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具学具的论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教育论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科学使用教育论文1.学具预备要力求有序由于学校低班级的年龄小自理力量差,一个班级假如进行最简洁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此,我在学具预备中要求同学做到:1.1学具存放有序。
1.2学具摆设有序。
要求同学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
这样同学操作就有条不紊,可使原来的“乱、哄、慢”转化为“静、快、齐”。
在训练同学动手操作时,我留意通过直观演示、形象讲解、恰当指导,关心同学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学会操作。
如开头学习10以内加法3+2=5时,同学拿着小棒不知往哪里放,只摆了5根,表达不出学问的形成过程,我就拿着小棒在投影仪上边示范边讲解摆的方法,最终让同学用小棒自己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8+9=17时,不少同学用最原始的方法先摆出8根,再数出9根,我这样启发同学,不用数的方法,能不能借助以前的学问想方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7呢?同学有的用9凑成10,有的用8凑成10,很快发觉了进位加法的方法,课堂教学效率高。
2.创设情境,敏捷使用教学具新课标数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窗、图画,而且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供应了根据。
所以,教学中我就特殊留意设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给每位同学供应了用学具展现自我的机会。
如:学习比较大小时,通过“看谁摆得对”、“我说你摆”等方式,我先让同学用手中的实物卡片或数字符号等摆出“67”、“76”,同学能在“”、“”的左右两边先摆出相应数目的卡片,中间摆上“”或“”符号,再通过“我说你猜”,让一个同学说出两个数字,另一个同学举起“”或“”符号,既让同学学会了新知,又使同学的学习热忱得到了激发。
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调动了同学的主动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探究的好习惯。
老师教具的使用,不仅只是为了直观地演示给同学看,更重要的是可为同学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
小学数学学具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学具教学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与背景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学具教学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
学具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学具、提高学具教学效果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探讨,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策略。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1. 分析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2. 探讨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有效策略;3. 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以提高学具教学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学具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四、研究内容1. 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现状分析;2. 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有效策略;3. 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具体建议;4. 实证研究:学具教学效果的评估。
五、论文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引言与背景、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现状分析、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具体建议和实证研究。
以下为第一部分的内容。
后续部分将依次展开论述。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学具教学的现状分析一、学具教学的普及程度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具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多数学校已经配备了基本的数学学具,如几何模型、计算器、测量工具等,教师也在尝试将这些学具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在学具的配备和使用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学具教学的应用情况1. 教学设计:在学具教学的设计上,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学具,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则未能充分挖掘学具的教学价值,使用不够充分。
2. 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学具的使用过于随意,缺乏针对性;有的教师则过于强调学具的操作,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3. 教学评价:当前对学具教学效果的评价多依赖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发展。
自制玩教具对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论文
自制玩教具对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论文自制玩教具对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性论文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自由的教育环境,促进孩子的智力开发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幼儿天生就是爱笑、爱闹、爱玩,他们对一切事物似乎都充满了好奇心。
教具作为幼儿园目前较为重要的教学工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的智力开发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幼儿教育的改革,教具已经开始慢慢地由“显在教具”发展到重视“潜在教具”的开发。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他们不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更无法系统化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
因此,根据孩子独有的特性,“教具”便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和老师所说的知识点相比,教具对孩子的吸引力更大,孩子更愿意先接受教具。
所以,教具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效果,想要把幼儿教育做好,我们必须重视教具在教学活动中的选择和利用。
一、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当我们去逛超市的时候,我们总会在儿童玩具区看到一些孩子对玩具爱不释手的场景。
然而,我们很多家长却限制孩子玩玩具,因为他们觉得孩子整天玩玩具,以后的学习会受影响。
其实,家长们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对于孩子来说玩具也是他们学习的一种方式,还会有助于他们的智力开发,如果家长一味地限制孩子玩玩具只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健康、自由的成长学习环境,家长们就应当保护孩子玩玩具的权利,而不是剥夺这种权利。
二、推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由于儿童年龄的限制,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心智及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
他们想要了解、学习、熟悉一种事物,通常都是从最基本的操作和对事物长时间的观察开始。
