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3-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人教 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的第一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索颜色的奥秘,了解颜色混合变化的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创作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创作,深入理解颜色的流动性,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颜色混合的原理,掌握基本的颜色搭配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创作,学生能够运用颜色混合的原理进行美术创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颜色混合的原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颜色搭配和流动性表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引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颜色混合演示工具、美术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水彩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流动的颜色,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理解颜色的流动性。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创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颜色混合的原理进行美术创作,注意颜色搭配和流动性的表现。
5. 学生创作:学生独立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7.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1. 《流动的颜色》2. 课题: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3. 教学内容:颜色混合的原理、颜色搭配技巧、美术创作4. 教学目标: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掌握颜色搭配技巧,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5. 教学难点:颜色混合的原理、颜色搭配和流动性的表现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创作一幅以流动的颜色为主题的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颜色搭配和流动性的表现,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流动的颜色》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二年级的学生们:•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学会使用水彩笔制作简单的色块;•发挥创造力,利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创作出具有空间感和动感的画作。
教材选择本课程的教材来自于二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章节名为《流动的颜色》。
该教材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流动的颜色,领会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描绘简单的金鱼和水草的画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创作画作的方法;•帮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有创意、具有空间感和动感的画作。
教学难点•控制好不同颜色水彩笔的用量,防止出现过多混色;•促使学生发挥创造力,在空间感和动感方面创造出自己的想象。
教学准备•四色水彩笔、水彩纸、水、毛笔、干净的毛巾、拖布;•教师提前制作好简单的金鱼和水草的范本。
第一步:导入(10分钟)首先,教师呈现一些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色彩的变化、组合和运动所带来的感受和美感。
然后,教师问学生们:“为什么画家们喜欢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创作画作呢?”通过引导,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出色彩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教学重点(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展示金鱼和水草的范本,并讲解使用水彩笔制作色块的方法(在笔尖蘸水彩笔,然后在纸上划过,即可形成不同颜色的色块)。
然后,教师给出水草和金鱼的草图,并在草图中标注好颜色,让学生们学习如何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创作画作。
第三步:教学难点(30分钟)在这一步,教师将指导学生们发挥创造力,自由发挥,创造出具有空间感和动感的画作。
开始时,教师可让学生先用简单的画笔练习颜色的调配。
学生们可以随意尝试,创作出不同的效果。
然后,教师将给出一个简单的金鱼池的草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在纸上先画出简单的轮廓,然后依次填充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创造出色彩丰富、空间感和动感强的画面。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3-人教版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水彩笔,小桶,铅画纸,小抹布一块、调色盘。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有一天,欢欢小朋友在家里画画,突然把颜料盒打翻了,所有的颜色都跳了起来变成了水滴娃娃,它们相互看了看,抱了抱对方,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片五颜六色的海洋,这时候出现的一副美丽的画,引入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引导阶段: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三、发展阶段:(一)实验尝鲜,让学生先尝试着感受一下颜色流动在纸上,接着让两种颜色在纸上相互碰撞在一起,观察颜色变化。
(二)认识准备的材料,并思考有了这些工具之后,怎样吹出漂亮的画,看到流动的颜色呢?(三)学习调颜料:1、把颜料挤在调色盘里。
2、用笔蘸水加水滴在颜料上。
3.用笔搅拌均匀。
(注意:颜料太干——吹不动颜料太稀——颜色很淡)总结刚刚尝试后用过的方法:滴在纸上、用吸管吹、直接用嘴巴吹、倾斜纸面(四)欣赏画作,总结步骤:蘸水→调色→吹色→晾干→完成(五)认识颜色及三原色,并讨论调和三原色有什么样的变化。
思考:怎样让我们流动的颜色变得更有趣呢?四、示范教学,启发阶段: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小刺猬范画,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进行演示作画,给光光小朋友吹一个发型。
总结作画步骤:先调色,在纸上吹,接着动脑筋想,给流动的颜色添上几笔,变成一副有趣完整的画。
欣赏名作和学生作品,以及有趣的流动的色彩图片,帮助学生找寻灵感,感受奇妙的色彩之旅。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流动的颜色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流动的颜色》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色彩的变化与流动,通过混合不同颜色,观察颜色的变化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课程内容涉及颜色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原色、次色以及颜色混合的原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颜色知识,包括原色和次色。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颜色变化的兴趣和能力。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个性化的颜色混合实验。
4.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颜色理论的理解:学生对原色和次色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2. 颜色混合技巧:学生在进行颜色混合实验时,可能难以掌握合适的比例和混合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2. 颜色卡片。
3. 实验用的容器和调色板。
4. 投影仪和PPT,用于展示颜色理论和示例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颜色丰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颜色理论的基础知识。
2. 颜色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原色和次色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颜色图表。
