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初二物理初中物理苏科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初中物理苏科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答案】C【解析】A.错误,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恒星的静止是相对的;B.错误,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构成;D.错误,是因为分子的引力原因;【考点】分子动理论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几个环节,体育课时,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吸铁石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分析与论证【答案】C【解析】解: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这里“吸一下”这一过程是进行具体的实验验证,所以属于科学探究中进行实验环节.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进行分析解答,比较简单.3. 2010年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就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答案】C【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小雷在室内看到暖瓶打开盖后,不冒白气,小雷猜想可能是暖瓶不保温,所以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这个环节.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实验中,科学探究环节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4.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评估.【答案】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解析】科学探究是学生在物理课程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自己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科学探究包括七个基本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④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故答案为: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点评】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与情感的体验,积累科学知识与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5.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环节;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进行分析解答.6.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有关;与无关.【答案】2;3;下落高度、地面材料;球的型号【解析】(1)要验证猜想2,即篮球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下落高度和地面材料一定而球的型号不同;(2)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1和2得出篮球反弹高度和地面材料的关系,分析2和3得出篮球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分析1和4得出篮球反弹高度和篮球型号的关系.解:(1)要验证猜想2,即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高度的关系就要保证下落高度和地面材料相同而篮球型号不同,2和3符合题意;(2)通过分析1和2可知,在篮球型号、下落高度一定时,地面材料不同,篮球的反弹高度是不同的;通过分析2和3可知,在篮球型号、地面材料一定时,下落高度越大,篮球的反弹高度越大;通过分析1和4可知,在地面材料、下落高度一定时,篮球型号不同,篮球的反弹高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2;3;下落高度、地面材料;球的型号.【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使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的能力,每年中考都会有一个课外实验,要求使用我们所学过的实验方法来探究.7.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生活和生产可以充分的利用和消耗.(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因此真正可利用的水资源并不丰富.解:地球上的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并不丰富,占比例最大的海洋水并不能被人类所直接利用,因此,生活和生产中应注意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了解水资源的真正含义,知道水资源是指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叫水资源.8.“节约用水、美化环境、防止污染”已成为每个泗阳人的共识.在下面三项中,与我县水环境的改善不相符的是()①生活污水排入大运河②将生活垃圾倒入大运河③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A【解析】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结合经验可做出判断.解:①生活污水排入大运河,会造成水环境的直接破坏,做法错误;②将生活垃圾倒入大运河,会造成水源的污染,做法错误;③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可以防止水污染,做法正确.故选A.【点评】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污染的防治就顺理成章变为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了解污染的来源和相应防治措施是解题的关键.9.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提出问题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答案】A【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要素:第一是提出问题.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第二是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第三是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一环节是实验的核心.第四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在实验中加强实验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指导,实验数据及时填入记录表中.第五要素是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第六要素是评估.评估的实质是对探究的反思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评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对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结果有评估的意识.第七要素是交流与合作.全班或同一组内围绕得到什么结论,如何得出结论,有什么体会等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解:对于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的影响因素,小明认为可能与颜色有关,是对影响因素的判断,属于科学探究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故选A.【点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不只是记住有关的探究步骤就能解决的,必须在探究实践中不断积累.10.人们常用“以卵击石”来形容自不量力,两者比较,的硬度大.通常窗户上安装玻璃,主要利用了玻璃的物理属性.【答案】石头;透光性好【解析】根据我们对石头、玻璃物理性质的了解来作答.解:以卵击石,鸡蛋破了,石头没碎,是因为石头的硬度大.窗户上安装玻璃,为了挡风、御寒,最主要的是要透亮,所以利用的是玻璃的透光性.故答案为:石头;透光性好.【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物理性质,是一道基础题,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在平时多观察、多积累.1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B.普朗克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C.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D.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共同发现了“镭”元素【答案】B【解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A、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实验的先驱者,改进了望远镜用于观察天体的运行规律,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此选项正确;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为力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此选项错误;C、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此选项正确;D、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共同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此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12.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A.电线的外皮用橡胶和塑料,是因为它们的绝缘性好B.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C.黄金可以制成很薄的金箔画,是利用了黄金的延展性好D.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答案】B【解析】电线的外皮用橡胶和塑料,是因为它们的绝缘性好;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对电水壶来说,利用胶木的绝缘性质防止人体触电;二是利用胶木热传导系数低,避免烫伤,B符合题意;黄金可以制成很薄的金箔画,是利用了黄金的延展性好,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玻璃刀刀刃用金刚石,就是利用了硬度大的性质,耐磨,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苏科版初二物理教案(优秀4篇)
