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概要分析
【VIP专享】中国古代文论分析
为孟子所提出的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一种理解诗的方法。
《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认为,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断章取义地曲解辞句,也不能用辞句的表面意义曲解诗的真实含义,而应该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心志。
后世对于"以意逆志"中"意",究竟是说诗者之"意",还是作诗者之"意",众说不一。
汉代经学家和宋代理学家普遍认为"意"是"说诗者"之意。
如赵岐《孟子注疏》说:"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
"朱熹《孟子集注》说:"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
"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则认为"以意逆志"是"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汉儒说诗那样的牵强附会。
近人王国维则将"以意逆志"与孟子的"知人论世"结合起来加以解释:"顾意逆在我,志在古人,果何修而能使我之所意,不失古人之志乎?其术,孟子亦言之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玉溪生年谱会笺序》)他认为"意逆"虽在说诗者,但说诗者在对作品进行解释时,应贯彻"知人论世"的原则,以避免主观武断之弊。
这一解释比较合理。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
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
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
文学创作有时需要借鉴古人。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总结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总结虽然古代文论的学习只有短短的半学期,用老师的话说是“仿佛还没开始就已经要结束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门课产生的浓厚兴趣,或许这正说明了古代文论本身独有的气质。
那是一种充满了独特的中国古老智慧的魅力,宁静,温和,博大,深邃。
那种充溢的诗意的境界让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从先秦文论一直漫溯到明清文论,也稍带提及了近代文论的部分知识。
它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东方美学的特点,它与中国古代绚丽多彩的文学创作是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不同体裁文学的批评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的结晶。
或许正是由于它的博大和深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感觉到无从捉摸,心里时常会有体悟甚至产生共鸣,但无法条理清晰地总结概括出来,会陷入“玄”和“虚”的境地。
但我还是努力地罗列了一下,在我看来,中国古代文论主要在儒道释三家哲学的基础上探讨关于文学的本源、文学创作的构思、具体文学创作的方法、塑造文学形象的美学原则以及文学作品的风格美等问题。
一、关于文学的本源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本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本于心,二是源于道,分别出于儒道两家的哲学观和文学观。
儒家认为,文学本于心。
先秦时代流行的“诗言志”说,就其对文学本源的认识来看,即指文学本源于人心。
代表正统儒家文学观的《毛诗大序》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心动情发,借语言作为工具,这就是诗。
在我看来,中国古代讲文学的真实性,不是讲的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生活的真实,而是讲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在的心灵世界。
道家则认为,文学源于道。
文学之源于道,应该是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一是指文学的本源为具有宇宙规律意义的自然之道,二是指文学源于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亦即六经之道。
后者可以传统的“文以载道”言之,这个“道”不是抽象的哲理性的道,而是具体地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人伦道德的道,亦即圣人之道。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文论主要观点(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有一句话:“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提出了“尽善尽美”说。
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但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孔子的)“辞达”说"辞达"就主要应是指文学作品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作品的内容,不必要徒事与内容无关的文饰。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
”(《中国文学理论》5页)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
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
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
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
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
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
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为一期,两汉为一期,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
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莫(大约)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重点内容及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重点内容及分析一、文学形态1.诗: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形式上主要包括《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如风、雅、颂等。
内容上涉及各个方面的生活,从政治、社会到人情风俗等。
2.辞: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种形式,主要以赋、颂、赞、谶等形式出现。
它以歌颂、褒扬、赞美的方式表达感情和情感。
3.怀古:怀古是一种通过回忆和追念古代事物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追忆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描写古代历史、风物和人物等来表达对古代的向往和怀念。
4.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散文形式,主要以记录和传承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为主,以教育和启迪读者为目的。
二、文学意义1.价值观批判: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分析。
通论中从道德、伦理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审视和评价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
