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A实验讲义(2022年)

合集下载

2022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第1章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2022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第1章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复习目标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考点一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1.可加热的仪器(1)仪器②为蒸发皿。

使用方法:用于蒸发或浓缩溶液,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 3,蒸发浓缩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2)仪器③为坩埚。

使用方法:用于灼烧固体物质,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3)仪器④中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B的名称为蒸馏烧瓶。

使用方法:a.常用于组装有液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器,其中B主要用于混合液体的蒸馏和分馏;b.加热液体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 3。

(4)仪器⑤为锥形瓶。

使用方法:a.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b.用于滴定操作;c.作蒸馏装置的接收器。

(5)仪器⑥为烧杯。

使用方法:a.可用于物质的溶解与稀释;b.用于称量具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c.组装水浴加热装置。

(6)仪器⑦为三颈烧瓶,用作反应器。

使用方法:三颈口一般放置温度计、冷凝管、分液漏斗、搅拌器等。

一般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2.常用的计量仪器(1)A为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精确度:0.1 mL。

(2)B为容量瓶,主要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①该仪器使用前需“查漏”;②不能(填“不能”或“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该仪器中溶解或稀释;③有固定的规格。

(3)C为酸式滴定管。

①使用前需“查漏”;②“0”刻度在上方;③不可盛装碱性溶液;④精确度:0.01 mL。

(4)D为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不可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液体(如:KMnO4溶液)。

