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194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194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7a09ebfa45177232e60a267.png)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编码:学分:4 总学时:72适用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整形专业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基本放大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一般故障的分析判断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新技术、新电路的能力,为今后的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是在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分析后,编制而成。
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条件配置建议)等模块构成,是指导《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本课程是机电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训课程。
本门课程在第3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高等数学》等,后续课程是各涉及到电工电子线路的课程。
2.基本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能力培养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突均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2)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基本理论的讲解,由学生自主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网络等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采用互动式教学使学生得到模拟训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思路课程总体设计原则是: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及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分为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三个模块。
课程是依据机电类各专业对电学部分的基本要求而设置的。
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的讲授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每个重点环节都有相应的实验,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一定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具备有一定的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a1004c9f7ec4afe05a1df5f.png)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机械工程学院二〇一八年八月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制定人:白晓2018年8月20日学分:5审核人:罗玉华学时:7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后续课程: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检测、汽车运用、汽车营销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功能定位1.课程性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高职非电专业的基础课,是汽车相关专业学习汽车电子类课程的基础。
?为后续课程《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电控制技术》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培养汽车维修行业从事现代轿车电子维修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2.课程功能定位表1 课程功能定位分析三、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1. 总体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从事汽车电气控制线路和电气设备维护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电工电子技术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电气控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电工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四个方面共同促进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
2. 具体目标表2 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备注:课程目标中要融入课程育人、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
3. 课程教学安排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建议选择合适的产品作为项目载体,把较难理解的内容融入到相应的项目任务中,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对重点理论内容应讲透,实践部分应示范操作,并鼓励学生自学和课上讨论,结合实例评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
![1.《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6b85a4b33687e21ae45a901.png)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汽车类授课单位:汽车专业教学部学分: 5 学时: 80编写执笔人:审定负责人:编写日期:审定日期: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知道交直流电路的概念、定理、特点及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常用电路元器件、变压器及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控制原理、符号、参数、功能作用及选用方法,晶体管结构及其应用电路、集成运算电路、基本数字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特点;使学生学会安全用电的常识、常用电工与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进行基本电路检测的能力、运用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分析生产机械控制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的检修能力。
使学生学会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本课程的性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作用:为学生们学习后续的《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应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的特点:注重实用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做”合一的、多形式的教学模式。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本课程的设计主要分模块以多媒体教学与实训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案例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
本课程由基本电路、常用半导体元件、低压控制电器三大项目组成,每个项目设置了若干个应用型模块组成。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启发式、互动式、交互式教学方式并存,从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到实践,进而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了实践的知识含量,使学生既知道该怎么做,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本课程重点讲述的是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半导体元件及应用、低压控制电器与电路的基础知识。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是属于前导课程。
五、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汽车电子与汽车电路的各部分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而且能够掌握汽车电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选用方法。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e0b85ec5da50e2524d7ff3.png)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制定日期:2017年3月课程属性: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80(理论68+实践12)/5 考核方式:理论笔试+实践项目操作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授课部门: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1.课程定位与作用《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专业技能课。
主要针对4S店汽车机电维修工、服务顾问以及汽车制造厂装配工、返修工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原理等相关知识,具备能识读、分析电路图、判断汽车电路的基本故障的能力,能胜任机电维修工、汽车改装、汽车装饰、汽车制造厂售后技术支持、返修工等工作。
2.课程目标2.1专业知识目标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汽车电路基础、交流电基础知识及安全用电常识、仪器仪表的使用、电磁学原理及应用、电子学基础、数字电路、汽车电子控制基础等。
