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会计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会计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会计发展历程[摘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特定时期的会计发展水平是以该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前提的。

会计总是与特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并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会计行业紧紧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我国的会计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特别是近5年来,赶时趁势,创新思维,会计模式初步实现了突破性转变,会计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会计法制进一步完善、健全,注册会计师事业蓬勃发展,会计队伍日益壮大,会计理论研究活跃、深入,会计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

回顾30年来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上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

与中国经济改革相适应,我国会计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会计发展会计制度一、满足恢复、发展经济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会计制度的恢复、完善和重建,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与此相适应,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在这一时期我国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恢复和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我国制定实施了《折旧条例》、《成本管理条例》、《成本核算办法》等,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为。

通过这些法规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经济效益的提高。

这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对于加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财、物消耗,降低成本水平,乃至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触及到了会计行业的方方面面,本文对这一段时间内的改革发展进程作简单的探讨,现代会计改革的重心就是企业会计改革,对企业会计改革的研究,就可以深入了解我国会计改革的主要发展脉络。

一、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历程从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企业会计改革热潮,为中国的会计发展史写下了华美的篇章。

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许许多多重大的会计改革事件值得我们去回顾,这些事件是我国企业会计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两则两制”、《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是这些改革事件当中称的上标志性改革的措施。

在“两则两制”之前,也出台过很多企业会计改革措施方案,但是,这些措施的不够系统,条例零散,并且实用的范围不广,但这些改革都是一些初步尝试,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企业会计准则》打下基础。

1993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过程当中的又一个新篇章,它的颁布意味着中国有了自己的会计准则,为以后制定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所提出的会计要素的计量、报表体系、要素定义及其报表体系等,使中国企业会计真正有了可以依靠的正式的技术标准。

为规范各行业的会计核算,在2001年我国颁布《企业会计制度》。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我国提出了一套全新的会计标准,这套标准就是在2006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它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表接轨,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方便,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企业会计体系已经成熟。

2006年准则是我国会计改革过程中的最关键的一页,与以前的会计改革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其一,它是一个完整的和系统性的会计准则体系。

[改革开放30年会计制度的变迁]企业会计制度

[改革开放30年会计制度的变迁]企业会计制度

[改革开放30年会计制度的变迁]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发展也是如此。

会计是由人们所创造,但并不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也不是人们可以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来创造,而是根据当时的既定条件来创造的。

这里的既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即在一定的文明程度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规模及方式等。

在不同的社会文明程度下,经济发展水平肯定不一致,从原始社会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至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文明程度发生了显著变化,相应地,经济发展水平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所以,有人说,经济是文明之子。

在同一社会文明程度下,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表现出更多的共同,但决不是整齐划一。

例如,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既有大型跨国公司,也有小杂货铺。

经济发展水平对会计的影响表现在它决定了会计目标,即人们是否需要会计、需要什么水平的会计、需要会计干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规范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恢复重建阶段、过渡阶段、国际化阶段。

总结这三个阶段的经验,印象最深刻的是,经济发展推动会计发展,正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使得我国的会计越来越需要与外界沟通,所要处理的经济事项越来越复杂,从而使得我国的会计规范从分行业的制度模式走向不分行业的准则模式,从强调中国特色走向国际协同并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方向发展。

1.恢复重建阶段。

这一阶段会计规范建设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一阶段会计规范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恢复和完善过去财务会计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会计工作走向规范化,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这一阶段颁布的主要规范包括: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1980);国营供销企业会计制度(1981),国营施工企业会计制度(1981),建设单位会计制度(1981);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1984);会计法(1985);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条例(1985);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1986)。

这一阶段会计规范建设的主要特点包括:(1)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没有选择权,不需要会计职业判断;(2)强调分行业的会计制度;(3)经济活动相对简单,会计制度的规定比较全面,制度之外的经济业务很少。

中国会计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上)——我的经历、体会与认识

中国会计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上)——我的经历、体会与认识

淑 萍、刘玉 廷共 七位 同志 ) ” 就 是其 中 花 了两 年 多时 间进 行 调 研,首次 引入 了 应 由独 立 的 第 三 方 对 中外 合 资 企 业 的 财 ,我
年 龄 最 小 的 那 位 。18 9 2年 国家 机 关 机 构 当时 国际通用的资产、负债、资本 、收 入、 务 报 告 进 行 审 计。当时国营企 业的财 务
会计工作 管理 办法 ;9 ()组织 表彰奖 励忠 立 中外 合 资 经营 企 业 会 计 制度 。17 9 9年 感 念不已。 中外合资 经营企 业会计 制度 《 于职守、做 出显 著成绩的会计 人员 ; 等等。 1 月,会计 司草拟了 关于 中外合 营工业 的形 成和出台,有效解 决 了当时 引进 外资 1
单位会计 工作进 行监督 ;7 ()批准设 立 会 成国家引进 外资的一大 难题 。 计师 事务 所 ;8 ()制定 城乡集 体经 济组 织 敢 地 说 过 : 政 治问题 我负 责,技术 问题 “ 在这 种 背景 下,财 政 部 开始 研 究建 你 们负责” ,这 种胆 略和 气魄至 今仍让 我
任会 计司司长 魏克 发等 老 领导 大 力推 动 外商 征求 了意见,同时对 合 资企 业的中方 方 都 是 国营 企 业 ) ,由财政 部 门审 批决 算
在各 省 ( 治 区、直 辖市 )财 政部 门和地 人 员进 行 培 训。我印象 比较深 的一 个 插 缺 乏 独 立 性。17 自 9 9年,财 政 部 会 计 制度 ( ) 市 、县 ( 区)财政 部 门设 立 会计 管理 机 曲,因莫老 是宁 波人,讲 话 带 有浓 重的宁 司恢 复 后考 虑 解决 这 个 问题 。在 大量 调 在 构。可以说,如果没 有会计 法的法 制保 障 波口音 , 培 训中方人 员时让 我充当普通 研 的基础 上,杨 纪琬司长亲自执笔起 草了 和老 一辈 会 计 工作 者 的努 力,没 有 上 下 话 翻译 ( 我到财 政部 工 作 后就 被 安排 跟 成 立会 计 顾 问处的报 告,让 我 抄写誊 稿。 联动 的会 计管 理 机 构和 队伍,会计 事 业 着 莫 老 学 习会计 ,对 他 的宁 波普 通话 比 坦 率 地 讲 ,本 人 当时 根本 不 知道 会计 顾 很难有今天的可喜 局面。 较 熟悉) 过多次征 求意 见和反复 修 改, 问处 为何 物。18 。经 9 0年 1 关 于成 立会 2月,

