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散步)教案 苏教版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散步)教案 苏教版 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领悟文章的主旨。

2.掌握课文巧妙的构思及以小见大的写法,挖掘生活中可供写作的素材。

3.学会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阅读,了解作者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感情的方法。

2.学习并感受这篇散文在语言、构思与立意等方面的好处。

%{f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阅读能力和对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

2. 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8重点:品味细节,感受课文。

难点:在学习中理解“小”“大”其实是一体的东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蕴含在“小”(故事、细节、情节)里面的东西,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视频导入感恩的心视频导入一个女孩用回到山区做教师的方式来回报那些资助她上学的无名的人们,这是一种感恩的表现。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百善孝为先”其实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给了我们生命的我们的父母。

我们今天带着一份感恩的心走进著名大学教授莫怀戚先生的家庭,看在看这个普通的家庭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二、听文入境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你知道这个家庭发生怎样的一件小事,从这件小事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知道这个家庭老中幼三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在散步的路线上发生了分歧,最后是和谐的解决了,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

从这件小事你又看到了一个这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二、读文生情1、请每组推选出一位最有实力的同学进行朗诵之星的评选。

要求:1、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2、语速:中速但有变化(4节欢快,8节舒缓)3、重音:需要特别强调的地方、感情深沉的地方读出重音4、语调:平稳,不宜过高或过低。

2、真情有约主持人:同学们,东台台“真情有约”栏目又和您见面了。

我是主持人沈荣,我们的口号是:用眼睛发现爱,用心灵感受爱,用真情表达爱。

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散步》教案苏教版

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散步》教案苏教版

散步教学目标1.感受亲情,体味浓浓的亲情。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讨论本课题教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二课《散步》。

二、教学目标1.感受亲情,体味浓浓的亲情。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三、自学指导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读课文,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2.散步的季节是什么时候?一家人为什么要去散步?这表明了什么?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明确:1.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我的儿子。

2.春天、我母亲老了,身体不好。

表明骨肉之间的浓重深情。

3.走小路与大路之选。

走小路。

四、师生互动交流(一)读完本文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明确:学生只要回答合理即可。

(二)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总结投影上的问题。

品析语言。

这篇文章写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浓浓亲情,请你找出表现人物间情感的句子进行品读、赏析。

例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赏析: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

“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

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学生找到合理的句子,分析出自己的见解即可。

)(三)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感受家人亲情。

明确:我的母亲——我(母子情)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婆媳情)我的母亲——我的儿子(祖孙情)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母子情)我——我的妻子(夫妻情)我——我的儿子(父子情)五、课堂小结及板书设计1、小结文章通过写一家人散步的小事,描绘出一家人浓浓的亲情,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散步》公开课教案设计

《散步》公开课教案设计

《散步》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增强家庭观念。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散步》(节选)2.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中重要的句型和语法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散步”的理解和经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2)学生通过查阅词典或向老师请教,解决生字词和句子的理解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举例说明其用法。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1)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学生相互批改,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情感表达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词典或参考资料。

4. 练习题。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以情促学,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视。

七、教学环境1. 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

2.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方便展示教学内容和进行互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散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散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

《散步》教学目标:1、品味富有表两现力的词句,感受浓浓的亲情和理解对生命的责任感。

2、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以小见大。

3、引领学生养成对生命责任感的传承意识。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感受亲情之美及对生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文本:播放乐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听完这一首温情的歌曲,我们一定会想起温馨的家,你家最温暧的时刻是什么时候呢?(学生交流)此刻让我们随着莫怀戚的《散步》感受一下一家人的温馨时刻。

二、读中见美(一)读中感亲情之浓1、检测预习成果2、再读课文,选细节(体现浓浓亲情)作批注(写上形容亲情的词语)深情读(读出浓浓的亲情之味)(二)读中悟生命之美过渡句:1、这一家人扶老携幼地走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我们一起感受初春的景象,齐读第4小节,说说这景色有什么特征?明确:万物复苏、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2、这富有生命力的景象让他联想到了什么?谁的生命?(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明确:生命、母亲过渡句:带着春天到来的惊喜,祈盼母亲健康长寿,期望母亲的生命如大自然一样充满活力,让我们融入深深的期盼之情齐读第2自然段师问:(1)文中还有其他描写景的段落?(第8小节)(2)谁看到的景?(母亲)(3)母亲看到这样美丽的春景,会想到了什么?(4)男生带着对生命的渴望读段落第8小节。