3. 颜色混合实验:引导学生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颜色变化的过程。
4.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颜色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1. 颜色理论:原色、次色、颜色混合。
2. 颜色实验:颜色混合的方法和技巧。
3. 创作要求:运用颜色知识,创作个性化的作品。
作业设计1. 颜色混合日记:学生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颜色混合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家庭创作:学生在家中运用颜色知识,进行自由创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颜色实验和创作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颜色理论的基础知识,并在实验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但在颜色混合技巧方面,部分学生仍需进一步指导和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颜色知识。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流动的颜色》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作等活动,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水彩笔进行色彩创作。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色彩案例和步骤,便于学生参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色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但色彩搭配和运用能力还不够成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色彩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知道色彩的分类和搭配方法。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水彩笔进行色彩创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方法,学会运用水彩笔进行色彩创作。
2.难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践、合作、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色彩案例,实践色彩搭配,合作创作作品,发挥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色彩案例图片和相关资料。
2.准备水彩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3.准备课堂用的教学视频或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色彩案例,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分类和搭配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色彩搭配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创作色彩作品,教师继续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分享色彩搭配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发现和创造美。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 流动的颜色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流动的颜色一、教学目标1.了解颜色的概念,并了解不同颜色给人的心理感受。
2.通过涂色实践,掌握颜色混合、渐变的方法和技巧。
3.开发学生的创意,引导其表现感受,增强其艺术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1.颜色的使用,颜色的混合和渐变。
2.能够用自己的创意表现感受,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增强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感受。
2.学生能否将颜色的混合和渐变技巧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颜色,询问有哪些颜色,颜色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颜色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等等。
2. 思考(10分钟)老师放映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通过学生的观察,引导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寻找自己心仪的颜色。
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我们的心境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我们对春天、秋天的颜色有何感受?为什么?3. 实践(30分钟)1.涂色渐变法:老师分发A4白纸和颜料盘,让学生掌握颜料的混合和渐变方法;先让学生选择两种相近的颜色,在纸上练习让两种颜色混合的方法,使颜色渐渐地渐变;再让学生选择两种不同的颜色在纸上进行混合、渐变。
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将自己的涂色体验和创意表现在纸上。
2.分享创意: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老师请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作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创意。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表达感受、创造自己的语言。
4. 总结(5分钟)在实践过程中,老师需要注重评价和引导,对于优秀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对于不太理想的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最后对本节课的主旨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自己创作的体验,回到课程主题,从不同角度理解颜色对学生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评估1.老师观看学生的作品,判断学生有没有运用到颜色混合和渐变的技巧。
2.学生在表达作品的过程中,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感受和主题,是否能引发他人的共鸣。
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生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高才是一个全素质的人才。
以下是网络整理的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一)对比色的概念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红色、黄色、绿色等)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红-绿,黄-紫,蓝-橙)继续追问: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180°)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
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1、作品中的对比色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色彩夸张,充满动感,画家运用了补色以及冷暖差别大的色彩。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颜色混合的原理,掌握流动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幅流动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二、教学内容1. 颜色混合的原理2. 流动画的基本技巧3. 完成一幅流动画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颜色混合的原理和流动画的基本技巧难点:如何控制颜色流动的方向和形状,以及如何创作出有创意的流动画作品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流动画示范视频、PPT课件、流动画作品范例学具:水彩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吸水纸、滴管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流动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颜色混合的原理和流动画的基本技巧,通过示范视频和实物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3. 实践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使用水彩纸、水彩颜料、画笔等工具,进行流动画的创作实践。