所以,依据儿童的特性,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全面考虑教具的合理使用。
教具对于儿童来说既是他们的玩具更是他们的“玩伴”,同时,也为他们了解事物和熟悉事物提供了参考。
相比教科书,教具更容易激发儿童动手、动脑的兴趣。
因此,针对儿童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幼儿园要合理科学地利用教具这种教学辅助工具。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教具并非是单一的。
自制教具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的实践分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自制教具学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的实践分析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在小学数学的常规教学中,教具和学具的运用非常频繁。
教具对教师来说就好比医生手中的手术钳,修理工手中的扳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合适的教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化的思维理念具体化,还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自制学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所学知识,享受获得知识的喜悦。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教学实践,让学生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更要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其中,自制教具学具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制教具的作用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抽象性、逻辑性非常强的公式、定理等。
在验证这些公式及定理的过程中,因为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不够完善,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会有一定的困难,从而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要想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合理化的拆分或转化,比如,利用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具,帮助学生搭起一座通向数学殿堂的桥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等手段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运用,教师的教具不再只是传统教学中的直尺、圆规、三角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师的教具更多趋于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如图片、画面、音频、视频等。
这些教具有它特有的优势,比如,可以通过这些教具把一些抽象性的概念用图形或动画等更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完成辅助教学。
这对一些课程的讲解特别适用,也方便了教师教学,但是其也有劣势,用笔者亲身体会来形容就是觉得不够“亲近”。
在教学过程中,长期依赖音频视频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这时候就需要“舞台剧”的感官冲击进行课堂调节,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热衷于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论文
自制教具论文第一篇:自制教具论文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物理老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实验室也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器材,还有丰富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可供教师使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实验效果不太理想或预期实验设计不完善,造成实验资源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自制教具的制作并运用于教学,深化实验教学的内涵,自制教具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探究及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自制教具运用于物理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下面谈谈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自制教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
对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只要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满腔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物理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会倍增。
由于自制教具和利用生活中易得材料进行实验所用材料多来自学生的身边,都可以成为自制教具和探究实验的原材料。
实践证明自制教具中呈现出的新奇物理现象和成功的制作,能自然地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心理。
而且实验一旦有所收获,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就会使趣味性更加稳定,就会继续探索,继续登攀,从而喜欢物理,热爱科学。
在新课导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可自制一些看似普通却暗藏机关的教具,把教具工作部分先遮住,设下悬念,使看似普物品达到魔术般的效果,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讲授新课时,再解剖教具,讲授物理道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中,湖南省参赛选手欧阳风华做了个魔术表演:手掌吸盆。
(整理)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数学的教学中,为了向学生讲解并让他们掌握一些较为抽象的公式、题目、概念,大多的老师在教学中都采取了利用各种媒体或教具进行教学,其中学具的操作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实践证明,学具的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认知了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隐含的数学规律,形成稳定性和可迁性的数学思维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因而不能因怕课堂纪律乱,操作时纪律不好组织就不让学生操作,违反儿童认知规律。
在此粗浅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实验体会。
一、学具操作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认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每当我们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学生总是兴趣盎然,热情很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比较小,经常表现出爱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因而总是情趣较浓;(2)学具自身不论是在颜色、设计的形状等方面都近似于儿童玩的一些拼插玩具,能够吸引学生对它进行操作;(3)让学生进行学期操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去探索发现学习知识的自由空间。
二、利用学具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态学具操作为学生思维能力提供直观支持。
操作学具是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低年级学生正处在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抽象思维为主发展过渡阶段,运用学具操作,引导学生思考,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感知认识基础上经分析、综合、抽象思维化。