浅议中国会计规范形式变革历程

浅议中国会计规范形式变革历程

世 界 经 济 进 行 交 流 ,必 须改 革 会 计 制 度 借 革 经验 的基 础 上 ,顺 应 我 国 市场 经济 发展 鉴 国 际惯 例 制 定 并 实 施 中国 会 计 准 则 。 对 会计提 出的新要 求,借鉴国际财务报告 准 则 ,全 面启 动 了 新一 轮 的企 业 会 计 准 则 二 、1 9 年至 2 0 2 9 0 6年会计制度与会 体 系建 设 。在 2 0 年 2 1 06 月 5日,财政 部 』 下 计 准则 并存 式 发 布 了我 国会 计 准则 体 系 ,包 括 l 基 项 随着 中 国 会计 学 会 “ 计 基 本 理 论 和 本 准 则和 3 项 具 体 准 则 , 中 除 了对 原 有 会 8 其 会 计 准 则 专题 研 究 组 ” 的成 立 ,我 国开 始 的 1 项 准 则进 行 修 改 外 , 6 新增 加 具 体 准 则 了制 定 会 计 准 则 的 准备 和研 究工 作 。 19 2 项 ,其 后 又 发布 了 企业 会计 准则 应 用 90 2 年 1 月 形 成 了 企 业 会计 准 则 ( 本 准则 ) 指 南 》 1 基 。这 充 分 体 现 了 我 国会 计 规 范 形 式 提 纲 。 经 过 反 复 征 求 意 见 、数 易 其 稿 , 已经 达 到 了 全 新 的 阶 段 。 19 年 1 91 1月正 式形 成 了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 本 准则 )草 案 基 ,但 是 草 案 形 成 后 并 没 三 、2 O 0 7年及 以后会计 准则有 望成 有立 即推 向实务界 ,而是继 续完善。 为 统 一的 会计 规 范 形式 19 年 l 月 3 92 1 0日经 国务 院批 准 ,财 虽 然 财政 部在 19 年 颁 布 了 《 业 会 92 企 政 部 以 部 长 令 正 式 发 布 了 企 业 会 计 准 计 准 则 …基 本 准 则 》 但 是 很 长一 段 时 间 , 一 则》 ,并 从 19 年 7 1 93 月 日开 始 施 行 。同 时 内 ,在 会 计 规 范 工 作 中起 作 用 的 还 是 企 业 发布 的 还 有 企 业 财 务 通 则 》 ,俗 称 “ 两 会 计 制 度 , 到 2 0 年 2 财 政 部 正 式 发 直 06 月 则 ” 此 时 的 企 业 会计 准则 》不 再 按所 有 布 我 国会 计 准 则 体 系 ,会 计 准 则 才 成 为 重 。 制 、行 业 和 部 门进 行 区 分 ,而 采用 国 际 通 要 的 会 计 规 范 形 式 。至 此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形 行 的 借贷 记 账 法 、会 计 要 素 分 类 法 、 会 计 成 了 完 整 的 可 以 独 立 实 施 的 准 则 体 系 。 等 式 和 会计 报 表 体 系 ,实 行 国 际 会 计惯 例 2 0 0 6年 形 成 的 企 业 会 计 准 则体 系 自 2 0 07 中 的谨 慎 性 原 则 、制 造 成 本 法 、 资 本保 全 年 1 1日存 上 市 公 司范 同 内实 行 ,鼓 励 月 原则等 。改变了会计核算管理模式 ,集 中 其 他 企 业 执行 。执 行 该 准 则 的 企 业 不再 执 规 定 了会 计 核 算 的 一 般 原 则 ,改变 了 会计 行 现 行 企 业 会 计 制 度 》 金 融 企 业 会计 、《 核 算 的基 本平 衡 公 式 和 会 计 报 表 体 系 。 制度》 ,并 力 争 在 不 太 长 的 时 间 内 在 所 有 这 些标 志 着 我 国 会计 规范 从 延 续 了 4 大 中 型 企 业执 行 。而 小 企 业 虽 然暂 时执 行 0 多 年 的统 一 会 计 制 度转 向 采 用 会 计 准 则 , 《 小企业会计制度》 ,但对于与大中型企业 进 入 了会 计 准 则 和 会 计 制 度 并 存 的局 面 。 相 同 的 交 易事 项 ,一 般 采 用相 同 的 会计 处 会计 准则的基本准则完成 后 ,会计 理 。这样随着新会计 准则在大 中型企业 的 司 经 过 3 的 努 力 , 1 9 年 底 完 成 了 3 实施 ,它将 有 望 逐渐 取 代 会计 制度 成 为我 年 到 95 0 个 具 体 准 则 的 制 定 工 作 ,但 由于 当时 业 界 国统一 的会计规范形式 。圃 对 具 体 准 则 的认 识 还 不 太一 致 ,因此 没 有 【 考文献】 参 立即发布。此后不久爆 出利用关联方交易 1 吴春 晖 我 国 财 务会 计规 范 发展 探 进行 巨额 财务 造假 的 “ 民源事 件” 琼 。为 讨 《 代 经 贸 》 2 0 年 1月 第 5 时 07 卷 此 ,19 年 5月 第一 项具 体 准 则 关 联 方 97 2 、裘 宗 舜 柯 东 昌 中 国会 计 变革 三 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正式发布 。2 0 年 00 十 年 浅议 《 务 与会 计》2 0 年 1 月 财 08 1 6月 2 1日国务 院发布并于 2 0 年 1月 1 01

