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共9篇)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fb711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e.png)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共9篇)苏州园林阅读答案(一): 苏州园林阅读理解《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用简明朴实和高度概括的语言,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阅读答案(二): 苏州园林阅读答案第四段给本段分层,并说出分层依据【苏州园林阅读答案】综述重点.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分述假山.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分述池沼.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细说池上桥梁.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细说池岸石花草.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细说池内鱼莲.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阅读答案(三): 《苏州园林》的所有练习词语练习阅读练习《苏州园林》作业练习基础知识一、黑体的字注音全对的是() A 池沼(zhāo)嶙峋(xún)砌砖(qì)着眼(zhuó) B 琢磨(zhuó)邱壑(hè)镂空(lóu)蔷薇(qiáng) C 轩榭(xuān)庸俗(yōng)模样(mú)松柏(bǎi) D 斟酌(zhēn)一幅画(fù)对称(chèn)阑干(lán)二、没有错别字的是() A 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 B 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 C 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 D 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三、形声字的形旁位置完全相同的是() A 眼据桥沼 B 河秋嶙鸭 C 莲剪览景 D 间阅园栽四、黑体字字义解释有误的是() A 别具匠心(另外) B 镂空(雕刻) C 败笔(破旧)D 因地制宜(根据)五、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是() 1 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苏州园林》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
![《苏州园林》课内阅读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3a86bfa8956bec0875e3c4.png)
13 苏州园林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第二自然段看,匠师们在阶砌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地方点缀花草树木,让游览者得到美的享受。
3.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征(用本段语句回答)。
4.发挥想象,把上面两段文字看做两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幅图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有墙壁隔着。
墙上有镂空图案。
有廊子界着。
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2、墙上、墙根(墙角、墙前)。
3、举例子。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4、层次丰富9多)、景致幽深(深)等自然和谐、富有情趣等.(甲)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追求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苏州园林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苏州园林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45e79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d.png)
苏州园林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以下是针对苏州园林的语文练习册答案,适用于人教版教材。
一、选择题1. 苏州园林中最著名的园林是哪一个?A. 拙政园B. 留园C. 狮子林D. 网师园答案:A2.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A. 追求对称B. 追求自然C. 追求奢华D. 追求简约答案:B3. 苏州园林的建造年代主要集中在哪个时期?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清时期答案:D二、填空题1. 苏州园林的设计讲究“借景”,即通过_________来增加园林的_________。
答案:开窗、借景、空间感2. 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是模仿_________的自然景观。
答案:山3. 苏州园林中的“水景”设计,常常运用_________来营造动静结合的效果。
答案:水榭、曲桥三、简答题1. 简述苏州园林中“借景”的设计手法。
答案:苏州园林中的“借景”设计手法,是指通过园林内的建筑、植物、水体等元素,巧妙地将园外的自然景观或建筑物纳入视野,使园林内外景观相互映衬,扩大了园林的视觉空间,增强了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效果。
2. 描述苏州园林中“水景”的设计特点。
答案:苏州园林中的“水景”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水体的布局和利用上。
设计师通常会利用曲折的水流、小桥、亭台、曲廊等元素,创造出一种曲折有致、动静结合的景观效果。
水体的流动不仅增加了园林的生动性,也与周围的建筑和植物形成了和谐的统一。
四、论述题1. 论述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答案: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高峰,而且对后世的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布局、和谐的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成为研究中国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结束语: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学习和了解,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湛技艺,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和哲学思想。
苏州园林习题含答案.doc
![苏州园林习题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08717cabb68a98270fefa39.png)
苏州园林习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4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榭( ) __________________峋() __________________空( ) 蔷__________________( )对__________________( ) 相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俗( ) 丘__________________( )重峦叠zhànɡ( ) 自出心cái( ) 斟zhuó( )【答案】xuān lín lòu wēi chèn jiàn yōnɡ hè 嶂 裁 酌难度:偏难 知识点:字音2.在下列句子的方框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4)售票和入站检票的方式都使人瞬间有一种感受□像是在另一个时代。
【答案】(1): , (2), “ ” (3), : , 。
