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放射治疗设备学考试要点
![放射治疗设备学考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b051a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d.png)
放射治疗设备学考试要点放射治疗设备学考试要点第⼀章绪论1.名词解释放射治疗设备:伴随放射线的发现与应⽤研究⽽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治疗装备。
放射治疗技术:是通过⼈⼯射线与天然射线对肿瘤病⼈或其他病灶实施⽆创性治疗的现代放射治疗⼿段。
⼈⼯射线:由各类⼈⼯装置或设备产⽣的放射线。
天然射线:由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
放射:能使物质电离的电磁波或粒⼦的辐射过程称为“放射”。
放射源:能使物质电离的电磁波或粒⼦流称为“放射线”,简称“射线”。
放射性:能输出“射线”的物质(元素)或设备称为“放射源”。
放射线:某些物质(元素)或设备能够发射“电离辐射”的性质叫做“放射性”。
光⼦:波长短、频率⾼的电磁波,包括X、γ射线。
粒⼦:包括α、β、电⼦束、质⼦束、中⼦及其他重粒⼦。
电离辐射:能使作⽤物质发⽣电离现象的辐射,即波长⼩于100nm的电磁辐射。
直接电离辐射:带电粒⼦(正电离⼦和负电离⼦)可以引起物质的直接电离。
间接电离辐射:光⼦(X线和γ射线)和中性粒⼦不是直接引起物质电离。
PDD: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 depth dose)定义为标准照射条件下(射野10cm×10cm,SSD=100cm),射野中⼼轴上某⼀深度(d)厘⽶处的吸收剂量(D d)与参考深度(d0)处剂量(D d0)之⽐的百分数。
⼀般参考点深度(d0)选在最⼤剂量点深度(d m)处。
布拉格峰:达到最⼤射程以后的射线剂量迅速降低到零点的曲线。
建成区:将从表⾯到最⼤剂量点的区域。
2.简答/论述-普通放射治疗和精确放射治疗的区别,精确治疗的特点(1)普通放疗的常规⽅法是在模拟定位机上通过X线透视的⽅法确定病灶部位,形状和照射⾓度等,并在⼈体表⾯画上标记,然后在放射治疗机上实施放射治疗;(2)精确放疗,即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是指将放射医学与计算机⽹络技术和物理学等相结合所进⾏的肿瘤治疗⽅式,整个放疗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完成的放疗;(3)精确放疗技术与传统技术不同之处可概括为“四最”,即靶区(病变区)内受照剂量最⼤,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最⼩,靶区内剂量分布最均匀,靶定位及照射最准确,特点优点是“⾼精度,⾼剂量,⾼疗效,低损伤”。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508e1227284b73f24250ec.png)
源皮距SS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体模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中心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机器等中心点:机架的旋转中心、准直器的旋转中心及治疗床的旋转中心在空间的交点。
PDD:百分深度剂量: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
等效方野:如果使用的矩形野火不规则野在其照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与某一方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相同时,该方形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或不规则照射野的等效方野。
MLC:多叶准直器:相邻叶片沿宽度方向平行排列,构成叶片组,两个相对叶片组组合在一起,构成MLC。
Bolus:等效组织填充物:包括石蜡、聚乙烯、薄膜塑料水袋、凡士林、纱布及其他组织等效材料。
在皮肤表面及组织欠缺的位置填入组织等效物,达到改善剂量分布的效果。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效应。
GTV:肿瘤区:是可以明显触诊或可以肉眼分辨和断定的恶性病变位置和范围。
CTV:临床靶区:包括了可以断定的GTV和(或)显微镜下可见的亚临床恶性病变的组织体积,是必须去除的病变。
ITV:内靶区:包括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构成的体积。
PTV:计划靶区:是一个几何概念:包括ITV边界(ICRU62号报告)、附加的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和治疗中的变化。
确定性效应:是指受照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必然发生的辐射效应。
随机效应:发生概率与受照射的剂量成正比,但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主要表现为有法远期效应,包括恶性肿瘤和遗传效应。
TD5/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TD50/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4Rs:是指,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以及再群体化。
放疗考试复习资料
![放疗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b18084b69eae009581bec24.png)
名词解释:1. 源皮距(SSD):表示沿射线中心轴从射线源到皮肤表面的距离。
不同治疗方式采用的源皮距不同。
2. 计划靶区(PTV): 由于日常摆位,治疗中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了扩大照射的组织范围,以确保临床靶区得到规定的治疗剂量。
3. 切线野照射技术: 在放射治疗时,使照射野的一侧边缘开放,用放射线束将被照射部位“切割”出来,这种照射方式称为切线野照射技术。
4. 治疗区:90%等剂量曲线所包括的范围。
5.剂量体积直方图DVH: 是一种直观表达照射区域内吸收剂量分布是否均匀的方法,即将照射区域内各点照射剂量与频度分布以直方图的形式表达。
5. 近距离放疗技术:利用人体自然腔道或组织间隙,将放射源直接放入或植入肿瘤所在部位进行照射。
又称内照射。
6. 肿瘤区(GTV):肿瘤临床灶,为一般的诊断手段能够诊断出的可见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的范围包括转移淋巴结及其他转移病变。
7. 宫颈癌时AB点的定义:A点即阴道穹隆垂直向上2cm,与子宫中轴线外2cm 分交叉处,解剖学上相当于子宫动脉和输尿管交叉处,自A点水平向外延伸3cm 处为B点,相当于闭孔淋巴结节区。
这个定义为曼彻斯特系统提出。
8. 源轴距(SAD):从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等中心的距离。