会计生态优化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会计生态优化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喻会 计 单 元 运 行 的 内部 系 统 和 外 部 环 境 形 成 的 统 一 体 。 它既 包 括 与 会 计 发 展 相 互 影 响 的政 治 、 济 、 律 、 化 经 法 文

等因素, 又包括会计市场 、 会计机构 、 会计 主体 、 会计 产品
等各 种 会 计 单 元 相 互 作 用 、 互 影 响 的 内 部 系统 。 会计 相 生态 中 , 重 要 的构 成 部 分 是经 济 基 础 。此 外 , 最 会计 单 元
20 0 8年第 6期
总 第 14期 5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J un l f a j gU i r t o Fn n ea dE o o is o ra o n n nv s y f ia c n c n m e N i e i
No. 2 08 6, 0
S ra e ilNo. 54 1
纷繁复杂的经济 体中 , 成千上万 的企业 活跃在 一个 共 同 的 舞 台 。在 共 同 、 一 、 统 规范 、 调 的 安 排 下 , 业 释 协 企 放出讯号 , 传递 给市场 以供 内、 外部利益相关者根据 其需 求做出反应 . 这可 以称之 为有效 信息。信息 的披露会 产
生 有利 或 不 利 的 后 果 , 要 表 现 为 经 济 后 果 。 这 种 经 济 主 后 果 不 单单 体 现 在 收 入 抑 或 利 润 的 高 低 , 伴 随 有 人 们 还
是指构成会计 的子 系统 , 它可 以是单个会计要素 , 可以 也 是整个会计市场。各单元相互融合 、 相互作用 , 同形成 共
了会 计 这 一领 域 。 会 计 生态 是运 动 而 非 静 止 的 。它 应 激 内外 部 的 种种 变 化 , 不 断 的 新 陈代 谢 中逐 步 完 善 , 一 个 又 一 个 作 用 在 在 与 反 作 用 的循 环 中 向前 演进 。会 计 生 态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存 在 , 是 一 种 发 展 。会 计 生 态 提 供 了 会 计 赖 以 生 存 的 外 还

改革开放30年的会计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的会计改革与发展

1985年分布会计法
1992年南巡讲话,十四大提 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 标
1993年第一次修订会计法
一系列会计造假案件的出现 1999年第二次修订会计法
对外开放的深入
2000年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
会计报告条例,修改资产负
债定义
24
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 现实质性趋同
社会背景
改革内容
1996年“琼民源”事件 1997年发布关联方准则
9
30年会计改革的主要成就
重建会计的组织管理机构
1949年,财政部设立会计制度处,以后改为会 计制度司
1967年7月1日,财政部实行军管,会计司撤销 1979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又恢复
了停顿了11年的会计制度司 1985年3月,上海市财政局设立会计事务管理
处 各区县相应设立会计管理机构
13
上海会计人员(2008年6月3日)
学历 初中及以下 高中 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小计
人数 33385 58781 156341 167638 56668 2929 75 475817
百分比
7.01%
12.35%
32.85%
35.23%
11.90%
0.61%
0.01%
100%
14
上海会计人员(2008年6月3日)
2001年加入WTO,2001年 中国承诺最迟到2006年底,
IASC改组为IASB
开放我国会计市场
安然等一系列会计丑闻
美国出台SOX法案
加入WTO时的承诺到期, EU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 2006年发布新会计准则 位,贸易摩擦频繁
23
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 现实质性趋同

中国三十年会计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评价——中国的努力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三十年会计理论研究的回顾与评价——中国的努力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都 是 按 照 自上 而 下 的 思 路 进 行 的 这 种
经 有 很 大 改 观 越 来 越 多 的学者 开 始 摆

