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烧死无数功臣,传说还是真相?
历史趣谈惩奸还是滥杀?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的真相
![历史趣谈惩奸还是滥杀?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的真相](https://img.taocdn.com/s3/m/64db26c6a58da0116d17491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惩奸还是滥杀?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的真相
导语:大明十七帝中,奠定基业,一生励精图治的朱元璋,却历来有个公认的评语:残暴。
这个评语,自然来自于其执政一生,大肆屠戮开国功臣的历史,
大明十七帝中,奠定基业,一生励精图治的朱元璋,却历来有个公认的评语:残暴。
这个评语,自然来自于其执政一生,大肆屠戮开国功臣的历史,民间评书里“炮打功臣楼”的说法纵使夸张,不夸张的确是至洪武末期,群星荟萃的大明开国功臣们大多获罪身死,“虎兔死,走狗烹”的真实史实。
所以在各类评书演义,乃至影视作品中,这位开创一代盛世,文武功业骄人的大有为之君,多是阴狠毒辣,冷酷无情,残忍暴虐的“暴君”形象。
而时下也有许多替朱元璋“翻案”的说法,认定朱元璋在位时期屠杀功臣的行为,乃是“重手肃贪”,屠杀的结果,是带来了大明朝的“吏治清明”。
而遭到屠杀的“功臣”们,则一个个被贴上了“横行不法”的标签,“暴君”朱元璋,俨然成为不徇私情,铁面无私,重手惩奸的“正面”人物。
是惩奸肃贪,还是屠戮无辜,功过是非,还是从历史的真实记录里找答案吧。
说“惩奸”,自然要说到洪武时代,开国功臣的种种劣迹,这些,恰是之前关于朱元璋的研究中,素来注意不多的。
说“劣迹”,就要结合一下在朱元璋草创时期,刘伯温为进献的“九恶论”。
论中的斑斑劣迹,皆是农民起义军常有,出身“农民起义”的朱元璋麾下各路将领,也自然无法避免,因此才有了后来朱元璋打天下时“定军规”,以严刑峻法重手整治。
待到大明开元建国后,众功臣皆封爵赐禄,各个荣宠无比,但毕竟“本性难移”,和平年代的“温柔乡”里,种种劣行的死灰复燃,也是历史上真实的史实。
生活常识分享。
【民间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民间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https://img.taocdn.com/s3/m/93e297f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5.png)
【民间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明朝时期,中国的天下大权牢牢地掌握在了一个英明果敢的皇帝手中——朱元璋。
自从他在长江岸边品读《家训》之后,便下定决心要推翻元朝的统治,重建我国的大明江山。
从群众中挑选干练果敢的将领,抽调精干的士兵,他率领着大军直奔元首都北京,经过十余年的浴血奋战后,终于夺取了全国的统治权,开始了他的统治历程。
然而,取得天下并不等于巩固天下。
朱元璋深知这个道理,在得到统治权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巩固天下、安定百姓。
他大力发展农业、商业,改革制度,修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法令,促进科举考试,推进军队制度改革等,使得国家风气日益纯正,国力逐渐壮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身先士卒的朱元璋虽然时时念念不忘为国家民族做些什么,但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着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一年夏天,朱元璋在南京进行全国巡视,他得知了一个好消息——洪都城已经被予以彻底的征服。
这个城市一度是明朝建国后唯一能够抵挡住明军陆续进攻的元朝的据点,也是一直以来深深地困扰着朱元璋的心头大患。
如今,这个城市终于落到了明朝手中,朱元璋心中的喜悦无以加减,当即下令在南京举行一次隆重的庆功典礼。
庆功典礼当天,南京城内外聚集了大批的百姓,千百名官员汇集于京城中央庆功楼,准备与朱元璋一起庆祝胜利。
庆功楼上的人们有些紧张,他们知道这是朱元璋要做的一项大事,但具体要怎么庆祝还是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突然,一声尖叫响起,庆功楼外传来了骚动的声音。
人们纷纷疑惑地往窗户外望去,只见一股浓烟缭绕的火焰升起,庆功楼附近的一栋房屋已经被烧成了火海。
众人慌张之中连呼“有火灾!有火灾!”展开营救。
这时,江守道等人被火势包围,被困在建筑当中,没有逃出来的希望。
现场人员打算等后援来临,但却发现下雨,后援无法到达。
火海之中,江守道等不顾危险,想尽一切可能扑灭火势,但由于楼房内的物品易燃,还有一些烟花爆竹,火势越来越猛烈,一丝生还的希望也渐渐消逝。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危机,朱元璋并没有失去信心和勇气。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ad9896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a.png)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他富有智慧,有谋善断。
那你知道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故事篇【1】相传,六百年前的辅明军师,号称神机妙算的“半仙家”刘伯温先生,至今仍在幽邃莫测的黄山西海仙居。
这段奇闻轶事说来话长。
清朝咸丰年间,黄山云外峰下,安徽太平县的西乡,有五六人凑成一支采药队伍。
这天,他们从黄山西路入山采药,经过伏牛岭、半仙亭,两溪环绕的吊桥庵,攀峦历险来到西海石人峰下。
“看呀!那里还有一座古庙宇哩!”药农们正在树丛、乱石中向高山攀登时,忽有一人发现前面奇峰耸翠、怪石环抱处出现一幢玲珑的楼阁。
大家顺着那个药农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见一座古寺耸立在远处。
这时,大家的爬山劲头油然增添,一会儿功夫都登上了古庙前的高岩。
众人跑到跟前一看,那座楼阁,原来是一栋道士古观,朱漆的大门竖立着,门额上悬着一块横匾写着“刘基仙寓”四个字,两旁的对联是:眼底涌浮云,桑田处处变沧海;胸中藏往事,明月年年照古松。
楼阁周围,苍松滴翠,巧石嶙峋,山花吐艳,野草芬芳。
众药农从门缝往楼阁里面探望,殿中间除了一些阅经、调琴的书案外,一位长者,道家打扮,头上挽着一组发髻,须发如银,目射光芒;身穿青色长袍,坐在一张八仙椅上弹奏着七弦古琴。
“老道长请开门!老道长请开门!”众药农叩开门后,向道长说:“我等是山下采药摸山的,今日天色不早,想就此借宿一夜,不知道长允许否?”道长:“借宿有何妨,不过我没有什么好招待的,请原谅!”“我们带有食物,不须麻烦道长了!”几个药农烧好晚饭吃过以后,被安排在一间小客房内,房内无家俱陈,只有一座石头床榻,上面铺了一些山草。
众药农铺好床,燃上松明灯火,围坐在石床与老道攀谈起来。
“老道长尊姓大名?”众药农问。
“昔日辅明朝,天亮磨金刀,人在雪边站,四季著棉袍。
”老道没有直接答复,只是吟了以上四句诗。
“道长到此仙居有多少年了?”药农们又问。
历史趣谈朱元璋大杀功臣的背后 是谁的阴谋?
