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
![健康评估第七章心电图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89ce474176c66137ee06198e.png)
• 掌握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及正常心电图 • 熟悉几种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 了解心电图的测量及分析方法与临床应用 • 学会心电图描记
•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 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 • 心电图的描记
•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 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心律不规则:则需测量同一导联5个以上R-R(或PP)间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出心率。
•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正向波的高度:自水平线的上缘垂直测至波形顶点。
负向波的深度:自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波形底端。
双向波: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
• 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
•
•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联主波为正向波。 • 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
较深的负向波。 • 心电轴重度右偏: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
心电轴偏移的意义
•
电轴左偏见于横位
心(肥胖、妊娠晚期、
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qRs、qR、qRsrˊ;特殊情况如:QS等。
• 描记前准备
• 操作方法
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红色( R )接右上肢,
黄色( L )接左上肢,绿色( F )接左下肢,黑色 ( RF )接右下肢;白色导线(V)为胸导联线,将 导联线的吸杯电极分别与V1、V2、V3、V4、V5、 V6的位置相连。
正常时T波圆钝,两支不对称。T波正向时,升支长于降支,T
• 第一节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 心电图导联与导联轴 •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及命名 • 心电图的描记
• 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 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心律不规则:则需测量同一导联5个以上R-R(或PP)间期,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出心率。
•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正向波的高度:自水平线的上缘垂直测至波形顶点。
负向波的深度:自水平线的下缘垂直测至波形底端。
双向波:上下振幅的绝对值之和为其电压数。
• 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
•
•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联主波为正向波。 • 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
较深的负向波。 • 心电轴重度右偏: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
心电轴偏移的意义
•
电轴左偏见于横位
心(肥胖、妊娠晚期、
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qRs、qR、qRsrˊ;特殊情况如:QS等。
• 描记前准备
• 操作方法
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红色( R )接右上肢,
黄色( L )接左上肢,绿色( F )接左下肢,黑色 ( RF )接右下肢;白色导线(V)为胸导联线,将 导联线的吸杯电极分别与V1、V2、V3、V4、V5、 V6的位置相连。
正常时T波圆钝,两支不对称。T波正向时,升支长于降支,T
健康评估 第七章 心电图评估
![健康评估 第七章 心电图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bf711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a.png)
P波:正常形态为钝圆形其 他形态需要进一步评估
添加标题
U波:正常形态为直立或倒 置其他形态需要进一步评估
T波:正常形态为直立或倒 置其他形态需要进一步评估
心电图的异常标准
心率:正常范围 为60-100次/分 钟过快或过慢都 可能异常
心律:正常为窦 性心律其他心律 可能异常
心电轴:正常范 围为-30°至 +90°偏离此范 围可能异常
心电图频谱分析:通过分析心电图的 频率成分来记录心电活动用于诊断心 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
心电图的应用
诊断心律失常: 通过心电图可以 诊断出各种类型 的心律失常如房 颤、室颤等。
评估心脏功能: 心电图可以评估 心脏的功能状态 如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
监测心脏手术: 在心脏手术过程 中心电图可以实 时监测心脏的状 态以便及时调整 手术方案。
测量时间:测量P-R间期、 QRS波群时间、QT间期等 时间间隔
判断节律:判断心律是否正 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识别异常:识别心电图中的 异常波形和异常节律如ST 段抬高、T波倒置等
综合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和 病史综合分析心电图结果做 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04
心电图评估的标准
心电图的波形标准
P波:代表心房除极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 T波:代表心室复极 U波:代表心室后电位 心电图波形应符合正常生理规律如P波、QRS波群、T波等应符合正常形态和顺序。
评估药物疗效: 心电图可以评估 药物对心脏的影 响如抗心律失常 药物、抗高血压 药物等。
03
心电图评估的方法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电极放置:将 电极放置在胸 部、手臂和腿
部等部位
信号采集:通 过电极采集心 脏的电活动信
号
添加标题
U波:正常形态为直立或倒 置其他形态需要进一步评估
T波:正常形态为直立或倒 置其他形态需要进一步评估
心电图的异常标准
心率:正常范围 为60-100次/分 钟过快或过慢都 可能异常
心律:正常为窦 性心律其他心律 可能异常
心电轴:正常范 围为-30°至 +90°偏离此范 围可能异常
心电图频谱分析:通过分析心电图的 频率成分来记录心电活动用于诊断心 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