2.人性思考: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人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通论中对于这些人性思考的内容及表达方式进行了研究和解读。
3.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及其评价进行了批判和分析。
通论中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意象、主题等方面进行了评判和解读。
三、文学特色1.儒家文化的影响: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对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塑造和创作的影响。
2.社会背景的反映: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论中通过对作品中的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描写和表现,来推测和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
3.艺术表现手法: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通论中对于作品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等进行了评价和解读。
四、文学批评1.文学价值评判: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进行了评判和评价。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实旨归]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实旨归] 中国古代文论关键词:古代文论现当代文论现实价值摘要: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一种典型的东方文化范式独具魅力,但在当今文论发展讨论中屡屡陷入失语地位。
本文梳理古代文论、现当代文论发展线索,提出对待古代文论的正确态度,坦然承认纯粹认知本身的价值,实现价值回归。
一、古代文论特点中国古代文论,是指“五四”以前的两千余年的文论,它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情境中,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无论其针对的问题、论证的方法、思考的方式还是使用的语言等都带有所在时代的烙印。
古代文论作品,按时代排序如《尚书》《诗经》《论语》《墨子》《荀子》《毛诗序》《论衡》《楚辞章句序》《文赋》《文心雕龙》《典论・论文》《诗品》《戏为六绝句》《诗式》《六一诗话》《论词》《沧浪诗话》《论诗三十首》《词源》《姜斋诗话》《文史通义》《艺概》……就体系而言,宏大、完整者甚少,多体现在选本、摘句、诗话、评点中,使用随笔体、语录体或律诗绝句形式,议论自由、形式灵活,注重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品评,很多凭审美直觉,不做详细的分析,也无缜密的思考过程,或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或跳跃式给出结论,即便被后世称为“体大虑周”的《文心雕龙》其核心论题仍具有相当的多义性。
“中国古代文论,很少作抽象的纯理论的说明。
批评家总是将理论批评贯彻于实际批评之中的。
指导创作实践,总结创作经验,纠正不良文风,是古代文论著作所担负的主要任务。
”①很多写作者本身也是创作者,专业文论研究者少之又少。
1.强调文学理论只是整个文学活动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一种纯思辨的理论活动,不能在文学活动实践之外找到立足点,其理论理性是从属于实践理性的。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文学世界不是采取静观、沉思冥想的态度。
无论从思维运演还是从语言表达的层面看,古代文论话语基本上就是鉴赏式的意会和体味,体现了古人把握艺术世界的独特方式,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文论是东方文化典型范式。
2.古代文论在理论指向和诠释方面具有的多功能性,导致具有极为深广的内容涵盖面和极为宽泛的阐释界域,因此衍生性极强,一个元范畴或核心范畴往往可以派生出一系列子范畴,子范畴再导引出下一级范畴,范畴衍生概念,概念派生命题,如此“生生不已”;范畴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关系,因而在理论视域方面体现出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的思理脉络。
学习笔记《中国古代文论大纲》
中国古代文论大纲一、先秦文论1、概况先秦文论处于萌芽状态。
主要成就反映在诸子著述中。
儒、道两家共同奠定了古代文论的基础。
孔子:兴观群怨(社会作用);孟子: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文学批评);荀子:明道、征圣、宗经(创作原则);墨子:尚质、尚用,言有三表;韩非:反对文学,“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
2、《诗言志》出自《尚书》。
概括了诗歌表情达意的基本特征,诗是表现的,抒情的;提出诗歌教育作用的要求和理论,诗歌内容、形式、作用互相联系。
“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3、孔子《论语》一、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为封建礼教、政治服务。
提出“兴观群怨”说:观风俗,考得失,干预政治,“事父事君”。
二、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先“质”后“文”,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主张“文质彬彬”,要求文质并重,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三、重视“中和”之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放郑声”。
四、提出文学批评的思想和艺术标准,即“善”和“美”。
“尽善尽美”。
4、墨子基本精神:尚质、尚文。
《非乐》否定反对音乐。
《非命》中提出“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即有所根据,有所考察,有所应用。
说明了文学应植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基础并服务于社会人生的性质和功能。
5、孟子一、“以意逆志”说:“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诗歌语言有其艺术表现的特殊性;2、注重文学作品内容、形式、表现手法的整体性和统一性;3、读者在批评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二、“知人论世”说:看到作品与作家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知言养气”说:“知言”指能够看到各种言辞背后所隐藏的实质;“养气”指人内在的修养,“养气”决定“知言”,肯定读者水平、修养在批评中的决定意义。
6、庄子一、主张自然朴素为美。
二、论述了“言”与“意”的关系。
提出“得意忘言”,“言不尽意”指言的最终目的是传意,但又不能尽意。
“意之所随者”指事物最精妙的“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直接表达的。
中国古代文论
绪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一)中国古代文论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二)中国古代文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和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四)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二、中国古代文论的表现形态(一)散见于子书中的文论;(二)诗话、词话;(三)书信序跋;(四)小说(含戏剧)评点;(五)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剧、经传训诂,以及艺人谚语中的文论。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结合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和文学创作发展状况,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一一萌芽产生期;(二)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三)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四)明清一一繁荣鼎盛期;(五)近代一一中西结合期。