学具应用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助手—学具赵学龙王家才峡山区王家庄街道朱子小学邮编:262105E-mail: 4752123zhz@摘要一、学具操作,激发求知欲望,迸发创新精神。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学生认识了半径、直径后,出示问题:"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直径与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从学具操作中,得出圆的大小跟半径的长度有关系,通过学具操作,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思维能力,并能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创新提供内驱力。
二、通过学具操作,培养竟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因此,在数学学习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学生在大胆的联想、猜想中通过分组实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用准备好的学具,等底等高的空圆锥和空圆柱,观察各部分有什么联系?四、通过学具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能从不同角度进行一题多解,并寻求最佳解法,通过学具操作,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观察能力敏锐,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一课中,启发学生想象:"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什么形状?关键词:教育教学小学教学学具应用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重要内容;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具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注重学生自主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
一、学具操作,激发求知欲望,迸发创新精神。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脑、操作、实践,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问题,找出事物间的联系,迸发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和学具在数学课堂中作用论文
浅谈教具和学具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44-01在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技巧地使用学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教学的实际,我认为在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起着以下一些作用:1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就地取材:教师先让学生分粉笔:有6粉笔,每3枝放在一个粉笔盒里,需要几个粉笔盒?这个知识是学生早已掌握的。
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7粉笔,还是要求每3枝放在一个粉笔盒里,需要几个盒?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去分,分到最后还剩下1枝粉笔,这时有的学生拿着剩下的1粉笔不知往哪里放好,放在分好的粉笔盒里吧,可每盒只能放3枝,再单放1个粉笔盒吧,又不够3枝,怎么办?从而产生了问题。
这时教师提问题:“你知道这1枝粉笔叫什么数?”话音刚落,有的学生便喊道:“余数。
”教师马上接着说:“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新问题,使学生了解了问题的提出,认识了余数,并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使学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自己一定要学好数学。
2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具, 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教具恰恰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玩教具在幼儿教学的有效作用论文
玩教具在幼儿教学的有效作用论文玩教具在幼儿教学的有效作用论文1600字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玩教具在幼儿教学的有效作用论文1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对于幼儿未来的思维能力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来源,只有幼儿具有想象力,才能拥有多样化的学习想法与生活想法。
没有想象力,幼儿会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循环中。
很多教育工作者同意“创造力缺乏是因为想象力没有得到开发”这一观点。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借助玩教具,让幼儿成为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给幼儿自由,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游戏与玩游戏。
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不得过分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也不要指责幼儿多天马行空的`游戏想法。
塑料积木是幼儿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玩具与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
很多幼儿教育工作者会在活动之前告知幼儿游戏的具体规则,一旦发现幼儿没有按照自己提示的游戏规则玩游戏,就认为幼儿没有认真听讲,不遵守纪律。
要求幼儿必须用教师传授的方法玩塑料积木,影响了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更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
如果幼儿教师一味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拼积木,他们的想象能力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鼓励幼儿用个性化的思路去拼塑料积木,大胆想象,大胆实践,即使完全脱离了教师建议的游戏规则也无所谓。
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给幼儿营造开放化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玩教具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探索出个性化的玩法,往往能够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快速提高。
幼儿形成较强的想象能力,对于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极大的益处。
二、利用玩教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时期是儿童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借助玩具与教具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发散、幼儿的思维,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浅谈绘画活动中教具的运用论文
浅谈绘画活动中教具的运用论文浅谈绘画活动中教具的运用论文美术教具的应用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教具的运用,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设计巧妙,用得恰当,可大大地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
教具的合理应用,是教学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1、教师活动教具的运用是提高美术能力的导航支架:《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明确提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它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在此基础上,能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而美术活动中教师运用的灵活巧妙、生动形象的活动教具就是启发孩子思维、指导孩子技能很好的方法。
