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32例牙髓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阿替卡因组与利多卡因组,各66例,分别采用阿替卡因注射液和利多卡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麻醉前后体征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阿替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快于利多卡因组(P<0.05);阿替卡因组的麻醉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两组在麻醉前后的收缩压水平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利多卡因组的舒张压水平逐渐降低、心率逐渐升高(P<0.05),组间差异显著(P<0.05);阿替卡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多卡因组(P <0.05)。

结论:在牙髓病麻醉治疗中,阿替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麻醉效果更好、对体征指标影响更小、不良反应更少,更加安全有效。

【关键词】阿替卡因;利多卡因;牙髓病;麻醉治疗;效果;安全性为了比较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现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32例牙髓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做出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32例牙髓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阿替卡因组与利多卡因组,各66例:阿替卡因组中男35例、女31例,各占53.0%、47.0%;年龄16-73岁,平均(40.7±12.8)岁;共有患牙112颗,其中前牙41颗、前磨牙33颗、磨牙38颗,各占36.6%、29.5%、33.9%。

利多卡因组中男36例、女30例,各占54.5%、45.5%;年龄18-70岁,平均(41.2±10.5)岁;共有患牙115颗,其中前牙42颗、前磨牙36颗、磨牙37颗,各占36.5%、31.3%、32.2%。

阿替卡因 利多卡因在后牙牙髓治疗中镇痛效果比较

阿替卡因 利多卡因在后牙牙髓治疗中镇痛效果比较

阿替卡因利多卡因在后牙牙髓治疗中镇痛效果比较
宋琰华;郑同林;王磊
【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
【年(卷),期】2008(29)4
【摘要】目的研究阿替卡因对牙髓麻醉的麻醉效果,并与利多卡因相比较。

方法对224例患者的356个患牙分别用必兰麻(40g/L阿替卡因加1∶100000的肾上腺素)和20g/L盐酸利多卡因加1∶100000的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牙髓麻醉
效果。

对浸润麻醉失败者改用阻滞麻醉继续观察。

结果上颌后牙浸润麻醉,阿替卡
因与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好且无差别;下颌后牙浸润麻醉,阿替卡因的麻醉效果略优
于利多卡因。

对浸润麻醉失败的病例改用阻滞麻醉后,两者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别。

结论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对后牙牙髓镇痛效果相近;不同位置的后牙牙髓镇痛应采
用不同的麻醉方式。

【总页数】2页(P70-71)
【关键词】阿替长因;利多卡因;牙髓麻醉
【作者】宋琰华;郑同林;王磊
【作者单位】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31
【相关文献】
1.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磨牙牙髓治疗中镇痛效果的比较 [J], 綦成;张春燕;亓庆国;袁奎封
2.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治疗中麻醉效果的研究比较 [J], 张晓旻;张耀国;朱玲;刘茜
3.斯康杜尼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J], 周圆
4.小儿牙体牙髓病去髓术治疗中利多卡因与碧兰麻的麻醉效果比较 [J], 张静
5.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J], 吴丽霞;赵立明;李文波;任力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对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麻醉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进行麻醉。

对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

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后,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3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8/30)。

结论:在对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作为麻醉药,其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牙髓病;复方盐酸阿替卡因;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148-02在口腔疾病中,牙体牙髓病比较常见,具体包括牙齿过敏症、牙髓退变、根尖周病、牙髓坏死、龋病等等。

牙体牙髓病患者牙髓部位剧烈疼痛,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就会对患者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可采用开髓和拔髓治疗方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对此,需要选用适宜的麻醉药物。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麻醉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岁~67岁,平均(37.5±5.3)岁。

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9岁~64岁,平均(39.1±5.8)岁。

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麻醉疗效对比观察

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麻醉疗效对比观察

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麻醉疗效对比观察发表时间:2016-04-13T10:46:52.73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作者:赵淑新[导读] 河北省武邑县县医院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持续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赵淑新河北省武邑县县医院 053400【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麻醉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采用利多卡因和阿替卡因进行麻醉处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有效率更高、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麻醉持续时间更长,数据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阿替卡因应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麻醉效果比利多卡因要好,其麻醉效率高、麻醉起效快且持续时间长。