第一编先秦时期文论第一章概述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产生期。
其文论特点是:1•此期文论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而是大都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2•其萌芽和产生,与哲学、政治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3.此期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与艺术理论批评,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4.此期文论已涉及到我国古代文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以后文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一)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1.文论萌芽岀现于创造文字之后中国文学诞生于文字发明之前,而古代文论的萌芽则岀现于创造文字之后。
文字创造要由直观模仿进而发展为指事、会意等“六书”中的其他方法,势必要借助于比喻、象征等手段。
这大约相当于后来诗歌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与文字创造相接近的是八卦的创造。
八卦的创造可能象征自然界的八种基本事物。
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种具体意思,从其象征作用来说,与文学创作中的“兴”也有相似之处。
(完整word版)文章《中国古代文论简述》
中国古代文论简述谈起中国古代文学,你首先肯定会想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先秦诸子散文。
是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古代文学给后人以史诗般气魄,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文学繁荣的背后当然缺少不了文学理论发展的支撑。
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始终交织着两条线: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一明一暗,互相影响,共同推动着中国文学攀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和文学创作史一样,文论发展也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先秦文学理论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对文学本身还没有自觉的认识.但这时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些思想自然包括了对文学的观点。
儒家以政教为中心,探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孔子从文学的社会作用出发,提出了“兴观群怨”说,孟子提出自己的文学批评观: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荀子提出了创作的原则:明道、征圣、宗经。
道家以审美为中心,着重探讨文学自身规律。
儒、道两家共同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基础。
此外,墨子主张文学要“尚质”、“尚用”,提出了“言有三表"的写作原则;法家则反对文学,韩非子说:“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两汉是古代文论发展的演进期。
上总结先秦,开始认识到“文学”与“学术”的区别。
古代文学书目的最早文献,刘歆《七略》第一次把文学和学术著作区别开来。
批评方面,集中对《诗经》、屈原、汉赋研究,《毛诗序》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汉末,王充打破经学的禁锢,提出了具有进步意义的理论.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论的自觉期。
人们对文学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文学逐渐从儒学中独立出来。
文学观念的自觉、“玄学”的兴起、文学创作的繁荣为文论的进步奠定了客观的基础。
因此产生了《典论》、《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等响当当的专著。
唐宋是古代文论的发展期.唐代文论表现为诗论和文论共同发展。
唐初,陈子昂首倡复古革新,标举“汉魏风骨"。
中国古代文论概要分析
中国古代文论概要分析
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对文学艺术理论的探讨和总结。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指导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将从古代文论的特点、内容和影响
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其次,古代文论的内容主要分为文学创作理论和文学鉴赏理论两个方面。
在文学创作理论方面,古代文论主张文学要有“真、善、美”的特征。
其中,“真”是指作品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善”是指作
品要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美”则是指作品要具有审美价值,使人愉悦
和感动。
在文学鉴赏理论方面,古代文论强调对文学作品的品味和欣赏,
提出了多种鉴赏标准和方法。
最后,古代文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论
的理论成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和创作的指导,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达
到了辉煌的巅峰。
例如,《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鉴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另外,《红楼梦》也是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对古代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借鉴,创造
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
总之,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总结和创新,它体现了中
国古代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古代文论的特点是
思想深邃、理论系统,其内容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两个方面。
古代文
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
宝和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文论辨析与欣赏
中国古代文论辨析与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积淀了丰富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传统。
在这些古代文论中,不仅有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还有对文学作品的精彩评论和欣赏。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辨析,并探讨如何从中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
首先,中国古代文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文学创作的理论思考。
