件。
3. 缺陷分析缺陷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已记录的缺陷进行分析,包括缺陷的分类、频率、影响范围等。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调整测试策略,优化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4. 缺陷跟踪每个缺陷都应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跟踪缺陷的处理过程。
测试人员应及时更新缺陷的状态、进展情况,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5. 缺陷解决开发人员在收到缺陷后,应及时进行分析、定位并修复缺陷。
修复后,开发人员应将修复结果反馈给测试人员,并进行验证。
6. 缺陷验证测试人员在收到缺陷修复结果后,应进行验证测试,确保缺陷已被完全修复。
验证通过后,测试人员应将缺陷关闭,并记录验证结果。
7. 缺陷统计和报告缺陷管理人员应定期生成缺陷统计报告,包括缺陷的数量、状态、解决周期等指标。
根据报告结果,可以评估团队的缺陷管理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缺陷管理工具为了高效地管理缺陷,测试团队可以使用专业的缺陷管理工具。
常见的缺陷管理工具有JIRA、Bugzilla等。
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工作效率。
四、缺陷管理的注意事项1. 缺陷描述要详细准确,包括复现步骤、环境信息等,以便开发人员快速定位和修复缺陷。
2. 缺陷的优先级和严重程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关键缺陷得到及时处理。
《缺陷管理》PPT课件
课程目标
掌握软件缺陷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掌握软件缺陷管理的基本流程 掌握高质量缺陷问题单的填写方法 了解软件缺陷管理的常用工具
课程内容
软件缺陷管理的基本概念 软件缺陷管理基本流程 缺陷跟踪单填写方法
缺陷管理的基本概念
Bug:程序缺陷,电脑系统或者程序中存在的任何一种破坏正常运转能 力的问题或者缺陷,都可以叫做“bug”;有时也被泛指因软件产品内 部的缺陷引起的软件产品最终运行时和预期属性的偏离。
缺陷(Defect):既指静态存在于软件工作产品(文档、代码)中的错 误,也指软件运行时由于这些错误被激发引起的和软件产品预期属性的 偏离现象。
错误(Error):指编写错误的代码,一种是语法错误(syntax error), 另一种是逻辑错误(logical error)。
故障(Fault):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状态,可引起意外情况,若不加处 理,可产生失效,是一个动态行为。
软件测试缺陷管理流程
缺陷状态矩阵
From TO
New Open Fixed Closed Reopen Postpone Rejected Duplicate Abandon
New
Open
√
√
Fixed
√
√
Closed
√
Reopen √
√
√
√
√
√
Rejected √
Duplicate √
Abandon √
软件缺陷初步分析: - N/A
冗余混淆的缺陷报告(2)
- 8、重复三次,每次结果都一样。 - 9、我在Solaris上重复步骤1-6,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 10、我在Mac上重复步骤1-6,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缺陷原因分析: - 我尝试选择其他字体,但是只有Arial出现这个错。但是,其他没有测试的字
国内航行海船安全检查缺陷处理指南
国内航行海船安全检查缺陷处理指南
1. 前言
为保障国内航行海船的航行安全,加强缺陷管理,规范缺陷处理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江河、湖泊及近岸海域内航行的各类船舶。
3. 缺陷分级
3.1 严重缺陷:指可能直接危及船舶、人员安全或造成环境污染的缺陷。
3.2 一般缺陷:指不属于严重缺陷,但需要纠正的缺陷。
4. 缺陷处理程序
4.1 发现缺陷后,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立即采取适当的临时措施,防止缺陷扩大。
4.2 对于严重缺陷,船舶应立即停止航行,直至缺陷得到彻底排除。
4.3 对于一般缺陷,船舶可继续航行,但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彻底排除缺陷。
4.4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制定缺陷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和责任人。
