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1900年的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70-1900年的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

作 者 田清涛
院 系 历史系
专 业 历史学


内 容 摘 要
在十九世纪最后的三十年了,欧洲大陆上(包括英伦三岛)所有的矛盾都在不断的激化,法德之间的仇恨,东方问题的争端,埃及的归属权,英德之间德竞争,各种矛盾及其之间德纠缠都使各国调整了外交政策,不断的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同时,各国之间也开始缔结带有义务的同盟条约,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关键词: 普法战争 东方问题 同盟 均势


在欧洲近代史上,1870年是一个特殊的、关键的年份。这一年是西方国家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资本主义两个阶段之间的分水岭;这一年,德国统一,使欧洲的均势达到了及其完美的程度。在五个大国中(也许还有意大利),每个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立主权,但没有任何一个,其势力强大的足以支配其余的大国。法国和德国的对立无法调和,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在巴尔干的对立,尽管不像法德对立那样长期持续,也是无法和解的。这种情况就使得这些大国之间不可能结成任何紧密的、长期的联盟。各种激烈的矛盾反而使欧洲的均势仿佛成为了一个趋势,反而使欧洲得到了一种被迫的和平。在战争危机的面前,欧洲在近代史获得了最长久的和平时期。

1、法国的屈辱

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是近代欧洲各国关系发展的一条主线。1870年9月3日,色当战役,法均惨败,法兰西帝国被推翻。1871年底,法国不得不接受德国的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次年5月10日法兰克福签定的最后和约。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必须缴付五十亿法郎的赔款;在赔款没有偿清以前,法国必须担负德国占领军的费用。1873年,德国为了防止法国的重起,俾斯麦首先和俄国签订了“德俄军事条约”;然后他又使奥匈帝国、德国和俄国一同加入三皇同盟,其内容使三国互相约定,不与法国结盟。1873年,梯也尔下台,继起执政的拥护君主政体的一派希望采取积极德外交政策来恢复法国昔日德地位,他们在“文化斗争”中支持德国罗马天主教徒。俾斯麦一向易于察觉针对他的阴谋,据他自称,他已看出了国际教权主义者对他伸出的黑手。同时,他以为时机成熟,从而在1875年俾斯麦策划了所谓“战争迫在眉睫”的危机。
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的结果造成了一种罕见的均势。法国的本意是企图阻止德意志走向统一,避免在自己的东方出现一个统一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国家,避免出现阻碍其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对手;而战争的结果却是使法国一败涂地,但并没有使新的德意志帝国获得大陆的支配地位。

这次战争仅在欧洲范围以内,而且只限于在两个之间进行。这种局面使出乎意料的。其他大国或多或少保持了中立。英国在比利时的安全获得保证后真正保持了中立。奥匈帝国一开始打算站在法国这一边进行干预;而由于拿破仑的阴影,俄国最初曾经用暧昧的态度表示要胁迫奥匈帝国保持中立,接着,它又用同样暧昧的态度筹划与奥匈帝国竞争,以讨好法国。所有上述打算都随着战争的演变而突然落空。
色当战役结束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多少世纪以来法国主宰欧洲大陆的局面从此成为回忆。德意志现在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命运了。由于德国要求得到阿尔萨斯和洛林,普法战争又拖延下去。德国提出这个要求的表面理由是处于军事上的安全,而更深刻的原因是为了满足民族的情感,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首先必须收复旧德意志德国失去的领土。对于法国人来说,现在他们没有一个帮手。不论奥匈德国或俄国,都不害怕德国获胜,它们只是对法国过去的强大怀有莫名的恐惧。奥地利人希望德国在近东方面给予支持;而俄国人则盘算一个愤懑难平的法国将会遏制德国。只有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反对在没有征求当地居民意见的情况下,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其主张是根据道义上的而不是权势方面的理由;但他没有得到他的内阁的支持。
因此,法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但这个不能扭转普法战争造成的定居。然而,俾斯麦并不想、也不能控制未来的发展。法国仍然是个大国。法兰克福条约既是没有限制它的军事力量,也没有控制未来的发展。法国仍然是个大国。法兰克福条约既没有限制它的军事力量,也没有控制它的的外交政策。如果法国想要复仇的话,道路将是畅通无阻的。但法国人自己却走不了复仇的道路。色当战役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对比,而且这种变化越来越对法国不利。德国的人口和经济资源在不断增长,而法国则几乎停滞不前。
但是,当时很少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预料法国迟早会进行复仇战争。法国在梯也尔政府的领导下一直采取“履行条约”的政策,但它也模范德国的模式,推行普遍兵役制,并改组了军队。俾斯麦也把孤立法国作为外交政策的主要基石。但是,他拼凑的三皇同盟本身带着致命的破坏因素,即奥匈帝国和俄国都没有放弃他们在巴尔干方面的对立。相反地,在同盟条约中出现了这样离奇地条款,规定即便当两国在巴尔干地区发生争端的时候,双方都不得使这种争端“影响两国深切关注的更重要的一致”。对于他们来说,拿破仑的法国是一个巨大的阴影。跟神圣同盟一样

