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方式趋势过好材料作文写作关

合集下载

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应对策略

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应对策略

2025年中考作文应对策略【方向预测】鉴往知今,可以预见,2025年中考作文命题将持续①全面考查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②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或任务驱动写作的命题方式成为主要形式;③考题可选、大小结合的作文考查方式,全面考查核心素养;④命题材料取自课本,落实课内外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

命题还将会持续以命题作文为主,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为补充的局面。

具体来说,2025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出现如下局面:1、命题、半命题作文稳居高位,选题作文一路飘红。

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由于其巨大的优势,在未来的中考作文命题中仍将占据主流,但命题限制会越来越少,降低审题难度,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以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命题内容会越来越聚焦于走进社会生活、直击生活热点、关注自我成长、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辨相关的内容,积极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现实生活与社会现象。

2、材料、话题作文风釆依旧。

材料作文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更容易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结合近五年材料作文的比重趋势,2025年中考选择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考区数量有可能增加。

话题作文一直以来不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但是在近五年的中考命题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2025年中考作文命题也将延续这种局面。

对一些高频的话题如“梦想”“青春”“成长”“坚持”“奋斗”“人生价值”等,可多关注。

3、命题内容相对稳定。

中考作文命题的原则是让考生有事可与、有话可说、有理可辩,因而与考生实际生活、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成长与自我”“社会与生活”“情感与素质”“青春感悟”“良好心态”“为人处世”“展望美好未来”等主题仍将是2025年中考作文命题的考查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已由单纯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向更为广阔、复杂社会生活延展,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所提升,因此2025年命题在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也将保持更大的命题范范围和更灵活的命题形式。

新材料作文:中考作文考试的大趋势

新材料作文:中考作文考试的大趋势
耐 心 才 能抓 住 时 机 。 实 际 上 .0 8年 全 国 各 地 的 中 考 试 卷 中 . 已 经 出 20
“ 独 立 的 写 作 思 维 ” “ 责 任 地 写 作 ”并 “ 达 自 己 有 ,负 , 表 的 真 情 实 感 ” 符 合 《 通 高 中语 文 课 程 标 准 ( 验 )的 , 普 实 》 理 念 材 料 作 文 的特 点 是 根 据 “ 料 内 容 及 含 意 的范 新 材 围作 文 ” .考 生 作 文 只 要 在 材 料 范 围 之 内 就 算 符 合 题
而 新材 料作 文允 许 考 生 自选 角 度 、 自定 立 意 、 自选 文 体 . 能 “ 学 生 提 供 广 阔 的 写 作 空 间 ” 又 能 让 学 生 既 为 。
大 的 伤 害 .可见 动 机 和 结 果 的 关 系 有 时候 是 出 乎 人 的 意料之外的 : 鹰被人赶走没有达到攫取食物 的目的, 老 却 不放 弃 目标 . 是 伺 机 再 度 出 击 . 而 可见 成 功 者 必 须 有
阅读 下 面的 文字 .根 据 要 求 写 一篇 不 少 于 8 0字 0
是 直 陈 观 点 型 即 所 给 材 料 列 出 几 种 观 点 供 学
的 文章 。
南 太平 洋 的 小 岛上 .有 很 多绿 海 龟 孵化 小 龟 的 沙 穴 一 天 黄 昏 , 只 幼 龟探 头探 脑 地 爬 出 来 。 只 老 鹰 一 一
料 作 文 正在 形成 气候 . 对 中考 会 不 会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 它
《 龟 和 老 鹰 》 个 故 事 的 作 者 的 观 点 和 态 度 并 未 海 这
在 材 料 中 明确 显 示 出 来 .留给 考 生 自 由 发挥 的 空 间 异

2024年中考语文 写作要求

2024年中考语文 写作要求

写作要求一、立意构思考生在作文时怎样审准文题,使其立意高远、富有思想,进而提升境界呢?这里有两种方法为你支着儿。

一法:多向思维,纵横比较,独辟蹊径。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突破常规,独辟蹊径,围绕题材进行多角度思考,对所给材料进行多层次分析;根据生活实际与自己的人生体验,对同一件事情进行横向、纵向、逆向的多维审视,得出有创意的结论。

