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60

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体裁常识,结合特殊背景理解全曲。

2.反复诵读,理解感悟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3.体会咏史诗表达的民本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回忆学过的小令(散曲)并有感情地诵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今天我们将学习元代另一位散曲家张养浩的代表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曲的题目“潼关怀古”,它主要是写的是作者在潼关一路的所见、所感。“山坡羊”是曲牌名。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课件出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2.简介作者: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诗、文兼擅,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等。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诗文集《归田类稿》。

3.作品背景: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这首小令是他在赴任途中写的。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凭吊古迹,用“山坡羊”的曲调共写了九首曲子。这组小令,总主题是吊古伤今,同情人民的苦难。

4.明确生字词的音、形。

潼.关(tónɡ)峰峦.(luán) 踌躇

..(chóu)(chú)宫阙.(què)

三、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自由放声朗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齐读。

朗读节奏划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理解诗意。

(1)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然后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2)简述诗意。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四、感知内容,品析诗歌

1.你从文中看见了怎样的山、水景色?

明确:一个“聚”字,让我眼前呈现出群山耸立、峰峦重叠之状;一个“怒”字,写出了黄河之水奔腾,波涛汹涌澎湃。

2.作者笔下的潼关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险要,山河表里。(电脑课件出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3.面对祖国如此的大好河山,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指导朗读:读出雄浑、直率气势。反复读。

4.作者看见此情此景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明确:踌躇。

指导朗读:读出痛心沉重。反复读。

5.作者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躇踌?

明确:因为西安的都城被烧毁了,原文“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看出劳动人民饱受辛苦,原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体现这一点。

6.“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万千,曾经的辉煌,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老师适时插入作者情况:

【创作背景】

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决意不再涉仕途,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7.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请展开讨论。

明确: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

8.作者最终想表达内心怎样的感慨?

明确: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五、拓展积累

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反映了这个主题?

(学生先搜集,再出示课件)

附:①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②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这些反映百姓苦难的诗句,体现了作者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请同学齐声朗读,感受诗人们这片赤诚之心。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作者借凭吊潼关古迹,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描写潼关地势的险要和朝代的兴衰,表现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苦难中挣扎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七、当堂背诵

八、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曲。

板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写景——潼关(山、河)

抒情——怀古(望、行)

议论(主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体裁常识,理解诗歌的内容。复习旧课。 2、体会咏史诗表达的民本思想。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重点】 了解散曲的特点,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难点】咏史诗与抒情诗的不同点。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咏史诗,导入新课: 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这些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的,因此都属于广义咏史诗的范畴。如果给咏史诗下个定义的话,那么凡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诗。早在先秦时期,《诗经》《楚辞》中就有这种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的作品。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时班固的《咏史》。 二、揭示课题,讲解体裁: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三、作者与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起来学习下!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一、导入: 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欣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听的那首歌吗?这其实是明代的杨慎写的一首咏史词。我们再来听一遍吧。每次听这歌总觉得它充满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在沧桑中又透出几许人生空幻的色彩。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英雄霸主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但唯有青山与夕阳是不会改变,亘古悠长的。那白发渔樵才是世外高人,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那份宁静与淡泊。那份旷达与超脱正是出于对历史与人生的大彻大悟的理解。 这就是咏史怀古诗,读这样的诗能让我们忘记生活中种种的烦恼,能让我们的心胸顿生开阔。杨慎这首词可以算是咏史怀古诗中的上乘之作。在杨慎之前的元代盛行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曲。叹世、怀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许多佳作,最为杰出的是张养浩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名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5) 2、我们知道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己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用什么方法来体味呢?(品味诗中凝练的词,联想与想象)(2) 3、学生自由朗读点评这首诗。(7) 4、班内交流。(6) 5、教师简评。(3) 这首曲子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抒怀,再议论全曲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

第六单元23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一等奖教案】新人教版60

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体裁常识,结合特殊背景理解全曲。 2.反复诵读,理解感悟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3.体会咏史诗表达的民本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回忆学过的小令(散曲)并有感情地诵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今天我们将学习元代另一位散曲家张养浩的代表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曲的题目“潼关怀古”,它主要是写的是作者在潼关一路的所见、所感。“山坡羊”是曲牌名。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课件出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2.简介作者: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诗、文兼擅,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等。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诗文集《归田类稿》。 3.作品背景: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这首小令是他在赴任途中写的。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凭吊古迹,用“山坡羊”的曲调共写了九首曲子。这组小令,总主题是吊古伤今,同情人民的苦难。 4.明确生字词的音、形。 潼.关(tónɡ)峰峦.(luán) 踌躇 ..(chóu)(chú)宫阙.(què) 三、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自由放声朗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齐读。 朗读节奏划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新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潼关》精品教案_15