例如,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我和孩子们进行了“和好朋友在一起”的绘画活动,由于此内容涉及到的多为侧面人的动作,而中班幼儿在画人的技能方面有很大的困难。
于是在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思维启发后,我用侧面人的活动教具形象的演示了侧面人与正面人有什么区别,以及如何用人物的头、四肢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动作,孩子们在形象的感知后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大胆的表现,当他们把作品合作布置到环境中后,提高得不仅是他们的美术能力,满足感、自信心也更强了。
2、幼儿活动学具的运用是解决绘画难点的有效方法:陈鹤琴老先生十分提倡幼儿:做中学、学中做,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习。
孩子进行美术活动,当然也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支撑,离不开物质环境的创设。
中班幼儿,思维的快速发展促使他们有了很多的想法,可是技能的发展却不能跟上思维的发展。
常在绘画表现物象时出现困难,尤其是在变换不同动作的时候更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
结合这些原因,我设计了不同的幼儿活动学具,并运用到教学中。
如:在进行“淘气的小猫”的绘画活动中,我为每桌提供了四肢、头都能活动的'小猫的学具,孩子们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摆弄活动的小猫、把自己的思维用直观形象的学具具体的体现出来,再用画笔大胆的表现,从而解决了孩子思维跟不上技能的难点——孩子们绘画出了上扑、下扑、左扑、右扑、斜扑等各种小猫淘气的动作。
浅谈教具与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使用 (3)
浅谈教具与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使用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逐渐走向了数字化和信息化。
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学科重要环节,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拓展。
教具和学具因其直观性、形象性、功能性和其他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具和学具的有效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本文旨在探讨教具和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使用,以及一些具体的案例说明。
一、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使用1. 模型教具模型教具是一类最为常用的教具之一,它指的是具有一定形状,代表着数学概念和对象的三维实体。
这类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直观理解数学的能力。
例如,在小学几何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磁性棒和球来制作各种几何体,比如坐标系、正方体、立方体等等。
通过手工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和几何变换。
同时,通过构造出不同的几何体,学生也可以认识到几何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分类盘教具分类盘教具是一种用于数学分类的教学工具。
通过分类盘,学生可以将不同的数学概念进行分类,并加深对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分类盘来区分数字和图形,以及图形的种类和属性。
分类盘可以使用卡片和盘子结合的形式实现。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卡片和盘子,让学生根据题目内容进行分类并进行表述,从而提高学生的分类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数学教具箱数学教具箱是一种集多种教具于一体的教学工具箱。
该工具箱包含了各种几何模型、计算器、尺子、图标等教学所需工具。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具进行使用,从而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
例如,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计算器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计算技巧,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解题思考。
在小学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尺子和计算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堂中讲解的长度、面积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使用1. 游戏学具游戏学具是一种以游戏形式设计的教学工具。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论文(5篇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论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论文:探究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摘要】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策略做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特别是对自制教具的作用和方法的研究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实验创新是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现象有独到的解释方式,对实验方法有新的改进。
实验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而实验者则要求开拓思维,潜心观察,才能有创新灵感,创新实验与普通实验根本区别在于创新实验的目的不是在验证和重复教材中的方法,而是在发现新的方法,所以研究创新型实验关键在于要在特定环境中自主发现“新”问题,也就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对出现的问题不要回避,特别是出现与教材不同的地方,就是创新的亮点。
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革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课外实践和小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渗透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的教育。
自制教具就是实验创新的一个方面的应用。
如“电流做功演示器”,巧妙地把几个功能同时制作在一个教具上,一具多用,以提高教具的利用率,该教具能演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磁能、光能等实验,玩具电动机,线圈小灯泡的一端在制作时先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如将电池的正极接通,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可以看到铁锤敲打动作和听到撞击发出的声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当电池的正级接通线圈,可以看到悬挂在线圈上方的小磁铁泡沫塑料块在跳动(电能转化为磁能),再把电池的正极接通小灯泡时,就能看到灯泡发亮(电能转化为电能),这个实验从多个方面逼真地演示了电流做功现象,对学生理解概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于玩教具的幼儿教学论文
关于玩教具的幼儿教学论文一、使用玩教具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要求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必须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依照自己的想法玩游戏,幼儿教师只需要引导幼儿玩游戏,不要过多左右幼儿的游戏思路,更不可随意指责幼儿的游戏思路。
比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塑料积木时,有时认为幼儿不按游戏规则玩游戏就不是好好玩游戏,他们要求幼儿必须依照既有的方法拼积木或者依照自己教授的方法拼积木,如果幼儿不依照自己教授的方法玩游戏就对幼儿的玩法产生排斥。
教师如果要求幼儿必须按要求拼积木,幼儿的想象力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用不拘一格的思路大胆想象,即使幼儿的方式完全不按照规定也没有关系。
