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合集下载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说课稿范文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说课稿范文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中国民歌》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它选自我国音乐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节课通过学习《中国民歌》,使学生对中国民歌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演唱技巧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说学情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民族音乐,对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掌握。

但针对《中国民歌》的特点和演唱方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说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中国民歌》,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历史背景,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演唱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四、说教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学习;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积极性;分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五、说学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 新课教学:教师详细讲解《中国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曲式结构等,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演唱技巧指导:教师针对《中国民歌》的演唱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如呼吸、发音、节奏等,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中国民歌》的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演唱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中国民歌赏析教案

中国民歌赏析教案

中国民歌赏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中国民歌”部分,详细内容包括: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民歌的分类及特点、各地区民歌赏析、经典民歌作品解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民歌的分类及各地区民歌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区民歌的特点及其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及经典作品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茉莉花》歌曲,让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

提问:这首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它具有哪些特点?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介绍民歌的分类:劳动歌、山歌、小调、儿歌等。

分析各地区民歌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歌词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鉴赏其他地区的民歌。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民歌进行鉴赏,分析其所属地区及特点。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2. 民歌的分类劳动歌山歌小调儿歌3. 各地区民歌特点4. 经典民歌作品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所熟悉的一首民歌,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鉴赏文章。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民歌,学唱并录制视频。

2. 答案:鉴赏文章:要求包括歌曲背景、音乐特点、个人感悟等。

视频录制:要求画面清晰,音质良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歌比赛,提高实践能力。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中国民歌。

2024年音乐教案《中国民歌》

2024年音乐教案《中国民歌》

2024年音乐教案《中国民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四章“中国民歌”部分,详细内容包括中国民歌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

重点讲解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的民歌,并通过实例分析其音乐特征和地域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弘扬民族精神。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辨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民歌,并简单分析其音乐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民歌的音乐特征及其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教学重点: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民歌的辨识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播放《茉莉花》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歌。

(2)介绍中国民歌的定义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鉴赏(25分钟)(1)山歌:介绍山歌的特点,播放《青藏高原》等具有代表性的山歌,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2)小调:介绍小调的特点,播放《夜来香》等具有代表性的小调,让学生了解其音乐特色。

(3)号子:介绍号子的特点,播放《黄河船夫曲》等具有代表性的号子,让学生辨识其音乐风格。

3. 实践环节(15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所学民歌的类型、特点及地域文化背景。

(2)展示成果: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补充。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分析一道关于民歌类型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辨识。

(2)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定义分类:山歌、小调、号子特点2. 各地民歌鉴赏山歌:《青藏高原》小调:《夜来香》号子:《黄河船夫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山歌、小调、号子的特点。

《康定情歌》、《阿里郎》、《小河淌水》。

2. 答案:(1)山歌:旋律悠扬、节奏自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中国民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歌的定义、特点及历史渊源。

2.学习并演唱《茉莉花》、《映山红》这两首中国民歌。

3.感受民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茉莉花》、《映山红》的歌词、曲调和基本唱法。

2.感受民歌的情感表达,并从中体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民歌的情感理解和表达。

学生在集体中协同合作表演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中国民歌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民歌吗?可以举例说明。

第二节:学唱《茉莉花》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和歌词一起学唱《茉莉花》。

2.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分组合唱《茉莉花》并进行集体表演。

第三节:学唱《映山红》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和歌词一起学唱《映山红》。

2.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3.分组合唱《映山红》并进行集体表演。

第四节:学习民歌的伴奏1.教师演示如何用乐器伴奏民歌,引导学生参与合奏。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乐器进行伴奏练习。

3.小组间进行合奏比赛。

第五节:欣赏和评价1.教师播放其他中国民歌的版本,让学生进行欣赏。

2.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价和表达。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民歌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并通过学唱、合唱、伴奏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音乐和歌词所蕴含的情感,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民歌专题教案模板范文

中国民歌专题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以及代表性民歌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中国民歌的分类及特点。