(5)E为托盘天平。

①称量前先调零点;②腐蚀性药品应放于烧杯内称量;③“左物右码”;④精确度:0.1 g。

(6)F为温度计。

①测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内壁;②测馏分温度时,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案 2022年(公开课)人教版精品教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案 2022年(公开课)人教版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沉着说课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 ,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 ,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本教案设计时 ,为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和仔细观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特意提供了 "有关炸药的创造〞和 "青霉素的发现〞等资料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 ,教案设计并未着太多笔墨 ,这主要是由于课本对操作活动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安排 ,即其本身已十分详细 ,故这两局部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上 .另外 ,由于是第|一次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故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好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探究 ,在本课题中也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 ,在本课题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想方法组织好学生 .由于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化学学习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 ,故在第二课时特意增加厂有关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问题 ,并通过探究活动2 ,直接进行稳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实验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4)能意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开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提供资料一激发兴趣一活动探究一得出结论一提高认识等 .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投影仪或相关的录像资料 .2.学生用具第|一课时:白色蜡烛、水、小刀、水槽、小试管、火柴、小烧杯、石灰水 .第二课时: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饮料管、木条、胶头滴管、水、石灰水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第二课时: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投影或放录像、图片等]有关炸药的创造 .1.硝化棉(硝化纤维素):硝化棉是一种炸药 .如果点火 ,它就燃烧 .如系上雷管 ,它便爆|炸 .硝化棉用来制爆破筒、供矿井爆破(通常与硝化甘油混用)、深水爆破及制作无烟火药 .克里斯琴、舍恩拜因偶然发现了硝化棉!舍恩拜因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化学教授 .1846年的某一天 ,他正在妻子的厨房里做化学实验 ,当时打破了一个烧瓶 .烧瓶里装了硝酸和硫酸 ,这些化学品洒了一地 .当时舍恩拜因找不着拖把 ,于是一把抓起妻子的棉围裙就去擦污迹 ,之后将围裙挂在热炉子前烤干 .当围裙枯燥到一定程度时 ,着火了 ,烧得一点不剩 .舍恩拜因就这样创造了硝化棉 .他进一步实验 ,觉得这项创造的潜力非常大 .比方 ,当战场上枪炮齐发时 ,黑色火药会造成滚滚浓烟 .浓烟熏黑了战士 ,炮膛里有灰烬 ,战场上也是乌云笼罩 .但硝化棉却可以干净地燃烧 ,不留痕迹 .舍恩拜因将此 "配方〞卖给几国政府 ,于是硝化棉生产厂家纷纷建起 .但是硝化棉易爆 ,很难人为控制 ,不少工厂造起又炸掉 .2.硝化甘油:1847年 ,一位名叫阿斯卡尼奥·索布里罗的意大利化学家用普通甘油做化学实验 .当他工作时 ,他让甘油一滴一滴地滴进了冷态的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里 ,结果生成了少量硝化甘油 .当索布里罗加热玻璃试管里的一滴硝化甘油时 ,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这种炸药远比硝化棉炸药的威力强大 ,且不易控制 .二十年后 ,艾尔弗雷德·诺贝尔发现了控制硝化甘油的方法并将其制成了甘油炸药 .3.甘油炸药:甘油炸药由硝化甘油制成 .它是艾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847年创造 .当时他年仅十四岁 .不过 ,由于硝化甘油极易爆|炸 ,处理时很危险 ,当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诺贝尔二十九岁时 ,开始寻找使这种物质更平安的方法 ,并创造了雷管 .后来 ,诺贝尔经过研究和实验发现:硅藻土(德国北部出产的一种多孔的火山土)可吸收硝化甘油 ,且硝化甘油与硅藻土混合后丝毫未影响其爆|炸性 ,但稳定性却大大提高了 ,并且易于处理 .诺贝尔将硅藻土和硝化甘油的混合物硬化形成棒状 ,他称之为甘油炸药 .诺贝尔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 ,他称战争是 "恐怖中的恐怖 ,一切犯罪行为中最|严重的犯罪〞 .他希望炸药用来开矿和修路 ,而不是用来消灭和屠杀人民 .诺贝尔死时非常富有 ,他决定用自己的财产设立奖金 ,每年一次颁发五个奖项给世|界杰出公民 ,而不是留给家族 .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是在1901年 .诺贝尔奖设立了物理、化学、医学与生理学、文学和和平奖五大项 ,1969年参加了第六项 - -经济 .[总结引入]炸药的创造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 ,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亦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 .[板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师]说到化学实验 ,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化学实验室 .但是 ,你相信吗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竟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 .此后经历了家庭个人实验室并一直开展到现在的化学实验室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并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 -12、图1 -13、图1 -14)[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 ,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板书]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师]下面 ,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首|先 ,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板书]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师]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 ,那么 ,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方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了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等等 .下面 ,就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 .[讲解]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 ,并在观察中思考 ,然后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 ,还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 ,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仔细的观察和思考 ,往往能导致伟大的发现 .如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注:以下资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资料:就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 ,青霉素还没有问世 ,人类频频受到细菌的 "侵袭〞而又束手无策 .妇女死于分娩 ,婴儿出生不久就夭折 ,儿童患了猩红热……即便是手指不小心扎了根刺或者皮肤划开一个微小的伤口 ,也可能因此而致命 .类似这样的人间悲剧 ,随着青霉素的发现而逐渐消失了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一半靠的是机遇 ,而另一半那么靠他聪明的头脑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一战〞期间 ,弗莱明曾在皇家军队医务队服役 ,不仅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 ,而且也感受到了人类需要优质抗生素的迫切性 .当时许多士兵由于伤口感染 ,医生们无法消毒 ,只好向伤口注入各种化学抗菌物质 ,但似乎效果不大 .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实验用的细菌培养皿 ,每天细心观察 .有一次 ,他偶尔得了感冒 ,就取下一滴鼻涕放进培养皿里 ,几周以后 ,他发现培养基上长满了金黄色的菌落 ,在鼻涕的周围 ,也有菌落生长 ,但看上去是透明的 ,就像被溶解了似的 .于是 ,一个问号在弗莱明脑海里产生了:这是否意味着鼻涕里含有某种杀菌的物质呢接下来的一周 ,弗莱明记录了更多的发现:人的皮肤、器官组织、头发、指甲甚至|有些花木、蔬菜里都含有这种溶菌物质 ,它几乎无处不在!事实上 ,它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抗菌物 ,无非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 .