4. 讨论与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颜色混合的原理2. 流动画的基本技巧3. 流动画的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流动画作品2. 写一篇关于流动画的日记,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颜色混合和流动画的技巧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我非常欣慰。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快乐。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流动的颜色现象,掌握流动颜色的基本画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合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流动的颜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流动颜色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流动的颜色,了解颜色在流动过程中的变化。
2. 流动颜色的基本画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流动的颜色。
3. 流动颜色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流动颜色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流动的颜色现象,掌握流动颜色的基本画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流动的颜色,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流动颜色现象的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流动的颜色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流动颜色的基本画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流动的颜色。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亲身体验流动的颜色,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流动的颜色2. 内容:流动颜色现象、流动颜色的基本画法、流动颜色的创作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流动颜色作品。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流动颜色现象,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流动颜色的基本画法,提高了绘画能力。
2.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具创意的作品。
人教版美术二上第1课《流动的颜色》教案
人教版美术二上第1课《流动的颜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辨别颜色,了解红、黄、蓝其中的两种颜色相融合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过程与方法:学习滴、吹、流的方法让颜色相融,尝试画面表现,并通过想象添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颜色的丰富多彩,通过观察色彩的有趣变化,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滴、吹、流让两种颜色相融的方法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地在滴、吹、流后对画面进行创意想象添画。
三、教学策略
采用“观察—尝试—创造”教学策略,观察发现两种颜色相融会产生新颜色;引导学生尝试用滴、吹、流等方法玩一玩,同时观察色彩在些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奇妙的变化。
通过这些有趣的玩耍留下的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组合、添画的方法,创作一幅有趣的作品。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
(3)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将流动颜色与自己的创意相结合,突破传统绘画表现手法。这一难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举例: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创作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通过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以及重点难点解析等方式,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颜色混合的具体操作还不是很熟练,这就需要在实践活动环节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
在实践活动方面,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设计让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尝试,这有助于巩固他们对流动颜色的认识。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存在依赖心理,个别成员不够积极主动。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了解红、黄、蓝三原色以及它们相互混合后的变化。
2.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受颜色流动、混合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流动的颜色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流动的颜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颜色流动的现象吗?”比如,当我们在水中滴入不同颜色的颜料时,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流动颜色的奥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课】《流动的颜色》设计理念:通过观察发现---实践验证---交流探索---再发现系列贯通的活动,流动的颜色让学生轻松欢快的学习了调色的方法及两种颜色的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等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的主观探索为本,如调色让学生实践后总结归纳,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调色应怎么样调,再如教师发问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主动观察发现色彩融合后的变化,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发问到除了吹画你还能想出什么规定,让三个好朋友一起玩耍,从而稳固本课所学知识,如学生让蘸色的玻璃球在纸上滚动的游戏。
学习目的:⑴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⑵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教学准备:⑴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毛笔,水罐,铅画纸,玻璃球三个,小抹布一块。
⑵老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雷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作(每小组一张)。
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⑴ 引导阶段:观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⑵ 开展阶段:老师根据学生交流总结归纳的方法做一次范画,让学生明白使颜色流动的条件——调好颜色是关键。
学生练习调色(告诉学生在调色时,只能用一种颜色),小组总结归纳怎样调色,调到什么程度在纸上吹最适宜。
鼓舞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⑶ 探索阶段: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己获小组作品,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老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其思妙想做一做,对画面进行添加,使其构图、情节更完满,也可根据画面效果进行裁减。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三原色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红、黄、蓝三种颜色。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了解两种原色调和后会生成另一种颜色,即三间色。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颜色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三原色创作简单图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色彩世界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会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三原色的概念及其识别。
2. 三原色调和生成三间色的实验。
