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正定新区规划
石家庄正定新区完全解读北部楼市"万事俱备"向北朝京津冀第三极迈进焦点房地产网,正是基于对接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的目标 alt=石家庄“北跨”的发展战略核心,正是基于对接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的目标src="/upload/news/5866/b_58650568.jpg"> 石家庄“北跨”的发展战略核心,正是基于对接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的目标通过“北跨南优西控东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最终形成“一城三区三组团”的格局根据《石家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石家庄将通过“北跨、南优、西控、东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最终形成“一城三区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迎接京津冀一体化,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发展新形势,以期成为扼京津之咽喉、锁华北之门户的战略城市,最终完全实现石家庄京津冀“第三极”的城市理想。
有消息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或在年底出台。
这让苦盼已久的河北省,尤其是作为京畿重点的石家庄终于看到了与北京、天津相融合的曙光。
照此规划,“8+2”城市模式的发展规划将奠定石家庄未来城 (论坛新闻)市发展的方向和地位。
特别是随着高铁的建设,北京一小时交通圈的成功打造,石家庄作为距离北京、天津最近的省会城市其地位更加显著,完全有理由和有条件做京津的后花园。
石家庄北跨的发展战略核心,正是基于对接环渤海和京津冀都市圈的目标。
石家庄城市发展一直呈单中心蔓延式发展,空间扩张不明显,建设项目分散、不成规模,大项目难以选址或选址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旧区改造成本过大,投入不低,城市面貌改变不明显。
选择北跨,建设新区,是石家庄最明智的选择。
以北跨建设新区为基础,城市空间由“河南”向“河北”扩展,布局形态由“单中心”向“双城”模式转换。
正定新区的开建,将城市空间打开,不仅为未来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景观资源,使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丰富。
最重要的是,将以此带动省会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以全面迎接京津冀一体化,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发展新形势,使石家庄成为扼京津之咽喉、锁华北之门户的战略城市,最终完全实现石家庄京津冀“第三极”的城市理想。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长城网石家庄3月11日讯(记者冯素琴通讯员李亚楠)记者从石家庄市规划局了解到,省会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将优化都市区布局,落实城市北跨战略,强化正定组团功能,建设滨河新区、承担部分省会功能,统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聚集区布局。
同时依据“规模不变、调整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原则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据了解,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于2006年底上报国务院,在待批期间,正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
在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石家庄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明确了城市新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策略,并经省会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
2009年12月,市政府提请省政府呈报国务院申请总体规划调整,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函省政府同意我市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目前调整工作已经完成。
此次规划调整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省会职能、拓展城市空间、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城市特色为重点,并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省会后十年城市规划:三区定乾坤按照国务院要求,本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包括市区及17县市,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106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
都市区:包括市内五区及正定、鹿泉、藁城、栾城四县市,面积2657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538万。
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居住人口300万,面积287平方公里。
省会后十年城市定位: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京津冀区域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亟需以石家庄为核心,推动冀中南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以四个转变推进石家庄市城市发展转型
. 1 O万 m2规模小 、 , 建设 差 , 乏集聚带 动作用 的主要 问题 , 缺 把县城 4 2 注重城 市 大型 生 态公 园绿 地 建设 在城市公 园建设中 , 注重大水 系、 大绿化 建设 , 构筑 “ 两带 、 两 作为推进城 乡统筹 的核 心抓 手 , 优先 集 中力 量培 育各 县 ( ) 市 城
山区以山体生态恢 复 为重点 , 成西 部绿 色山体 屏障 , 建 构建 由抱
龙泉寺 、 封龙 山等风 景 区组成 的近郊 旅游 休 闲带 。对 滹 沱 石 家庄下辖 l 市 , 7县 总面积 1 4 m , 市内五 区面积 不 犊寨 、 588 k 而 0k 打造具 有 防风 足 40k 。是典 型的小郊区城市 ; , 域经 济薄弱 、 0 m , 同时 县 县城规 模 河都 市区段 7 m长 的河道进行 生态恢复 与治理 , 涵养水源 、 水游览 等 多重功 能 的绿 色 生态 长廊 。在 城 市 滨 小 , 乡二元 结构特征 明显 。因此 , 石家庄 , 乡统筹 发展尤 为 固沙 、 城 在 城
1 区域 中定位模糊 ; )
由于京津 的分 割和石 家庄省 会历 史短所 造成 的经 济发 展现 要也应该 担负起展示 整个河 北 财富创 造力 、 文化 竞争 力 、 会发 社 达程度的重任 , 对外竞争 、 交流的第一平台。
因此 , 清晰 的城市定位成 为引领城市功 能由生产型 城市 向综
2 1 ( )2 324 00 3 :6 6 .