4.5 缺陷整改完成后,应向主管部门申请复查,经确认后方可恢复正常
航行。
5. 监督管理
5.1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船舶缺陷管理的监督检查。
5.2 对于拒不整改或逾期未整改的,主管部门将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
6. 附则
6.1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2 本指南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测试缺陷管理规范
测试缺陷管理规范【测试缺陷管理规范】一、引言缺陷管理是软件测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软件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记录、跟踪和解决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测试缺陷管理的规范,包括缺陷的定义、缺陷管理流程、缺陷分类和优先级、缺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等。
二、缺陷的定义缺陷是指软件系统中的错误、问题或者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它可能导致系统功能无法正常运行、性能下降或者安全性问题等。
缺陷可以由测试人员、开辟人员或者用户发现,并应该及时记录和解决。
三、缺陷管理流程1. 缺陷记录:测试人员在发现缺陷后,应该及时记录缺陷的详细信息,包括缺陷的描述、复现步骤、环境信息等。
2. 缺陷分类和优先级: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缺陷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以便开辟人员能够合理安排修复工作。
3. 缺陷分析和解决:开辟人员对已记录的缺陷进行分析,并进行修复。
修复后,测试人员需要验证修复的效果。
4. 缺陷验证:测试人员对修复后的软件进行再次测试,以确保缺陷已经被解决。
5. 缺陷关闭:当缺陷被验证为已解决时,测试人员将缺陷关闭,并记录缺陷的关闭原因和解决方案。
四、缺陷分类和优先级1. 缺陷分类:根据缺陷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可以将缺陷分为功能性缺陷、性能缺陷、界面缺陷、安全性缺陷等。
2. 缺陷优先级: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将缺陷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优先级。
高优先级的缺陷会对系统的功能或者性能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尽快解决。
五、缺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1. 缺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缺陷的描述、复现步骤、环境信息、缺陷分类和优先级等。
2. 缺陷报告的格式应简洁明了,包括缺陷的标题、报告人、报告时间、缺陷状态、解决方案等字段。
六、缺陷管理工具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跟踪缺陷,可以使用专业的缺陷管理工具,如JIRA、Bugzilla等。
这些工具可以匡助团队高效地记录、分配和解决缺陷,并提供缺陷统计和报告功能。
七、总结测试缺陷管理是软件测试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一环,它对于保证软件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缺陷管理规范
各类环境兼容的问题 威胁到系统的安全,如SQL盲注等。
缺陷属性_严重程度
• 2. 缺陷修复阶段
– 优先级为危险、严重问题和优先级为高: 1.测试人员在Jira提交缺陷后,开发人员确认是否修复; 2.若如果为修复,开发人员开展修复工作,修改解决结果:解决,测试回归验证; 3.若结果为不修复,修改解决结果:不解决,适当添加备注信息说明不修复的原
因; 4.若结果为需要修复但暂时不修复,选择解决结果:延迟解决,添加备注信息,
修复结果。
13
关闭
➢ 问题已解决
修改人 测试人员 开发人员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
9
目录
1 缺陷定义 2 缺陷属性 3 缺陷管理流程 4 流程说明
9
缺陷管理流程
10
目录