三、探中明理过渡句:我祈盼母亲长寿,而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珍爱,那作为子女的我该怎么做呢?(学生自由阐述)明确:关爱、善待……师问:(1)从哪些地方看出我关爱、善待我的母亲明确:学生从文中找出并简要分析。

投影链接材料:人类的强壮的生命,没有资格独享强壮——它(我在这里说的是生命,不是人)必须对它的两端的弱势负责,即强壮当对幼小和衰老负起责任来。

-------莫怀戚《二十年后说〈散步〉》(2)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也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第22课《散步》教案(苏教版初二下) (7)doc初中语文 (1)

第22课《散步》教案(苏教版初二下) (7)doc初中语文 (1)

第22课《散步》教案(苏教版初二下) (7)doc初中语文 (1)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语言表达上"举轻假设重"的特点。

以词语的选用与句式结构两方面)2.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语言"举轻假设重"的特点。

教学难点:小组活动时,查找典型词句,体会"举轻假设重"的特点和表达作用。

教学方法: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建构新的学习。

学习策略有: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

教学时刻:1课时。

教学设计:一、激发爱好,导入学习1.回忆生活,引入学习。

出示咨询题:你们一家人一起散步会发生些什么情况?请两至三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伙儿交流。

(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存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存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期望给新知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以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要求: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检查阅读成效:A. 散步的人有哪些?B.散步的季节呢?C. 散步的地点?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情况?E.结果如何?(咨询题宜简单,学习起步时期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3.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咨询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请几位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

确信个性化的发觉。

(这咨询题比较宽泛,目的是期望学生能注童个体的体验。

)进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要紧对象,这一个环节也是探究本课语言特点的思维起点)总结: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轻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重要。

作者从中感受到责任的重大,领会到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内涵。

《散步》教学设计(通用5篇)

《散步》教学设计(通用5篇)

•••••••••••••••••《散步》教学设计(通用5篇)《散步》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一、揣摩人物心理,感受课文表达的浓浓的亲情二、欣赏、品读课文,学习表达生活之美教学内容:学生状况分析及课前准备教学重点: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

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含辅助教学手段)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激趣导入以歌曲《让爱住我家》激趣,仿写句子“爱是_______________”整体感知听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说出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最终是如何解决的?(也可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三,精段赏析四人学习小组分角色完成下列活动读一读,再次熟悉解决矛盾的过程;想一想,仔细揣摩各人的心理活动;劝一劝,尽力劝家人听自己的建议。

四,品读语言试一试将最能体现亲情的词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能把这份情读出来吗?五,感知生活真情告白,口语表达训练。

六,展迁移观看图片,合理想象,加入事件,完成200字的小作文。

七,美文推荐八总结《散步》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二、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熬(áo)咕咕(gū)分歧(qí)霎时(shà)粼粼(lín)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散步》公开课教案设计

《散步》公开课教案设计

《散步》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亲情的情感。

(2)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尊重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关注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等情感。

(2)学会欣赏自然景物,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课文的特点。

4. 欣赏与实践:(1)学生欣赏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行写作练习。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四、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的作文。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初中生八年级语文《散步》教案(通用15篇)

初中生八年级语文《散步》教案(通用15篇)

初中生八年级语文《散步》教案(通用15篇)初中生八年级语文《散步》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爱与亲情,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寻找典型词句,理解课文深长的意味,学习发现并表达生活当中的一举一动的爱之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课型】新授课【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个周六,这张照片在短短的10个小时之内在全球的转载量超过250万。