![历史趣谈朱元璋大杀功臣的背后 是谁的阴谋?](https://img.taocdn.com/s3/m/04c48aeef90f76c661371a2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元璋大杀功臣的背后是谁的阴谋?
导语: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
安徽凤阳人,我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早年做过和尚,做过乞丐,后跟从红巾军大帅郭子兴起义...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
安徽凤阳人,我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早年做过和尚,做过乞丐,后跟从红巾军大帅郭子兴起义,并被郭子兴赐名朱元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成为了继刘邦以后的第二位布衣帝王。
但是这位帝王和刘邦相同,称帝以后大杀功臣。
徐达,常遇春,蓝玉,李善长等一大批开国功勋都被残杀殆尽
但是现实真的是这么吗?【明史】一书是清代修订的,其间猫腻许多。
【大明英烈传】这么的历史小说也被大举篡改了,还有那所谓的“火烧庆功楼”的故事,大略也系满清的伪造。
黎民百姓谁不憎恶暴君?文臣武将谁不憎恶残杀功臣的君主?满清太清楚这一点了,为了让全国一切的汉人都忘记明朝甚至讨厌明朝,满清的皇帝乃下定决心要把朱元璋这个千古稀有的牛人打造成千古稀有的暴君。
明显,要实现这个目的并不难,清廷的统治者们只需把朱元璋残杀人数的数字改大一些就可以了,只需把一些贪官蠹役的死划拉到无过受死的功臣里就行了,只需指使人假造一些所谓的民间传说就行了。
于是乎,被遮盖了的清廷的顺民们大多都因为朱元璋很严酷之类的宣扬而发自内心地归顺清朝了。
满清统治者的目的达到了。
当然,也并非一切的人都能被遮盖住的,不然,反清复明的斗争怎样会持久地贯穿于有清一代甚至从未暂停呢?
而在朱元璋这一方面,可谓我国历史上最注重民生、最怨恨贪官蠹生活常识分享。
朱元璋炮打庆功楼的历史故事介绍
![朱元璋炮打庆功楼的历史故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09c21bbb84ae45c3a358c65.png)
朱元璋炮打庆功楼的历史故事介绍朱元璋炮打庆功楼这是一个传说,也有说朱元璋火烧庆功楼,不管是哪种,在民间传说中都有朱元璋对庆功楼毁灭以达到诛杀开国功臣的目的,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朱元璋坐上皇帝位置,天下平定以后,向大臣们宣布自己要建造一座庆功楼,以此来纪念和表彰开国功臣。
这些开国功臣听说以后都感激涕零,认为朱元璋非常讲情义,没有忘了他们这些功臣,只有刘伯温不高兴。
因为刘伯温已经知道朱元璋建造庆功楼的目的,于是在不久以后就主动向朱元璋辞官,说自己已经帮助朱元璋夺去了天下,而自己的身体又不是很好,所以现在想辞官归乡。
朱元璋挽留刘伯温不成,就赐金还乡了。
刘伯温在走之前和徐达府上辞行,和他说庆功楼建成庆功的时候,一定要紧跟朱元璋。
徐达还莫名其妙。
到了庆功楼建成的时候,徐达到了这里发现问题,于是在喝酒的时候时刻注意朱元璋,发现他走了就跟上,他们出来后朱元璋炮打庆功楼,这些功臣良将就此覆灭。
这个故事并不是正史的记载,在真正的历史中是没有这样的记载的,而历史中这些开国名臣的死法也多有不一。
朱元璋晚年确实着手清理了很多开国大臣,但是也有很多是病死或者其他死法,并没有一个被烧死的。
因此朱元璋炮打庆功楼这个故事仅仅是一个故事,并没有什么真实依据,并不可信。
众所周知,元朝之后,是盛极一时的明朝,而明朝则是由少有的贫民皇帝朱元璋一手创建的,那么推翻元朝之后,朱元璋在哪里称帝呢?其实关于朱元璋在哪里称帝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他是在南京称帝的。
选择在南京称帝实属无奈之举,因为当时的情势比较急迫,他才选择在这里称帝,其实按照他的想法,应该将都城建立在比较繁华的地方,或者自己的家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只能选择在南京建都。
朱元璋当时是不想在南京建都城的,因为在南京建立都城还是有一定的麻烦性,南京与蒙古等少数民族距离相差甚远,再加上才刚刚打败元朝,现在又将南京建立在中原的边缘,实在是很难抵御元朝的旧部来攻打中原,再来就是南京一向不是中原经济发展区,建都在这里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民间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民间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https://img.taocdn.com/s3/m/a352ea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1.png)
【民间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是一则有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民间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刚刚成功夺取政权,但国家仍然非常贫困,社会秩序混乱,百姓生活困苦。
有一天,朱元璋大军取胜后返回都城南京,他在皇宫广场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演出,以庆祝取得的胜利。