,三皇同盟只不过是暂时的、非常软弱的一个体系。只要巴尔干出现变动,三皇同盟就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而1875年的危机事实上也是个骗局。俾斯麦未必真正想打一场预防性战争,但他打算借此威胁法国人,使放弃重整军备,甚至是复仇的想法。与此相反,法国外长德卡兹却利用这个危机得到了好处。他装作大难临头,向其他大国寻求保护;而一些大国果然予以向应。尽管奥匈帝国保持缄默,英国和俄国的大使在柏林向德国提出了告诫。俾斯麦不得不出面否认德国有任何侵略意图。这样,危机便告消失。法国算是取得了胜利,尽管他的性质是特殊的。英俄两国联合起来保护法国,并挽救了和平。但是,它们挽救的和平只是法兰克福和约基础上的和平。英俄两国都不打算扭转色当战役造成的局面,而只是保证这种局面不致重演。两国都对当前的均势感到满意。两国都反对德国进攻法国;同样,也不支持法国进攻德国。这样,说来也怪,“战争迫在眉睫”的危机,反而使欧洲在超过一个世代的失去里没有发生战争。

2、东方问题

法德两国的关系稳定下来后,巴尔干就是最大德冲突话题。1875年7月,冲突终于在巴尔干爆发了。土耳其的波斯尼亚省发生叛乱。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安德拉西首先建议,有各大国领事就地会商。平息波斯尼亚省的叛乱。于是,安德拉西拟定了1875年12月30日的照会,列举各大国应向土耳其建议的改革方案。接着,安德拉西在同俾斯麦和俄国首相哥恰科夫举行德会议上,提出了1876年5月13日的柏林备忘录,备忘录中不但列举了改革条款,还勉强暗示了为了执行改革将采取的“制裁”,“建议以大国一致主张所产生的一切力量,坚决要求土耳其政府在两国月内停止军事行动”。6月,叛乱活动蔓延到保加利亚。土耳其所作的回答是制造了“保加利亚惨案”,直到二十年后,亚美尼亚发生的大屠杀才使之逊色。1876年12月,欧洲列强在君士坦丁堡举行会议,在为了尽力处理东方问题而举行的多次会议中,只有这一次是真正在现场召开的,这一次又制定了各种彻底改革方案。1878年6月13日举行的柏林会议是欧洲政治家的一次盛会,参加会议的有德国、俄国和英国的首相以及各大国的外长。“大保加利亚”被分成了三部分:一个是半独立的公国;一个是东鲁米利亚自治省;剩下的部分称为“马其顿”,仍然归属奥斯曼帝国治理。奥匈帝国则负责治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即爆发叛乱的两个地区。柏林会议后,东方问题仍在延续。
在巴尔干半岛利益最多、利益纠纷最厉害的国家是俄国和奥匈帝国,它们谁都不愿意把东方问