心电图的应用
诊断心律失常: 通过心电图可以 诊断出各种类型 的心律失常如房 颤、室颤等。
评估心脏功能: 心电图可以评估 心脏的功能状态 如心肌缺血、心 肌梗死等。
监测心脏手术: 在心脏手术过程 中心电图可以实 时监测心脏的状 态以便及时调整 手术方案。
测量时间:测量P-R间期、 QRS波群时间、QT间期等 时间间隔
判断节律:判断心律是否正 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识别异常:识别心电图中的 异常波形和异常节律如ST 段抬高、T波倒置等
综合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和 病史综合分析心电图结果做 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04
心电图评估的标准
心电图的波形标准
P波:代表心房除极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 T波:代表心室复极 U波:代表心室后电位 心电图波形应符合正常生理规律如P波、QRS波群、T波等应符合正常形态和顺序。
评估药物疗效: 心电图可以评估 药物对心脏的影 响如抗心律失常 药物、抗高血压 药物等。
03
心电图评估的方法
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电极放置:将 电极放置在胸 部、手臂和腿
部等部位
信号采集:通 过电极采集心 脏的电活动信
号
健康评估全套PPT课件
![健康评估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505a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a.png)
18
主诉
• 概念:主诉是病人感受到最痛苦最明显的症状、 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也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 主诉的描述与记录: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 字,或不超过3个主要症状。症状在前,持续的时 间在后,若主诉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个症
状,应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录。如“发热1天”, “活动后心慌气短2年,下肢水肿1月”。
前言
• 《健康评估》是护理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学科的桥 梁课,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教材编写的指导 思想是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 能培养为根本,满足岗位需要、教学需要和社会需 要。
• 全书按54学时进行编写,正文共10章,内容包括 绪论、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身体状 况评估、常用实验检查、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评 估、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护理病历书写。
38
医学检测法
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和身体状况评估, 如测量呼吸、血压、心率、体液、血浆 肾上腺激素水平等,可为心理评估 提 供辅助的客观资料。
39
思考题
1.心理评估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 A.交谈法 B.观察法 C.心理测验法 D.医学检测法 E.调查法
2.个体对自己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名誉等的认识与估计是 指个体的
• 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两种形式。自然观察法是指被观察者的 行为在不受观察者干扰的自然情景中进 行观察的方法。控制观察法是在预先设 置的特殊观察情境和条件下进行观察, 其结果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倾向性和必 然性。
36
会谈法
又称为“晤谈法”或“交谈法”,是评估者 与被评估者以面对面的交谈方式而进行的 评估。会谈法可分为结构式会谈和自由式 会谈两种形式。 • 结构式会谈: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预先编制好 会谈程序及提纲与内容进行交谈,谈话内
主诉
• 概念:主诉是病人感受到最痛苦最明显的症状、 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也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 主诉的描述与记录: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 字,或不超过3个主要症状。症状在前,持续的时 间在后,若主诉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个症
状,应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录。如“发热1天”, “活动后心慌气短2年,下肢水肿1月”。
前言
• 《健康评估》是护理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学科的桥 梁课,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教材编写的指导 思想是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 能培养为根本,满足岗位需要、教学需要和社会需 要。
• 全书按54学时进行编写,正文共10章,内容包括 绪论、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身体状 况评估、常用实验检查、心电图评估、影像检查评 估、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护理病历书写。
38
医学检测法
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和身体状况评估, 如测量呼吸、血压、心率、体液、血浆 肾上腺激素水平等,可为心理评估 提 供辅助的客观资料。
39
思考题
1.心理评估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 A.交谈法 B.观察法 C.心理测验法 D.医学检测法 E.调查法
2.个体对自己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名誉等的认识与估计是 指个体的
• 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两种形式。自然观察法是指被观察者的 行为在不受观察者干扰的自然情景中进 行观察的方法。控制观察法是在预先设 置的特殊观察情境和条件下进行观察, 其结果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倾向性和必 然性。
36
会谈法
又称为“晤谈法”或“交谈法”,是评估者 与被评估者以面对面的交谈方式而进行的 评估。会谈法可分为结构式会谈和自由式 会谈两种形式。 • 结构式会谈: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预先编制好 会谈程序及提纲与内容进行交谈,谈话内
健康评估课件05心电图检查