弗莱明把他的新发现命名为 "溶菌酶〞 .科学的发现 ,往往都有相似的一面 ,但只有有心人才会把握机遇 ,获取成功 .1928年 ,奇迹再次在弗莱明的实验室发生 .一次 ,他在清理培养皿时 ,意外地发现 ,他的葡萄球菌培养物已经被霉菌感染 .而在霉菌生长的地方 ,葡萄球菌却在迅速分解 .他小心地将霉菌别离出来 ,发现是其中的活泼物质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 .由于这霉菌来自于青霉菌类 ,他给它取名为青霉素 .弗莱明以科学家的严谨语言向世人公布了他的发现 .此后 ,他继续不停地做实验 ,他发现 ,青霉素的 "个性太活泼〞 ,不容易稳定 ,无法将它提纯 .直到1940年牛津大学的医学研究者恩斯特·钱恩和霍华德·弗洛里引进了另一种物质 ,才将青霉素加以稳定下来并提纯 ,从而投入大量生产 .有意思的是 ,这一引进的物质就是弗莱明先前发现的 "溶菌酶〞 .一年后 ,青霉素首|次在医学上应用 . "二战〞期间 ,青霉素成为战场上神奇的抗生素 ,大显神威 ,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被称为 "有魔力的子弹〞 .弗莱明因而被赞颂为英雄 ,1945年 .他和钱恩以及弗洛里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青霉素不仅治愈了那些受细菌感染而挣扎于死亡线上的人 ,还赋予了医生从一开始就防止人体被细菌感染的 "免疫〞能力 .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 ,青霉素是一种平安的药物 ,但也有一些人对它有过敏反响 ,少数过敏者会发生十分严重的反响 ,甚至|死亡 ,至|今 ,医生给病人打青霉素针时 ,也往往需要先做过敏试验 .与弗莱明时代相比 ,我们今天已能够生产出各类不同的青霉素 ,有口服药 ,有注射剂 .它们能够杀灭更多种的细菌 .一种少见的菌落出现在细菌培养皿上的时机是微乎其微的 ,而要被发现就更难了 ,只有爱思考且细心谨慎的人才可能通过细致的观察 ,不让任何微小的迹象逃过他的眼睛 ,奇迹往往总是这样发生的 .青霉素的发现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师]现在 ,就清大家利用桌上的物品通过实验来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你可以按课本提示进行探究 ,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并将你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下来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完毕后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可5~6人)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 ,并比拟谁观察到的现象多 ,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 .然后取长补短、互为补充 ,准备与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对学生不同于课本的探究内容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并进行评价 .如:有的同学试图去收集蜡烛熄火后产生的白烟 ,并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有的同学用小试管或瓷碟去燎火焰或压住火焰加热 ,结果观察到其外表有黑色物质析出 ,并打滑腻感等等 .[问]通过以卜探究 .你对石蜡有了怎样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得出结论 ,并板书]石蜡为白色 ,常温下呈固态 ,硬度较小 ,密度比水小 ,加热可熔化、汽化 .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时发光 ,发热 .其火焰分三层 ,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 .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 -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讲解]我们刚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表达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教师投影总结并讲解][投影内容如下](1)关注物质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 ,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 ,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 ,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并进行比拟和分析 ,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化学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 ,而化学实验的过程又是我们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的过程 .同时 ,它也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处处留心皆学问![布置作业]1.参考课本 "探究活动报告〞的格式写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报告(注:也可以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2.预习探究活动②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并在课下练习收集气体的操作 .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石蜡为白色 ,常温下呈固态 ,硬度较小 ,密度比水小 ,加热可熔化、汽化 .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时发光 ,发热 ,其火焰分三层 ,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 .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 -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年级| 初三学科化学版本期数内容标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分类索引号分类索引描述教学法主题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栏目名称教案精选供稿老师审稿老师录入一校二校审核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响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 ,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汁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 ,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并制取CO2 .教学方法理解资料 -一分析探究 - -归纳总结 - -反思小结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1)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响原理CaCO3 +2HCl = = = =CaCl2 +CO2↑ +H2O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局部 .固体和固体反响反响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响气体发生装置液体和液体反响……反响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密度比空气大的 - -向上排气法排空气法气体收集装置密度比空气小的 - -向上排气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响〕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拟制取原理〔写化学方程式〕反响物的状态反响条件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响二氧化碳氧气氢气{讨论}如何判断气体密度的大小 ?用以下仪器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三、制取CO2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参加药品;3.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以CO2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CO2已收集满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见板书设汁)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 ,假设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假设木条熄灭 ,那么说明CO2已收集满 . [探究]1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2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3能否用Na2CO3代替CaCO3 ?4收集满CO2的集气瓶正放还是倒放在桌面 ?[思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是什么[总结]1. 选择反响原理;2.选择适宜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板书设计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响原理CaCO3 +2HCl = = =CaCl2 +CO2↑ +H2O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三、制取CO2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参加药品;3.制取收集气体 .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 ,假设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假设木条熄灭 ,那么说明CO2已收集满 .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选择反响原理;2.选择适宜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题 讲义(含典型例题及答案)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题 讲义(含典型例题及答案)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题讲义一、制备型实验题实验考察以某一物质的制备为中心来展开。