一对父子走在人行道上,天下着滂沱大雨,父亲全身湿透,而右手的伞则坚定地聚在儿子头上,呵护他不受风吹雨打。

那这一个小举动能感动全世界的网友,甚至让人们在深夜泪流满面,我觉得呀是我们对爱与美有着天然的感动之心,而这种爱与美的最小组成单位由社会最小的基本组成细胞——家庭成员间的爱构成。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作家莫怀戚的叙事散文——《散步》,体悟那字里行间流淌的一举一动间的爱。

(板书课题:散步莫怀戚)二、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勾画出生字词语。

2、检查指导:(1)读生字词。

分歧(qí)霎(shà)时拆散(sàn)水波粼粼(lín)各得其所嫩芽信服(2)小组朗读:8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读一段。

明确感情基调:轻松愉快思考本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散步”的过程。

简单评点学生的朗读。

3、概括散步过程:并分析第1段。

(生齐读)。

三、精读感悟: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朗读并赏析。

1、分析第1段。

冒号:强调。

长镜头拉近拍摄。

想象画面的流动。

(生读第1段)明确:瞧这一家子:三代,四口人,两对__。

2、通过分析人物来感悟文章。

(1)儿子、小孩子喜欢的原因,表现在哪?文中如何描写的?读一读。

《散步》教案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教案

《散步》教案 (公开课)2022年部编版语文教案

6. 散步第1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2.学习细节描写,体会"以小见大〞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莫怀戚的散步,在文中我们认识了善良、无私的母亲,活泼可爱的儿子,温柔体贴的妻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一起来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和写法之美.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品读语言之美请找出你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 ,最|精彩的一段文字 ,读一读 ,品一品 .如生动的景物描写;贴切的修辞;特殊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1.写景的句子〔1〕第四自然段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 ,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分析:这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 ,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生命的呼唤 ,写得富有诗意 ,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 ,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2〕第七自然段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分析:这句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 ,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 ,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 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师生适时点评〕〔1〕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 ,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 ,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 ,便去拿外套 .〞分析: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 ,母亲的老迈、顺从 ,儿子的诚恳、孝敬 ,情态毕现 . "正因为如此〞一句 ,又透露了 "我〞的文化修养 .缺乏文化修养的人 ,话是不会这样说的 .由此可以明白 ,表现什么情态 ,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2〕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分析: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 ,有回环的关系 ,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教学备注】‖学法指导‖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美点,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美〞的感觉、表达"美〞的感受、增强"美〞的判断、注重"美〞的咀嚼.以此培养学生一种阅读习惯,拓宽学生观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搜集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②找出文中莎莉文老师教 "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 .③通过分析本文独具特色的写人手法,积累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质疑,在质疑中撞击,最|终悟出文章之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领会莎莉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懂得珍惜和回报所有人对自己的爱,以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教学重难点1.从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及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2.侧面描写和衬托的手法的运用 .3.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疑难句子的含义 .文本解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海伦的生平图片并配上钢琴曲命运,让学生感知海伦,由此创设情境,自主导入 .二、解题释题确立目标1.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海伦生平、海伦·凯勒传的故事梗概,并用投影仪展示学习目标 .2.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简介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一岁半就失聪失明 .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表达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 - -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说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 .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 .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 .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 - -总统自由勋章 .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你是从文中哪些段找到答案的阅读前三段和最|后一段能找到答案 .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 .她从人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的迹象猜到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她坐在大门边的石阶上等待 .突然,有一个人拉着她的手,然后紧紧把她搂在怀里,就是这位老师给她开了眼界,向她揭示了生活中的一切,给她带来爱,带来欢乐,给她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她学会了词的具体含义并形成概念的莎莉文老师从她身边的具体的物 - -旧的洋娃娃,让物和表示此物名称的字母建立起联系 .为让她形成词的概念,老师又用新的洋娃娃和词再次联系 .接着又用对水的触觉形成 "水〞这一词的概念,终于让她学会了母亲、父亲、姐妹、老师等词的概念 .老师让她学会了语言的根底 - -词 .3.莎莉文老师走进海伦的生活之后,她的生活起了什么变化可以根据例句,用一个比喻写出来吗4.刚刚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 "再塑生命〞的历程,那么同学们现在对 "再塑生命〞是怎样理解的呢"再塑生命〞从字面上来理解是 "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我的灵魂被唤醒,莎莉文老师让 "我〞认识了文字,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爱的光明照到了 "我〞的身上 .所以,莎莉文老师就是我的 "重生父母〞 .四、比拟阅读拓展延伸1.这篇课文和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从内容上分析,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请你一一指出 .①都是对老师的思念和赞美;②都是选择典型的事例;③都谈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 .2.从海伦·凯勒的特点考虑,在写法上与魏巍写的我的老师有什么不同魏巍回忆蔡芸芝老师可以直接描写老师的外貌、动作……然而海伦·凯勒看不到老师的外貌,只能凭借她仅有的触觉去感受老师的关爱,接受老师的教导 .3.从海伦·凯勒的写法上,你受到什么启发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 .有时从自己的进步、成长过程来表达老师的辛勤培育,从侧面衬托老师的形象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五、总结文本感悟导行本文的作者是一个命运非常不幸而又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带着她走出不幸的便是她的老师 - -一个改变她命运的人 .本文便是作者送给她老师的一首|赞歌 .这一份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 .师生二人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附板书设计: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付出海伦感谢独内特心方感法受正面描写 - - - - - - - -侧面描写布置作业课下阅读海伦·凯勒的假设给我三天光明 .。