2.2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原理、交流点的基础知识和用电常识、数字式万用表、汽车专业示波器、汽车专用解码器等仪器的使用、电磁原理和电磁原理在点火线圈和继电器上的运用、电子电路和数字电路在汽车电路上的运用的能力。
2.3综合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耐心细致、严谨认真、准确无误的工作能力,通过对汽车电路观察,分析、判断其类型、工作过程及可能的故障点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完成工作而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工作中与他人合作、交流与协商的能力,工作结束后评价工作结果(自我、他人)的能力。
5.教学方法与手段专业是围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本门课程由多个实际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技能;分组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微课、视频、动画、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增强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8278f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5.png)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类、新能源汽车技术等)的专业必修课,属于大类培养综合技能平台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场及磁性元件、常用半导体、数字电路等知识。
为后续课程《汽车电气系统诊断与维修》、《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汽车电控制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等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要完成汽车电子电气维修工、汽车电子电气应用工程师岗位群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本课程基于职业能力分级培养的理念,采用电子电气维修工、汽车电子电气应用工程师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载体,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课程教学,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训练相关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从事汽车电气控制线路和电气设备维护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电工电子技术在其他学科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电气控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素养。
电工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四个方面共同促进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内容、学时及要求1.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建议选择合适的产品作为项目载体,把较难理解的内容融入到相应的项目任务中,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对重点理论内容应讲透,实践部分应示范操作,并鼓励学生自学和课上讨论,结合实例评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6245bdb307e87100f69639.png)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
维修专业授课学部:授课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教学部主任。
审核签字:审核日期:2013年.5月教务科科长。
审定签字: 审定日期:2013年。
6月一、课程性质和。
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本门课程的。
主要任务是。
学习汽车维修生产常用工业电器及.控制设备的。
结构、特性、选用和使用;学习汽车电.气上常用电。
子元件及电路知识。
要求具备必。
须的安全用电常识,能够运用电.工电子基本。
知识分析汽。
车电器设备。
和检测设备电器线路的。
工作原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为了适应汽。
车专业教学。
改革的需要.,本课程将电。
工技术、电子技术的。
基本知识,结合汽车电。
气设备等部分教学内容。
进行了适当地整合,加强实用性。
和可操作性。
,以完成工作。
任务为目标。
,坚持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实施项目教.学法.(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
计思路是:以汽车检测。
与维修技术。
专业学生的。
就业为导向。
,按照“以能力为本。
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
业课程体系。
”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
术专业所涵。
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
力,并以此为依。
据确定本课。
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
容,与职业资格。
证书中的汽.车相关工种考证紧密结。
合,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
术专业相关。
汽车电气设。
备等课程所。
涉及到的电.工电子基础。
知识为目标,整个课程内。
容以够用为。
度并适当加。
以拓展,从而设定本.课程的标准.。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课。
时为40课.时,实验课时为。
20课时。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4学。
分。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
本专业应用。
性人才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
的知识和技。
能要求,并为后续各.专门化方向。
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学。
生具有一定。
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5bdfa70242a8956bece4d0.png)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配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汽车维修各专门化方向共同的电学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为了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本课程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结合汽车电气设备等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地整合~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中的汽车相关工种考证紧密结合~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相关汽车电气设备等课程所涉及到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为目标~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并适当加以拓展~从而设定本课程的标准。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0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60课时~实验课时为40课时。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5学分。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性人才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各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
,二,具体目标1(素质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知识教学目标1,具备实用的电学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拓展能力,2,能正确使用常用汽车电工电子仪器、仪表,13,会识读汽车单元电路图~并能对汽车单元电路进行实验论证和分析, 4,掌握安全用电常识,5,会制作一些汽车晶体管电路~并能进行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6,了解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7,了解集成电路和微电脑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c777a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3.png)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物理》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汽车构造》《汽车使用和维护》《新能源汽车结构与检修》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汽车修理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汽车电工电子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及汽车维修电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涉及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安全用电、电工基础、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电工电子电路等基础知识为主线,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标准,以及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从单一到综合、从理论到实践训练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电工电子课程的基础知识,具备识读简单汽车电路原理图的能力,掌握电子电工的原理以及元器件检测的基本技能,初步建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掌握汽车电路基础、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