2. 典型民歌的欣赏与分析。

教学难点:1. 如何区分不同民歌的风格特点。

2. 深入理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用具:1. 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设备。

2. 黑板、粉笔。

3. 中国民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首中国民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称吗?它属于哪一种民歌类型?二、讲授新课1. 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中国民歌的起源,讲述古代民歌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 分析中国民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

2. 中国民歌的分类- 按地域分类:南音、北曲、山歌、劳动号子等。

- 按体裁分类:抒情民歌、叙事民歌、劳动号子、儿歌等。

三、欣赏与分析1. 播放一首南音民歌,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2. 播放一首北曲民歌,让学生感受其风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民歌有什么新的认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播放一首劳动号子,让学生回忆其特点。

二、深入探讨1. 分析不同民歌风格的特点,如:抒情民歌的优美、叙事民歌的生动等。

2. 讲解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如:民歌与民间风俗、宗教信仰的关系。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民歌进行欣赏与分析。

2. 各组展示成果,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民族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3. 学生对民歌的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 如何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课后作业:1. 搜集一首自己喜爱的民歌,了解其背景故事。

八年级音乐《中国民歌》教案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中国民歌》教案人音版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

2.学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3.加强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

2.学唱中国民歌《茉莉花》。

教学难点:1.加强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MP3播放器。

2.中国民歌的录音。

3.乐谱《茉莉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老师播放中国民歌的录音,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2.老师问学生对中国民歌有什么了解。

二、学习中国民歌(10分钟)1.介绍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中国民歌以真实、朴实、复杂的曲调、深情而含蓄的歌词、大自然和农田的生活为主要题材。

2.老师播放不同风格的中国民歌,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中国民歌。

3.学生分组合唱中国民歌片段,体验民歌的曲调。

三、学唱《茉莉花》(30分钟)1.老师播放《茉莉花》的录音,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老师教唱《茉莉花》的前两个小节,学生跟唱。

3.再次播放《茉莉花》的录音,让学生模仿跟唱全曲。

4.学生分组合唱《茉莉花》的片段。

四、加强节奏感知能力(20分钟)1.老师给出不同的节奏,让学生跟着拍打节奏。

2.老师教唱《茉莉花》的歌曲,学生跟着歌曲进行节奏打击。

五、巩固与拓展(5分钟)1.学生分组互相演唱《茉莉花》。

2.学生分组创编新的民歌曲谱,展示给全班。

六、总结(5分钟)1.复习今天的内容。

2.让学生谈谈学习中国民歌的体会和感受。

板书设计:中国民歌-真实、朴实、复杂的曲调-深情而含蓄的歌词-大自然和农田的生活为主要题材茉莉花-学唱《茉莉花》的乐谱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学唱《茉莉花》提高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的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

中国民歌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1)

中国民歌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1)

中国民歌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音乐教材第七章《民歌》中的第一节《中国民歌概述》。

详细内容将围绕中国民歌的历史发展、地域特色、演唱技巧和音乐特点展开,通过对典型民歌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民歌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地区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歌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民歌演唱技巧,并能独立演唱一首民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歌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历史发展、地域特色及欣赏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PPT。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歌的地域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a. 中国民歌的起源和发展。

b.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色及分类。

c. 民歌的音乐结构和演唱技巧。

3. 例题讲解: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音乐结构和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并演唱不同地区的民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欣赏与分析:欣赏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分析其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6. 互动环节: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喜欢的民歌及其原因。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概述a. 起源与发展b. 地域特色与分类c. 音乐结构与演唱技巧2. 例题:《茉莉花》3. 欣赏与分析:某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答案示例:歌曲名:《月亮代表我的心》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富有抒情性。

演唱技巧:运用真假声转换,注重情感表达。

2. 课后拓展: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歌,对比其与中国民歌的异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民歌演唱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民歌欣赏和分析的能力。

3. 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度。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中国民歌》部分,详细内容包括: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和代表作;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增强对我国民间音乐的认识。

2. 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民歌演唱技巧,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和代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钢琴。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茉莉花》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歌,激发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

(2)讲解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和代表作。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民歌演唱。