《散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散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散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散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1《散步》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散步》的作者与背景知识。

2. 了解小说情节,理解主要人物形象与性格。

3. 掌握小说的语言表达方法及文学特点。

4. 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思考故事寓意。

5.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步》的作者与背景知识。

了解鲁迅的创作生涯、文学成就及其思想影响。

2. 小说情节、主要人物形象与性格。

了解小说的结构,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3. 小说的语言表达方法及文学特点。

了解小说语言的特点,掌握词语、句子结构及语言风格的运用方法。

4. 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思考故事寓意。

从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理解小说的含义与寓意。

5.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阅读小说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语言表达方法和文学特点,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散步》背景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

阅读小说《散步》的部分章节,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

3. 分析语言表达方法。

以小说的语言为例,分析鲁迅的文学手法,诸如比喻、借代、对比、旁白等。

4. 思考故事寓意。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寓意,通过情节、形象、语言的分析,理解其中隐藏的人性启示。

5.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理解小说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语言表达方法和文学特点。

以此为基础,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重点1. 了解《散步》背景,掌握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文学手法和语言表达方法。

3. 理解小说的含义和寓意。

五、教学方法1. 导读法。

通过概括文章大意,引起学生兴趣,加深理解记忆。

2. 辨析法。

通过辨析词义差异、语法结构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提高语言水平。

3. 分析法。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培养想象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

第22课“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进行朗读和圈点勾画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文章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关键语句,提高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文中蕴涵的家人之间朴实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品评欣赏文章。

教学方法:讨论与点拨相结合;品读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课题和作者。

《散步》这篇年轻的、朴素的短文,同时入选大陆、某某、某某等各地中学教材。

获得无数人的喜欢。

它已经成为传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生齐读课文(或指名学生朗读,或师X读),学生听读,感知课文内容。

2.思考:(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课文主要表现什么主题?(亲情)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以课文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作为全文理解与分析的切入点,抓住三个关键词,依次进行品读。

(一)品读“我们”1.师读第一句,设问:“我们”有哪些人?(我,母亲,妻子,儿子)句中的两个“我的”是否多余?2.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口之家,家庭成员各有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俗话说“言为心声”。

一个人说的话最能表达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请找出并勾画文中人物说的话,用演读的方式来探究人物的特点。

你觉得谁挺有意思,你就把他的话读好,并且点评几句。

3.学生自主寻找勾画,并演读。

师【投影展示】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散步》 公开课 教案

《散步》 公开课 教案

《散步》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1.补充标题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散文,名为《散步》。

那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内容。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

