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与倍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因数与倍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与倍数的定义2. 找一个数的因数3. 找一个数的倍数4. 特殊的因数与倍数(如:质数、合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质数与合数的判断,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定义,举例说明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质数与合数的判断,以及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因数与倍数》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因数与倍数的定义、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质数与合数的判断、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判断质数与合数。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
3. 拓展题:研究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探讨因数与倍数的性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改进。
2. 学生反思: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学习方法的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因数和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和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在《因数和倍数》这一章节中,我希望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等;学具包括练习本、彩笔、小卡片等。
一、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小明想吃3个,妈妈又能拿出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解答,引导学生发现5的因数有1、5、2、4,而3只能由1和3相乘得到,从而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并尝试求出10以内的几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三、合作交流四、课堂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五、巩固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如:“一家三口去公园,门票每人4元,带50元够吗?”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1. 因数:能整除一个数的数2. 倍数:一个数的整数倍3. 求一个数的因数:从1开始,依次除以自然数,直到商为1为止4. 求一个数的倍数:用这个数分别乘以自然数,直到积大于等于这个数为止作业设计:1. 求出10以内的每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填写在练习本上。
2. 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一家四口去公园,门票每人8元,带100元够吗?”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
小学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材简析】因数与倍数知识是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学习了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教师可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
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生12个小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父(母)子关系。
我和你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即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
这些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因数与倍数,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究。
(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谈话:同学们喜欢跳舞吗?我们学校的球操表演也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12个同学做球操表演。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可以怎样排队?谈话:每行的人数同样多,可以怎样排队?【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课始,我首先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动活动,让学生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做好铺垫。
紧接着出示情境图,提出“每行的人数同样多,可以怎样排队”的具体问题进行探究。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因数和倍数,能够正确给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能够正确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口算和心算加减乘除的能力。
二、教学步骤1. 概念引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因数:如果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余数为0,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倍数:如果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的整数倍,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因数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因数的计算方法,例如:•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因数的个数一般是奇数个,只有完全平方数的因数个数是偶数个。
•小于一个数的因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3. 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倍数的计算方法,例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这个数乘以自然数得出。
•一个数的倍数一般是无限个。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根据给出的数字计算出对应的因数和倍数。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数字,让学生完成练习后口头上报答案。
5. 实际应用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展示因数和倍数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要用纸盒装糖果,每个纸盒可以装8颗糖果,如果他有56颗糖果,他最少要准备多少个纸盒呢?6. 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强化记忆。
三、教学重点1.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如何正确应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学生在应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进行口算和心算加减乘除运算,对一些运算难度较大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困难。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练习和课堂实践问题的解答情况,评估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扩展对于掌握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进一步的因数和倍数应用知识,例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 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4. 数的奇偶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数的奇偶性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发现乘法表中的一些规律,如:1×2=2,2×1=2,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然后给出准确的定义。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乘法口诀表,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总结方法。
(3)质数和合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4)数的奇偶性让学生观察乘法口诀表,发现数的奇偶性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判断数的奇偶性等。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质数和合数的判断,数的奇偶性等。
五、课后作业1. 教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4. 数的奇偶性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表中的规律,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五四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一、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能够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4.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因数和倍数问题。
二、教学内容:1.因数的概念。
2.求一个数的因数。
3.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4.倍数的概念。
5.求一个数的倍数。
6.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7.解决一些简单的因数和倍数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举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例如:6的因数有1,2,3,6,而12的倍数有1,2,3,4,6,12。
2. 讲解新知识因数的概念因数是指能够整除另一个数的数。
例如:6是12的因数,因为12 ÷ 6 = 2。
求一个数的因数方法:我们可以从1一直试除到这个数本身,如果能够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例如:求36的因数。
答案:36 ÷ 1 = 36,36 ÷ 2 = 18,36 ÷ 3 = 12,36 ÷ 4 = 9,36 ÷ 6 = 6。
因此,36的因数是1,2,3,4,6,9,12,18,36。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方法:判断这个数能否整除另一个数,如果能,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例如:判断24是否是72的因数。
答案:因为72 ÷ 24 = 3,所以24是72的因数。
倍数的概念倍数是指一个数乘以任何一个整数所得到的数。
例如: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
求一个数的倍数方法:不断将这个数乘以任何一个整数,得到的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例如:求8的倍数。
