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总结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总结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培养和国家进步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门学科,旨在探讨教育的本质、规律以及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等问题。

教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思想史、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等。

1. 教育思想史教育思想史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教育思想,为教育提供理论和思想支持。

其中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西方现代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思想等内容。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习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发展、个体差异等内容。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3. 教育方法学教育方法学关注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

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育评价与考试教育评价与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方式和方法。

1. 教育评价的类型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素质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等。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2. 考试的类型考试分为内部考试和外部考试。

内部考试由学校自行组织,用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外部考试由教育行政部门或专门机构组织,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估,如高考、雅思等。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教育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教育部门的管理办法、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1.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

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教育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内部的管理规定,涉及学校的教学、考试、纪律等方面。

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并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确保学校的正常运作和教育教学秩序。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归纳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归纳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归纳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归纳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归纳一1、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2、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3、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5、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需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6、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8、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9、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10、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12、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3、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14、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15、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16、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17、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基础,公共基础知识则是构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整理和归纳教育领域的公共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

一、教育的定义与功能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有组织地传授和培养人类特质和能力的活动或过程。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知识传递、人格塑造、社会适应和个体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育体系与层次1. 教育体系:教育体系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按照一定的统一规划和组织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活动的总体安排和组织形式。

它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等层次。

2. 教育层次:教育层次指的是从幼儿园到博士研究生等不同教育阶段的划分。

一般来说,教育层次可以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

三、教育理论与流派1. 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教育研究的基础。

常见的教育理论包括进化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2. 教育流派:教育流派是指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学派和观点。

例如,进步教育、传统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等都是教育领域的重要流派。

四、教育评价与质量保障1.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评价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等。

2. 教育质量保障:教育质量保障是指通过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规范和有效。

包括教育法规政策的制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等方面。

五、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要求的提高,教育领域不断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方式创新,以适应时代需求。

六、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品质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常见、基础的概念、原理和理论。


面是一些常见的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整理:
1. 教育目标: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活动所追求的预期效果,包括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目标通常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等。

2.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研究法等。

3.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育效果的评估,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反馈
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一段时间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的总结性评价。

4.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的发展、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认知发展、情感与动机、学习理论等内容。

5. 教育学派:教育学派是指在教育领域形成的不同观点和理论体系,常见的教育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

6.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教育管理和组织的体系和规则,包括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学校组织和管理等。

7. 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指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机会的公正享有,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指按照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活动和内容的过程,包括课程结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的设计。

以上是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一些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考试季将至,为了帮助广大学生复习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特整理了以下资料汇总,供大家参考。

本文将按照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不同领域进行分类,为各位同学提供复习内容及相关资料。

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教育评估等方面知识。

复习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教学方法、学习动机等。

相关资料建议参考教育心理学经典教材,如《教育心理学导论》(作者:王铁山)。

2. 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从整体上研究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

复习教育学理论的重点包括: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教育学派与教育学说等。

相关资料建议参考《教育学原理》(作者:叶圣陶)。

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条例等。

复习教育法律法规的重点包括:教育法基本原理、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政策等。

相关资料建议参考《教育法学》(作者:刘道玉)。

4.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投入、教育产出、教育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复习教育经济学的重点包括:教育经济学基本概念、教育经济学理论、教育资源配置等。

相关资料建议参考《教育经济学原理》(作者:李双成)。

5.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

复习教育社会学的重点包括:教育社会学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教育与社会发展等。

相关资料建议参考《教育社会学导论》(作者:杨明)。

6.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与管理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组织、教育管理、教育领导等方面的知识。

复习教育管理学的重点包括:教育管理学基本概念、教育管理理论、教育领导与管理实践等。

相关资料建议参考《教育管理学》(作者:杨明)。

7. 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研究教育评价与测量方法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评价、测量和测试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归纳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是指教育领域中广泛适用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教育阶段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这些公共基础知识对于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任何关注教育事务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教育科学概论教育科学概论是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入门部分,主要介绍教育科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教育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研究和改善教育的过程和效果。

通过学习教育科学概论,我们可以了解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为后续学习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习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以及教学中的心理问题等。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主要探讨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通过学习教育社会学,我们可以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属性,了解不同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深入思考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这对于教育从业者来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教育变革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挑战。

四、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关于教育组织和管理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组织的组织结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等内容。

教育管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组织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效率。

