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子学习题+答案+课后答案
2020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1-2-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电子层1.电子的能量(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
(2)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低,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高。
2.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的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K层排起,当一层排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18个。
二、电子层的表示方法1.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
如:Na+;Cl-.阳离子:核外电子数__<__核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__〉__核电荷数.1.正误判断(1)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 )(3)M层为最外层时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不超过8个()(4)原子核外各电子层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答案](1)×(2)×(3)√(4)×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核内质子数为 ( )A.3 B.7 C.8 D.10[答案]C3.下列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改正。
(1)磷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2)碳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3)钠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4)氟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确(2)不正确,(3)不正确,(4)正确知识点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电荷数。
化学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练习答案以及解析
原子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练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真题探源:教材P31:用A Z X 表示原子组成[质量数()A =质子数() Z +中子数()N ];教材P29: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思路点拨:A 项中,原子符号中, A 表示质量数,该氧原子为188O ,C 项中, 2S -的核外电子数为8,该示意图表示硫原子核外电子排布;D 项中,“2Na S ”由阴、阳离子组成,不存在2Na S 分子。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元素符号左下角表示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6,正确。
B.在原子符号的左上角表示的该元素原子的质量数,质量数就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是293116177-=,正确。
C.对于元素的原子来说,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等于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116,正确。
D.293只表示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由于不知道该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原子,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含量是多少,因此不能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 项,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它们的质子数均为83,质量数分别为209和210,故它们的中子数分别为126和127, A 项错误,D 项错误;B 项,二者的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B 项正确;C 项,二者的核外电子数均为83,C 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离子所带的电荷可知, 231molRO -中核外电子的物质的量比质子的物质的量多2mol,由题意可知, 234gRO -中核外电子的物质的量比质子的物质的量多0.1mol,故231molRO -的质量为24200.1mol g g mol⨯=,则23RO -的相对原子质量=R 的相对原子质量+3x16=80,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核电子技术原理 (王芝英 着) 原子能出版社 部分课后答案
(1)求 Vo(t)的一般表达式 (2)当 Cf=1pF, Rf=109Ω时,画出大致波形并与 Rf→∞时作比较。
(1)
⎛
⎞
⎛
∵VO ( s) = −Q ⎜⎜⎝ Rf
1 //
sC f
⎞Q ⎟⎟⎠ = − C f
⎜ ⎜
1
⎜ ⎜ ⎝
s
+
1 Rf C
f
⎟ ⎟ ⎟ ⎟ ⎠
( ) ∴VO
t
=
Q
−t
e RfCf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六章
第一章
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 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 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 io (t) = I0 ie−t /τ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 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 R0C0<<τ的情况。
3.7 试说明核信号通过图示的滤波成型电路后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画出图形。
得到能量信息,失去了时间信息。 极零相消,两次无源积分,加两次有源积分。
3.8 说明弹道亏损的原因。
输入电流的脉冲宽度有限时,在信号的宽度内,电容 C 被充电,且通过 R 放电, 故产生弹道亏损。
3.9 什么是信号的峰堆积和尾堆积?对输出信号的幅度产生什么影 响?引起什么样的谱形畸变?
第三章
3.1 试论述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对各个性能指标应如何协 调考虑?
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主要有放大和成形作用。,且必须保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 信息。 对各个性能指标应从能量测量和时间测量分别考虑。
核医学习题含答案
核医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设立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必须经(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许可证。
A、所在地县级以上B、所在地省级C、所在地省级以上D、国务院正确答案:D2、不用的核素发生器常规处理方法为( )。
A、作为放射性废物放置在放射性废物暂存库B、按一般医疗废物处理C、送交城市废物库D、返回给生产销售厂家正确答案:D3、某患者需要进行内照射治疗,使用的药物剂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个人剂量限值,不能超过 1100mSVB、不存在个人剂量限值,随便使用多大剂量C、存在个人剂量限值,不能超过 50mSVD、不存在个人剂量限值,但要遵循剂量指导水平正确答案:D4、用于工作场所防护监测的便携式剂量率仪除必须经检定合格外,还必须注意( )。