Re e r h s o p c e i n o r h t c u a e a t e th l n h i u u e s a c e n s a e d sg fa c ie t r ld p rm n al a d t er f t r s
石家庄调研报告
历史背景
石家庄市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 文化名城之一。
石家庄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 产,如赵州桥、正定古城等。
石家庄市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重
要的抗日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做 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特色
石家庄市的文化特色主要表 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石家庄市的文化产业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如动漫、影视 等产业。
医疗水平
石家庄的医疗水平较高,拥有一批技术精湛、经验丰 富的医生。
医疗服务
石家庄的医疗服务比较人性化,注重患者的需求和体 验,医疗费用相对合理。
人口结构与流动
人口结构
石家庄的人口结构相对复杂,包括本地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流动 人口等。
流动人口管理
石家庄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比较严格,实行了居住证制度等措施, 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治安。
城市总体规划
石家庄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 综合承载能力。
02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方面,提升城
市运行效率。
03
历史文化保护
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特色。
产业升级与转型
传统产业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 场竞争力。
重,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蔬菜等。
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增长动力
石家庄市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同拉动。
创新驱动发展
石家庄市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区域协同发展
石家庄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 交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石家庄规划简介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简介一、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0-2030)1、区域定位:京津冀第三极京津冀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区域,同时也是以首都为中心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区域。
亟需以石家庄为核心,推动冀中南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2、空间发展战略:北跨、东延、南优、西控北跨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以正定新区建设,同步实现城市结构与规模扩张,同时以空间承载更多发展机遇和京津冀第三极区域功能。
3、城市空间体系:两核、两轴、两带“两核带动”指在旧城中心外,通过新区中心实现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
“两轴拓展”指构建南北向服务创新轴,呼应京津区域联系方向;提升东西向滨河景观休闲轴。
“两带整合”指整合都市区产业空间,形成北轻(高新、信息产业等)南重(装备制造、化工等)的产业布局;保育山前生态、控制产业和城市组团的发展规模,形成西部生态带。
4、城市空间布局:一城三区三组团中心城区包括老城区、滹沱新区和东部产业区,到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0万。
老城区是繁华宜居之城,突出省行政中心职能、完善传统服务职能;正定新区是服务科教新城区;以低碳、生态、智慧全新理念,打造为滨水魅力之城、创新动力之城、宜居活力之城;东部产业区是创新科技产业区;整合现有产业,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互动。
二、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1、城市性质河北省省会、京津冀第三极、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2、城市规模都市区人口300万,中心城区人口300万,建设用地287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布局(1)用地布局中心城区以京珠高速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京珠高速公路以西为老城区,突出省行政职能,完善传统服务职能,重点发展办公商务、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形成结构清晰、级配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面积207平方公里,人口230 万。
京珠高速公路以东为产业区,依托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石津渠以北建设科技服务基地;石津渠以南建设研发中心及生物医药基地。
石家庄战略分析与展望
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2)机会二:环渤海经济圈崛起环渤海经济圈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个经济增长极,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河北省将立足于京津冀和渤海地区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石家庄、唐山两大中心城市,争取2020年前城市规模均达到300万人以上,其中石家庄要按照50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规划。
这两大城市将发挥区域经济的领跑作用,带动冀中南和冀东城市群发展。
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石家庄的城市定位,石家庄将致力于打造环渤海经济圈第三极。
劣势分析(W)(1)经营理念落后沿用已久的城市建设管理和运作方式使政府管理者在城市建设上,没有把城市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一种资产来看待,只重视投入,不重视产出。
(2)城市形象不鲜明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发展速度惊人,但电视、网络上针对石家庄的报道不仅少而且负面新闻很多,之前的三鹿奶粉事件使石家庄市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石家庄缺乏鲜活的城市形象,多年来没有得到世人足够、真实的了解和重视。
石家庄主动宣传自己的机会太少而且力度不够。
威胁分析(T)环渤海经济圈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和总人口的20%,如此“辽阔”的经济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多座城市在内的多个强市无不充分发挥各自在区位、港口、科技、人才、能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经济建设,各城市都各具特色且实力雄厚,在环渤海经济圈战略构想的实施过程中,必将展开一轮对自然资源、人才资源、经济资源的激烈争夺,石家庄在这次竞争中面临着资源分流的巨大压力。
3、产业分析1)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石家庄现有优势产业:医药:是全国抗菌素和化学原料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以原料药为基础,积极发展成品药、保健药,并推进生物工程药品的研发与生产。