(4)——难度:偏难 知识点:标点符号3.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3)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答案】 (1)作比较 (2)摹状貌 (3)举例子 (4)打比方难度:偏难 知识点:语法4.阅读下面文字,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苏州水、苏州话和昆曲表现形式的特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a2fa3763231126fdb118a.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鉴.赏(jiàn)池沼.(zhào)轩榭.(xiè)着.眼(zhuó)B.回廊.(láng)对称.(chèng)宽敞.(chǎng)雷同.(léi)C.丘壑.(hè)依傍.(bàng)蔷.薇(qiáng)镂.空(lóu)D.砌.砖(qì)檐.漏(yán)庸.俗(yōng)芭.蕉(b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玲珑错落有至精雕细琢B.斟酌得天独厚姹紫嫣红C.栏杆惟妙惟肖独俱匠心D.嶙峋曲径通幽巧夺天公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位人大代表发言表示,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分类解决。
B.校园内布局合理、视野开阔,雄伟的教学大楼与绿树红花俯仰..生姿..、相映成趣。
C.雨后的黄山,浩瀚云海与朵朵雾浪在重峦叠峰....之间缓缓流动。
D.大雪把公园装点得更加娟秀有趣,雪片堆出的每个造型都是那样自出心裁....。
4.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
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
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存在语义矛盾,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附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5e905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0.png)
苏州园林阅读阅读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假山和池沼2.本段的中心句是: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3.本段的结构形式是:总——分4.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5.本段文字的说明中心是: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的配合显示了艺术美。
结构特点是先总后分6.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点是: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石技术。
7.“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
“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复制。
8.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石技术”?这里首先强调的是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同时又不否认这是一项技术。
这句话既突出了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又赞颂了园林工人高超的技术水平。
9.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10. 池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池沼宽敞,处理方法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它景物配合着布置;一种是成河道模样,处理方法是往往安排桥梁,绝不雷同。
本段介绍池沼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分类别。
11.突出池沼自然之趣的一句话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整齐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12.“生平多阅历,胸中有沟壑”与本段中“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相呼应。
说明假山堆叠的艺术。
13.苏州园林在假山堆叠和池沼配合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活14.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段文字中“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与“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照应了这一总体特征。
15.本段从假山的堆叠,池沼的灵活;假山和池沼的配合两个方面说明了假山、池沼在苏州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第19课《苏州园林》练习题(含答案)
![第19课《苏州园林》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bf1e9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c.png)
第19课《苏州园林》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鉴赏宫殿雕啄(diāo)池沼(zh o)B.回郎玲珑嶙峋(xún)丘壑(hè)C.雷同倘若轩榭(xiè)镂空(lóu)D.庸俗藤萝斟酌(zhēn)蔓延(mà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B.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丘壑:山陵与溪谷,喻指深远的意境。
)C.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雷同:该相同而不相同。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嶙峋:枯瘦的样子。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地要因地制宜,在确保处置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可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工业炉窑等。
B.这里是巨石的世界,无数巨石点缀在重峦叠嶂之中。
C.随着中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一些国家及其媒体自出心裁,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歪曲事实的论调。
D.桂花、樱花、海棠、茶花等30多个品种的成片花木在山间错落有致、俯仰生姿。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B.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突出了它的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等多方面的特点。
C.课文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有总说,有分说,总说和分说紧密结合,思路清晰。
D.课文在分说苏州园林的特征时采用由次要到主要的逻辑顺序进行介绍。
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解说:这句话标点正确。
B.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解说:句中的“萧索”是形容词。
C.参天大树苏州园林高尚情操宝贵意见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D.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苏州园林练习题(含答案)
![苏州园林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01ef0da5e9856a5612606c.png)
苏州园林练习题(含答案)许、容许)有欠美伤美的________(地方、败笔)。
2.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________(尽量、追求)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________ (简单、简朴)而别具匠心。
3.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________(虽然、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________ (但是、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4.谁________(如果、既然)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________(就、可)不该错过。