幼儿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找出属于自己的玩法,幼儿奔放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未来可能是他们学习的利器。
二、使用玩教具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不仅可以让幼儿开展想象玩玩教具,还可以鼓励幼儿在玩耍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初步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一边玩,一边培养表达能力,经过幼儿教师长久的训练,幼儿的表达能力会逐步提高。
比如在引导幼儿玩芭比娃娃的时候,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说这个娃娃叫什么名字,他今年几岁啦,他是个怎样的性格,娃娃现在正在做什么。
幼儿通过一边玩一边表达自己的想法,慢慢就会学会怎样表达自己;幼儿和其他人一起玩时,可以跟其他幼儿交流,比如共同合作怎么玩游戏、一起编排温馨的小故事,通过交流幼儿不仅能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理解其他幼儿的想法。
对幼儿进行语言的交流,幼儿在表达和倾听时就不会出现交流障碍。
三、使用玩教具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幼儿的心理年龄决定他们只能从自己的思维出发考虑问题,他们渴望得到关爱、关注、赞扬,他们不懂得站在他人的思维思考问题,如果从小不对幼儿的性格进行引导,幼儿可能成为一个极端任性、自我甚至自私的人。
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可以对幼儿的性格进行培养。
比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要引导幼儿玩的时候就专注地玩游戏,不要一边玩游戏一边想无关的事情,以后幼儿就会了解到专注做一件事的意义;有些幼儿在游戏时不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有时玩游戏不够顺利会把情绪发泄在玩教具甚至别的幼儿身上,教师要引导幼儿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有些幼儿玩完玩教具等着别人给他们收拾,教师要引导幼儿明白自己做的事自己要负责到底,自己玩完游戏必须要自己收拾的道理;有时幼儿教师分配幼儿一起玩,部分幼儿会抢别人的玩具,幼儿教师必须引导他们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当权益,自己没有权力践踏别人权利的道理。
实物教具中小学科学论文
实物教具中小学科学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虚拟和数字化教学的发展势头迅猛,那么现实中的教育教学用品还有存在的价值吗?答案是肯定的。
实物教具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实物教具的作用首先,实物教具能够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能力和记忆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摸索和操作实物教具,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形成直观、形象的印象,同时也能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
其次,实物教具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物教具,学生可以学习实际的操作技巧,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实际动手的能力。
最后,实物教具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不少实物教具都非常生动实用,能够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科学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主动探索、了解、研究更多的知识。
二、实物教具在科学论文中的应用实物教具在中小学科学论文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科论文是科学知识和思想交流的载体,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也是了解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中小学科学论文中,实物教具不仅能够使论文的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更能使学生的论文更富有说服力。
通过使用实物教具,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实验过程和操作步骤,更好地展示实验数据和结论,使论文更具可读性、可理解性,也增加了论文的科学性和学术性。
同时,实物教具的应用也能够激励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
实物教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观察和分析事物,更能促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操作方案、回答理论问题等思辨性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实物教具的开发与创新当然,实物教具的开发与创新也需要不断地推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新型元器件、新型装备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实物教具的类型和种类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创新,比如遥控器小车实验、立体拼图、电子琴等等。
这些新型实物教具不仅具备传统实物教具的功能特点,更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新颖的手段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求。
小学数学教学具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具论文第一部分:现状分析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教学具的应用成为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教学具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具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进行研究与改进。
二、问题陈述1. 教学具种类繁多,但部分教师在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2. 教学具的应用与课程内容脱节,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3. 部分教师对教学具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影响教学质量;4. 教学具的配备和管理不到位,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具的应用研究,提出以下目标:1. 分析现有教学具的优点与不足,为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具提供参考;2. 提出教学具与课程内容的整合策略,提高教学效果;3. 探讨教学具的使用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4. 建立健全教学具的配备和管理制度,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具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调研,了解教学具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具应用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4. 实证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尝试运用研究结论,验证教学具应用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五、研究内容1. 教学具的种类及特点分析;2. 教学具与课程内容的整合策略;3. 教学具的使用方法及技巧探讨;4. 教学具的配备和管理制度研究;5. 教学具应用改进措施的实证研究。
本部分对小学数学教学具论文的研究背景、问题、目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后续部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对小学数学教学具的种类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第二部分:教学具的种类及特点分析一、教学具的分类根据教学具的功能和特点,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观察类教学具:如放大镜、直尺、三角板等,主要用于观察和测量;2. 操作类教学具:如七巧板、算盘、几何模型等,主要用于动手操作和实践;3. 模拟类教学具:如时间沙漏、货币模型、温度计等,用于模拟生活情境;4. 探索类教学具:如数学游戏、拼图、科学实验包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5. 信息技术类教学具:如电子白板、平板电脑、数学软件等,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关于教具学具的论文