演出的舞台是一座华丽的庆功楼,楼的高度足有数百尺,极为宏伟壮观。
全城的官员、士兵和百姓都聚集在广场上观看演出。
人们站在楼下,期待着朱元璋的庆功演讲和繁华的表演。
演出开始后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忽然从庆功楼的上层燃起,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楼体。
人们大惊失色,纷纷四处逃散。
朱元璋见状,立即下令救火,但火势愈演愈烈,很快庆功楼就成为了一座人间地狱。
朱元璋顾不上顾及自身安危,他亲自带领士兵们奋力扑灭大火,但火势依然无法控制。
大火烧毁了庆功楼,朱元璋心痛不已,他心里明白,这栋楼不仅仅代表着胜利和荣耀,更代表着百姓的希望与期待。
当火势渐渐平息下来,人们纷纷议论起这起大火是如何发生的。
有人说是敌军放的火,有人说是意外引发的事故。
这其中最传得沸沸扬扬的说法是,朱元璋亲自下令烧毁庆功楼。
按照这个说法,朱元璋原本打算利用这次庆功活动,向百姓展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让他们明白,只有朱元璋统治才能够带来国家的和平和繁荣。
朱元璋也发现,他的优雅与浪漫与百姓的困苦和苦难无法共存。
他深怕众人误解他的意图,以为他不顾百姓艰辛而沉湎于享乐。
为此,朱元璋决心展示自己的决心和责任心,向百姓展示他的谦卑和无私,他下令放火烧毁庆功楼,表明无论是权力还是享乐,都不应该成为他的终极追求。
他希望人们能够明白,他的心愿就是帮助他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这个民间故事虽然并非事实,但却传扬开来,成为朱元璋的形象塑造的一部分。
朱元璋被许多人称为“明太祖”,不仅因为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更因为他在位期间对朝廷、军队和百姓展现出了极高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
朱元璋的故事至今仍被许多人所传颂,人们称赞他的智勇和才干。
【民间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
![【民间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https://img.taocdn.com/s3/m/f3028af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c.png)
【民间故事】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在明朝初年,朱元璋成功夺取江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皇帝。
他深知各方势力的威胁,也深知民间的力量。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特别注重军队的管理和士兵的招募。
为了表彰士兵的英勇表现,他决定在南京市郊的庆功楼举行大规模的庆祝仪式。
庆功楼建于明朝初年,是当时南京地区最高的建筑之一。
庆祝仪式计划了许多演出和庆祝活动。
皇帝朱元璋和官员们会在楼顶上观看三军开阔式和表演,与士兵们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庆功楼的建设花费巨大,需要很多木材和石头。
为了节约时间和资源,朱元璋下令每个士兵每天都要贡献一定的力量来建造庆功楼。
这对于士兵来说不仅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荣誉。
他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了皇帝的亲切和关爱。
许多士兵感慨道,如果没有皇帝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永远不可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仪式当天,南京市内和城外的人们都涌向街道和广场观看。
庆功楼上也挤满了人群。
当皇帝和其他官员到达楼顶时,掌声和欢呼声响彻云霄。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刮来,天空里弥漫着烟雾和火光,庆功楼里燃起了大火。
人们惊呆了,惊叫着逃向大门。
士兵们也尽力扑灭火势,但因为火势太大,他们无能为力。
当时,庆功楼上的人群包括皇帝在内大多数都无法逃脱。
历史学家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景象十分惨烈,火焰和烟雾混杂在一起,把整个庆功楼笼罩在其中。
数分钟后,整个庆功楼完全被烧毁,所有在楼上的人全部丧生。
这场惨烈的火灾震惊了当时的世界。
人们对于朱元璋的评价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一些人认为皇帝的庆功楼不仅是对士兵的挖掘,更是对整个南京市民的压迫。
而有些人则认为这场火灾是命运在捉弄朱元璋,也是对他的政治路线和领袖能力的考验。
还有一些人则认为这场火灾只是一种不幸的事故,没有任何深层次的含义。
无论如何,此事对于朱元璋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他对于士兵的关爱和管理虽然体现在了建造庆功楼上,但此事也触碰到了他的痛处。
他随即下令彻底调查事故的原因,并表示自己愿意为受害者和他们的家庭支付赔偿金。
朱元璋杀了多少功臣?明初150功臣,仅26人被杀!