2.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方框图。
3.能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电子元件。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5d7bfa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3.png)
新能源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执笔人:审核人:版本:日期:汽车工程系目录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1)(一)学科核心素养 (1)(二)课程目标 (2)三、课程结构 (3)(一)课程模块 (3)(二)学时安排 (3)四、课程内容 (4)五、课程实施 (9)(一)教学要求 (9)(二)学业水平评价 (10)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涵盖了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介绍了与汽车技术相关的电学元件、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磁学、交流发电机与电动机在汽车上的应用,同时涉及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等电工知识以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这门课程为学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奠定良好基础,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理论支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汽车电工电子学科核心素养是相应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载体。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电工电子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知识领悟、技能融合、自主学习、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它们既相对独立,又能相互交融,构成有机的整体。
1.知识领悟汽车电工电子属于专业基础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即电工部分和电子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触电与急救、电路基本物理量、汽车基本电路、磁场和半导体等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了解电工方面知识,了解一般常用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
2.技能融合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简单操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熟练专业工具的规范使用,做到理论基础和实习操作相结合,获得正确使用、维护专用电气设备以及安全用电的相关技能。
(完整版)《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完整版)《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91e282076eeaeaad0f330d2.png)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所配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汽车维修各专门化方向共同的电学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为了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本课程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结合汽车电气设备等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地整合,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法.(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中的汽车相关工种考证紧密结合,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相关汽车电气设备等课程所涉及到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为目标,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并适当加以拓展,从而设定本课程的标准。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性人才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各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
(二)具体目标1.素质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知识教学目标1)具备实用的电学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拓展能力;2)能正确使用常用汽车电工电子仪器、仪表;3)会识读汽车单元电路图,并能对汽车单元电路进行实验论证和分析;4)掌握安全用电常识;5)会制作一些汽车晶体管电路,并能进行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 6)了解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7)了解集成电路和微电脑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1b62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f.png)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汽车电工电子》是一门针对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本理论、实践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为后续汽车维修、检测、保养等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本理论,包括电路、电阻、电容、电感、电压、电流等基础知识;2. 掌握汽车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更换技能;3. 掌握汽车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方法,了解汽车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点;4. 培养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树立职业素养;5.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解决汽车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单元:电工基础、电子基础、汽车电路图阅读和绘制、汽车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
每个单元下设若干课题,具体教学内容与安排如下:1. 电工基础(共4个课题):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认识与测量;欧姆定律及应用;复杂电路的分析与测量;安全用电常识。
2. 电子基础(共5个课题):二极管、三极管的认识与检测;基本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数字电路基础;常用电子仪器使用。
3. 汽车电路图阅读和绘制(共3个课题):阅读汽车电路图的基本方法;绘制简单汽车电路图;识别车载电控系统电路图。
4. 汽车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共4个课题):常见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电子元器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汽车电路维修安全操作规程。
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为4周,共计16周完成整个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 平时成绩(60%):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践操作成绩(20%):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3. 考试成绩(20%):对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统一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2018级)(张显德)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2018级)(张显德)](https://img.taocdn.com/s3/m/c06a00a8aaea998fcd220e45.png)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学 院:理工学院 教 研 室:智能制造与维修授课时间:2018—2019学年第1学期 编 制:张显德适用对象:201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18级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2018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4参考学时: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8 课内实践学时:26适用对象:201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能力课,包括与汽车有关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磁学、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半导体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数字电路基础等基本知识,同时介绍了基本电工电子仪表、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程实操性非常强,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汽车涉及到的电工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和对电路进行检测的基本操作技能。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中学物理电学知识,其后续课程为《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来构建学习情境。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适用、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