纺织:现已建立以棉纺织、印染为主的纺织工业体系,今后的发展应以精深加工、服装加工和新型纺织材料的研发为方向。
华北商埠:现以小商品零售批发的集贸市场为特色,今后的发展应着重提高商品的品种、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商品服务大城市。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长城网石家庄3月11日讯(记者冯素琴通讯员李亚楠)记者从石家庄市规划局了解到,省会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将优化都市区布局,落实城市北跨战略,强化正定组团功能,建设滨河新区、承担部分省会功能,统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聚集区布局。
同时依据“规模不变、调整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原则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据了解,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于2006年底上报国务院,在待批期间,正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
在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石家庄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明确了城市新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策略,并经省会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
2009年12月,市政府提请省政府呈报国务院申请总体规划调整,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函省政府同意我市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目前调整工作已经完成。
此次规划调整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省会职能、拓展城市空间、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城市特色为重点,并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省会后十年城市规划:三区定乾坤按照国务院要求,本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包括市区及17县市,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106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
都市区:包括市内五区及正定、鹿泉、藁城、栾城四县市,面积2657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538万。
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居住人口300万,面积287平方公里。
省会后十年城市定位: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京津冀区域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亟需以石家庄为核心,推动冀中南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
2010—总体规划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2010—2020)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8月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2010—2020)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8月目录一、面临形势 (1)(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趋势对产业布局提出新要求 (1)(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 (2)(三)现代产业发展新趋势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2)(四)城市发展新理念要求调整产业布局 (3)二、规划基础 (3)(一)产业发展现状 (3)1、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3)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4)3、主导产业加速发展 (5)4、块状产业集群初步凸显 (6)5、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7)(二)存在主要问题 (8)1、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经济实力相对下降 (8)2、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 (11)3、主导产业不凸显,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13)4、产业发展与布局总体呈非均衡状态 (15)5、都市区集聚辐射能力不强,与省会的功能定位不相适应 (16)6、产业分布“宏观集聚、微观分散”,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17)7、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尚不清晰,与市域一体化发展不相适应 (18)8、优化产业布局的配套环境不完善,与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19)三、产业发展定位与发展重点 (20)(一)产业发展定位 (20)(二)产业发展重点 (20)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20)2、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23)3、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26)4、集约发展现代农业 (28)四、产业布局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28)(一)指导思想 (28)(二)总体目标 (29)(三)基本原则 (30)五、空间布局 (32)(一)总体布局 (32)1、功能分区 (32)2、总体布局 (33)(二)提升都市区功能 (34)1、功能定位 (34)2、中心城区 (35)3、组团县(市) (37)(三)打造三个次级增长极 (39)1、辛集市 (39)2、新乐市 (40)3、平山+井陉(含矿区) (40)(四)构筑三大产业带 (41)1、壮大南部山前平原传统优势产业带 (41)2、建设东部平原特色产业带 (42)3、发展太行山生态友好型产业带 (43)六、产业布局 (44)(一)制造业 (44)1、总体布局 (44)2、重点产业布局 (47)(二)服务业 (51)1、总体布局 (51)2、主要服务业布局 (53)(三)农业 (57)1、总体布局 (57)2、重点产业布局 (58)七、保障措施 (60)(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实施规划 (60)1、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协调领导 (60)2、结合实际,细化规划 (61)3、加强协作,做好规划间衔接 (61)(二)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调整步伐 (62)1、设立引导资金,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62)2、强化政策引导,加快企业“退城进郊、退乡进园”步伐 (62)3、加大差别政策实施力度,推进产业调整升级 (63)4、强化政策落实,优化服务环境 (63)(三)强化园区建设管理,推动产业空间聚集 (64)1、规范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水平 (64)2、严格准入制度,提升园区功能 (64)3、发展各类园区,优化园区布局 (65)4、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园区企业发展 (65)(四)坚持生态优先,实现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 (65)1、加强节能降耗,打造宜居城市 (66)2、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66)3、严格污染整治,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 664、强化科技支撑,建立以循环高效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 (67)表格索引表1 石家庄市2006-2009年有关经济总量指标数据表.4 表2 石家庄市产业结构变动表 (5)表3 2006-2009年石家庄市五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 6 表4 石家庄与京津两市GDP比较 (8)表 5 石家庄与济南、太原、郑州、长春、哈尔滨五市GDP比较 (9)表6 石家庄与省内其他城市GDP比较 (10)表7 石家庄与京津两市产业结构比较 (11)表8 石家庄与周边省会城市产业结构比较 (12)表9 河北省各市三次产业结构数据表 (12)表10 2006-2009年五大主导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14 表11 石家庄市各县区生产总值比重 (15)石家庄市产业布局规划(2010—2020)为适应石家庄市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石家庄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石家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试行)》,结合石家庄市产业发展特点,制定本规划。
石家庄 规划设计方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简本)身在何处?Array一、宏观区位●中国燕晋咽喉●国家主动脉上的重要节点●国家大战略的焦点之一二、中观区位●环渤海经济圈的外围中心●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囿于一隅的河北省省会城市●京广线上三大编组站之一所在地三、微观区位●居中偏东的内陆近海城市●首都经济圈南缘城市●双向制约的“小马拉大车”型城市●地貌类型多样化,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现状人口近200万,市区土地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结论:从宏观地理区位上分析,石家庄位于中国的东北部,跻身于环渤海经济圈内。
在东北亚经济结构调整中资源报警条件下,京津冀地区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
先发不足后发潜力巨大的石家庄有可能成为从东北亚到环渤海的投资新热点;中观区位上石家庄受到京津两大都市圈的影响,辐射范围萎缩到冀中南地区,即使如此,也只是在京津对冀中南地区的辐射范围内担当了配角。
但是,作为省会城市,随着河北两环战略的推进,交通条件的优势日益得到发挥,石家庄有望在配角的角逐中取得绝对胜券;微观区位上,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力不足,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在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种现状限制了石家庄作为增长核心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对周边县市带动作用的发挥。
因此,石家庄应积极挖掘城市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激发城市发展的动力,于“小马拉大车”的微观区位上发挥“大车”的优势,实施非均衡战略,思考“小马”的提高和做大,利用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拉动作用,内引外连共同促进城镇发展。
困由何因?一、制约因素●令人堪忧的城市生态环境使石家庄现状宜居度不高●多样性地势的过渡形成了石家庄西部的潜在断裂●瓶颈资源的存在加重了城市发展的忧患二、历史遗留●城市的超常规发展造成石家庄城市定位模糊●原有机制、文化、观念上的问题使城市发展“偏左”●国有企业比重大,政治经济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比较优势下降,“计划经济宠儿”失落,城市发展目标不明确●短暂的发展史创造了城建史的奇迹,使城市内涵的跟进滞后●省会城市确立较晚,城市职能滞后,区域地位提升缓慢●城乡政策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协调,造成行政区划调整后石家庄为本不够大的自己加重了包袱●生产空间拉动了生活空间的生长,造成产业轴和交通轴错位三、现状困惑●综合发展实力不强,但特色尚存,平庸之中亦显精彩●产业科技附加值不高,经济外向性偏低●民营经济薄弱,中小企业集群不发达,●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面临城市规模扩张的挑战●城市人口密度偏高,就业岗位缺乏,用地紧张●发展门槛重重,城市扩张选择有限●城市发展方向徘徊,耗费了城市过多的发展精力●综合竞争力不足,城市面临“百业待兴”的严峻局面●近水楼台未得月,大树底下难成凉,“灯下黑”局面显现结论:石家庄的发展在新一轮的区域城市格局中应以“草船借箭”的方式阻止“四面楚歌”的局面出现。
肖立宾石家庄市国土空间规划
肖立宾石家庄市国土空间规划从7月3日召开的XXX市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XXX将延续“依山拥河、组团布局”的空间规划策略,加快构建“一主、四辅、一带、多点”城市空间结构,并将把总规划面积209平方公里的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城区段)打造成城市核心发展区。
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XXX市将着力优化城市国土空间布局,高质量编制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构建“一主、四辅、一带、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
其中,“一主”指主城区,是城市高端综合服务和高端产业功能的集中建设地区,包含市内四区和高新区;“四辅”是指藁城、鹿泉、栾城、空港组团城区,承担主城人口疏解和产业疏解功能;“一带”指滹沱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区段),是省会“拥河发展”的标志性地区;“多点”是指XXX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基地、循环化工园区、正定新区拓展区、铜冶、上庄、冶河等7个重要的功能节点。
随着滹沱河生态修复三期工程完工,滹沱河沿线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景观生态价值逐步显现。
加快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对于推动XXX城市完善功能、实力跃升、人口聚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滹沱河生态经济带(城区段)是省会“拥河发展”的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核心发展区,东至XX路(新赵线)、西至XX高速连接线、南至石黄高速、北至XXXX,总长度30公里,总规划面积209平方公里。
下一步,XXX市将加快规划建设滹沱河生态经济带,最大限度释放两岸用地空间,保障战略新兴产业用地。
同时,坚持国际视野,加快推进该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工作,对空间形态、交通组织、开敞空间与景观环境、建筑风貌、地下空间等方面进行高标准、高水平设计,描绘拥河发展美好蓝图。
针对单体建筑,引进世界顶尖规划单位和设计大师设计,打造城市建设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靓丽城市名片。
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石家庄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石家庄市的城市定位: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引擎中的重要支点,首都经济圈的第三级,冀中南经济圈的经济振兴中心,河北省省会,中国医药之都,华北中南部的物资集散和交通枢纽。
建成产业强大、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功通完备、文化先进、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
空间发展战略:整合重构,空间向北。