题挑开;但是只要问题一挑开了,俄国就不能不管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而奥匈帝国却不敢让斯拉夫获得成功,因为其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民族监狱。两国都设法信守在三皇同盟盟约中许诺的保证。他们企图通过在巴尔干进行改革的计划来避免这次危机。但是,由于土耳其政府的顽固反对,所有这些计划全都成为泡影,因为土耳其政府认为,推行这些改革会导致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土耳其的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奥斯曼帝国一旦瓦解,局势将不可预料,冲突可能更为频繁,各国的利益也就更加无法确定和满足。
于是,俄国和奥匈帝国就分道扬镳了。安德拉西不愿逾越三皇同盟向土耳其所提出的劝告范围。哥恰科夫则希望以“欧洲协同体”的名义在巴尔干强行改革。他把法国也拉进谈判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恢复了法国的外交地位);这就不可避免的使英国也卷进去。在过去,英国曾经一度积极倡导过“欧洲协同体”;但自从1864年在石勒苏益问题上遭到失败后,英国从此再也不愿过问欧洲的事务了。保持孤立成了英国外交的基调。随着孤立政策而来的,当然是采取孤立的行动了。英国在既无盟友,又放弃外交的情况下,只有一个选择;或者完全不过问某个问题;或者诉诸武力,中间道路是没有的。这就难怪从1871年到1904这段时期中,只有英国独自采取正式的战争威胁来对付另一个大国,1878年和1885年对付俄国,1898年对付法国。英国政府已经忍受了由领事团就地会商的办法以及安德拉西的照会,虽然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它在土耳其的利益,一个完整的土耳其是英国最需要的。对于柏林备忘录,英国则感到再也不能容忍了。英国拒绝了备忘录,派舰队到贝西卡湾,正面鼓励土耳其抵抗列强的压力。
这正是土耳其一向愿做的事情。但平息叛乱,并非它力所能及。俄国政府这时虽然还不愿打仗,但禁不住俄国国内斯拉夫民族情绪的猛烈冲击。俄国的干涉看来是迫在眉睫了。哥恰科夫迫切地想使俄国不致重蹈它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孤立无援、遭到失败的覆辙。他请求俾斯麦促使奥匈帝国保持中立,以报答据说是1870年俄国曾对德国的效劳。但俾斯麦加以拒绝。他声称,要是俄国肯答应保证让德国占有阿尔萨斯和洛林,他是会同俄国“患难与共”的。俾斯麦的话不过是遁词。奥匈帝国必须继续作为一个强大国家存在下去,这是俾斯麦对内对外政策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尽管俾斯麦并不反对俄国在巴尔干半岛获得成功,但这必须符合奥匈帝国的利益,而不应加以损害。俾斯麦所作的这个“重要的拒绝”在欧洲各国关系史上史一个决定性