二、聊一聊“我们”师:这一句里的“我们”具体是哪些人呢?生(容易):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生齐读)1.探讨“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①此时是1985年,作者正在重庆一家大学工作,这篇《散步》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学校想要从这一家人中选一人作为“最优秀家庭成员”(PPT出示奖状)进行表彰,你会选谁呢,说说理由?(PPT举例)比如老师选择的是妻子,因为从6自然段第三排的“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这一句的“总是”可以看出妻子是一个贤惠的人。

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把这一句读一读,注意要重读那两个字啊?(总是)(过渡)同学们先不要着急回答,自由朗读课文,去文中寻找答案。

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注意引导学生重读语句里的关键字词,每个人物语言的不同语气)“母亲”慈祥,疼爱小辈。

(语气温和,疼爱,语调要平缓)“儿子”天真聪明、机灵活泼。

(语气活泼灵动,语调要上扬)“我”孝顺,有责任感。

(学生比较容易找出孝顺,责任感需要教师做引导)(语气沉重稳重,语调下沉一些)责任感(对比):可否把这一句中的两个“我的”去掉,变成“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为什么?结论:不能,有“我的”,指向明确,还起强调作用。

所以要重读。

(答不出来就对比读)能否按照年龄顺序,把我和我的母亲顺序能不能互换?(为什么把“我”放在第一个?)结论:不能。

我是中心语,同时也说明我是这个家的地位,一家之主,顶梁柱。

(引导)好难选择啊,每个人都那么优秀,那么值得称赞,但奖状只有一张,而我们的最优秀家庭成员却有四个,能不能想一个万全之策?得出“______家庭奖”让学生思考。

得出这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三、聊一聊“田野”。

(过渡)这样一个温馨和谐的一家人,在哪儿散步呢?结论:田野。

《散步》公开课教案

《散步》公开课教案

归纳小结
总结文章主题
回顾文章主题,总结作者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评价学习效果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指出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 练习和预习下一课内容。
05
作业布置
思考题
01
02
03
04
总结《散步》的主题思 想。
分析《散步》中的人物 形象。
《散步》的主题探讨
家庭伦理
深入探讨《散步》所体现的家庭伦理观念,如亲情、孝道、家庭责任等。
生命意义
分析《散步》中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启示。
03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总结词:传授知识
详细描述:通过讲授法,教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散步》的 主题、背景和意义。
讨论法
02
教学内容
《散步》的背景介绍
创作背景
介绍《散步》的作者及其所处的 时代背景,以及该作品在文学史 上的地位和影响。
文化背景
探讨《散步》所反映的中国传统 文化价值观,如家庭观念、孝道 等。
《散步》的文本分析
语言特色
分析《散步》的语言特点,如简洁、 质朴、富有诗意等。
叙事手法
探讨《散步》的叙事手法,如情节安 排、人物塑造、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等 。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感 受散步的惬意与美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
提问导入
提出与散步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讲授新课
01
02
03
阅读课文
引导学生阅读《散步》一 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分析课文

《散步》的公开课教案

《散步》的公开课教案

《散步》的公开课教案《<散步>的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并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学生能够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亲情的温暖。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文章的情感。

2、提问法: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亲情是我们永远的依靠。

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一个细节都可能蕴含着浓浓的亲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一起感受这平凡而又动人的亲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

3、请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品味细节1、文中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赏析。

例如:“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 这句话体现了“我”作为一个父亲的担当和对母亲的尊重。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 母亲的这个动作和决定,表现出她对孙子的疼爱。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四)深入探究,理解主旨1、文章通过一家四口散步这件小事,反映了怎样的社会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家庭的小事中反映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肩负的责任。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散步》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散步》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散步》教学设计一、导语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在作家莫怀戚的笔下写出了浓浓的亲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散步》这篇文章去感受春日里暖暖的亲情。

二、整体感知1.检查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示:我。

我和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提示: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分歧如何解决的?好,请一位同学复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在一个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

母亲身体不好,要走大路,儿子觉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

我选择大路照顾母亲,母亲却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

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我感受到了我和妻子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三、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思考: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一个人?结合课文语句谈谈你对这个人的理解。

我为什么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如果我依从儿子,那会怎样?为什么说我责任重大?文中的我依从母亲走小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义走小路,你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