城市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向北,高端职能向北向西,基本职能向东向南,在继续建设老城区的同时,要加快滨河新区的规划建设,同时尽快启动四组团县(市)与主城区的同城化建设,使组团县(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组成部分。
一、城市布局石家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城三区三组团”。
■一城即中心城,包括现状主城区以及正定古城及其高速公路以东地区,是城市公共服务职能的聚集地区和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核心区。
中心城区依托正定历史文化名城构筑石家庄“一河两岸”发展新格局,城市空间结构概括为“两带三轴多中心”,规划建设用地500平方公里,人口500万。
■三区即中心城内由滹沱河和京珠高速绿带分隔的三个建设区,包括老城区、滨河新区和。
老城区位于滹沱河以南、京珠高速公路以西,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娱乐、商务办公、信息流通、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
滨河新区位于滹沱河以北,重点发展行政办公、会展旅游、文化体育、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职能。
东部新区位于京珠高速公路以东,滹沱河以南,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及研发中心。
(一)老城区改造1、旧城改造:推进62个占地50亩以上的旧城改造项目拆除建筑203万平方米,推进主路沿线62个占地50亩以上的大型旧城拆迁改造项目,其中正在实施的32个。
重点抓好正在实施的开元环球中心、远洋商贸城、“万象天成”商务城、“金世界”商业中心、“南花园”步行街、北方药博园、新华和南三条市场升级、大经街改造、缔景城、联邦名都等10个精品亮点区域建设项目。
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和发展战略
性 矛 盾 十 分 突 出 ,生 态 环 境 治 理 与 恢 复 短 时 间 内
逐 步 扩 大 石 家 庄 的市 场 份 额 ,拓 展 发 展 空 间 ,形
难 有 根 本 改 变 。六 是 县 域 经 济 发展 不 强 ,新 型 城 镇 化 与 城 乡 统 筹 发 展 缓 慢 ,城镇 化 率 较低 。 七 是
一
成 有 利 于 石 家庄 长 远 发 展 的新 格局 。
三 、应 加 快 石家 庄 体 制 改革
、
二 、三 产 业 结 构 不 合 理 ,新 兴 战 略性 产 业 和 二 、应 科学 界定 石家 庄 结构功 能
现代服务业 占比偏低 。 1 . 城市规 模 布局 与京 津形 成 合理 结构 层 次 。 石家庄市作为京津冀城市群 中重要 的城市 ,规模
厚 。石 家 庄 文 化 资 源 丰 富 , 中山 国 、赵 州 桥 、正 定 大 佛 寺 等 历 史 文 化 古 迹 ,蜚 声 中外 ,赵 佗 、赵 云 、魏 征 等 历 史 文 化 名 人 灿 若 繁 星 ;革 命 圣 地 西 柏 坡 成 为 石 家 庄 的亮 丽 名 片 ,家 喻 户 晓 ;在 石 家
发 挥 石 家 庄 在 京 津 冀 协 同 发 展 中 的 重要 支 撑 作
错 , 四通八 达 ,京 广 、石 张 、石 太 、石 德 等铁 路 干 线 及 支 线 ,形 成 了 以石 家 庄 为 枢 纽 的铁 路 网 ; 石 家 庄 机 场 改 扩建 工 程 建 成 投 用 ,石 家 庄 民航 机
石 家庄是重要 的商 贸物流基地 、纺织服装 基地 、
生 物 制 药 基 地 、新 兴 装 备 制 造 业 基 地 等 ,在 钢
铁 、大 型装备制造 、能源 、信息产业 、化工 、制 药 、纺织等领域积 累了雄厚 的人才和技术装备等 基础 ,为在京津冀协 同发展 中实现崛起提供 了重
二层讲解词——精简
二层讲解词(2011年9月30日)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欢迎参观总体规划展厅。
第一部分规划回顾回顾石家庄的城市规划,解放前石家庄市有过两版规划。
(1)开埠伊始:历史上发现最早的规划是1929年记载在《河北工商月报》上的一份由井陉矿务局编制的《开展石家庄商埠计划书》,非常详细记载了当时石家庄的街市、胡同、商号的原貌。
【现存于北京首都图书馆,民国18年也就是公历1929年1月15日出版,计划书最重要的是附有一张1/5000的《石家庄已成之道岔及街市图》,非常详细记载了当时石家庄的街市、胡同、商号的原貌)(这是1902年石家庄村概貌图(图)。
1907年京汉、正太两条铁路在石家庄交汇,为了解决石家庄铁路东西交通问题,由铁路工人每人捐献一日工资,修建了大石桥,全长150米,高7米,宽10米。
】(2)军事重镇:1937年10月11日,日军占领石家庄,1939年日伪政府批准设石门市。
日伪政府北京工程总局石门施工所制定的“石门都市计划大纲”。
这是将石家庄作为控制冀、豫、晋的军事重镇的一部规划。
【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50万人。
道路规划系统采用棋盘放射自由式布局,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向西。
以兵营、军事工厂、仓库、铁路、水运为重点,并相继实施,西部防洪堤(即石津渠)、石德铁路相继建设。
】解放后,国家批复过三版城市总体规划(1)工业兴城1947年石家庄解放(人口达16.9万人,面积达22.52平方公里。
)1953年石家庄被列为“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在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华北城建委协助下,)完成了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5-1975)。
规划人口50万人,城市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
(城市以环形加放射的道路骨架连接城市各功能区,其主要发展方向为铁路以东。
】东北工业区就是这个时期所建,包括华药、棉纺厂、热电厂等。
到规划期末市区人口达到50.2万人,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基本实现了总体规划。
【与国家建委和计委的批复要求基本吻合。
石家庄三年大变样
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报告自动化0907关于“石家庄三年大变样”政策的相关探讨什么是三年大变样?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并以此作为聚集产业和人气、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三年内把石家庄基本建成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趋向合理、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山水特色初步凸显、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现代化生态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实现省会城市面貌大变样,具体为: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
空间布局由主城摊扩变为组团发展,布局调整基本形成,城市行政办公、文化体育、金融保险、商业商务、交通集散中心基本确定,主城改造、新区开发、组团提质三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建成区面积由182平方公里扩大到200平方公里左右。
“石家庄迎来了发展史上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
”冀纯堂说,当前我们已经找到实现大踏步前进的有力抓手,这就是打开解放思想“总阀门”,集全民之智做好“三篇大文章”,举全市之力实现“三年大变样”,狠抓城建、猛促工商,实现大发展。
今后我们将坚持总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全力推进“主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畅通、品位提升、精细管理、素质提高”六大工程,突出抓好总投资1400亿元的600个项目建设,加快省会城市现代化步伐,确保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
空间布局由主城摊扩变为组团发展,布局调整基本形成,城市行政办公、文化体育、金融保险、商业商务、交通集散中心基本确定,主城改造、新区开发、组团提质三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城市快速路和微循环体系基本形成,人均道路面积、路网密度明显增加,平均行车时速进一步提高。
城市出行结构日趋合理,公交出行比例提高到20%。
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城市交通管理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