二法: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求变出新。

考生应摆脱思维定式的约束和影响,打通思路,展开联想;善于逆向思维,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新颖独到的见解需以切题和思想深刻为要,力避为追求新颖独到而偏离题意、弄巧成拙。

二、结构规划思路、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都是文章结构的重要形式,而思路不清、层次不明、顺序颠倒、内容残缺等都是结构混乱的表现。

那么怎样避免“结构混乱”,做到“结构严谨”呢?考生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1.思路清晰,层次合理。

考场作文中议论文居多,记叙文次之,记叙有记叙的思路,议论有议论的套路,考生在动笔之前,要有总体的思路,并做到思路清晰;在思路清晰的前提下,进一步规划文章结构,做到层次清晰。

审题完毕,立意确定,问题选定之后,要在草稿纸上列出所写文章的结构提纲。

若写议论文,就把文章的结构列出,并把分论点、主要论据一同列出,以免忘记;若写记叙文,要依据选定的叙述顺序,理出线索,设计好情节。

2.段落完整,思路严密。

段落完整是思路严密的具体体现。

写记叙文,一段文字要写出人物性格的一个侧面或事情发展的某个阶段。

写议论文,一个文段应论证一个论点,或列举一个事例等,且段落安排应疏密相间,前后有序。

3.衔接巧妙,过渡自然。

在联系紧密的段落之间,利用相关词语、相应句子巧妙衔接;在联系不太紧密的段落之间,巧妙过渡,使文章前后连贯,脉络分明。

当然,衔接过渡,有的需要意合,不需要具体词语、句子来指明;有的需要明接,要用语言材料来点明。

无论采用哪一种衔接方法,都要顾及“起承转合”“引议联结”。

从两篇中考作文浅谈材料作文的文体选择和写法

从两篇中考作文浅谈材料作文的文体选择和写法

从两篇中考作文浅谈材料作文的文体选择和写法关于材料作文,不少人的看法是写成议论文最恰当,理由就是材料作文要遵循“引、意、联、结”的四字诀或其他类似的说法。

如果这样,则把材料作文简单化和模式化了。

即材料作文应当写成议论文。

这显然违背了“文体不限”的要求。

材料作文中运用“引、意、联、结”的方法,写议论文,不失为一种入格并明了的好方法。

但我们对“引、意、联、结”还应有更深入的理解。

“引”即在对所给材料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在作文中概括引用材料,引出自己要写的内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还可以理解为自己所写的作文要受材料的“引导”不能脱离材料去写。

“意”,如果写议论文,当然应指确立的论点,如果写其他文体,则是文章的中心了。

“联”,可以是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自己并未经历却了解的社会生活。

还要注意“联”,可以理解成联想和想象。

这个“结”是一般文章都应遵循的要求,只不过写法不同罢了。

所以,材料作文,不应该脱离“引、意、联、结”,但要明确它只是写材料作文的方法,而不是写材料作文的文体要求。

要正确理解材料,明确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和写法,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更能检验出学生作文的水平、生活的积累,思维的敏锐等能力。

下面以2008年中考满分作文为例,为材料作文的文体选择和写法提供一些参考。

2008年中考满分材料作文举例:要点:相同的材料,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写法。

㈠2008年武汉市中考材料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浑身充满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

材料二: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一步走进大学的殿堂。

材材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简单的一句话让他顿时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阅读上面的材料想想,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你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作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巧满分范文20篇)-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巧满分范文20篇)-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10 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二考点四题型七技法)从2023年中考看作文命题趋势。

1.全命题作文独占鳌头全命题作文,作为传统四大命题形式之一,在近年迎来高潮,从统计数据来看,命题作文占比最大。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提示语+题目,如2023年北京市作文题:在课文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

树,见证岁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

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风采。

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作文。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这种形式的命题在全命题作文中占主导地位,但“裸题”命题形式在2023年依然较多出现,比如广东中考题“这一次,我全力以赴”、云南中考题“劳动的遐想”、湖南株州中考题“以和为贵”、新疆中考题“我和你”……2.半命题作文基本稳定2023年,半命题作文所占比重与往年基本持平,保持在稳定水平。