填空题:1、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45% 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手术治愈22% ,放射治疗治愈18%,化学药物治疗治愈5%。
2、口腔癌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
口腔癌中,淋巴结转移率最高的是舌癌。
3、不规则野挡铅技术对挡铅厚度要根据放射线能量而定,钴60 需 5 CM厚铅,6 MV X线需 6.5 CM厚铅,8 MV X线需 7 CM厚铅4、纵隔肿瘤姑息性放疗主要用于:晚期病人,目的是:解除病人痛苦,缓解压迫症状。
5、鼻咽癌最好发部位为咽隐窝,咽隐窝位于鼻咽腔的侧壁,咽隐窝顶端正对破裂孔,距破裂孔仅1cm,鼻咽腔的后壁为第一、二颈椎。
6、精确放射治疗主要包括适形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维调强放射治疗以及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放疗复习资料
![放疗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27359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d.png)
放疗复习资料放疗复习资料放射疗法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来控制或消除肿瘤。
对于学习放疗的医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放疗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放射疗法的基本原理放射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能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常用的射线包括X 射线和γ射线,它们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并杀死癌细胞。
放射疗法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杀死肿瘤细胞,同时最小限度地损伤正常组织。
二、放射疗法的治疗适应症放射疗法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
对于早期肿瘤、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以及术后辅助治疗,放射疗法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放射疗法也可以用于缓解肿瘤引起的疼痛和其他症状。
三、放射疗法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放射疗法虽然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红肿、疲劳、恶心呕吐等。
在放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减轻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四、放射疗法的治疗计划和技术放射疗法的治疗计划和技术是放疗师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治疗计划包括确定照射区域、剂量分配和照射方案等。
放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出最适合的治疗计划。
而放疗技术包括传统的三维放疗和现代的强调放疗等,放疗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五、放射疗法的进展和前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疗法也在不断进步和改进。
现代放射疗法已经发展出许多新技术,如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碳离子放疗等。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减少了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未来,放射疗法有望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六、放射疗法的研究和创新放射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方法,一直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目前,放射疗法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和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
放射治疗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放射治疗技术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c877f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1.png)
放射治疗技术复习题及答案放射治疗技术是肿瘤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它利用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以下是放射治疗技术的复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利用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B. 利用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C. 利用手术切除肿瘤D. 利用高温热疗杀死肿瘤细胞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放射治疗的适应症?A. 早期肺癌B. 早期乳腺癌C. 脑肿瘤D. 急性阑尾炎答案:D3. 放射治疗中常用的放射源有哪些?A. X射线B. 伽马射线C. 质子束D. 所有以上答案:D4.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通常包括哪些?A. 皮肤红肿B. 疲劳C. 恶心和呕吐D. 所有以上答案:D5.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以下哪项是不需要考虑的?A. 肿瘤的大小和位置B. 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C. 放射剂量和分割方式D. 患者的饮食习惯答案:D二、填空题6. 放射治疗中,______是指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答案:放射敏感性7. 放射治疗的剂量单位是______。
答案:格雷(Gy)8. 放射治疗中,______是指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答案:放射毒性9. 放射治疗的设备包括______、直线加速器等。