解 决 方 案 但 是 从 导 向上 说 这 是 中 国



比 如 国 际 会 计 准 则 的 研 究 等 ;同

会计 理 论 界 思 想 成 熟 的

个标志 它表

时 在 研 究 中 国 会 计 问题 时 也 出现 了

脱 政 策 的 干 扰 而 从 会 计 学科 建 设 的 角


因此 这些 方法

在 相 当长 的 时间 内
包 括 我 国会 计
(

)对会 计本 质 理 论 的丰 富 和发 展

所 建 立 的理 论 不 能 成 为 真 正 的科 学理 论

理论研 究在 内的所 有社会科 学 的研 究
对 于 会 计 的 本 质 是 什 么 的 问题 迄

20
世 纪 9 0 年代 之 后 我 国相 对 单

助 于 科 学 发 展 的 方 法 都 是 好 的研 究 方
研 究 大 多是 以 资 本 论 或者 政 治 经 济 学 为
理 论 研 究 的价 值 同 时 得 到 彰 显 会 计 理



但 是 研 究 方 法 应 用 的 多样 性 却 反


基 础 来 研 究 解 释 和 理 解 会 计 中的 问 题

会计 理 论 研 究 的 学科 宽 度 不 断

来 的成 就 笔者 主 要 基 于 两 个 标 准 :
是 实践 标 准

中国会计改革三十年概述

中国会计改革三十年概述

为 合 作 的 利 益 共 同 体 . . 第 五 , 造 良好 的 控 制 环 境 。 加 强 企 业 财 务 控 制 . 营
审 汁 和 社 会 中 介 机 构 监 督 、 强 信 息 披 露 , 现 代 企 业 加 是
制 度 实 施 的 有 效 保 障 ; 强 群 众 民 主 和 卒 加 十会 舆 论 监 督 ,
可 以 促 使 企 业 正 确 履 行 责 任 和 义 务 ,强 化 劣 迹 经 理 人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 场 禁 入 。
第 六 , 强 企 业 风 险 管 理 , 高 风 险 识 别 和 应 对 水 加 提
平 。 固 有 企 业 特 别 是 上 市 公 司 应 加 强 对 高 管 人 员 进 行 风 险 管 理 培 训 , 高 其 风 险 识 别 及 应 急 处 理 能 力 : 用 提 运
度 改 革 入 手 , 顺 企 业 产 权 关 系 . 确 经 营 管 理 责 任 , 理 明
与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实 践 特 殊 性 相 统 一 的 原 则 ,在 产 权 制
度 改 革 方 面 。 历 了 一 个 逐 步 提 高 思 想 认 识 , 步 深 4: 经 逐 1 改 革 的 过 程 , 造 了波 澜 壮 阔 的 改 革 开 放 发 展 史 。 史 实 创 表 明 , 十 年 的 会 计 改 革 与 整 个 改 革 开 放 的 大 方 向 完 全 三
1 5 年 《会 计 法 》巾 关 于 保 障 所 有 者 财 产 权 益 方 面 的 98 内 容 , 巾 体 现 了 1 8 年 《 法 》巾 以 公 有 制 为 主 体 的 集 9 2 宪 总 原 则 ,并 以此 为 依 据 规 范 了会 计 单 位 与 人 员 对 所 有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张玥婷二十世纪已经过去,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已经来临。

处于世纪之交的今天,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会计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会计改革,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顾三十年来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本上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制度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协凋。

笔者认为,三十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有如下重要特点:1.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而推行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会计无论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存在与发展必须与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我国分步骤地推行改革措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造。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会计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期。

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对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改革,实现了会计制度的根本改造。

会计制度的改革,既适应和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实施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的八字方针,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与此相适应,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便被林彪、“四人帮”破坏的会计规章得以恢复,便会计工作秩序走上正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

在会计制度的修订中,我们不是简单地恢复原来被破坏的会计制度,而是根据国民经济调整、整顿、提高的要求,从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出发,对会计制度进行修订的,即在会计制度的恢复中实现重建,在恢复重建中实施会计制度的改革。

如在修订会计制度时,将会计核算的科学性作为一项原则提出来,要求会计制度的制定既要满足企业加强会计核算和强化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也要满足国家对企业实施计划管理的要求。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我国制定实施了《折旧条例》、《成本管理条例》、《成本核算办法》等,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为。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标志着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的开始。

这次大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从此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使中国的大门打开,走向世界。

这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划时代的事件。

因为这次大会是在中国历史朝何处走,以及向哪个方向走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中国其他领袖共同所做出的伟大决策,正是这个决策使中国人民在以后的30年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伟大变化,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还是民生方面,人们生活中所能看到和所接触到的方方面面都与开放前的中国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来,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华大地焕发出了更新更强大的活力,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变成现实。

30的求索与奋斗,使一个经济上贫穷、落后的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个方面的重大政策。

对内改革,指的是要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它各方面体制;对外开放,从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这两个方面的重大决策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

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

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改变了过去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的“一穷二白”的底子,成为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会计信息化回顾与展望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和深入剖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过去的40年,中国会计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回顾历程方面,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梳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揭示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重要事件。

在总结成就方面,将重点分析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探讨挑战方面,将深入分析当前会计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信息安全、技术更新、人才培养等。

在展望未来方面,将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预测会计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也为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研究人员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年)的会计信息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会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活动需求,会计信息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政府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会计信息化的政策和标准。

企业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会计操作,如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