关于教具学具的论文第一篇:关于教具学具的论文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定律性质的认识,具体测量操作方法等都需要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
笔者总平时教学之体会,认为教师在制作、使用小学数学教具时,应加强如下几点意识:一、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教学与教具的关系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初步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特征。
为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的启动和诱因,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的升华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在使用教具时要分析它能否让学生的思维启动起来,能否鲜明突出某一既定的特征,能否解决学生急欲了解的共性问题。
不能仅在常规教学模式和教材中的插图内画圈圈,而要留心教材,留心学生,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教学与教具的关系,创意性地制作、使用好教具。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改变了通常教法中让学生推、拉斯变形、三角形木框来证实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然后根据课本中的插图和课后练习题来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做法。
课前,我给每个实验小组准备好4根两两相等的木条和一根稍长的木条(木条两端、中间有多个小孔,备以穿铁钉用)及6根小铁钉。
上课时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用两两相等的木条和4个小铁钉制成一个长方形;接着让学生拿着长方形的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会出现什么情况?(长方形变成了四边形)。
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稍长的木条和铁钉,怎样才能使拿着长方形的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不变形。
经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出现如下四种情况。
再经师生共同演示发现:长方形分成的图形中有三角形,长方形才稳定,否则长方形就不稳定了。
从而学生会自悟了三角形有稳定的特征。
最后,我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电线杆的变化》,通过动态模拟演示,在摆动的电线杆支架上钉一根斜直木条,电线杆的支架就稳定了,如果换成四边形的木条,电线杆的支架仍然变斜、摆动,易发生危险。
玩教具的原理与应用论文
玩教具的原理与应用1. 简介教具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玩教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本论文将探讨玩教具的原理与应用,并分析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
2. 玩教具的原理玩教具的原理在于通过提供具体的操作和互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列举了几个玩教具的原理和具体应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玩教具能够以趣味的方式呈现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使用拼图教具,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拼接图案,激发他们对图形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玩教具能够提供具体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通过使用化学实验箱,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玩教具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例如,多人模式的编程教具可以让学生组队合作,一起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玩教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使用积木拼装教具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并解决复杂的建模问题。
3. 玩教具的应用玩教具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玩教具应用场景:•幼儿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玩教具被广泛应用于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教学。
例如,形状拼图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学习不同的几何形状,同时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小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玩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知识。
例如,使用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和地球运动规律,同时拓宽他们的地理知识。
•中学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玩教具可以用于实践性教学和实验研究。
例如,化学实验箱可以帮助学生亲自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大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玩教具可以用于辅助实验室教学和科研研究。
幼儿教具的原理与应用论文
幼儿教具的原理与应用论文引言幼儿教具是一种专门针对幼儿提供的教育工具,它通过刺激幼儿的感官和认知能力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具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它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具的原理幼儿教具的设计原理是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以下是幼儿教具的几个基本原理:1.感官刺激:幼儿教具设计为丰富多样的形状、颜色和材料,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官刺激,帮助幼儿建立感知和认知能力。
2.互动和合作:幼儿教具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与其他幼儿一起使用教具,幼儿可以培养社交技能、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启发思维:幼儿教具设计为开放性的,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探索和发现。
这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符合年龄段特点:幼儿教具的设计考虑了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的刺激和教育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幼儿教具需要根据年龄段特点进行分类和设计。
幼儿教具的应用幼儿教具广泛应用于学前教育和幼儿园教学中。
以下是幼儿教具的几个应用场景:1.感官发展:幼儿教具可以帮助幼儿的感官发展,例如,有色彩丰富的积木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视觉和触觉;声音和音乐类教具可以提高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