3. 运用三原色创作简单图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三原色,了解两种原色调和后会生成另一种颜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三原色创作简单图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色卡、实验材料(红、黄、蓝颜料、调色板、画笔、水等)。
学具: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激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
2. 新课学习(1)认识三原色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红、黄、蓝三种颜色,让学生了解三原色的概念,并学会正确识别这三种颜色。
(2)三原色调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红、黄、蓝颜料两两混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使学生了解两种原色调和后会生成另一种颜色,即三间色。
3. 实践创作(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三原色创作简单图画。
(2)学生分组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三原色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画。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流动的颜色2. 教学目标:认识三原色,了解两种原色调和后会生成另一种颜色。
3. 教学重点:三原色的概念及其识别,三原色调和实验。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三原色创作简单图画。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流动的颜色人教 版
《流动的颜色》【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教材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主要是让学生感受色彩的美,通过认识三原色,体会色彩融合产生的丰富变化,运用滴、吹、流等方法,组合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再进一步通过对画面的想象添画,创作出充满情趣的作品。
本课从表现的角度,提供了运用滴、吹、流等产生颜色变化的方法,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体会颜色的流动之美,巧妙地运用颜色流动后的无意变化和有意想象,创作出色彩变化丰富的绘画作品。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是儿童绘画表现最可爱、最精彩的时期,也称为“图式期”。
他们往往喜欢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作画,用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代替视觉。
在构图方面,对于物体的大小、高低、空间关系很不在意,常常会把被掩盖的部分也画出来,会透过物体表面画出物体的内部状况。
他们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础,但在色彩方面还没有过专业的学习,这一课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使用水彩颜料,体验色彩融合变化的初始课。
他们还是以“玩”为中心,喜欢做游戏。
教师要寓教于乐,努力营造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表现的课堂氛围,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活动的机会,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的表现,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师:课件、彩色颜料、图画纸、油画棒、水桶等工具。
生:颜料、水彩笔、卡纸、吸管、棉布、剪刀、勾线笔、图画纸等工具。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辨别颜色,了解红、黄、蓝其中的两种颜色相融合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过程与方法:学习滴、吹、流的方法让颜色相融,尝试画面表现,并通过想象添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颜色的丰富多彩,通过观察色彩的有趣变化,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运用滴、吹、流让颜色相融的方法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根据色彩流动效果进行想象创意添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微课:不用画笔画的画。
师:同学们,你们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师:好,上课!同学们,有这样一些作品,不用笔不用画,就能呈现出神奇的图案,不信你来看看:(播放微课)师:颜色的变化可真奇妙!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奇幻的颜色世界吧!(教师张贴课题:“颜色”)师:在所有千变万化的色彩中有三个比较特殊的颜色宝宝,他们就是红黄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流动的颜色》教案3篇
【导语】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通过让红、黄、蓝三原⾊互相流动、混⾊的游戏,引导学⽣发现⾊彩的调配规律。
2、⽤搅拌、流淌、吹,等⽅法引导学⽣发现⾊彩规律。
并根据想象将偶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幅画。
3、在游戏式的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以及合作学习的能⼒。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在游戏中找出⾊彩调配的规律。
2、引导学⽣合理想象,将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幅画。
3、在游戏中要遵守秩序,保持教室的卫⽣。
教学准备: 教师:玻璃⽫、滴管、彩⾊墨⽔、⽔粉或⽔彩颜料、调⾊盘、⽑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实物投影仪。
学⽣:⽔粉或⽔彩颜料、调⾊盘、⽣宣纸、⽑笔、玻璃、卡纸、吸管、抹布。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 教师出⽰三个玻璃⽫中装的红、黄、蓝三原⾊的墨⽔,为⼤家表演“变⾊魔术”——运⽤滴管将三原⾊在玻璃上混合,请学⽣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玻璃上的变化。
请学⽣⽤⾃⼰的话描述⼀下⾃⼰看到的⾊彩的变化。
活动⼆: 引导学⽣运⽤⾃⼰带来的⼯具材料以⼩组为单位,试着从以下⼏个试验中选以—到两个进⾏实验: 1、将红黄蓝三⾊⽔粉颜料挤到调⾊盘⾥,分别⽤⼩棒充分的搅拌,看看⼀共能出现多少种变化。
2将红、黄、蓝三⾊的墨⽔滴在玻璃上,晃动玻璃,让玻璃上的颜⾊充分的混合,然后将⽣宣纸覆到玻璃上,⼩⼼的揭开,看看宣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画⾯。
3、在⼀⽚玻璃上涂红⾊墨⽔、另两块涂黄⾊和蓝⾊,晾⼲后将三⽚玻璃两⽚两⽚的覆盖在⼀起,迎着光线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着将三⽚玻璃摞在⼀起看看。
各⼩组派代表起来说说⾃⼰组通过实验有哪些发现?⼤家讨论⼀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即红、黄、蓝三⾊混在⼀起会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活动三: ⽤嘴或者利⽤吸管等材料吹画,然后根据⾃⼰的想象添画成各种形象。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原色的概念,掌握三原色的调和原理,培养色彩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
2. 色彩的调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后产生的颜色。
3. 流动的颜色:利用流动的液体观察颜色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三原色的调和原理,学会观察流动的颜色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色彩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彩纸、颜料、画笔、调色板。
学具:彩纸、颜料、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流动的彩色液体,引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色彩知识:介绍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概念,讲解色彩的调和原理。
3. 演示流动的颜色: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流动的液体中颜色的变化。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流动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5. 交流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分享观察到的颜色变化。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流动的颜色》2. 1. 三原色:红、黄、蓝3. 2. 三间色:橙、绿、紫4. 3. 色彩的调和5. 4. 流动的颜色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尝试利用流动的液体观察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来。