1 缺陷定义 2 缺陷属性 3 缺陷管理流程 4 流程说明
11
缺陷管理流程说明
• 1. 发现缺陷阶段
– 测试人员在进行系统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按照对缺陷的属性定义,在 Jira中新建问题,记录缺陷的具体情况;
说明延迟解决原因及时间安排。
12
缺陷管理流程说明
– 其他优先级为一般、轻微优先级为中、低的问题,根据版本、项目实际情况,安 排时间进行确认。
• 3. 验证缺陷阶段
– 开发人员提交修复问题后的程序包或补丁后,测试人员验证修复是否正确; – 若正确,关闭问题,修改缺陷状态为:已关闭,并适当添加备注说明解决的情况; – 若不正确,重新打开问题,修改缺陷状态为:重新打开,并添加备注描述正确的
使用手册缺陷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版要点
1缺陷管理系统《使用说明书》文档修改记录目录1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什么是Bugzilla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为何使用Bugzilla...................................................................... 错误!未定义书签。
2BUGZILLA基本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BUG提交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BUG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对于BUG旳不一样处理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有关权限阐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查询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8管理员操作指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序言2.1 什么是Bugzilla●Bugzilla是Mozilla企业向我们提供旳一种开源旳免费缺陷跟踪工具。
作为一种产品缺陷旳记录及跟踪工具, 它可以为我们建立一种完善旳Bug跟踪体系, 包括汇报Bug、查询Bug记录并产生报表、处理处理、管理员系统初始化和设置四部分。
并具有如下特点:●基于Web方式, 安装简朴、运行以便快捷、管理安全。
有助于缺陷旳清晰传达。
本系统使用数据库进行管理, 提供全面详尽旳汇报输入项, 产生原则化旳Bug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陷管理指南北京博微广华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变更记录目录1.目的 (3)2.适用范围 (3)3.缺陷定义 (3)3.1.缺陷产生的原因 (3)3.2.缺陷的定义 (4)4.缺陷报告 (4)4.1.缺陷类型 (5)4.2.缺陷的严重程度 (7)4.3.缺陷的优先级 (10)4.4.缺陷描述 (11)5.缺陷跟踪 (12)5.1.缺陷的生命周期 (12)5.2.缺陷状态的跟踪 (14)6.缺陷结果分析 (15)1.目的本文对规范缺陷上报、缺陷的处理流程及缺陷分析进行详细说明,以提高测试效率,确保软件测试目的的实现。
2.适用范围1)软件项目集成测试阶段(即软件开发阶段的测试)、系统测试阶段和系统维护阶段。
2)能验证阶段。
3)客户反馈的问题。
3.缺陷定义3.1缺陷产生的原因1)软件项目自身问题引起的●软件需求定义不够清晰,导致设计目标偏离客户的需求。
●软件系统结构非常复杂而又无法构造成一个有序的层次结构或者组件结构,从而导致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涉及技术和兼容性的问题事先没有考虑周到。
2)软件项目管理的问题●项目计划不够完善,对质量、资源、任务、成本的平衡性把握不好,容易压缩需求分析、评审、测试的时间从而遗留较多缺陷。
●项目流程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随机性和缺乏严谨的内审和评审机制。
●沟通不够流畅,导致不同阶段、不同团队的开发人员对问题的理解不一致。
3.2缺陷的定义●从产品内部看,软件缺陷是软件产品在需求定义,开发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
●从外部看,缺陷就是软件项目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4.缺陷报告为了准确、清楚地描述缺陷,现定义软件缺陷的属性,如下表所示:4.1缺陷类型“缺陷类型等级”的概念,当一个缺陷同时符合几个缺陷类型的特征时,其缺陷类型以“缺陷类型等级”较高的类型为准。