半命题作文补题形式多样,有前补式命题,如山东东营中考题“最有眼光”、四川泸州中考题“,我初中生活的关键词”、湖北荆州中考题“的故事”;也有后补式命题,如山东淄博中考题“你还欠”、江苏南通中考题“行走间,我发现了”、湖南株洲中考题“如果”;还有中补式命题,如河南中考题“喊出的名字”、云南中考题“留住的味道”、江苏宿迁中考题“那一次,我与深深共鸣”……从整体来看,后补式命题和中补式命题较多一些。

3.材料作文常中见新与前两年相比,材料作文占比提升相当明显。

一方面是为了与高考对接,另一方面也说明它在中考作文的题的“江湖地位”很稳固。

2023年安徽、天津、重庆等众多省市考查材作文,有的地市给出一则材料让考生写作,有的地市给出多则材料,让考生自选话题创作。

从根据材料任意提炼写作的关键词,到抓住材料的中心立意,再到话题、命题作文前面的材料引入,无不丰富着材料命题的形式。

山西省中考作文命题走势分析

山西省中考作文命题走势分析

山西省中考作文命题走势分析作者:刘颖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2年第10期命题形式分析半命题作文热了。

2005年是材料式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二选一;2006年同样是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二选一;2008年是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二选一;2009年是以“____________,太棒了!”为题,写一篇作文;2011年是半命题作文“_______好习惯”“好习惯______”。

2012年依然是以半命题作文“______魅力”或者“魅力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半命题作文在山西省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已然成了本省命题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选题作文暂时搁浅。

看看山西省2005、2006、2008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我们不难发现,选题作文的命题形式曾经是山西省作文命题的一个主流,这其实也是其他许多省市的一个主流。

然而,2009、2010、2011、2012年连续四年,山西省都放弃了使用选题作文的形式。

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预示着今后山西省的作文命题将放弃选题作文的命题形式,用单个命题来考考生呢?我认为不是这样,选题作文的命题形式有其独特的优势。

我仍然认为:选题作文符合《中学语文课标》中“为学生自主写作创造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使考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要求。

同时,尊重了考生的不同写作习惯和接受能力,兼顾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维护了考试的公平性。

所以,我感觉,选题作文仅仅是暂时搁浅,它还没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话题作文明显降温。

话题作文曾以材料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的特点赢得广泛好评,在中考中曾占据头领的地位。

但是,由于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写作者常常步入空而俗的胡同,且不利于改卷老师评判标准的统一,所以,近几年来话题作文在中考中有降温的趋势。

近几年,只有2007年出现了以“桥”为话题的中考作文命题。

不过,现在的话题作文已经不同以往,它的前后常常加入一些限制性句子,或是提示性的句子,写作的范围有一定的界定。

作文常见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作文常见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作文常见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全命题作文:当你在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2)确定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

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

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3)列好提纲,确定详略: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

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步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

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练习:(1)请以“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为题,写一篇文章(2)请以“幸福像花儿一样”为题写一篇文章。

(3)有人说,等待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追求,是一种选择。

是呀,大自然的冬去春来、花开花谢、潮涨潮落,我们需要等待;人生的成长,机会的把握,形势的好转……我们都需要等待。

请以“我的心在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所补词语宜“小”不宜“大”,力求“小”中见大,“小”中见深。

例如写“窗外的__________”,补“风景”就不如补“那只蝴蝶”容易展开和挖掘;写“__________之乐”,补“游山”就不如补“雨中游普陀”更能集中地抒写游兴和乐趣。

练习: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你可能曾经做过傻事,或遇到失败,或有过后悔,或流下过伤心的泪水……但正是这些经历,使你逐步增长了知识,感受了人生,获得了启迪,体验了纯真……请将题目“告诉我(过错、挫折、失败、懊悔、眼泪……)”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全国中考作文命题最新趋势综述