■人教2011课标版(部审)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第四首,P141页 《潼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诗属于部审人教2011课标版教材第二组课外古诗词诵读的最后一首,其前三首是刘禹锡的《秋词》(其一)、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所选的几首诗,都表达诗人的独特个性情感,以昂扬的格调,千百年来给后人以启思,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潼关》应让学生体会感受的重要内容。 同时,本册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学习了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四首古诗,这四首诗属于课内精读篇目,已有的学习经验已为此诗的学习提供了思路。另此册中第一组课外古诗词诵读四首诗李白的《峨嵋山月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这几首诗的学习,进一步夯实了学习诗歌的方式。教材的这两组诗歌学习,为学习本组诗,特别是本组也是本册的最后一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同时,学习这首诗,也应有总结性质,为本册诗歌学习的再熟悉、集大成,所以,此首诗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承载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年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除了朗读与小学学习策略的一致性以外,到初中阶段,要更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就需要从字词着手进入诗歌中,这种学情决定了教学目的、重点的变化。同时,这一学段学生心理认真和成长特点,让他们表现出对诗歌审美追求;而像《潼关》这道诗,作者写此诗时14岁,与我们正学习的学生年龄差不多,谭嗣同的那种勇往直前、襟怀天下的品质,也正是正成长着的学生所亟需的。所以,这首诗,除了学习方式、方法上的作用外,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也很大。 【教学目标】 1、以课文所给的注释和赏析为抓手,辅助潼关相关资料和地形图,理清诗意。 2、参考诗歌朗读方法,结合已有的朗读经验,比照音频朗读,读准诗歌。 3、从“终古”“簇”“秋风”“吹散”“马蹄声”、“流”“尤嫌束”“入”“不解平”九个词语着手,赏好诗句。 4、比照张养浩的《山岥羊·潼关怀古》,悟懂诗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潼关与黄河、秦岭的位置关系图,搞清诗意。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通过对作者背景身世的了解与同体裁诗歌的比照,读出这首诗 所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抓关键语句,品读关键字,从而加深对诗意、诗情的理解,培养审美情趣。【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这首诗,看看写首诗的人到底想表达什么思想?(PPT) 偶感 油菜花开小麦青,山径斜阳过路人。

语文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优秀教案设计

语文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优秀教案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篇一 一、教学目的 通过这首散曲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本情怀。 二、教学要求 1.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反复吟咏诵读,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 三、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一叁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一叁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 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四、散曲简介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跟,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五、写作背景 《元史》载,文宗天历二年(一叁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蹬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张养浩目击人民遭受的灾难,写下了七题九首怀古散曲《山坡羊》:《骊山怀古》(二首)、《沔池怀古》(二首)、《北邙山怀古》、《洛阳怀古》、《未央怀古》、《咸阳怀古》、《潼关怀古》等。这是一组系列的怀古之作。其吊古伤今,对壮丽山河的咏叹,对史事人情的感慨都表达了他对劳苦群众寒馁交加痛苦的心疼和体恤,对官僚当权者骄奢淫欲无耻行为的愤怒。《潼关怀古》是张养浩自己以难民的身份和眼光,对陕西这一空前灾害的写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民性和警醒的历史认识,感动了数百年! 六、文本分析 (配乐朗诵)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头三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 “聚”: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最后一课《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本单元所选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此曲则偏重对于历史及社会的深刻感悟。 张养浩的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传很广,脍炙人口,可以作为学生了解元曲的窗口。张养浩曾做过礼部尚书,任职期间体恤百姓,晚年在陕西赈济灾民时,写了九首怀古曲,本篇是最有名的一首。时任陕西行台中丞的他,在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潼关时有感而作。此曲迥异于其他诗作,在于它不只是一般地抒发兴亡之感,而且一针见血,揭示出兴亡背后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八个字,鞭辟入里,震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睿智的思想光辉。设计采用一个课时的新授课将其呈献给学生,并与学生共同研磨。 二、学生分析 经过初中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知识,拓宽了涉猎面,并具备了一定的诵读能力,但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方面仍较为欠缺,大多只能解释诗词的表层含义,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感知作者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琢磨作者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作品的特定时空,从而能够触碰作者的心灵,感受作者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三、教学预设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背景知识;熟读、背诵并能当堂默写此曲;了解此曲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作品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独特精辟的眼光和文笔。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点拨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助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引出“怀古”这一古代诗词写作主题,从而导入本曲。——这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是散曲中的小令。“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散曲作家。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救灾期间,他“亲登华岳悲哀雨,自舍资财拯救民”,“路逢饿殍【piǎo】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赢得了“满城都道好官人”的美誉,并且,他一路写下了许多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优秀之作,其中用[中吕·山坡羊]曲调写下的九首怀古曲,成为不朽之作。这九首曲中,最有名的就是我们