答案:8,16,24,32,40,48,56,64,72,80……。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方法:如果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主题名称:因数与倍数课时:1 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一部分学生怕困难,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考虑问题也不够全面。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判断两个自然数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按顺序找出 100 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了解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2.使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特点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方法的内在联系,能有条理地展开思考,培养观察、比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乐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1/ 8:教学重点: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归纳因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体验依存 1 1 、师生互动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课,我姓刘,同学们可以叫我刘老师,那现在你能做一下自我介绍,让老师认识一下你吗?那谁是你的好朋友? XX,站起来和大家打声招呼吧。
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嗯,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关系吗?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这么多密切的关系,那在数学的自然数中有没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对,有,在数学中也有描述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概念,你比如说,因数和倍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内容: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因数与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理解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实际操作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实例。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因数与倍数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因数与倍数的定义。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边讲解边让学生跟随操作。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因数与倍数的知识。
2. 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求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数与倍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
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够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PPT、卡片、练习册等。
2. 学具:数学书、笔记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关于因数与倍数的例子,如:同学们分组做游戏,每组人数是总人数的因数;汽车每行驶一定距离就要加油,这个距离是油量的倍数等。
引导学生发现因数与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方式,发现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及其关系。
(2)教师举例说明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找出一些数的因数和倍数。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因数与倍数的性质,如: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有限,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无限,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等。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相批改,交流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性质及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5.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因数与倍数1. 因数: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06-1-1 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06-1-1 因数与倍数一、知识目标1.理解因数的概念。
2.掌握整数因数的求法,加深对倍数的理解。
3.运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做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2.能够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解法。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1.因数的概念和整数因数的求法。
2.倍数的概念和运用。
五、教学难点1.运用因数和倍数解决问题。
2.分析问题,确定问题的解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数据:6、8、10、12,让学生思考这四个数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可以被2整除,并告诉学生这些数都是2的倍数。
然后再出示另一组数据:15、25、35,让学生发现这些数中有一些可以被5整除,并告诉学生这些数都是5的倍数。
2. 讲解1.因数的概念因数是指能够整除某一数的数。
例如,6的因数有1、2、3、6。
2.整数因数的求法(1)用1到这个数本身的所有正整数去除,能整除的数都是它的因数。
(2)对于大于1的整数n,如果在2到n1/2之间找不到整数能够整除n,那么n就是一个质数;否则,n就是一个合数。
3.倍数的概念倍数是指能够被一个数整除的数,例如,12的倍数有12、24、36……3. 实践1.计算因数让学生自己找出15和24的因数,并交换答案进行核对。
2.求倍数(1)让学生照着教材上例子中的方法求出24的倍数,并核对答案。
(2)让学生自己找出30的倍数,并交换答案进行核对。
4. 提高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例如:1.用6个石头排成一行,每次把其中的2个石头取走,直到不能再取。
最后剩几个石头?2.一叠草纸有20张,每次剪掉其中的3张,直到剩下一张或两张。
最后会剩下几张草纸?5. 总结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因数?2.什么是倍数?3.你在生活中曾经用到过因数和倍数吗?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单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和求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6.1《因数与倍数》(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6.1《因数与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因数和倍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因数和倍数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6个苹果,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通过这个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因数和倍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a. 求一个数的因数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尝试求一个数的因数,引导学生发现求因数的方法。
b. 求一个数的倍数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尝试求一个数的倍数,引导学生发现求倍数的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因数和倍数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因数与倍数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3. 因数和倍数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熟练运用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3篇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8—9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小正方形。
师:想不想知道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生:想。
师:多少个?生:12个。
师: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呢?生:能。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师:增加一点难度,用一道算式说明你的想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是怎么摆的,好吗?生:好!学生汇报:生1:1×12=12师:他是怎么摆的?生:一行摆1个,摆了12行;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课件出示摆法。
师: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
(用课件舍去一种)生2:2×6=12师:猜一猜他是在怎么摆的?生: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
师:这两种情况,我们也算一种。
生3:3×4=12师:他又是怎么摆的?生:一行摆3个,摆了4行;也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
师:还有其他摆法吗?生:没有了。
师:对,如果把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就只有这三种摆法,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更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下面的三道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的新课就藏在这三道乘法算式里面。
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2.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我们以3×4=12为例,在数学上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五四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2. 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4. 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因数与倍数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通过举例、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交流分享。