苏科版初二物理教案(优秀4篇)苏科版初二物理教案篇一1.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2.本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讲解物体带电的本质。
3.通过对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从而打破了物体的电中性,失去电子的物体带上了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上了负电荷。
过渡到电荷守恒定律,水到渠成,对高中学生而言很容易接受,进一步巩固守恒思想。
4.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电荷守恒定律以及元电荷的概念。
同时教学中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
5.展示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库仑发现这一定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和远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学的基本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演算能力。
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有必要把初中学过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复习一下。
三、教学方法分析及建议1.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媒体播放复习并巩固电荷的有关知识;先运用教材上给出的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摩擦后的塑料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猜想作用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通过实验定性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并在这个基础上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
2.讲解点电荷时,可以对照质点的概念进行讲解,要讲清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物理发展的重要概念及重大规律的建立都是经科学家艰辛的探索而完成的,都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突破的结果,体现出了科学家的创造性。
如何充分利用这宝贵的素材,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诱思”、“导思”,在本节课中,对库仑定律得出过程进行了尝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美丽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5篇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内容,感谢大家浏览,期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1§4—2光的反射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产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
3、知道光路可逆。
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重、难点:1、知道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2、利用实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进程:1、、条件测评: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闪电与雷声虽然同时产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了什么?2、、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何可以看见物体?②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何也能够看的见?五、进行新课:1、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角i角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方法、步骤:如何做?结果:填入左表结论以下:3、光的反射规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练习:物理套餐P30作图题4、实验:两种反射,得到定义以下(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平行射出)探讨:在漫反射中,是否遵照上面的反射规律?(学生讨论后,作图证明)漫反射也遵照光的反射规律。
5、光的反射的运用:学生举例(注意黑板反光问题)6、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六、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七、教学后记:在探究活动中,应给出较具体的指导,避免学生的盲目性。
苏科版初中物理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什么?2、声音的特性3、令人厌烦的噪声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第二章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汽化和液化3、熔化和凝固4、升化和凝华5、水循环第三章光现象1、光的色彩颜色2、人眼看不见3、光的直线传播4、平面镜5、光的反射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1、光的折射2、透镜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5、望远镜与显微镜第五章物体的运动1、长度和时音质测量2、速度3、直线运动4、世界是运动的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1、物体的质量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3、物质的密度4、密度知识的应用5、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走进分子世界2、静电现象3、探索更小的微粒4、宇宙探秘第八章力1、力弹力2、重力力的示意图3、摩擦力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力与运动1、二力平衡2、牛顿第一定律3、力与运动的关系第十章压强和浮力1、压强2、液体的压强3、气体的压强4、浮力5、物体的浮与沉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杠杆2、滑轮3、功4、功率5、机械效率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动能势能机械能2、内能热量3、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章电路初探1、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3、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4、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1、电阻2、变阻器3、欧姆定律4、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1、电能表与电功2、电功率3、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4、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第十六章节电磁转换1、磁体与磁场2、电流的磁场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4、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5、电磁感应发电机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1、信息与信息传播2、电磁波及其传播3、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2、核能3、太阳能4、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苏科版2024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的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
2.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平均速度和瞬
时速度的区别、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等。
3.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位移、速度和时间的
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等。
4.物体的加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位移、速度和时间的
关系、加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等。
5.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内容和应用、质量和物体惯性的概念等。
6.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位移和时间的关
系等。
7.物体的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特点、平抛运动的图像、平抛运动中
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平抛运动中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等。
8.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闭合电路和开放电路的区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电池的作用和原理等。
9.电阻和欧姆定律:电阻的定义和计量单位、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计算等。
10.电功和电功率:电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电能的转换和利用等。
以上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一部分,覆盖了初中物理学的基础概念、运动学原理以及电学基础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物理打下基础。
初中物理教材(苏科版)目录