以演练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任务从而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在练习过程模式的指导下,实施小组协作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方法相结合,小组负责人,负责组内基层管理.学习资料管理工作等。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60f1ffe518964bce847c30.png)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工电子基础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及作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内容上包含了电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三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汽车电气设备检修》、《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等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工作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的总体设计思路: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来设计课程内容。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每一模块紧密关联汽车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将学科知识渗透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中,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启发与互动教学、精品课程网站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中侧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等环节才能转化为能力。
三、课程目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d618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9.png)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时:64学分:4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与汽车相关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和对汽车电路进行检测的基本操作技能。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中学物理电学相关知识,后续课程为汽车电器。
2.课程的设计思路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对汽车电路的故障检测、分析和处理能力,熟悉电路基本元器件和性质,掌握典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原理)。
考虑职业能力培养针对性和明确性的特点,将各个基础电路与汽车电路相结合,以任务的形式进行讲练结合的教学。
鉴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且考虑课程有基础性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主要依托汽车专业和电工电子专业基础实验室和实训室开展,目的是讲、学、练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时间,从实用的角度掌握所学内容,为后续技能培养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通过完成本课程所设项目任务,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和技能,能认识和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和功能作用,能分析理解构成汽车电路中的基本单元电路和简单的系统电路功能作用,会正确地使用仪器仪表进行简单的对元器件和电路进行简单检测和判别操作。
3.知识目标(1)能正确理解电路的组成及作用;(2)通路、短路、断路等电路的工作状态判断;(3)交流、直流电的认识及区别(4)电压、电流、功率和频率等参数的认识;(5)常用电路元器件的认识及使用(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器件、晶体管);(6)电路的串联和并联;(7)数字与模拟的区分;(8)基本逻辑门电路认识。
4.能力目标(1)熟练使用万用表及其它汽车仪表工具等;(2)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并判定元器件质量好坏;(3)会常用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应用与选择;(4)会进行起动机、电动机等的检测;(5)会对汽车常见的几种电路(喇叭、转向灯、车窗升降、雨刷和启动电路等)进行分析、安装和常见故障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授课学部:
授课学时:60 编写执笔人:
教学部主任审核签字:审核日期:2013年5月
教务科科长审定签字:审定日期:2013年6月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汽车维修生产常用工业电器及控制设备的结构、特性、选用和使用;学习汽车电气上常用电子元件及电路知识。
要求具备必须的安全用电常识,能够运用电工电子基本知识分析汽车电器设备和检测设备电器线路的工作原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为了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本课程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结合汽车电气设备等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地整合,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中的汽车相关工种考证紧密结合,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相关汽车电气设备等课程所涉及到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为目标,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并适当加以拓展,从而设定本课程的标准。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40课时,实验课时为20课时。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4学分。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性人才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
求,并为后续各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
(二)具体目标
1.素质教学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知识教学目标
1)具备实用的电学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拓展能力;
2)能正确使用常用汽车电工电子仪器、仪表;
3)会识读汽车单元电路图,并能对汽车单元电路进行实验论证和分析;
4)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5)会制作一些汽车晶体管电路,并能进行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
6)了解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
7)了解集成电路和微电脑在汽车上的应用。
3.能力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性人才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各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初步具备分析汽车起动系统、充电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等单元电路原理及功能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标准
单元一电路基础知识及应用
单元二认知交流电路
单元三安全用电
单元四电磁基础知识及应用
单元五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及应用
单元六传感器基础知识及应用
单元七集成电路和微电脑在汽车中的应用
四、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实验
实训设备配置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项目目标,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仿真、实物等教学手段,以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
考核方式可多样化,有计划地、灵活地进行。
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任务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等评价方法,以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力求规范、正确科学。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书、使用说明书、网络资源,开发实验台架,开发仿真软件和诊断系统。
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成果,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由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中要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尽可能安排更多工位,要求实验实训室具有挂图、投影、多媒体、仿真、实物等常规教学手段。
本课程实验实训以个人为单位为主,相关实训设备、检测仪器、工量具等按每组1-2人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