的行动。从拒绝支持俄国去反对奥匈帝国,转而支持奥匈帝国去反对俄国,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1879年,俾斯麦终于采取了这个步骤,从而奠定了未来的发展形式。哥恰科夫在拉拢德国失败后,又转而试图同法国修好。不料此举又使他失望。法国推脱说,他们还没有从1870年普法战争的惨败中恢复元气,这虽也确实是事实,但实则是一个合适的托词,它使法国借此免于卷入东方的危机,而不致得罪俄国。俄国的最后一招是向“欧洲协同体”求援,而这并没有使它完全碰撞。甚至英国也向“欧洲协同体”靠拢。但是,这时甚至连英国人也不愿意介入。他们坚决认为,决不应当采取任何行动,使埃及受到干扰。关于这件不大可能发生的事,哥恰科夫立即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英国人还声明不能容忍俄国占领君士坦丁堡背上包袱。但土耳其要是崩溃了,谁敢保证将来发生什么事情呢?到时候究竟是英国人,还是欺骗得胜的俄国将军们,关于这个问题,哥恰科夫宁愿暂时把它搁置起来。
俄国所要求于奥匈帝国的,不仅是容忍,而是更积极的许诺。它需要奥匈帝国明确答应,如果俄国军队要安全地通过罗马尼亚这个隘道,它将保持中立。对于奥匈帝国来说,它宁愿让俄国在反对土耳其方面获得有限的成功,而不愿欧洲发生一场大战。一旦发生战争,不管是胜是负,总会把这个哈布斯堡王朝的现存秩序打的粉碎。由于哥恰科夫的外交手腕,俄国现在可以放手用自己的武力处理东方问题了,这在十九世纪中还是从未有过事。
但俄国的外交胜利并不能保证它的军事胜利。1878年1月底,俄军好不容易才进抵君士坦丁堡的门口,然而,奥斯曼帝国并没崩溃。虽然土耳其军队已经几乎溃不成军,俄军仍然无力给予最后一击。直到谣传英国舰队开来而且后来真正开到君士坦丁堡时,才使战争告终。俄国人本来认为只要战争一开始,奥斯曼帝国就会自行瓦解。事情的发展并非如此。现在俄国人不得不在和约上打注意了。他们最初打算要求开放黑海海峡。但是,既然俄国在黑海并没有舰队,因此,即使这个要求达到了,也只是理论上的收获,实际上反而不利。于是,俄国转而增加君士坦丁堡主要建议的条件,要求“大保加利亚”获得自治。但土耳其人认识到,这个“大保加利亚”必然会招致其他大国的反对。因此,它接受了3月3日签定的圣斯特法诺和约,充分相信这个和约不久就会被推翻。一场大战似乎迫在眉睫了。英国始终把舰队停驻在君士坦丁堡的门口。而且,示威性地把印度军队也调到马耳他。安德拉西虽然回避英国提出的关于结盟的要求,同时,也避免

答应俄国在未来的战争中奥匈帝国保持中立。谁也猜测不出安德拉西的真实意图。可是,俄国如果得不到奥匈帝国保持中立的坚决许诺,时不敢重新发动战争的。英国人已经准备在没有盟国的情况下迎战,事实上,甚至在军力不足的条件下迎战。这是一场神经战,英国获得胜利。5月30日,俄国人同意把圣斯特法诺和约提交一个国际会议讨论,并且达成谅解,“大保加利亚”将被取消。于是,柏林会议此时得以召开。
柏林会议宣称它使一场大战免于爆发并解决了东方问题。这个说法实在是言过其词。早在柏林会议召开以前,战争即已避免了。实际上俄国军队在君士坦丁堡门前停滞不前的时候,战争已经打不起来了。另外,柏林会议并不能使奥斯曼帝国重整旗鼓,并不能使其再度成为一个大国。1875年到1878年的事件使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已不复存在。实际上,柏林会议的成果是微不足道的。直到俄罗斯帝国垮台后,英国舰队才得以驶进黑海。保加利亚分割成的三部分领土中,两部分没有几年就重新合并,而且得到了1878年坚持分割它们的那些大国的赞赏,这实在是对几个大国决定的否定。柏林会议把马其顿重新置于土耳其人的统治之下,是一个错误,而更糟糕的是,他把波斯尼亚划归奥匈帝国。前一个行动引起了1912年巴尔干战争,后一个行动则引起了1914年的世界大战。
为什么一个东方问题会困扰欧洲这么长的时间?从表面上看来,俄国人只不过是想拒绝英国海军于黑海之外。而英国人则仅仅要使俄国人不染指君士坦丁堡。同样,奥匈帝国只希望阻止任何敌对国家控制通向萨洛尼卡的通道。法国人则希望保护他们在奥斯曼帝国的投资。各方实际上都希望土耳其保持独立。但每一方都又把这种独立解释为土耳其必须从属与它。然而,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当时各大国都缺乏共同的利益或信赖。在这个时代,各主权国家的混乱状况都发展到极点。人们都认为,国际事务就像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一样。人人享受无限制的自由会给大家带来最好的结果。“欧洲协同体”当时只是个崇高的目标,因为并没有一个崇高的目标,因为并没有一个崇高的原则信仰都能把欧洲团结在一起。君主国家的团结已成为过去。各个民族国家间的团结局面还没有出现。相反,当时只有一个普遍的信心,认为每个国家都能够独立自主,而不致危机欧洲文明及损害本身。由此也导致了东方问题的纷繁复杂。