步骤:原料制备和净化过程→物质制备过程→净化除杂过程→物质收集过程→尾气处理过程1.在原料处理过程中,从实验原理出发,找到所需要的实验原料,例如氮气的制备,可以从空气来提纯,也可以采用铵盐和亚硝酸盐来制备,还要除去其中的杂质氧气和水。

物质制备过程中,主要考察包括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试剂的选择和加入的先后顺序。

例如氯气的制备,根据实验原理,采用固液加热装置,选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及酒精灯加热的装置组合;在氨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就要采用直玻璃管通氨气及酒精喷灯加热的装置组合。

2.在净化除杂过程中,首先要分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有哪些,每种杂质所采用的除杂试剂以及除杂的先后顺序等,例如在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制备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采用的除杂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先后顺序是先除氯化氢,最后除水。

3.在物质的收集过程中,分析物质的状态和性质,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收集产物。

例如氨气的收集就根据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或集气瓶的导气管是短进长出的方式;如氯化铝的收集,根据其易凝华的性质,在收集氯化铝时,应采用装置浸泡在冰水中的方式来提高收集效率。

4.尾气处理过程中,从尾气性质入手,分析所采用的试剂。

例如氯气的处理采用碱液来反应除去;如氨气的处理采用湿润的棉花或倒扣漏斗的盛水烧杯。

例题1.(2021年全国乙卷)氧化石墨烯具有稳定的网状结构,在能源、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通过氧化剥离石墨制备氧化石墨烯的一种方法如下(装置如图所示):Ⅰ.将浓24H SO、NaNO、石墨粉末在c中混合,置于冰水浴中,剧烈搅拌下,3KMnO粉末,塞好瓶口。

分批缓慢加入4Ⅰ.转至油浴中,35Ⅰ搅拌1小时,缓慢滴加一定量的蒸馏水。

升温至98Ⅰ并保持1小时。

Ⅰ.转移至大烧杯中,静置冷却至室温。

加入大量蒸馏水,而后滴加22H O至悬浊液由紫色变为土黄色。

2022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课时讲义综合型实验

2022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课时讲义综合型实验

2022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课时讲义综合型实验【明确考纲】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

3.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1)设计实验方案;(2)正确选用实验装置;(3)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5)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物质的性质,探究反应规律,体会实验条件控制对完成科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作用。

题型二以有机物制备为主线的综合实验【典例2】苯甲醛()是有机制备中的一种重要原料。

实验室常用苯甲醛与NaOH反应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钠再由苯甲酸钠酸化得到苯甲酸。

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名称性质熔点/℃沸点/℃溶解性水乙醇乙醚苯甲醛无色液体,苦杏仁味-26 178.1 微溶∞∞苯甲酸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122.4 248 微溶易溶易溶苯甲醇无色液体,有芳香味-15.3 205.35 微溶易溶易溶乙醚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刺激气味-116.2 34.6 微溶易溶-b.亚硫酸氢钠不与苯甲醇反应。