![健康评估课件05心电图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ba872668daef5ef7bb0d3c6a.png)
(二) 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 P波 - PR段、PR间期 - QRS波群 - ST段、T波 - QT间期 - U波
1. P波(P wave )
P波是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起始部代表右房除极,中间部代表右、左房除
极,终末部代表左房除极。
2. PR段(PR segment )
PR段是从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之间的线段。 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
在体表所测得的心电变化,其实是瞬间综 合心电向量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
A1 +
B1
A2
+ B2
C1 C2
B3+A3来自B3A3C3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合成原则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一)心脏的电激动传播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一) 心脏的电激动传播 窦房结
结间束 房室结 希氏束 左、右束支 浦氏纤维 心室肌细胞
1)形态:
心前区导联R波自V1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 Vl、V2导联: R/S<1 V3、V4导联: R/S ≈1 V5、V6导联: R/S>1
2)电压:
RV5<2.5mv,RV5+SV1<3.5(女)或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任何导联正向波和负向波绝对值相加≥ 0.8mv。
2.心律不规则时的心率测量
测量5个以上连续的RR间距,然后用60除以其平均 值,求得每分钟心室率。若求心房率,需测PP间距 数30大格(共6s)内的QRS波群或P波的个数,乘以 10,即为每分钟心室率或心房率。
(四)心电轴(cardic electric axis)
(1)概念 (2)正常心电轴与偏移的判断标准 (3)测量方法 (4)临床意义
健康评估护理第八章心电图检查原则与分析步骤
![健康评估护理第八章心电图检查原则与分析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c223ec61cc17552706220845.png)
转折点,则称为切迹或顿挫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名
QRS波群命名示意图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一)肢体导联
1.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属于双极肢体导联,反映2个肢体 之间的电位差变化,分别用Ⅰ、Ⅱ、Ⅲ作为标记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标准导联连接方式示意图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2.单极肢体导联与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 QRS波群在等电位线以上第一个出现的正向波称为R波; 在R波前的负向波称为Q波
➢ 在R波后的第一个负向波称为S波 ➢ S波后的正向波称为R′波;R′波后的负向波称为S′波 ➢ 如果QRS波群只有负向波,则称为QS波 ➢ 如果在等电位线同侧一个波的描记线可见2个或2个以上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示意图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1.极化阶段 在静息时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的相 对恒定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2.除极阶段 当心肌细胞某个部位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 膜电位由极化状态下的外正内负状态迅速逆转为外负 内正状态,这个过程称为除极
3.复极阶段 心肌细胞除极之后,再经过多种离子的后续 移动及离子泵的耗能调整,使细胞膜逐渐恢复到静息 时的极化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复极
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基本能满足心电图诊断的需 要,但在特殊情况下,可选用其他导联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三)导联轴
➢ 某一导联正负两极之间的假想连线,称为该导联的导 联轴,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将6个肢体导联的导联 轴分别平行移动,使各导联轴均通过等边三角形的中 心点,即组成额面六轴系统
振幅计算法测量心电轴示意图
四、心电图测量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名
QRS波群命名示意图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一)肢体导联
1.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属于双极肢体导联,反映2个肢体 之间的电位差变化,分别用Ⅰ、Ⅱ、Ⅲ作为标记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标准导联连接方式示意图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2.单极肢体导联与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 QRS波群在等电位线以上第一个出现的正向波称为R波; 在R波前的负向波称为Q波
➢ 在R波后的第一个负向波称为S波 ➢ S波后的正向波称为R′波;R′波后的负向波称为S′波 ➢ 如果QRS波群只有负向波,则称为QS波 ➢ 如果在等电位线同侧一个波的描记线可见2个或2个以上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示意图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1.极化阶段 在静息时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的相 对恒定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2.除极阶段 当心肌细胞某个部位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 膜电位由极化状态下的外正内负状态迅速逆转为外负 内正状态,这个过程称为除极
3.复极阶段 心肌细胞除极之后,再经过多种离子的后续 移动及离子泵的耗能调整,使细胞膜逐渐恢复到静息 时的极化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复极
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基本能满足心电图诊断的需 要,但在特殊情况下,可选用其他导联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三)导联轴