文章中的人物在散步的过程中其性格都展示出来了,那么他们各自是怎样的性格呢?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有责任感、使命感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我的妻子:温柔贤惠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温馨和谐,互敬互爱谁是重要的人物?谁是最关键的人物?父亲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的?重点研读: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他同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安排集体朗读)提示: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很小心,走得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禁不起摔跤的。

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上担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何尝不是这样?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

《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

《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

《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的语言美。

2.体会本文的亲情美、人性美。

3.能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散步》,这篇年轻的、朴素的短文。

同时入选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各地中学教材,获得无数人的喜欢。

虽然年轻,但已成为经典。

今天,让我们品读莫怀戚的散文《散步》,跟随他做一次心灵上的散步。

二、品味情节曲折美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来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散步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但母亲为了满足孙子的心愿决定改走小路。

最后在难走的地方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

2.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简单,作者却写得饶有兴味,发人深思,奥妙在哪里?明确:作者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

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了一家三代人温和、谦让、体贴的浓浓的亲情。

二、品味人性美1.从散步这件事中,我们发现这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

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你最喜欢这个家庭中的哪个人物?★儿子——稚子:(聪明机灵、乖巧)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小孩天真的话语一下子就道出了散步一行人的关系,这也让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人类是由伟大的母亲诞生的,生命是由我们的母亲繁衍的。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儿子很乖巧。

)★母亲——慈母:(善解人意(理解尊重儿子)、疼爱孙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这是母亲对儿子的信任。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本来是想要走大路的,因为母亲老了,大路平坦。

但是当母亲听到孙儿要走小路的时候,她就“摸摸”孙儿的头,然后改变了自己的主意,这个动作能够看出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儿,愿意委屈自己满足孙儿的要求。

初中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初中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初中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初中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课文《散步》优秀教学设计1一、定位:本课的教学,要实现如下目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味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和语言美,并学习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学生自主诵读、体验、感悟、评价本文的主题思想,并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等活动,获得选材和语言表达的技巧;促成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道德伦理意识的形成,进而获得有意的生命启迪。

另外,根据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当今学生只知索取爱,不知奉献爱,“孝道”的传统道德意识普遍薄弱的现状,特拟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树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道德观。

二、切入:激活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1、播放《常回家看看》歌曲2、师讲述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的故事3、学生体验家庭亲情:尊老爱幼4、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三、探究:诵读设疑: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色学生概括读了课文后的最深的感受。

(提示:主题、选材、语言等(1)唤起社会“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2)以小见大的选材特点;(3)对称整饬的语言美……)跳读理解:“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性情怎么样;母亲性情怎样;儿子性情怎么样(“我”:孝,妻子:顺,母亲:慈,儿子:听话)品读探讨:1、合作探究探讨《散步》一文的“三美”即:人性美、景物描写的诗意美和语言美:(1)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性美的?[文中四人的性情:“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劝母亲散步、又熬过一冬、委屈儿子、背母亲;妻子:温柔贤惠:在外面,总听我的;儿子:听话: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改变主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散步》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散步》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word散步【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揣摩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思想感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3.学习课文巧妙的构思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4.通过对亲情的感悟,从而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珍惜幸福生活,加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导入新课(播放《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师:这首歌叫《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只要是一家人就应该相亲相爱。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讲了一个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听读的过程中圈划出让你感触较深的语句。

朗读分工:第 1段老师读第 2~3段一个男生读第 4段一个女生读第 5段一个男生读第 6段一个男生读第 7段一个女生读第 8段师生齐读朗读要求: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师生配乐朗读课文2.师:在来得太迟太迟的初春,在绿得沁人,泉水叮咚的田野,一个儿子背着母亲,一个母亲背着儿子,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一个家庭,你愿意选择哪个词呢?明确:和谐、融洽、相亲相爱、温馨、互相谦让……三、细读课文,品味深情师:无论是相亲相爱、和睦融洽还是温馨、互相谦让,我都能够感受到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其实文章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浓浓的亲情,亲情表现在人物身上,这些人物包括:我的母亲、我的儿子、我的妻子和我。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感悟浓浓的亲情。