(2)分析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4. 例题讲解:(1)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5. 随堂练习:(1)分组练习不同地区的民歌。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的起源、特点、分类2. 不同地区民歌的风格和代表作3. 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包括歌曲背景、演唱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在民歌演唱技巧上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歌比赛,提高演唱水平。

(2)推荐学生观看民歌演唱会,拓宽音乐视野。

(3)组织学生参观民间音乐展览,深入了解我国民间音乐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民歌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实践情景引入: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民歌演唱。

《中国民歌》优质教案

《中国民歌》优质教案

《中国民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六单元《中国民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中国民歌的定义、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将重点学习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的民歌,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各地民歌的风格与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歌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技巧,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通过学习民歌,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民歌的特点及演唱技巧。

难点:各地民歌的风格差异及其艺术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投影仪。

学具:歌谱、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茉莉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方式,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歌。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及艺术特点,结合各地民歌案例分析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首山歌、一首小调和一首号子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学唱所选民歌,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演唱技巧。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让学生模仿各地民歌的演唱风格,体验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学唱本节课所学的三首民歌,录制音频或视频。

(2)分析这三首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2. 答案:(1)音频或视频提交至班级群。

(2)分析报告以书面形式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民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民歌的知识,如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等,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民歌演唱比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

音乐教案《中国民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中国民歌”部分,详细内容包括民间歌曲的定义、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具体涉及的章节有:第一节“民歌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山歌与劳动号子”,第三节“民间小调”,第四节“中国民歌的区域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各个地区的特色;2. 通过对各类民歌的鉴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民间歌曲的分类、艺术特点及其区域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鉴赏各类民歌,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音乐鉴赏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间小调,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民间歌曲的定义、分类、艺术特点,以及中国民歌的区域特色。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民歌演唱风格,增强他们的实践体验。

4. 例题讲解: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所属分类、艺术特点及地域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所属分类、艺术特点及地域特色。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2. 内容:(1)定义与分类(2)艺术特点(3)区域特色(4)例题:《茉莉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民间歌曲的定义、分类及其艺术特点。

(2)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民歌,说明其所属分类、艺术特点及地域特色。

2. 答案:(1)定义:民间歌曲是指流传于民间的、以口头传唱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歌曲。

分类:山歌、劳动号子、民间小调等。

艺术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自由、富有地方特色等。

(2)例:《月亮代表我的心》分类:流行歌曲艺术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抒情、富有时代感地域特色:港台地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艺术特点及地域特色。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2020-09-03中国民歌音乐教案民歌音乐教案篇一:中国民歌音乐教案_音乐课教学设计方案:中国民歌教学背景:本课淡化对识谱及演唱方法等音乐技能的学习,以欣赏为主,通过欣赏了解中国民歌的几个特点,以江南地区的民歌为例,找出几个特点,而不是所有民歌的特点。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讲解及表演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好的情绪中去探索、去学习、去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综合课,在人音版教材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到整个民歌的分类、民歌的特点等,是一节欣赏课,以民歌欣赏为主,通过欣赏几首民歌来发现民歌的几个常见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让学生喜爱中国民歌。

2、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又进入青春期,所以学生的表演部分是个难点,因此,我在课前给大家创设情境,让学生尽量能够自然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课题:中国民歌——长江两岸科目:音乐年级:七年学校:新台子中学姓名:张瑜教学反思:在课堂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创编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对他们的创编做适当的指导,做出肯定性的评价。

本节课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但在时间控制方面还应更好一些,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分组合作及个别的演唱。

表演唱部分是整节课的高潮,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与合作精神,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中国民歌教学流程图:民歌音乐教案篇二: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模板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模板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教学难点: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教学过程:一、简介中国民歌的三大类的不同特点:劳动号子:音调铿锵有力、豪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六单元《中国民歌》,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民歌的界定与分类”,第二节“劳动歌、山歌、小调的特点及鉴赏”;实践环节将重点学习劳动歌中的号子以及山歌中的信天游。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历史与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劳动歌、山歌、小调音乐风格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