➢ 某一导联正负两极之间的假想连线,称为该导联的导 联轴,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将6个肢体导联的导联 轴分别平行移动,使各导联轴均通过等边三角形的中 心点,即组成额面六轴系统
振幅计算法测量心电轴示意图
四、心电图测量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完整版本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完整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626e9dae81c758f5f71f6705.png)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心电图导联体系。 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 特点及正常值。 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心电图产生原理及测量。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二、心电图导联 三、心电图的组成与命名 四、心电图描记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 心电图(ECG):心脏在机械收缩前,产生的电激 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 记录心脏每个心动周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即为心电图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
1. 心电轴左偏 常见于横位心(肥胖 、妊娠晚期、大量腹水等)及左心 室肥厚、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 2. 心电轴右偏 常见于垂位心、右心 室肥厚及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等。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六)钟向转位
左、右心室过渡区波形:R/S大致相等
1. 电轴不偏移 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2. 电轴右偏(尖对尖往右偏) Ⅰ导联出现较深的负向波,Ⅲ
导联的主波为正向波 3. 电轴左偏(口对口朝左走) 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Ⅲ导联
出现较深的负向波 4. 心电轴极度右偏 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表明心电轴
极度右偏,近年来主张定义为“不确定电轴”
2. 目前广泛应用的为常规12导联体系
标准肢体导联3个:Ⅰ、Ⅱ、Ⅲ 加压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1)标准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Ⅰ导联
Ⅱ导联
第八章 心电图评估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Ⅲ导联
(2)加压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
护理类课件-健康评估课件(共37张PPT)心电图评估
![护理类课件-健康评估课件(共37张PPT)心电图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24f3e7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3.png)
❖(二)心室肥大
❖ 1.左室肥大
❖ 2.右室肥大
❖ 3.双侧心室肥大
二、心律失常
❖(一)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 1.窦性心律 ❖ 2.窦性心动过速
❖ 3.窦性心动过缓 ❖ 4.窦性心律不齐
❖(二)期前收缩
❖ 1.常用于描述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的术语 ❖ (1)代偿间歇 ❖ (2)二联律、三联律 ❖ 2.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 ❖ (1)房性期前收缩
❖(六)QT间期 ❖(七)u波
三、心电图分析方法与临床应 用
❖(一)分析方法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重点提示
❖ 心电图记录的只是心肌激动的电学活动,心电图检 查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还受到个体差异 等方面的影响。
一、心房、心室肥大
❖(一)心房肥大
❖ 1.右房肥大
❖ 2.左房肥大
❖ 3.双心房肥大
❖ (2)交界性期前收缩 ❖ (3)室性期前收缩
❖(三)异位性心动过速
❖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2.室性心动过速
❖(四)心房与心室颤动
❖ 1.心房颤动
❖ 2.心室颤动
三、心肌梗死
❖(一)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
❖ 1.“缺血型”改变 ❖ 2.“损伤型”改变 ❖ 3.“坏死型”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 A.30次/分
B.60次/分
❖ C.75次/分
D.80次/分
❖ E.110次/分
❖3.心电轴左偏时,QRS波群表现为( )
❖ A.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 B.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 C.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 D.Ⅰ导联呈RS、Ⅲ导联呈RS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课堂PPT)【153页】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课堂PPT)【153页】](https://img.taocdn.com/s3/m/b82579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a.png)
2024/9/4
12
(二)心电向量基本概念
• 1.心电向量: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时 可产生电偶,电偶既有数量大小,又有 方向,因此称为心电向量。
• 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是指许多心肌细 胞同时发生除极或复极所产生的心电向 量。也就是我们一般所指的心电向量。
2024/9/4
13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
• 心电图导联是指电路连接方式。
观察和测量波形;
做出诊断。
• 临床应用:确定诊断,协助诊断。
2024/9/4
57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 一、心房肥大 • 二、心室肥大 • 三、心肌缺血
2024/9/4
58
一、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
• 右心房肥大心电图P波高尖,又称为“肺型P
波,肢体导联P波电压≥0.25mV,Ⅱ、Ⅲ、
aVF导联表现最明显。
• 2.心律不齐 • (1)数30大格(6秒)内的QRS或P波数,
乘以10即为每分钟的心室率或心房率。 • (2)测量5个以上R-R或P-P间距,以其平均
值去除60.