![朱元璋杀了多少功臣?明初150功臣,仅26人被杀!](https://img.taocdn.com/s3/m/8c67a62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5.png)
朱元璋杀了多少功臣?明初150功臣,仅26人被杀!谈及朱元璋,大家第一印象是滥杀功臣,第二印象是权力的野兽!可以说,朱元璋给人的印象非常差,几乎就是一个魔鬼皇帝!关于第二点权力野兽的话题,清朝很多皇帝都舍不得放权,康熙、雍正、慈禧等,哪一个不是权力野兽呢?现代有学者刻意将朱元璋塑造成权力野兽,不免让人惊诧!本文重点谈的是第一个话题,朱元璋究竟杀了多少功臣?在很多文章中,几乎是这么一个答案,即:要么只有汤和一人幸免,要么只是三四人幸免!朱元璋对待打江山的功臣,真有这么刻薄寡恩吗?其实,真相根本不是如此!明朝建立前后,功臣众多,本文重点观察的是: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爵位中,功劳最大的一百五十位功臣,看看这些功臣命运如何,究竟被朱元璋杀了多少!极少数没有获得爵位的功臣,不再本文讨论范围!(1)明初一共封了25位公爵,被赐死或处死的公爵仅有4人,分别为李善长、冯胜、傅友德、蓝玉!其中,李善长原本是公爵排第一,因为他被处死之后,徐达成为第一功臣。
尤其是徐达之死,民间“吃蒸鹅而病疽毒发”的传闻,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2)明初一共封了79位侯爵,被赐死或处死的侯爵稍微多一些,不过也仅20人,分别为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郑遇春、费聚、赵庸、朱亮祖、胡美、黄彬、梅思祖、陆聚、曹兴、叶升、曹震、张温、李新、陈桓、张翼、朱寿、孙恪!(3)明初一共封了12个伯爵,被赐死或处死的伯爵仅仅只有2个,分别为桑敬、汪广洋。
其中,这一批伯爵之中,有一条大鱼,即:刘伯温!清朝之后,各种传闻说朱元璋指使胡惟庸杀了刘伯温,其实朱元璋敢对李善长、胡惟庸下毒手,又何须借别人之手除刘伯温?(4)明初一共封了11位子爵,和23位男爵,但仔细研究这34人却会发现,没有一个被处死。
当然,朱元璋赐给这两个爵位的人,多数都是战死沙场之人,明朝建立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存在了!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即:所谓朱元璋的杀功臣,也仅杀了26个功臣!和明朝的庞大功臣数量相比,所杀的连零头都不到!当然,这并非说朱元璋仁慈,而是说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所以,别再被骗了,这才是真相!闲话一句,那些传闻朱元璋杀光了功臣,只留下一二三人的传闻,简直智商让人无语。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a248332e2bd960590c677ed.png)
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庙墙上有个布袋和尚专制皇帝朱元璋到了晚年,性格变得残忍多疑。
他费尽心机,杀害了大批功臣。
他在火烧“庆功楼”后,猛然间又想起了一个人,坐立不安,觉得自己作的缺德事,瞒得了天下人,无论如何也瞒不了神算刘伯温,不灭这个口,将来必定坏大事。
这样一想起来,朱元璋心里十分焦急,忙派人去召刘伯温还朝。
那使臣身负圣旨昼夜兼程,换马不换人,扬鞭飞马向青田进发,赶到刘府,却见府内白幡飘飘,灵棚高搭,哀乐阵阵,哭声幽幽,进出的人个个头包白包,面色黯然,脚步匆匆,原来刘伯温已在头一天死了。
那使臣无奈,只好赶回朝中,原旨交回。
朱元璋听说刘伯温已死,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放下。
俗话说:“疑心生暗鬼。
”过不多久,朱元璋对各地的官员又很不放心,就决定自己私行察访。
这一天,他路过一座坍塌的破庙,不由地想起了当年当小和尚的情景,就信步走了进去,只见庙内野草丛生,寂无人声,非常荒凉,偶尔传来一声鸦啼,让人浑身起了鸡皮圪塔。
大殿门窗破败,还坏了一个角。
他走进殿内,四下一打量,只见墙壁上画着一个和尚,和尚背着一个大布袋,旁边写着一首诗:大千世界正茫茫,何必收拾一袋藏?古来多少英雄辈,得道多助失道亡!朱元璋对这诗画看了又看。
越看这画上的和尚越象是自己,越想那诗的含义越觉得有来历,越琢磨那笔迹似曾相识,不知为何?最后,他长叹一声,叫随从用纸印下这诗画,铲去墙上的墨迹,就回京都去了。
从此,朱元璋不再杀功臣了。
但他问心有愧,精神恍惚,没过几年,便得病死了。
< td>据说,那题诗作画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明开国功臣刘伯温。
原来刘伯温并没有死。
火烧庆功楼后,他自觉厄运也将临头,就假装亡故,骗过了使臣,又重新换上了原来的道装,悄悄离家走了。
那天留宿荒寺,想想自己的一生和朱元璋的为人,感慨万千,就在殿壁上留下墨迹,结果被朱元璋见到了,其实他心里明白这是何人所为,只是不想再追究了。
自此以后,刘伯温就隐居深山,再也不出来了。
火烧庆功楼的惨剧
![火烧庆功楼的惨剧](https://img.taocdn.com/s3/m/53a8dc8b960590c69ec376be.png)
火烧庆功楼的惨剧导读:据史学家考证,“火烧庆功楼”是明朝统治者为了杀害功臣制造的一场人间炼狱惨剧。
此证据被朱元璋抹杀。
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之后,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生怕有什么人密谋策划,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帝位。
特别是那些功臣勋将,开国元老,更使他觉得可怕。
偏偏这两年又碰上天象多变,非旱即涝;夜间又常常看到有亮晶晶的大星,从天上坠落下来。
今天落了一个,明天又落了一个。
朱元璋把这些都当成了不祥之兆。
又有几个奸臣邪将在他面前一嘀咕,胡说什么“天象变化预示人象变化”,他就越发感到许多事情可疑可虑,朝中的功臣勋将,被他借口谋反,一批一批杀掉。
他杀人越多,疑心越大。
连有的大臣给他上庆贺表,他也疑心,把人家的好话当成坏话,立即论罪杀掉了。
这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宫中,闲着无事,疑心顿起,禁不住又打了几个寒颤。
正在这时,忽然又有检校来报,说某某大臣又在背地发了牢骚;某某大臣又在家里邀人喝酒,聚友密会;如此等等。
朱元璋一听,浑身顿时抖动了一下,心想:这些人,非得狠狠对付不可了!朱元璋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火烧庆功楼。
随即传谕中书,大意是:自从立朝以来,开国勋将,虽然各赐封爵,但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如今皇业安定,天下太平,应即作准备,好好地再为他们庆贺一番。
另外又传谕工部,立即着手动工,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大楼。
时光如水,不觉过去了几个月,一座富丽堂皇的楼房已经全部建造起来。
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挂在楼门上。
随后,他便选择吉日,举行典礼,并亲自开列了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张榜贴出。
除了已加给那些功臣的封爵以外,每个人又另加了一些名号,以表示皇上的恩宠。
但是,凡事瞒不过有心人。
朱元璋的精心谋划,到底被一个人看出了破绽,猜中了底细。
这个人便是“再生诸葛”刘伯温。
刘伯温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头,联系到朱元璋疑心重重,接连杀了好些个大臣的事情,越发觉得这里面有名堂。
庆功楼建好之后,他细心观察,终于发现楼房后堆了好些干柴,而且都是由检校和锦衣卫的人员亲自动手干的,心中就格外地清楚了。
历史趣谈:传说还是真相 朱元璋真火烧庆功楼?