答案:钴60治疗机10. 放射治疗的计划设计需要考虑______、剂量限制和治疗技术。
答案:肿瘤靶区三、简答题11. 简述放射治疗的一般流程。
答案:放射治疗的一般流程包括:患者评估、模拟定位、治疗计划设计、治疗实施、治疗监测和随访。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是否适合放射治疗。
然后,通过模拟定位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接下来,设计治疗计划,包括放射剂量、分割方式等。
治疗实施时,患者按照计划接受放射治疗。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
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长期副作用。
12. 放射治疗中如何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答案: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精确定位肿瘤,使用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如强度调制放射治疗(IMRT)或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以提高剂量分布的精确度;合理设计治疗计划,优化剂量分布,使肿瘤接受足够的剂量,同时尽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使用适当的剂量分割方式,以降低正常组织的放射毒性。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128e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c.png)
医学放射治疗学知识点医学放射治疗学是一门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学科,通过放射线等高能量的辐射来治疗各种疾病。
在医学放射治疗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将详细介绍几个关键知识点。
1. 放射治疗的原理放射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放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受到辐射后发生变化甚至死亡,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放射治疗中,放射线可以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导致其无法再生产,并且还能诱导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2.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选择放射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包括各种恶性肿瘤、部分良性肿瘤以及放射性疼痛等,而禁忌证则包括怀孕妇女、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以及器官功能衰竭等。
3. 放射治疗的剂量和分数放射治疗的剂量和分数是治疗方案中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分数,通常会根据病灶的大小、位置和生长速度等因素来确定。
4.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治疗肿瘤,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炎症、恶心、呕吐、疲劳等,严重的副作用还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
因此,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5. 放射治疗后的随访管理放射治疗结束后,患者依然需要定期进行随访管理,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复发或转移病灶。
医生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医学放射治疗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如果大家对放射治疗有任何疑问或者需求,应当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不要盲目进行治疗。
愿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辐射考试放射治疗资料
![辐射考试放射治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bd44beff00bed5b8f31d0f.png)
放射治疗考点1、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进行肿瘤临床治疗的方法。
其常用的射线包括γ 射线、X 射线、电子线、质子、重离子等。
考点2、现在的放疗技术主流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
考点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IGRT )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
考点4、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包括X 刀(X-knife)、伽玛刀(γ刀)和射波刀(CyberKnife),X 刀、伽玛刀和射波刀等设备均属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范畴,其特征是三维、小野、集束、分次、大剂量照射,它要求定位的精度更高和靶区之外剂量衰减的更快。
考点5、在放疗设备类型上,不仅有独占鳌头的电子直线加速器,还有传统的钴-60 治疗机、铱-192 后装治疗机以及更为先进的质子、重离子加速器治疗设备。
考点6、临床上根据对不同剂量的反应,将放射线对肿瘤的敏感性分为:1.放射高度敏感肿瘤:指照射20~40Gy 肿瘤消失,如:淋巴类肿瘤、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2.放射中度敏感肿瘤:需照射60~65Gy 肿瘤消失,如:大多数鳞癌、脑瘤、乳腺癌等;3.放射低度敏感肿瘤:指照射70Gy 以上肿瘤才消失,如:大多数腺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高,放射敏感性越低;但一些低(差)分化肿瘤如骨的网状细胞肉瘤、尤文肉瘤、纤维肉瘤腹膜后和腘窝脂肪肉瘤等,仍可考虑放射治疗。
4.放射不敏感(抗拒)的肿瘤:如:纤维肉瘤、骨肉瘤、黑色素瘤等。
考点7、对于现代医院,放射治疗场所一般选址于独立的放疗科小楼,或者大型建筑的地下层。
考点8、对放射治疗而言,控制区通常指的是机房,因为机房是放疗设备安装的场所,也是患者接受射线照射的场所。
监督区通常指的是设备操作间(设备控制间)和辅助机房,是工作人员操作放疗设备和维修维护设备的场所。
放疗考试复习内容