2. 画一幅以流动的颜色为主题的画作。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流动的液体中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掌握了三原色的调和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课流动的颜色》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了解色彩的混合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色彩的初步知识、色彩混合的实验和创作练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色彩认知,但对色彩混合的原理和规律还不够了解。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提高审美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混合原理,知道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混合的原理和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色彩混合的原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色彩混合的原理。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验和创作,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
3.欣赏法:教师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色彩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纸、画笔、调色板等。
3.教材: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课流动的颜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色彩是怎么来的吗?”让学生思考色彩的来源。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色彩的混合原理,展示色彩混合的实验过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混合实验,亲身体验不同颜色混合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让学生总结色彩混合的规律。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流动的颜色-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流动的颜色是什么,知道颜色的变化和流动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
2.能够感性认识流动颜色在艺术中的应用,用不同颜色材料制作作品。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材料
颜料、水彩纸、刷子、水杯。
三、教学过程
1. 知识讲解
1.流动的颜色:指颜色的变化和流动产生的效果。
2.艺术中的流动颜色:艺术家们利用色彩的变化和流动,在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创造出艺术美。
2. 实践操作
1.预备:老师向小朋友展示不同的颜料,让小朋友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实践操作: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将颜色涂在水彩纸上,倾斜纸张或利用刷子让颜色产生流动效果。
3.作品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一起欣赏和讨论。
3. 思考讨论
1.提问:你们制作的作品中有哪些颜色的流动变化最美丽?
2.讨论:小朋友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试着分析和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颜色展现。
四、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和表现情况。
2.评估小朋友在课程讨论中的发言质量和表达能力。
3.对完成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给予肯定和改进意见。
五、教学扩展
1.培养小朋友的绘画能力和表现能力,可以多进行素描、水彩等方面的教学。
2.让小朋友进行艺术作品欣赏并学习名家的作品,在认识美和提高艺术修养方面更为有益。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流动的颜色》 人教 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流动的颜色》人教版教学内容《第1课流动的颜色》为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的第一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色彩的变化和流动,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基本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课程内容包括对颜色基本知识的介绍,通过简单的实验观察颜色的变化,以及动手实践进行色彩流动的创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如三原色和混合色。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颜色变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创作,体验色彩流动的美感。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难点1. 颜色理论知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2. 在创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控制颜色流动,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颜色卡片、实验用玻璃杯、吸管、调色板、画纸、水彩颜料。
2. 学具:图画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颜色丰富的画作,引起学生对颜色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颜色基础知识,包括三原色和混合色的概念。
3. 实验观察:指导学生进行颜色混合实验,观察颜色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颜色的流动性。
4. 动手实践: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一次颜色流动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技巧。
5. 作品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颜色的流动性和创作中的技巧。
板书设计- 流动的颜色- 正文:- 颜色基础知识- 实验观察颜色变化- 动手创作色彩流动- 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如水、油、食用色素等)进行颜色流动实验。
2. 让学生画一幅表现颜色流动的画,并写下自己的创作思路。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颜色的流动性和创作技巧。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颜色的变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在创作中展现了个性化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的颜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
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并认识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
学生将颜色调到适合的浓度。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等管状材料一根,水彩笔,小桶,铅画纸,小抹布一块、调色盘。
2.教师除需要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还需准备几张范
作。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天,欢欢小朋友在家里画画,突然把颜料盒打翻了,所有的颜色都跳了起来变成了水滴娃娃,它们相互看了看,抱了抱对方,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片五颜六色的海洋,这时候出现的一副美丽的画,引入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引导阶段:
欣赏范作,交流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
确学习任务,找到本次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三、发展阶段:
(一)实验尝鲜,让学生先尝试着感受一下颜色流动在纸上,接着让两种颜色在纸上相互碰撞在一起,观察颜色变化。
(二)认识准备的材料,并思考有了这些工具之后,怎样吹出漂亮的画,看到流动的颜色呢?