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是实现教育目标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掌握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教育评价与测量学教育评价与测量学是研究教育评价和测量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教育评价理论、评价设计与实施、测量工具的运用等内容。

教育评价与测量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设计和实施科学、公正、有效的教育评价,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决策和改进教育质量的依据。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汇总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技能素质以及未来的发展。

作为教育从业人员或者对教育感兴趣的人士,了解教育的公共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涉及的主要考点进行汇总,以供参考。

一、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对教育事业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法律与法规。

主要考点涉及以下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教育工作的基本制度和规范- 学校及其组织管理-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2. 教育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教育法规的主要机关和程序- 教育法规的内容和要求- 教育法规的监督与执行3. 学校法人制度- 学校法人的性质和特点- 学校法人的组织与管理二、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指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以及教育经费的筹措与使用。

主要考点涉及以下内容:1. 教育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原则- 教育资源的供求关系2. 教育经费的筹措与使用- 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性- 教育经费的分配与使用原则- 教育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机制3. 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教育管理的主要模式和方法- 教育管理的评估与改进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习、发展、教育与评价等过程的科学。

主要考点涉及以下内容:1. 学习与记忆- 学习理论和学习分类- 记忆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策略和方法2. 发展与教育- 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发展与教育的关系3. 教育评价与测量- 评价与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教育评价的实施与应用四、教育学说与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学说与教育教学理论是指对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总结。

主要考点涉及以下内容:1. 传统教育学派与教育学说- 教育学派的起源和主要代表人物- 传统教育学派的理论和观点- 传统教育学派的对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2.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指导性教学理论与方法- 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实践3. 教育评价与教育决策-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教育评价在决策中的应用总结:本文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主要考点进行了汇总,涵盖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学说与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认识1.教育的定义(名词解释)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教育的定义(简答题—简述教育的含义)教育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1)该概念描述了教育的实践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2)该定义把教育看做是一个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3)该定义强调了教育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促进”或“加速”的作用4)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1)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2)学习者—学习者的特征:A.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B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C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不同;D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3)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学习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3.教育的形态:1)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的分类)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制度化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划分)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划分)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来的观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沛西.能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说---集中在前苏联和我国.2.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1)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3)第一节教育概述 (3)第二节教育的发展 (4)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5)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7)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7)第二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7)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8)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功能 (8)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 (8)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8)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9)第一节教师 (9)第二节学生 (10)第三节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10)第四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10)第五章课程 (11)第一节课程概述 (11)第二节课程改革 (13)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14)第六章、课堂教学 (15)第一节教学 (15)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17)第三节教学策略 (18)第七章、学校德育 (19)第一节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19)第三节德育过程 (19)第三节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20)第四节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20)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1)第一节班级概述 (21)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与原则 (21)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22)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22)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22)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22)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 (22)第三节心理发展与教育 (24)第四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4)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25)第一节学习概述 (25)第二节学习理论 (25)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30)第一节学习迁移 (30)第二节记忆 (31)第三节遗忘 (32)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3)第一节学习策略 (33)第二节知识 (34)第三节技能 (36)第四节问题解决 (36)第五节品德 (37)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8)第一节学习动机 (38)第二节归因 (39)第三节注意 (40)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 (40)第一节人格差异 (40)第二节认知差异 (41)第三节学困生 (41)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2)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42)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42)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44)第一章法与教育法 (44)第一节法的概述 (44)第二节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44)第二章教育法律关系 (45)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类型 (45)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46)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46)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46)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 (47)第一节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类型 (47)第二节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 (47)第三节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48)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 (48)第一节教育立法 (48)第二节教育法规实施 (48)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 (49)第四节法律制裁 (49)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50)第一节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50)第二节侵权责任 (50)第六章学生权利及其维护 (51)第一节学生权利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51)第二节学生伤害事故 (51)第七章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 (51)第一节教师权利的含义及其性质 (51)第二节教师权利的内容 (51)第三节教师权利的维护 (52)第八章教育法律救济 (52)第一节法律救济概述 (52)第二节教育行政申诉制度 (52)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53)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53)第二章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53)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53)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是指广泛适用于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它们能够指导实践、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将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教育目标、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与领导等方面的内容。

1.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指教育的预期成果和培养目标。

它反映了社会对学生所期望达到的能力和素质水平,是教育活动的指导方向。

常见的教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认知目标强调知识和智力层面的培养,情感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品质,行为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作和行为表现。