3. 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号子和信天游的基本演唱技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劳动歌、山歌、小调音乐特点的理解与区分;号子与信天游的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民歌的分类、特点及其在音乐文化中的作用;实践演唱过程中的气息控制与音准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PPT课件。

学具:歌谱、歌词、号子与信天游实践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茉莉花》民歌,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美感,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歌。

2. 理论讲解:介绍民歌的界定、分类(劳动歌、山歌、小调)及特点,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3. 实践情景引入:以劳动歌中的号子为例,邀请学生模仿搬运重物时的劳动场景,体验号子的韵律与节奏。

4. 例题讲解:分析《黄河船夫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号子的演唱技巧。

5.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演唱《黄河船夫曲》,注意气息控制与音准,教师巡回指导。

6. 山歌信天游学习:介绍山歌特点,播放信天游《王贵与李香香》,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7. 实践演唱:分组学习信天游《十送哥哥》,注意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定义:民间口头传唱的音乐作品分类:劳动歌、山歌、小调2. 劳动歌号子:《黄河船夫曲》3. 山歌信天游:《王贵与李香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劳动歌、山歌、小调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差异。

答案示例:劳动歌以强烈的节奏、富有劳动气息的歌词为特点,如《黄河船夫曲》;山歌以悠扬的旋律、宽广的音域为特点,如信天游《王贵与李香香》;小调则以其抒情的旋律、曲折的故事情节为特点,如《月亮代表我的心》。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第一节中国民歌概述课时:两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时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根本特征,知道民歌的体裁类别,生疏中国民歌的颜色区划和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类别间的关系,培育学生宠爱中国民歌的情感,学会唱歌具有代表性的山歌与小调各一首。

教学内容:1、民歌的特征〔1〕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严密的联系;〔2〕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形成和进展起来的,它是很多人的才智结晶;〔3〕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敏的特点。

2、民歌的体裁类别〔1〕号子。

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效劳的民歌。

号子具有有用性和表演性两种功能。

号子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五类。

〔2〕山歌。

山歌是产生在宽广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是人们在上山砍柴、田间劳作、野外放牧或者行脚小憩时,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或向远处的人遥递情意、对答传语而即兴编唱成的。

山歌可进一步细分为: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三类。

山歌的音乐形态有 4 个特点:第一,声调高亢嘹亮;其次,节奏自由伸展;第三,常用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第四,乐段构造较简洁,乐句内部的构造变化手法较多。

〔3〕小调。

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消遣、集庆等场合的民间歌曲,它的流传最为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

小调的音乐特点主要有4 点:第一,节拍规整,节奏型灵敏多变;其次,旋律线较曲折,流利;第三,乐段构造形式变化较多;第四,调式变化和衬词衬腔运用丰富。

小调还可以分为吟唱调、谣曲、小时调等三个小类。

3、中国民歌的颜色区划中国汉族民歌的的地方颜色大致可以分为北方与南方两大片:北方汉族民歌的颜色分布可以再细分为:东北颜色区、华北颜色区、西北颜色区。

南方汉族民歌的颜色分布可以再细分为:江南颜色区、闽粤台颜色区、湘鄂颜色区、西南颜色区。

4、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1〕民歌是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的根底;〔2〕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又给民歌以乐观的影响。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民歌》的第一节《中国民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具体涉及的章节有:民歌的界定、民歌的流传与演变、民歌的题材与形式、各地区民歌的特色及代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通过学习各地区民歌的特色,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使学生掌握民歌的基本鉴赏方法,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区民歌特色的区分与理解。

教学重点:民歌的界定、发展、题材与形式、代表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魅力,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它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民歌的界定、发展、题材与形式。

(2)讲解各地区民歌的特色及代表作品。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如《小河淌水》,分析其音乐特点,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提供的其他民歌,然后进行分享。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让学生模仿不同地区的民歌演唱风格,感受民歌的魅力。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歌的界定、特点及各地区民歌的特色。