A、是否具备自动扣除本底功能B、能否具备核素识别功能C、仪器的能量响应是否符合要求D、是否具有远程传输数据功能正确答案:C5、为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现行的基本安全标准是( )。
A、GB18871-2002B、GB18877-2012C、GB18883-2002D、GB18285-2018正确答案:A6、剂量率与点源距离的关系( )A、平方正比B、反比C、平方反比D、正比正确答案:C7、下列选项中,与随机性效应无关的是( )A、致癌效应B、辐射效应严重程度C、遗传效应D、辐射效应发生概率正确答案:B8、放射性指的是( )。
A、原子分裂了B、原子电离了C、不稳定核素发生衰变,同时发射出特有的射线D、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正确答案:C9、对于核素治疗病房周围剂量的要求是( )。
A、墙壁外表面 30cm 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小于 2.5μSv/hB、墙壁外表面 50cm 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小于 2.5μSv/hC、墙壁外表面 30cm 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小于 1.5μSv/hD、墙壁外表面 50cm 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小于 1.5μSv/h正确答案:A10、每种元素与核内包含的质子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核电子学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核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①时间测量。
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是测定核粒子的寿命或飞行速度的基本参数,目前直接测量核信息出现的时间间隔已达到皮秒级。
②核辐射强度测量。
核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核信息出现的概率,对于低辐射强度的测量,要求测量仪器具有低的噪声本底,否则核信息将淹没于噪声之中而无法测量。
对于高辐射强度的测量,由于核信息十分密集,如果信号在测量仪器中堆积,有可能使一部分信号丢失而测量不到,因此要求仪器具有良好的抗信号堆积性能。
对于待测核信息的辐射强度变化范围很大的情况(如核试验物理诊断中信号强度变化范围可达105倍),如测量仪器的量程设置太小,高辐射强度的信号可能饱和;反之,如量程设置太大,低辐射强度的信号又测不到,因此对于这种场合的测量则要求测量仪器量程可自动变换。
③能谱测量。
辐射能谱上的特征是核能级跃迁及核同位素差异的重要标志,核能谱也是核辐射的基本测量内容。
精确的能谱测量要求仪器工作稳定、能量分辨力达到几个电子伏特,并具有抑制计数速率引起的峰位和能量分辨力变化等性能。
④位置测量。
基本粒子的径迹及空间位置的精确测定是判别基本粒子的种类及其主要参数的重要手段。
目前空间定位的精度可达到微米级。
⑤波形测量。
核信息波形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某些核反应过程的变化,因此核信息波形的测量是研究核爆炸反应过程的重要手段,而该波形的测量往往是单次且快速(纳秒至皮秒级)的。
⑥图像测量。
核辐射信息的二维空间图像测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辐射图像的测量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利用辐射源进行透视以摄取被测物体的图像;第二种是利用被测目标体的自身辐射(如裂变反应产生的辐射)以反映目标体本身的图像。
图像测量利用计算机对摄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与重建,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实际和提高清晰度。
CT技术就是这种处理方法的代表。
2、抗辐射加固主要涉及哪些方面?抗辐射加固的研究重点最初是寻找能减弱核辐射效应的屏蔽材料,后来在电路上采取某些抗辐射加固措施,然后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对器件的抗辐射加固。
高中化学《核外电子分布及运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核外电子分布及运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若能层序数n=3,则下列能级符号错误的是()A.ns B.np C.nd D.nf2.关于硫原子核外电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排布在K L M三个电子层上B.3p亚层上有2个空轨道C.共有1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D.共有5种不同的能量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碘元素的信息,其中解读正确的是()A.碘元素的质子数为53B.碘原子的质量数为126.9C.碘原子核外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D.碘原子最外层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4.下列电子层中,只包含有s能级的是()A.K电子层B.L电子层C.M电子层D.N电子层5.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跃迁有关的是()①棱镜分光②石油蒸馏③凸透镜聚光④日光灯通电发光⑤冷却结晶A.③④B.①②③⑤C.④D.①②③④6.下列有关原子轨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硅原子的2s轨道能量较3p轨道高B.锂原子的2s轨道与5s轨道均为球形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序数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数也在增多D.第四能层最多可容纳16个电子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云中的一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B .p 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能量E(2p x )<E(2p y )<E(2p z )C .第三能层有9个轨道D .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的运动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的原子轨道,其形状可以相似B .p 轨道呈哑铃形,因此p 轨道上的电子运动轨迹呈哑铃形C .2p 能级有2个p 轨道D .氢原子的电子运动轨迹呈球形9.下列Li 原子的电子轨道表示式的对应状态,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④①②③ B .③②①④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③④10.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排布为[Ar]3d 44s 2的中性原子是基态原子B .21011x y 1s 2s 2p 2p 2p z 违背了洪特规则,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C .不符合泡利原理,是不存在的排布D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的原子,核外电子云有3种不同形状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轨道的形状为哑铃形,x 2p y 2p z 2p 的伸展方向不同,能量也不相等B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也越大C .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为234s 4p 的元素位于第4周期ⅤA 族,是p 区元素D .