全国中考作文命题最新趋势综述

全国中考作文命题最新趋势综述“十年寒窗苦,一考定乾坤”,“失作文者必失中考”。

中考作文几近占据语文学科总分半壁江山,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生的前途和命运。

故此,中考作文一向牵动着广大教师和学子们的神经,以至于当年中考的硝烟还没散尽,新一届学子和一线教师又忙于备战下一年度的中考。

古人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了解和把握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有效备战中考,才能赢在考场。

认真盘点并鸟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不难发现,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作文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理念对于作文教学,乃至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进行比对性分析,我们力求更好地把握全国各地中考命题的脉搏,窥斑见豹,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和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为我们更好地展望明年,给力将来,以及教师指导今后的作文教学和广大学子高效、实效备战中考,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命题形式稳中有变,命题作文强势回归,选题作文降幅明显。

新世纪之初,新课改刚刚起步之时。

为全面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等新精神,广大命题者纷纷放弃具有较具体的审题要求和较强的写作束缚的非开放式题型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而选用话题作文。

到2003年,话题作文一度占全部考区的65%。

此后,话题作文因为容易套作和宿构,并对作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大家开始对话题作文进行了反思;但是大家对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并没有完全否定,而是对话题作文和传统命题作文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思辨和调整。

这种思辨和调整体现在中考作文命题上,则表现为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组合的选题作文受到了青睐。

到2005年,选题作文占了45.2%,这充分体现了中考作文命题者对作文开放性的难以放弃。

到了2010年,上述中考作文命题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命题作文占据了作文命题的制高点,话题作文则明显处于零星点缀的地位。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分析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分析

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分析中考,作为学生们学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其语文科目的命题趋势备受关注。

了解这些趋势,对于学生的备考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一直是中考语文的重点,包括字词的书写、读音,病句的修改,文学常识的积累等。

例如,对常见易错字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还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运用。

在文学常识方面,对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也成为了常考内容。

这就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打牢基础,注重积累,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二、阅读理解的比重增加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

现代文阅读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对关键语句的赏析,以及对作者情感、观点的把握。

文言文阅读则注重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古代文化经典,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

在阅读理解的命题中,题目更加灵活多样,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问答,而是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比如,可能会让学生比较不同文本的写作手法,或者对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进行评价。

这就需要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强调语文的实际运用中考语文命题越来越注重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例如,语言表达题可能会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或者写一封倡议书、感谢信等。

综合性学习部分则可能会围绕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这种命题趋势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

四、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考语文命题也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

古诗词、文言文的篇目增多,同时还会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经典名著等方面的了解。

2024江苏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素材)

2024江苏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素材)

江苏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江苏十三大市(2022/2024)三年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与备考建议从近年江苏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可以看出,江苏各地命题内容更加贴近青少年的生活,形式上更灵活多元,更加重视情境与任务的创设,这有利于考生发挥真实水平,写好考场作文。

一、题型:稳中有变亮点多近三年,江苏省13大市的中考作文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的局面,命题的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注重思辨能力,并且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表达理性思维和个人独特见解。

其中,命题作文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相比较全国其他考区而言,江苏13大市在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上,特色相当清晰,钟情于命题作文。

2022年,命题作文12道,半命题作文2道,材料作文1道,主题作文2道。

2023年命题作文7道,半命题作文3道,材料作文2道,话题作文2道,主题作文1道。

2024年命题作文9道,半命题作文2道,材料作文2道,话题作文2道,主题作文1 道。

江苏省对命题作文的青睐,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表现出了很强的开放性,不会固定考生的思维,有几个显著的特点,我们要多加注意。

第一,题目中用修饰词来限制。

如2022年江苏镇江中考作文要求以《其实是特点》或《其实是优点》或《其实是缺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题目《其实是优点》中的“其实”限制“优点”,说明通常表现出来的不是优点,但是其本质是优点。

通过一个不是优点甚至在外人看来是缺点的内容,最终成就自我,再现自己的魅力。

通过这些情节反映出一个如何对待自身或者他人缺点的问题,告诫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有勇气,这样立意也就显得技高一筹了。