![历史趣谈:传说还是真相 朱元璋真火烧庆功楼?](https://img.taocdn.com/s3/m/64aceb9e83d049649b6658dd.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传说还是真相朱元璋真火烧庆功楼?
导语:朱元璋历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传说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登基不久借庆功之名一把火烧死了所有功臣,这是真的吗?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
朱元璋历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传说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登基不久借庆功之名一把火烧死了所有功臣,这是真的吗?
传说一把火烧尽开国元勋
民间传说,朱元璋自从做了皇帝,就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谁来害了他的性命,夺了他的江山。
普天之下谁有这样的本事呢?自然地,那些当初随他征战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就成了他的心中刺,眼中钉。
一天,朱元璋独自坐在南京城皇宫中,偏偏这时有检校(专门检查人们行动的组织)来报,说某某大臣在背地里发牢骚,某某大臣在家里人邀人喝酒、聚友密会等等。
朱元璋一听此类消息就神经过敏,心想:难不成这些人背着自己私底下有所图谋?不行,我得先下手为强。
朱元璋很快想出计策,要将功臣们一网打尽。
他先是传谕中枢:“自从立朝以来,开国虽然各赐封爵,但朕还没有好好为他们庆功表贺,如今天下太平,理应为功臣们庆贺一番。
”
四个月后,一座高楼在南京城内建造起来。
朱元璋亲自写了“庆功楼”三个大字,制成金匾挂在楼门上。
随后,他又选择吉日举行大型典礼,并亲自开列参加表贺的功臣名单。
看上去,这是一场国家最高规格的表彰大会。
朱元璋虽行事机密,却瞒不过有着“再生诸葛”之称的刘伯温。
不过,尽管刘伯温明知道皇帝的用意,却不敢声张,再三斟酌,他写了一道奏折,借口自己年迈无用,就告老还乡避难去了。
临走时,很多大臣都来送行,当刘伯温看见好兄弟徐达时,担忧其
生活常识分享。
朱元璋有火焚庆功楼吗?
![朱元璋有火焚庆功楼吗?](https://img.taocdn.com/s3/m/0d4fcde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3.png)
关于平民出身的草根皇帝朱元璋的神奇传说,在明朝时就出现了许多,到清代之后,传说就更多了。
比如他的出生传说、放牛奇闻、出家故事、神奇相貌等等,都有神化、异化的结果。
“火焚庆功楼”的故事,是传说他当了皇帝之后,为防止功臣篡权夺位,把开国功臣烧死在“庆功楼”里的故事。
这一传说,主要是假托明代中期郭勋(开国功臣郭英之后)所著的《英烈传》,到清代以后假借胡惟庸案,特别是蓝玉案的故事添加编造出来。
蓝玉也是安徽定远人,早年投入开平王常遇春部下,并成为常遇春的妻弟。
蓝玉“临敌勇敢,所向皆捷”,积功升为“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四年(1371年),蓝玉随从傅友德进攻四川;洪武五年跟随大将军徐达征讨北元,再随从沐英收服吐蕃;洪武十二年获封永昌侯;洪武十四年率军征伐云南;洪武二十年在辽东收复蒙古贵族纳哈出的战争中再立奇功。
他也是继徐达和常遇春之后,明朝最有军事才能、功勋卓越的大将。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蓝玉配征虏大将军之印,率15万大军向蒙古汗所在的捕鱼儿海(今内蒙古的贝尔湖)发动进攻,大脱古思帖木儿汗及其太子天保奴等西逃,但他的后妃和次子地保奴等64人,昭宗之妻、公主等59人,以及宗室藩王2994人,官兵及家属77000人被俘获,并获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马驼牛羊15万余。
此役之后,北元一蹶不振。
当年十月,北元汗及其太子均被杀。
明与蒙古政权的对决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当蓝玉的捷报传至京城,举国欢呼,朱元璋大喜,赞誉蓝玉可比汉之卫青、唐之李靖,封他为凉国公。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蓝玉再出兵建昌,擒获反叛的元降将月鲁帖木儿父子,被封太子太傅。
在平定蒙元的过程中,蓝玉从北边到南疆,从东北到西北,居功至伟,权力和地位在洪武朝都达到了最高峰。
蓝玉军事生涯的顶峰也是政治生命的终结。
战功赫赫的蓝玉居功自傲的心态日益突出,由于骄蹇自恣,违法乱纪、目无国法,甚至目无皇权的现象日益增多。
比如,他在捕鱼儿海大败蒙古大军之后,竟然霸占了蒙古王室的妃嫔,这是大逆不道的。
朱元璋大...群臣,能够幸免于难的四位大臣结局如何?