3、结盟

由于各种问题纠缠在一起,如今只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已经无法实现各自的利益了。在要求获得最大利益的前提下,各个国家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结盟政策,自

愿地承担了以前的不愿意承担的义务。于是,欧洲进入了一个同盟时代。而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德国。在1879年10月5日和奥匈帝国缔结了一项对抗俄国的防御联盟。到了1881年6月18日,三皇同盟也得以重新生效。1882年5月20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缔结了三国同盟。之后,法国、俄国和英国也逐步走到了一起。
在柏林会议后,俄国和英国的纷争更加剧烈。英国人因为成功而感到鼓舞,进而想攫取新的利益。奥匈帝国和法国支持它们认为会获胜的一方――英国,克里米亚联盟看来又将恢复。俄国已经被战争拖得筋疲力尽,这些新的威胁又使俄罗斯帝国得统治者更为恼怒和惊恐。他们向俾斯麦求援,这一次俾斯麦作出了反应。他并不欢迎克里米亚联盟,但另一方面他也不欢迎同俄国合作反对这个联盟。俾斯麦的解决办法就是结成奥德联盟。原因很简单,克里米亚联盟的恢复和强大会对欧洲的均势产生破坏的作用:首先它会对俄国施加更大的压力;然后引起一场新的战争或其他事件。更可能的是,使俄国遭到这样的屈辱就会破坏力量的平衡;过去曾经败于德国。受辱于德国的奥匈帝国和法国将会恢复威望。因此在俄国之后,克里米亚的矛头就得指向德国了。事实上,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对英国人的态度冷淡了,克里米亚联盟在事实上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
但是,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影响不容忽视。奥德同盟作为解决当前困难的权宜之计,作为破坏克里米亚联盟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但是为什么俾斯麦要对这个同盟赋以那么严格的永久的形式呢?从维也纳会议到柏林会议,在此期间还没有一个大国承担过这种固定的义务。俾斯麦的真正想法,是由于普奥战争的愧疚感,还是出于日耳曼民族的荣誉感,已经是不得而知了。现在,德奥同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除了英国以外,每个大国都作出正式保证,将采取行动支持某些别的国家。在十八世纪同盟是家族之间订立的契约,是几个帝王之间的私人交易。新的同盟则被公众舆论所注意,尽管人们对它们的确切条款还毫无所知。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这这些响亮的名称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决定了事态发展的格局。现在,每一个大国,包括德国在内,都成为俾斯麦所开创的同盟体制的奴隶了。
奥德同盟一经签订,它的负面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俾斯麦的本意仅仅是两国均允诺抵抗俄国的任何进攻。他不会听任奥匈帝国作为一个大国而被消灭,因为那样就会破坏巴尔干的平衡。但是,他也不会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活动,他仅仅是想维持现状而已。而奥地利人则从来