3. 讲解与练习:讲解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了解课程要求。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因数和倍数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因数和倍数︳青岛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及相关定义;2.能够识别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3.能够正确运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口算和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想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科好奇心;2.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应用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运用倍数和因数的思想找规律,以便解决相应的问题;(二)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将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2.提高学生的口算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教师拿出一个棋盘,问学生最后一个落子的位置是什么,然后得出一个数,让学生找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
然后问学生,有什么规律。
(二)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倍数和因数的定义和相关概念,通过实际案例来让学生了解。
(三)例题演练例1:如果3和5是一个数的两个因数,那么这个数最小可能是多少?例2:某个数字的倍数有6,该数字最多有几个因数?例3:现在有12颗糖果,请你画出所有的小组可能分配糖果的情况。
(四)拓展延伸通过进一步的实际案例,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小结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让学生找出掌握的不足之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逐一梳理和解答。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2.自己编写五道例题,包括求因数与倍数、求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3.查阅相关史实,了解因数与倍数的历史渊源和合数与质数的差异。
五、教学评估(一)教学方法评估本节课采用了前瞻性、启发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既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体现。
在讲解例题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评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全面性和难易适度,能够顺利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科好奇心。
因数与倍数青岛版教案
因数与倍数青岛版教案【篇一:青岛版数学《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蒋集镇中心小学柳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认识因数、倍数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
1、操作:可以怎样排队?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摆完后在练习本上写出乘法算式。
汇报:你是怎么摆?算式是什么?2、学习“因数、倍数”的概念师:刚才通过摆不同的队形,我们得到了3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别小看这3个算式,其实在这里面有许多数学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数学的新奥秘。
学生说一说。
指名,师:1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师:看来,根据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都能判断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你也像老师这样说一道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让你的同位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同位互相说。
小结:是呀,我们不能直接说谁是因数,谁是倍数,而要清楚的表达出来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看来,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板书:和)。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讨论0。
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师:看黑板上的3个算式,你能找到12的所有的因数吗?(学生齐说。
)问:如果没有算式,你能找出24所有的因数吗?先想想怎样找?然后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写一写,师巡视。
汇报展示:(2人)问:你是怎么找的?(学生说方法)评价:他找的怎么样?(学生评一评)师讲解: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找的吗?(师边讲解边一对一对的板书24的因数)24的因数有:1,2,3,4,6,8,12,24小结:其实老师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对一对找的,这样就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了。
因数与倍数(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因数与倍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2.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 因数与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因数与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回顾已学的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讲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明确一个数的因数是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而一个数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整数倍。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引导学生发现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步骤。
3.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与因数与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同时,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求出36的所有因数和前6个倍数。
2. 请学生解决以下实际问题:小明有12元钱,他想买一些练习本,每本练习本的价格是3元。
请问小明最多可以买几本练习本?还剩多少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因数与倍数。
⏹教学提示在这节课先揭示整数的概念,再利用整数认识因数和倍数,而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来认识倍数与因数。
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材提出“可以怎样排队”的问题。
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以整数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与因数的含义,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利用原有的乘除法知识,探究找一个倍数的方法,总结出一个数的倍数最小的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并提醒学生,在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一般不讨论0。
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乘法算式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利用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过程与方法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1、谈话引人师:同学们喜欢开运动会吗?运动会上的团体操表演非常好看,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运动会上团体操排练时,队型排列出现了一些问题,想让同学们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情境图(1)学生活动:仔细观察情境图,获取图中信息。
全班进行交流(2)学生活动:分一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先单独活动,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全班进行交流(3)学生汇报,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对队形如何排列进行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本课的例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解决:可以怎样排队2.学生列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2 × 6 = 123 ×4 = 12 1 × 12 = 12(1)说明含义,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摘要】“因数和倍数”是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本节课意在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想象活动,自主体验数形结合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进而形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悟数学。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用12个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乘法与倍数、因数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本质内涵,能举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和智慧学习的理性价值。
3.丰富数学课堂生活,重建数学课堂文化,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归纳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数形结合,引入课题。
师: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出示华罗庚)他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世界数学大师华罗庚。
华罗庚生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这句话传神地表达了数与形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借助形来研究数。
一起看大屏幕。
师:(课件出示12个小正方形)仔细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正方形?(12个)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把这些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你会吗?生:会!师:赶快在心里想一想该怎样摆?谁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你心里的那种摆法?学生汇报,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并展示课件。
