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与倍数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126页回顾整理——总复习第4课时。

教学目标:1.巩固因数与倍数的特征与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建立一个条理、清晰、系统的知识网络;建立一定的数感,能对一些数做出正确判断。

3.运用归纳、类比、猜想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3.在合作交流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系统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特征与联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能灵活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1.游戏导入。

课件出示:根据条件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1)我今年三十多岁。

(2)我的年龄不是2的倍数,却是3的倍数。

(3)我的年龄里有因数11。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判断的?要准确猜出老师老师的年龄,我们用到了哪一单元的知识?(板书:因数与倍数)2.回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1)任意出示一个数。

问: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与是不是3的倍数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自由汇报对2、3、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说说出示的这个数分别是不是2、3、5的倍数。

强调的落点: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关键看这个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关键看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2)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关键是什么?学生回答奇数、偶数的特征后,明确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二者区别在于这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

(3)根据因数的个数,自然数可以分为哪几类?如何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学生回答后,感悟因数与质数、合数及分解质因数的关系。

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分解方法。

教师小结:质疑:“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这句话对吗?(学生回答,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构建知识网络根据刚才汇报交流,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表格、树枝图、画图等),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合作形成小组学习成果。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因数倍数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因数倍数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三回顾整理课《因数和倍数》案例展示及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专题是整个主题单元学习的汇总和提升,为了完成任务,要求学生能把前三节所学的内容进行提炼和综合,从而掌握获取数学信息的技巧。

为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笔者不再限局于某一主题,而是以“因数倍数回顾整理”为一大主题,下设若干学生自选的小课题,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尝试整理知识结构,通过交流讨论整理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最后对认知结构进行自评和互评。

(二)教学目标1整理因数和倍数及相关概念,能根据概念间的联系系统整理。

2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发展数学学习兴趣。

3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相关概念,根据概念间的内在联系系统整理。

2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整理知识、归纳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整理法、形象记忆法。

(五)教学过程(一)创景导入,用多媒体再现复习内容师:老师想说两个数,今天咱们班来了36个同学,4个同学为一组。

你们能用咱们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这是两个什么样的数吗?生1:能被2整除的数。

生2:它们之间既有倍数关系,也有因数关系。

生3:它们都是偶数。

师:关于整除,除了倍数、因数、偶数,咱们还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生1:合数、质数生2: 5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

师:这么多知识点之间有联系吗?现在看不出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怎么办?生:整理师:对,可以对这些概念进行整理。

(二)整理知识,沟通联系。

师:要想清楚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你用什么方式进行整理?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生1.可以整理成知识串。

生2.可以整理成表格。

生3.可以整理成树形图。

师.这样吧,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整理之前有几点要求,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井井有条,小组确定一种方式,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因数和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和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和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在《因数和倍数》这一章节中,我希望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等;学具包括练习本、彩笔、小卡片等。

一、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小明想吃3个,妈妈又能拿出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解答,引导学生发现5的因数有1、5、2、4,而3只能由1和3相乘得到,从而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并尝试求出10以内的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三、合作交流四、课堂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五、巩固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如:“一家三口去公园,门票每人4元,带50元够吗?”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 因数:能整除一个数的数2. 倍数:一个数的整数倍3. 求一个数的因数:从1开始,依次除以自然数,直到商为1为止4. 求一个数的倍数:用这个数分别乘以自然数,直到积大于等于这个数为止作业设计:1. 求出10以内的每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填写在练习本上。

2. 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四口去公园,门票每人8元,带100元够吗?”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一)》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一)》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一)》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的因数是什么,倍数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课程内容将围绕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性质、求解和应用进行展开。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学会求解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 能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2. 求解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因数与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

通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环节: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因数与倍数(一)》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求解一些数的因数和倍数。

2. 让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学会求解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初步接触到深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全过程,包括引入新课、讲解新课、课堂练习、应用环节和总结。

教学过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因数和倍数,能够正确给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能够正确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口算和心算加减乘除的能力。

二、教学步骤1. 概念引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因数:如果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余数为0,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倍数:如果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的整数倍,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因数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因数的计算方法,例如:•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因数的个数一般是奇数个,只有完全平方数的因数个数是偶数个。

•小于一个数的因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3. 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例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这个数乘以自然数得出。

•一个数的倍数一般是无限个。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根据给出的数字计算出对应的因数和倍数。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数字,让学生完成练习后口头上报答案。

5. 实际应用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展示因数和倍数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要用纸盒装糖果,每个纸盒可以装8颗糖果,如果他有56颗糖果,他最少要准备多少个纸盒呢?6. 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化记忆。