![放疗考试复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1ec4f0376c66137ee06192e.png)
一、名词解释1.分子分期癌症的分子分期(molecular staging)是指应用各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检查癌症患者的淋巴结、循环血液及骨髓等组织,从中发现常规影像学或病理组织学无法检测到的隐性微小转移灶,进而从基因或蛋白质水平诊断癌症的转移,根据微转移发生的部位,结合癌症的国际分期标准,最终达到更准确的TNM分期.2. 亚临床病灶一般临床检查方法不能发现,肉眼也看不到,而且显微镜下也是阴性的病灶,位于与主题T的周围,或远隔部位,常多发。
3. 组织最大比水模体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距放射源相同距离的同一位置,参考深度处吸收剂量的比值称为组织模体比。
如果将校准深度处的吸收剂量,换为参考深度即最大剂量深度的吸收剂量替代,作为组织模体比的特例,定义该参数为最大剂量比。
4. 超分割放疗常规方法相比,分割次数增多(每天1次以上的照射),分次剂量减少(一般为1.1~1.25Gy/次),间隔时间在6h左右,每周5d放疗,总疗程时间相仿,总剂量略高于常规放疗。
特点是同样的总疗程时间内可给予较大剂量。
5. 三维适形放疗利用适型治疗的技术,使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上与病灶的形状一致,称为三维适形治疗。
6. 近距离治疗指放射源与治疗靶区为5mm-5cm以内的放射治疗,包括腔内,馆内,组织间,术中,以及模治疗7.线性能量转移沿次级粒子径迹上单位长度的能量转换。
建成效应高能射线进入人体后,在一定的初始深度范围内,其深度剂量逐渐增大的效应叫做剂量建成效应。
8. 半影射野边缘剂量随离开中心轴距离增加而急剧变化,用P90-10%或P80-20%表示。
9. 源轴距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受照射物体表面的距离。
10. 楔形角模体内特定深度,楔形照射等剂量曲线与1/2照射野宽的交点连线和射线束中心轴垂直线的夹角。
11. 剂量体积直方图3D计划系统中,剂量计算在3D网络矩阵中进行,能计算和表示出在某一感兴趣的区域如靶区重要器官内有多少体积受到多高剂量的照射。
放疗医师考试重点
![放疗医师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b05f5610661ed9ad51f3fa.png)
是否乏氧细胞,乏氧克隆细胞所占的比例,肿瘤放射损伤的修复。
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取决于它们的组织来源,分化程度,肿瘤的大体类型以及病人的一般情况如是否贫血,肿瘤有无感染等。
放射敏感性是指放射效应,按放射治疗肿瘤的效应分为放射敏感,中等敏感,以及放射抗拒的肿瘤。
放射敏感的肿瘤:分化程度差,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它们易转移,放射治疗局部疗效好,但由于远地转移,而病人最终未能治愈,但是,目前有了较强的全身治疗,其生存率也较高,如小细胞肺癌,淋巴瘤等。
放射抗拒的肿瘤经过放射治疗难以治愈。
中等敏感的肿瘤由于它有一定敏感性而远处转移性对少,放射治疗疗效好。
如子宫颈癌,头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等。
放射治愈性是指治愈了原发及区域内转移的肿瘤,可能与病人最终的结果不一致。
4.正常组织耐受剂量正常组织的耐受剂量:肾脏20,肝脏25,肺脏30,脊髓45,小肠、角膜、脑干50,皮肤55,骨头、大脑60Gy。
总剂量影响晚反应组织。
分次剂量影响早反应组织。
分割照射的基础是正常组织的修复,肿瘤细胞的再氧和,肿瘤细胞的再增殖。
超分割的目的是保护正常组织,加速超分割和后程加速超分割的目的是克服肿瘤细胞的再增殖。
笫四章放射治疗中的若干问题1.亚临床病灶定义:一般的临床检查方法不能发现,肉眼也不能看到,显微镜下也是阴性的病灶,常常位于肿瘤主体的周围或远隔部位,有时是多发病灶。
鳞癌的亚临床病灶的照射剂量为50GY。
4.局部控制对远处转移影响的认识:放射治疗是一个局部或区域治疗手段,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只能是提高局部或区域控制率。
局部控制率越高,远处转移率越低。
笫五章综合治疗1.放射治疗与手术综合治疗手术前放疗:优点是照射可使肿瘤缩小,减少手术野内癌细胞的污染,允许手术切除范围小些,降低癌细胞的生命力可能减少播散。
缺点是缺乏病理指导,延迟手术。
价值肯定的是头颈部癌,肺尖部癌等。
手术中放疗;靶区清楚,保护正常组织。
缺点:照射一次,不符合分次照射原则。
胃癌较为肯定。
放射技师考试辅导专业知识复习要点
![放射技师考试辅导专业知识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ce4d5da0116c175f0e48e0.png)
1.焦片距的选择:ﻫ一般肢体(75~100cm);胸部(180~200cm);婴幼儿胸部(100cm);近距离摄影(胸锁、颞下颌关节)35~50cm。
2。
滤线栅(被检肢体厚度>15cm或60kVp↑)ﻫ3.吸气与呼气的应用:平静呼吸不屏气(手、前臂、下肢、躯干);ﻫ平静呼吸下屏气(上臂、颈部、头部、心脏);深吸气后屏气(肺部、隔上肋骨);ﻫ深呼气后屏气(腹部及隔下肋骨);缓慢连续的浅呼吸(胸骨正位)。
4.照片标记内容:①X线片号及片序号;②摄影日期;③被检肢体的方位;ﻫ④医疗机构名称;ﻫ⑤被检者姓名;ﻫ⑥其他。
ﻫ5。
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目平视,下肢并拢,足尖及掌心向前,双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
ﻫ6。
矢状面: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ﻫ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左右等分的面;ﻫ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ﻫ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7。
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ﻫ听眶线:外耳孔上缘至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
(与解剖学的水平面平行,与同侧听眦线约呈12°角);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同侧鼻翼下缘的连线。
(与同侧听眦线约呈25°角);听口线:外耳孔与同侧口角的连线。
(与同侧听眦线约呈35°角);锁骨中线:经过锁骨中点并与矢状面平行的直线。
8.垂直投射:X线中心线与地面垂直时;ﻫ水平投射:X线中心线与地面平行时。
向上倾斜:中心线向头端倾斜时;ﻫ向下倾斜:中心线向足端倾斜时.9.矢状方向:∥人体矢状面;前后方向:前→后;切线方向:与被检肢体局部的边缘相切。
ﻫ10。
命名原则:ﻫ①投射方向;②位置设计人姓名;③身体与胶片暗盒的相互关系;④被检肢体姿势;⑤被检肢体的功能状态。
ﻫ11。
颌顶位(下上轴位):顶部贴近胶片暗盒,X线颌部→顶上;右前斜位(第一斜位):右前部靠近胶片,X线左后→右前;左前斜位(第二斜位):左前部靠近胶片,X线右后→左前;ﻫ右后斜位:右后部靠近胶片,X线左前→右后;(效果与右前斜位近似)ﻫ12.上肢摄影注意事项:ﻫ①至少包括一端关节;ﻫ②骨长轴∥胶片长轴;③1张片2位置,肢体同一端≡胶片同一端,关节面在=;ﻫ④较厚部位使用滤线器;⑤婴幼儿常规摄双侧,以便对比;ﻫ⑥FFD=75~100cm。