没有认真考虑过俾斯麦的想法。他们一直认为,德国现在由于条约已经和他们处在同一阵营了。这样,在维也纳和柏林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拉锯战,从1879年10月到俾斯麦下台为止,他的全部努力都是企图逃脱他自己促成的同盟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但是,奥地利却不愿意,他们不断在巴尔干惹着麻烦。这种状况一直继续到1914年奥地利人把德国拖入战争为止。
俄国人由于不断遭受打击,他们的期望值也越来越低。现在,他们只要近东的安全――黑海海峡不对英国人开放,巴尔干诸国保持独立而不制造麻烦。他们渴望恢复三皇同盟,渴望找到一个好的帮手,而俾斯麦也同意在奥德同盟签订后,这件事就能实现。八年前,同盟的前身曾经是君主国家团结一致的宣言书。而现在则是一宗实际的交易,除了名称以外,没有任何感情上的因素,只有实际的利益。三皇互相承诺保守中立并且宣称,对黑海海峡的控制具有“欧洲的和相互承担的义务的性质”。德国可以不必只限于在俄国和奥匈帝国之间进行选择了。俄国在黑海海峡得到了安全,英国不至于不顾所有大陆国家的反对而采取单独行动。但是,奥地利得到什么好处呢?他们不相信俄国的诺言,不停地抱怨俾斯麦逼迫他们陷于这样的处境。俾斯麦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所借助的就是意大利。
意大利自从1861年统一以来,一直寻求加入大国行列的机会。它要求与别国结盟,实际上是想寻求别国承认它具有平等的地位。但这种承认却一直难以得到。在柏林会议上,意大利甚至位居土耳其之下,只是稍高于希腊。一怒之下,就想争夺突尼斯的控制权。这样就引起了法国的竞争。法国人不能容忍在阿尔及利亚的边境上出现一个意大利人的据点。1881年5月12日,突尼斯最终成为法国的保护国,这样意大利人感觉比以前更受屈辱。1882年初,俄国有一个短时期内泛斯拉夫主义重新流行,俾斯麦害怕俄国可能不信守三皇同盟。在同盟条约中,有现实意义的条款只有一条,就是当俄国与奥匈帝国发生战争时,意大利保持中立,这样就使奥匈帝国能够抽出四个军团投入加里西亚前线。奥地利人白白得到了这个好处,德国人所付的代价是同意保卫意大利打击法国。就纸面上说,这对于德国是一项重要的义务。不过,在俾斯麦看来,这比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进行扩张,还是比较容易的。
现在,由于俾斯麦的努力,三国同盟和三皇同盟已经束缚住了欧洲各国的手脚,没有他的认可,谁也无法妄自行动。局势的变化只在欧洲以外发生,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埃及,从英法共管到英国对其建立了保护关系(尽管在

开始时没有公开宣布)。这是一件大事,实际上是西欧色当战役到日俄战争这段时期内,国家关系中唯一的一件真正的大事。其余所有事件只不过是互相猜测和玩弄策略罢了,战斗双方或者可能发生战争的双方在旧书时和开始时一样毫无进展。英国对埃及的占领改变了力量对比。这不但为英国通向印度的通道提供了安全保证,它还使英国成为东地中海和近东地区的主宰。对于英国人来说,它从此也没必要站在第一线在黑海海峡反对俄国了。此外,作为比较暂时的但仍然是很重要的后果,占领埃及使英国与法国的“自由同盟”解体,从而为十年后的法俄同盟铺平了道路。
埃及所发生的事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英国成了其余大国的共同敌人。这样,不仅英国遭到孤立,而且它的两个追求海外帝国的主要对手法国和俄国,这次也不用再为由于担心他们的欧洲安全而受到牵制。它们甚至还经常指望得到其他大国的支持,尽管这种支持是有限。但是英国孤立的局面也还是得到了改善。1888年9月,东方问题再度爆发,站在最前线的仍然是奥匈帝国和俄国。而俾斯麦由于奥匈帝国的关系,在对待英国人的时候不得不多加考虑。和以前一样,这一次危机的中心仍然在保加利亚,只不过这次各国的立场正好和上次想反。在1878年,俄国人建立了一个“大保加利亚”,英国和奥匈帝国坚持必须将它解散。在1885年,保加利亚三部分中的两部分已经合并,俄国人想肢解保加利亚,或者至少要使它从属于俄国,奥匈帝国和英国则要维护新保加利亚的统一和独立。从1885年9月知道直到1888年3月,这个危机以各种形式持续下去。但无论如何,俄国人也无力进行一个巨大规模的战争。三皇同盟是这次保加利亚危机的直接受害者。奥地利人不顾俾斯麦的压力,决心抵抗俄国,并要求德国的提供帮助。俾斯麦则让他们向英国求援,但英国同样也不愿援助奥地利人。德国和英国在这个问题上都采取了躲闪的态度,它们都渴望避免战争,甚至避免承担义务。1886年,在布朗热将军的名义领导下,民族主义在法国再度兴起,这给俾斯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计划。俾斯麦可以说明,德国由于受到法国的严重威胁,因此不能抽出不对去支援奥匈帝国。英国首相索尔兹虽然避免战争,但由于埃及问题的关系,不敢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过分疏远,从而在1887年3月签订了第一个地中海协定。根据协定,英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承诺在外交上互相支持。就这次保加利亚危机来说,这当然是奥匈帝国的一大收获,但更直接的结果却是英国以前由于在埃及问题上陷于孤立而受到威胁的情况宣告结束