2.认知能力:幼儿教具可以帮助幼儿发展认知能力,例如,数字和字母教具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并记忆数字和字母;拼图和拼板类教具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空间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社交技能:幼儿教具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共同使用教具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例如,团队游戏类教具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情感发展:幼儿教具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感和情绪。
例如,有表情符号的玩具可以帮助幼儿学习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理解他人的情绪。
幼儿教具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具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幼儿教具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1.增加兴趣:幼儿教具通过丰富多样的形状、颜色和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学数学学具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学具教学论文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整个数学教学的效果。
(1)课堂氛围枯燥,缺乏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课堂氛围的营造。
教学过程中,缺乏生动有趣的举例和互动环节,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机会,难以激发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计算结果和知识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过度强调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追求结果,而忽视了思维过程。
长期以往,学生容易形成机械记忆的学习习惯,影响思维发展。
(2)缺乏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导致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难以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影响解题效果。
(1)概念教学浮于表面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概念的教学过于简单化,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2)缺乏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深入剖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详细解读,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影响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深入理解课程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定律性质的认识,具体测量操作方法等都需要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
笔者总平时教学之体会,认为教师在制作、使用小学数学教具时,应加强如下几点意识:一、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教学与教具的关系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初步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特征。
为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的启动和诱因,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的升华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在使用教具时要分析它能否让学生的思维启动起来,能否鲜明突出某一既定的特征,能否解决学生急欲了解的共性问题。
不能仅在常规教学模式和教材中的插图内画圈圈,而要留心教材,留心学生,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教学与教具的关系,创意性地制作、使用好教具。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改变了通常教法中让学生推、拉斯变形、三角形木框来证实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然后根据课本中的插图和课后练习题来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做法。
课前,我给每个实验小组准备好4根两两相等的木条和一根稍长的木条(木条两端、中间有多个小孔,备以穿铁钉用)及6根小铁钉。
上课时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演示,用两两相等的木条和4个小铁钉制成一个长方形;接着让学生拿着长方形的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会出现什么情况?(长方形变成了四边形)。
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稍长的木条和铁钉,怎样才能使拿着长方形的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不变形。
经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出现如下四种情况。
再经师生共同演示发现:长方形分成的图形中有三角形,长方形才稳定,否则长方形就不稳定了。
从而学生会自悟了三角形有稳定的特征。
最后,我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电线杆的变化》,通过动态模拟演示,在摆动的电线杆支架上钉一根斜直木条,电线杆的支架就稳定了,如果换成四边形的木条,电线杆的支架仍然变斜、摆动,易发生危险。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这样教学不仅面向全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比较思维逻辑,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二、立足于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敢于改进正规教具。
在教学中常见的教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教学仪器装备司统一安排生产的正规教具;另一类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自行设计、制作的简易教具。
正规教具性能可靠,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传授科学知识过程中的问题。
但与简易教具比,缺乏“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性,不易解决教学中关键问题,强化某一知识点。
因此,教师在使用正规教具时一定要分析教具的可行性,能否面向全体学生,解决教学中的疑难点,突出、强化某一知识点。
必要时,能结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敢于对正规教具进行改进、完善,使教具使用效果达到最优化。
如学生学习了量角的度数方法后,学生在量角的度数时往往会出现把锐角的度数量成了对应的钝角的度数;钝角量成了对应的锐角的度数(量出的度数与实际度数和为180°)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演示的量角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造成的。
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首先对正规教具——量角器进行改进,来提高学生对这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把右边0刻度线和内圆圈刻读数分别涂成红颜色;2、把左边0刻度线和外圆圈刻读数分别涂成黄颜色;3、在量角器的圆心点上钉上一根小木条,并在木条的左边涂上黄色;木条的右边涂上红色,与两边的零刻度线的颜色相对应的。
在教学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如何使用量角器:1、现把量角器的圆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2、把角的一边与零刻度线重合。
3、如果重合的黄色零刻度线,就旋转木条,使黄颜色的木条左外侧线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再看黄线所指的黄色刻度数;就是该角的度数;如果重合的是红色零刻度线,就旋转木条,使红颜色的木条右外侧线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再看红线所指的红色刻度数;就是该角的度数。
这样,通过量几个角的度数的演示,学生会很快地领悟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量角时不会再出现上述不正确的情况,突出、强化了量角的度数的具体方法。