(三)学习调颜料:
1、把颜料挤在调色盘里。
2、用笔蘸水加水滴在颜料上。
3.用笔搅拌均匀。
(注意:颜料太干——吹不动颜料太稀——颜色很淡)
总结刚刚尝试后用过的方法:滴在纸上、用吸管吹、直接用嘴巴吹、倾斜纸面
(四)欣赏画作,总结步骤:蘸水→调色→吹色→晾干→完成(五)认识颜色及三原色,并讨论调和三原色有什么样的变化。
思考:怎样让我们流动的颜色变得更有趣呢?
四、示范教学,启发阶段: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小刺猬范画,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的方法进行演示作画,给光光小朋友吹一个发型。
总结作画步骤:先调色,在纸上吹,接着动脑筋想,给流动的颜色添上几笔,变成一副有趣完整的画。
欣赏名作和学生作品,以及有趣的流动的色彩图片,帮助学生找
寻灵感,感受奇妙的色彩之旅。
五、探索阶段:
动动手:1、可以用嘴或吸管等材料进行吹画,然后根据你的想像进行添画成各种形象
2、大胆创新,构图要饱满
鼓励学生大胆吹画,分别调出红、黄、蓝三色,滴落在纸上吹画。
3、现场作品展示欣赏:
把完成好的作品放上展示台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学之间的作品,请小作者来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怎么画出来的?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六、收拾与整理:
学生整理画具,用抹布擦净桌子,最后将水罐及笔洗净。
按特长评语
1. 优秀的成绩,娟秀的书法,逼真的绘画,优美的舞姿,娓娓动听的播音,落落大方的小小主持人,博得师生的好评,是我们学校的骄傲。
这都是你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愿你获得新成绩。
2. 你是个受老师与同学们喜欢的好班长,也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上课时你聚精会神的听讲,下课时你的眼睛总是关注着班集体。
同学们遇到困难都找你,你总是乐意帮助解决。
每次评选三好学生时,你总是全班同学全体举手通过。
你的上进心很强,我曾经说你要是字再写的好一些就好了,你就暗下功夫练字很快就大有进步了。
要是你发言讲话,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3. 如果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是夜空的繁星,那么你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看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推举你当班长;看着你俨然一位小老师,热心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看着你犹如一匹活泼的小马驹,奔驰在操场上……我真为你而感到高兴,但老师要提醒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谦虚谨慎永远是成功的法宝。
4. 你是个文静的女孩。
默默地学习,作业本上那工整的字迹,是你文静开出的花朵。
课间活动,体育场上,你文静有余而活动不足。
愿你多一些活泼,多一些微笑。
5.你是个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女孩,每天都可以看到你为净化校园弯腰扫地的身影。
桌椅歪了,你主动摆好,字纸篓满了,你主动到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你不怕困难,勤奋学习,你也能把学习搞好。
6.你是一个聪明漂亮、文静可爱的小姑娘。
你能坚持培养自己健康的兴趣爱好,学画画能吃苦,多次为班为校争光;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表现堪为同学表率,作为班干部你能积极主动搞好本职工作,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支持,本学期被光荣地评为武昌区优秀少先队员。
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