5.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________(美术、图案)画,不是________(美术、图案)画,而园林是________(美术、图案)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三、阅读文段(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________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3.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________[]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4.把文中划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______ __________四、阅读文段(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________(h8),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f637d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d.png)
19 苏州园林【经典永流传】拙政园图咏·若墅堂(节选)[明]文徵明流水断桥春草色,槿篱茅屋午鸡声。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锦书】【微赏】只有我在怜惜像这样的人间仙境,这里没有车马的喧闹,虽然是城市,却有山有水。
形容苏州拙政园环境好,幽静。
一课一赏·匠心【夯基厚积致远】1.正字音映衬( ) 着眼( ) 丘壑( )依傍(bànɡ) 蔓延( ) 蔷薇( )雕镂( ) 斟酌( ) 阶砌( )2.明字形竹ɡān( ) bài( )笔 léi( )同lín xún( ) 芭jiāo( ) xuān xiè( )桥liánɡ( ) 玲lónɡ( ) zuó mo() 辨析1因地zhì()宜自出心cái()重luán()叠zhànɡ() 警示别jù()匠心3.晓词义(1)雷同辨析2: 。
(2) :指艺术、学术等方面模仿或者依赖、依靠别人。
(3) :指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
(4)因地制宜: 。
(5)自出心裁: 。
(6)重峦叠嶂: 。
(7) :高矮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形成美好的姿态。
(8)珠光宝气: 。
4.记常识本文作者是 ,原名叶绍钧,苏州人,作家、教育家。
著有长篇小说《》,童话集《》。
辨析1琢磨“琢磨”小结:①琢磨(zuó mo):思考、考虑。
②琢磨(zhuó mó):(动)对玉器等加工打磨;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警示此“嶂”非彼“障”“嶂”的意思是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因此“重峦叠嶂”的“嶂”,不能写为“障”。
“障”的本义是“阻隔、遮挡”,如“屏障”。
辨析2“雷同”非“相同”概念不同:雷同的意思是指随声附和,也指一些事物不该相同而相同。
相同指彼此一样,没有区别。
感彩不同:“雷同”含贬义,如“雷同卷”;“相同”是中性词。
苏州园林习题及答案
![苏州园林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2e72a7240c844769eaeec5.png)
《苏州园林》阅读(一)第二节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特征是什么?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文中的“败笔”可否改成“有毛病的地方”,为什么?不能,这里指苏州园林建筑上的欠缺,与“完美的图画”相照应。
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
]3.给选文划层次并概括层意①②||③④||⑤(一)概括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二)介绍体现这一特点的四个方面(三)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4.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证明了“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5、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6.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中所述的四个“讲究”上7.把文中画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 改句虽然与原句的意思基本一致,但缺少强调。
连用四个“讲究”说明设计师与匠师的着力点之所在,从中可以想见他们的用心良苦。
8、”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他们”是指?“愿望”是指?说“他们的愿望”实现了的依据是?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9、“图画”一词在文中起的作用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10、简析文中加点词“一切”、“决不”的作用。
“一切”“决不”表达意思严密准确,说明苏州园林每一处每一点上都能构成完美的图画,毫无例外11、“无论站在哪个点上”,在本段中具体指那些“点”?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12.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列数字)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举例子、打比方)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附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bcf94b453610661fd9f401.png)
一.阅读第一、二自然段做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正确的一组词语是()A.布局配合层次映衬B。
配合映衬层次布局C.布局配合映衬层次D。
配合层次布局映衬2.给第二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A.a/bcd/e B。
ab/c/d/e C。
ab/c/de D。
ab/cd/e3.本段文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4.本段中“败笔”的意思是()A.指图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B。
指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语句。
C.指浏览者审美情趣上的失误。
D。
指园林设计和修建上的失误。
5.“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他们”和“愿望”分别指什么?6.苏州园林有什么共同特点?请摘引文中的一句话回答:7.用横线标出每段的中心句。
第一段:第二段:8.对加点部分说明不妥当的一项是()A.“据说”反映语言的严密。
B。
“多少”点明影响的程度,语言准确。
C.“似乎”表明是个人看法,不一定正确。
D。
“唯”,“决不容许”与“务必”相照应。
9.横线中选择哪种说法更好,在括号内打勾,并说明理由。
①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②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变换划线的句子(每一个人都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使语气更加肯定。
11.第二段末尾一句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勾,错误的打叉。
①这两段是总分关系。
()②这两段是全文的总说部分。
()二.阅读第三做题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A.苏州园林B。
苏州园林的布局C。
我国的园林建筑艺术D。
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2.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A.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B。
苏州园林的布局讲究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
C.园林是美术画,不是图案画。
D。
我国古代苏州园林的建筑。
3.这段文字说明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在文段中划分层次,并简括层意。
19 苏州园林 同步练习(含解析)
![19 苏州园林 同步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bf212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7.png)