建议缺陷类型等级如下(’>’左侧表示等级高):安全性问题>稳定性问题>性能>需求>数据内容错误>安装兼容性>刷新问题>用户界面>建议性>功能4.2缺陷的严重程度Bug的严重级别指的是软件缺陷对软件质量的破坏程度严重:软件缺陷对软件质量的破坏程度严重。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主体功能正常操作实现错误或者未实现。
主体功能即系统的本质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即主界面各模块内包含的功能。
2)需求设计错误或不完备: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设计或者考虑不全面导致的错误,如:业务流程不正确,需求逻辑错误等。
3)数据错误:主要为数据读取错误,数据计算错误,如:变量数据,报表数据调用错误或计算错误。
录入的资源数据错误(原价,单价,单重等)。
4)权限及安全问题。
用户密码是否泄漏,权限控制是否得当。
一般:软件缺陷对软件质量的破坏程度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辅助功能正常操作实现错误或者未实现。
辅助功能即完善或辅助主体功能实现的一些功能点。
即菜单栏,工具栏的功能。
2)数据内容刷新:对软件进行修改后无法及时更新,通过切换界面或执行某些软件操作后,软件刷新到正确状态。
a.数据刷新:当存在数据联动时,修改其中一个数据,与之联动的其他数据未及时发生更新。
b.内容刷新:多个界面都调用同一字段值,修改其中一个,其他界面未及时发生变动。
如:在工程管理中对工程进行重命名,结果项目属性,报表中调用的仍然为旧值。
3)数据误差:软件计算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存在误差。
如:不同界面同一变量的数据精度控制不一致,如:“材料费”在不同界面调用,控制的小数位数不一致,a界面为0.1234,b界面为0.123,最后导致同一变量含义在不同报表体现的值不一致;数据四舍五入不正确。
如:0.045≈0.04。
4)内容错误:主要为字段内容读取错误,如:工程名称,电压等级等字段内容读取错误。
软件中使用的模板,资源内容(代码,名称,单位等),编码(项目划分编码,WBS编码)错误。
5)输入控制错误。
需求中明确某个字段不能输入。
包括输入字符类型的控制,输入字节数的控制,如:“比例”字段可以输入中文;小数位数可输入无限位。
6)性能指标无法达到。
性能达不到需求制定的指标,如:打开有500条工程量的工程,花费30分钟,需求定义为10分钟。
7)软件安装卸载问题。
覆盖安装后无法进入程序或进入程序后报错;安装的控件版本错误;卸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卸载后用户工程被删除。
8)软件兼容性问题。
软件在不同系统下安装使用出错;与其他软件存在兼容性错误等。
9)稳定性问题。
软件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软件异常报错或者内存、GDI 存在泄漏等。
如:对软件不进行任何操作,内存或GDI数量一直增长。
10)功能异常操作,超出需求定义的范围,如添加10级项目划分,软件异常退出;手工断电,软件崩溃。
轻微:软件缺陷对软件质量的破坏程度轻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信息提示框问题。
指提示框内的信息不正确,如:输入空字符提示“数据录入不合法”,应提示为“***不能为空”。
2)界面显示问题。
包括按钮未对齐,图片无法加载,内容显示不全或者有错别字,界面刷新问题等。
在特定的系统下,无法显示完全。
3)建议性问题,功能不合理,功能操作易用性的建议。
如:显示的内容建议进行排序;功能的快捷键实现。
4)软件默认值设置错误。
如:工程税金默认值错误,实际结果为5,预期结果应为3.41。
注:无法重现的缺陷,在原定等级的基础上下降一级4.3缺陷的优先级缺陷的优先级——解决软件缺陷的先后顺序,即哪些缺陷需要优先解决,哪些缺陷可以稍后解决。
确定软件缺陷优先级,更多的是站在客户使用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需要考虑问题修改的成本与时间。
主要包括以下情况:●紧急——缺陷导致系统几乎不能使用或者测试无法继续,需要立即修复。
如:点击新建工程软件报错●高——软件功能没有实现或者没有正确实现,对软件的使用效果影响比较大。
必须修改,需确定在集成测试阶段内某个特定里程碑结束前修正。
如:工程新建成功后,无法读取新建工程向导中输入的参数;●中——软件功能实现不合理,对软件的使用效果影响一般。
必须修改,不一定马上修改,系统测试阶段之前必须修正。
如:新建工程向导中,输入参数执行“下一步”,再执行“上一步”输入的参数未保存●低——对软件的使用效果影响非常小,缺陷不解决的情况下不影响软件正常使用,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尽量解决。