2.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发展和成长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它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指导教师和学校改进教学质量。

教育评价分为形ative型和sumative型。

形ative 型评价强调评价与教学的融合,注重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sumative 型评价侧重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和绩效。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它关注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动机和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并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教育实践。

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对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的深入理解,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4. 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与领导是指对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和领导的活动。

它包括教育组织的规划、组织、激励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管理与领导的目标是提高学校的综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管理与领导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知识和领导才能,能够有效地管理教育工作和推动学校的改进。

5.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规范教育事务的法律和行政法规。

它规定了教育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教师的职业行为和权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对于保证教育的公正、合法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用于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汇总在当今社会,教育作为一个基础性、公共性的事业,承担着培育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显得尤为关键。

今天,我想聊聊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的以及教育体制的构成。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1.1 教育的定义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到知识,还培养了品德、情感和社会能力。

教育不仅限于学校的课堂,还包括家庭、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想想我们小时候,家长教我们说话、走路,那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1.2 教育的形式教育有很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正式教育通常是在学校里进行,有明确的课程和评估。

而非正式教育,比如在家庭或社区中进行的学习,更加灵活和自由。

比如说,爷爷奶奶给我们讲故事,那种温暖和知识的传递,也是教育的重要一环。

二、教育的目的2.1 知识传授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了解世界,掌握技能。

知识不仅是书本上的内容,更是生活中的经验。

比如,学习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历史则让我们了解过去,思考未来。

2.2 价值观的塑造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塑造价值观。

我们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会如何做事,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道德故事,其实都是在教会我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这种价值观的塑造,会影响我们一生的选择和行为。

2.3 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还帮助我们适应社会。

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互动,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这种能力不仅在学校中重要,进入社会后同样不可或缺。

无论是职场上还是生活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是成功的关键。

三、教育体制的构成3.1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我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它的构成通常包括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帮助学生在各个阶段逐步成长。

比如,小学阶段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高中则开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归纳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归纳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归纳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归纳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7、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8、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9、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10、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1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1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1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1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1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方面。

1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等方面。

1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

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教育_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

2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2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1 -目录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第一节教育概述(P3)※ (1)第二节教育的起源、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 (3)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6)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6)第二节教育功能的影响因素(P22—P27)※ (7)第三章教育目的 (9)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9)第二节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与价值取向 (9)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P33) (10)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11)第一节教师 (11)第二节学生 (12)第三节良好的师生关系(P44) (12)第五章课程 (13)第一节课程概述 (13)第二节新课程改革 (14)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P63—P67)※ (17)第六章课堂教学 (18)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18)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P74—P81)※(二——六) (20)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20)第七章学校德育 (21)第一节德育概述 (21)第二节德育过程 (21)第三节德育的任务、目标和内容 (22)第四节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 (23)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4)第一节班级概述(P110) (24)第二节班级管理(P116—P122) (25)第三节班主任概述 (26)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27)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27)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27)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P134—P137)※ (27)第三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8)第四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略) (29)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29)第一节学习概述 (29)第二节学习理论(P148—P157)※ (30)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31)第一节学习迁移概念 (31)第二节记忆概述 (32)第三节遗忘概述 (32)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3)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33)第二节知识概述 (33)第三节技能概述 (34)第四节问题解决概述 (34)第五节品德概述 (35)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6)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36)第二节归因与学习 (36)第三节注意概述 (37)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 (37)- 3 -第一节人格差异与教育 (37)第二节认知风格差异 (38)第三节学困生概述 (38)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9)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39)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P209—P210)* (39)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40)第一章法与教育法 (40)第一节法的含义、特征与渊源 (40)第二节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40)第二章教育法律关系 (41)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概述 (41)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41)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42)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42)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 (43)第一节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和类型 (43)第二节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假定处理制裁(P228) (44)第三节教育政策 (44)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 (44)第一节教育立法 (44)第二节教育法规的实施 (46)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 (47)第四节法律制裁 (47)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48)第一节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48)第二节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P245—P247)* (48)第三节教育活动中侵权法律责任分析(P247—P254)※ (49)第六章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 (50)第一节学生权利概述 (50)第二节学生权利的维护(P257—P262)* (51)第三节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52)第七章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 (52)第一节教师权利概述 (52)第二节教师权利的内容 (53)第八章教育法律救济 (53)第一节教育法律救济概述 (53)第二节教育行政申诉制度(P278-P279)* (54)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55)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55)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构成 (55)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地位、功能与作用(P185—P286)* (55)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56)第二章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56)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56)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概述 (56)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P294-P295)※ (56)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 (56)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57)- 5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概述(P3)※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汇总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石,而公共基础知识则是构建全面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进行汇总,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概览。