19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含解析)19苏州园林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轩榭(xuān)池沼(zhào)丘壑(hè)B.相间(jiàn)镂空(lòu)依傍(bàng)C.摄影(niè)蔓延(yán)斟酌(zhuó)D.单调(diào)蔷薇(qiáng)称心(chè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庸俗芭蕉玲珑重峦迭嶂B.回啷闲适寂寞珠光宝气C.明艳阅历彩汇自出心裁D.鉴赏攀登雷同俯仰生姿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B.大熊猫国家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怪石林立,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C.写作文最忌讳提笔就写,想到哪写到哪,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而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D.对于山城重庆来说,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理念。
二、提升题4.(2022甘肃武威中考节选)北京冬奥,惊艳全球。
学校开展以“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展览活动。
下面是展板三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
展板三:文化奥运在北京冬奥会上,和体育同样具有连接人心、打通人心力量的,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华文化。
大到场馆设计:首钢滑雪大跳台造型巧借敦煌壁画中飞天丝带的灵动气韵,视觉上飘逸轻盈,因而别号“雪飞天”;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同时化用“中国龙”的意象和中国古典园林水榭长廊的设计理念,从空中俯瞰有如盘龙在山;。
小到一盏灯、一枚徽章、一件礼服:;会徽在方寸之间创造性地汇聚了篆刻、剪纸、书法与冰雪运动;。
(1)把下面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火种灯”造型和巧思都受到西汉长信宫灯启发②颁奖礼服如“鸿运山水”“唐花飞雪”,同样是对传统的化用③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烽火台元素,宛如“雪长城”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2)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ec2ad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3.png)
部编8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课文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整体特征的句子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作者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每个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和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详细说明其特点。
二、课文中多数段的首句是对本段内容的概括,这种写法的好处是能够提挈前后内容,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说明文的作者通常都希望读者能够直接、准确地了解所写的内容,因此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和“给提示”,帮助读者更方便地理解文章。
本文所要说明的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审美特征,需要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说明。
从第四段开始,每个段落的首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提示层次和角度,从主要景物到园林建筑再到园林细节,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三、加点的词语是:“标本”在这里的意思是代表;“图案画”和“美术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称的建筑,而后者是园林;“艺术”和“技术”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创造性和审美性,而后者强调的是技能和操作性。
4.在墙壁上,有各种砖砌的镂空图案,而廊子则大多是两侧都没有支撑的,实际上只是隔开但没有分隔,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更增加了景观的深度。
这里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意思是,虽然一开始看起来花墙和廊子将景观分割开了,但由于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侧没有支撑,景观并没有真正被隔开,只是在视线上稍作缓冲,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客眼前,而是逐步展现,这样让游客感觉园林中的景观更加复杂、更有层次。
示例:我曾经游览过的是北京颐和园。
园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长廊,它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长达728米,上面绘有精美的图画。
长廊中间是一条宽敞的走道,两侧则是各种不同的图案和描绘,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
走在长廊中,仿佛置身于一幅壮观的画卷之中。
此外,颐和园还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如大观楼、万寿山、宜芸馆等,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苏州园林》精选习题(解析版)
![《苏州园林》精选习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3a30f63968011ca30091d5.png)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苏州园林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池沼.(zhǎo) 鉴.赏(jiàn) 对称.(chèng)B.丘壑.(ruì) 嶙峋.(xún) 镂.空(lòu)C.琢.磨(zhuó) 斟酌.(zhuó) 蔓.延(màn)D.轩榭.(xiè) 庸.俗(yōng) 着.眼(zháo)【答案】C【解析】A.chèn B.hè D.zhu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载种唯愿蔷薇独一无二B.檐漏应衬雷同惟妙惟肖C.阅历玲珑诸如交头接耳D.雕偻芭蕉明艳精妙绝仑【答案】C【解析】 A.栽 B.映 D.镂伦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因此,谁如果要________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________。
(3)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________,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4)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________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A.欣赏雷同自出心裁斟酌B.欣赏相同别具匠心琢磨C.鉴赏雷同自出心裁琢磨D.鉴赏相同别具匠心斟酌【答案】C【解析】“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有抄袭的意思,多含贬义,放在第(2)句更能体现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妙的心思。
“鉴赏”鉴定和欣赏,比“欣赏”的程度要更深一些。
4.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B.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意思是胸怀宽广,能容下丘陵和沟壑)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27007a1a37f111f0855b0b.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苏州园林》同步练习1. 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A.或是重峦(luán)叠嶂,或是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们胸中有丘壑(hè)。
B.各种花的香在空气里酝酿(yùn niàng),鸟儿将窠(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C.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pǐ)谷,棒上系(xì)一条长绳。