如:工程新建成功后,弹出的提示信息框显示不全优先级设置说明:1)在软件正常操作的情况下,软件出现的错误,缺陷的优先级可以定义为“中”及以上。
2)在软件异常操作的情况下,(如特殊字符的输入,超长字符的输入,文件格式或软件配置的任意更改),软件出现的错误,缺陷的优先级可以定义为“中”及以下。
3)一般来说,严重级别高的bug具有较高的优先处理级别,但是严重级别和优先级并不总是一一对应。
有时候严重级别高的Bug优先级不一定高,而一些严重级别低的Bug却需要及时处理,具有较高的优先级。
例如,软件崩溃只在某种非常极端的条件下才会产生,那么此缺陷的优先级别可以定义为“低”。
4.4缺陷描述1)缺陷描述简要法则●检测人员:WHO——描述缺陷的时候应该明确缺陷的检测者。
●检测结果:WHAT——使用陈述句简明扼要的描述bug摘要。
●检测环境:WHERE——检测到缺陷时所处的环境,包括操作系统以及当前系统中安装的其他软件;缺陷所属的模块或组件●检测时间:WHEN——检测到缺陷的时间。
●缺陷产生原因:WHY——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可以补充到注释中。
●操作步骤:HOW——描述可重现bug的有效步骤。
可以图形表现缺陷的则必须采用附件的形式附上截图。
出错的工程则有必要附上工程。
2)缺陷描述说明●单一准确。
每个报告只针对一个软件缺陷。
在一个报告中报告多个缺陷的弊端是缺陷常常只是部分被修复而不能得到彻底解决。
●可以再现。
提供缺陷产生的准确操作步骤,使开发人员容易看懂并能自己再现缺陷,开发人员只有看懂了才可能有效的解决缺陷。
●完整统一。
提供完整、前后统一的软件缺陷产生的步骤和信息,例如:图片信息,LOG文件等。
考虑到网络数据传输效率,截图的文件格式须使用JPG格式在截图中建议使用三号粗线,颜色设置为红色将出错的地方标识出来。
●短小简练。
通过使用关键词,可以使软件缺陷的摘要短小简练又能准确的描述缺陷产生的现象。
如“PDA在上传下载的时候出现了死机的现象”中的“PDA”,“上传下载”,“死机”等是关键词。
描述的操作步骤,自己要先分析填写的操作步骤是否与提交的缺陷有关联,描述并不是越详细越好,而是要有效的信息。
●特定条件。
许多软件功能在通常情况下是没有问题而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会产生缺陷。
所以软件缺陷的描述中不要忽视这些看似细节但又是必要的特定条件(如特定的操作步骤,特定的设置等条件),这些条件是帮助开发人员找到原因的线索。
●不做评价。
在描述软件的缺陷过程中不要带有个人的观点,不要对开发人员进行评价。
软件的缺陷报告只是针对产品,针对问题本身。
在报告缺陷的过程中只需要将事实或者现象客观描述出来即可,不需要任何评价。
●缺陷描述格式化。
所属模块或功能点=>缺陷现象=>测试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其它信息,可依实际情况调整。
测试步骤超过两个步骤时用序号分开描述;针对描述内容为功能名称或报表名称等,建议使用双引号括起来。
5.缺陷跟踪5.1缺陷的生命周期●新建:提交缺陷的初始状态●打开:问题经确认后确实存在●已解决:被相关人员成功修复的缺陷●无效bug:根据事实依据,确认不是缺陷●延期:由于时间或者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同时考虑到修改此缺陷而带来的风险,需要延期解决●重复:该缺陷与缺陷管理系统中已有的缺陷含义相同●不做处理:由于技术或者其他原因无法修复●重新打开:已解决的缺陷依然存在或者未得到彻底解决,需要进一步修正●关闭:缺陷确认已经被成功修复,不再存在●有争议:对于缺陷的处理方式,检测者与确认者存在歧义●无法重现:确认缺陷的时候,无法重现缺陷中描述的现象5.2缺陷状态的跟踪●“新建”状态的bug,根据其缺陷类型,业务类型的bug由业务组长进行确认分配,所有非业务类型的bug由开发组长进行确认分配。
●开发组长判定为“延期”的bug,检测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以“重新打开”。
●开发组长判定“打开”的bug,同时分配开发人员进行修正,修正完毕后由开发人员将其状态置为“已解决”。
●对于置为“无法重现”、“重复”、“不做处理”、“无效bug”的缺陷,检测者进行验证后,如意见一致,则在软件发布后将其置为“已关闭”,否则将其置为“有争议”。
●针对“有争议”的缺陷,测试组长提出处理方案,供项目组内参考。
●检测者对开发人员置为“已解决”的bug进行回归测试,确认问题解决后,根据“谁新建/重新打开bug,谁负责关闭”的原则,由检测者将bug置为“关闭”状态;回归测试中,发现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解决不彻底时,将bug 置为“重新打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