。而且在以后,这三个国家的合作继续进行。这时,法俄同盟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1887年6月18日,三皇同盟就法律意义上来说,已经期满,俾斯麦便和俄国订立了一个新的协定――再保险条约。这个条约重申了保持中立的诺言,但有两国重要的例外:俄国进攻奥匈帝国时条约不适用,德国进攻法国时也不适用。虽然,两国谁也不打算发动这种进攻,但这两项保留条件在含义重一直存在。条约的其他部分有更实际的作用,就是德国将在保加利亚和海峡问题上给俄国以外交上的支持。但是,以下问题是重要的,德国和俄国之间虽然并无利害冲突,但是比起任何其他国家来说,德国对俄国怀有更多的敌意。德国和俄国在经济上不断发生冲突。七十年代,德国是俄国农产品的市场,俄国是德国工业品的市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从1876年起每年提高了进口工业品的关税率。七十年代欧洲发生农业危机,德国政府为了保护容克地主的利益,于1879年大大限制了俄国农畜产品的输入。1889年沙皇禁止外国侨民(实际上主要是德国人)在俄国西部购买和继承地产。德国立即采取报复措施,拒绝向俄国提供贷款。而且,俄国是欧洲大陆上唯一的一个即使在国势极度衰微时仍然顽强保持独立的国家,对于这一点,德国人不自觉地感到不满。因此德俄之间并无建立友谊的基础。
尽管如此,俾斯麦也愿意他所建立的体系能长期存在。在这个体系里,俄国虽然受到三个地中海国家的遏制,但是再保险条约给它以安抚,法国因此也被安全地孤立了起来。但是,随着俾斯麦在1890年的垮台也引起了一次大的变动。俾斯麦的继任者,对于俾斯麦的复杂体系表示厌烦,他们认为如果德国也无限制地支持奥匈帝国,英国将自动会成为三国同盟的一个正式成员。因此,他们拒绝使再保险条约延期,并且宣布在巴尔干问题上支持奥匈帝国。为了讨好英国人,他们宣布德国放弃达到尼罗河上游的企图,他们甚至答应支持意大利人在的黎波里反对法国人的野心。但是,英国并没有被诱加入三国同盟,却乐于看到德国承担更大的责任,从而它可以避免承担义务,退向孤立。德国支持奥匈帝国的诺言并无实际结果,但是,意大利人却自诩他们在外交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这就引起了法国人的警惕。法国人出于无奈,只得向俄国寻求支持和结盟。
事实上,出于无奈是法俄双方走到一起的主要原因,因为民主立宪政体与君主专制政体在本质上水火不相容,而且任何一方对于另一方的实际利益也没有丝毫的同情。俄国人没有为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愿望,法国则希望保持土耳