古代文论家们对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例如,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以咏志”之说,强调文学作品应与时代相契合,并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这一观点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苏轼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气势磅礴,气韵生动”之说,强调文学作品应具备独特的气势和生动的气韵。
这一观点对后世文学创作和鉴赏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中国古代文论中还包含了对文学作品的精彩评论和欣赏。
古代文论家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展示了对文学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
例如,唐代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红楼梦》进行了精彩的评论,称其为“妙不可言,妙之又妙”,并点赞其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对社会现实的犀利批判。
这种对文学作品的精彩评论和欣赏,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对文学作品的新的视角和理解,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中国古代文论中还包含了对文学的分类和鉴赏方法。
古代文论家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类和鉴赏方法的研究,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欣赏文学的方式。
例如,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文之可观,以其有法也”之说,强调文学作品应具备一定的结构和规律。
这一观点对读者来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另外,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出“文有所宜,宜有所文”之说,强调文学作品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一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含了对文学创作的理论思考,还包含了对文学作品的精彩评论和欣赏,以及对文学的分类和鉴赏方法的研究。
一、中国古代文论概说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发展
❖ 中国文学批评史自郭绍虞先生创立以来,又 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或中国文学 思想史,研究的虽然是史的范围,但是,并 没有忽略其作为文学理论的理论品性。
❖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是古代文学家、理论 家对文学艺术的最基本的看法和鉴赏批评, 是古代文学家、理论家对文学艺术创作和批 评的最基本的理论总结。和现代的文学理论 比较,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形态是古典的, 而理论组成没有什么特别。
❖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出现了几种特别的理 论与批评样式,那就是诗话、词话、评点、 笺注。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范围与理论构成
❖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的第一部诗话,那是他知颍(任颍州军州事) 时期的创造 。欧阳修知颍时曾经号称“六一 居士”。所谓“六一”,按照欧阳修的说法,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 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件之间,是岂不为六一 乎?”
中国文学理论的理论构成
❖ 1、文学创作论
❖ 文学创作论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从整体着眼,对文学创作的性质、规律、 特征等进行形而上的理论总结。文学创作论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创作动机问题、情感问题、 艺术思维以及谋篇、布局、语言等问题,而 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创作心理,因为,无论是 动机、情感还是艺术思维都涉及心理问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发展
❖ 张少康分为五个时期:1、先秦——萌芽时期; 2、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3、唐宋金 元——深入扩展期;4、明清——繁荣鼎盛期; 5、近代——中西结合期。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范围与理论构成
❖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范围:大而言之,是 自先秦至清代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 著作。从文学这一方面具体而言,包括专门 的论诗、论文著作(如诗话、词话等),文 学作品及其序言、后记、评点、笺注等。有 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剖析
中国古代文论第一章:先秦两汉文论第一节尚书•舜典(节录)1、《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
“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称《书经》。
2、诗言志的观点:答:“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志”指意志和感情。
诗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诗的特征是通过语言的媒介来表达感情,抒发志向,诗的作用表现在它的认识意义和教育意义上。
3、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答:从《尚书•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杰,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于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成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批评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主导性认识。
4、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
《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5、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的前身。
②“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
③文中指出诗(歌辞)、歌(演唱)、声(音乐)、律(伴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
④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有可能出现的综合性的大题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问题
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问题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问题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内容浩繁。
所谓中国古代文论,指的是19世纪以前的中国文论。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开始引进西方文论观念,中国文论自身也开始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章太炎语)。
20世纪中国现代文论的发展基本上依循的是西方现代文论的理性主义思路。