三、教学重点1.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如何正确应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学生在应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进行口算和心算加减乘除运算,对一些运算难度较大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困难。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练习和课堂实践问题的解答情况,评估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扩展对于掌握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进一步的因数和倍数应用知识,例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三)》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三)》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三)》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重点讲解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求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及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用于讲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2. 学生自备纸笔,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以及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

讲解过程中,结合具体例题,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以及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讨论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求法。

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知识。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作业内容主要包括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以及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

板书设计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 如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3.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作业设计1. 找出下列数的所有因数:12、20、302. 判断下列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15是否为5的倍数,18是否为6的倍数,24是否为8的倍数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求法,让学生掌握了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以及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另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因数和倍数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因数和倍数_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1 因数和倍数_青岛版第六单元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初本单元知识是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学习了四则运算以及步认识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2、3、5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经历探究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因数和倍数,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2、3、5的倍数特征的探究过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这里倍数与因数以及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都是本单元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材的编写的主要特点:1.借助生活素材,引入对抽象知识的学习。

因数和倍数,2、3、5的倍数特征,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都属于数论方面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为此,教材选取了具有现实性的生活素材,如球操比赛、舞蹈表演、团体操表演等,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对知识的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了认知难度。

2.注意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的指导。

在学习2、5、3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等内容时,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规律方法的指导。

比如:在研究2、5、3的倍数的特征时,运用了列举法和百数表;在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引入摆棋子等,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有效的开展探究活动。

3.改变实验教材的编排结构,使知识更系统。

本次编写为了使知识更系统、连贯,将因数和倍数和2、5、3的倍数的特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寻找6的倍数的特征等题目。

因数与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与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与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中的《因数与倍数》。

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概念,理解它的含义,并学会如何应用它。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会重点讲解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这个概念。

我会特别强调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为了顺利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教学工具,以及练习题和答案。

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通过例题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找出一些数的因数和倍数,并解决实际问题。

5. 作业:我会设计一些作业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1. 找出20的因数和倍数。

答案:20的因数有1、2、4、5、10、20,倍数有20、40、60、80、100等。

2.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答案:这个数是1。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会反思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数的因数和倍数,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如何引入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让学生对其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以及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这是教学的重点。

再次,如何通过练习和随堂练习巩固学生的理解,以及如何设计作业题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内容: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因数与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理解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实际操作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实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因数与倍数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因数与倍数的定义。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边讲解边让学生跟随操作。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因数与倍数的知识。

2. 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数与倍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

五年级数学上册《因数和倍数》精品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因数和倍数》精品教案
师:还有问题吗?你们没有,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找到3、6就不再接着往下找了?那么找到什么时候就不找了?
生:找到重复了,就不再往下找了。
③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是用乘法想出来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24÷1=24,1和24 是24的因数;24÷2=12,2和12是24的因数。
④运用方法, 找其他数的因数
2. 轻松游戏。
师:我是5,我找我的倍数? 我是24,我找我的因数。 我是30,我找我的因数。我是1,我找我的倍数。
你们太聪明了!所有的自然数都是1 的倍数。谢谢我的朋友们,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3. 知识拓展认识“完美数”。
师:(课件出示6的因数)在6的因数中还藏着另外一个秘密,(这是孩子们都瞪大眼睛在看,在听!)我们把6的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去掉,剩下1、2、3,然后把它们再加起来又回到6本身,数学家给这样的数起了一个名字,叫“完美数”。依次出示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六个完美数。
骨干教师精品教案
学科组:五年级
备课人:
课题:因数与倍数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板书:有序、全面)
2.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①展示一名有代表性的有遗漏的。
师:他找对了吗?为什么会漏掉?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那么要找到24所有的因数关键是什么?(有序。)
②展示另一个学生的答案。
师:你是怎样一个不漏的找到的呢?
生:我是从1开始的,1×24=24,1和24是24的因数;2×12=24,2和12是24的因数、、、、

最新青岛版数学六三制小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最新青岛版数学六三制小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第1课时(第1个红点),自主练习,第90页习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在探索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能力。

2.通过探究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体会出一个数的倍数及因数的特征。

学会从不同角度验证猜想,进一步发展数感。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完整性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情境图:这12个同学做球操表演,如何排队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方法一:每排6人,排2排;方法二:每排4人,排3排;方法三:每排12人,排1排。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在操作中得出乘法算式。

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用手里12个圆片,代替12个同学,摆一摆,你是如何给这12名同学排队的?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学困生。