7. 课堂延伸(5分钟)推荐学生课后观看相关民歌表演视频,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歌。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2. 内容:(1)民歌的界定、发展、题材与形式(2)各地区民歌特色及代表作品(3)民歌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的一首民歌,阐述其音乐特点及所在地区的特色。

2. 答案示例:(1)歌曲:《康定情歌》(2)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自由,表现了川西高原的壮美景色。

(3)地区特色:四川民歌,以高亢激昂、旋律优美为特点。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

《中国民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中国民歌》部分,详细内容包括:民歌的定义与分类,民间歌曲的旋律特点,各地区代表性民歌的鉴赏与学唱,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分类,提高音乐素养。

2. 通过学唱各地区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和尊重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区民歌的旋律特点及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民歌的分类、代表性民歌的鉴赏与学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歌词单、歌谱、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茉莉花》歌曲,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歌,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民歌的定义、分类及各地区民歌的特点。

3. 例题讲解:以《康定情歌》为例,分析其旋律特点及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分组学唱《康定情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情景实践: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进行演唱展示。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2. 内容:a. 民歌的定义与分类b. 各地区民歌特点c. 代表性民歌:《茉莉花》、《康定情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并分析其旋律特点。

2. 答案要求:正确演唱歌曲,准确描述旋律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民歌比赛,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国家的民间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程度与逻辑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与系统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与效果评估。

中国民歌优质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

中国民歌优质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

中国民歌优质教案360文库海量收录,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民歌的分类及特点的识别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民歌的分类及特点,各地域民歌的鉴赏分析。

难点:对各地域民歌特色的理解和把握,以及音乐表现手法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音乐鉴赏》第五章内容预习、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引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及特点,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让学生对民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歌,并分析其地域特色。

4. 例题讲解:以《小白菜》为例,分析河北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民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欣赏两首不同地域的民歌,如《青藏高原》和《江南好》,分析其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2. 民歌的分类及特点山歌民谣劳动歌舞蹈歌3. 各地域民歌鉴赏分析《小白菜》:河北民歌特点《青藏高原》:青海民歌特点《江南好》:江苏民歌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民歌,说明其地域特色和音乐表现手法。

2. 答案示例:以《康定情歌》为例,分析四川民歌的特点,如: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质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歌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分析地域特色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民歌,如民间小调、戏曲、说唱等,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民歌演唱活动,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应放在民歌的分类及特点,以及各地域民歌的鉴赏分析上。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

初中音乐《中国民歌》教案教案:初中音乐《中国民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能够辨别、欣赏和演唱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

3.能够感受和表达中国民歌的情感和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提高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民歌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2.通过学习民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绪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商。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辨别、欣赏和演唱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

三、教学内容1.中国民歌的特点与发展历程2.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四、教学过程1.引入与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段民歌的录音,播放给学生听,引起学生对民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民歌的了解和感受。

2.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培养对民歌的兴趣。

3.欣赏与分析(20分钟)教师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播放给学生欣赏,然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民歌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从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4.学唱民歌(3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学唱选定的民歌,通过分段教唱、跟唱和齐唱等不同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歌词、发音和旋律。

5.歌曲创编(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创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用一种新的旋律或歌词创作一首原创民歌。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想象力。

6.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创作的民歌,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中国民歌的感受和意见。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民族音乐精粹”第三节“中国民歌”。

详细内容包括了对中国民歌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代表作品的鉴赏。

着重讲解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典型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敖包相会》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民族民歌的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歌的旋律、节奏特点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典型民歌的代表作品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间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进而引入课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讲解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典型民歌代表作品;(3)分析民歌的旋律、节奏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3. 例题讲解: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旋律、节奏特点及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学唱《康定情歌》,体验民歌的韵味。

5. 作品鉴赏:播放《敖包相会》,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魅力。

六、板书设计1. 《中国民歌》2. 内容:(1)民歌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典型民歌代表作品;(3)民歌的旋律、节奏特点及情感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并分析其旋律、节奏特点及情感表达。

2. 答案示例:《茉莉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其旋律优美、抒情,节奏平稳、流畅。