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 与另外4个C 形成共价键,故含有1molC 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4mol12.下列对原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ns 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 -1)p 电子的能量B .基态原子3p 轨道上只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是S 或SiC .LiOH 是一种易溶于水 受热不易分解的强碱D .第一电离能大的元素,其原子不易失电子而易得电子,表现出非金属性13.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 5 8 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核反应中的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练习(六)核反应中的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多选)下列核反应方程中,正确的是()A.510B+(α粒子)→714N+11HB.1327Al+01n→1227Mg+(质子)C.49Be+24He→612C+(中子)D.714N+24He→817O+(氘核):A选项中质量数10+4≠14+1,D选项中质量数14+4≠17+2,所以A、D错误,B、C正确。
2.(多选)2017年1月9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大多数原子核发生反应的过程中都伴随着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裂变、核聚变、β衰变等。
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90234Th衰变为86222Rn,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B.12H+13H→24He+01n是α衰变方程,90234Th→91234Pa+-10e是β衰变方程C.92235U+01n→56144Ba+3689Kr+301n是核裂变方程,也是原子弹的核反应方程之一D.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其核反应方程为24He+714N→817O+01nTh经过3次α衰变后质量数减少12、质子数减少6,经过2次β衰变后质子数增加2,衰变为86222Rn,选项A正确;12H+13H→24He+01n是核聚变方程,90234Th→91234Pa+-10e是β衰变方程,选项B错误;92235U+01n→56144Ba+3689Kr+301n是核裂变方程,也是原子弹的核反应方程之一,选项C正确;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24He+714N→817O+11H,选项D错误。
3.(多选)一静止的铝原子核1327Al俘获一速度为1.0×107 m/s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28S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A.核反应方程为p+1327Al→1428Si*B.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D.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 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的方向一致,核反应方程为p+1327Al→1428Si*,A正确;核反应过程中遵从动量守恒,B正确;核反应中发生质量亏损,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C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p v p =m Si v Si ,碰撞后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 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D 正确。
核电子学习题答案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无论在信号的时间 特性上,或是幅度分布上,都具统计特性、非周期性、 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
的信息。
核探测器输出信号具微秒到皮秒的时间间隔和毫米到 微米级的空间分辨,对后续处理电路的要求高。
C.
d. 反
t<T/2 -T/2≤t≤T/2频谱:
1.10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信号V;(t)= δ (t), 求输出电压信号V。(t), 并画出波形图,其中 A-4为隔离用。
隔离作用
解:
a.传递函数:
b.Vi(t)=δ(t) V;(S)=1
c.输出信号在复频域中的表达式
引出问题二
c.根据时域卷积,频域相乘性质,求出输出信号在复 频域中的表达式;
V。(S)=V,(S)H(S)
d.其反拉斯变换,得到输出信号U。(t)在时域中的表 达式。
问题一:传递函数
(1)定义:在零状态下线性非时变系统中指 定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2)RC 积分电路(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 数:
O
b.根据输入信号时域表达式求其拉斯变换:
即:
0≤t≤T t≥T
对其进行拉斯变换得:
c. 根据时域卷积,频域相乘性质,求出输出信号在复频域中 的表达式:
d. 对其反拉斯变换,得到输出信号Uo(t) 在时域中的表达式。
t<O
0≤t≤T
t>T
1.6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 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是否就 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
d. 对 域中的表达式。
言号Uo(t) 在时
1.12 设,( 系统的噪考功率谱密度为 ,当此噪声通过下图电路后,求A点与B点 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与噪声均方值。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原子结构习题1.是非判断题1-1基态氢原子的能量具有确定值,但它的核外电子的位置不确定。
1-2微观粒子的质量越小,运动速度越快,波动性就表现得越明显。
1-3原子中某电子的合理的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运动状态,该运动状态可视为一个原子轨道。
1-4对于氢原子的1s轨道,不应该理解为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因为电子有波粒二象性,它的运动轨道是测不准的。
1-5因为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它只有一条原子轨道。
1-6 p轨道的空间构型为双球形,则每一个球形代表一条原子轨道。
1-7因为在s轨道中可以填充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因此s轨道必有两个不同的伸展方向,它们分别指向正和负。
1-8不同磁量子数m表示不同的原子轨道,因此它们所具有的能量也不相同。
1-9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n、l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1-10每一个原子中的原子轨道需要有3个量子数才能具体确定,而每一个电子则需要4个量子数才能具体确定。
1-11磁量子数m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
1-12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
1-13主量子n相同,角量子数l不同,随l增大,屏蔽作用增加。
1-14 3个p轨道的能量,形状、大小都相同,不同的是在空间的取向。
1-15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对称的轨道。
1-16氢原子的能级中,4s=4p=4d=4f,而多电子原子中,4s<4p<4d<4f。
1-17主量子数n为4时,有4s,4p,4d,4f四条轨道。