城市供水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建成区集中供热管网全面覆盖。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石家庄市属于典型的集中式单中心城市结构,这种结构使城市长期以来一直以火车站为中心,一圈一圈“摊大饼”式向外发展,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大城市病”。
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疏解中心城区的部分职能,使“负重”的老城“轻装”快步前行?经过审慎考虑,2004年,石家庄市确立了“1+4”环省会城市集群组团发展模式。
目前报国务院待批的《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更是对“1+4”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进行了详细描述。
按照新版规划,城市框架将被合理拉开,并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生产力布局,石家庄市城市结构将由“一枝独秀”向“众星捧月”式发展。
“1+4”构成省会城市发展新框架;构筑“一城、一环、四组团”城市格局【按照最新的“1+4”环省会城市集群组团发展模式,中心城区和正定、栾城、鹿泉、藁城四个组团城通过功能互补,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正定、鹿泉、栾城、藁城为组团城,以绿色隔离空间为保障的“一城、一环、四组团”的都市区布局结构。
到规划期末,总面积达到2657平方公里。
】“一城”即中心城,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商贸服务、信息、金融、文化科技中心。
中心城区依托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和医药、纺织工业基地优势,加强商贸流通圈的建设,构建华北制造业基地及重要商埠,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品位的提升。
“一环”即中心城区与组团城之间的绿色隔离空间。
该区域不仅是中心城区的生态缓冲带,也是组团城市结构的重要保障,能有效避免在中心城市强大吸纳作用下,周边组团城向中心的挤压发展。
绿色隔离空间的范围为自省会建成区北至滹沱河南岸行洪制导线,西北至张石高速公路,西、西南、南部至衡井公路,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外迁线,总面积约450余平方公里。
四个组团城立足自身实际,各自明确了定位。
正定组团,历史文化名城,将成为以发展教育、旅游为主的综合性功能组团城,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文化旅游业、商贸流通业。
石家庄城市规划ppt
4、西柏坡核心景区
走进圣地 感知圣地
体验圣地
弘扬圣地
三、空港工业区规划
按照2020年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万吨的规模,将 石家庄机场建设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北京、天津的客货分流“第二机 场”。 在空港区预留高铁站、城市轨道站,形成立交交通体系。 规划以东西向的京石客运专线、京石城际铁路与进机场的快速路(机场 大道)为“十”字轴,将临空经济区划分为四大区,形成“一体两翼, 四区融合”的空间布局结构。根据机场的核心辐射半径,各区发展相应 的临空型产业。 临港产业区规划控制区124平方公里,以航空物流为龙头,以保税加 工园区为重点,集空港物流、国际商务、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开展仓 储运输、区域分拨、区域快递、订舱保管、金融服务等业务,建设为河 北省产业高地、服务新城,华北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区。一期建设用地 30平方公里。
5、铁路入地 近期借助客运专线建设,实施“客货分流、客进货出、穿城入地”工程, 京广货运线绕行城市西部;5公里市区段入地敷设,地面建设40-80米绿化 带,变铁路分割城市为绿化联接城市、缝合城市;在现状编组站位置建设 13站台30股道、10万平方米新客站,同时建设为集铁路、公交、轨道为一 体的交通枢纽。铁路入地沿线地区改造为集商业、商务、高端公寓等为一 体的城市综合功能设施带,成为城市的脊梁。 老火车站结合解放广场建设,改造为铁路博物馆。结合铁路客站搬迁和入 地段绿化,建设铁路博物馆和主题绿色长廊,展示省会独具特色的铁路文 化。
四、都市区城乡统筹规划
都市区是实现城乡统筹的起步区、示范区。 1、都市区定位 京津冀城镇群第三极,河北省整体崛起的龙头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2、统筹城乡路径与战略 提出“三新战略”,突出“两个均等”。 规划创新提出“三新战略”,引导传统城镇格局向三级“新城区、新市 镇、新社区”城乡服务体系转换。 以“新城区”提升中心城市、县市城区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新市镇”强化产业功能,引导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集中发展,每个县2 个,规模5万人; 以“新社区”为实现公共服务的基本单元,推进迁村并点,每个县20-25 个,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 “两个均等”: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和公共服务格局,引导人口和生产要 素的集中配置,充分实现两个“均等化”(发展机会的均等化和公共服务的 均等化),实现都市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VIP专享】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
石家庄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长城网石家庄3月11日讯(记者冯素琴通讯员李亚楠)记者从石家庄市规划局了解到,省会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出炉,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总体规划将优化都市区布局,落实城市北跨战略,强化正定组团功能,建设滨河新区、承担部分省会功能,统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聚集区布局。
同时依据“规模不变、调整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原则对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据了解,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于2006年底上报国务院,在待批期间,正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期。
在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石家庄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明确了城市新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策略,并经省会规划委员会讨论通过。
2009年12月,市政府提请省政府呈报国务院申请总体规划调整,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函省政府同意我市对总体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目前调整工作已经完成。
此次规划调整以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落实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省会职能、拓展城市空间、强化生态建设、突出城市特色为重点,并充分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省会后十年城市规划:三区定乾坤 按照国务院要求,本期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分市域、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包括市区及17县市,面积15848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106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