![朱元璋大...群臣,能够幸免于难的四位大臣结局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ec7b71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8.png)
朱元璋大...群臣,能够幸免于难的四位大臣结局如何?朱元璋留给后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大 ... 群臣。
死于战争的不算,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众多大臣,一大批人是在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 ... 掉的。
朱元璋大肆屠戮文臣武将的有3件大事,就是胡惟庸案、蓝玉案、火烧庆功楼。
火烧庆功楼是一个民间传说,这个故事意在反映朱元璋对群臣心狠手辣,一把大火将他们葬身火海。
火烧庆功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担心一些开国功臣依仗权势图谋造反,尤其是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决定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的时候,特别害怕孙子驾驭不了老臣旧将,从而失去朱家江山。
于是,朱元璋专门建造了一座全木结构的楼房,命名为庆功楼。
庆功楼建好了,朱元璋下旨要求文臣武将第二天到庆功楼参加宴会。
宴席全部摆在庆功楼二楼。
专门负责接待的年轻官员将赴宴的功臣们,指引到二楼大厅就坐。
在皇帝安排的豪华宴席上,这些功臣老将大吃大喝,开怀畅饮。
酒席场上一个 ... 接着一个 ... 。
眼看大家都喝了七八成酒量,有的甚至已经酩酊大醉了,朱元璋站起身来,悄没声息离开座位,向门外走去。
快下楼梯时,朱元璋回头向宴席看了一眼,发现刘伯温跟在身边。
朱元璋发怒朱元璋问刘伯温:为什么不去喝酒啊?刘伯温凑到朱元璋耳边,小声嘀咕一句:皇上难道一臣不留吗?朱元璋没有说话,走到楼下,刘伯温跟随朱元璋走了出来。
禁军将二楼大门关闭。
随着朱元璋一个从上向下猛劈的手势,早已经等在楼下的禁军士兵,将摆放在一楼的干柴与 ... 、全部点燃。
顷刻之间,熊熊大火直窜天空,整个庆功楼被火焰完全吞没。
赴宴喝酒的功臣以及在二楼从事服务的宫廷佣人,全部活活烧死,没有一人逃出火海。
历经火烧庆功楼、胡惟庸案、蓝玉案,朱元璋 ... 死了大部分功臣。
当年陪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中,只有4位不是朱元璋 ... 死的。
他们是:刘伯温、耿炳文、郭英、汤和。
火烧庆功楼刘伯温、汤和、耿炳文、郭英分别有什么结局呢?刘伯温的结局在朱元璋手下存在两大帮派:淮西派和浙东派。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诛杀功臣,历史上的真相今天被解开了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诛杀功臣,历史上的真相今天被解开了](https://img.taocdn.com/s3/m/3a2cba2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d.png)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诛杀功臣,历史上的真相今天被解开了朱元璋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起义时真是脚无立足之地的无产阶级,起初只是为了一碗果腹的米饭加入红巾军,确没曾想最后开创了百年大明江山。
亮点是朱元璋的长相在《大明英烈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朱元璋晚年十分害怕这些骄兵悍将在自己死后夺了朱家的江山,因此早有预谋要杀掉所有功臣,可一时间又抓不到什么把柄,因此在京城督工匠建造了庆功楼,想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些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功臣一把火烧死,用心十分歹毒。
而这个计划据说被刘伯温看破,因此其早早辞官归隐,临走前告诉徐达,在庆功楼赴宴,不要离开朱元璋半步。
在宴席开始一会后,朱元璋说完客套话借机离开,而徐达立刻跟随。
最后朱元璋下令锦衣卫火烧庆功楼,在里面喝酒庆贺的文臣武将都被烧死,只有徐达幸免于难,这个故事有评书演讲起来演出来更为过瘾。
但是,历史上真的有朱元璋火烧庆功楼么?巍峨的宫墙藏着多少秘密首先,朱元璋确实建造过庆功楼,这座楼呢也确实被大火焚毁,可真相是什么样子呢?庆功楼的建造初衷并不是为了诛杀功臣,而是老朱用来和群臣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大型宴会使用,可就是没有在这里杀过人,在朱元璋时期的大学士宋濂在《张中传》里面有记述,当时这个庆功楼确实是被火烧了,因为庆功楼里面埋了炸药,在一次意外火灾中,庆功楼炸药被引爆,最后酿成了巨大的火灾,整个南京几乎被烧了一大片。
所以说,朱元璋下令火烧庆功楼那真是子虚乌有,成书于清朝的《大明英烈传》也只不过是为了故事的可听性进行了杜撰。
刘基刘伯温不过,朱元璋诛杀功臣那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的疑心病加重,开始大规模,有目的屠杀开国的功臣,先后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无限的牵连,连坐,最后将几万人全部杀掉,几乎将功臣杀绝,就连之后立功的年轻派的功臣都没有放过,并且将他们的罪行著书立传,可以说是对待功臣最狠的皇帝。
朱元璋的颜值竟然也成了秘密•江湖草莽挑战慈禧权威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享受凌迟刑罚的人物•昭陵六骏究竟是李世民的豪华坐骑还是宠物真相令人肃然起敬•蜀汉灭亡后五虎上将的后人结局不尽相同可怜关老爷一家•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诛杀功臣,历史上的真相今天被解开了。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死了哪些人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死了哪些人](https://img.taocdn.com/s3/m/06eaf44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c.png)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死了哪些人真实的历史上没有此事。
演义中的火烧庆功楼又叫火烧功臣楼、炮轰功臣楼,是民间传说明朝朱元璋为了杀害功臣制造的一场惨剧,后改编为晋剧剧目《火烧庆功楼》。
对此事件未见史书记载,而小说《大明英烈》、《明英烈传》等评书里都讲到朱元璋起兵推翻元朝,得了天下,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就对和他同甘苦共患难的开国大臣起了疑心,深恐他们谋反,夺取他的皇位,担心那些与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兄弟们恃功夺权,于是建造了一座庆功楼。