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民歌的兴趣较高,课堂参与度较好。

但在讲解民歌情感表达方面,还需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民歌背后的故事,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

《中国民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通过欣赏和学唱民歌,使学生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引导学生了解民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民歌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2. 民歌的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

3. 各地域民歌的代表作品: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4. 民歌的演唱形式:独唱、对唱、合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学会欣赏和分析民歌。

难点:掌握民歌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欣赏法:聆听和分析民歌,感受民歌的魅力。

3. 实践法:学唱民歌,提高演唱技巧。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民歌的演唱形式和地域特点。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民歌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2. 教学乐器:吉他、钢琴等。

3. 教学资料:民歌乐谱、歌词。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引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民歌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3. 欣赏与分析: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4. 学唱民歌:选取一首简单易懂的民歌,教学生演唱,体会民歌的韵味。

5. 实践与展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民歌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演唱技巧:评价学生在学唱民歌过程中的发音、节奏、音准等方面的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歌的魅力。

2. 组织学生参加民歌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民歌主题的课外活动,如民歌摄影、民歌绘画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歌
1
2
3
【设计理念】:
4
1、本课内容是以中学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兴国山歌》为基5
础而创设的一节课。

6
2、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教学、教学过程、板书设计7
五个方面设计而成的。

重在培养学生对民歌的认识与了解。

8
【教材分析】:
9
根据本册中《兴国山歌》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我所创设的《中国民歌》属于10
欣赏、赏析的领域,即通过欣赏、聆听、实践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的民间音乐。

11
让处于八年级阶段的学生深刻的了解中国民歌的要义。

12
【教学目标】:
13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聆听、概念认知、赏析几个环节来感受和辨别中国14
民歌的三个要义,即小调、山歌、号子。

并能通过拓展练习来体会和辨别中国15
民歌的三要义,培养学生细心搜集并发掘民歌的能力。

16
2、过程与方法:因为音乐是非物质文化,只能以口头、多媒体或文本记录,17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了口头演唱,PPT图片渲染,概念定义,还有歌谱的18
展示,并要求学生自身模仿,聆听和实践性的劳作(劳动号子)来感受认识民19
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歌的热爱,
20
21
从生活中体验中国民歌。

【学情分析】:
22
23
突出重难点,针对八年级阶段学生的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与学相
24
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学生主动探究,来体验学习过程,发挥自主
探究的意识。

师生间相互配合体会民歌的美,发展学生的细心发掘能力与创编25
26
能力。

27
【教学重难点】:了解民歌三要义,山歌、号子、小调。

提升学生对民歌的兴
28
趣,积极地拓展视听并辨别和感受民歌的三要义。

29
【教学准备】:多媒体平台、音乐课件
3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31
32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班的同学们平时都很喜欢听歌唱歌,都听过唱过33
很多歌,那请同学们帮老师听听这首歌,它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PPT)生:(民歌)
34
35
回答正确。

那你们了解民歌吗?
36
我国伟大音乐家冼星——曾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歌。

通过他这句话我们可见中国民歌的艺术价值有多高。


37
38
歌,可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民歌。

二、学习新课
39
40
(一)、民歌
41
什么是民歌呢?民歌又有什么体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民
42
歌。

民歌是指民间的歌,人民的歌,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即兴创
43
44
编,口头传唱而形成的。

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的特点是:(1)、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2)、音乐
45
46
形式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

(PPT)
47
而民歌根据它的内容、场合、作用和形式的不同而分为三种基本体裁:山歌,48
号子,小调。

1、山歌
49
50
山歌是民歌的第一大体裁,那什么是山歌呢?为什么叫山歌?同学们思考一下.
51
52
山歌是山野之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中、在大自然中,以天地山河为背53
景,见山唱见山,见水唱水,触景生情,即兴而歌的歌。

它的演唱形式以独唱或对唱为主。

(PPT)
54
55
2、兴国山歌
56
我国山歌流传和分布很广,许多地区的山歌都有自己的民间称谓.如:57
陕北的信天游,青海和甘肃的花儿,还有我国南方一些冠以地名之称的山歌.下58
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首冠以地名之称的,产自于我国”山歌之乡”的山歌—59
—兴国山歌。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是客家的主要聚居地。