(量角器是透明的效果最佳)三、把握时机让学生自主操作,自制教具,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操作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如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我未采用正规的圆柱体教具模型进行拆分模型,让学生观察发现圆柱体侧面与长方形之间关系的教法(这种教法枯燥,模仅能展示圆柱体侧面与长方形之间联系,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是让学生自制了底面半径和高不等的一个个圆柱体,准备了直尺和剪刀,课中让学生亲自操作,把自制的圆柱体剪开观察。
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还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或,有时还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些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都受到了启发,一会儿,有个同学有提出了不同的剪法。
他说:“我没有直尺,是随便剪的,所以剪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但是我试了试,这个图形只要通过再一次剪拼,(做示范)也就会得到如同上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我及时给予表扬:“你的设想真精彩,这是一种创新。
”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发现了新知,掌握了新知,体验到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快乐,提高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把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能抓住学生思维启发过程和诱因,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智力背景,充分考虑为学生提供演示、操作、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多向思维,逆向思维、集敛思维,形成合情猜想、合情推理的品质和习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自制、使用简易教具的作用和意义教具按其来源,可分为“自制教具”与“国拨教具”。
所谓自制教具,即自己动手制作的简易教具;所谓国拨教具,即国家划拨配置或自购的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常规教具。
其中国拨教具以其技术指标和性能的可靠性与可信度,占据了教具使用的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而否定自制教具的作用。
自制教具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制教具,不仅能节约开支,解决数学仪器不足的问题,还能帮助师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教村内容,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简要地说,有以下三大意义。
1、自制、使用简易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简易教具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自行设计制作的,不仅用来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和强化某些知识点,还主要用来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低年级数学课中制作许多小动物头饰,让学生把数学知识生动地表演出来,形成一定的情境,无疑会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自制、使用简易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在制作简易教具的过程中,每设计一张草图,每制作一个部件,每完成一件教具,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都需要具有极大的耐心和韧性。
所以,制作简易教具的过程,也是训练、考验和提高教师各方面素质的过程。
3、自制、使用简易教具特别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动手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实属高级的综合能力,人类社会就是"动手"创造出来的。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偏重"动脑",创造性地动手很少,因此,主管创造性思维的右脑一般处于"休眠"状态。
我们通过自制简易教具,不仅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还要把这种创造性思维物化,在动手过程中,还要不断对原有设计进行修正调整,这样就使动手动脑更加协同,大大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指导学生进行制作教具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上《太阳能热水器》一节课时,根据课本的要求由学生自己制作简易的小太阳能热水器,课前,我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各种材料,如铁的(椰子奶的铁罐)、铝的(健力保的铝罐)、塑料的、竹子的等,其中铁和铝的材料又可分为薄的、厚的,同一厚度又可分为黑色的和白色的,以及表面光滑的(可反光的)和表面粗糙的,一共收集了十几种材料制作了几十个热水器。
在同一条件下作水温测定试验,让学生验证哪种材料制作的热水器吸收太阳能最多。
然后又把用铝制作的热水器涂上黑、红、白、蓝几种颜色进行比较试验,让学生验证哪种颜色吸收太阳能最多,最后又把铝制成的同一形状的热水器进行竖放、斜放和平放三种姿势进行比较试验,看哪种姿势吸收太阳能最多,最后让学生综合各种试验记录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出决定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的因素有哪几个方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太阳能热水器吸热的因素有:材料的种类、吸热面的颜色和直接吸热的面积、表面和形状和厚度。
通过试验,学生们掌握了第一手真实的知识;通过讨论和分析,充分启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人要认识自然事物,总要从观察入手,所以,可以这样说:观察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开端,观察能力是发明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大纲的最基本要求。
制作教具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例如:在指导学生采集、制作昆虫标本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昆虫的基本特征,判断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在捕捉昆虫时,又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昆虫的生活环境。
由于昆虫的生活环境十分广泛,空中、地下、水中都有,如果不注意观察,学生可能看见的昆虫认识就不全面了。
又由于昆虫有拟态和保护色,这两种惊人的特殊本领往往避过许多人的视线。
这样在捕捉昆虫时,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有收获。
捕捉回来的还要对它们进行细致的观察,给它们分门别类。
经过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了很大的提高,如98年十月组织的一次课外活动中,学生共采集到昆虫十二种五十六个,其中有极难被人发现的竹节虫、稻蝗等。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一个人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多数不是在学校里由教师直接教给的,而是靠自己在生活的实践中学来的。
因此,为了新一代能适应未来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在指导学生制作教具中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
1、激发学习兴趣,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启动学生努力好学的动力,在制作教具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我只引导他们找什么样的材料,课文也没有教到,制作方法是他们自己想的,装温度计时,为了不渗水,有的同学用蜡封,有的同学用透明胶绑,有的同学用胶水粘,真是应有尽有。
又如制作蝴蝶标本时,课本要求用两块泡沫,一些同学只用一块泡,在其中挖一条槽,让蝴蝶的的身子在槽里,翅在两边突起的泡沫上,既节省了材料又获得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