《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优秀课)2022年部编版小学语文

山坡羊·潼关心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曲的体裁常识,结合特殊背景理解全曲。 2.反复诵读,理解感悟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3.体会咏史诗表达的民本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曲是元代新兴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回忆学过的小令〔散曲〕并有感情地诵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今天我们将学习元代另一位散曲家张养浩的代表作品?山坡羊·潼关心古?,全曲的题目“潼关心古〞,它主要是写的是作者在潼关一路的所见、所感。“山坡羊〞是曲牌名。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课件出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思念古迹来到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2.简介作者: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诗、文兼擅,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心古??山坡羊·骊山怀古?等。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诗文集?归田类稿?。 3.作品背景: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这首小令是他在赴任途中写的。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凭吊古迹,用“山坡羊〞的曲调共写了九首曲子。这组小令,总主题是吊古伤今,同情人民的苦难。 4.明确生字词的音、形。 潼.关〔tónɡ〕峰峦.(luán) 踌躇 ..〔chóu〕〔chú〕宫阙.〔què〕 三、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自由放声朗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3.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齐读。 朗读节奏划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语文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优秀教案设计

语文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优秀 教案设计 语文古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优秀教案设计 一、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习过很多的诗歌了,那么在学习了这么多诗歌之后,同学们有没有去想过,应当如何去欣赏一首诗词呢? (点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明确: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抓关键词,品味语言;读景组画,情景交融。 那么今天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元曲——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二、文学常识简讲。 关于元曲,我们以前学习过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你对元曲的文学常识还记得吗?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我们这里着重了解元散曲。(多媒体展示,学生齐读。) 散曲是金元时代在北方产生的新诗体,也称北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曲子;套数是联缀两只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而成的组曲。表达上,散曲较为自由,接近口语;表现风格上,较为明快泼辣,淋漓奔放,有浓厚的民歌 色彩。可考的元代散曲作家有二百多人,成分十分复杂,形成了各种流派和风格。 《山坡羊· 潼关怀古》是一首小令,山坡羊是它的曲牌名。 三、诗歌鉴赏。 (一)、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学生自读诗歌,感受诗意。 2、提出问题。 看标题:潼关怀古:怀古——游览古迹而触发的感慨。