【关键词】利多卡因;阿替卡因;牙体牙髓病;麻醉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omparative lidocaine and atenolol present because the anesthesia efficacy of treatment of tooth pulp disease.Selection methods: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2 - July 2014 treated 110 cases of dental pulp disease,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55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55 cases),respectively using lidocaine and atenolol paid to manipulate the anesthesia.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have higher efficient and anesthesia work time is shorter,anesthesia duration is longer,the data clear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P < 0.05).Conclusion:o for paid applied to tooth pulp disease Billy lidocaine anesthesia effect is better,its efficiency is high,the anesthesia effect quickly and long duration.本文为研究利多卡因和阿替卡因在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麻醉疗效,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牙体牙髓病患者110例,将其分组研究,一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另一组采用阿替卡因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牙体牙髓病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麻醉的效果论文

牙体牙髓病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麻醉的效果论文
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with articaine in the treatment for endodontic disease iS obviously
call
Conclusions effective
and
relieve the patient’S pain,SO it is worth being generalized. disease;Lidocaine
1(4.8)0(0.0) 3(12.5) 1(4.2) 2(6.9) 6(21.4)
9(31.0)4(13.7) 7(25.0) 13(46.0)
2844
万方数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年第22卷第18期IMHGN,September
多卡因剂量组合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2):1757—1760.
VS.51.85%,P<0.05),而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5.55%VS.31.4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
疗可明显提高ROU的临床疗效,促进溃疡面愈合,有效预防溃疡复发。 【关键词】
复发性I=I腔溃疡;中西医结合;疗效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年第22卷第18期IMHGN,September
2016,V01.22
No.18
牙体牙髓病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多卡因 与阿替卡因麻醉的效果
李文进 361003厦门市第一医院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6.18.034
【摘要】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
【Key words】Anesthesia;Articaine;Endodontic

对比分析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麻醉疗效

对比分析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麻醉疗效

对比分析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麻醉疗效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麻醉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联进行麻醉治疗。

观察组采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患牙麻醉效果以及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同时患牙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阿替卡因治疗牙髓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析利多卡因;阿替卡因;牙髓病;麻醉疗效牙体牙髓病也被称为龋病,主要表现为患者牙齿硬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针对这一疾病,临床方式为开髓、拔髓等。

在对患者进行具体治疗过程中,会导致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患者痛感比较明显,这就降低了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

对此,一定要采用有效的麻醉药物进行治疗。

对多卡因进行应用,这一药物是近几年对牙髓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新型的局部麻醉药物,本研究为分析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治疗牙体牙髓病麻醉疗效,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治疗。

观察组采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治疗。

在78例牙髓病患者中,有40例为单纯性前牙髓病,患牙一共51颗,患者年龄在18-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5)岁。

38例患者为单纯性后压发病患者,患牙42例,患者年龄在18-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3.6)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午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全部患者均实施牙髓摘除术,采用的麻醉方式为,对照组患者使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使用麻醉专用一次性注射器,将病患牙齿唇部和颊部均注射2-4ml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其中单牙注射0.3-0.5ml进行局部麻醉,多牙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减药量。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对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麻醉并观察其效果。

方法:设置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为观察时间段,设置17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新方案组,传统组采用利多卡因,新方案组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治疗满意度情况。

结果:传统组和新方案组麻醉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对照中,传统组分别为71(例)83.52%、69(例)81.17%,新方案组分别为84(例)98.82%、83(例)97.64%,(x2=18.886,p=0.005),两组有差异。

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麻醉效果优良,值得推荐。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利多卡因;效果牙体牙髓病是口腔科治疗当中的常见病症,该种病症患者会表现出牙齿自发性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当患者发病时,一般选择开髓治疗或者拔髓治疗的方式,但是患者对该种治疗方式接受度不高,主要是手术造成的剧烈疼痛不能接受,所以对于该种病症的治疗效果也不理想,患者依从性较差。

因此在临床中就需要找到无痛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增强治疗效果,这也是医务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对牙体牙髓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麻醉并观察其效果,现将分析结果呈现于下文中[1]: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2020年11月--2021年11月170例患者,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传统组和新方案组,传统组85例,患者在21--79岁之间,平均年龄48.66±4.21岁,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0例;新方案组85例,患者在22--79岁之间,平均年龄47.59±4.64岁,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8例。