1-18电子云的黑点表示电子可能出现的位置,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出现在该范围的机会大小。
1-19描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Ψ需要用四个量子数来确定。
1-20一组n,l,m组合可以表达核外电子的一种运动状态。
1-21某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2,若用四个量子数表示2p2两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则分别为2,2,0,-1/2和2,2,1,+1/2。
1-22 Na原子的3s能级与K原子的3s能级具有相同的能量。
西南科技大学--最新-原子核物理及辐射探测学-1-10章答案汇编
西南科技大学 原子核物理与辐射探测学1-10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答案1-1 当电子的速度为18105.2-⨯ms 时,它的动能和总能量各为多少?答:总能量()MeV....c vc m mc E e 924003521511012222=⎪⎭⎫ ⎝⎛-=-==;动能()MeV c vc m T e 413.011122=⎥⎥⎥⎦⎤⎢⎢⎢⎣⎡--=1-2.将α粒子的速度加速至光速的0.95时,α粒子的质量为多少?答:α粒子的静止质量 ()()()u M m M m e 0026.44940.9314,244,224,20=∆+=≈-= α粒子的质量g u m m 2322010128.28186.1295.010026.41-⨯==-=-=βα1-4 kg 1的水从C 00升高到C 0100,质量增加了多少? 答:kg 1的水从C 00升高到C 0100需做功为J t cm E 510184.41001184.4⨯=⨯⨯=∆=∆。
()kg c E m 1228521065.4100.310184.4-⨯=⨯⨯=∆=∆ 1-5 已知:()();054325239;050786238239238u .U M u .U M ==()()u .U M ;u .U M045582236043944235236235== 试计算U-239,U-236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
答:最后一个中子的结合能()()()[]M e V.uc .c ,M m ,M ,B n n 774845126023992238922399222==⋅-+= ()()()[]MeV .uc .c ,M m ,M ,B n n 54556007027023692235922369222==⋅-+=也可用书中的质量剩余()A ,Z ∆:()()()()MeV....,n ,,B n 806457250071830747239922389223992=-+=∆-∆+∆= ()()()()MeV ....,n ,,B n 545644242071891640236922359223692=-+=∆-∆+∆=其差别是由于数据的新旧和给出的精度不同而引起的。
2020高中化学 第二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讲义+测试(含解析)
第二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学习目标] 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知道原子轨道能量顺序。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3。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自主学习区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表示方法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原理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错误!1s22s22p2。
②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错误!1s22s22p63s1或错误![Ne]3s1。
(2)轨道表示式①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错误!错误!。
②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错误!错误!。
(3)外围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氯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错误!3s23p5,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二、电子跃迁、光谱与光谱分析1。
基态与激发态基态原子:处于错误!能量最低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的电子错误!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原子轨道,变为激发态原子。
从错误!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错误!较低能量的基态时,将错误!释放能量。
基态原子激发态原子.2。
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原子的错误!发射光谱或错误!吸收光谱,总称原子光谱.3。
光谱分析在现代化学中,人们可通过错误!原子发射光谱或吸收光谱来检测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1.21号元素钪的核外电子填充顺序和其电子排布式的书写顺序是否一致?提示:不一致。
电子进入原子轨道的顺序是优先进入能量低的原子轨道,后进入能量高的原子轨道。
由于4s和3d轨道有原子轨道交错现象,所以21号元素钪的核外电子填充顺序为1s22s22p63s23p64s23d1.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是按照能层序数的高低顺序排列的,所以钪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2。
请说出下列3个电子排布图各违背了哪些原理,并写出正确的电子排布图。
原子物理学 课后答案 全
原子物理学课后答案全原子物理学课后答案全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刘富义第一章原子的基本状况1.1若卢瑟福散射用的?粒子是放射性物质镭c放射的,其动能为'求解:将1.1题中各量代入rm的表达式,得:rmin7.68?106电子伏特。
000散射物质是原子序数z?79的金箔。
试问散射角??150所对应的对准距离b多小?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2ze21()(1)240mvsin219479(1.601019)21910(1)6197.68?10?1.60?10sin75ctg获得:240kmv2b40b1.3若用动能为1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射向金箔。
问质子与金箔。
问质子222zeze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多大?又问如果用同样能量的氘核(氘核带一个?e电荷而质量就是质子的两倍,就是氢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替代质子,其与金箔原子核的最小距离多大?3.02?10?14米ze2ctg?79?(1.60?1019)2ctg150180?。
当入射粒子的动解:当入射粒子与靶核对心碰撞时,散射角为?1522b3.97?10?126?194??0k?(4??8.85?10)?(7.68?10?10)能全部转化为两粒子间的势能时,两粒子间的作用距离最小。
米2式中k??12mv是?粒子的功能。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1.2已知散射角为?的?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1ze22mv?kp?,故存有:24??0rminrm2ze21?()(1?),何况上题?粒子与2?4??0mvsin21rminze2?4??0kp9散射的金原子核之间的最短距离rm多大?79?(1.60?10?19)2?13?9?10??1.14?10米6?1910?1.60?101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刘富义由上式窥见:rmin与入射光粒子的质量毫无关系,所以当用相同能量质量和相同电量得到核代替质子时,其与靶核的作用的最小距离仍为1.14?10?13米。