放射治疗 复习资料
![放射治疗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edd5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6.png)
放射治疗复习资料放射治疗复习资料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来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会使用放射线或其他形式的辐射来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阻止其分裂和增殖。
虽然放射治疗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它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
首先,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放射线对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疲劳、恶心、呕吐、脱发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在治疗结束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有时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放射治疗还可能对器官造成长期的损伤,如心脏、肺部等。
因此,在进行放射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其次,放射治疗的效果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不同的癌症类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会对放射治疗的疗效产生影响。
一些癌症对放射线比较敏感,治疗效果较好,而另一些癌症则对放射线较为抵抗,可能需要较高剂量的放射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其他治疗方式的选择也会对放射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治疗目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放射治疗的时间和频率也是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协商的重要问题。
放射治疗通常需要连续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进行,每周进行多次治疗。
这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段较长的治疗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同时,治疗的时间和频率也会受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在工作或其他日常活动中进行调整,以适应治疗的时间和频率。
因此,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患者和医生需要充分沟通和协商,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最后,放射治疗的监测和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放射治疗期间,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监测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患者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重点——考题中常用的知识点专业实践能力
![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重点——考题中常用的知识点专业实践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dbbbdd6cc22bcd126ff0caf.png)
1.关节沿冠状面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近者为“内收”。
2.听眶线为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
3.在胸部心脏摄影检查时,将右前斜位称为第一斜位,左前斜位称为第二斜位。
4.胸骨颈静脉切迹相当于第2,3胸椎水平;甲状软骨平第5颈椎水平;颈部后方最突出的骨的部分是第7颈椎棘突;胸骨角平第4,5胸椎水平;剑胸关节平第9胸椎水平。
5.颅骨骨折患者应尽量减少搬动,以避免加重损伤。
所以应采用头颅前后位,仰卧水平侧位。
6.鞍区肿瘤,垂体瘤患者应首选的摄影位置是头颅侧位。
7.上颌窦检查首选瓦氏位,积液时为清晰显示与水平面平行的液面,应采用站立位,其他通常选用俯卧位摄影。
8.斯式位是显示内听道的最佳体位,颅底位、汤式位显示也较清楚。
9.胸腔游离积液时,侧位体位可使积液沉向近地侧,摄取后前位可清晰显示液平面;包裹性积液时,可根据后前位和侧位显示的积液位置摄取切线位;左心房增大时,在右前斜位时显示最清晰,摄取吞钡像,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左心房边界。
10.腰椎斜位是显示腰椎椎弓峡部的最佳位置;脊柱裂常累及腰椎、骶骨,所以要摄取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
11.头颅侧位摄影应平静呼吸后屏气。
12.梅氏位又称岩骨轴位,摄影角度应选择双45°,即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呈45°角,听眶线与台面垂直、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角,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经被检测乳突尖部射入胶片下1/3处。
13.乳突双15°侧位,称为劳氏位。
14.疑有肺尖处病变应选择的摄影位置是胸部前弓位。
15.为减少心脏影像的放大,降低测量误差,心脏摄影一般采用远距离(200cm)摄影。
16.肋骨斜位摄影,主要观察腋中线区肋骨弯曲部的骨质情况。
17.心脏三位片:后前位;右前斜位(吞钡45到55度);左前斜位(55到65度)。
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屏气。
18.为避免下颌骨的过多重叠,第3—7颈椎前后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向头侧倾斜10°。
19.颈椎右前斜位摄影,观察的是右侧椎间孔。