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起点,对他们的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有效的幼儿教育应包括以下要点:1.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解释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 幼儿教育的目标:提供全面的学习机会,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幼儿教育的原则: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以发展为中心,注重经验和探索式学习。

4. 幼儿教育的方法:通过有结构的游戏和绘本阅读等活动,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二、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为孩子提供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初等教育应关注以下方面:1. 课程设置:提供均衡的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学科,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2. 师生关系: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展他们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评估和反馈: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4. 教育技术的应用:探索使用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学习平台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等教育中等教育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中等教育应包含以下要素:1. 学科深化:提供更专业、更深入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学业规划:引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3. 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如学生社团、义工服务等,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综合素养。

4. 职业教育:提供职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培养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pdf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pdf

4、近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三大流派,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机构教学论,赞科夫提出 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倡导范例教学,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美·布鲁纳
《教育 过 程》
提出“结构教学论”,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 理解改学科的基本结构” ;倡导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
法·卢梭
《爱弥儿》
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
离社会影响的教育越是好的教育。
瑞士·裴斯 《 林 哈 德 与 葛 笃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
泰洛齐
德》
的一切天赋力量,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
德·福禄贝 尔
《人的教育》
德·赫尔巴 特
《普通教育学》
第四章 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0
第一节 学习策略 30
第二节 知识 31
第三节 技能 32
第四节 问题解决 33
第五节 品德 34
第五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5
第一节 学习动机 35
第二节 归因 36
第三节 注意 36
第六章 个别差异与教育
37
第一节 人格差异 37
第二节 认知差异 37
第三节 学困生
等。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就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关系以及教育和人发展的关系。
简单地说, 社会—
—教育——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就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
《学记》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论演说家
的教育》(《雄辩术原理》) 。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教育是指为了培养人类的体能、心智和道德,以提供对社会有用的知识、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有意识的行为和活动。

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能力,培养人的个性,发展人类的科技和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公共基础知识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普及的基础教育知识,它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基础教育标准和教育制度等。

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用于管理和规范教育事务的法律和规章。

这些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

这些法规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教育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目标和措施。

教育政策包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保障全民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的公平和优质发展。

基础教育标准是指国家规定的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达标要求。

基础教育标准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标准。

这些标准是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和课程的重要参考。

教育制度是指学校的管理结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

教育制度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等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普及是保障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和教师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教育标准和教育制度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学生和家长应该关注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普及情况,了解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和教育标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要点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要点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要点一、教育思想和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1.教育的定义和目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和影响来帮助人们在心理、思维和行为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创新能力的公民。

2.教育的发展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建构主义、情感教育理论等。

3.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

4.教育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等环境对个体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政策与制度方面的基础知识1.教育政策: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针、教育计划和教育管理等。

2.教育制度: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层次和阶段的教育制度。

3.教育管理:包括学校管理、课程管理、教育资源管理等。

4.教育评估:包括学校评估、教师评估、学生评估等。

三、教育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1.教学理论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

2.课程与教材: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编写等。

3.教学过程管理:包括教师角色、教室管理、学习环境等。

4.学生评价:包括学业评价、素质评价等。

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1.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发展特点及阶段。

2.认知心理学:包括学习理论、记忆理论、思维发展等。

3.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等。

4.社会心理学:包括人际关系、人格发展等。

五、教育法律和伦理方面的基础知识1.教育法律:包括教育法、劳动法、儿童权益保护法等。

2.教育伦理:包括师德师风、教育职业道德等。

3.学生权益保护:包括学生权益保护机制、学生权益维权等。

六、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方面的基础知识1.教育技术:包括教育技术的定义、分类、应用等。