实验步骤:步骤①:向如图所示三颈烧瓶c中加入碎瓷片、适量NaOH、水和a g苯甲醛,向冷凝管中通入冷水。

步骤②:搅拌、加热三颈烧瓶c,充分反应后,将c中液体冷却后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醚萃取、分液、将乙醚层依次用25%亚硫酸氢钠溶液、水洗涤,水层保留待用。

步骤③:将乙醚层倒入盛少量无水MgSO4的锥形瓶中进行干燥,混匀、静置后采用一定的方法分离,收集苯甲醇。

步骤④:将步骤②中得到的水层和适量浓盐酸混合均匀,析出白色固体。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综合实验探究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综合实验探究

第14讲综合实验探究知考点明方向满怀信心正能量设问方式①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例]2022·全国卷Ⅰ,26,2022·北京卷,112022·江苏卷,19②性质探究型综合实验[例]2022·全国卷Ⅱ,282022·全国卷Ⅲ,26③原理探究型综合实验[例]2022·北京卷,28④定量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例]2022·全国卷Ⅰ,26,2022·全国卷Ⅱ,282022·天津卷,9,2022·天津卷,9知识点网络线引领复习曙光现释疑难研热点建模思维站高端考点一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命题规律:1.题型:填空题。

2.考向: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试题形式主要是以物质的制备为载体,结合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及纯度计算等。

对综合实验中某一环节或某一步骤进行方案设计或评价,考查考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是命题的热点之一。

方法点拨:1.物质制备实验设计思维模式“目的为首,原理为中心”2.物质制备实验装置“四大模块”与“四项原则”3.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内容与操作过程追求“尽善尽美”1方案的组成:目的、原理、用品、步骤、记录及结果。

2制备实验设计需考虑八大因素和切实可行的操作及装置1.12022·南阳模拟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

制备反应原理为: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碳酸镧。

①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__A__→__B__→__D__→__E__→__C__。

②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NH3·H2O+CaO===CaOH2+NH3↑或NH3·H2O ol-1、M NH4HCO3=79g·mol -1、M CaCO3=100g·mol-1]突破点拨1注意NH3与CO2的溶解性确定二者通入的顺序以及气体通入时装置的选择;2由装置条件判断确定反应制备原理的逆向思路。

新教材2022年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实验活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新教材2022年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实验活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降低 →
重心
100mL
1. 构造:梨形、细颈、磨口、平底 2. 特点:
容量瓶简介
①标明温度、容积和一条刻线(无刻度)
②有不同规格(50mL、100mL、250mL、 500mL、1000mL等)
3.使用注意事项:
检漏方法:装水盖塞→倒立→查漏→正立→玻璃塞旋转
①使用前须检漏
180 →倒立→观察→结论
{仰视: V ↑, C ↓ (多加了蒸馏水)
d 定容时 俯视: V↓ ,C ↑ (少取了蒸馏水) 超了刻度线,用吸管吸出一部分 m↓,C ↓
e 转移时未冷却:热胀冷缩原理,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小
V ↓,C ↑ f 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 V ↑,C ↓
属正常现象,不应再加水
g 洗涤容量瓶后,未干燥,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 对浓度无影响
?mL
步骤 1.计算
配制100mL 1.0mol/L的NaCl溶液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 取2.3克NaCl
步骤 1.计算
配制100mL 0.4mol/L的NaCl溶液
2.称量
【拓展】溶解固体,如氢氧化钠,或者稀释浓溶液, 如浓硫酸时,要恢复到室温。
步骤 1.计算
配制100mL 0.4mol/L的NaCl溶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步骤: 2、实验所需仪器: 3、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项: 4、影响浓度的主要因素:
1.实验中需2 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
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 A )
C.任意规格,572g
步 骤 配制100mL 0.4mol/L的NaCl溶液

大学化学_教案

大学化学_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2022年XX月XX日授课地点:XX教室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

(3)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引言:化学的发展史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学:(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2)摩尔质量、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3)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化学反应原理:(1)化学反应的实质;(2)化学平衡;(3)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4. 电化学:(1)电解质溶液的性质;(2)原电池与电解池;(3)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

5.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1)酸碱平衡常数;(2)沉淀平衡及其应用;(3)缓冲溶液。