1.4钋放射治疗的一种?粒子的速度为1.597?107米/秒,负面横向入射光于厚度为10?7米、密度为1.932?104公斤/米3的金箔。
核电子学习题+答案+课后答案
C. D.
6.下图中针对于被测信号 ,发生了(D)
A.峰堆积B.前沿堆积C.后沿堆积D.尾堆积
7.极零相消电路的功能是(A)
A.消除单极性信号下冲B.微分电路C .消除零基线D.积分电路
8.一个最大量化电平数为8192的模数变换器,其分辨率R为(B)
A.2-10B.2-13C.2-14D.2-11
优点:有源滤波器更接近于理想的微分和积分特性,把放大和滤波成形连在一起,既节省元件,又比无源滤波器级数少,效果好。
(3)比较两种情况下输出电压幅度的大小。
解:(1)
2.(本题10分)下图是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简图,试问
(1)RF在此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2)计算此放大器电路的开环增益:(已知T1管的跨导 为4.5 mA/V; ; ; )
解:(1)RF在此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为
1.与反馈电容并联的电阻起到泄放上电荷的作用。…………2分
不能。用同向接法。用双芯同轴电缆把信号送到差分放大器。
3.4试分析和讨论下面两个谱仪放大节电路,指出在电路中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
a:
T1共射极放大,T3,T4两级共集电极放大
恒流源作负载,10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b:
T1共基,T2共射,T3共集,T4,T5互补复合跟随器。
1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输入电阻热噪声:
Ig噪声:
沟道热噪声:
∴
2.6分析快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1)画出简化框图
(2)分别计算电荷和能量变换增益;
(ω=3.6ev/电子空穴对,e=1.6×10-19库仑)
(3)估算电路的开环增益(gm=5mA/V, A3=0.98)
(4)估算该前放的上升时间(Ca=5pF, Ci=5pF)
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1.设测量样品的平均计数率是5计数/s,使用泊松分布公式确定在任1s 内得到计数小于或等于2个的概率。
解:051525(,)!5(0;5)0.00670!5(0;5)0.03371!5(0;5)0.08422!NN r r r r NP N N e N P e P e P e ----=⋅=⋅==⋅==⋅= 在1秒内小于或等于2的概率为:(0;5)(1;5)(2;5)0.00670.03370.08420.1246r r r P P P ++=++=2. 若某时间内的真计数值为100个计数,求得到计数为104个的概率,并求出计数值落在90-104X 围内的概率。
解:高斯分布公式2222)(22)(2121)(σπσπm n mm n ee mn P ----==1002==σm ===----2222)104(22)(2121)104(σπσπm mm n ee mP将数据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变量11010090)90(-=-=x 4.010100104)104(=-=x查表x=1,3413.0)(=Φx ,x=0.4,1554.0)(=Φx 计数值落在90-104X 围内的概率为0.49673. 本底计数率是500±20min -1,样品计数率是750±20min -1,求净计数率及误差。
解:tn=σ 本底测量的时间为:min 25205002===bb b n t σ 样品测量时间为:min 35207002===ss s n t σ 样品净计数率为:1min 200500700-=-=-=bb s s t nt n n 净计数率误差为:1min 640-==+=+=b s bb s s t nt n σσσ此测量的净计数率为:1min 6200-±4. 测样品8min 得平均计数率25min -1,测本底4min 得平均计数率18min -1,求样品净计数率及误差。
专题02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解析版)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重难点专题突破模块一原子结构与性质专题02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一、选择题1. 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3周期Ⅷ族,p区B.第3周期ⅤB族,ds区C.第4周期Ⅷ族,d区D.第4周期Ⅴ族,f区【答案】C【解析】+3价离子的核外有23个电子,则对应的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26号元素是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Ⅷ族,位于d区。
2. 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图所示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钛元素原子的M层上共有10个电子B.钛元素是ds区的过渡元素C.钛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D.47.87是钛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答案】A【解析】钛元素原子的M层为第三层,M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2,共有10个电子,A正确;钛元素是d区元素,B错误;钛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2,有2个电子,C错误;47.87是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错误。
3. 某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B.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ⅡA族,处于ds区C.该元素原子的M层上共有18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D.该元素原子的N层上有5个空轨道【答案】C【解析】由价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可知,该元素应位于第5周期ⅢB族,该元素原子中共有39个电子,分5个电子层,其中M层上有1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故A错误;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ⅢB族,处于d区,故B 错误;该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5s2,M能层上有18个电子,故C正确;该元素原子的N层的电子排布为4s24p64d1,4d轨道有4个空轨道,故D错误。
4.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A.n s2n p2和n s2n p4B.n s2和n s2n p4C.n s2和n s2n p5D.n s2和n s【答案】选C。
核医学题库(附答案)
核医学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人工辐射源主要有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的辐射源和核试验落下灰等。