汇报展示:教师提出要求: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课件展示:学生汇报:方法一:每排6个,摆2排,算式:6×2=12;方法二:每排4人,排3排,算式:4×3=12;方法三:每排12人,排1排,算式:12×1=12;还有其他的排法吗?能用哪个乘法算式表示呢?预设:方法四:每排2个,排6排,算式:6×2=12;方法五:每排3人,排4排,算式:4×3=12;方法六:每排1人,排12排,算式:12×1=12;2.有序拼摆,不遗漏,不重复。

教师导语:还有其他的摆法吗?怎样拼摆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拼摆。

如:每排1人,排12排,每排2个,排6排,每排3人,排4排,每排4人,排3排,每排6个,摆2排,每排12人,排1排。

6.1《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6.1《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6.1《因数与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因数和倍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因数和倍数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6个苹果,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通过这个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因数和倍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a. 求一个数的因数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尝试求一个数的因数,引导学生发现求因数的方法。

b. 求一个数的倍数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尝试求一个数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求倍数的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因数和倍数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因数与倍数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因数和倍数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熟练运用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 团体操表演——《因数和倍数》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 团体操表演——《因数和倍数》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六团体操表演——《因数和倍数》青岛版六团体操表演——《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非常的聪明,非常的好学,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我们班的班长是谁?生:......师:那你的同位是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同位,是吗?那我找一个同学说一说。

生:我的同位是×××师:我要说×××是同位,行吗?生:不行。

因为同位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说谁是同位,一定要说谁是谁的同位,谁是谁的同位。

师:其实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些数字也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家想不想探究探究,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阳光小学准备举行一场球操表演比赛,五一班决定派12个同学参加比赛。

想一想,这12个同学可以怎样排队?师:先自己想一想。

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有想法了。

好,我们看大屏幕,请用12个圆圈代表12名队员,试着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排一排。

1.一共能排出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队形?2.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3.限时2分钟。

师:大家听清楚要求了吗?(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指导。

找几个同学在黑板上用磁铁摆一摆)动手操作,感悟新知。

认识因数。

全班汇报交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黑板,这几位同学摆的方法和你们画的一样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生:每排4摆个,摆了3排。

乘法算式是3×4=1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二)》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二)》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二)》青岛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二)》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单元《因数与倍数》的第二课时。

具体内容有:1. 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2.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能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思考。

例如:小华买了一本书,每页有30行,每行有20个字,请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个字?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因数与倍数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因数与倍数的定义2.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3.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出10以内的所有质数和合数。

2. 求出20的因数和倍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因数与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时如何选择优惠的商品,如何安排时间等。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3篇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3篇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8—9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小正方形。

师:想不想知道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生:想。

师:多少个?生:12个。

师: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呢?生:能。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师:增加一点难度,用一道算式说明你的想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是怎么摆的,好吗?生:好!学生汇报:生1:1×12=12师:他是怎么摆的?生:一行摆1个,摆了12行;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课件出示摆法。

师: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

(用课件舍去一种)生2:2×6=12师:猜一猜他是在怎么摆的?生: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

师:这两种情况,我们也算一种。

生3:3×4=12师:他又是怎么摆的?生:一行摆3个,摆了4行;也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

师:还有其他摆法吗?生:没有了。

师:对,如果把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就只有这三种摆法,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更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下面的三道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的新课就藏在这三道乘法算式里面。

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2.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我们以3×4=12为例,在数学上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青岛版教案

因数与倍数青岛版教案

因数与倍数青岛版教案【篇一:青岛版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蒋集镇中心小学柳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认识因数、倍数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1、操作:可以怎样排队?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摆完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乘法算式。

汇报:你是怎么摆?算式是什么?2、学习“因数、倍数”的概念师:刚才通过摆不同的队形,我们得到了3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别小看这3个算式,其实在这里面有许多数学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学的新奥秘。

学生说一说。

指名,师:1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师:看来,根据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都能判断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你也像老师这样说一道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让你的同位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同位互相说。

小结:是呀,我们不能直接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要清楚的表达出来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看来,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板书:和)。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讨论0。

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师:看黑板上的3个算式,你能找到12的所有的因数吗?(学生齐说。

)问:如果没有算式,你能找出24所有的因数吗?先想想怎样找?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写一写,师巡视。

汇报展示:(2人)问:你是怎么找的?(学生说方法)评价:他找的怎么样?(学生评一评)师讲解: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找的吗?(师边讲解边一对一对的板书24的因数)24的因数有:1,2,3,4,6,8,12,24小结:其实老师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对一对找的,这样就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了。

因数与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与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与倍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因数与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回顾已学的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讲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明确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而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引导学生发现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步骤。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与因数与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同时,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求出36的所有因数和前6个倍数。

2. 请学生解决以下实际问题:小明有12元钱,他想买一些练习本,每本练习本的价格是3元。

请问小明最多可以买几本练习本?还剩多少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因数和倍数”(讲义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一、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熟悉因数和倍数。