聆听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欣赏歌曲,说一说:
60
61
(1)、这首歌曲给你感觉印象深刻或最特别的是?
62
(2)、歌曲声调怎么样?
63
生:……(嘹亮)
64
兴国山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每首歌都以“哎呀嘞哎”开头。

上节课我叫65
大家回去预习学唱这首歌,不知大家练得怎么样呢?——师生同唱歌曲。

66
兴国山歌还常常使用方言,并多用倚音、波音等装饰旋律。

如:“横““石””
67
鞋”字和第一句。

68
3、信天游
好,接着我们再到陕北去听听他们的歌曲——信天游。

什么是信天游?
69
70
同学们读一读24页下面的内容。

(学生读完后,重点讲讲信天游的特点,PPT 71
展示特点)
欣赏歌曲,找出匹配描述。

72
4、花儿
73
74
山歌还有一种叫花儿,花儿:又称“少年”。

75
特点:(1)、对唱中:男称女为“花儿”
76
女称男为“少年”
77
体裁统称“花儿”
(2)、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结合的方法演唱。

78
79
5、赏析讲评第30页的音乐实践题
80
(二)、号子
完成的很好,你们真聪明。

你们这么厉害,请再来听听这首歌曲。

——
81
82
听歌曲,想问题。

83
(1)、音乐给你什么感觉?
84
(2)、你认为歌声来自于哪里?谁唱的呢?他们在干嘛?
85
生:铿锵有力;来自于……(PPT船夫拉船图片)
86
他们在拉船,也就是在劳动,他们是边劳动边歌唱的,这种歌曲叫劳动号子。

下面我们学习民歌的第二大体裁——号子。

劳动号子:简称"号子":产
87
88
生于劳动过程中,服务于劳动,伴随劳动过程而歌唱的歌曲。

89
讲解号子的音乐特点,还有演唱形式:一人领,众人和。

范唱解析(歌词:穿恶浪哎,嗨佐;踏险滩嘞,嗨佐;船工一身,嗨佐;都是胆罗,嗨佐……)
90
91
(PPT)
你们觉得这种演唱形式它的作用是什么呢?作用:指挥劳动、统一劳
92
93
动步调、振奋劳动者精神、激发劳动热情、消除疲劳。

94
生活中劳动场合有很多,除了这种船渔号子,还有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等等。

我们刚才听的这首就是非常著名的《川江船夫号子》。

95
96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有否出现过号子?
97
师生互动:用声音展现拔河场景
(三)、小调
98
1、最后,我们来认识民歌中的第三大体裁——小调。

99
100
什么是小调?小调(或称小曲):广泛流传在各城镇、集市的一种民歌,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风俗性活动中。

内容题材相当广泛,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101
102
有抒发离情别愁、男女青年爱情、哼唱历史故事传说、描述自然风光等。

如:103
采茶调、秧歌调、歌舞调、花灯调等。

104
2、思考问题:
(1)、怎么理解小调的“小”字?
105
(2)、你觉得小调应该是什么感觉?(聆听歌曲、感受小调)欣赏小调,106
107
说说小调音乐特点。

音乐特点:细腻优美、委婉流畅,结构规范均衡。

(PPT)
三、课堂实践拓展练习
108
109
1、今天我们整体地认识了民歌的三种体裁,下面来汇总和区别这三种体裁。

2、我们现场来考考大家掌握的如何吧,听听老师播放的几首民歌,辨认一下110
111
它属于哪一类?
四、课堂总结
112
113
强调民歌的作用,民歌在祖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教育学生热爱、珍惜114
祖国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115
116
【教学反思】:
117
本课在民歌三个类别的名称上,应该做好预设。

在民歌识别上还应该深118
入的给学生讲解。

在课堂整个连接方面有些地方还有些不太顺畅,有些环节尚需斟酌。

119
120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