初中物理教材(苏科版)目录八年级(上)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二、体验科学研究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二、声音的特性三、令人厌烦的噪音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二、汽化和液化三、熔化和凝固四、升华和凝华五、水循环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色彩颜色二、人眼看不见的光三、光的直线传播四、平面镜五、光的反射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二、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五、望远镜与显微镜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速度三、直线运动四、世界是运动的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物体的质量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三、物质的密度四、密度知识的应用五、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二、静电现象三、探索更小的微粒四、宇宙探秘第八章力一、力弹力二、重力力的示意图三、摩擦力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力与运动一、二力平衡二、牛顿第一定律三、力与运动的关系第十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气体的压强四、浮力五、物体的浮与沉九(上)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二、滑轮三、功四、功率五、机械效率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动能势能机械能二、内能热传递三、物质的比热容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一、初识家用电器与电路二、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四、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一、电阻二、变阻器三、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九(下)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一、电能表与电功二、电功率三、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四、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第十六章电磁转换一、磁体与磁场二、电流的磁场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四、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五、电磁感应发电机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一、信息与信息传播二、电磁波及其传播三、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2章 物态变化)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2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1.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水蒸气看不见)。
①其他物质一般也有三态。
②物质的三态的形成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2.酒精灯的使用:①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高)②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④出现意外时,不要惊慌,用湿抹布铺盖。
3.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①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
重点: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1)温度高于0℃时,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
(2)温度低于0℃时,水蒸气凝华成霜。
(3)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气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相遇时,凝固成雹。
(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二、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意:①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
②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则它们的温度相同。
③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三、常用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中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1)“看”: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2)“测”: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苏科版)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色彩教学课件
闪电是天然光源
LED灯是人造光源
想一想
它们是光源吗?
属于光源的有:发光 的彩灯、点燃的火柴。
彩灯
月球
点燃的火柴
钻石
夜行安全衣
月球、钻石和夜行 安全衣自身不发光, 所以不是光源。
二、光的色散
很多人认为,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白光是最单纯的。 真是这样的吗?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 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 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 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美丽的夕城阳市的灯光
夜幕中的月五亮颜六色的鲜花
舞台灯光
不完全燃烧的燃气火焰 完全燃烧的燃气火焰
对于不发光的物体,我们也能看到它们的颜色。你是否想过,为 什么. 光源:本身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天然光源:太阳、发光的水母、萤火虫、恒星、闪电等。 人造光源:亮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色彩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2. 通过实验,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
色光组成的,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3.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能解释生活中与色光的混合有关的现象。
新课引入
观察并思考:哪些物体是发光的?你所看到的光来自哪里?
1.光能 光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光能。
2.能量转化
光能转化为内能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路灯和“天和”核心舱上的太阳能电池板 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植物的光合作用
课堂小结
光的色散 太阳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光的色彩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初二物理初中物理苏科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初中物理苏科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答案】C【解析】A.错误,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恒星的静止是相对的;B.错误,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正确,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构成;D.错误,是因为分子的引力原因;【考点】分子动理论2.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的自然科学.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答案】运动规律;爱因斯坦【解析】解: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的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的运动的最一般的规律的自然科学;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的物理学体系,动摇了人们所熟悉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故答案为:运动规律;爱因斯坦.【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同时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3.“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是哪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说的()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答案】C【解析】哥白尼是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是日心说的创立者,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最主要的三大成就:1、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认为: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无关。
反驳了亚里士多德的“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如果同时开始下落,重球应比轻球先落地”的观点。
即提出了“落体定律” 。
2、伽利略又通过斜面实验确认了惯性定律。
3、伽利略的第三个重大贡献是提出“相对性原理”。
这一原理是物理学最重要的基石之一;牛顿的贡献:1.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为基础建立牛顿力学。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3.建立行星定律理论的基础。
4.致力于三菱镜色散之研究并发明反射式望远镜。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可编辑全文
自学导航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与可听见声相比,超声波、次声波的主要特点和应用有哪些?