6. 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2)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3)有机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化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 互动式教学: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化学的发展史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2章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2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2章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 新人教版2

1.滴定管与量筒的结构差别,量筒无“0”刻度,仪器上的数值由下而上增大,而滴定管有零刻度,所标数值由上而下增大,量筒精确度为0.1 mL,滴定管精
确度为0.01 mL(天平、温度计有零刻度)。 2.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的区别和使用。 3.试纸的使用
第二页,编辑第于星期二一第:九二点页三页十第二,第分,。 二编编二辑页辑页于于,星,期星编四编期:辑辑一点于四:于十星十星分期二。期点四四:四:一十十六点九分四点。十五二十分六。分。
第八第页八第页,八,页编编第,辑第八编辑于辑星页八于于期,星一星页编期:四辑十期,:二于点点一星编四四:期十十辑四分六九。:分于点。一星点三四期十十四二二分:分。。十九点 五十六分。
7.易燃气体(如H2、CO、CH4、C2H4、C2H2等)点燃之前必须要验纯。 8.用H2、CO还原CuO、Fe2O3等时,应先通气,积偏大,则测量结果将偏大。(6)m(Zn)=m1-m2,则w(Zn)=
部分水蒸气造成误差较大,故方案丙劣于方案乙。
。(7)H2会带出
答案:(1)c (2)D (3)
(或
) 等其他合理答案) (4)金属锌的密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5)偏大 (6)
(或其他合理答案) (7)
本章重点提示
1.气密性检查——凡是有导气的实验装置,装配好后均需检查气密性。
2.分液漏斗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时,下层从下口放出,上层由上口倒出。
3.常见阳离子的检验K+、Na+、Fe3+、 等。
4.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等。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九点 五十六分。 第一页,编辑第于星一期一第:页九点一,三十第页二编分一。辑,页于编,星辑编期辑于一于星:星十期期二四四点::四点一十点四六四分十十。分二。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化学A实验讲义(2022年)(试用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2OO9年6月实验一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复盐的制备方法。

2.练习简单过滤、减压过滤操作方法。

3.练习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内容提要铁与稀硫酸作用生成硫酸亚铁,溶液经浓缩后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浅绿色的FeSO4·7H2O(俗称绿矾)晶体。

Fe+H2SO4=FeSO4+H2↑FeSO4在弱酸溶液中容易氧化,生成黄色的碱式硫酸铁沉淀:4FeSO4+O2+2H2O=4Fe(OH)SO4↓因此,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应加一枚小铁钉,并使溶液保持较强的酸性。

浅绿色的FeSO4·7H2O在70℃左右时,容易变成溶解度较小的白色FeSO4·7H2O,所以在浓缩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就维持在70℃以下。

硫酸亚铁与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溶液混合,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浅蓝绿色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复盐晶体。

FeSO4+(NH4)2SO4+6H2O=FeSO4·(NH4)2SO4·6H2O该复盐组成稳定,在空气中不易被氧。

在分析化学中可用作标定KMnO4和K2Cr2O7的标准溶液。

三、仪器、药品和材料仪器:台称布氏漏斗吸滤瓶药品:H2SO4(3mol/L)Na2CO3(10%)(NH4)2SO4(固体)铁屑材料:pH试纸滤纸四、实验内容称取2克的铁屑,加入15mLNa2CO3(10%)溶液煮沸5分钟,用倾析法将溶-1-液倒掉,用水洗涤2次。

加入3mol/LH2SO430mL,盖上表面皿,用小火加热,使铁屑和H2SO4反应直至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在加热过程中,就不时加入少量水,防止FeSO4晶体析出。

趁热过滤,滤液用蒸发皿接收,此时溶液的pH值应在1左右。

根据FeSO4的理论产量,按照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所需(NH4)2SO4的质量。

在室温下称出(NH4)2SO4并将其配制成饱和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均匀,用3mol/LH2SO4溶液调节pH值为12。