(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方法1.2.1传统组采用利多卡因麻醉,首先准备好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在患者口腔黏膜下开展局部麻醉,在其患牙的位置进行注射,一般给予患者前牙的利多卡因用量为2毫升,后牙利多卡因用量为3毫升。

复方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髓病麻醉应用中的随机对照研究

复方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髓病麻醉应用中的随机对照研究

复方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髓病麻醉应用中的随机对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髓病治疗中的局部麻醉效果。

方法连续选取需进行麻醉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复方阿替卡因组和利多卡因麻醉组,分别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麻醉起效时间、止痛效果等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复方阿替卡因组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于利多卡因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复方阿替卡因渗透力强, 局部麻醉安全、有效, 可广泛应用于牙髓病,是一种高效的口腔科专用局部麻醉剂。

【关键词】复方阿替卡因;利多卡因;牙髓病复方阿替卡因是近年来在口腔科中广泛应用的麻醉剂, 与传统麻醉药物相比它具有起效快、毒性低等优点。

但就其镇痛效果而言, 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我科通过连续选取门诊牙髓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复方阿替卡因组和利多卡因麻醉组,对麻醉起效时间、止痛效果等进行分析比较,试图观察两者的不同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连续纳入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本科门诊103例牙髓病手术患者,其中男60例,女43例,共计患牙110颗。

年龄20~65岁。

随机分为阿替卡因组和利多卡因麻醉组。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常规检查,并在术前对其疼痛判断力进行评估,分别于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治疗。

1.2 方法1.2.1 麻醉方法阿替卡因(碧兰麻,法国碧兰公司生产),即盐酸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 其成分为4% 阿替卡因及1∶10 万肾上腺素。

2%盐酸利多卡因(福达制药, 上海)。

注射方法随机选取患者,采用双盲法,医生根据要治疗的牙齿进行不同位置的口腔局部浸润麻醉。

1.2.2 麻醉效果和临床观察麻醉起效标准:以颊侧黏膜及腭(舌) 侧黏膜无针刺痛为麻醉起效标志。

评价分为麻醉完全、良好、有效和失败四级。

麻醉完全:患者无疼痛感, 无痛苦表情。

麻醉良好:患者有轻微不适感, 但治疗可顺利进行。

麻醉有效:患者感受疼痛,有痛苦表情,但可以忍受继续治疗。

麻醉失败:患者感觉剧烈疼痛,无法继续治疗。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治疗牙体牙髓疾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利多卡因注射2~4mL,另一组则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0.6~0.8mL,以此来评估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并观察其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结果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麻醉后血压、心率平稳,但由于对照组舒张压降低、心率计算量增加,差异仍具有一定统计价值;结论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显著、恢复迅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方盐酸阿替卡因;牙体牙髓病;应用效果牙体牙髓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牙齿健康的疾病,它会导致牙齿表面出现剧烈的、持续的、不可逆转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难以被精确感知,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

大部分牙髓疾病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这些手术包括开髓和拔髓。

在临床实践中,利多卡因和复方阿替卡因已成为最常见的局部麻醉方法,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对100名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都接受了不同的麻醉措施。

本次研究共有50名男性和26名女性参与,其中,男性的年龄介于23岁至60岁之间,而女性的平均年龄则介于41.7±9.2岁之间;本次研究共纳入50例参与者,其中男性占25例,女性占25例,参与者的年龄介于21~62岁,而参与者的平均年龄则介于42.3±9.6岁。

按照《牙体牙髓病学》[4]的规定,我们会给予患者最高质量的护理和治疗;经过详细的口腔及X线片检查,我们得出结论:患者存在牙体牙髓疾病;使用局部麻醉方法进行一次性根管手术是非常重要的;ASA的评分范围从Ⅰ~Ⅱ~Ⅰ~Ⅱ到Ⅰ~Ⅱ~Ⅰ~Ⅱ,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界限。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应用效果评价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应用效果评价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应用效果评价潘莲,甘升远乐山市人民医院,四川 乐山 614000【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对比组和观察组各41例,分别采取利多卡因麻醉和复方盐酸阿替卡因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麻醉时间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有效率高于对比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后感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比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比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牙龈肿胀、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概率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