示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又”字可以看出了母亲老了,一直身体不好,“熬”字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酷冬的痛苦情景,同时也可以看出我的担心和心疼,“又熬过了”又可见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更是对母亲的爱和孝顺的体现,这是作为儿子的我对母亲的浓浓的爱意和深情。

小组分工,探讨不同的角色,于细微处品亲情,注意把握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语文初二下人版第22课(散步)教学设计2

语文初二下人版第22课(散步)教学设计2

语文初二下人版第22课(散步)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一】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有一种最为简易而又永久时尚、永久流行的健身运动。

大伙明白是什么吗?是散步。

散步是件挺不错的事儿——消化食物、锻炼身体、延年益寿,还能减肥,对吧?假如一家人在一起散步,那意义就不仅是上面所说的这些了——散步,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了解与和睦。

只是,假如散步中有了分歧,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不但不能增进和睦,还会伤感情呢!今天我们学习《散步》这篇文章,看看作者遇到了什么情况,是如何解决的。

[点评]课文导入自然亲切,又特别简洁,还能够激发同学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讲述了怎么样的一件事。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想把情况概括清晰,就要留意介绍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通过和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在那个环节中,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明确了——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板书关键词“家”)[点评]相机提醒和指导从语文角度学习,这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的功底。

【三】合作探究(一)创作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1既然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家庭里有四个成员,情况的走向就与家庭成员的性格紧密相关。

现在我们每个语文学习小组具体负责研究一个人物,共同探讨人物性格,揣摩人物语言,进行朗读练习;还要完成一个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表达性语言转化成相应人物的语言,合作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

任务分配:第一小组——“母亲”;第二小组——“我”;第三小组——“儿子”,;第四小组——旁白。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点拨指导改编创作台词。

特别引导负责读“旁白”的小组辨析该在什么地方留出必要的停顿。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分角色创作朗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散步》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进行朗读和圈点勾画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文章巧妙构思,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关键语句,提高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知文中蕴涵的家人之间朴实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语句,品评欣赏文章。

教学方法:讨论与点拨相结合;品读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课题和作者。

《散步》这篇年轻的、朴素的短文,同时入选大陆、香港、台湾等各地中学教材。

获得无数人的喜欢。

它已经成为传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齐读课文(或指名学生朗读,或师范读),学生听读,感知课文内容。

2.思考:(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2)课文主要表现什么主题?(亲情)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以课文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作为全文理解与分析的切入点,抓住三个关键词,依次进行品读。

(一)品读“我们”
1.师读第一句,设问:“我们”有哪些人?(我,母亲,妻子,儿子)句中的两个“我的”是否多余?
2.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口之家,家庭成员各有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俗话说“言为心声”。

一个人说的话最能表达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请找出并勾画文中人物说的话,用演读的方式来探究人物的特点。

你觉得谁挺有意思,你就把他的话读好,并且点评几句。

3.学生自主寻找勾画,并演读。

师【投影展示】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4.学生汇报交流(演读并点评人物),教师点评(朗读指导、人物特点)并归纳整理。

(1)孙子:(重读“也是”)可爱、聪慧、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我:体贴、温柔、坚定;很孝顺,很理解老人;很理性,知道自己的责任;顾全大局,爱家里的一切人。

(3)“母亲”:很慈祥,疼爱孙儿;理解儿子的难处,他不想让儿子为难,很开明;善解人意,能够感受所有人的感受。

(4)“妻子”在文中没有说话,请根据提示,为她设计一句话。

【投影展示】
我说:“走大路。


妻子说:“。


点拨:品读“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这句话,设想妻子会怎样说话。

小结:妻子很贤惠。

5.小结:这就是“我们”。

当再读“我们”这个词语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温暖、安全、幸福、有归宿感)
6.让我们带着这些美好的感受,带着“慈爱”、“孝顺”、“贤惠”和“聪慧”来读。

(生读:我们在田野散步。


(二)品读“田野”
1.“我们”散步的地方,特别值得研究,不是马路上,不是小区里,不是公园里,而是在——田野上!速读课文,找出表明是在“田野”上散步的语段或句子。