用小火加热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晶膜为止,冷却,硫酸亚铁铵即可结晶出来。

抽滤,用滤纸把晶体压干,观察晶体的形状和颜色。

称量并计算产率。

五、指导与思考1.为什么要保持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亚铁铵溶液有较强的酸性2.如果硫酸亚铁溶液已有部分氧化,则应如何处理才能制得较纯的硫酸亚铁铵3.根据FeSO4的理论产量如何计算反应所需的(NH4)2SO4的量4.除去铁屑表面油污的方法:将铁屑放在烧杯中,加入15mL10%Na2CO3溶液,小火加热约10分钟,用倾析法除去碱液,用水把铁屑冲洗干净。

-2-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活化能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加深对活化能的理解,并练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图的方法。

3.练习在水浴中保持恒温的操作及秒表的使用。

4.测定过二硫酸铵氧化碘化钾的反应速率,并求算一定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

二、内容提要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82-+3I-=2SO42-+I3-(1)根据实验,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浓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c(S2O82)kc(S2O82)mc(I)n(2)t为了能够测出在一定时间(Δt)内S2O82-浓度的改变量,在混合过二硫酸铵和碘化钾溶液时,同时加入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并含有淀粉(指示剂)的Na2S2O3溶液。

因而,在式(1)进行的同时,有下列反应进行:S2O32-+I3-=S4O62-+3I-(3)反应(3)进行得非常快,几乎瞬间完成,而反应(1)却缓慢得多。

由反应(1)生成的I3-立即与S2O32-作用生成无色的S4O62-和I-。

因此,开始一段时间内溶液呈无色,当Na2S2O3一旦耗尽,则由反应(1)继续生成的微量碘就很快与淀粉作用,使溶液呈蓝色。

从反应方程式(1)和(3)的关系可以看出,S2O82-浓度减少的量,总是等于S2O32-减少量的一半,即:2c(S2O82)c(S2O3)/2(4)由于在t时间内S2O32-全部耗尽,所以Δ[S2O32-]实际上在数值上就是反应-3-开始时Na2S2O3的浓度,只是差一个负号。

在本实验中,每份混合液中Na2S2O3的起始浓度都是相同的,因而,Δc(S2O32-)也是不变的。

这样,只要记下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所需要的时间(Δt),就可以求算一定温度下的平均反应速率:c(S2O82)c(S2O32)c(S2O32)(5)t2t2t从不同浓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即能计算出该反应的反应级数m和n。

又可从下式求得一定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c(S2O82)tc(S2O)c(I)2m8nc(S2O32)2tc(S2O)c(I)2m8n(6)根据实验事实,阿累尼乌斯提出了反应速率常数k与反应温度T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即阿累尼乌斯方程式(指数式):k=Ae-Ea/RT(7)两边取常用对数,lgEa2.303RTlgA(8)式中Ea称为阿累尼乌斯实验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A为实验测得常数。

测出不同温度时的k值,以lgk对1/T作图得一条直线,其斜率(J):JEa(9)2.303R求得反应的活化能为:Ea2.303RJ(10)三、仪器和药品仪器:烧杯(50mL,洁净)秒表温度计(0100℃)药品:(NH4)2S2O8、KI、(NH4)2SO4、KNO3溶液浓度均为0.2mol/LNa2S2O3(0.01mol/L)淀粉(0.2%)Cu(NO3)3(0.02mol/L)四、实验内容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反应级数在室温下,用3个量筒分别量取20mL0.2mol/LKI溶液、8.0mL0.010molL1Na2S2O3溶液和4.0mL0.2%淀粉溶液,都倒入50mL烧杯中,混合均匀、再用另-4-一量筒量取20mL0.2mol/L(NH4)2S2O8溶液,迅速倒入烧杯中,同时按动秒表,不断搅拌,仔细观察,当溶液刚出现蓝色时,立即停止计时,将反应时间和室温记入表1中。

用上述方法参照表1的用量进行25号实验,为了使每次实验中溶液的离子强度和总体积保持不变,所减少的KI或(NH4)2S2O8的用量可分别用0.2mol/LKNO3或0.2mol/L(NH4)2SO4来调整。