总结来说,改革开放初期的会计信息化工作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为后续的会计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制度建设与规范化阶段(1991-2000年)的会计信息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会计信息化迎来了制度建设与规范化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年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展 ,财 政部 重 点抓 了计算 机 在会 计工 作 中应 用 发展 规 划 的 制定 、会 计 软件 市 场 管理 、专 业 人 员 的培训 ,提 出 了 会 计软 件 功能 规 范 和评 审规 则 ,加 强 了对 基层 单位 会 计 电算化 工 作 的指 导 等等 ,并 发 布 了相 应 的规 章制 度 ,建 立 了专 门的机 构 ,配 备 了专 职人 员 ,创 造 了我 国会 计 电 算 化事 业 发展 的 良好环 境 ,保 证 了我 国会计 电算化 事 业
对会计 电算 化工作 提 出了新 的要 求 。 1 加强 监 督 和管 理 。软 件 的开发 设 计 和数 据处 理进 .
会计电算化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三是 ,发 展 管理 软 件 阶段 。随 着社 会 主 义市 场经 济 的发 展 ,原有 的以事 后 核算 为 主要 内容 的会 计软 件 ,已
转化 ,实行 政企 分 开 。19 年 4 在深 圳 召开 的各 省市 99 月
财 政部 门管理 会计 电算 化工 作 的会 议 上 ,提 出了财 政部 和 各省 市 财政 厅 ( )不 再 组织 商 品化 会计 软 件 的评 审 局 和 替代 手 工记 账 验 收等 项 建议 ,并 形 成 了 “ 于改 进 会 关
不 能适 应管理 上 的需求 。 为此 1 9 9 6年 4月 在北 京召 开的
程都离不开人 ,在手工记账下可能发生的风险,在电算
化条 件下应 该解决 并避 免发生 。 2 加强 内部控 制 的设计 。《 计 法 》要 求加 强对会 计 . 会 软件 内部控 制 的设 计 , 包括 建立 和健全各 项管理 制度 ( 机 房 管理 、操作 管理 、数据 文档 管理 等 ) 能分 隔 、授 权 、职 控 制 、时 序控 制 、操 作 记 录 、防错 、防 毒 、防 “ 客 ” 黑 袭 击措施 、数 据保 护 ,以及其 他为 防止 可能 发生 的违纪 、 违 规 和舞 弊事 件 而 采取 的一 切 措施 ,以 防范违 纪 、违 规

中国会计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下)——我的经历、体会与认识

中国会计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下)——我的经历、体会与认识

年 实 现 了既定 目 , 实 来 之不 易。 国家 已开 始 研 究 、探 索 并 不 同程 度 地 实施 体 系,是 完 全 必 要 和 非 常 及 时 的。当前 和 标 确 } 0 召 开 的 第 四次 中 欧 财 经 对 话 政 府会计 准则,这 为我 国的相 关改 革提供 今 后 相 当 时 期 内,应 当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有 8年 将 中欧 审 计 等 效 列 为 2 0 的 了思 路 和 可 供 借 鉴 的 经 验 。 0 9年
来 工 作 目标 。2 0 07年 美 国已经 宣 来 确 认 ,预 算 支 出是 按 照实 际 支 出数 确 认,控 制 是 管 理 学 的范 畴 ,涉 及 企 业
司赴美 上市 可以采用国际准则,可 结 余 就 是 两 者 的差 额 。单 位 增 加 的 资 产 不
E , 与国际准 则的 制定 十分 重 进 行 成 本 核 算 。 国家 参
尤 其 重 要 。特 别 是 在 当 前 应 对 国际 金 融 危
I 切 关 注、 极 参 与, 握 先 机 、 要密 积 把
上 世 纪 9 代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涉 及 机 的背 景 下, 中央 、 院采 取 了 “ 增 长、 0年 党 国务 保
£ 们在 对 国际组 织、有 关 国家 和 计 准 则体 系 。 。我 【 进 行 认 真 研 究 之 后,作 出了中国 法
我 国 这 一 领 域 现 行 的 会 计 标 准 为 预 做 好 了相 关 准 备 工 作 。 在 现 代 社 会 的 单 位 组 织 形 式 体 系 中,
参雏 一 蟛
鬈t
t 黪 纛 强

≯ 参 誊i
警 警 、
中国会计改革开放三十年 回顾与展望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会计研究——上海市会计学会学术年会(综述)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会计研究——上海市会计学会学术年会(综述)