在人工辐射源中,( )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
A、核能发电B、工业探伤C、辐射育种D、医疗照射正确答案:D2、中子是从( )发射出的。
A、电子束快速减慢时B、核外电子C、不稳定原子核D、原子核能级跃迁退激时正确答案:C3、不用的核素发生器常规处理方法为( )。
A、送交城市废物库B、按一般医疗废物处理C、作为放射性废物放置在放射性废物暂存库D、返回给生产销售厂家正确答案:D4、屏蔽 90%放射性核素 18F 造成的辐射剂量所使用铅的厚度为( )。
A、16 mmB、11mmC、16.6mmD、1mm正确答案:C5、低放废液可以直接排入流量大于 10 倍排放流量的普通下水道,每月排放总活度不超过( ) 倍 ALImin 。
A、1B、5C、10D、20正确答案:C6、放射源具体分类办法由( )主管部门制定。
A、国务院卫生B、国务院生态环境C、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卫生D、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其他正确答案:B7、按照操作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把非密封放射工作场所分为( )级A、BCB、BCDC、甲.乙.丙D、甲.乙.丙.丁正确答案:C8、采用擦拭法测量敷贴器源窗表面β 放射性活度,其值小于( )的源可视为不泄露。
A、1000BqB、150BqC、200BqD、300Bq正确答案:C9、从辐射产生的来源可将辐射源分为天然辐射源和( )A、氡照射B、人工辐射源C、核电厂D、医疗照射正确答案:B10、32P 敷贴器制作时应在( )内进行操作。
A、手套箱B、通风橱C、操作台D、热室正确答案:B11、放射性同位素的转出、转入单位应当在转让活动完成之日起( )日内,分别向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B、20C、10D、15正确答案:B12、在相同能量下,哪种射线的外照射危害最大( )A、电子B、γ 射线C、阿尔法粒子D、质子正确答案:B13、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中不包括( )信息。
《核电子学》练习习题解答
优选文档你我共享第一章1.1 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样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点、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解析这种信号,经办理获取适用的信息。
1.4 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i o(t ) I0e t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谈论 R0C0<< τ的情况。
V0(s) = I0(s)·[R0∥(1/sc)]=I0[1/(s+1/τ)] ·[R0(1/sc0)/( R0+(1/sc0))=( I 0/ c0)·{1/[(s+1/ τ) (s+1/ R0 c0)]}∴当 R0 c0<<τ时,τ-R0 c0≈τ∴1.5 如图,设,求输出电压V(t)。
1.6 表示系统的噪声性能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意义?输入端的噪声电压可否就是等效噪声电压?为什么?ENV ENC ENN ENE η(FWHM) NE不是1.7 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 I D =10-8A ,后级电路频宽为 1MHz, 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有对于 I D 的比值。
di D22I D e df5.66 10 11A =di D 25.66 103=I D1.8 试计算常温下(设 T=300K )5M 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 1MHz ),并与 1MHz 能量在 20pF 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dv 2di2R24kT df R 22.88 10 5VR∵E1CV 22∴ V2E/ C0.126V1.9求单个矩形脉冲 f (t )经过低通滤波器, RC=T ,RC=5T ,及 RC=T/5,时的波形及频谱。
t1.10 电路中,若输入电压信号V i(t)=δ(t),求输出电压信号V0(t),并画出波形图,其中A=1 为隔断用。
1.12 设一系统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为S i( ) a2b2/2c2/,当此噪声经过以下图电路后,求 A 点与 B 点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与噪声均方值。
(核电子学)堆工方向答案
1. 核辐射探测器电流脉冲信号用理想数学模拟表示为)()(0t t Q t i -⋅=δ。
2. 核电子学中的噪声主要有三类: 散粒噪声 、 热噪声 和低频噪声。
3. 短路延迟线冲击响h(t)=)(21)(21d t t τδδ--;其频率响应为 )1(21)(d j e H ωτω--=。
4. 从物理测量的要求看, 电荷 和 电压 前置放大器主要用于能谱测量分析系统;5. 主放大器的作用是对信号进一步 放大 和 成形 ,且在此过程中须保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信息,尽可能减小失真。
6. 对核脉冲进行幅度和时间分析中,常用计数设备来测量某一类信号的计数率,常用的计数设备有 定标器 、 计数率计 。
7. 模数变换是一种量化处理,即把连续的的模拟量(幅度)变换为 数字量 。
8. 三种核脉冲计数系统: 简单的计数 系统、 单道计数 系统、 符合计数 系统。
9. 处理单元插件标准化分为 NIM 标准 、 CAMAC 标准 、 快总线标准 。
10. 多道分析器获取数据的三种方式是:脉冲幅度分析(PHA)、多路定标(MCS) 和列表方式。
二、选择题 (共10小题,共20分)1. 由n 节放大节组成的放大器上升时间与各放大节上升时间的关系为tr=( B )(A) 12r r rn t t t +++(C) 12r r rn t t t ⨯⨯⨯ (D) {}12,,r r rn MIN t t t2. 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A ) 2()()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与()()m CR RC -单极性成形相比信噪比要好。
(B) 2()()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的基线偏移和涨落很大,在高计数率下得到的能量分辨率低。
(C) ()()m CR RC -单极性滤波成形的基线偏移和涨落都较2()()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的要小,在高计数率下得到的能量分辨率高。
(D) 2()()m CR RC -双极性滤波成形的脉冲顶部较尖,弹道亏损较大,对后接幅度分析器的测量精度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噪声均方值:
对B点:
,
噪声均方值:
第二章
2.1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比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有什么优点?为什么把反馈电容称为积分电容,作用是什么?