而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在西方文论反思和批判传统理性主义路向的时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突然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若干与西方理性主义文论观念不相同而独放异彩的东西。
于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在当前成为一门显学。
如何认识和清理中国古代文论遗产的精华,以为建设当代文论之用,对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对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来说,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因为,“没有对古代文学理论的认真继承与融合,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很难得到发展,获得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1]。
这里涉及到若干具体问题,其中之一,也是近年谈论较多的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论有无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有,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
然而,关于古代文论有无理论体系以及在什么意义上谈体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因诸多分歧的存在成为学术界的悬疑。
或以为古文论家除刘勰、严羽、王夫之等少数大家外,从总体上看无理论体系可言;或以为有潜体系存在,这种潜体系体现为批评家的总体倾向,等等。
尽管意见不同,但由于文化认同和知识谱系方面的原因,加之对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理论形态的文化隔膜,而且从20世纪初西学引进中国以来,不少人误以为中国传统的文论、文化是封建性的、前现代的,因而是落后的,与此相反,西方的文论、文化则是现代的、先进的。
所以,绝大多数看法都体现了西体中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即以西方文论的体系为框架,将我国古代文论的范畴、命题尽可能地纳入其中,将中国古代文论作为阐述西方文论的材料,牵强附会地抹煞掉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特色,致使古代文论处于从属、依附的被动地位。
针对这样的偏差,我认为应当深刻反思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实际存在的“西方文化中心论”思想,在全球化文化语境中把中国文论、文化和西方文论、文化放在同一平面、同等地位上,对理论、体系这些基本问题作跨文化的研究。
什么是中国古代文论
什么是中国古代文论古代文论就是古代文艺理论或说文学理论。
关于文学的一些理论。
分为几种,一种是系统的理论,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性质,所以比较少,最出名的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
还有一种是夹杂在各种经书、史书、子书当中的文学理论,比如孔子关于文学会有多文少质的阐述。
第三种是诗话、词话之类,比如《沧浪诗话》,《六一诗话》,是一种非常灵活的写作方。
在古代有很多很多著名的诗话,如袁枚《随园诗话》,对于诗话的研究成为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还有《文章流别论》,《诗品》,《文赋》,一些关于文学当中的其中一问题的专著。
还有人用诗歌的方式来评论诗,也是古代文论的内容。
如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等。
延伸阅读议论文论证特点议论文论证特点:1、准确、严密;2、概括性和简洁性;3、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人教版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古代文论是什么古代文论就是古代文艺理论或说文学理论。
大学中文系有古代文论这个专业,是属于文艺理论教研室的。
一种是系统的理论,这种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性质,所以比较少,但有很厉害的专著,最出名的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
还有一种是夹杂在各种经书、史书、子书当中的文学理论,即人关于文学的理论,比如孔子关于文学会有多文少质的阐述。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概况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概况
(一)准备阶段:五四前
文心雕龙
目录学研究:
⑴班固《汉书·艺文志》,六分法: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
⑵《隋书·经籍志》,四分法:经史子集。
⑶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经史子集,集里又列“诗文评”),研究的研究自欧阳修开始。
(二)建立阶段:五四—1949
⑴铃木虎雄:《支那诗论史》(1911)。
⑵黄侃、范文澜开《文心雕龙》课,都有书——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⑶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中国第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标志文科研究正式开始。
⑷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卷(1934、1947),建立了“以人为核心”的体系,为该学科的奠基之作。
⑸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1、2册(1934,1947,至唐,解放后有三册,至于宋):材料丰富超过郭书,见解不如;以问题为纲要。
⑹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1944)。
⑺傅庚生:《中国文学批评通论》(1948),横向研究,无再版。
(三)研究意义
⑴有利于更加准确、清晰地认识传统文学的演变历史与民族特点。
⑵更在于传承民族传统,丰富与发展中国的文论,服务于当代的文学批评与文化建设。
中国古代文论(提纲)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文论的作用、功能:一面,文学和非文学的不同(文学的本质);另一面,文学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对具体文本的批评(批评的实践)。
批评的理论与标准(原则与方法)。
二、文论的演变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为一期,两汉为一期,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是广义的文学观念,文学兼有“文章”、“文献”、“博学”多重含义。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文学”认识与今人基本相同。
他们把学术分为“经学”、“史学”、“玄学”和“文学”数种。
文学的含义与今相同。
更进一步,他们把文学再细分为“文”与“笔”两类;2、文学观念复古期也分为两个阶段:隋唐五代为第一期,宋(主要是北宋)为第二期。
第一期尤其是唐人,批评六朝的“浮靡”文风,取消“文”、“笔”之分,反对骈俪,看轻讲藻饰、音节而言之无物的文章,以“笔”为“文”,重在内容,主张文以明道,标榜他们所作是以古圣贤为法的“古文”。
所以态度是复古的。
唐人主张明道,其实还是偏于文;到了北宋道学家那里,才完全重道轻文,主张文以载道,为道而作文,不是以“笔”为“文”,简直是以“学”为“文”。
所以到第二期又取消了汉代“学(文学)”与“文(文章)”的分别,“文章”和“博学”又合而为一了。
这两个时期为文学观念复古期。
3、完成期分三个时期:第一期,南宋元金,是“明而未融”的时期。
第二期,明代,学风偏于文,批评偏于纯艺术,被指斥为“空疏不学”。
第三期,清代,学风与明代相反,不是偏胜,而是集大成。
清代学术的特殊在于,没有自己一代的特点,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
如文学上,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称,清人没有此外的特殊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
中国古典文论
中国古典文论中国古典文论,是指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自古以来,中国文学注重对文学艺术的探讨与评论,形成了独特的文论体系。