海科学院财务处处长穆家乐的 《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与发展探索》。
年会请华东理工大学审计处处长张爱民教授 、交通大学王耕教授 、上海金 融学院会 计学院副院长刘
文国教授 、上海 商 学院会 计 学院 院长 董 惠 良教授 对 学术 报 告作 了精 彩 点评 。点评 内容 综述 如 下 。
要 的意 义。
六 、总 结
中国改革开放3年 ,也是我国会计探索发展和 改革的3 年。学术年会 围饶改革开放3年对发展 中的我 0 0 0
国会计进行研究总结。学术年会体现 了学会提倡 的理论工作者 的研 究要结合和指导实践 ,实践工作者的经
w0 T 以来,中国企业面临来 自其他 多国公司的剧烈竞争。中国的企业如何面对全面质量管理 ( Q )和质量 TM
成本控制,如何改善 自 的竞争优势 ,是一个备受世界学界和业界关注 的热点。 身
学术报告使用联 系实际的研 究方法,运用柏拉 图作 图法和 因果分析法,对位于上海的一家 中国制造业 企业里质量成本管理状况进行 了深入 的研 究。学术报告揭示,这 家企业在三年 内,在使质量管理 总成本 占 销售总额的百分 比有效降低的同时,提高产 品质量,从而使收益增加 ,核心竞争力上升。论述让人们信服 地看到,中国企业如何运用世界先进 的管理理念和理论 ,提高 自己企业的产品质量 ,取得切实的进展。论 文用实际数据和理论分析,使世界 同行看到 了中国企业成本管理 的实践和创新。
五 、探 索与研 究 ’
改革开放3 年来 ,我 国经济面貌 日新月异 ,科技事业发展突飞猛进 ,与之相伴 而行的财务会计改革 0 推动 了我国科研 工作 的纵深发展 ,为 中国经济 的平稳发展提供 了有效的制度保证 ,实践 了科教兴 国、科 教兴市的战略决 策。但随着科研事业单位 所处 的内外部环境 的变化 ,与之配套 的财务规 则和会计制度 已 不能充分满足科研工作 的需要,积极探 索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规制 ,对促进科研 工作发展有着极 为重

会计教育:三十年成就与未来改革

会计教育:三十年成就与未来改革

晰, 对经济效益的核算即提 高到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 , 会计作为经济 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日益扩大。 这

趋势不仅使不同层次会计 教育出现了从 未有过的兴旺景象 , 也
使得会计教育 的发展 自2 世纪 8 年代初期开始 即呈现出 比其他 0 0 任何经济类专业教育都要兴旺的蓬勃生机。
会计专业教育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同 时期 的经济发展 目标 , 对会计人才 的数量和质量提 出了不同要求 , 对我 国会计教育发展也起到 了一定的导 向和促进作用 。 ( ) 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变准备阶段的会计教育 17 9 8年 l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 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 2 本战略指导思想 , 由于全面实行 “ 对外开放” “ 与 对内搞活”的基本 方针 , 使我 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行轨道 , 多种经济成份在 我国经济发展 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产权关系的逐步明
教育体 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17 年改革开放 以来 , 自 98 缘于我
国经济发展对不 同层次会计专 门人才的需求 ,使其规模上得到 了
快速扩展并取得 了令世人 瞩 目 的成就 , 不仅形成 了层次分明 、 结构 完整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 ,而且在会计教育 的基础条件与会计教 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均得到了实质性的跨越与全面提升。本文拟在
督服务体系 , 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 , 实行我 国统一的注册会计 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 。 这三大会计改革 的热点问题 , 2 对 0世纪 8 0 年代末 期已经初步形成 的会计教育体 系产生 了一股强大 的冲击
波, 使会计教育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与此同时 , 由于招生制度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19 ) 9 6 , 98 。18 年 财政部发布了《 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 ,
在 许 多方 面 吸 收 了国 际会 计 界会 计 的通 行 做 法 。18 年 98 中国会计学 会成立 会计 准则研究 组 ,开始着 手研究西 方会 计 准则和制 订我 国的会计 准则 。在这一 时期会 计理论 界主 要讨论 的焦 点在于会 计 的一些基 本问题 ,包括会 计 的科 学 属性 、关 于会 计 职能 的讨 论 、会计 的对 象 、会 计 的本 质 、 会计 的定义 以及会计 与财 务的关 系等等 。在这其 中关 于会 计 本质 问题 的讨 论是 这一 时期讨论 的焦点 ,并且 主要形成 了三种 比较 主流的观 点 :管 理活 动论 、会计 控制 论 、信 息
现 实问题 。本 文从 会计 国际化 的含 义入手 , 阐述 我 国 实行 会计 国际化 的必 然性 和必要 性 , 回顾 我 国会计 国际 化 的历程及 其期 间我 国会 计理 论 的发展 ,再对会 计 国际化过程 中出现的 问题进行 反 思。本 文从基本 原则 和具体 策略 上 ,提 出我 国推 进会计 国际化 的几 点建议 。
M dm co n n 改 革 开 放 o e A cu t g i
3O 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陈文浩 巩方舟
(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 3 ) 0 43
【 摘要 】经济全球化已是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 国际化 问题也 日 益成为世界各 国不可避免的
向发展 。 二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会计 国 际化 的历程 1 我 国会 计 国际化历程 大致 可以分 为三个 阶段 : .
第 一 阶段 : 步发 展 时期— — 17 年 党 的 十一 届 三 初 98 中全会 至 19 年 。党 的十一 届 三 中全会 以来 ,我 国进 入 91 了 由计 划 经济 体 制 下 的会 计 向社 会 主 义 市场 体 制下 的 会 计转轨 变型 的全面 改革 阶段 。此 阶段前期 虽然没 有系统 的 会计 国际化措施 ,但是 我 国会计界 的活 动已经都 带有 向国 际会 计惯 例 靠 拢 的痕 迹 。有 资料 统 计 ,18- 18 90 -99年 的 1 年间, 0 中国会 计学术界共 翻译 出版 国外会计 著作 7 种 , 4 其 中从美 国引进 的会计 著作便 达到 5 0种( 云为 , 奎 , 汤 薛云

谈改革开放会计行业发展

谈改革开放会计行业发展

谈改革开放会计行业发展摘要:从会计法制化建设、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政府会计制度等方面总结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变革,分析来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改革开放;会计行业;发展会计总是与特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并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此相适应我国会计行业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会计事业在变革中不断发展。