第二,用时间地点或者情景来进行暗示或者限制。

如2024年宿迁考区作文《假期生活规划》,写作时必须注意表示限制的时间是“假期”,一定要围绕三个话题:“参加体育、文艺、科技等活动”、“参加家庭、社会、区域或者是村组活动”、“为未来职业、城市规划畅想”来展开思考、构思。

第三,文学色彩越发浓厚。

中考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中考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别时为了更好的重逢和相聚。蒲公英们知道,再见不是分离,而是一句承诺 ! 因为有根,初心不改。因为有根,九班不散!
——《因为有根》
(六)修改要仔细
时间再紧也要检查修改! 修改时,从大处着眼,在小处动手!
不宜大段删改或调换,确保文面整洁美观!
在平时的作文中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二次修改
二、明五点(明白五个提分亮点)
(五)行文要顺畅
首先是文字要顺畅。 第二是情感要顺畅。 第三是视觉要顺畅。
[例]《因为有根》
• 又是一年春来到,田野上的蒲公英随着微风轻轻地吹,飞向了田野上的每一 个角落。蒲公英的种子们啊,也带着满心的好奇和惊喜,去往另一片天空。 我是蒲公英种子中的一员,飘落在一片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 第一年,我带着懵懂和无知…… • 第二年,我终于摆脱了那漫不见天日的黑暗…… • 第三年,慢的两年已经度过,我懒洋洋的躺在地上晒太阳…… • 如今,剩下的只有不到四十天时间了,蒲公英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凝重…… • 所有人都知道,再见只是一种道别,而不是后会无期,天涯两忘。如今的离
• 朋友圈能为我们带来便利吗?……
• 朋友圈在带来方便的同时是否也存在着危害呢? ……
• 朋友圈除了这些客观因素造成的弊端,还有其他危害吗? ……
• 还有一些人因为朋友圈变的“社交无能” ……
• 总而言之,朋友圈虽然带来了便捷的交流方式,但随之衍生而来的弊端也不 少,我们应正确选择,合理运用朋友圈,真正发挥朋友圈的作用,让朋友圈为 我们服务。
古人说:“凤头,猪肚,豹尾。”
开头要精美 “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李渔《闲情偶寄》)
常用开头法—— ①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如《背影》 ②设计悬念,吸引读者。如《感受生活之美》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中考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中考 作 文 ,归 根 到 底 是 一 种
而是命题者理性思 考 ,科学借鉴
与 创 新 的 结 果 。 审 视 近 两 年 的命
自由选择所喜 爱的文体 ,便 于考 生 张 扬 个 性 ,尽 展 才 情 和 特 长 。 三 、话题作 文仍然有着顽 强 的生 命 力 。 20 0 8年 ,有 不 少 省 市都考 了话题作 文。不过 ,命 题 者为扭转 “ 套题 ”的不 良作文风 气 ,中考话题作 文形 式上呈现 出
生的写作欲望 ;形式上 ,借鉴和 吸收话题作文 “ 自选 角度 ,体裁 不限”的精髓 , “ 而有 度 ,定 严
而不死 ” !尽 可 能 地 给 学 生 提 供 更 大更 自由发挥的空 间 ,鼓 励考
验证 ,一方面验证的是 即将 步人 高 中的 学 生 们 的 学 识 与 才 华 ,另
两种 趋 势 。其 一 ,不 少 省 市 采 用 了 “ 词 句 ” 话 题 ,话 题 并 不 刻 独
题作文 ,不难发现 ,与前几年相
比 , 内容 上 ,命 题 直 接 切 入 学 生 生 活 ,直 逼 学 生 感 兴 趣 的 话 题 , 甚 至 是 焦 点 、热 点 话 题 ,激 发 学
文学教 育2 o .5 o 9O
题 走 向 预 测
近年来 ,各地 中考 作文命题
形 式 多 种 多 样 ,包 括 命 题 作 文 、 半命 题作 文 、材料作 文和话 题作
题 作 文 相 比 , 材 料 作 文 既 有 限 制——立 意 或话题 来 源 与材 料 。
读懂材 料 ,准确领会材料 的含 义 或 题 旨是写好 材 料作 文的 前提 ,
般 为 “ 选一 ” 二 。在众 多 “ 二
选一” 中 ,结 构主要有 :半命 题 +话题 ;话题 +话题 ;命 题 +话 题 ;话 题 +材 料 作 文 ;材 料 作 文