结论: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中麻醉效果理想,麻醉起效快且持续时间长,患者麻醉后感觉能力可以快速恢复,相比于利多卡因麻醉安全性更高,患者麻醉后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关键词】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利多卡因;牙体牙髓病;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7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3-02牙体牙髓病是临床口腔科中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涵盖了牙髓坏死、龋齿、根尖周病等诸多疾病,牙体牙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牙髓维持经常性剧痛[1],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手术治疗。

如今临床中主要采取手术开髓和拔髓治疗牙体牙髓病,但是,手术创伤会给患者造成极大伤害,患者疼痛感强烈,进而容易降低患者治疗配合度,对此,需要使用麻醉药物对患者实施麻醉,从而实现无痛手术治疗[2]。

利多卡因和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均为临床中常用麻醉药物,本次研究选取8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现将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8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将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其中对比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区间为18~72岁,平均年龄(47.14±2.52)岁;观察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区间为17~72岁,平均年龄(46.91±2.43)岁。

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表 1 两组临床麻醉效果 比较( 例)
所在 … 。本研究 旨在探讨 阿替卡 因和利多卡 因在牙体牙髓 病
治疗 中的麻醉效果。现将研究结 果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法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①P< O . 0 5
3 讨 论
牙髓 病 是 指 牙 髓 组 织 的疾 病 , 主要包括牙 髓炎 、 牙 髓坏死
够 收缩 血 管 , 从而延缓 麻醉剂进入全 身循环 , 起 到 维 持 阿 替 卡
因在局部组织的浓度 、 延长麻醉时间的作用 。

综上所述 , 在牙体牙髓病 的治疗过程 中采用阿替卡 因进行
局部浸 润麻醉效果痛感及恐惧心理 , 为 临床医师营 造 良好 的手术 操作环境 , 具有
1 . 1 一般 资料 : 选取 2 0 1 2年 1 2月 ~ 2 0 1 3年 1 2月 在 我 院 接 受
和牙髓 退变等 。由于牙髓组织中分布着大量的神经纤维 , 这些
治疗的 1 2 8 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 为研 究对 象 , 均符合 牙体牙髓
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 其 中男 7 2例 , 女5 6例 , 年龄 为 1 8~ 6 5岁 , 平均为 ( 4 2 . 3 7±8 . 6 8 ) 岁, 患牙 共 1 5 6颗 , 其 中包括 上颌 牙 8 4
颗, 下颌牙 7 2颗 。排 除 严 重 肝 肾功 能 障 碍 的 患 者 ; 心脏疾 病 、
神经纤维对疼痛及其他来 自外界 的刺激反应均较为敏感 , 当患
者 在 进 行 开髓 、 拔 髓 手 术 过程 中往 往 由 于惧 怕 疼 痛 而 对 治 疗 的
依从性较差 , 致使手术操 作不能顺利 进行 。因此 , 在牙体 牙

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麻醉效果的对比

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麻醉效果的对比

表2不良反应和并发症[n(%)]组别静脉炎烦躁鼻黏膜损伤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对照组(n=30)0(0.00)0(0.00)5(16.67)2(6.67)1(3.33)干预组(n=30)1(3.33)0(0.00)4(13.33)1(3.33)0(0.00)χ2值1.01690.13070.35091.0169 P值0.31320.71770.55360.3132讨论营养支持为重症患者重要治疗方法,为保障患者能量、必要元素、蛋白质及胃肠功能关键,能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4]。

重症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差,往往不能耐受经胃内营养,幽门后置管喂养能直避免食物进入胃内,降低胃潴留、返流及误吸发生风险,提高营养干预效果[5]。

临床中幽门后置管,常在X线或内镜下辅助进行,其置管成功率可达到90%左右,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费用,同时需要搬动患者,在ICU重症患者中实施较为困难。

为提高幽门后置管成功率,近年临床中采用螺旋形鼻肠管进行置管,利用螺旋形鼻肠管,在进入幽门部位能旋转插过幽门,达到幽门后置管目的。

但螺旋形鼻肠管需要依赖胃肠动力将导管推入通过幽门,而ICU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差,同样能影响置管成功率。