D.看见满院狼藉(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sù)地流下眼泪。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B.顶着凛洌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
C.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D.据后代文人考定,《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
3.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B.幸福是苦难中相濡以沫的眼神,这让我们忘却了生活的无奈,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C.望着无边无垠的长城,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D.欣赏一篇文章不能断章取义,要把全篇文章读完了才能去评判文章的好坏。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另有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不断陆续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删去“陆续”)B.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两次重要的考试,家长和学生们在细节上把握的好往往决定着最终的成败。
(将“把握”改为“控制”)C.“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
(在“战场”后面加上“的序幕”)D.通过航空公司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决定在飞机上使用何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删去“通过”)5. 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的一项是()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a93a9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3.png)
《苏州园林》阅读练习及答案《苏州园林》阅读练习及答案导语:语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现代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州园林》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苏州园林》阅读原文: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磷峋的技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予。
有墙壁隔着,有廊予界看,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楼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苏州园林》阅读试题:1、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点”如何正确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文段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5、第二自然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_____。
苏州园林说明文练习题及答案苏州园林说明文课后训练
![苏州园林说明文练习题及答案苏州园林说明文课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6ae246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d.png)
苏州园林说明文练习题及答案苏州园林说明文课后训练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展说明。
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翻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
下面是为大家的苏州园林说明文练习题及答案,欢送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根底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
轩榭( )重峦( ) 叠嶂( ) 丘壑( )嶙峋( )( )池沼( )斟酌( )镂空( )蔷薇( )着眼( )满意( )2、用“——”标出以下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玲珑自出新裁标本鉴赏珠光宝气因地治宜琢摩重峦叠嶂败笔雷同俯抑生姿任其自然3、选词填空:(1)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玩赏欣赏鉴赏欣赏)(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
(技术艺术)(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 )画,不是( )画。
(美术图案)(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依赖依靠依傍)(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 )另外一点(忽略无视),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 )美。
(图画图案)(6)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 )的感觉。
(闲适舒适)4、阅读下面的诗句,想想它写的是苏州园林的何种景致。
(一)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答:(二)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
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答:5、下面句子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6、以下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主题班会一开始,(A)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重峦叠嶂(zh4ng zh1ng)②丘壑(hu^ h8)③雕镂(l( l^u)④嶙峋(l0n l0ng)⑤依傍(b4ng p2ng)⑥即使(j9 j0)⑦池沼(zh4o zh3o)⑧拍摄(ni8 sh8)⑨轩榭(xu1n g4n)二、选词填空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________(完美、完整)的画面而存在,决不________(允许、容许)有欠美伤美的________(地方、败笔)。
2.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________(尽量、追求)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________ (简单、简朴)而别具匠心。
3.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________(虽然、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________ (但是、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4.谁________(如果、既然)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________(就、可)不该错过。
5.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________(美术、图案)画,不是________(美术、图案)画,而园林是________(美术、图案)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三、阅读文段(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________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3.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________ [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4.把文中划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______ __________四、阅读文段(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________(h8),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PGN0008.TXT/PGN>样,往往安排桥梁。