生1:3×4=12。
师:猜猜看,他是怎么摆的?生2:一行摆3个,摆了4行。
生3:还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拓展平台“因数和倍数”第93-94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情境导入,认识因数和倍数课件出示1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谈话:大家看,老师这里选了12张咱同学画的画,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漂亮吗?老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谈话: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12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张画,动手摆一摆,老师有两个要求: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想到的算式1×12=12 2×6=12 3×4=12谈话:你能根据算式1×12=12猜一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预设:①一行摆1个,摆了12行;②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谈话: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
可以吗?(课件演示)谈话:你能根据算式2×6=12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预设: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
(师课件演示。
)谈话:根据算式3×4=12,你能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师课件演示。
)谈话:同学们通过算式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摆的,真不简单。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藏在这三个乘法算式里面。
2.认识因数和倍数。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谈话:我们以前学过,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什么?(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什么?(积)这里的因数和积是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数学上还可以这样说,我们以2×6=12为例, 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 的倍数。
引导: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引导:刚才我们提到了哪两种数?(板书课题)谈话:这两种数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引导:大家看第二个算式,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引导:还有一道算式,谁来说一说?谈话:老师还要给大家说明个问题,为了研究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一般不包括0。
小结:因数和倍数也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谁是倍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或谁是谁的倍数。
引导:同学们看这三个乘法算式,你能说出12的所有的因数吗?预设:1、12、2、6、3、4.(师有意有序地一对一对地板书12的所有的因数)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设计意图:以解决生活问题“把12张这样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画,贴在教室外面的墙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
同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了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可以怎样拼”时,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使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
】二、引导探究,理解概念1.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1)尝试找一个数的因数。
谈话:刚才我们找到了12的所有的因数,咱再来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好吗?咱们一起找,还是自己试试?谈话:老师提醒大家,先想一想,怎样找既有序有又全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下来。
(板书:有序、全面)(2)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①找一名有代表性的有遗漏的把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谈话:他找对了吗?为什么会漏掉?仅仅是因为粗心吗?预设:不是,他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找。
引导:那么要找到18所有的因数关键是什么?(有序。
)谈话:这位同学找到的4个数是18的因数吗?他能找到18的四个因数,也很不容易了。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引导: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找到18的这四个因数的?预设:2×9=18,2和9是18的因数;3×6=18,3和6是18的因数谈话:这位同学是用乘法来找的,找到2就找到了9,找到3就找到了6,他最大的优点是一对一对地找,这样快捷。
②板书另一个学生的答案。
谈话:你是怎样一个不漏的找到的呢?预设:我是从1开始的,1×18=18,1和18是18的因数;2×9=18,2和9是18的因数……谈话:还有问题吗?你们没有,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找到3、6就不再接着往下找了?那么找到什么时候就不找了?预设:找到重复了,就不再往下找了。
③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是用乘法想出来的,还有别的方法吗?预设:18÷1=18,1和18 是18的因数;18÷2=9,2和9是18的因数……引导总结找因数的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他们刚才的做法,怎样才能有序、全面地找到一个数的因数?(板书: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找到重复为止)④练一练:我们用对口令的形式,把18的因数再说一遍好吗?谈话:好!我先说!1.(生:18) (4)预设:不对,没有!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引导:为什么?预设:①因为4乘几都不等于18。
②18除以4除不断。
小结:原来,两个数相乘必须等于18,这两个数才是18的因数。
【设计意图:用对口令的形式练一练,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找一个数的因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找到重复为止的方法;二、进一步理解因数的意义:两个数相乘等于第三个数,这两个数才是第三个数的因数。
】(3)巩固练习谈话:大家就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快速地找出24和36的因数,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24的因数1、24,2、12,3、8,4、6.36的因数1、36,2、18,3、12,4、9,6,6。
引导:在找36的因数时,谁有话要说吗?预设:只写一个6就可以了,写两个就重复了。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去掉多写的一个6.(4)引导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数的因数,你能发现点儿什么?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出示课件,填空: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谈话:这就是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来大家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追问“你是怎么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进而引导总结出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创造的素材,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探索找倍数的方法。
(1)尝试找一个数的倍数。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
大家再来看3×4=12这个算式,谁是谁的倍数?也就是说在这个算式里,3的倍数是几?(板书12)你还能找个3的倍数吗?谁来列举一个?预设:6引导:6是3的几倍?你是怎么想到6的?预设:我也是用乘法,3×2=6(板书算式)引导:谁还能找到3的倍数?预设:3(师在6的前面板书3.)谈话:你是用什么方法找的?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预设:3×1=3引导:他们是用乘法的方法找到的。
你还能像他们这样接着找下去?预设:3×3=9 (师随着板书:3×3=9 )引导:指名接着说。
(师随着板书:15、18、21、24、27、30、33)追问:还有吗?有多少个?怎样表示?预设:有无数个,用省略号表示。
师肯定学生的建议:你太厉害了!把语文上的知识都用上了!(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引导:谁能说一说我们刚才是怎样找到一个数的倍数的?预设:从小到大依次乘自然数。
(或用这个数依次乘1、2、3、4、……)(板书:用这个数依次乘1、2、3……)(3)练一练、①找5的倍数。
谈话: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出5的倍数。
预设:5的倍数:5、10、15、20、25……(师板书)追问:你是怎么找的?预设:5×1=5 5×2=10……谈话:同学们,像这种情况,通常列举出四、五个,能看出变化的规律后,加上省略号就行了。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②找10的倍数。
谈话:想一想10的倍数有哪些?(学生说,老师板书)(4)引导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数的倍数,你能像总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那样,来总结一下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吗?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填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研究因数特征的经验,找倍数的方法和倍数特征的研究,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寻找方法,探索规律。
】3.比较因数和倍数的特点。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师小结: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课件展示)【设计意图:通过对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特点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
】三、巩固拓展,深化概念。
1、轻松游戏。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谈话:我们接下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好吗?听游戏规则:“老师出一个数,想想你的编号是否符合条件,符合的请站起来,并说出你的编号,看谁反应快!”师:我是5,我找我的倍数?谈话:你们真聪明!你们5个编号都是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