表1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室温试验编号0.2mol/L(NH4)2S2O80.2mol/LKI试剂用量/mL0.01mol/LNa2S2O30.2%淀粉0.2mol/LKNO30.2mol/L(NH4)2SO452mL混合液中反应物的起始浓度(mol/L)(NH4)2S2O8KINa2S2O3反应时间t/S2O82的浓度变化Δc(S2O82)--12020842102084103520841542010841052058415反应速率k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活化能按表1试验1中的用量,在50mL洁净的小烧杯中加入KI、Na2S2O3溶液和淀粉溶液,在另一小烧杯中加入(NH4)2S2O8溶液,同时放入冰水中冷却,待两种试液均冷却到低于室温10℃时,将(NH4)2S2O8迅速倒入KI等混合溶液中,同时计时并不断搅拌,当溶液变蓝时,记录反应时间。

利用热水浴在高于室温10℃的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反应时间。

-5-表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温度/K反应时间t/经计算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lgk1/T反应活化能Ea3.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表1试验1中的用量,在50mL洁净的小烧杯中加入KI、Na2S2O3溶液和淀粉溶液,加入1滴、2滴0.02mol/LCu(NO3)2,将(NH4)2S2O8迅速倒入KI等混合溶液中,同时计时并不断搅拌,当溶液变蓝时,记录反应时间,填入表3中。

1.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的求算把表1中试验1号和3号的结果代入下式:mnc(I)11kc(S2O82)1c(S2O82)2mnkc{S2O8)c(I)2mnt3kc(S2O8)3c(I)32mnnkc(SO)1281由于c(I)1c(I)3所以m3kc(S2O82)31,2,c(S2O82)1和c(S2O82)3都是已知的,就可以求出m。

用同样的方法2mnkc(SO)c(I)12811把表1中试验1号和5号的结果代入,可得:mn5kc(S2O82)5c(I)5nm2m由于c(S2O82)1c(S2O8)5所以1c(I)1n5c(I)5由上式可求出n。

再由m和n得到反应的总级数。

数据处理得:m=;n=-6-将求得的m和n代入kc{S2O82)mc(I)n,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将计算所得k值填入表2。

2.反应活化能的求算用表2中的结果,以lgk为纵坐标,1/T为横坐标作图,得到一条直线,此直线的斜率为JEa,由此可以求出此反应的活化能Ea。

2.303R3.结果与讨论总结前三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如何影响反应速率。

六、指导与思考1.两人为一组进行实验。

两人必须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做到溶液量准,混合迅速,不断搅拌,看准现象,准确计时。

2.在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实验中,最好在35℃以下(温度过高,会使溶液蒸发加快,反应不准,特别是影响活化能的测定)选择三个试验温度(包括室温),并使三个温度间隔710℃,注意恒温控制。

(NH4)2S2O8溶液与其余混合溶液在同温度下混合,反应开始时,要将反应烧杯仍置于水浴中,并控制溶液从混合到变蓝T1K。

3.该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试剂的使用,试剂的瓶塞不能盖错,否则会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

4.根据反应方程式,是否能确定反应级数为什么试用本实验的结果加以说明。

5.若不用S2O82-,而用I-或I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则反应速率常数k是否一样6.实验中为什么可以由反应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长短来计算反应速率反应溶液出现蓝色后,反应是否就终止了7.下列操作情况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1)取用三种试剂的量筒没有分开专用;(2)先加入(NH4)2S2O8溶液,最后加入KI溶液;(3)慢慢加入(NH4)2S2O8溶液。

8.本实验Na2S2O3的用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9.活化能文献数据Ea=51.8kJ/mol。

将实验值与文献值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7-实验三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混合碱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滴定管的正确使用与滴定操作;掌握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2.了解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

3.学习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不同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一)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酸碱滴定中常用HCl和NaOH溶液作为标准溶液,但由于浓HCl易挥发,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因此只能用间接法配置HCl 和NaOH溶液,即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也可用一已知准确浓度的HCl(NaOH)溶液标定NaOH(HCl)溶液,然后经计算求知NaOH(HCl)溶液的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