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⑧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在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根据文意解释加粗短语“生平多阅历”的意思。
3.画出和本篇文章前面段落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4.这段文字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A.总——分B.总——分——总C.分——总D.分——总——分5.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6.这段文字中标出序号的八个句子是说明池沼的。
请用简明的话指出下列句子说明的侧重点是什么?(1)①句写:(2)②句写:(3)③④句写:(4)⑤⑥句写:(5)⑦⑧句写:五、阅读文段(三)(1)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
(2)沧浪亭整个园子,就环抱在这个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
(3)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碧水河塘。
你从外廊走,仿佛你并不在园里,而是在园外青葱翠色的田郊野外漫步。
(4)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另有一番风味。
(5)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
(6)但转过脸,从花墙透窗外,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进入你的眼帘。
(7)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________3.用“‖”划分层次:(1)(2)(3)(4)(5)(6)(7),并指出结构形式[[ ]A.总分B .分总C.总分总D.并列4.说明的顺序是[ ]A.由概括到具体B.由整体到部分C.由原因到结果D.由特点到用途E.由远到近F.由外到内G.由春到秋H.由早到晚5.“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各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叙述B.描写C.议论D.抒情【参考答案】一、①zh4ng ②h8 ③l^u ④l0n ⑤b4ng ⑥j0 ⑦zh3o ⑧sh8 ⑨xu1n 二、1.完美容许败笔2.尽量简朴3.即使也4.如果就5.图案美术美术三、1.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文中所述的四个“讲究”上。
3.C4.改句虽然与原句的意思基本一致,但缺少强调。
连用四个“讲究”说明设计师与匠师的着力点之所在,从中可以想见他们的用心良苦。
四、1.壑2.有生以来有丰富的见识和经历。
3.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A5.假山的堆叠,假山与竹子花木的配合,形成不同的山景,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真切感受。
6.(1)引用活水(2 )宽畅的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3)桥梁不雷同(4)池沼或河道边沿高低屈曲(5)“鱼戏莲叶间”的美景五、1.复廊2.高低曲折,优美奇妙。
3.(1)(2)‖(3)(4)(5)(6)‖(7) C4.B、F5.B、D《苏州园林》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池沼()斟酌()镂空()蔷薇()着眼()称心()2、用“——”标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玲珑自出新裁标本鉴赏珠光宝气因地治宜琢摩重峦叠嶂败笔雷同俯抑生姿任其自然3、选词填空:(1)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玩赏欣赏鉴赏观赏)(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仅是()。
(技术艺术)(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画,不是()画。
(美术图案)(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依赖依靠依傍)(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另外一点(忽略忽视),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美。
(图画图案)(6)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的感觉。
(闲适舒适)4、阅读下面的诗句,想想它写的是苏州园林的何种景致。
(一)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答:(二)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
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答:5、下面句子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6、下列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主题班会一开始,(A)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
他说:“(B)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
我决心向张红学习,(C)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D)林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7、依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
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
有的人,泉水丁东,在他听来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和谐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最好的图画;,。
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看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二、语段阅读(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茎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 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答:3.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答:(二)(1)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
(2)沧浪亭整个园子,就环抱在这个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
(3)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碧水河塘。
你从外廊走,仿佛你并不在园里,而是在园外青葱翠色的田郊野外漫步。
(4)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飘曳,另有一番风味。
(5)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
(6)但转过脸,从花墙透窗外,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进入你的眼帘。
(7)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奇妙处。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2.说明对象的特征是:3.用“//"划分层次:(1)(2)(3)(4)(5)(6)(7),并指出结构形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D.并列4.选段所运用的说明顺序是()A.由概括到具体B.由整体到部分C.由原因到结果D.由特点到用途E.由远到近F..由外到内5,“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略2、自出心裁因地制宜琢磨俯仰生姿3、鉴赏艺术、技术图案、美术依傍忽略图画闲适4、(一)假山,(二)“荷叶”或“鱼戏莲叶图”5、A6、D7、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书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二、语段阅读(一)、1.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文中所述的四个“讲究”上。
3.C 4.改句虽然与原句的意思基本一致,但缺少强调。
连用四个“讲究”说明设计师与匠师的着力点之所在,从中可以想见他们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