2024/9/4
35
(三)振幅的测量
2024/9/4
36
(四)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 各波段的时间应从波形起始点的内 缘测至波形终止点的内缘。
类型 • 如下图:
2024/9/4
40
(五)心电轴的测量
正常:0°~+90° 左偏:<0° 右偏:>+90
2024/9/4
41
(六)钟向转位
右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
2024/9/4
42
二、心电图个波段特点和正常值
(一)P波 (二)P-R间期 (三)QRS波 (四)ST段 (五)T波 (六)Q-T间期 (七)U波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培训课件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17b4e4b90d6c85ec3ac6d9.png)
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qRs、qR、qRsrˊ;特殊情况如:QS等。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13
心电图描记
• 描记前准备 • 操作方法
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红色( R )接右上肢,
黄色( L )接左上肢,绿色( F )接左下肢,黑色 ( RF )接右下肢;白色导线(V)为胸导联线,将 导联线的吸杯电极分别与V1、V2、V3、V4、V5、 V6的位置相连。
6.下正常心电图的各项指标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P波宽度<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在胸导联<0.20mV B.P-R间期为0.12~0.20s,QRS间期为0.06~0.10s C.Q波<0.04s,振幅<同导联R波1/4 D.S-T段在任何导联下移可超过0.05mV E.Q-T间期正常范围可在0.32~0.44s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18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19
目测法检测心电轴
•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联主波为正向波。 • 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
较深的负向波。 • 心电轴重度右偏: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24
S-T段
• 正常S-T段为一等电位线,可以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移位。 • 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 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应超过0.3mV,V3导联不应超
过0.5mV,V4~V6导联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所描记的心电图包括:
四个波 :P波、QRS综合波、T波、U波; 两个间期 :PR间期、QT间期; 一个段:ST段。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13
心电图描记
• 描记前准备 • 操作方法
国产心电图机导联线的连接:红色( R )接右上肢,
黄色( L )接左上肢,绿色( F )接左下肢,黑色 ( RF )接右下肢;白色导线(V)为胸导联线,将 导联线的吸杯电极分别与V1、V2、V3、V4、V5、 V6的位置相连。
6.下正常心电图的各项指标中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 A.P波宽度<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在胸导联<0.20mV B.P-R间期为0.12~0.20s,QRS间期为0.06~0.10s C.Q波<0.04s,振幅<同导联R波1/4 D.S-T段在任何导联下移可超过0.05mV E.Q-T间期正常范围可在0.32~0.44s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18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19
目测法检测心电轴
• 电轴不偏移:Ⅰ、Ⅲ导联QRS波群主波均为正向波。 • 电轴右偏(尖对尖向右偏):Ⅰ导联较深的负向波,Ⅲ导
联主波为正向波。 • 电轴左偏(口对口向左走):Ⅰ导联主波为正向波,III导联
较深的负向波。 • 心电轴重度右偏:Ⅰ、Ⅲ导联主波方向均向下。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24
S-T段
• 正常S-T段为一等电位线,可以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移位。 • 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 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应超过0.3mV,V3导联不应超
过0.5mV,V4~V6导联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健康评估心电图评估
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所描记的心电图包括:
四个波 :P波、QRS综合波、T波、U波; 两个间期 :PR间期、QT间期; 一个段:ST段。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第七章心电图检查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第七章心电图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e323d5f558fb770bf68a553b.png)
• ⑵QRS波群一般正常; • ⑶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心室扑动与颤动
⑴心室扑动: QRS-T波异常,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 振幅大的心室波取代,频率200~250次/分。 ⑵心室颤动:QRS-T波消失,以大小不等并极不规则的室 颤波取代,频率200~500次/分。
心室颤动心电图
逸搏和逸搏心律
1.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⑴QRS波群延迟,形态正常; ⑵频率在50次/分左右,慢而规律; ⑶常伴窦性停搏、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2.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⑴QRS波群延迟,宽大畸形; ⑵频率在20~40次/分之间,时间>0.12s,
ST段
正常S-T段为一等电位线,可以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移位。
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应超过0.3mV,V3导联不应超 过0.5mV,V4~V6导联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T波
(1)形态:圆钝,波形不对称,上升支较平缓,下降支相对陡 峭。
一、心电图的诊断步骤 1.检查心电图。 2.判断心律是否整齐 ,注意P波、QRS
波群、T波的形状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分别计算心房率、心室率并分析其关
系。 4.测量心电轴。 5.观察心电图各波和ST段形态是否正常,
测量P-R间期和Q-T间期。 6.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
心电图诊断。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思考题
1. 正常心电图中,P 波的形态特点及 意义是什么?