庆功楼建成那天,他摆下宴席邀诸位文武功臣们前来赴宴庆功,暗地里却派人在楼下埋好大量火药和干柴,准备借机引火烧楼,以除后患。
这事虽然做的很隐秘,但却被刘伯温看穿了。
席上,刘伯温坐在了朱元璋旁边,悄悄将朱元璋龙袍的一角压在自己的坐椅上。
当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时,朱元璋悄然离席。
由于有衣角牵动,刘伯温顿时警觉,于是跟随皇帝出了门。
果然,朱元璋下楼以庆功楼便笼罩在滚滚烈焰中。
赴宴功臣以及侍卫宫女数千人,全部葬身火海。
在真实的历史上,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1370年,朱元璋开始对当年追随自己建功立业的文人、武将论功行赏。
他封6人为公爵——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去世较早)、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28位大将军被封为侯爵: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顾时、耿炳文、陈德、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臣、梅思祖、陆聚、郭子兴(已去世)等。
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是被烧死的,每一个人的生平在《明史》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例如:徐达:病死。
常遇春:因病死于北伐途中;刘伯温:病死;李善长:坐蓝玉案被杀;李文忠:建国后病死;邓愈:建国前病死;朱文正:因违法被囚禁,病死于监狱;汤和:建国后病死。
朱亮祖:建国后犯法而死;胡大海:建国前死于降将的暗算;周德兴:以儿子乱法连坐而死;廖永忠:被朱元璋以逾制理由杀死;傅友德:因请赏田被朱元璋赐死;冯国用:死于军中;冯胜:坐蓝玉案赐死;沐英:病死;蓝玉:建国后犯法而死开国大臣没有一个是被烧死的。
朱元璋真的在庆功楼,把功臣全部烧死了吗?真相到底是什么?
![朱元璋真的在庆功楼,把功臣全部烧死了吗?真相到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538c94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6.png)
朱元璋真的在庆功楼,把功臣全部烧死了吗?真相到底是什么?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自古以来,跟随开国皇帝建功立业的开国功臣们,大多都逃不过这么一个结局。
皇帝需要你的时候,待你甚厚,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只能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像这样“狠毒”的开国皇帝,最出名的大概就属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宋太祖赵匡胤了。
农民皇帝朱元璋做的最绝,一把火就把功臣全部烧了个干净!外链代发但是正史《明史》里并无记载。
休说烧死了那么多功臣,就算烧死了一个人,正史上肯定都是要记载的。
对于那些王侯将相,其来龙去脉,史书上都会详细记载。
没有记载,肯定这件事一定没有。
事实上,明朝的那些开国功臣,每个人的去世都记载得清清楚楚,没有一个是烧死的。
这件事情完全是杜撰出来的,没有丝毫的历史根据,在明朝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封赏了很多人。
比如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去世较早)、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
除了这些公爵,还封了二十多个侯爵,这里有我们熟悉的汤和、周德兴、花云、耿炳文、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等人。
并且为了能够笼络这些人,朱元璋还和他们联姻,不是让皇子娶功臣的女儿,就是下嫁公主给这些功臣。
朱元璋他在登上皇帝之位后,的确杀了很多有功之臣,像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钱前期钱连了很多无辜的生命,这些都是朱元璋滥杀功臣的证明,而人们看到了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之后,就杜撰了一些事情,将朱元璋妖魔化了,再加上忠勤楼因为无名火灾发生爆炸,于是很多人就讲这件事和朱元璋扯上关系,就是为了表达他对朱元璋滥杀功臣的不满,所以火烧庆功楼其实是并不存在的,这只是后人对朱元璋的抹黑。
朱元璋斩尽杀绝火烧功臣楼,刘伯温泄露天机救徐达一命
![朱元璋斩尽杀绝火烧功臣楼,刘伯温泄露天机救徐达一命](https://img.taocdn.com/s3/m/d7d1b1b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d.png)
朱元璋斩尽杀绝火烧功臣楼,刘伯温泄露天机救徐达一命朱元璋乞丐出身,幼年死爹死娘死兄弟,身边没有血脉至亲,再加上多年的征战杀伐和政治斗争,造成他生性多疑。
晚年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元璋更是喜怒无常,动辄诛杀大臣,就连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也狠下杀手。
洪武大帝诛杀功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而刘伯温,据说是天星下凡,诸葛亮转世,帮助朱家建立大明江山,是能掐会算通晓过去未来的半仙!这两形象鲜明的人物在一起,民间关于他们的传说自然少不了!朱元璋开国之后,为了表彰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造了一栋庆功楼。
而刘伯温为了避难在楼造好前告老还乡。
走时特地到瞻园府向徐达告别。
他对徐达说:“徐兄,小弟走了,有句话望你牢牢记住,功臣楼就要竣工了,等皇上宴请那天,你一定要紧随皇上,寸步不离啊。
”徐达没有听懂他的意思,想问个明白。
刘伯温拦住说:“你莫逼我,照小弟说的行事,日后便知。
”不久,皇上的请帖送到每个功臣手上,没有一个不乐滋滋的,只有徐达一肚子心思,不很快活。
这天,徐达到了功臣楼上,看看这座楼阁造得十分精致,楼窗户又高又小,很是保险。
没多大时辰,文武大臣都到齐了,独缺军师刘伯温一个。
他心里一愣,头皮一阵发麻,全身上下起了鸡皮疙瘩,徐达一下想起他临别忠告,紧挨着朱元璋一步不离。
朱元璋这天特别高兴,只见他举起酒杯对大臣们说:“朕有今日,全靠诸位辅佐相助。
朕特造此楼,为众大臣庆功,今敬上一杯美酒,以表朕的一片心意。
”大臣们得到皇上如此厚爱,个个高兴得五体投地,连连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哪晓得,酒过三巡,皇上起身就要离席,徐达一看苗头不对,也顾不得与左右招呼,紧紧跟在皇上的屁股后头。
朱元璋回头一看:“咦,丞相为何离席?”“特来保驾。
”“不必,不必,丞相请回。
”徐达只得摊牌了:“皇上当真一个也不留么?”据说,当君臣二人出了庆功楼不久,楼就起火了。
朱元璋装模作样,下令快救火,但是火势太大了,门窗又小,一下子把整座楼吞噬了,被邀功臣悉死于火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烧死无数功臣,传说还是真相?