二、在已有知识和体会的基础上,自主探讨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式;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熟悉因数和倍数和探讨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进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试探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育学习爱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明白得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讨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式。

教学难点是自主探讨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式,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情境导入,熟悉因数和倍数课件出示12张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谈话:大伙儿看,教师那个地址选了12张咱同窗画的画,都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漂亮吗?教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而且要贴成长方形,能够如何贴呢?你们能帮教师解决那个问题吗?谈话:下面请大伙儿以小组为单位,用12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张画,动手摆一摆,教师有两个要求: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②想一想如何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想到的算式1×12=12 2×6=12 3×4=12谈话:你能依照算式1×12=12猜一猜那个同窗是怎么摆的吗?预设:①一行摆1个,摆了12行;②也能够一行摆12个,摆1行。

谈话: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咱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

能够吗?(课件演示)谈话:你能依照算式2×6=12想到那个同窗是怎么摆的吗?预设: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能够一行摆6个,摆2行。

(师课件演示。

)谈话:依照算式3×4=12,你能想到那个同窗是怎么摆的吗?(师课件演示。

五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与倍数》青岛版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因数与倍数》青岛版 教案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带来了两个我非常喜欢的卡通人物,他们是谁?生:海绵宝宝和派大星。

师:你能说一说他们是什么关系吗?生:海绵宝宝是派大星的好朋友。

派大星也是海绵宝宝的好朋友。

师:我们能说海绵宝宝是好朋友,或者派大星是好朋友吗?师:是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在我们数学里也有一对相互依存的好朋友,他们就是《因数与倍数》。

【板书】二、学习新知。

(1)认识因数和倍数。

师:同学们请看有12名同学要进行球操表演,该怎样排队?师:谁有想法?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再摆之前先来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开始吧!学生小组内活动,教师巡视。

生汇报。

师:你们同意吗?还有不同的排队方法吗?生:没有了师:这样我们就通过排队得到了三个算式。

今天我们的新课,就藏在这三个算式里面。

师:接下来我们就以2×6=12为例展开研究,在数学上,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师:怎么样,你们会说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师:谁能看着黑板上的算式说一说?谁还想说?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生:1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因数。

12是1的倍数,12也是12的倍数。

生: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数和倍数教学案例(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概念整理归纳
一、因数和倍数
1. 因数、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和c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 一个数它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

3. 1的因数只有1;任何自然数都有因数1;除1以外的整数,至少有2个因数。

4.因为任何整数都能被1整除,所以任何整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何整数的因数。

5.因为0能被任何不是零的整数整除,所以0是任何不是零的整数的倍数,任何不是零的整数也都是0的因数。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零的自然数。


二、2、5、3的倍数的特征
1.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0是最小的偶数。

2.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
4.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整除;如果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三、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自然数的分法(1)质数、合数、1(2)偶数、奇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2是唯一的偶质数,除了2以外,其余的质数都是奇数
5.质数和合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质数和合数,最小的
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6.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8.会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注意:要把质因数相乘形式写在等号右边,商不能是1,例21=3×7)
12如果一个自然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叫做这个自然数的质因数。

9.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10.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

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典型例题
例1.48的约数有哪几个?20以内3的倍数有哪几个?
分析:要求48的全部约数,必须包括1和它本身,这是容易出错的,3的倍数有无限多个,这里要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应该在20以内去找,此时3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解:48的约数有:1、2、3、4、6、8、12、16、24、48,共10个
20以内3的倍数有:3、6、9、12、15、18,共6个.
例2.在下面的□里填数字,使这个数既能被5整除,又能被3整除.
50□0;2□□5;11□2□.
分析:要使填出的数能被5整除,则个位数字应该为0或者为5;要使填出的数能被3整除,则各位数字之和必须是3的倍数.解:题目的答案可以是:
第一个:5010,5040,5070.
第二个:2115,5415,2715…….
第三个:11025,11520,11820…….
例3.从0、4、5、7四个数中,任意选三个数组成同时能被2、3、5整除的三位数.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整理复习》》相关的文章。

分析: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个位数一定是0;能被3整除的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一定是3的倍数.所以可知,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是0,同时各数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由于个位数是0,因此只要十位与百位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就行了.这四个数中的两数之和只有(4+5=)9和(5+7=)12是3 的倍数.
例4.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使它能同时被2、3整除.
415□
分析:这个数要能被2整除,则个位上可以填0、2、4、6、8,但是同时又要能被3整除,因此四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而4+1+5=10,所以个位数字只能是2或8,即方框里可以填2或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