本研究发现,红霉素在螺旋形幽门后置管患者中应用,能协助提高置管成功率(P<0.05)。

药物动力学研究指出,红霉素具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能促进胃肠排空[6]。

另有学者研究指出,红霉素能调节十二指肠、胃窦运动功能,调节并维持胃肠道功能[7]。

在螺旋形鼻肠管置管前后给以红霉素治疗,能有效促进胃肠蠕动,进而提高置管时胃动力对鼻肠管推动作用,提高置管成功率。

有学者在幽门后置管患者中给予红霉素辅助治疗,同样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8]。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红霉素在螺旋形鼻肠管幽门后置管中辅助应用有较高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红霉素在重症患者螺旋形鼻肠管幽门后置管中应用,能协助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并不增加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治疗安全性。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应用比较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应用比较

【1】 周 美凤,陈集敏,钟建 能,等.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 、伊 曲康 唑治 疗 马拉 色菌 毛囊 炎 疗效 评价 [J】.中 国麻 风皮 肤病 杂 志,
2016,32(3):156—158. [2】 张宇,赵雅玲,王曼 中 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v.31(5):492。493. [3 】 王艳云,郭笃 发.黄河三角洲盐碱 地土壤真 菌多样 性及其与土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利 多卡因;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81.3 文献标识码 :A
综 上所 述 ,对 马拉色 菌毛囊 炎患 者实施 复方 蛇床子 酊
文 章 编 号 :1006—2882(2018)04—839—03
治疗 ,临床 效果显 著 ,能够 改善 患者的 临床针状 、提高真 菌
黑 龙江 医药 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1.31 No.4 2018
-839 .
抗 真菌较 为常 用的外用酊剂 添加剂 ,在渗透 、抗真菌方 面应 用效 果明显 ,可对患 者的溶解角质 层进行软化 ,让药物 可对 患 者 的毛囊 内部予 以更好 的渗透 ,帮助药 物增强 总体 上的 治疗 应用效果 ]。而 1%联 苯苄唑乳膏在 临床上属 于一 种咪 唑类 的抗真菌 剂 ,具 有较强的广谱 抗真菌作用 ,在微小 棒状 杆菌 或秕糠状鳞 斑霉菌等皮 肤霉菌 、真菌 、酵母菌或是 其他 真菌 的治疗方 面 ,具 有较好 的效果 ,但是该 种药物在抑 制真 菌方法 的效果 明显 ,而复方蛇床 子酊 的杀菌效果更加 良好[8]。 根据 本文 的研 究结 果显示 ,在使用 复方 蛇床子酊 治疗后 ,对 患者 的细 菌清除率 、临床 治疗 总有效率明显更高 。

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对活髓牙牙体预备麻醉效果的观察

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对活髓牙牙体预备麻醉效果的观察

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对活髓牙牙体预备麻醉效果的观察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麻醉剂对活髓牙牙体预备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86颗活髓上颌后牙麻醉下牙体预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剂选用碧兰麻,实验组采用利多卡因,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局部浸润+牙周韧带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麻醉总有效率为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8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碧兰麻麻醉效果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固定冠桥修复时,在牙体预备过程中需要磨削一定量的牙体组织,由于磨削产热及牙本质小管外露,刺激小管液体流动,传导致牙髓组织,兴奋神经纤维产生痛觉,加重了患者的恐惧心理。

无痛治疗可解决上述的弊端,并能有效阻止各种刺激对牙髓引起的疼痛,降低牙本质的渗透性。

但麻醉效果不佳和注射不适也会给患者和医生带来困扰,因此选择更适宜的麻醉剂是临床工作者当务之急.材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就诊我科患者,58例86颗上颌后牙作为修复基牙,男24例,女34例;年龄20~70岁,平均44.36岁。

牙髓无病变、牙隐裂、牙周健康,牙龈粘膜无红肿、糜烂及溃疡、无明显牙齿排列异常等。

患者健康状况良好,无心血管疾病,无糖尿病,近期未服用影响镇痛及麻醉的药物。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48颗牙,对照组26例40颗牙。

详细告知患者麻醉方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均签署知情同意。

2 治疗方法麻醉均由同一名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医生完成。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局部浸润+牙周韧带麻醉,选用碧兰麻(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法国碧兰公司)。