一、会计法制化建设不断推进会计改革一路走来,伴随着法制进程的层层推进。

目前我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会计法律主要有两部,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以下简称《注册会计师法》)。

《会计法》作为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于1985年颁布,这一会计法制建设的重大突破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工作秩序。

1993年《会计法》的修订,拓宽了《会计法》的适用范围,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新观念。

1999年再次修订的《会计法》,进一步完善了会计记账规则,第一次从“应为”和“不应为”方面界定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2017年第三次修改的《会计法》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修改了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的要求。

1993年通过的《注册会计师法》,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和市场经济有序运转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

2014年8月31日进行了修订,进一步促进了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审计资源配置的优化。

除了两部法律以外,国务院1990年颁布了《总会计师条例》,2000年颁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财政部1996年发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与国家档案局2015年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

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1992年财政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实现了会计制度的根本性变迁。

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doc 14页)

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doc 14页)

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2009-1-5 11:2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孙铮【】【】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孙铮在“改革开放30年会计发展与创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一、引言研究内容的总结及其对演进脉络的梳理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会计研究亦是如此。

而新中国的会计研究一直处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过程中,因此备受瞩目。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我国会计研究深受前苏联会计模式影响,在历经文革十年动乱的影响后,会计研究又几近停滞和倒退,总体上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在迂回中前进”的特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发展进入改革开放后时代,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通过解放思想,从具体国情和实践出发,我国创造性地进行了多方面的突破性改革,也开创了我国会计研究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会计研究也是最为活跃、最富有成效的领域之一,呈现出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稳步推进,我国的会计研究在国内外广大会计学者的大力推进与共同努力下,在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以会计研究对象——会计信息为例,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作用、需求、披露、使用、评价等会计问题的研究,人们对会计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完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证券市场监管、投资者利益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会计研究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会计研究方法和范式的创新,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会计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会计学者的浓厚兴趣与广泛关注。

本文目的在于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会计研究,做一综合分析和评价。

到目前为止,诸多会计学者分别就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会计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评述,比如阎达五(1990)对80年代会计理论研讨的回顾;刘峰和雷科罗(1993)对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特征及现状的评价;汤云为和薛云奎(1998)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会计研究评述;蔡祥等(2003)对90年代末期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起步阶段的研究述评等,对全面认识我国会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会计研究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视角2009-1-5 11:2 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孙铮【大中小】【打印】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孙铮在“改革开放30年会计发展与创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一、引言研究内容的总结及其对演进脉络的梳理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会计研究亦是如此。

而新中国的会计研究一直处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巨大变迁过程中,因此备受瞩目。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我国会计研究深受前苏联会计模式影响,在历经文革十年动乱的影响后,会计研究又几近停滞和倒退,总体上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在迂回中前进”的特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发展进入改革开放后时代,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通过解放思想,从具体国情和实践出发,我国创造性地进行了多方面的突破性改革,也开创了我国会计研究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会计研究也是最为活跃、最富有成效的领域之一,呈现出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到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稳步推进,我国的会计研究在国内外广大会计学者的大力推进与共同努力下,在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以会计研究对象——会计信息为例,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作用、需求、披露、使用、评价等会计问题的研究,人们对会计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完善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证券市场监管、投资者利益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会计研究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会计研究方法和范式的创新,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会计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会计学者的浓厚兴趣与广泛关注。

本文目的在于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会计研究,做一综合分析和评价。

到目前为止,诸多会计学者分别就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会计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评述,比如阎达五(1990)对80年代会计理论研讨的回顾;刘峰和雷科罗(1993)对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特征及现状的评价;汤云为和薛云奎(1998)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会计研究评述;蔡祥等(2003)对90年代末期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起步阶段的研究述评等,对全面认识我国会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

相比于已有研究,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来回顾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会计研究做了一个粗略的阶段划分,我们尤其关注进入21世纪后,中国会计研究的在创新发展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研究特征;(2)基于一条清晰的研究演进脉络,即以会计信息有用性为主线,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来梳理过去三十年我国会计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对我国未来会计研究发展做出初步的展望。

需要说明的是,在过去三十年里,我国会计研究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试图在一篇短短的文章里,详尽地阐述研究的各个方面,难免挂一漏万,也是不现实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每个阶段的会计研究内容,择其主要方面加以述评。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论文第二部分以会计信息有用性为主线,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会计研究发展脉络做了粗略划分;第三部分对主要会计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文献回顾;第四部分分析了推动我国会计研究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展望。

二、三十年来我国会计研究的发展脉络:一个粗略划分为了更好地认识和评价过去三十年来我国会计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特征,在对文献做具体回顾之前,理出一条线索清晰的逻辑思路和大致的研究发展演进历程,将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会计信息有用性为研究视角,对我国的会计研究发展加以回顾。

根据Beaver(1996)的观点,会计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会计信息,无论会计研究的内容、方法等如何演化,最终都可归结到会计信息有用性上来。

汤云为和薛云奎(1998)对会计研究的分类,从总体上反映了会计信息有用性在以下两个层面上的研究:一是有关会计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问题,是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认识和理解;二是有关会计系统运行效率的问题,则又体现为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评价、检验和判断。

同样以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蔡祥等(2003)对中国实证会计研究进行述评时,指出会计信息的编报和会计信息的使用与评价,构成了会计研究的两条基本主线。