2.教育信息化:包括数字化校园、网络教育等。

3.教育应用软件与平台:包括教学管理软件、教育平台等。

以上是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要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本质,揭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 教育目的问题 教育制度问题 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 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 学校管理问题 教育学的萌芽:这一时期的教育学著有《论语》《 孟子》《老子》《庄子》、朱熹的《四书集注》、 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韩愈的 《师说》、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 政治学》和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雄辩术原理》)等。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 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墨 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育思想,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和”“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道家 的核心思想是“无为”,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 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首先要提到的是古希腊的 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法又称“办格拉底法”或“ 产婆术”,是他在哲学研究或教学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 成的独特的方法。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 的 教育学学样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捷克)的《大教 学论》;法国的思、教家卢梭代表作《爱弥儿》,他认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 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 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瑞士的裴斯泰洛齐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英国 的洛克,他的思想主张“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他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德国。他的贡献在于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 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并以心 理学为基础,提出了“四个步骤”,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杜威与《民主主义 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与陶行之的主张一致(生活即教育)),强调目的与活 动的统一 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是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是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 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其基本观点有: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思辨的教 育学;2、提倡把实验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 真正“科学化” ; 3、把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试验和论证三个基本阶段; 4、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 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 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1)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3)第一节教育概述 (3)第二节教育的发展 (4)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5)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7)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7)第二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7)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8)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功能 (8)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 (8)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8)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9)第一节教师 (9)第二节学生 (10)第三节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10)第四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10)第五章课程 (11)第一节课程概述 (11)第二节课程改革 (13)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14)第六章、课堂教学 (15)第一节教学 (15)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17)第三节教学策略 (18)第七章、学校德育 (19)第一节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19)第三节德育过程 (19)第三节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20)第四节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20)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1)第一节班级概述 (21)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与原则 (21)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22)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22)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22)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22)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 (22)第三节心理发展与教育 (24)第四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4)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25)第一节学习概述 (25)第二节学习理论 (25)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30)第一节学习迁移 (30)第二节记忆 (31)第三节遗忘 (32)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3)第一节学习策略 (33)第二节知识 (34)第三节技能 (36)第四节问题解决 (36)第五节品德 (37)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8)第一节学习动机 (38)第二节归因 (39)第三节注意 (40)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 (40)第一节人格差异 (40)第二节认知差异 (41)第三节学困生 (41)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2)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42)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42)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44)第一章法与教育法 (44)第一节法的概述 (44)第二节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44)第二章教育法律关系 (45)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类型 (45)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46)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46)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46)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 (47)第一节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类型 (47)第二节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 (47)第三节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48)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 (48)第一节教育立法 (48)第二节教育法规实施 (48)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 (49)第四节法律制裁 (49)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50)第一节教育法律责任概述 (50)第二节侵权责任 (50)第六章学生权利及其维护 (51)第一节学生权利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51)第二节学生伤害事故 (51)第七章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 (51)第一节教师权利的含义及其性质 (51)第二节教师权利的内容 (51)第三节教师权利的维护 (52)第八章教育法律救济 (52)第一节法律救济概述 (52)第二节教育行政申诉制度 (52)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53)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53)第二章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53)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53)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专业性,有专业的师资和场地及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教育学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

) P9-10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措施)(教育影响: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如教材、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等。

)三者关系:学校教育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可以形成多种结构。

(1)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2)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体。

同时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

(3)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也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即促进受教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P10三、教育的形态P11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教育的形态 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结合”)四、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P13五、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社会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同时教育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 P16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一、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动物的本能,否认其社会性)教育的起源 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P20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教育的发展阶段: p21-22注意:1、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就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即学校。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在夏朝时期就出现了以“庠”“序”“校”为名称的早期学校。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时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我国封建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

到了宋代,儒家思想被精缩至四书和五经,其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被定为四书,并被视为考试的基本教材。

3、在西方,奴隶社会也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欧洲的封建社会以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最为流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P22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1、现代教育的曙光(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初)(1)欧美教育革新运动(2)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教育即生活、学习即社会、从做中学)2、二战后的教育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1)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3、面向新世纪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5)重视师资水平三、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1、全民教育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1、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以普通中小学教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集中研究中小学教育中的学校制度、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

3、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关系以及教育和人发展的关系。

简单地说,社会——教育——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就是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

中国: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墨子(“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以及实用技术的传习)、道家(回归自然,复归人的本性)西方:柏拉图(《理想国》,提倡“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分阶段教育)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马、恩、列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作了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被称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代表著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教育诗》苏联当时的教育部长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所写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4、近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三大流派,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机构教学论,赞科夫三、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行动研究。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指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即教育能够发挥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从作用的对象看);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

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具体是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包括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个性化的功能);教育对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具体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具有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社会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融合功能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教育的人口功能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