最新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最新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ec64eb336c1eb91b375d4d.png)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呕心沥血1 放射治疗原则P21尽可能多地杀灭肿瘤细胞以提高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TCP),而又尽可能少地损伤正常细胞以降低因正常组织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NTCP)。
2 细胞增殖中哪一时相对放射线最敏感:M和G2期3 分次放射治疗的理论依据p29(“4R”理论)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组织的再群体化、乏氧细胞的再氧合、细胞分裂周期内德再分布4 分次照射方法p34-35常规分割:1.8—2.0Gy∕次,1次∕日,5次∕周。
超分割:1.1—1.2Gy∕次,2次∕日,10次∕周,总疗程不变,总剂量增加。
加速分割:连续加速超分割: 1.4—1.5Gy后程加速超分割:前三周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后两周采用加速超分割5 何谓治疗比?p36,何谓肿瘤致死剂量?p36治疗比(TR)=正常组织耐受量∕肿瘤组织致死量 TR>1才有治疗应用的可能越大越好。
肿瘤致死剂量(TCD95):指使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
6 何谓耐受剂量?p38耐受剂量:指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综合征的剂量。
可分为最小的损伤剂量(TD5∕5)和最大损伤剂量(TD50∕5)TD5∕5(TD50∕5):在所有用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内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50%)时的照射剂量。
7 何谓放疗损伤?p41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所接受的照射剂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耐受范围,这种反应就会变成不可逆的,甚至会产生威胁生命的一些临床表现。
8 何谓NTCP?N TCP=并发症发生率9 照射量定义及单位p59照射量:X射线或r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单位:库仑∕千克(C∕kg)10 吸收量定义及单位p60吸收剂量是度量射线能量在介质中被吸收的物理量。
单位:J∕kg,专用名:Gy11 射野中心轴、源皮距、源轴距、百分深度剂量p64射野中心轴: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即放射源与照射野中心的连线。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9818f1a76e58fafbb0034a.png)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呕心沥血1 放射治疗原则P21尽可能多地杀灭肿瘤细胞以提高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TCP),而又尽可能少地损伤正常细胞以降低因正常组织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NTCP)。
2 细胞增殖中哪一时相对放射线最敏感:M和G2期3 分次放射治疗的理论依据p29(“4R”理论)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组织的再群体化、乏氧细胞的再氧合、细胞分裂周期内德再分布4 分次照射方法p34-35常规分割:1.8—2.0Gy∕次,1次∕日,5次∕周。
超分割:1.1—1.2Gy∕次,2次∕日,10次∕周,总疗程不变,总剂量增加。
加速分割:连续加速超分割:1.4—1.5Gy后程加速超分割:前三周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后两周采用加速超分割5 何谓治疗比?p36,何谓肿瘤致死剂量?p36治疗比(TR)=正常组织耐受量∕肿瘤组织致死量 TR>1才有治疗应用的可能越大越好。
肿瘤致死剂量(TCD95):指使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
6 何谓耐受剂量?p38耐受剂量:指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综合征的剂量。
可分为最小的损伤剂量(TD5∕5)和最大损伤剂量(TD50∕5)TD5∕5(TD50∕5):在所有用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内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50%)时的照射剂量。
7 何谓放疗损伤?p41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所接受的照射剂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耐受范围,这种反应就会变成不可逆的,甚至会产生威胁生命的一些临床表现。
8 何谓NTCP?NTCP=并发症发生率9 照射量定义及单位p59照射量:X射线或r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单位:库仑∕千克(C∕kg)10 吸收量定义及单位p60吸收剂量是度量射线能量在介质中被吸收的物理量。
单位:J∕kg,专用名:Gy11 射野中心轴、源皮距、源轴距、百分深度剂量p64射野中心轴: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即放射源与照射野中心的连线。
放疗技术复习提纲
![放疗技术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48b44625c52cc58bd6be61.png)
放疗技术复习提纲
1.放射治疗技术学及放射治疗技术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2.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放射治疗的哪些阶段可发生影响剂量精度
的偏差?
3.接受放疗患者治疗单后要查对哪些内容,放射治疗计划的实施主
要由放射治疗师完成,其中主要有哪些环节?
4.放射治疗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
5.组织补偿的作用,分类?
6.模室的职能与任务;体位固定的意义;放疗体位要求;固定方法。
7.什么叫远距离放射治疗?远距离常规放射治疗方法有哪些,各方
法的含义?精确放射治疗有哪几种?什么是近距离照射,分类?
8.简述放射治疗的步骤?什么是GTV,CTV,PTV?
9.源皮距SSD,源轴距SAD照射的定义?
10.姑息性放疗,根治性放疗的概念
11.乳腺癌全切除术后的放疗适应症,剂量,靶区范围。
12.头颈部肿瘤放疗常见早期/晚期副反应(口咽粘膜/皮肤/脊髓等)?
大致了解鼻咽癌/喉癌相关的放疗技术。
13.早期霍奇金淋巴瘤/早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14.冰冻骨盆的定义,宫颈癌术后放疗原则是什么?
15.前列腺癌调强放疗的优势有哪些?