我们也有机会浏览名胜古迹,心情是轻松愉快的。作者游潼关,心情是怎样的?作者游潼关,心情是怎样的? (点名学生答初读印象。) 作者简介: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名家。 写本诗时,诗人本已弃高官归养;但得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疾,客死任所。他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3、电脑课件出示“古潼关地形图”,及潼关画面,了解潼关。 (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不仅险要,而且因为险要,而显得很重要,只要突破潼关,京城就在眼前了,似乎就可能得到天下了,于是便有了“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于是谁都想占领潼关,潼关就这样从一个险要的关口,变为兵家必争的战场。历史上记载,从秦到清每个朝代都在潼关发生过战争,每次死伤人数多达十几万。而这些士兵都是来自百姓。 提问:张养浩站在这样的地方,你觉得他心里回想到些什么呢? (点名学生回答) 齐读诗歌,揣摩感情。 (二)、抓关键词品味语言 1、揣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作者是否把潼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表现出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也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优秀教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张养浩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曲。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赏析的方法,理解该曲的含意。 3.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张养浩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本曲。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运用合作赏析的方法,理解该曲的含意。 【教学过程】 一、总导入。 同学们,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鼎足并举,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唐诗和宋词我们已经有所接触了,今天我们就要开始学习另外一种文学形式,就是元曲了。元曲可分为元杂剧和元散曲,而元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我们今天要学的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属于一首小令,也是元曲中的名篇。 二、教师导学和背景介绍。 词有词牌名,曲也有曲牌名的,山坡羊就是这首曲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这首曲是作者张养浩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他字希孟,号云柱,为人刚直,敢言时弊,后辞官归隐。其诗歌、散曲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揭露。 三、文本疏理。 同学们齐读文本,并思考把文本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要“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这是写景。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作者驻马远望长安。几朝古都长安曾是那样的辉煌,如今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今非昔比,这正是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一层看起来是在回顾历史,并未提及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战争的惨烈却跃然纸上。只有战争才使得华丽的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模板 一、导入: 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欣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听的那首歌吗?这其实是明代的杨慎写的一首咏史词。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每次听这歌总觉得它充满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在沧桑中又透出几 许人生空幻的色彩。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英雄霸主叱咤风云的 丰功伟绩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但唯有青山与夕阳是不会改变, 亘古悠长的。那白发渔樵才是世外高人,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 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那份宁静与淡泊。那份旷达与超脱正是出于对历史与人生的大彻大悟的理解。 这就是咏史怀古诗,读这样的诗能让我们忘记生活中种种的烦恼,能让我们的心胸顿生开阔。杨慎这首词可以算是咏史怀古诗中的上 乘之作。在杨慎之前的元代盛行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曲。叹世、怀 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许多佳作,最为杰出的是张养浩所 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名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2、我们知道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己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用什么方法 来体味呢?(品味诗中凝练的词,联想与想象) 3、学生自由朗读点评这首诗。 4、班内交流。 5、教师简评。

这首曲子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抒怀,再议论全曲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 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 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 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 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 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 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 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 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 人民。) 三、朗读背诵。 (6) 四、拓展延伸 (9) 1、学生阅读资料思考这些这五首怀古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六首怀古诗作中哪一首立意高?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附资料: 当此美景,二人纵有百般赞美之意,却也不知说甚么话好,只是手携着手,并肩坐在石上,胸中一片明净,再无别念,看了半晌, 忽听得彩虹后传出一阵歌声。 只听他唱的是个“山坡羊”的曲儿: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苦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课稿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山坡羊〃潼关怀古》。现我就从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中的最后一首元曲。学习本单元旨在结合自己体验评价古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要深刻体会到古人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体会曲的艺术感染力。《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他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精辟异常,恰如黄钟大吕,振耳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 【说学情学法】 由于八年级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诵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

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配合语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说教法】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纵观世变,吊古伤今,恨时局之险恶,哀民生之多艰,气势雄浑,感情强烈深沉。学习此曲,重在诵读。于是我采取听读、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自我发现法和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内涵。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多让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诵读实践,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2、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课稿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课稿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课稿 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张养浩的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传很广,脍炙人口张养浩是元朝官吏,曾做过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qut;潼关&qut;,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说学情学法 由于初中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颂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配合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元曲的积极性 说教法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纵观世变,吊古伤今,恨时局之险恶,哀民生之多艰,气势雄浑,感情强烈、深沉学习此诗,重在诵读但诵读不能停留在同一层面,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体验和领悟于是我采取听读、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自我发现法和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学生品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课稿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课稿 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张养浩的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传很广,脍炙人口。张养浩是元朝官吏,曾做过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说学情学法 由于初中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颂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配合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元曲的积极性。 说教法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纵观世变,吊古伤今,恨时局之险恶,哀民生之多艰,气势雄浑,感情强烈、深沉。学习此诗,重在诵读。但诵读不能停留在同一层面,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体验和领悟。于是我采取听读、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自我发现法和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内涵。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多让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诵读实践,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人教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大全

人教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大全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教材简说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张养浩的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传很广,脍炙人口张养浩是元朝官吏,曾做 过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 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 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初中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颂读能 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大多 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 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 化的内涵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更要注重学 法的指导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配合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 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元曲 的积极性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精彩教学设计吧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网友来稿)