2. 左心房肥大的一般心电图表现是什 么?
3. 简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的基本 图形?
• ⑴3个或3个以上QRS波群迅速而连续的出 现,时间正常;
• ⑵频率一般在160~240次/分,节律整齐; • ⑶P'波不易辨认。
心室扑动与颤动
⑴心室扑动: QRS-T波异常,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 振幅大的心室波取代,频率200~250次/分。 ⑵心室颤动:QRS-T波消失,以大小不等并极不规则的室 颤波取代,频率200~500次/分。
心室颤动心电图
逸搏和逸搏心律
1.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⑴QRS波群延迟,形态正常; ⑵频率在50次/分左右,慢而规律; ⑶常伴窦性停搏、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2.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⑴QRS波群延迟,宽大畸形; ⑵频率在20~40次/分之间,时间>0.12s,
ST段
正常S-T段为一等电位线,可以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移位。
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
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应超过0.3mV,V3导联不应超 过0.5mV,V4~V6导联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T波
(1)形态:圆钝,波形不对称,上升支较平缓,下降支相对陡 峭。
一、心电图的诊断步骤 1.检查心电图。 2.判断心律是否整齐 ,注意P波、QRS
波群、T波的形状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分别计算心房率、心室率并分析其关
系。 4.测量心电轴。 5.观察心电图各波和ST段形态是否正常,
测量P-R间期和Q-T间期。 6.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
心电图诊断。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思考题
1. 正常心电图中,P 波的形态特点及 意义是什么?
2. 左心房肥大的一般心电图表现是什 么?
3. 简述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的基本 图形?
• ⑴3个或3个以上QRS波群迅速而连续的出 现,时间正常;
• ⑵频率一般在160~240次/分,节律整齐; • ⑶P'波不易辨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录笔调至记录纸的中心线
✓ 若电压太高,选择定准电压1/2键,即
lmV=5mm
✓ 若存在交流电干扰,按下HUM键
✓ 若受检者有肌颤,按下EMG键
导联切换,依次描记各导联心电图
✓ 一般各导联记录3~5个心室波
✓ 若存在心律不齐,适当延长V1或Ⅱ导联的
描记时间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7
在心电图纸的前部注明受检者的姓名、 性别、年龄、检查时间(年、月、日、 时甚至分钟)等 在各导联心电图波形上方标记各导联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7
3.复极过程
运动结束后,恢复静态。
复极方向 + → — (复极过程)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8
• 复极过程中:当探查电极正对复极方向时, 记录与除极相反的波形(负向波)。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9
* 复极完毕:无电位差及电流产生 ,
记录出等电位线。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10
2、整体心脏的电活动及心电记录原 理: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第八章 心电图检查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 第二节正常心电图 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电图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
✓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 二、心电图导联 ✓ 三、心电图的组成与命名 ✓ 四、心电图描记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3
一、心电产生原理与 心电向量概念
(一)心电发生原理 (二)心电向量概念
2.心电图各种QRS波的命名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1
四、心电图描记
(一)环境要求
(二)受检者准备
(三)皮肤处理
(四)电极安置
(五)描记心电图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2
(一)环境要求
保持室内温暖 检查床不宜过窄,床旁不要摆放电器 心电图机电源线远离检查床和导联电线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3
(二)受检者准备
4.导联轴:
某一导联正负两极之间的假想连线,称为该导联 轴,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aVL aVR
Ⅰ
Ⅲ aVF Ⅱ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16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17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1.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 正常心电活动:
窦房结激动→兴奋心房→房室结→希氏 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心室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8
减少或消除伪差的方法
■ 操作时操作程序进行,及时识别并尽可能
排除导致
伪差的原因
■ 呼吸:■ 嘱受检者屏气
■ 肌肉颤动:■ 嘱受检者放松肢体,并按下去肌
颤滤波键
■ 交流电干扰:■ 检查心电图机电极和地线是否
连接妥当、导电胶是否涂抹充分、有无使用交
流电的仪器等。■ 按下抗交流电干扰键
31
(一)心电图记录纸
心电图记录纸是由横线和纵线交织形成 的1×1mm2的小方格构成。当设定走 纸速度为25mm/s时,每一小方格的 横向代表0.04S;当输入标准电压 1mV﹦10mm时,每一小方格的纵向 代表0.1mV。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32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是指许多心肌细 胞同时发生除极或复极所产生的心电向 量。也就是我们一般所指的心电向量。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12
二、心电图导联体系
心电图导联是指电路连接方式。
心电图的常规导联:肢体导联、胸导 联共计12个导联。
1.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 aVF
核对姓名 嘱受检者休息片刻,取平卧位,最 好避免饱餐或 吸烟后检查 做好解释,嘱受检者在检查中
✓ 四肢平放、肌肉放松
✓ 保持平静呼吸
✓ 身体不要移动
暴露受检者两手腕与两下肢内侧,
解松衣纽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4
(三)皮肤处理
在受检者两手腕关节内侧上方约3cm处, 及两内踝上部约7cm处,涂沫导电胶 在受检者心前区导联V1~V6相应部位涂沫 导电胶 若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污垢或毛发过多, 必须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4
(一)心电发生原理
1.极化状态
心肌细胞在静息状态时 ,膜内外排列着同等数 量的正、负离子,(外 正内负),对外不呈现 电位变化——即极化状 态。
(静态)极化状态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5
2.除极化状态
受刺激发生运动。
除极方向 — → +
(除极过程)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6
除极过程:当探查电极正对着除极方向 时,记录出向上的正向波。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5
(四)电极安置
安置肢体导联
✓ 红色电极接右上肢
✓ 黄色电极接左上肢
✓ 绿色电极接左下肢
✓ 黑色电极接右下肢
安置心前区导联
✓ 将红、黄、绿、褐、黑、紫电极分别安置于
V1~V6的相应部位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6
(五)描记心电图
接通电源
选择走纸速度25mm/s、定准电压1mV,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9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一、心电图的测量 二、心电图个波段特点和正常值 三、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 临床应用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30
一、心电图的测量
(一)心电图纸 (二)心率的测量 (三)各波段振幅 (四)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五)心电轴的测量 (六)钟伟转移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3.胸导联:V1~V6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13
常规导联系统----12导联系统连接方法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14
(1)V1 位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2)V2 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3)V3 位于V2~V4两点连线的中于左腋前线与V4水平线相交点; (6)V6 位于左腋中线健康与评估心V电4图检水查 平线相交点。 15
特点:先除极的部位后复极。 * 静息期:记录等电位线; * 除极过程:正对除极方向的电极,
记录出向上的波形; * 复极过程:方向与除极方向相反,
产生的电流方向与除极相同,电极 背离复极方向,记录出向下波形。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11
(二)心电向量基本概念
1.心电向量: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时 可产生电偶,电偶既有数量大小,又有 方向,因此称为心电向量。
18
正常心脏电活动的产生: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19
(1)P波 为左右心房除极波。
(2)PR间期 为心房激动传导到心室所需时间。
(3)QRS波群 为左右心室除极波。
(4)ST段 反映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5)T波 反映心室快速复极过程。
(6)QT间期 为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时
健康评估心电图检查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