实验组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

注射3分钟后开始进行牙体预备。

3 麻醉效果评价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感觉将疗效分为:1、麻醉完全:患者无痛苦表情,自我感觉无痛;2、麻醉良好:患者有轻度疼痛感或者感觉稍有不适,但是治疗可顺利进行3、麻醉有效:患者感到疼痛,但是能忍受,治疗仍可继续顺利进行;4、麻醉无效:患者疼痛剧烈,患者无法忍受,治疗不可进行。

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麻醉疗效的比较

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麻醉疗效的比较

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麻醉疗效的比较夏宇;罗洪;谢红;岳朝晖;范永祥;周婷;许平;赵焕【摘要】阿替卡因是口腔专用局部麻醉剂,临床上常用的是盐酸阿替卡因与酒石酸肾上腺素的复方制剂,即法国产"碧兰麻".其主要成分为4%的盐酸阿替卡因和1:100 000的肾上腺素,弹筒式包装,主要采用黏膜下局部浸润给药,操作简便,利于无菌操作.本研究拟对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疗效做随机对照研究,以客观地评价阿替卡因的麻醉疗效.【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1(035)011【总页数】2页(P1005-1006)【作者】夏宇;罗洪;谢红;岳朝晖;范永祥;周婷;许平;赵焕【作者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贵阳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3阿替卡因是口腔专用局部麻醉剂,临床上常用的是盐酸阿替卡因与酒石酸肾上腺素的复方制剂,即法国产“碧兰麻”。

其主要成分为4%的盐酸阿替卡因和1∶100 000的肾上腺素,弹筒式包装,主要采用黏膜下局部浸润给药,操作简便,利于无菌操作。

本研究拟对阿替卡因和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疗效做随机对照研究,以客观地评价阿替卡因的麻醉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和分组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被诊断为急性牙髓炎需要开髓治疗或者深龋需要局麻下制备窝洞的患牙52颗,使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配入阿替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分别使用4%阿替卡因和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1.2 操作步骤采用局部黏膜下浸润麻醉的方法,在颊、腭(舌)侧分别注射麻醉剂1.5mL,速度为0.5mL/15sec,注射后1、2、3、4、5min及治疗操作中用尖锐探针压迫牙龈缘使龈缘发白时,应用VAS疼痛标尺测量疼痛严重程度,并记录患者局部开始有麻醉感的时间和局部麻醉感消失的时间。

复方阿替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不同牙位活髓基牙预备中麻醉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复方阿替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不同牙位活髓基牙预备中麻醉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复方阿替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不同牙位活髓基牙预备中麻醉
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任乃华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05(34)5
【摘要】基牙牙体预备是固定修复特别是烤瓷冠桥修复成功与否最基本的重要步骤。

烤瓷冠在做桥基牙修复、美容修复以及活髓牙体缺损修复时,往往需要对活髓基牙实行牙体预备以留出修复体必需的空间。

备牙过程中,因机械产热、牙本质小管外露等,常可导致牙髓组织受外界环境刺激产生应激反应,患者感到敏感、酸痛以至剧痛,难以接受,影响备牙效果。

为了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临床上通常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或阻滞麻醉。

【总页数】2页(P794-795)
【作者】任乃华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40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4
【相关文献】
1.复方阿替卡因在活髓牙预备时麻醉效果分析 [J], 俞忠伟;李鹏;浦恩泽
2.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活髓牙牙体预备中的效果观察 [J], 王磊;王晨
3.盐酸利多卡因中加入盐酸肾上腺素在活髓牙牙体预备中的效果分析 [J], 王频;刘
敏;王瑶
4.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上颌活髓后牙牙体预备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J], 朱军;林苑云;郑美华
5.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中老年人活髓牙牙体预备中麻醉效果的研究 [J], 任桂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多卡因和阿替卡因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利多卡因和阿替卡因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利多卡因和阿替卡因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吴蕾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7)035
【摘要】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和阿替卡因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50例(74颗牙)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与阿替卡因组各25例(37颗牙),分别接受相应的药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利多卡因组麻醉总有效率显著低于阿替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阿替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卡因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的局部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利多卡因,不良反应少.【总页数】2页(P4398-4399)
【作者】吴蕾
【作者单位】224002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医院口腔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应用比较 [J], 卢文卿
2.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治疗中麻醉效果的研究比较 [J], 张晓旻;张耀国;朱玲;刘茜
3.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J], 夏雨秀
4.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对牙体牙髓病患者麻醉效果的对比 [J], 李小磊
5.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J], 夏雨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髓病治疗中的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比较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
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 2019年9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