都市区:包括市内五区及正定、鹿泉、藁城、栾城四县市,面积2657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538万。
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居住人口300万,面积287平方公里。
省会后十年城市定位: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京津冀区域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亟需以石家庄为核心,推动冀中南一体化建设,构建与京津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使石家庄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发展战略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研究框架1、关于战略规划研究的认识战略规划研究是对未来发展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预期研究;战略规划研究的核心在于提供未来发展的整体思路,而不是完成具体的、完整的规划方案;战略规划研究的容应主要涉及到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2、本报告的容包括两部分:1)总报告是对研究结论的描述,容包括: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背景:宏观过程的地区影响发展目标和理念产业与城市空间发展空间发展方案的选择空间发展战略2)专题研究是针对重点问题的展开研究,其容包括:城市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研究城市产业发展布局研究城市空间拓展与布局模式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研究3、本研究的思路与结构框图城市发展的条件分析1、机遇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1)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城市竞争力偏低会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
今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则在于如何拓展市场的影响力。
2)首都经济圈具有较强的生长性,但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
要做大做强,就地域空间而言要依赖自身的拓展,而从发展动力来讲,需要借助更强、甚至更远的外力。
3)具有承东启西的地位,但仅具桥梁地位,缺乏流动中的聚势,通过型经济的特征明显。
因此,如何发挥通过型经济的优势,并通过现代流通业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则是能否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整体经济水平尚处于工业化初中期,且由于历史原因,经济结构相对比较封闭,与国其他省市和国际市场的联系比较薄弱,因此,在产业发展方面遭遇结构性调整的瓶颈。
传统经济如何在新型工业化时期获得重生,以新型制造业带动起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5)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整体的演进,面临着更长远的城市化战略的考验。
要通过城市化战略带动地区发展、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而且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地区的配合。
2、优势和劣势:城市发展的部资源1)城市空间资源禀赋优良,但城市空间拓展遭遇多重要素的制约。
因此,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借助战略性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来实现城市空间的重组,而如何集聚起相应的能量实现跨越,疏通相应的瓶颈,则是城市空间发展所直接面对着的关键性问题。
2)的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尚处于由“要素推动”向“投资推动”的发展过渡阶段。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将以大力推进工业化为核心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其发展动力仍将以发挥廉价要素的优势为基础,但将逐步转变为更为依赖于投资推动,吸引外来资本的投入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
3)具有相对较为丰富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包括相当数量的大专院校储备的高级人才,以及众多经过技术培训的熟练工人。
但也应看到,技术和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相对仍集聚在早期工业化阶段,如果不能得到较好的再造和补充,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负担。
4)市的城市建设资金相对有限,但作为省会城市和国家交通枢纽城市具有一定的建设资金集聚的特殊优势。
关键在于:拓展资金来源,把视野放得更为远大些;有效使用资金,避免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将大量资金集中于无长远战略目标的旧城改造,避免因此削弱对战略性开发的推动力量;从更为长远的利益来建构近期行动的框架,尤其应当避免贪图近期建设和使用的便利而对城市未来发展构筑起新的发展门槛。
5)既有革命圣地的光荣传统,又有新兴工业城市的产业文化积淀;既有交通枢纽城市的开放心态,又有山区和小农经济的封闭意识;既有开拓奋进的坚定决心,又有“等、靠、要”传统计划经济政治生态下的观望观念。
因此,培育城市新型文化精神,建立现代城市心态,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机制。
区域发展背景:宏观过程的地区影响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要求以更加开放的结构,参加到全球围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去,从而为的快速发展注入动力。
但这一过程给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有效地弥补资本、技术等要素缺口,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但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些要素的流动加快,如果不具备较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就有可能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冲击。
2、地域经济圈的影响地处首都经济圈。
首都经济圈的未来发展,将形成以为主、为辅的“双子星座”模式,其在政策、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在对外交往、利用外资、参与国际经济的优势和广阔渠道方面,借助的首都地位,有着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对市的未来具有相当的影响。
但:首都经济圈各城市实际上是地理位置相近而组成,并未形成网络型的实质联系。
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较小,重工业较发达,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向型突出。
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尚处于集聚过程,对外无辐射的实力,导致经济圈各城市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同构性较强。
3、城市的影响围受到周边大城市的挤压4、区域发展规划的地区影响省经济发展的环、环渤海的“两环”战略和城镇群发展的首都都市圈和省会都市圈的“两圈”战略,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基本框架。
但今后的发展中仍以集聚为主导,对的资源会起一种抽离的作用。
而的功能疏解则主要向东和东北方向。
要密切与环渤海经济带城市的联系,强化城市经济的外向性,但建立这种联系,并不只是建立黄骅港。