小资料
1.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看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
空气
水
钢铁
340m/s
1500m/s
5200m/s
声音的速度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是 ___。
在固体中最 ,在气体中最 。
不同的
快
慢
识记
太空中宇航员即使靠近说话也听不见,这是为什么?那么宇航员在太空中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
打闪后经过1s人才听到雷声,则由此可判断人离打闪处的距离约为___m。 当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速度将___。
水银温度计
酒精温度计
煤油温度计
3.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每一小格表示1 ℃
0 ℃
100 ℃
通常情况下,纯水的沸腾温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摄氏度(℃) 的规定
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初中物理】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清单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清单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①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②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振动发声,都可以作为。
③振动停止则停止,已经产生的声音继续向前。
(2)声音的传播:①声音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不能在中传播;②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为;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m/s。
(3)声音的本质:①声音是一种疏密相间的,称之为;声音在介质中以的形式传播;②声音可以传递和;声音所具有的能称之为。
2. 乐音的三要素:(1)响度(声音的):与声源的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还与传声介质、传播距离、扩散程度有关。
(2)音调(声音的):与声源振动的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
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的物理量,具体指的是物体每振动的次数;声源振动频率与声源、粗细(横截面积)、材料、松紧程度有关。
(3)音色(声音的):由声源的结构、材料决定。
(4)声波图:①波的高度:反映声音的;②波的疏密:反映声音的;③波的形状:反映声音的。
3.噪声:(1)定义:物理角度,声源做振动产生;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工作。
(2)声强级:响度>90 dB:损伤;响度>70 dB:影响;响度>50 dB:影响;响度为0 d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3)防控:噪声防控的三种途径是在、在、在。
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1)超声波:①定义:频率Hz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②特点:在水中传播距离,方向性,穿透能力,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可以成像,使塑料薄膜发热等。
③应用:声呐、B超、速度测定仪、探伤仪、倒车雷达,清洗器、焊接器等。
(2)次声波:①定义:频率Hz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②产生:产生于海啸、地震、台风、火箭发射等,可用于预报地震、海啸、台风以及检测核爆炸。
③特点:传播距离,穿透能力,易于绕过障碍物且几乎无孔不入。
难点补充:1.震耳欲聋、引吭高歌、低声细语等是描述的词汇;悦耳动听、闻其声知其人等是描述的词汇。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透镜》课件(1)
问题:早在我国汉代就有记载“削冰令其圆,举以 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生火。”谁能用现代汉语 描述它?谁又能解释其原因?
苏科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光心
F
O
F
主光轴
焦点
f
焦距
三条特殊光线经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 射后过焦点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平行于主光轴
3、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 播方向不变
三条特殊光线经凹透镜后的传播路径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 线经过焦点
2、延长线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苏科版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透镜
教学课件
比较二个光学仪器的不同
能让光透过的镜子属于透镜
发东西啦!
请同学们对所发物品进行探究
提示: 镜片表面的厚薄情况
(一)认识透镜
中间厚 边缘薄 凸透镜
中间薄 边缘厚
凹透镜
当堂检测
A
B
C
D
EHale Waihona Puke F属于凸透镜的是: A C D 属于凹透镜的是: B E F
活动一:
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靠近课本观看书 上的文字,你会发现:
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 通过凹透镜,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
活动二:
让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或手 电筒光)通过凹透镜,会怎样?
发散
让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或手 电筒光)通过凸透镜,会怎样?
会聚
生活 物理 社会
怎样判断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多种方法。
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
3、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 课件《水循环》
1、认识水的循环。 2、了解“水循环” 中的物态变化。 3、知道水资源的珍贵。 4、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再见
• ④进行工业生产; • ⑤对气候的影响。
•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拥有大量 的水。为什么人类还会面临水荒?