2018.5.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呕心沥血1 放射治疗原则P21尽可能多地杀灭肿瘤细胞以提高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TCP),而又尽可能少地损伤正常细胞以降低因正常组织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NTCP)。
2 细胞增殖中哪一时相对放射线最敏感:M和G2期3 分次放射治疗的理论依据p29(“4R”理论)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组织的再群体化、乏氧细胞的再氧合、细胞分裂周期内德再分布4 分次照射方法p34-35常规分割:1.8—2.0Gy∕次,1次∕日,5次∕周。
超分割:1.1—1.2Gy∕次,2次∕日,10次∕周,总疗程不变,总剂量增加。
加速分割:连续加速超分割:1.4—1.5Gy后程加速超分割:前三周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后两周采用加速超分割5 何谓治疗比?p36,何谓肿瘤致死剂量?p36治疗比(TR)=正常组织耐受量∕肿瘤组织致死量 TR>1才有治疗应用的可能越大越好。
肿瘤致死剂量(TCD95):指使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
6 何谓耐受剂量?p38耐受剂量:指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综合征的剂量。
可分为最小的损伤剂量(TD5∕5)和最大损伤剂量(TD50∕5)TD5∕5(TD50∕5):在所有用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内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50%)时的照射剂量。
7 何谓放疗损伤?p41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所接受的照射剂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耐受范围,这种反应就会变成不可逆的,甚至会产生威胁生命的一些临床表现。
8 何谓NTCP?NTCP=并发症发生率9 照射量定义及单位p59照射量:X射线或r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单位:库仑∕千克(C∕kg)10 吸收量定义及单位p60吸收剂量是度量射线能量在介质中被吸收的物理量。
单位:J∕kg,专用名:Gy11 射野中心轴、源皮距、源轴距、百分深度剂量p64射野中心轴: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即放射源与照射野中心的连线。
源皮距(SSD):射线源到模体表面照射野中心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架旋转轴或机器等中心的距离。
百分深度剂量(PDD):照射野垂直照射水模体时,射野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率)Dd与参考点深度d0处剂量Dd0(率)的百分比。
12 何谓剂量建成效应p65剂量建成效应:指高能放射线进入人体后,在一定的初始深度范围内,其深度剂量逐渐增大的效应,由此效应形成的最大剂量处的深度常被作为剂量参考点;从照射野表面到最大剂量处的深度区域称为剂量建成区域。
建成区的深度随射线能量的增大而增加。
13 治疗机输出剂量的校准p76-77在外照射治疗机中,60Co治疗机是用计时器控制射线照射时间,加速器是用监测电离室的跳数(MU)控制射线照射量的多少。
治疗机输出量校准就是指在参考条件下,用经过校准的电离室测量60Co治疗机每单位照射时间的最大剂量点剂量Dm,或者加速器每单位跳数的最大剂量点剂量Dm。
校准的参考条件是标称SSD 或SAD技术,参考射野10cm*10cm,参考深度5cm(射线束的射线质≤0.70)或10cm(射线束的射线质≥0.70)。
14 电子束剂量分布特点P78。
电子束能量的选择p79剂量建成区:从皮肤至最大剂量点。
高剂量坪区:随着深度的增加,百分深度剂量很快达到最大点,然后形成高剂量“坪区”。
剂量跌落区:剂量迅速跌落;用剂量梯度对剂量跌落的度量。
X射线污染区:百分深度剂量分布曲线后部有一长长的拖尾。
E0≈3(MeV/cm)*d后(cm)+(2—3)MeV来选择电子束的能量。
电子束射野的大小应根据计划靶区(PTV)再扩大20%来设定。
电子线射野宽度:1.8倍的肿瘤宽度+215 加速器与钴治疗机比较p103①60Co治疗机是用永久性放射源,钴源有半衰期,大约5—10年更换一次源废源处理困难,维修工程师和操作技术员不可避免受到辐射。
而医用直线加速器无需永久放射源设备在不加高压时无放射线产生,避免维修工程师和操作技术员受到辐射。
②60Co治疗机射野半影较大,射野内剂量分布均匀性和对称性较差,而医用直线加速器射野半影较小,射野内剂量分布均匀性和对称性较好(一般x线达到±3 %以内,电子线达到±5 %以内。
)③60Co治疗机产生γ射线能量较低,且不能产生电子线,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可提供单一或多挡x射线和连续可调能量的电子线,射线能量高。
④60Co治疗机剂量率低,治疗时间长,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剂量率高,治疗时间短。
⑤60Co治疗机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复杂,维修复杂,运行费用高。
16 多叶准直器定义及临床应用p115多叶准直器(MLC):将一对对称式或独立式准直器相对两个叶片制作成多个叶片,每个叶片在等中心处形成的射野宽度为10mm或12mm(旧式MLC单叶片形成15mm)。
临床应用:①MLC替代铅挡块;②实现适形放疗;③作为实现调强放射治疗的手段之一。
17 模拟定位机定义及临床应用p142.149模拟机是模仿医用直线加速器或60Co治疗机改造的X射线机,将X射线球管代替60C源或加速器X射线源的位置,影像增强器置于治疗机架的平衡锤位置,采用类似于治疗机治疗床的运动功能和结构尺寸,以解决普通X射线诊断机做定位时射野设计较为困难的问题。
模拟机分别以X射线摄像模式或透视模拟工作,可以在X射线电视监控器或X射线胶片上,提供具有诊断品质的,并带有照射野模拟标记的影像资料。