发展目标和理念1、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市的未来发展将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核心,加快建成华北地区重要的商贸和交通中心之一,不断提高城市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在不远的将来确立首都经济圈边缘中心城市的地位。
2、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城市发展目标一:有凝聚力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二:可生长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三:创新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四:效率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五:生态的城市城市发展目标六:宜居的城市3、目标—策略框架根据目标与策略的逻辑关系,本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分解,寻找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空间规划的策略。
标集目标—Ⅱ可生长的城市延伸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培植产业集群,适时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协同地区城市体系,扩城市空间,实现战略性跨越破除城市发展门槛,定向扩展城区,有序疏解城市功能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相互交融,促进城市有机生长目标—Ⅲ创新的城市推进知识经济发展,以新经济改造传统产业体系,强化城市功能性开发重构城市发展轴线,创新城市空间结构突破单纯功能分区,形成城市发展单元盘活城市资源,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改造目标—Ⅳ效率的城市架构区域交通框架,促进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打破空间联系障碍,架构快速交通网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发挥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营建高效公共交通网络,促进城市高效运作目标—Ⅴ生态的城市注重区域山水格局的保护,建立有机的自然生态网络重视城市水源保护,建设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建设城市结构性林地,打造城市森林整体性建设城市的绿化体系建设目标—Ⅵ宜居的城市加强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建设环境优美的适宜生活的居住区生活方便,教育一流,城市装备完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城市产业发展1、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现有优势产业:医药:是全国抗菌素和化学原料等的重要生产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以原料药为基础,积极发展成品药、保健药,并推进生物工程药品的研发与生产。
纺织:现已建立以棉纺织、印染为主的纺织工业体系,今后的发展应以精深加工、服装加工和新型纺织材料的研发为方向。
华北商埠:现以小商品零售批发的集贸市场为特色,今后的发展应着重提高商品的品种、扩大市场的辐射围、提高服务质量,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商品服务大城市。
北方特色农业:在现有基础上,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并拓展农产品的后续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今后发展中应积极培育和加快发展的产业类型: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新技术产业,着重与制造产业关联密切的科技开发和创新,建设首都经济圈中小企业的创新基地。
教育产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新型制造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高水平技术工人。
临空产业:发展以航空加工业、仓储物流业、服务贸易业为特征的现代物流业及以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等加工业为导向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业。
房地产业:增强城市的聚集能力,提高城市对人口居住活动的吸引力。
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结合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文化设施和文化事业,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2、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要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发展关联和接替产业;在多种优势资源综合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优势组合,形成产业集群,并不断培育新增长点。
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互动效应,培育产业集群。
要形成产业集群,就需要在一定的围集聚有大量同业和相关产业的公司,凭借产业链而建立相互的关联;需要建立相应的有支撑性的制度结构,促进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地交易、交流和互动,从而形成多个产业集群。
3、产业的非均衡发展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仍需要按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补好重化工工业化的课,进一步实现高加工度化和信息化,奠定好工业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制造业重组的同时,要与发展信息、金融服务业结合起来,将发达国家三个阶段的重组任务比较集中地予以解决,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应针对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现状,采取非均衡性倾斜发展政策,工业产业倾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并以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迅速向技术集约型的工业化时代推进。
第三产业向提升经济控制功能的目标迈进,强化金融、产权交易和资本集聚流通的功能。
4、空间扩的规模与质量在今后一定时期,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将是城市空间扩的重点。
依托产业空间的扩,促进城市空间地域的向外推进。
城市空间的拓展应遵循产业成长和扩散的一般规律,有选择地围绕特定产业的空间需求,成规模集中开发特定区段,避免城市的无序蔓延。
在城市空间扩的过程中,需加强对空间使用质量和土地使用效率的控制,针对扩展空间的区位条件、环境要求和产业集群安排,建立各自适宜的、符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项目准入制度,以可能的产出作为评价要素,保证空间质量和高效使用。
空间发展方案的选择1、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比较城市空间发展在各个方向上均有一些自然和人为因素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向东发展主要受到高速公路和规划的高速铁路的限制,有可能会出现京广铁路对城区阻隔的现象。
向南发展会受到高速铁路、规划高速铁路和南水北调水渠级保护区等的限制。
详细发展受到地下水保护、军用机场净空限制、泄洪渠、铁路和高速公路分割以及规划南水北调等的限制。
向北发展会受到滹沱河、高速公路、水源保护区等的限制。
2、空间发展结构方案的比较本规划根据未来发展的可能,进行了方案比较。
方案一:延续现状发展态势,依据各自的条件寻找各自发展的动力和空间,城区和各组团呈就近扩散,城市整体出现分散式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