其独立地位。他们唯一的共同利益是免除来自德国的威胁,以便每一方在其他地方可以追求各自的目标。但是,即使在这个方面,它们的政策也不完全一致,两国在对待英国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法国要把英国人赶出埃及;俄国人则希望埃及纠纷继续存在,这样英法两国就会继续不和。俄国人的野心集中在中国的北部,尔法国在那里得不到任何实际的利益。尽管德国拒绝使再保险条约延期,但俄国对德国并无严重的恶感,并认为法俄同盟,是世界性的反英大联盟;而法国人则希望最终会与英国和解,这样就会加强它反对德国的地位。即使在军事目标上,这两个将结成同盟的国家也存在着冲突。法国人要求在爆发大战的情况下,俄国军队应该保证进攻德国;而俄国人则想打败奥匈帝国,并倾向认为,只要他们打下布达佩斯和维也纳,即使德国人打下了巴黎,也算不上什么灾难。因此法俄同盟谈判旷日持久,也不足以为奇了。法国总统直到1895年才被准许提到同盟一词;而沙皇则一直到1897年才公开承认这个同盟。
就法律意义上来说,法俄同盟只不过是在发生对德战争的情况,两国采取共同行动的一项保证而已。这就使德国不可能威胁一个接一个的国家,因而迫使它保持在俾斯麦当政期间所乐意保持的和平。从表面上来说法俄同盟对俾斯麦的继任者是一个重点的打击。但实际结果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恢复了俾斯麦的体系。他的最大的目标始终是防止奥匈帝国和俄国只爆发战争,现在法国人乐意承担支持俄国的义务,因此也具有同样的目标。无论如何,巴尔干冲突的危机正在消失。法国和德国,分别作为两国重要利益争夺者的同盟国,它们的影响加快了这一进程。新的均势只提供了一种选择;或者全面战争;或者全面和平;而所有的大陆国家都愿意选择在未来的许多年中保持和平。这样,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都变成了防御性的联盟。任何国家想要冒险,既要受到它的对手的遏制,也同样要受到它的同盟者的约束。
这样,到了1894年,欧洲大陆就分裂成了两个敌对的阵营,即德、奥、意于法、俄德对立。骤然看来,这种严峻的分裂可能还是温和的,在1895年的远东危机中,德法俄还曾合作过。在法绍达危机和布尔战争中,所有这几个国家都是反英德。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描绘出一幅大陆同盟反对英国和英帝国全球霸权的图画。现在,大国中只有英国暂时置身于两大营垒之外,保持着行动自由。而一切事情都要以英国的选择为转移的,因为它仍然是最大的殖民帝国,仍有最强大的海军。因此,它的动向对欧洲均势的改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4、结语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是风云变幻的年代,大国之间的分散离合已经成了一种现象。着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在为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做着准备,而且每一个政治事件已经不能阻止大战的来临,国家之间的联盟和政治家的良好祝愿只能延缓其来临的时间。但是,随着两大阵营的分裂更加明显,随着英国逐渐摆脱孤立的步伐,也只会提醒人局势是如何的紧张。如果发生大战,将会产生多么大的破坏力量。
1870年后,欧洲已经进入了民族国家的时代,人们逐渐摆脱了王权和宗教的控制。随着德意志国家和意大利国家的形成,东欧各个民族国家也开始建立民族国家的努力。这种努力必然遭到旧势力的阻碍,而且旧势力是不会轻易屈服的。在民族时代里,各国国家只看到自己国家的利益,因此纷争也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1899年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和平会议也开了各国国家之间互相合作的先例。只是,当时这个趋势还是十分的微弱。
新的均势带来了暂时的稳定,但是局势的发展使得这种稳定失去了保证。


参考书目:
1、《近现代世界史》 (美)帕尔默 科尔顿 著
2、《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第十一卷《物质进步与世界范围的问题》(1870-1898年)
3、《世界史资料丛刊》近代部分(1871-1898年的欧洲国际关系)王铁崖 王绍坊 选译
4、《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蒋相泽 主编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美)希.布.费 于熙俭译
6、《俾斯麦传》 (英)艾伦.帕麦尔著 高年生 张连根译
7、《世界史-近代史编》 吴于廑 齐世荣著
8、《近代国际关系史纲》 杨闯 编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