临床应用:靶区及重要器官的定位;确定靶区(或重要器官)的运动范围;治疗方案的验证、选择和模拟;勾画辐射野和定位/摆位参考标记;拍摄辐射野定位片或证实片;检查辐射野挡块的形状及位置。
18 制模室职责p176承担各种放射治疗的线束修整装置(包括射野挡块、体表限束器、组织填充物、物理补偿器等)、摆位固定装置(包括体位辅助装置和体位固定器)的设计与制作任务;协助物理师制作一些剂量测量附件,如剂量测量模体、建成区补偿块。
目前模室的主要任务是制作射野挡块和摆位固定装置。
19 如何确定照射野挡块厚度?p177.178根据半价层的定义,半挡:需要一个半价层(HVLS),有50%的射线穿射。
全挡:所用铅挡块的透射率要求小于5%。
用低熔点铅制备照射野挡块,所需的最小厚度可用纯铅和低熔点铅的密度之比来计算,一般所需的纯铅厚度乘以1.21,即为所需低熔点铅的厚度。
对于MV级的光子辐射,临床中通常使用7.5—8.0cm厚度的低熔点铅制备照射野挡块。
20 简述源皮距和等中心放射治疗技术的区别p2081)SSD是固定由源到皮肤的距离进行的照射。
2)SAD以肿瘤为中心,以治疗机源轴距为半径来照射。
3)SSD与SAD照射野标记的区别:SAD只在照射野中心标记标出“+”字线;SSD 给角照射时,体表一定要画出照射野的范围。
4)SSD剂量计算是用中心百分深度剂量查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表求出,SAD剂量计算是用肿瘤最大剂量比查组织最大剂量比(TMR)表求得。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2----呕心沥血21 简述放疗中常用的人体坐标系统和人体3个面p203X轴代表左右的方向,正方向为观察者面对病人时原点的右边(通常是病人的左边)。
Y轴为头脚方向,正方向为原点向头的方向。
Z轴为前后方向,正方向指向前方。
横断面:为平行于X轴与Z轴确定的平面的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矢状面:为平行于Y轴与Z轴确定的平面的面,纵向地由前向后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冠状面:为平行于X轴与Y轴确定的平面的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22 何谓IMRT 技术p209首先要满足适形,另外要满足靶区内及靶区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要求每个射野内诸点的输出剂量能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
23 何谓后装技术p217主管医生首先通过手术方法或直接在病人的治疗部位放置不带放射源的治疗容器,包括能与放射源传导管连接的空的装源管、针和相应的辅助器材(又称施源器,可为单个或多个容器),使用“假源”通过X射线影像技术,检验施源器位置准确无误后,再由医护人员在安全防护条件下或用遥控装置,用手工或机械驱动方式在隔室将放射源通过放射源导管,送至已安放在病人体腔内空的管道内,进行放射治疗。
24 放射治疗全过程(七阶段)p233临床检查及诊断、确定治疗方针、模拟定位、计划设计、治疗验证、计划执行(即治疗)和随访。
25 头颈部、腹部重要器官放射耐受量p245.312.316(晶体脊髓)脊髓:D1≤45Gy晶体:≤6—12Gy肾脏:V20≤30%肝脏:V30≤50%股骨头:V50≤50%小肠:D50≤15—20Gy50%膀胱照射剂量小于50Gy26 避免头颈部腹部正常组织超量原则5条p246①牢记各种重要组织器官的放射耐受量。
②照射野应尽量少的包括正常组织。
③选择那些等剂量分布中正常组织器官受照剂量最低的计划使用。
④选择不同能量的射线来治疗不同深度、不同体积的肿瘤。
27 食管Ca放射治疗原则p295一般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为首选方法,下段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中段则根据病变长度及外侵等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或放射综合治疗。
28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步骤9点p297体位及固定、参考标记、CT/MRI扫描、勾画正常组织和照射靶区、适形放疗计划的设计、确定摆位标记、模拟机上拍摄射野验证片、形成治疗单、实施照射。
29 肝Ca三维适形放疗常见放疗反应3点p308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肝损伤。
放射治疗必须要保留正常肝组织能代偿。
30 腹部放射治疗的能量选择p3236MV或更高能量的X射线。
31 腹部摆位技术前的准备工作p318准备好病人治疗需用的物品,病人进入治疗室后,平卧于治疗床上,松解腰带,脱去内衣,充分暴露照射野。
将机架角恢复至0度,为减少照射对膀胱及小肠的损伤,嘱患者定位时和放射治疗时尽量使膀胱处于充盈状态。
32 术后放疗最佳时间p326术后放疗从术后3—4周开始。
33 前列腺Ca的治疗方法5种p329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疗法、免疫治疗。
34 早期发现前列腺Ca的最佳方法p329前列腺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或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波(TRUS)。
35 宫颈Ca好发部位p344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
36 宫颈Ca放射治疗重要的参考点p344A点指宫颈外口上方2cm,中轴旁开2cm,称宫旁三角区,是宫颈癌向宫旁组织浸润的必经之途。
B点位于A点外侧3cm,相当于闭孔淋巴结所在部位,是宫颈癌淋巴转移的第一站37 乳腺Ca放疗应符合的剂量学原则。
乳腺Ca照射野范围p359靶区内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动应控制在±5%以内;尽可能地减少对正常组织如心、肺和对侧乳腺的照射;避免在照射野邻接处发生重叠或遗漏;照射技术应尽可能地简便易行,便于操作,重复性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