中国古典文论既包括理论性的著作,如《文心雕龙》、《文赋》等,也包括批评性的作品,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这些文论作品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典文论的特点之一是注重文学的修养。
古代文论家认为,一个作家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强调了文学的修养与修身的关系,提出了“志而不立,道而不行”的观点。
他认为,作家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才能达到真正的文学境界。
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文学的表达与感染力。
中国古代文论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文字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传递给读者。
在《文赋》中,杨雄强调了文学的表达技巧,提出了“章法”的概念。
他认为,文章应该有层次分明的结构,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才能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感动。
中国古典文论还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与评价。
古代文论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评价,指出了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历史文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批评,提出了“实录”的思想。
他认为,历史文学应该真实反映历史事实,客观公正地记录历史,以便后人从中得到启示和教训。
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还有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方法。
例如,《资治通鉴》强调了历史的因果关系和时代变迁的规律,《诗经》讲究了音韵与意境的结合,《红楼梦评传》对小说的创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
这些文论作品不仅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后人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古典文论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文学的修养为基础,注重文学的表达与感染力,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批评与评价。
这些文论作品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演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后人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论概要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1)文学批评的标准:“思无邪”。
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孔子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2)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
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观群,可观怨。
”(《论语·阳货》)。
兴指“感发意志”,具有艺术感染力。
观是“考见得失”,指诗的认识作用。
群是指诗的团结作用。
怨是批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3)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质彬彬,文质并重。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
”形式的目的是体现内容,不必过于华丽。
《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并重。
二、庄子的文学观(1)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心斋”、“坐忘”。
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
“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
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功功利影响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坐忘”。
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庄周梦蝶”即是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2)文艺创作客体的两种互有关联的审美风格:“自然”、“素朴”。
庄子认为,文艺创作应该顺应、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的类型。
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
提倡天籁,反对东施效颦。
(3)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形象:“得意”、“忘言”。
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
庄子认为:“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
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
三、《毛诗序》的诗歌理论。
(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
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毛诗故训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指出诗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3)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
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毛诗序》偏重“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并把文艺的教化作用看作是文艺的根本目的。
(4)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提出“六义”说。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
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成为古代进行诗歌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准则。
朱熹认为,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四、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
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
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典论·论文》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文学理论?(1)《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
(2)论文学的价值和作用。
指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立言”的重要性。
(3)论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
提出“文气说”,认为“文以气为主”。
“气”既作家的气质,又指作家的才性,也指作品的风格。
由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3)文体论和文学批评论。
提出文章“本同而末异”的观点。
把文体分为四科八体,认为不同文体各有其不同风格。