《山坡羊潼关怀》说课稿说课稿

《山坡羊潼关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张养浩的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传很广,脍炙人口。张养浩是元朝官吏,曾做过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学法 由于初中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颂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配合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元曲的积极性。 三、说教法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纵观世变,吊古伤今,恨时局之险恶,哀民生之多艰,气势雄浑,感情强烈、深沉。学习此诗,重在诵读。但诵读不能停留在同一层面,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体验和领悟。于是我采取听读、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自我发现法和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内涵。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多让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诵读实践,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反复吟咏诵读,学习诗歌诵读的要领、技巧。 3、培养学生人道主义情怀。 重点难点 1、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2、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诗的氛围,导入新课。 师:我国是诗的国度,两千年来,许多优美的诗篇为历代人们所传诵。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踊跃背诵,点出诗人在诗中的情感。) 设题意图: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语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2诗词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优课导学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一、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张养浩是元朝官吏,曾做过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山坡羊. 潼关怀古》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2、培养诵读的习惯,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训练阅读的能力 3、初步了解怀古类诗歌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次朗读,对文章能有不同层次的领悟;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学会归纳同一类题材诗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由于初中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颂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教师要用教学手段和技巧,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1、诵读法:采取听读、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

学习此诗,重在诵读。但诵读不能停留在同一层面,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体验和领悟: 第一次朗读,正音,能找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字词;第二次朗读能找出文章中心句,体会文章内容;第三次,听读,跟读,体悟作者情感;第四次,自由朗读, 找出喜欢的词句,鉴赏诗歌。 2、学生自我发现法和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 生,启发学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内涵。 3、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法。 4、合作探究法:在诗歌赏析中,要求学生合作、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5、归纳法:初步了解怀古类诗歌特点时,要求学生诵读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怀古类诗歌,总结归纳怀古类诗歌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朗读诗歌揭示课题 1、朗读元曲《卖花声怀古》 2、语句导入:从体裁而言,这是一首元曲中的小令;从题材上说,这是一首怀古诗。在诗歌中,这样经古地、知史实“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怀古诗”不胜枚举。那么,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行至“潼关”,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一同赏析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解题 1、复习体裁相关知识。 山坡羊:曲牌名 元曲• 潼关怀古:题目 2、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 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学习怀古诗 注意把握以下三点:写作背景;写作意图;运用典故) 3、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作者和背景介绍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对百姓的情感,体会诗歌主题。) (以上具体内容均以课件形式出现)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3 诗词曲五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_9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3.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元曲这种文体。 2. 熟读并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反复朗读中,品读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诵读法、品读法。 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已经有所了解(即:亡,百姓苦),但对“兴,百姓苦”的理解还不深刻,不能很快地转过弯来。教师要用教学手段和技巧,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每个朝代都有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如唐诗、宋词、元曲。我们也曾学过《天净沙.秋思》,那是元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大家还有印象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元代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板书课题) 二、揭示题解 1.体裁介绍。 唐诗——宋词——元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小令。 “山坡羊”是曲牌名,相当于词牌,规定了曲子的句式、字数、平仄。 “潼关怀古”是这首曲子的题目。 2.作者介绍。 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教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教案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无首》中的一首元曲。这首萧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传广泛,脍炙人口。张养浩是元朝官吏,曾做过礼部尚书,任职期间体恤百姓,赈济灾民,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此文就是他任职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经之地“潼关”时,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流传千古的散曲。 四、教学方法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恨时局之险恶,哀民生之多艰,气势雄浑,感情强烈。学此诗,重在诵读,但诵读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每一次都应该有新的体验。因此,我采用听读、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伊能静的歌曲《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家听完这首歌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同学们自由讨论,纷纷发表感想。 师:是的,每次听这歌总觉得它充满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在沧桑中又透出几许人生空幻的色彩。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英雄霸主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但唯有青山与夕阳是不会改变,亘古悠长的,那份旷达与超脱正是出于对历史与人生的大彻大悟的理解。 同学们,这就是咏史怀古诗,读这样的诗能让我们忘记生活中种.种的烦恼,能让我们的心胸豁然开朗。元代盛行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曲,怀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许多佳作,最为杰出的是张养浩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名曲? 1.揭示主题:第一首歌是诗歌之外的另一部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 1.教师播放范读作品,学生用心欣赏,同时注意容易错读的地方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教案 2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优质课教案23诗词曲五首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优质课 教案23诗词曲五首 23诗词曲五首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第1课时《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也占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主题,战争总是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首《十五从军征》,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学会珍惜和平的生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十五从军征》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明确: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2.说说下面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XXX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XXX。 明确: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了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布局,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家中无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4.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目标导学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从问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