优点:VOM稳定性高,能用高能量分辨能谱系统
Cf起积分作用,当A很大时,
2.2试对下图典型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电路在输入冲击电流I(t)=Q·δ(t)时,
1
【判断题】
电荷灵敏和电流灵敏析系统。
错
2
【判断题】
要提高放大电路输出稳定性,减小相对变化量,一般要求放大器开环增益A0必须很高。
对
3
【判断题】
信号由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叫射极跟随器。
对
4
【判断题】
放大电路中的自举电容,从本质上来说起到一种特殊形式的正反馈。
7.定时误差通常按误差产生的原因分为两类:___时移___和___时晃_。
8.放大器输出信息中,总是由:_信号__,__噪声__,__干扰__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探测器中,能量分辨率最佳的是(B)
A.闪烁体探测器B.半导体探测器C.电离室D.气体探测器
2.CR微分电路(高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为(A)
优点:有源滤波器更接近于理想的微分和积分特性,把放大和滤波成形连在一起,既节省元件,又比无源滤波器级数少,效果好。
4.改善放大器线性的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1)合理选择工作点__。
(2)__采用负反馈_。
5.谱仪放大器基本上由____放大电路__和滤波成形电路组合而成,对滤波成形电路来讲,有_弹道亏损_____和__堆积畸变_两种信息畸变。
6.脉冲幅度甄别器是将__模拟脉冲__转换成__数字逻辑脉冲_输出的一种装置。
A. B.
C. D.
6.下图中针对于被测信号 ,发生了(D)
A.峰堆积B.前沿堆积C.后沿堆积D.尾堆积
7.极零相消电路的功能是(A)
A.消除单极性信号下冲B.微分电路C .消除零基线D.积分电路
8.一个最大量化电平数为8192的模数变换器,其分辨率R为(B)
A.2-10B.2-13C.2-14D.2-11
幅度分布的非周期性
非等值性
6
【简答题】
核辐射探测器的输出脉冲信号含有什么信息?
(5.0分)
我的答案:
类型,强度(数量),能量,时间
7
【简答题】
气体、闪烁、半导体三种核辐射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排序。
(5.0分)
我的答案:
按能量分辨率由高到低:半导体探测器,气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
8
【简答题】
核电子学中的主要噪声有哪三类?
9.幅度变化范围大,触发比不能调节的定时方法是(D)
A.前沿定时B.ARC定时C.恒比定时D.过零定时
10.谱仪放大器的作用不包括(B)
A.放大有用信号B.消除噪声C.滤波成形D.提高信噪比
得分
阅卷人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简述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的工作原理?
答: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由上甄别器和下甄别器组成。上甄别器的输出端接入反符合电路的反符合端,下甄别器的输出端接到分析道,当输入脉冲的幅度高于上甄别阈时,反符合道有信号输入,反符合电路无信号输出,当输入脉冲信号幅度处在上甄别阈和下甄别阈之间,有正极性脉冲输出,当输入信号幅度低于下甄别阈,单道分析器也没信号输出。
对
5
【简答题】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
我的答案:
1,提高系统的信噪比
2,减少外界干扰的相对影响
3,合理布局,便于调节和使用
4,实现阻抗转换和匹配
6
【简答题】
什么是密勒效应?