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
• 我国是世界上十三个严重缺水的国 家之一,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水资源是宝贵的,从自己生活中做 起,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 列举生活中自己的有关浪费水的不 良习惯。
上的积雪和冰也会 升华 为水蒸气,水蒸
气随气流运动,升入 高空后,遇冷 液化 成小水滴或 凝华 成小冰
晶,由于颗粒很小,能被上升的气流托住, 浮在空中,从而形成云。
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变得越来越
大,直到上升的气流托不住时,它们就会
落向地面,在温度
低于0℃的条件下,
就会形成雪;
如果温度高于0℃,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 3、通过实例分析,借助生活经验, 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形成节约用水与 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地球上的水在 陆地、海洋、大气 之间不断地循环。
活动:认识水循环:
1.观察图2-40“水循环示意图” , 将对应的变化填入图中的空格内
陆地(包括江河湖泊、土壤、植物)和
海洋中的水不断 蒸发 成水蒸气,高山
就会 熔化 ,从而形成雨。
雪
夏季,上升的气流很强、很不稳定,
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遇冷 凝固成小冰块,
小冰块在流动过程中
又与小冰晶或小水滴
合并形成大冰块,
当气流无法托住它时,
冰块就会落向地面, 这就是雹。
冰雹
形成的雨水、雪花、或冰雹,当
初中物理课本目录苏科版
第一章 声现象 1.1 声音是什么 1.2 乐音的特征 1.3 噪声及其控制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2.2 汽化和液化 2.3 熔化和凝固 2.4 升华和凝华 2.5 水循环 第三章 光现象 3.1 光的色彩 颜色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3.3 光的直线传播 3.4 平面镜 3.5 光的反射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4.1 光的折射 4.2 透镜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 力与运动 9.1 二力平衡 9.2 牛顿第一定律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十章 压强与浮力 10.1 压强 10.2 液体的压强 10.3 气体的压强 10.4 浮力 10.5 物体的浮与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与功 11.1 杠杆 11.2 滑轮 11.3 功 11.4 功率 11.5 机械效率 第十二章 机械能与内能 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12.2 内能 热传递 12.3 物质的比热容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8.3《摩擦力》教学实录
图布新巴图
摘自:《tu的博客》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教师:《市民守则》的第七条内容还记得吗?
学生:不乱扔杂物。
教师:乱扔瓜果壳不但不卫生,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请同学们看一段录象。
播放录象:一块西瓜皮害了一条人命,这一飞来之祸与摩擦有关……
发现问题:脚踩在西瓜皮上为什么会滑倒呢?
教师:脚踩在西瓜皮上容易滑倒,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有哪些类似的感受?
学生:在结冰的路面上走路容易滑倒。
学生活动:
1.夹球比赛。
每个小组配有一盒玻璃球、一只纸杯、一双筷子,每组出一人,用筷子将球从盒中夹送到杯中,看哪一组快。
2.两人拔河:让力气最小的学生与力气最大的学生拔河,力气小的获胜。
(在讲台后放一块光滑的装饰板,适度抹些润滑油,让体重大力气大的学生站在上面,体重小力气小的学生站在地面上。
)
3.每个小组配有木块,上面钉有钉子,让学生徒手拔,拔不动。
4.播放录象:大力士拖动大汽车。
画外音:若汽车无轮子,大力士拖得动吗?
[点评]
高密度呈现“摩擦”的信息,让学生强烈感受到摩擦现象处处存在,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样设计使学生从“熟视无睹、司空不觉”中顿悟到研究“摩擦”很有价值,从而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老师和学生在学习目标上达成共识。
提出问题:教师在引入什么叫滑动摩擦力后,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学生猜想很活跃,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点评]学生在观看录象前,教师结合“五城同创”有机的渗透情感教育。
然后教师通过观看录像和活动安排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猜想。
猜想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探究者明确探究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究,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无论其猜想的是“真因素”还是“伪因素”,都要“平等”的对待,因为猜想3与4与猜想1与2同样的可贵。
教师指导:怎样测定滑动摩擦力。
[实验设计、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上述四个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确定方案:
方案一:先在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再分别在木块上加1个和2个砝码,再以同样的速度向同一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观察三种情况下的弹簧秤的读数,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方案二:将同一木块先后放在木板面、玻璃面和毛巾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匀速拉动,观察两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方案三:在同一桌面上,沿同一方向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同一木块,观察两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方案四:将木块侧放、平放在同一桌面上,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动,观察两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过程略)
[点评]教师必须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问题是指导什么?如何引导?如怎样测定摩擦力?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这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采用直接讲授测定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实验方案的设计由学生讨论完成,尽管实际教学中学生难以一下子设计完整而严谨的实验方案,但可以在讨论中不断补充、完善。
“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能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是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合作者。
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有证实,而且有证伪。
在科学探究的历程中,证伪要比证实多。
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证实的同时,也进行证伪,不仅能有效的消除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建立滑动摩擦力的科学概念。
而且还能使学生对科学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理解,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科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