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体现了对文学特点的认识的提高,也是魏晋文学观念的时代特点的反映。
(4)曹丕把品人与评文结合起来,批评了“文人相轻”的不良倾向,对建安七子进行了客观评价。
六、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
(1)陆机《文赋》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2)《文赋》论述了文学创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论述的中心是:意与物的关系;艺术想象的重要性;强调创作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从理论上提出创新,反对抄袭;论述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论述了自然景物之多变与文体多样性的关系;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常犯的几种毛病。
(3)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诗缘情”是从诗歌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诗歌的抒情性。
“绮靡”则是从诗歌的形式方面提出的要求。
说明他既重视文学的内容,也重视文学的形式。
陆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征,这比“诗言志”更符合诗歌的本质特点。
七、《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包含哪五篇?其间的关系怎样?(1)“枢纽”即理论总纲的意思,是刘勰在《序志》篇中提出的。
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
(2)《原道》是理论体系的构建从物自有文的自然之道出发;《征圣》是因为圣人体道并因道垂文;《宗经》以儒家经典作为作文之法则;《正纬》是斟酌参考纬书中有益于文章的部分;《辨骚》是以楚辞作为新变的榜样。
这五篇的实质是对文学的本原和发展的归结和概括。
(3)“枢纽”五篇是一个整体,有其内在的联系。
它从原道出发,经征圣、宗经而继续发展。
一方面,文学从远古的质朴到商周时期出现五经,标志着文学从体裁到手法已初步完备,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另一方面,文学的发展是不会停息的,而且会出现一些弊端,所以从理论上说,应该做到“执正驭奇”,从不合经典的有关著作中吸取有利于文学创作的东西。
(4)刘勰“枢纽”中表现出来的文学思想是以儒家为主,但也相当重视文学艺术美的自身属性。
八、简述刘勰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1)《文心雕龙》有20篇专论文体,涉及文体34种,把当时出现的文体都论及了。
(2)刘勰把所有文体分为“文”与“笔”两类。
文是指偏向抒情言志、文学性较强的文体;笔是指学术性较强而又不重音韵文采的作品。
体现了当时对文字作品文学性和非文学性的区分。
(3)文体论部分的具体写法按照“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体例进行。
具体地说,即叙述文体的源流演变,解释文体名称的内涵,选出某一文体的代表性作品,总结某一文体的写作要求。
四者结合,形成了文体论史、论、评三者合一的写作特色。
(4)刘勰的文体论全面总结了历代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是刘勰全部文学理论的基石。
九、刘勰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以“情”与“采”(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为主线,论及艺术构思、风格的形成、风骨的铸造、作品的篇章结构、熔意裁辞以及表现手法与技巧、继承与革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1)“情”与“采”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是贯穿整个《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红线。
刘勰并专列《情采》一篇来作集中论述。
情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采主要作品的艺术形式,情与采有时也用“文”与“质”的概念来代表。
情与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形式离不开内容,另一方面内容也需要有美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
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要求写作文章要以“述志为本”,应该“为情而造文”,而反对“为文而造情”。
刘勰批评齐梁文风的浮艳,也是从这一理论出发的。
(2)刘勰艺术想象论的主要内容。
刘勰的《神思》篇位列创作论之首,是论艺术想象的专篇。
本篇集中论述了心与物、情与景、意与辞,即物、情、辞三者的关系。
这三者关系贯穿整个创作过程,是刘勰创作论的核心,故也是其创作论的总纲。
刘勰认为艺术想象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始终不离感性的特点,它受到感情和语言的制约。
想象力的培养既虚静的精神境界,也需要通过积累学问、增长才干、深入观察事物、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来提高想象力。
想象活动处于高潮的特点有三:突发性,兴奋性,暂时性。
想象活动遵循思——意——辞的规律进行。
刘勰也论述了想象力的迟速及其能动作用问题,这与作者禀赋的各不相同有关,但都可以写出佳作。
(3)刘勰风格论的专篇是《体性》篇,专论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
体指体貌、风格,性指作家的才性。
刘勰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才性的表现,因此必然显示作家的个性。
作家的才性包含才、气、学、习四个方面,四者的不同决定了作家创作个性的不同。
其中才、气是先天的禀赋,学、习是后天的努力。
可见刘勰认为风格的形成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的结合所致。
刘勰认为风格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为八种类型: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轻靡、新奇。
八类又可分为互相对应的四组: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
包含了一定的辩证法因素。
文学的基本风格虽只有这八类,但作家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吸收、融汇诸家之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刘勰另有《定势》篇,是着重论述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时序》篇则论述了时代风格,文体论各篇也论述了各种文体的特殊风格。
综合来说,刘勰《文心雕龙》建立了相当完备而丰富的风格学理论。
(4)风骨论。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范畴,刘勰《文心雕龙》设有《风骨》专篇。
)风骨一词原用于品鉴人物,后移于画论和文论。
关于刘勰所说风骨的含义,历来说法不一,但主要有两说:一是黄侃的“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说,一是刘永济的风即情志,骨即事义之说。
而现在一般认为,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
刘勰风骨论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
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通变论。
通变说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
通指会通,变指适变。
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
刘勰有《通变》篇专门探讨这一问题。
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
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通变》篇总结了从远古到刘宋的文学演变趋势,认为从“质”到“丽”到“讹”,偏离了正确的文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