我的答案:
反相放大电路中,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分布电容或寄生电容由于放大器的放大作用及等效到输入端的电容值会扩大1+A倍,其中A是该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不能。用同向接法。用双芯同轴电缆把信号送到差分放大器。
3.4试分析和讨论下面两个谱仪放大节电路,指出在电路中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
a:
T1共射极放大,T3,T4两级共集电极放大
恒流源作负载,10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b:
T1共基,T2共射,T3共集,T4,T5互补复合跟随器。
1μ自举电容,电压并联负反馈。
2.另一个作用是产生直流负反馈以稳定放大器直流工作点。…………2分
(2)此放大器电路的开环增益:
…………………………………6分
3.(本题10分)下图电路中,若 ,求输出电压信号 ,其中A=1为隔离用。
4.(本题10分)电路中,若输入信号为 ,如何协调图示中的参数,使它能达到极零相消的目的?并求此时输出的电压信号 。
电流灵敏前放输出快,对输出电流信号直接放大,常用作快放大器,但相对噪声较大,主要适用于时间测量系统。电荷灵敏前放和电压灵敏前放用于能谱测量系统,电荷灵敏前放比电压灵敏前放输出电压稳定性高,可用在能量分辨率较高的系统。
第三章
3.1试论述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的作用,对各个性能指标应如何协调考虑?
放大器在核物理实验中主要有放大和成形作用。,且必须保持探测器输出的有用信息。对各个性能指标应从能量测量和时间测量分别考虑。
F(s)
1
δ(t)
1
2
1
3
e-at
4
5
,a≠b
6
,m≥0
7
,m≥0
8
9
附:常用拉普拉斯变换表
第一章
1.1核电子学与一般电子学的不同在哪里?以核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来说明。
在核辐射测量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它的统计特性、非周期性、非等值性,核电子学分析这种信号,经处理得到有用的信息。
1.4当探测器输出等效电流源 时,求此电流脉冲在探测器输出回路上的输出波形并讨论R0C0<<τ的情况。
2.(本题5分)图a为前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请设计一个成形电路,所设计的成形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为图b。
图a前置放大器输出信号图b输出电压波形
3.(本题5分)谱仪放大器的幅度过载特性含义是什么?计数率过载含义是什么?二者引起的后果有何区别?
答:幅度过载:
信号超出线性范围很大时,放大器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工作,
(5.0分)
我的答案:
散粒噪声
热噪声
低频噪声
9
【简答题】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指什么?
(5.0分)
我的答案:
放大器的性能(主要指电压放大倍数A)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
10
【简答题】
什么是电路网络的冲激响应?
(5.0分)
我的答案:
在时域中,一个单位冲击信号δ(t)加到一个线性网络上,所得的输出信号为h(t),称为该网络的冲激响应
(3)比较两种情况下输出电压幅度的大小。
解:(1)
2.(本题10分)下图是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简图,试问
(1)RF在此电路中所起的作用?
(2)计算此放大器电路的开环增益:(已知T1管的跨导 为4.5 mA/V; ; ; )
解:(1)RF在此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为
1.与反馈电容并联的电阻起到泄放上电荷的作用。…………2分
ENV ENC ENN ENEη(FWHM)NE
不是
1.7设探测器反向漏电流ID=10-8A,后级电路频宽为1MHz,计算散粒噪声相应的方根值和相对于ID的比值。
1.8试计算常温下(设T=300K)5MΩ电阻上相应的均方根噪声电压值(同样设频宽为1MHz),并与1MHz能量在20pF电容上的输出幅值作比较。
对
4
【判断题】
信号或者噪声,可以在时间域里研究它们的时间函数,也可以在频率域内分析它们的频谱。通过傅里叶变换(简称傅氏变换),可以建立起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
5
【简答题】
简要说明核辐射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的特点。
(5.0分)
我的答案:
探测器输出信号为随机脉冲,而随机脉冲又有如下三个特性
时间特性
输入电阻热噪声:
Ig噪声:
沟道热噪声:
∴
2.6分析快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1)画出简化框图
(2)分别计算电荷和能量变换增益;
(ω=3.6ev/电子空穴对,e=1.6×10-19库仑)
(3)估算电路的开环增益(gm=5mA/V, A3=0.98)
(4)估算该前放的上升时间(Ca=5pF, Ci=5pF)
7
【简答题】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电容Cif表达式是什么?
我的答案:
Cif=Ci+(1+A0)Cf
8
【简答题】
电荷灵敏前放相比电压灵敏前放有什么不同?
我的答案:
电压灵敏前置放大器对探测器信号先积分再放大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放大和积分同时进行。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就是带有电容负反馈的电流积分器。
序 号
f(t) (t≥0)
3.2谱仪放大器的幅度过载特性含义是什么?计数率过载含义是什么?二者引起的后果有何区别?
幅度过载:
信号超出线性范围很大时,放大器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工作,
后果:不能工作的死时间存在
计数率:
放大器中由于计数率过高引起脉冲幅度分布畸变
后果:峰偏移和展宽
3.3试说明能否通过反馈来减少干扰和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干扰和噪声对放大器的影响?
V0(s) = I0(s)·[R0∥(1/sc)]
= I0[1/(s+1/τ)]·[R0(1/sc0)/(R0+(1/sc0))
=(I0/c0)·{1/[(s+1/τ) (s+1/ R0c0)]}
∴
当R0c0<<τ时,τ-R0c0≈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