2024贵州中考语文命题趋势

2024贵州中考语文命题趋势

一、命题内容1. 在2024贵州中考语文命题中,将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这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所决定的。

2. 除了传统的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外,命题者可能会增加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如当代优秀作家的小说、散文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在写作部分,随着新形势下作文要求的提高,学生将面临更具有挑战性的写作题目,突出表现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思维深度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对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核,将进一步扩大考查范围,包括综合语言能力的应用能力、语篇阅读能力以及语法和修辞手法的应用。

二、思考方向1. 学生应该注重对语文教材的深入理解,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精读和解读,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和掌握。

2. 在写作方面,学生应该多进行实践,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并学会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3. 在阅读方面,学生应该多进行拓展阅读,增强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4. 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多进行语言实践,并注重语言规范的掌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备考方法1.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认真对待每一堂语文课,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2. 多进行模拟测试,了解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强化。

3. 多进行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积极互相讨论,加强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4. 多进行语文辅导,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应主动向老师请教,及时消化吸收。

四、总结展望2024贵州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将会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注重语文素养的提升,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教育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的贵州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备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关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考语文考试的命题趋势

中考语文考试的命题趋势

中考语文考试的命题趋势
中考语文考试的命题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性:中考语文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如语音、文字、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

2.综合性:中考语文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人文性:中考语文命题注重人文素养的考查,涉及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4.实践性:中考语文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

5.导向性:中考语文命题具有导向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生活,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6.创新性:中考语文命题注重创新性,在题型设计、考试形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如开放性试题、探究性学习等。

7.地域性:中考语文命题还注重地域性,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命题,引导学生关注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总之,中考语文命题趋势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更加注重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考生需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才能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命题方式趋势过好材料作文写作关
“材料作文”,是提供“材料”让考生阅读并按照要求作文的试题。

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现自己写作能力的宽敞空间。

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极高的抗拒“猜题”性的优势,使它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

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每一年都少不了“材料作文”。

2007年全国100个考区的中考作文试题,在39道选题作文中,20个考区选用了“材料作文”作为其中的备选项,再加上有8个考区是纯“材料作文”,采纳“材料作文”形式的考区就达到28个,占100个考区的28?。

不言而喻,写好“材料作文”是备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关口,考生必须重视“材料作文”的写作。

写作点拨
1.把握材料寓义
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查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

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

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专门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

请看下面的作文题: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

才有那万顷碧波。

//友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①依照你对这段文字的明白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许多于600字;④文中不得显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6年江苏盐都市中考作文题)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表达材料指向的意义。

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明白得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

这首诗的主旨表达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依照材料中的那个关键句,能够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确实是胜利”、“集体确实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2.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见仁见智,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

如下面一则材料:
犹太人经常鼓舞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意思是说:假如没有卖出豆子,你能够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能够卖豆芽:假如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能够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假如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许多于600字的文章。

(2006年山东威海市中考作文题)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舍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

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人”。

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那个角度人手.作文严峻脱离材料主旨。

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
3、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下面以2006年安徽淮南市中考作文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

两天后,妈妈发觉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先女儿的锁骨受伤。

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成:“妈妈我现在明白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确实是左边!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受挫折的过程往往确实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走过坎坷小路,才能真正品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岁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却从此获得了辨论左右的本领。

那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多方面的,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

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比如:立意一:痛楚中包含着收成。

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立意三:走过坎坷小路,才能真正品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存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形,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立意五:亲躯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关心也最大。

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短文,依照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明白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

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

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

到后来,什么缘故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小孩,要明白,宝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这诗一样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字数许多于600。

3.文中不得显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2006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
【佳作展现】
枇杷情
秋,村头的枇杷熟了。