由此可见,以会计信息有用性为研究线索和脉络,能够对会计研究的思想、内容、方法等做较为全面评价,也有助于对未来发展做出客观认识。

其次,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会计研究基本上经历了从引进、模仿,再到消化、吸收,直至现在讨论具有中国制度背景、符合国际学术研究范式的过程,体现出与转轨经济制度特征相适应的一面,因此要对我国会计研究发展阶段做明确划分,是较为困难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改革开放后的会计研究按照年代粗略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980-1989年为会计研究的初始起步阶段,1990-1999年为会计研究的深入发展阶段,2000年之后,为会计研究的创新发展阶段。

按照上述研究脉络和阶段划分,我们以《会计研究》自1980年创刊以来刊发的论文为研究对象,按照会计信息有用性研究的不同方面加以分类,以期对我国会计研究特征寻求数据上的佐证性资料。

之所以选择《会计研究》,是因为该刊物在目前国内会计专业刊物中学术性较高,可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中国会计研究的水平和趋势。

本文所选择的论文,主要以理论性研究为主,同时没有考虑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以及其它会计专题研究方面的论文。

表1显示了《会计研究》在1980-2007年间所刊发论文的描述统计情况。

表1 1980-2007年间《会计研究》发表论文的描述统计线的方向演进的,即研究重心从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认识、理解,到如何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关注会计信息质量,再到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实证检验、判断以及制度环境影响的一个过程,体现出与国际会计研究趋同的特征。

在会计研究初始起步的80年代,针对会计基本问题研究(如会计的定义、职能、属性等)的论文是最多的,主要讨论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即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认识和理解。

围绕着基本概念的推演与争论,逐渐形成了“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大观点。

另外,在80年代末期,部分文献从会计技术角度探讨了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也出现了有关会计准则研究的论文,但主要是停留在介绍性的层面。

由于受传统思维习惯和学术方式的影响,改革开放初期的会计研究,热衷于一些定义和概念上的纠缠不清,抽象空洞,言之无物,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形而上学的研究方式(陈信元和金楠,1999)。

但是在进入90年代,针对会计基本问题的研究,尽管在某些方面仍然悬而未决,却也不再成为会计研究的热点话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资本市场发展,我国会计研究也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开始关注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作用,会计理论研究也趋于具体化、现实化,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也愈加显现。

在该期间内,会计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的编报环节,通过对会计准则制定,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会计差错与舞弊等内容的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1996年之前,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神速,上市公司也有了一定规模,但对会计信息利用情况的理论研究却很少(阎达五和赵月园,1996)。

到90年代后期,随着接受现代研究方法的训练、学术交流的增强、教育制度改革以及学术期刊发展等的影响,在短短的数十年中,我国会计研究取得了明显进步,尤其在进入新世纪后已经初步体现出了更多创新发展的特征,更多地关注中国制度背景下的会计问题研究,比如会计信息观和计量观对信息有用性的影响,从经济后果角度研究会计准则制定及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从投资者保护观研究盈余管理、会计舞弊行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等。

此外,也开始关注会计信息的评价与使用,包括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研究,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研究,会计信息在公司绩效评价、财务困境预测、盈利预测、财务分析师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影响等问题。

三、我国会计研究成果:主要文献述评1.会计基本问题研究在改革开放后的前十年,我国会计研究主要是围绕会计基本问题(如会计的本质、职能、属性等)而展开的。

在该阶段内,尽管会计研究体现出了更多务虚性、纯理论性的研究特征(刘峰和雷科罗,2003),但是通过对会计基本问题的推演、归纳与争论,叩开会计研究之大门,启迪会计研究之思考,为经历十年动乱后的中国会计研究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该阶段形成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的两个观点及其相关的学术争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会计研究的典范。

“管理活动论”的理论观点,最早是由会计学家杨纪琬和阎达五(1980)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论在本质上强调会计的控制和监督职能,后经会计学界深入讨论,逐渐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概念,并将这种管理活动延伸到反映、决策、预测等方面。

“信息系统论”的理论观点,是从西方会计研究中引进并有所发展,主张会计是在一个微观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强调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提供,并对决策起支持作用。

在国内最早支持这一理论观点的是会计学家余绪缨(1980)和葛家澍(1983)。

事实上,由于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反作用,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的理论观点的形成,基本上是以我国会计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的识别为立论基础的,两种观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会计信息作用的侧重点上。

在改革开放早期阶段,会计信息的作用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有利于政府实施合理的计划配置和有效控制,对企业而言,会计信息相应地体现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经管责任的考核评价等方面,是一种经营责任观的体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会计主要以向外部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目标,促进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也即会计决策有用观更为重要。

因此,从会计信息有用性视角,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是一致的,殊途同归,至少并不相悖。

2.会计准则与国际化会计信息有用性取决于会计系统本身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即完善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体系。

我国的会计准则研究,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

根据对《会计研究》刊发论文的统计,一直到1995年之前,有关会计准则研究的论文,仍然是以介绍性为主。

而且一些学术讨论也纠缠于若干抽象术语的定义,如“原则”、“标准”、“准则”等,这些论文很少涉及到会计准则的具体内容(葛家澍和刘峰,1999)。

就理论层面,刘峰(1996)较早地通过完整的理论框架对会计准则性质及其制定层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