(学生汇报)2.品读“田野”。

现代人离田野太远了,让我们走到田野里边去——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到田野中去呢?
【投影展示1】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
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

(生朗读)
思考:这是我们的田野,更是母亲的田野,母亲看到了——
【投影展示2】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
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生朗读。

强调用欢欣的语气来读。

重读“金色”、“整齐”、“水波粼粼”。


【投影展示3】
就这样,
我们
在阳光下,
向着那
菜花、桑树和鱼塘
走去
(指导学生深情地读。


启发、联想:
(1)这幅田野里的画很美很神奇哟!菜花?你的头脑中会蹦出什么诗?(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桑树更美。

我们常说“沧海桑田”,干嘛不说“沧海桃田”呢?在《范进中举》中刚学过一个词“桑梓”,什么意思?为什么称故乡为“桑梓”?
“桑”在中国文化中是有特殊的意义的。

有诗为证: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中国古代有一位美女叫罗敷,汉乐府中写她的美,就写她“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可见,有“桑”的地方就有——人家,就有生气,就有和平……
齐读,加深理解。

【投影展示】
我们在阳光下,
向着那菜花、
桑树和鱼塘走去。

启发、引导:
(1)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鱼塘走去,就是向走去!(和谐、快乐、幸福、美丽……)
(2)进一步想想,如果没有这些景物的描写,文章的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变化吗?
【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衬托幸福的心境,铺垫出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暗示出多元深刻的主题。

(三)品味“散步”
1.我们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

什么是“散步”呢?散步不是跑,不是跳,不是追,不是捱,不是挪。

是一种挺美好的“走”。

什么样的“走”才算散步呢。

课文最后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生命的秘密。

快速找出,并齐读——“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2.启发思考:
(1)为什么走得“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2)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这样一个表现“尊老爱幼”传统美德、表现中年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主题居然用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就表现出来了,这种写法叫什么?(以小见大)
四、总结
1.品读这篇散文,我们应该获得了不少美的享受和深刻的人生启示,你能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吗?
回答示例:生命、责任、爱、温暖、担当、生命……
2.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悟,在那阳光下,朝着我们生命中的菜花、桑树、鱼塘,走去,慢慢地,稳稳地走去吧!
学生朗读体会。

【投影展示】
我们
在阳光下,
向着那
菜花、桑树和鱼塘
走去
我们都是
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你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教学反思
《散步》一文被安排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主题是“人生体验”,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文章阅读,了解社会人生,丰富生活体验,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作一
些生活积累。

这篇散文主要是通过描写作者一家三辈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样的内容和主题很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也与很多学生的生活现状有一定距离,对文中成年人的言行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教学此文时,我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确定为:感知文中蕴涵的家人之间朴实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鉴于文章内容相对浅易,语言朴实无华,学生难以读出味道,所以,我也将“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法选用上,我借鉴了王君老师对课文的解读方法,以课文第一句“我们在田野散步”作为全文理解与分析的切入点,抓住“我们”“田野”“散步”三个关键词,依次进行品读。

在对“我们”一词进行品评时,学生过于活跃,喜欢七嘴八舌地相互演说,却少有人愿意举手起立面对全班同学来演读,点名演读的学生又往往过于羞涩,怕人哄笑,不能很大方地演读,演读的效果自然就要打折扣了,一些可以引爆思维火花的引发与点拨就显得不太自然。

在较严肃的掌控下,三个词的品味基本按照预设顺利地完成了。

最后,匆匆总结其主题、以小见大的写法,便告结束。

临近期末,时间特别紧张,语文课存在赶课的问题,40分钟内处理完本课的内容理解也是有些匆忙,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两点遗憾:(1)本文语言朴实,而在句式结构上独具特色,课堂上没有时间来进行欣赏品读,只是对“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
的妻子和儿子”及“妻子呢,在外面,他总是听我的”这两句作了一个变式比较品读。

(2)没有提前作好课件,学生在品读语段或语句时还要在课文里边去寻找,不如用“课件展示”出来看着读有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