两组患者均
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物,观察组使用复方盐酸阿替卡
因作为麻醉药物,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感觉消失与麻醉用时以及麻醉用药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牙体牙髓病手术治疗使用复
方盐酸阿替卡因作为麻醉药物效果较利多卡因好,药效起效快,且患者手术后感
觉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利多卡因;应用效果
牙体牙髓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外观形象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世界卫
生组织将牙体牙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疾病列为人类需要重点防治的三类
疾病。

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方法是牙体牙髓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基于手术
方式以及牙齿神经敏感性,在手术治疗中采取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是保证治疗
效果和患者健康的重要条件[1]。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作为麻醉药物应用于牙髓牙体
疾病治疗中,在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利多卡因。

此次研究选取
收治的160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
反应发生情况和满意度,对比研究利多卡因与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疾病
治疗中的应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 2019年9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60例,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的实施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本研究的实施经过我
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

观察组男46 例,女 34例;年龄 20-59 岁,平均(39.01±10.24)岁;其中58例患者前牙发病,22例患者后牙发病。

对照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20-60岁,平均(39.21±10.14)岁;其中54例前牙发病,26例后牙发病。

两组患者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
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及沟通能力;②对研究的配合度好;③年龄在 18-60 岁之间;④患者均接受去牙髓手术。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②对
本研究麻醉用药过敏者;③哺乳期、妊娠期患者;④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
器质性疾病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颊黏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具体麻醉方法:首先使用注射
器施以麻醉药物局部注射,选择患者颊黏膜多个合适位置作为注射点进行注射,
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物,前牙药物注射剂量:1-2m L,后牙药物注射
剂量:2-3m L,每个注射点注射相同剂量。

观察组使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作为麻
醉药物,前牙注射剂量:0.8m L,后牙注射剂量:1.5-1.7m L,并与肾上腺素联合
使用,肾上腺素使用剂量为17μg,待麻醉生效后实施手术。

1.3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的疼痛感觉和反应情况制定麻醉效果判定标准:痛感和触
感完全消失为显效;疼痛感轻微,能够顺利接受治疗,为有效;痛感与触感明显
为无效。

麻醉总有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
应的情况;从麻醉效果、恢复情况等角度,评估患者对麻醉治疗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讨论
牙体牙髓病属于一类常见的牙科疾病,牙髓主要位于牙齿内部,由大量的神
经及纤维组成,一旦患者发生牙髓疾病后,患者的牙髓组织对疼痛的敏感度将显
著增加,致使疾病在治疗期间患者对手术实施的耐受性降低,导致治疗依从性及
配合度不佳,不利于患者后期治疗。

牙髓疾病主要以慢性牙髓炎较常见,而牙体
病则是一类发生于牙齿硬组织的疾病,以龋齿为主,患者一旦发病,则需要实施
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但常需要涉及患者
牙髓,加之患者牙髓炎同坏死症状较严重,在实施牙体病治疗时将对患者牙髓内
产生一定压迫,患者也将有一定疼痛感,因此术前需要为患者使用相应的麻醉药物,以帮助其疼痛感减轻,提升对手术的耐受性[2]。

临床治疗当中,麻醉药物是
多样的,其作用效果和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有所差异,根据牙体牙髓疾病的特点,
选取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能够使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保障。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属
于酰胺类麻醉药品,是一种阿替卡因与肾上腺素形成的复方制剂。

肾上腺素具有
显著的收缩血管作用,对于延缓麻醉药剂的扩散,提升麻醉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阿替卡因是一种抑制神经系统的麻醉成分,对痛感和反射均能够有效抑制[3]。


较于复方阿替卡因,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相对不显著,在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等
方面均不如复方盐酸阿替卡因。

在牙体牙髓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复方盐酸阿替
卡因进行麻醉治疗,能够使麻醉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减缓不良反应发生
的几率,保证麻醉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
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综上所述,相较于利多卡因,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能
够发挥更好的麻醉效果,并且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低,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
疗中。

参考文献
[1]李巧影.一次性根管适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071-2072.
[2]张子川,李晓燕.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对下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麻醉疗效比较[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7):81-84.
[3]卢骁鹏,毛庆华,吕敏.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299-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