本文导读:像这样“狠毒”的开国皇帝,最出名的大概就属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以及宋太祖赵匡胤了。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按军功大小分封诸侯王,最后,除了刘家的诸侯王,他把能杀的异性诸侯王都杀了!赵匡胤是被属下们拥戴继位的皇帝,那些拥戴他的臣子,最后也只得了个“杯酒释兵权”的结局。
而农民皇帝朱元璋呢,他做的更绝,一把火就把功臣全部烧了个干净! 朱元璋可以说是古代造反唯一成功的贫农兼和尚,家里真是穷到身无分文,头无片瓦,父母饿死后都无钱买棺材的境地,最后是去当和尚才避免了被饿死。
因此,对于朱元璋来说,真的是祖坟冒青烟,自己一介贫农,开创大明江山。
因此,十分担心皇位被抢,杀绝功臣。
而其中最精彩的一段要数“火烧庆功楼”,几乎将功臣全部烧死,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据传他为那群开国功臣们建了一座豪华无比的“功臣楼”,把功臣们感动得眼泪哗哗的,结果嘞,他带着所有功臣们去功臣楼去吃庆功宴,趁着臣子们喝醉了,他一把火就把他们全都烧死了。
这个故事被称为“火烧庆功楼”,也称“火烧功臣楼”、“炮轰功臣楼”。
故事大概有这么几个版本,一种说法是朱元璋专门建造了一座庆功楼,但是他在庆功楼里埋下了大量的干柴和火药。
刘伯温发现了朱元璋想把功臣全部杀掉的想法,
所以在庆功宴上,他很少喝酒,尽量保持清醒,然后装醉。
他把朱元璋的一块衣角压在自己屁股底下,只要朱元璋一有动作,他就能立刻发觉。
等大家都喝醉了以后,朱元璋起身离开就刘伯温发现了,于是他暗中跟随朱元璋离开了。
等朱元璋前脚出了功臣楼,那功臣楼瞬间燃起了大火,赴宴功臣以及侍卫宫女数千人,全部葬身火海。
另外一种说法也是刘伯温提前发现了朱元璋想杀掉所有功臣的想法,于是主动提出了辞官归乡的请求,并不贪恋荣华富贵。
朱元璋尽力挽留刘伯温,还力劝刘伯温吃了庆功宴再走,不过被刘伯温婉言拒绝了。
最后,朱元璋赏赐给刘伯温一批金银,亲自把他送出了皇宫。
然而在刘伯温离开皇城以前,他去见了徐达。
徐达是朱元璋的手下大将,这次庆功宴他也在受邀之列。
刘伯温见了徐达就说:“今晚的庆功宴你少喝些酒,一定要紧紧跟在陛下身边,寸步不离知道吗?”徐达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刘伯温说他以后自会明白的,就离开了。
到了夜晚,徐达按照刘伯温的建议,不敢贪杯,时刻注意朱元璋的动向,见到朱元璋起身离开,他后脚就跟了上去。
朱元璋见他跟着出来,问道:“丞相怎么出来了?”徐达说:“贴身保护陛下。
”朱元璋说:“不用了,丞相快回去吧。
”徐达只好对朱元璋说:“陛下真的一个也不留吗?”朱元璋大惊之下无法回答,徐达就说:“既然这样,那就请陛下替我好好照顾家
人!”说完转身就要回到功臣楼。
朱元璋拉住了他,罢了罢了,你跟我一起离开吧。
等他们离开以后,那功臣楼就淹没在了浓浓大火里。
徐达回家以后忐忑不已,不久就病倒了,朱元璋专门赐给他鹅肉,徐达吃了就死了。
有说法称徐达是被朱元璋毒死的。
在那么多的功臣中,只有4人不是朱元璋所害,就是刘基、汤和、耿炳文和郭英。
这个故事演出来更为精彩。
但是,历史上真的有朱元璋火烧庆功楼么?
翻阅明清两代的历史,可以确定的有两点:一是,朱元璋却是建设了庆功楼,但是呢这个庆功楼不是用来庆功的,而是朱元璋和群臣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
二是,庆功楼被烧过,在朱元璋时期的大学士宋濂在《张中传》里面有记述,当时这个庆功楼确实是被火烧了,因为庆功楼里面埋了炸药,在一次意外火灾中,庆功楼炸药被引爆,最后酿成了巨大的火灾,整个南京几乎被烧了一大片。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庆功楼不是朱元璋蓄意烧的。
但是朱元璋杀绝功臣那倒是却有其事。
尤其是在太子朱标死后,大规模,有目的屠杀开国的功臣,先后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无限的牵连,连坐,最后将几万人全部杀掉,几乎将功臣杀绝,就连之后立功的年轻派的功臣都没有放过。
可以说也是古代最狠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