――题记
思绪纷飞,我在黑夜中思索着:是什么牵扯着我的心,是三月里萦回的几只知更鸟清脆的鸣叫,是六月里河岸的几群雏蛙古朴的乐章,依旧九月里秋风吹落的满地的落叶?
那个夜晚,在乡间的路上走着。

脚底踩着无名的野草,耳朵里听着的是远处的犬吠。

心中油然升起的却是孤独。

步履开始变得繁重,思想的潮水放纵地奔流着。

多少个朝天天夕,多少风风雨雨,你陪着我走过,你奉献了自己。

现在,你的身躯怎变得如此弯曲,你的身躯怎变得如此畸形。

谁来问问你,我家乡的那棵枇杷树。

我紧紧地闭着双眸,满脑子是情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用劲地呼了出来,又是一阵微风,吹在你矫健的身躯上沙沙作响。

我在听,你在哭泣。

什么缘故?我不明白,你的世界近于禅,叫人摸不透。

我睁开了眼睛,看着迷漫的月光下你婆娑的身影和酣睡的儿女。

它们晶莹剔透,几乎不容侵犯。

记得小时候在你婆娑的怀里嬉戏,无知的我又如何明白得你的良苦用心呢?现在,我又来到那个地点,来到你的身旁。

我觉得你瘦了,憔悴了。

我的心快要碎了,因为有了你,我的童年才充满欢乐;因为有了你,我的努力才有方向。

还记得曾经无知的我在你手心划下的一刀吗?现在还疼吗?对不起,你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欠你的也太多太多了。

我握住你的手,如此粗糙,愧与泪、伤与痕撕裂了我的虚荣心,将我和你紧紧地连在一
起。

十七年后的今天,我就要离开你。

我不忍心,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想念你,恋你――家乡的枇杷树
你是我的母亲,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你是我的父亲,支撑了我坚决的信念。

现在,你将你的果实又给了我,让我将它收藏在心底,永久不不记得!
别了,枇杷树。

枇杷树下我虚度了吗?不,我明白得了如何样生活。

又是一个枇杷成熟的季节……
[特色简析]文章最是有情物,文以真情为贵。

“情真意切”是这篇考场作文的最大亮点。

篇首的题记运用别致,引发人的遐思。

考生以第二人称“你”来写,亲切感人。

开篇时先不说出“你”是谁,以浓郁的情感来写“你”,娓娓道来,将“我”对“你”的深爱表述得酣畅淋漓。

而后才点破“你”确实是故乡的“枇杷树”,接着直呼枇杷树为“母亲”“父亲”,将感情的潮水倾泻,让人读了为之震动!诗一样的语言和饱含真情实感的表述是这篇作文脱颖而出的要紧因素。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鹰蛋从鹰巢里滚落了出来。

有人发觉了.以为是一只鸡蛋,把它拿回家放在鸡窝里孵化了出来。

因此。

这只鹰从小就被当做一只小鸡.过着鸡一样的生活。

有一天,山那边一道黑影飞掠过来,鸡们惊慌失措,到处隐藏。

危机过后,他问:“刚才那是一只什么鸟啊?”伙伴告诉他:“那是一只鹰,至高无上的鹰。


“哦,鹰真是了不得,飞得那样潇洒!”他仰慕地说,“假如有一天,我也能像鹰一样飞起来.该多好!”
“简直是痴心妄图!”他的伙伴毫不留情地斥责他说,“你生来确实是一只鸡。

如何可能像鹰一样飞呢?”
鹰度过了无能的一生.像一只鸡一样无能地死去。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请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许多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
材料中鹰的凄惨结局,来自于环境的阻碍――生于鸡窝,长于鸡群,尽管是一只鹰,却只能像鸡一样生活。

假如这只鹰不顾鸡们的嘲讽,勇于试飞,一定能展翅翱翔于蓝天。

是安于现状(现实生活),依旧大胆地查找、实现妄图?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在“妄图”和“生活”有专门大距离时,又该何去何从呢?认识到了材料给出的那个寓意,就能写出一篇扣题严密的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